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
,
黑荆树造林密度试验 ‘
郑芳揖 高传璧 朱永元 任华东 方玉霖 李纪元
摘要 对黑荆树 年生人工林分在 、 、
、 · 。 和 · 。 火 · 巧 种密度下的生长 、发育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结
果表明 树高 、 胸径生长及其经济效益 产出投入 比 , 随密度增大递减 单位面积树皮和木材产量
随密度增大递增 , 但增幅随林龄增大减小 林分的数量成熟期随密度增大缩短 , 间伐期也随之提早 。
、 密度为皮材兼用林最佳的造林密度 、 和 可考虑作为经营能源林的造林密度 。
关键词 黑荆树 、造林密度 、 生长量 、经济效益
黑荆树 ’ 原产澳大利亚 , 是速生多用途树种 , 早期生长快 , 生长周
期短 , 一般 一 年生成林 , 年生可采伐 , 年生后生长衰退川 树皮 中单宁含量高 , 为优
质拷胶原料 , 木材坚硬 , 纹理细 , 可做矿柱 、家俱和造纸用材 。 我国 年代开始引种 , 现有人工
林 , 。 目前生产上培育皮材兼用林的造林密度为 一 株 , 。 此密度必须
及时间伐 , 林分才能正常生长 , 但间伐下来的林木径级小 , 皮薄难剥 , 单宁含量较低 , 经济效益
差 , 常收不敷支 。 根据黑荆树生长快 , 伐期短的特性 , 应探索不需间伐 、皮材兼用林的合理造林
密度 。本试验 旨在探索在未间伐情况下 种密度林分的生长规律及其经济效益 , 提 出生长快和
经济效益高的造林密度 , 以供生产单位参考 。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长泰县陈巷林场 , 地处 ‘ , “ ‘ , 海拔 , 低丘 中上部 ,
坡度 , 北坡 。 年平均气温 ‘ , 极端低温 一 ‘ 年均 降雨量 ! , 相对湿度
。 红壤 , 土质疏松 , 土层深 。 以上 值 , 有机质 , 全 , 全
, 速效 土 , 速效 为 。 , 速效 土 。
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及材料
种 密度 表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次重复 , 每种密度面积 , , 小 区面积
, , 总面积 , , 采用温州种源 。
级苗 地径 , 高 。 、 级苗 地径
· , 高 随机混合造林 。
表 试验方案
密 株 株
度 行代 距 数
号 、 株
小区面积 调查小区
面
积株数株数
面
积
又
丫
一 一 收稿 。
郑芳揖 副研究 员 , 高传璧 , 任华东 , 李纪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 富阳 朱永元 已调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建设委员会方玉霖 福建省漳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 。
, 本文为“七五 ”林业部合同项 目“黑荆树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的部分 内容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卷
营林措施
! 年 月用塑料容器育苗 , 年 月造林 。 造林前一年冬挖穴整地 , 规格 。
。 造林前回土 , 每穴施钙镁磷肥 。 第 年锄草 次 , 第 、 年各锄草 次 。
观测记载
每重复各小区固定一观测行 株 , 每年 月底观测树高 、 胸径 、冠幅和枝下高 。 树
高 、 胸径按 一 年生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 林分蓄积量和树皮产量分别用福建林学院的《黑荆树
二元材积表》和《黑荆树二元树皮产量表》查算 ’〕。
结果与分析
密度与树高 、胸径生长及林分 自然稀疏
、 年生时树高年生长随密度增大而递增 , 一 年生时则随密度增大而递减 。方差分析表
明 , 、 年生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 , 一 年生时差异显著和极显著 。 均数差异检验 乙
结果 表 看 出 , 年生时树高生长最大的是密度 , 其次 和 , 最小为 、 。
胸径年生长随密度增大而递减 , 其减幅随林龄增长而增大 。 方差分析表明 , 、 年生时差
异不显著 , 一 年生时差异极显著 , 均数差异检验 结果 表 看出 , 年生时胸径生长
最大的是 , 其次是 , 、 最小 。
表 不同密度林分树高方差分析
及 检验
单位
表 不同密度林分胸径方差分析及
检验
单位
一 一 林 龄
捞 度 , 东, 一丁——山 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值 2.57 2.12 3.77 ’ 4 . 1 9 ’ 7 . 4 8 . “
去S D o.os 0 . 4 9 0 . 7 7 0 . 6 7
注 :F o.。。 = 3 . 2 6 , 矛’。. 。1 一5 . 4 1 。
B
C
D
E
F 值
乙S D o.os
:
.
