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and Bionomics of Predatory Bug Agriosphodrus dohrni(Signoret)

暴猎蝽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全 文 :林业科学 研究   ,      一 
          
暴猎蜷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姚德富 严静君 李广武 刘后平
摘要 据在四川省大邑县和北京室内饲养观察 , 暴猎蜻   发生一代 , 以  龄若虫越冬 。 卵期
   士     。 若虫共  龄 , 历期    士     。 成虫羽化后     交配 , 交配后     开
始产卵 。 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 。 记述了生物学特性 。 试验表明该虫是舞毒蛾 、 杨扇舟蛾 、春尺嫂、
北京杨锉叶蜂 、柳毒蛾 、 刺槐蚜等多种林木害虫的捕食性天敌 。
关链词 暴猎蜷 、 形态学 、 生物学 、 捕食性天敌
暴猎蜷                 属半翅 目猎蜷科暴猎蜡属 , 前人对雌成虫形态
已有简要描述 , 但对雄成虫 、 卵 、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尚无研究 。 为此 , 年 
一  月在四川大邑县林区调查 、 采集 , 试验观察 。 又于  年  月一  年  月在北京实验室
内对其形态特征 、 生物学 以及对害虫捕食虫种 、 数量进行了详细研究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分布与捕食虫种
暴猎蜷的分布 , 据记载在陕西 、 甘肃 、 江苏 、 浙江 、江 西 、 湖北 、 四川 、上海 、福建、 广东 、 云
南 国外分布于印度 、越南〔’〕。 据作者   年调查 , 在四川省大邑 、都江堰林区 , 此种为优势种
天敌 。
据室内外观察 , 该虫可捕食多种林木害虫如 舞毒蛾 切   由        、杨扇
舟 蛾        人         、 春尺蟆           汀       、 北京杨锉叶蜂
尸   人 占 ,                 、柳 毒蛾                  、 刺槐蚜  
犷砧  。       等 。
 形态特征
   互日
长   士      一       , 宽   士       一       。 初产出时浅黄色 , 渐
变为浅棕色 。 卵上端略窄似瓶颈部 , 顶端具圆形卵盖 , 卵盖周边具 白色透明胶状附属物 。
   若虫
 龄若 虫 长    士              , 宽   士           。初孵若虫
桔黄色 , 渐变为棕色 。 头为纺锤形 。 触角第  、 、  节和第  节基部为黑色 , 第 节基前部为棕
色 , 各节长    、     、    、      。 咏棕色 , 各节长    、    、      , 宽       。 复
眼黑色 。 前 、中 、后足基节黄色 , 胫节中部具两个黄色环 。 前胸背板浅黑色 , 腹背具三个浅黑色
臭腺 。 腹腹面浅黄色 。
一  一  收稿 。
姚德富副研究员 , 严静君 , 李广武 , 刘后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北京  。。  。
, 本文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年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 目“捕食蜷生物学及其对森林主要害虫控制作用 ”部分
内容  承蒙南开大学任树芝先生鉴定学名 ,特此致谢 。
 期 姚德富等 暴猎蜡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龄若 虫 长   士            
  , 宽  士      一       。 刚脱皮
时为棕色 , 渐变为黑色 。触角第  节基前部为黄
色 , 触角各节长   、    、    、      。 咏
褐色 , 第 节具无色透 明刚毛 , 各节长    、 
 、      , 宽       。 前 、 中 、后足基节黄
色 , 胫节中部除两个褐色环外均为黑色 。前胸背
板黑色 。 腹背具三个黑色臭腺 , 臭腺周围褐色 ,
后方具黑色刚毛 。
 龄若 虫 长   士       一    
  , 宽   士            。 触角各
节 长    、    、    、      。 咏各节 长
    、     、     , 宽 0.21 m m 。前胸背板黑
色 , 具黑色刚毛 。腹背三个臭腺开 口两侧各具一
根刚毛 , 第三个臭腺后部具一对圆形黄色斑 。 腹
腹面黄色 。
图 1 暴猎蜷形态图
1.成虫 (早);2.1龄若虫 ;3.卵块 ;4.卵
4 龄若 虫 长 8. 34士 0.0 6(8.2 3一8. 41 ) m m , 宽 2. 07士0.0 4 (2.0 1~ 2. 13 ) m m 。 触角黑
色 , 各节长 2. 8 、 1 . 0 、 0 . 4 、 2 . 8 m m 。 嚎第 z、 2 节黑色 , 第 3 节褐 色 , 各节长 0. 72 、 1 . 8 0 、 0 . 5 4
m m
, 宽 。. 2 m m 。 腹部各节腹面两侧分别各具一白色霜点 , 并向侧缘扩展 , 侧缘黑色和 白色霜
点相间 。 中 、后胸背部分别各具一对翅芽 。
5 龄若 虫 长 14.0 0士0 .26 (13.60士 14.40 ) m m , 宽 4.87士 0.19 (4 .60一5 .20 ) m m 。 触角
各节长 4.5 、 1 . 3 、 0 . 7 、 4 . 6 m m 。 咏各节长 0.9 、 2 . 3 、 0 . 5 1 m m 。 前 、 中 、 后足基节或前足基节为桔
红色 , 胫节中部具一褐色环 。 腹部各节腹面分别各具一白色霜点 , 并向侧缘扩展 , 侧缘黑色和白
色霜点相间更为明显 。
2
.
