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响植物分布的8个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5℃积温、湿润指数、年辐射量和海拔)以及辽东栎林地理分布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筛选出影响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即年均降水量、最冷月气温、大于5℃积温和年辐射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辽东栎林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 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辽东栎林的潜在地理分布,其潜在分布区覆盖了我国东北南部、华北中南部、华中西北部、华东北部、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及西北东部地区。影响辽东栎林潜在分布的各主导因子阈值分别为: 年均降水量340~1 060 mm、最冷月气温-17~4℃、大于5℃积温800~3 700℃·d-1、年辐射量1.08×105~1.41×105 W·m-2。
In terms o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data of Quercus wutaishanica forest and the eight variables that potentially affect distribution of plants, including annual precipitation (P), annual range of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DTY),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 (Tc) and temperature of the warmest month (Tw), growingday degrees above 5℃ (GDD5), moisture index (MI),annual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Radi) and elevation (Elev), four dominant factors, including P, Tc, GDD5 and Radi, influencing Q. wutaishanica forest distribution were selected with the MaxEnt Model. Thus, a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Q. wutaishanica forest and dominant variables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relationship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potentia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Q. wutaishanica forest.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clude southern Northeast, central and south of North China, northwest of Central China, north of East China, eastern parts of Southwest and east of Northwest. The thresholds of the four dominant factors were 340 mm≤P≤1 060 mm,-17℃≤Tc≤4℃, 800℃·d-1≤GDD5≤3 700℃·d-1, 1.08×105 W·m-2≤Radi≤1.41×105 W·m-2.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0.+ (*,*).+
0123!"!,13#
.456!$ % & ’
718" &%6&&9%9:;6&%%&<9!##6$%&’%#%$
收稿日期" $%&$ =%’ =&"# 修回日期" $%&’ =%>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A&’%’& $
! 周广胜为通讯作者$
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导因子!
殷晓洁&B周广胜&!$B隋兴华&B何奇瑾$B李荣平’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B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B北京 &%%%"’#
$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B北京 &%%%# ’3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B沈阳 &&%%&>&
摘B要! B利用影响植物分布的 # 个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 A H积温(湿润
指数(年辐射量和海拔&以及辽东栎林地理分布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筛选出影响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
即年均降水量(最冷月气温(大于 A H积温和年辐射量$ 在此基础上!构建辽东栎林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 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辽东栎林的潜在地理分布!其潜在分布区覆盖了我国东北南部(华北中南部(华中
西北部(华东北部(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及西北东部地区$ 影响辽东栎林潜在分布的各主导因子阈值分别为" 年均降