:
6 .Z b
5 .7 玩
2. 9
2.8
3. 7
3. 6 :{ : :{ :
5 ed
3. 24 2. 94 11 .28 二 17.21 , .
0
.
4 0 0
.
5 8
6
.
0
1
8
.
6
4
注 :F o.。s = 3 . 2 6 , F o . 。, = 5 . 4 1 ; ¹ 地径值 。
从表 4 可见 , 不同密度林分 自然稀疏强
度随密度增大而加剧 , 且密度愈大 时随着林
龄增大 , 其增幅也愈大 , 反之则小 。 这说明C 、
D
、
E 3 种密度林分分化严重 , A 、 B 两种密度
林分则生长稳定 。
3
.
2 密度与树皮 、 木材产量和出材量
单位面积树皮和木材产量随密度增大递
增(表 5 , 6 ) 。 方差分析结果:2 、 3 年生时两者
表 4 不同密度林分自然稀硫
密度
(株/hm Z)
减少株数(株/h m Z) 稀疏强度 (% )
a Z a 3 a 4 a 5 a 1 a 2 a 3 a 4 a s a
2 500
3 333
5 000
6 667
10 000
167
300
125 225
267 333
275
467
450
733
000 1 200
9 11 12
10 14 16
20 24 27
533 1 933
400 2 500 3 600
11 23
14 25
29 35
3051350姗训
门了.nU卜Un‘扭月口U
期 郑芳揖等 :黑荆树造林密度试验
产量在密度间差异极显著;4 、 5 年生时则不显著 。 这表明不同密度林分对其树皮和木材产量的
影响随林龄增大差异在逐渐缩小 。 如 3 年生时的树皮和材积产量 , E 比 A 、 B 分别大 47 % 和
46 % , 而 5 年生时则分别降为 19 % 和 2 % 。 这是因 2 、 3 年生时单位面积产量主要取决于立木
株数 , 而 4 、 5 年生时则取决于立木单株产量之故 。 从表 6还可见 , 5 年生时出材量随密度增大
而递减 , 其减幅为 2.1 ~ 9. lm 丫h m , , A 的出材量最高 , 其余依次为 B 、C 、 D 和 E 。
表 5 不同密度林分树皮产t 方差
分析及 L S D 检验
(单位 :t/hm Z)
林 龄 (a)密 度—2345A.14d.97b6.59.B5426788C29e0.1053D3.0b5.b89.8E467a73a72F值 12.75 “ ‘ 5 . 6 7 . ’ 2 . 9 3 1 . 5 92 汤S D o.05 0 . 3 4 1. 7 3注 :F o.。5 ~ 3 . 2 6 , F o . 。飞一 5 . 4 1 。
表 6 不同密度林分蓄积i 方差分析
及 L S D 检验
(单位 :m 3/hm Z)
林 龄 (a)
密 度 52 3 4—小径材 薪材 合计A 14.62 e 28.66 c 47.87 64.0 ll.3 75.3B 16.81 e 30.ll be 52.88 61.9 16.4 78.3C 21.ll be 34.27 be 57.64 55.3 24.8 80.lD 25.33 b 39.94 b 64.92 53.7 35.8 89.5E 31.85a 54.05a 78.16 52.8 43.7 96.5F 值 6.61二 8.08二 3.06 2.08
肠Do 05 8.25 11.14
注 :F o.。5 = 3 . 2 6 . F o .。1 = 5 . 4 1 。
3
.