3 成虫
雌 虫 体长 25.0 5士0 .16 (2 4.8一2 5.2 ) m m , 宽 9.09士0 .10 (8 .9~ 9.2) m m 。 体黑色 , 具
黑褐色刚毛 , 初羽化成虫为褐色 , 经过 12 m in 渐变为黑色 。 头背面 、前胸背板前叶及侧接缘均
为黑色 。 头纺锤形 , 头长 4.5 m m , 宽 1.9 m m 。 触角各节长 5.2 、 2 . 2 、 1 . 5 、 4 . 5 m m 。 咏第 1、 2 节
黑色 , 3 节深褐色 、 各节长分别为 2. 0 、 3 . 3 、 0 . 6 m m , 第 1 节几达复眼前缘 。 前胸背板长 4. 1
m m , 前角间宽 1.2 m m , 侧角间宽 5.8 m m , 前叶圆鼓 , 中央后部具深凹窝 , 后缘几近直 。 前足股
节长 5.8 m m , 胫节长 6.5 m m 。 后足股节长 7.4 m m , 胫节长 9.6 m m 。 前足基节多为红色或黄
色 、 据 36 头统计前足基节为红色或黄色的占总数的 5 .56 % 。 还有前 、中、 后足基节均为红色
或黄色的 , 或前 、中足基节为红色 , 后足基节为黑色的 。 腹背为黑色 , 腹腹面各节两侧分别各具
一白霜点 , 并向侧缘扩展 , 侧缘黑色和褐色相间呈波状 。 前翅超过腹部末端 1.6 m m 。
雄虫 体长 19.4士 0. 72 (17 .8~ 2 0.2 ) m m , 宽 7.76士0 .37 (6. 9~ 8.2 ) m m 。 触角各节长
4.0 、 1 . 8 、 1 . 1 、 3 . 8 m m 。 嚎各节长 1.6 、 2 . 6 、 0 . 4 m m 。 腹部侧接缘各节基半部淡土黄色 , 生殖节
及抱器均为黑色 , 具长毛 , 抱器成棒状弯曲。 前翅超过腹部末端 1.0 m m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8卷
3 生活史
暴猎蜷在四川省为 l a 发生一代 , 以 5 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或枯枝落叶层内越冬 , 翌年 4 月
上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 。 据在四川 、北京室内观察 , 5 月中旬开始产卵 , 产卵期约为 25 ~ 31 d , 6
月中旬结束 , 卵期 25~ 28 d , 平均 27.08士1.o o d 。 孵化期 5~ 15 d , 平均 9.64士4. 15 d 。 6 月中
旬开始 出现若虫 , 一直到翌年 5 月上旬仍可见到 。 若虫 5龄 , 各龄若虫发育历期见表 1 。 整个若
虫期平均 334 .75 d 。 成虫 4 月中旬开始羽化 , 变配后于 5 月中旬开始产卵 , 其生活史见表 2 。
表 l 暴猎蜷各龄若虫历期 (单位 :d)
起 止 日 期
(年一月一日)
观察数量
(头)
龄 期
1993一 0 6一 1 4 ~
1 9 9 4一 0 5一 1 7
18 . 0 3 士6. 5 1
( 7 ~ 4 3 )
2 1 . 3 0士5 . 8 7
( 1 3 ~ 3 5 )
27 . 9 2士 8 . 28
( 15 ~ 4 0 )
2 9 . 3 3士 2 .3 1
(2 8 ~ 3 2 )
2 3 8 . 1 7士 4. 2 6
( 2 3 5一 246 )
表 2 暴猎蜷生活史 (1993 ~ 1994年)
若虫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 ( 一 )( 一 ) ( 一 )
(一 ) (一 ) ( 一 ) 一 一 一 一
成虫 + + + + + + + + +
注 : 。 卵 , 一 若虫 , ( 一 )越冬若虫 , + 成虫 。
4 生活习性
4.1 若虫
孵化 1 头若虫孵化 出壳历时为 9~ 18 5 , 整个卵块孵化完毕约需 l h 。 据 15 个卵块 , 6 17
粒卵的观察 , 卵的孵化率为 84 .4 % , 5 月 29 日以前产的卵 , 孵化率为 94 .21 % , 6 月 10 日以后
产的卵均不能孵化 。 据观察 20 头 1 龄若虫 , 在喂水不供给食料情况下可存活 8.9士0. 55 (8 ~