水量’!% h& %>% WW(最冷月气温 =&9 h! H(大于 A H积温#%% h’ 9%% H07 =& (年辐射量 &3%# d&%A h&3!& d
&%AK0W=$ $
关键词" B辽东栎林# 潜在地理分布# 主导因子# 最大熵模型
中图分类号! (9"&3A’" J"!#3ABBB文献标识码! .BBB文章编号! &%%& =9!###$%&’$%# =%%&% =%A
P1+(.+$"KQ(13*")6$7"KR$-+*$<&+$1.14!"#$%"&’"()*&+),*%) 01*(-+".@S+-R1%$.".+0"7+1*-
R8L k8O1;8F&BMN14 f4OL5GNFL5&!$B(48k8L5N4O&BDFJ8;8L$B/8C1L5U8L5’
%&3I-.-$J$7K.L"+.-"+7"&M$%$-.-*"( .(/ ’()*+"(,$(-.#!9.(%$B4(1-*-2-$"&;"-.(7! !9*($1$N3./$,7"&I3*$(3$1B;$*<*(% &%%%"’#
$3!9*($1$N3./$,7"&5$-$"+"#"%*3.#I3*$(3$1B;$*<*(% &%%%#
’34(1-*-2-$"&N-,"1O9$+*3’()*+"(,$(-! !9*(. 5$-$"+"#"%*3.#N/,*(*1-+.-*"(BI9$(7.(% &&%%&>&
;<-+*"7+" B*L EFTWG1SENF5F15TOUN8VO278GET8Y4E81L 7OEO1SP2$+321Q2-.*19.(*3. S1TFGEOL7 ENFF85NEZOT8OY2FGENOE
U1EFLE8O2POSFVE78GET8Y4E81L 1SU2OLEG! 8LV2478L5OLL4O2UTFV8U8EOE81L %D&! OLL4O2TOL5F1SW1LEN2PWFOL EFWUFTOE4TF
%g-R&! EFWUFTOE4TF1SENFV127FGEW1LEN %HV& OL7 EFWUFTOE4TF1SENFXOTWFGEW1LEN %HX&! 5T1X8L57OP7F5TFFGOY1ZF
A H %fggA &! W18GE4TF8L7FQ%]*&!OLL4O2OW14LE1SG12OTTO78OE81L %CO78& OL7 F2FZOE81L %+2FZ&! S14T71W8LOLE
SOVE1TG! 8LV2478L5D! HV! fggA OL7 CO78! 8LS24FLV8L5P=Q2-.*19.(*3. S1TFGE78GET8Y4E81L XFTFGF2FVEF7 X8EN ENF]OQ+LE
]17F26-N4G! OTF2OE81LGN8U W17F2YFEXFFL ENF5F15TOUN8VO278GET8Y4E81L 1SP=Q2-.*19.(*3. S1TFGEOL7 71W8LOLEZOT8OY2FG
XOGV1LGET4VEF76-NFTFG42EGGN1XF7 ENOEEN8GTF2OE81LGN8U W17F2V1427 FSFVE8ZF2PG8W42OEFENFU1EFLE8O25F15TOUN8VO2
78GET8Y4E81L 1SP=Q2-.*19.(*3. S1TFGE6-NFU1EFLE8O278GET8Y4E81L TF581LG8LV247FG14ENFTL ,1TENFOGE! VFLETO2OL7 G14EN 1S
,1TEN )N8LO! L1TENXFGE1S)FLETO2)N8LO! L1TEN 1S+OGE)N8LO! FOGEFTL UOTEG1S(14ENXFGEOL7 FOGE1S,1TENXFGE6-NF
ENTFGN127G1SENFS14T71W8LOLESOVE1TGXFTF’!% WW#D#& %>% WW! =&9 H#HV#! H! #%% H07
=fggA#
’ 9%% H07 =& ! &3%# d&%A K0W=$#CO78#&3!& d&%A K0W=$6
=(> ?1*@-" B P2$+321Q2-.*19.(*3. S1TFGE# U1EFLE8O25F15TOUN8VO278GET8Y4E81L# 71W8LOLESOVE1TG# WOQ8W4W
FLET1UPW17F2
BB辽东栎%P2$321Q2-.*19.(*3.& 主要分布在我国
的东北(华北(黄河流域和辽东半岛等地!是我国暖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优势乔木树种之一 %吴征镒!
&"#%# 王良民等! &"#A&$ 潜在分布区是指物种的
可能存在范围$ 研究辽东栎林潜在分布区及其主导
因子!可以为辽东栎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辽东栎
林的科学经营与管理有重要意义$
在区域尺度上!气候因素是决定植被类型及其
物种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周广胜等! $%%’&$ 通过研
究气候与物种分布的关系!可找出影响物种分布的
B第 # 期 殷晓洁等" 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可以探索物种分布形成的原因(确定物种
的潜在分布区以及分析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而
物种分布模型已广泛用于物种的潜在分布区模拟及
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常见的模型包括广义线
性模型%5FLFTO28\F7 28LFOTW17F2G! f/]G&(广义加法
模型 %5FLFTO28\F7 O778E8ZFW17F2G! f.]G&(/158GE8V
回 归 % /158GE8V TF5TFGG81L &( 神 经 网 络 % LF4TO2
LFEX1T‘G&(分类回归树 %V2OGG8S8VOE81L OL7 TF5TFGG81L
ETFF! ).C-&( 主 成 分 分 析 % UT8LV8U2FV1WU1LFLEG
OLO2PG8G! I).&( 规 则 集 遗 传 算 法 模 型 %5FLFE8V
O251T8ENWS1TT42F
的侧重点不同%ITFLE8VF$-.#=! &""$# )OTUFLEFT$-.#=!
&""’# D4LE2FP $- .#=! &""A# @TOL‘28L! &""##
0OPGG8lTFG$-.#=! $%%%# eT8E8V1G$-.#=! $%% *ZFTG1L
$-.#=! $%%$# -N482FT$-.#=! $%%’# f81ZOLF28$-.#=!
$%%## 曹铭昌等! $%%A# 李峰等! $%%># 王娟等!