3 密度与林分蓄积量生长过程及其间伐期
不同密度林分的蓄积量生长过程 , 从图 1 可见 , A 、 B 林分的蓄积连年生长量在 5 年生时
未达高峰 , 而 C 、 D 则 4 年生时 已达高峰 , E 3 年生时就达高峰 , 且 E S 年生时蓄积连年生长曲
线与年平均生长量曲线基本相交 , 已达数量成熟期 。这说明 A 、 B 林分达数量成熟期年限长 , C 、
D 和 E 则短 。
蓄积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期是确定林分间伐起始年限的方法之一 , 本文用此法测算 5 种
密度林分的间伐期 , E 的间伐期在 3 年生时 ;C 和 D 在 4 年生时 ;A 、 B 林分 5 年生时蓄积连年
生长量仍继续上升 , 预计不需间伐 , 初植密度就可作为主伐密度 。
!口 ~.~一 · 一 ~ 一 一一 ‘目,兰 尸“ 二巨巨。已乏飞毛一荤策 3 月 5
林龄(们
图 l 不同密度林分蓄积年均 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过程
--一年均生长量 ; 一 · 一 连年生长量
3 .4 密度与经济效益
产出/投入比的高低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 。 各种密度林分在 5 年生时的经济效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益 , 从表 7 可见 , A 的投资效果好 , 产出/投入比为 5.4 , 而后依次为 B (5 .2 )、 C (4 . 7 ) 、 D (4 . 5) 和
E (4.2 )。
表 7 不同密度林分 s年生时经济效益分析 (单位 :元 /h m 勺
投人产出比均净平值净值_ 成 本 产 值份
造林 抚育 采伐 合计 树皮 木材 薪材 合计工资 利息 工资 利息
4 604.0 23.02
4 728.8 23.64
4 888.8 24.44
5 432.8 27.16
5 820.0 29.10
5 355.68
5 601.51
6 003.11
6 791.32
7 661, 9 7
7 9 2 0 0
7
9 8
4
8
4
2
4
9
2
6 2
9
8 0 0
1 9 2 0 0
1
9 5
7 0
1 6 5 9
0
1 6 1 1 0
1 5 8 4 0
1 6 9 5
2
4
6
0
3
7
2
0
5 3 7 0
6 6 5 5
2
8
8 5 5
2
9 0 1 4
2 8
7
3
4
3 0 7 4 1
3 2 2 9 5
2 3 4
9
9
.
3 2
2 3 4
1 2
.
4
9
2 2
7 3 0
.
8
9
2 3
9 4 9
.
6 8
2 4
6
3 3
.
0 3
4
6
9 9
.
3 6
5
.
4
4
6
8
2
.
5
0
5
.
2
4
5
4 6
.
5
8
4
.
7
4 7
8 9
.
9 4 4
.
5
4 9 2
6
.
6
1 4
.
2
7.26
n甘曰0JU叹U心C亡n几卜几Jn口dq,
工本 利息
352.5 8.9
469.95 11.86
705.00 17.81
940.35 23.75
1 410.0 35.61
注:产 品销售价 :树 皮 8 0 元/t , 小径木 30 元/m 3 , 薪材 150 元八;利息 (复利):利率 0.05 元/a ;成本 :肥料 、农药按株计
价 , 碳氨 0.14 元/kg , 钙镁磷肥 。.2 元/kg , 吠喃丹 3.。元/kg , 栽植穴按 穴计价 。.08 元/穴 。
4 结语与讨论
(l) 黑荆树 1一5 年生任其 自然稀疏的人工林 , 5 种造林密度林分的树高 、胸径年生长量随
密度增大递减 , 其减幅随林龄增大而加大 ;树皮产量 、 蓄积量随密度增大递增 , 其增幅则随林龄
增大而缩小 。
( 2 ) 不同密度林分林木 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加剧 , 林分数量成熟年龄随密度增大提
早 。 A 、 B 密度 5年生林分稀疏强度分别为 12 % 、 16 % , 而 C 、 D 和 E 分别为 27 % 、 30 % 和 41 % ,
前者林分生长稳定 、 旺盛 , 且林相整齐 , 后者分化严重 , 早衰 。 A 、 B 密度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 5
年生时 尚未达到高峰期 , 而 C 、 D 、 E 则分别在 3 年生和 4 年生时达到高峰期 , 已达数量成熟年
龄 , 应及时间伐 。
( 3) A
、
B 密度林分早期虽产量稍低 , 但仍处旺盛生长期 , 生产潜力大 , 成本低 , 经济效益
高 ;C 、 D 和 E 虽早期产量较高 , 但衰退早 , 成本高 , 经济效益低 。
( 4) A
、
B 密度林分生长稳定 、快速 , 出材率 、产 出/投入 比高 , 据此 , 以皮材兼用实行 5~ 8
年轮伐期培育 目标 , 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 ( l类地 ) , 可采用这两种密度造林 。 C 、 D 、 E 3 种密
度不宜作皮材兼用林的造林密度 ;在立地条件差 ( 皿类地 )或薪材缺乏的地区 , 采用后 3种密度
较为合适 , 但必须及时间伐 , 或采用超短伐期(3 ~ 4 a)萌芽更新作业 , 以便一次栽植 , 多次收
益 , 以降低成本 , 提高其经济效益 。
参 考 文 献
贺近格 , 布朗(B row n A G ).黑荆树及其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 9 9 2 . 2 8 5 一28 8 .