10 ) d 。
脱皮 若虫脱皮时三对胸足紧攀附着物 , 体腹向下或头部向上腹部下垂 。皮先从胸部背中
线裂开 , 头部 、 胸部先脱出 , 相继三对足 、触角和嚎的基部脱出 , 当触角和咏的端部以及腹部末
端脱 出后 , 离开皮壳 , 在皮壳附近停留 98 ~ 153 m in 。 第 2 和第 3 龄若虫脱皮历时分别为 26
m in 和 37 m in 。 刚从皮壳脱 出的若虫除复眼和腹背黑色外 , 其它部分均为桔黄色 , 经 14 m in 后
腹背臭腺周围变为黑色 。 腹部末端为红褐色 。 又经 230 m in , 虫体变为黑色 。 若虫全天可以脱
皮 , 一般 白天较多 , 尤以上午 7 :0 ~ 10 :0 时最多 。
捕食 初孵若虫群集于卵块附近 , 停留 1~ Z h 后 , 逐渐扩散 。 在野外烈日时常隐蔽于大的
树皮裂缝中或树叶背面 , 雨天不活动 。 若虫孵化后 3~ 6 h 开始捕食 , 1 龄若虫可捕食蚜虫和杨
扇舟蛾 、黄刺蛾的 1 龄幼虫 。 经观察 1 龄若虫不同于镯蜷 , 必须经过取食害虫才能完成龄期 。 2
龄后可捕食较大的幼虫 。 4 龄前常有几头捕食 1头害虫的现象 。 捕食较大龄期的害虫时需几经
期 姚德富等 :暴猎蜷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搏斗 。 若虫可全天捕食 , 但以下午为多 。 经饲养观察 , 若虫除 1 龄外均有自相残杀习性 , 龄期越
高 , 越严重 , 特别是在饲料不足时 。
4
.
2 成虫
羽化 一般白天羽化较多 , 下午 15 : 0 一19 : 0 占 57 % 。 雄虫比雌虫平均提前 s d 羽化 。
羽化率为 82 .3% 。 羽化时三对胸足紧攀附着物 , 虫体先后脱出的部位与若虫脱皮时相似 , 雄性
和雌性羽化历时分别为 150 m in 和 172 m in 。 初羽化的成虫体为黄褐色 , 经 271 m in 渐变为黑
色 。 成虫羽化前停食 8~ 13 h , 羽化后经 12一22 h 开始取食 。 雌雄性比为 1 : 0 .46 。
交尾 5 月上旬至中旬为成虫交配期 , 雌虫羽化 s d 、 雄虫羽化 13 d 后开始交配 。交尾前雄
虫爬到雌虫背部 , 停旨 4~ 20 m in , 交尾历时 30 .0士 15 .1 (18 一47 ) m in 。 雌虫交配最少一次 , 最
多 3次 。 雄虫可交配 3一5 次 。 交配后雄虫继续在雌虫背部停 留 45 一52 m in 。 一般在 白天交尾 ,
1 7
:
0 0 一19 : 0 0 占总交尾次数的 87.0 % 。
产卵 雌虫交配后 , 经历 18 一 19 d 开始产卵 , 产卵一般在白天 , 尤以 13 : 0 一 16 : 0 时
为多 。 每产 l 粒卵历时 5一7 5 , 间隔 15一20 5 。 1 头雌虫产卵量平均 69.13士20. 57 (48一97 )粒 。
一般可产 2~ 3 块 卵 , 每块 卵含卵 42 .4士 1 .34 (28~ 58 )粒 。 不经交配的雌虫能产卵 , 但不能孵
化 。
捕食 刚羽化的成虫约停息 20 一30 m in 后开始活动 , 由于成虫历期长 , 虫体大 , 其捕食害
虫的虫体也比较大 。 成虫多在白天捕食 , 尤以下午 14 , 0 一 18 , 0 时较多 。
1 9 9 3 一 1994 年进行捕食量试验 , 每个玻璃瓶 (9 .。 。m 又 6 . 2 。m 又 1 0 . 0 Cm )放入 1 头若虫
或成虫和一定数量的害虫 , 用尼龙纱盖盖紧 , 每 日上午记录其捕食量 , 每次持续 3 d , 重复 3 次 。
结果见图 2 。 各龄若虫随虫龄增加捕食量亦增加 , 由于若虫历时长 , 因此在捕食各种害虫过程
中起主要作用 。
…水„州翻杠招
l 游 2 份 3 麟 4 贻
被捕食虫 麟/ 攀猎络蟹期
5 龄 成虫
图 2 暴猎蜷 日捕食量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8 卷
参 考 文 献
1 肖采瑜 , 任树芝 , 郑乐怡 , 等.中国蜷类昆虫鉴定手册(半翅 目异翅亚 目)( 第二册).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 81 . 5 2 3.