$%%># 吴文浩等! $%%"# 张志东等! $%%"# 马松梅
等! $%&%# 雷军成等! $%&%# 张雷等! $%& 周先容
等! $%&$&$ 许多研究证明最大熵模型%]OQ+LE&对
物种分布具较好预测能力 %f48GOL $-.#=! $%%A#
$%%%# +28EN $-.#=! $%%># ]1SFE $-.#=! $%%9#
@TOL\8G‘O$-.#=! $%& 杨波等! $%%"# 曹向锋等!
$%&%&$
本研究以辽东栎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相似性
原理!结合海拔因素!利用最大熵模型筛选影响辽东
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给出其潜在的地理分布
区及各主导影响因子的阈值!以期为辽东栎林的经
营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B数据来源
辽东栎林地理分布资料通过 ’ 个途径获取"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分布图%&m& %%% %%%&2的辽
东栎林分布资料!!9’ 条#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标本馆提供的标本数字资料!"# 条# ’& 各地植物
志的辽东栎林分布资料!包括1北京植物志2(1天津
植物志2(1河北植物志2(1河南植物志2(1山西植
物志2(1山东植物志2(1崂山植物志2(1甘肃植物
志2(1黄土高原植物志2(1秦岭植物志2(1青海植
物志2(1黑龙江植物志2(1辽宁植物志2(1内蒙古
植物志2等!共 &’’ 条$ 提取1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
分布图%&m& %%% %%%&2中辽东栎林各分布区的几何
中心点坐标!结合标本馆标本数字资料和植物志的
辽东栎各分布区几何中心点坐标!共同构成我国辽
东栎林地理分布数据集$ 利用 ’ 个途径获取辽东栎
林地理分布资料时!如有重叠!按1中华人民共和国
植被分布图%&m& %%% %%%&2(标本馆标本数字资料
和各地植物志的顺序选取$ 数据集共包括辽东栎林
地理分布点 >!" 个$
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
国家基本气象观测台站%9A> 个&!包括 &"9&’$%%%
年的日均气温(日降水量和日辐射量等$ 采用空间
卷积原理和截断高斯滤波算子方法!结合各气象站
地理信息差值得到中国 &% ‘Wd&% ‘W空间分辨率
的日均气温(日降水量和日辐射量数据%-N1TLE1L $-
.#=! &""9# 刘宇等! $%%>&$ 通过气象台站的海拔资
料!采用 eT858L5插值方法!得到中国 &% ‘Wd&% ‘W
空间分辨率的海拔数据$
$B影响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潜在因子选取
K117XOT7%&"#9&指出!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的主
要因子有 ’ 类" && 植物的耐寒性# $& 完成生活史
所需的生长季长度和热量供应# ’& 用于植物冠层
形成和维持的水分供应$ 据此!本研究选取 & 月均
温作为最冷月气温!反映植物的耐寒性# 9 月均温
作为最暖月气温!与大于 A H积温%fggA&共同反映
热量需求# 采用年均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年降水量
和年潜在蒸散量的比值&表示水分需求$ 同时!选
取气温年较差反映气温变幅$ 年潜在蒸散采用
-N1TLENXO8EF方法计算%张新时! &"#"# 倪健! &""9#
翁恩生等! $%%A&$ 另外!选取年辐射量来反映光照
因素$ 加入海拔因子!分析辽东栎林在海拔上的分
布情况$
’B]OQ+LE模型适用性分析
]OQ+LE模型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根据已知的
物种存在信息!从符合条件的分布中选择熵最大的
分布作为最优分布!建立预测模型!进而预测物种的
地理分布$ 模型基于贝叶斯定理!利用 f8YYG分布
族将特征集进行加权并作为参数!进行一系列运算!
得到物种分布的最大熵联合分布估计而建立$
]OQ+LE模型被证明对物种分布有非常好的预测能
力并具有很多优点%IN828UG$-.#=! $%%># $%%## +28EN
$-.#=! $%%># @TOL\8G‘O$-.#=! $%&&&!如简单而清晰
的数学基础!易于从生态学上进行解释# 连续型和
分类型的环境变量都可以使用# 只需要模拟物种的
当前存在数据# 输出结果为 % h& 的存在概率!而不
是 % 或 &!根据概率值高低可以判断在某个区域存
在的可能性大小等$ 因此!本研究选取 ]OQ+LE模型
研究辽东栎林的气候适应性$
&&
林 业 科 学 !" 卷B
最大熵模型运行需要 $ 组数据"一是目标物种
的地理分布数据!即构建的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
数据集# 二是全国范围的环境变量!即基于已有研
究成果从全国层次及年尺度筛选出的 9 个潜在气候
因子和海拔因子$
为验证基于模型构建的辽东栎林地理分布与气
候关系模型对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研究的适用
性!首先需要基于训练子集 %对整个数据随机取样
取得总数据集的 9Ac作为训练子集&来训练模型!