林杰 , 陈平留 ,黄 健儿.黑荆树经营数表编制研究( I )立木材积表的编制.福建林学 院学报 , 1 9 87 , 7 (2 ) : 41 ~ “.
林杰 , 陈平留 , 黄健儿.黑荆树经营数表编制的研究 ( I )树皮产量表.福建林学院学报 , 1 9 89 , 9( 2) : 12 7 ~ 1 3 .
期 郑芳揖等:黑荆树造林密度试验 599
E x P e r im e n t o n S ta n d D e n s ity o f A e a eia m e a r n sii P la n ta tio n
Z h eng F a n幻1 G ao Ch u anbi
R en H ua do ng F ang Y ulin
Z h u Y ongy ua n
L I J砂ua , :
A b
s
t
r a e
t T h i
s
P
a
P
e r
d
e a
l
s
w i t h
t
h
e s t a n
d g
r o
w t h
,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e e o n o
m i
e r e r u r n o
f
b l
a e
k w
a t t
l
e
( A
e a c
t’a m ea rn sii)p la n ted a t s p a ein g s ra n g in g fro m 1 m X 1 m to 2 m x 2 m a t th e
a g e o f 5 y e a rs o ld . T h e re su lts sh o w e d th a t rh e h e ig h t , d i a m e t e r i n e r e m e n t a n d e e o n o m i e r e -
t u r n
( j
u
d g
e
d b y
o u t p
u t
/
i
n
p
u t
) d
e e r e a s e
d
a s
d
e n s
i t y i
n e r e a s e
d
;
b
a r
k
a n
d w
o o
d y i
e
l d p
e r u n
i t
a r e a
i
n e r e 邵ed w ith th e increase o f stand density w hile their inerem en t ran g es w ere sm a ller in
old stand s.T h e stan ds plan ted w ith den ser sp aein gs m atured earlier and th eir rh ining rim e
w as earlier too . S tan ds o f low er d ensities (trea rm en t A and B )are desirable for prod ueing
b ark an d tim b er.O n th e other han d , s t a n d s o f h i g h e r d e n s i t i e s ( t r e a t m e n t s C , D a n d E ) a r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f
u e
l w
o o
d p l
a n r a t i
o n s
.
K
e
y w
o r
d
s
b l
a e
k w
a t t
l
e
,
d
e n s
i t y
o
f p l
a n t a t i
o n
,
g
r o
w t h i
n e r e
m
e n t
,
e e o n o
m i
e r e t u r n
Z h
e n g F
a n g
j i
.
A
s s o e
i
a t e
P
r o
f
e s s o r
,
G
a o
C h
u a n
b i
,
R
e n
H
u a
d
o n
g
,
1 1 J i
y
u a n
( T h
e
R
e s e
a r
e
h I
n
s
r
i
t u t e o
f S
u
b
t r o
p
i
e a
l
FO
r e s t r
y
,
C A F F
u
y
a n
g
,
Z h
e
j i
a n g 3 1 2 4 0 0 )
;
Z l
i u
Y
o n g y u a n ( T h
e
C
o n s t r u e t
i
o n
C
o
m
n 、is s .o n o f W u s h a n
,
C h
a n g s u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e e
)
‘F a n g Y u lin , ( F o r e s t r y E x t e n s i o n S r a t i o n o f Z h a n g z h o u
,
F
u
i
i
a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