A S t
u
d y
o n
t h
e
M
o r
P h
o
l
o
g y
a n
d B i
o n o
m i
c s
o
f P
r e
d
a
t
o r
y B
u
g A g
r
i
o s
P h
o
d
r u s
d
o
h
r n
i
( S
i g
n o r e
t
)
y d
o
Ya
n
J i
n 蔚un L i G ua ng w u L iu H ouP in g
A bstract L abo ratory rea rin g and sim ulated field overw intering o f A g ri osP h od ru s d oh rni
w ere eon du eted in b othe D ay i C ou nty , S i e h u a n P r o v i n e e a n d B e i i i n g i n 1 9 9 3 ~ 1 9 9 4 . I t h a s
o n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y e a r a n
d
o v e r
w i
n t e r s i
n t
h
e
s t h i
n s t a r i
n n y
m p h
a
l
s t a g
e
.
T h
e e
g g
s a
g g
r e
g
a t e
i
n t
h
e
f
o r
m
o
f
e
g g m
a s s e s a n
d h
a t e
h i
n
2 7
.
0 8 士 1.00 d ays after o viposition .T here are alto-
gether 5 instars in ny m ph al stage and its d ev elop m ent lasts for 33 4. 75 士 4. 30 d ays. T he
ad ults m ate in 16~ 18 d ays after em erg en ee and oviposit 18~ 1 9 d ays later.N ot on ly its m or-
ph olo gy and eh an ges in eolo r after m o ulting in all stages b ut also the bio nom ies w ere de-
seribed . E xp erim en ts bo th in rhe lab orato ry and in the field sho w ed that it 15 a p rom isin g
P red ato r and ean Prey on Ly m a ntria d isP ar , Cl o s t e ra a n a e h o re t a 仍户oc h eim a cin era riu s , P r i s -
t
lP
h
o
ra
b
e
ij
i
n
g
e n s
i
s
,
S
t i
lP
n o t i
a s a
l i
c
i
s
,
AP
h i
s
ro
b i
n
i
a e e t e
.
a n
d m
a n y o t
h
e r s
p
e e
i
e s o
f f
o r e s t
P
e s t s
.
K
e
y w
o r
d
s
A g
r
i
o s
P h
od 邝5 d ohm i, m o r p h o l o g y , b i o n o m i e s , p r e d a t o r
Y
a o
D
e
f
u ,
A
s s o e
i
a t e
P
r o
f
e s s o r ,
Y
a n
J i
n g
j
u n
,
I
·
1 G
u a n g w
u ,
I
J
i
u
H
o u p i
n g ( T h
e
R
e s e a r e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o r e s t
P
r o t e e t
i
o n ,
C A F
Be
i
j
i n g 1 0 0 0 9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