获取模型的相关参数!构建针对我国辽东栎林地理
分布的最大熵模型# 然后!将没有参与模型构建的
所有数据用做评估子集%即余下数据的 $Ac&!用来
验证模型$ 通常采用 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线&下的面积即 .i)%.TFO4L7FTV4TZF&值%)NFL $-
.#=! $%%># 邵慧等! $%%"&作为模型预测准确性的衡
量指标".i)为 %3A h%3> 时!模型预测准确性差#
.i)为 %3> h%39 时!预测精度一般# .i)为 %39 h
%3# 时!预测精度较准确# .i)为 %3# h%3" 时!预测
精度很准确# .i)为 %3" h&3% 时!预测精度极准确$
研究表明!基于潜在环境因子与最大熵模型构
建的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模型的
.i)值达 %3"A>!表明所构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达
到.极准确/的水平!可以用于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
布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B影响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
由于影响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环境因子主
要来源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没有从全国层次上定
量评价这些因子对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影响程
度!影响了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最大熵模型构建
变量的准确选择!进而影响到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
布模拟的准确性$ 为此!需要定量评价这些环境因
子对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重要性!筛选影响我
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
图 & 是基于最大熵模型的 O^V‘‘L8SF模块给出
的各环境因子对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影响的得分
情况!以此反映各因子的贡献$ 由图可知!各因子对
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影响的贡献排序为" 年均降
水量n最冷月气温 n大于 A H有效积温n湿润指数n
年辐射量n最暖月气温n气温年较差n海拔$
图 &B模拟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所建模型中各因子的 O^V‘‘L8SF检验得分
@856&B O^V‘‘L8SFEFGE5O8L 1SFOVN SOVE1T8L ENFW17F2S1TG8W42OE8L5U1EFLE8O25F15TOUN8V78GET8Y4E81L 1SP=Q2-.*19.(*3. S1TFGE
g-R" 气温年较差 .LL4O2TOL5F1SW1LEN2PWFOL EFWUFTOE4TF# +2FZ" 海拔 +2FZOE81L# fggA " 大于 A H积温 fT1X8L57OP7F5TFFGOY1ZFA H#
]*" 湿润指数 ]18GE4TF8L7FQ# D" 年均降水量 .LL4O2UTFV8U8EOE81L# CO78" 年辐射量 .LL4O2OW14LE1SG12OTTO78OE81L#
HV" 最冷月气温 -FWUFTOE4TF1SENFV127FGEW1LEN# HX" 最暖月气温 -FWUFTOE4TF1SENFXOTWFGEW1LEN6
BB年均降水量对于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得分
值最高!最冷月气温次之!大于 A H积温位于第三!
它们可以反映辽东栎林的水分需求(最低温度限制
以及热量需求!选做主导因子$ 得分第 ! 位的湿润
指数与年降水量均反映了植物的水分需求!因此不
选做主导因子$ 韩海荣等 % $%%% & 和闫兴富等
%$%&&&研究了不同光照梯度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
幼苗生长的影响!认为弱的光照强度会对辽东栎种
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有限制作用!说明光照会影响
辽东栎林的更新$ 因此!选取年辐射量作为主导因
子!来反映光照对辽东栎林分布的影响$ 由此!确定
影响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为" 年均降
水量(最冷月气温(大于 A H积温和年辐射量!这 !
个因子的累积百分率可达到 ##3>c$
AB我国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
基于最大熵模型以及选定的影响我国辽东栎林
地理分布的 ! 个主导因子!可以给出辽东栎林在预
$&
B第 # 期 殷晓洁等" 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及其主导因子
测地区的存在概率 D!取值为 % h&$ 由统计学原理
可知!当植物在某一地区的存在概率 Do%3%A 时!
其出现的概率很小!即小概率事件!在此定义该植物
在该地区不能存在$ 为分析影响我国辽东栎林地理
分布的主导因子阈值!首先需要弄清所建模型对我
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模拟的准确性$ 为此!采用最
大熵模型确定的影响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 ! 个
主导因子%年均降水量(最冷月气温(大于 A H积温
和年辐射量 &!以模型给出的辽东栎林存在概率
%3%A 为界!得到辽东栎林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辽东栎林潜在分布范围包括吉林西部(辽宁(内蒙古
东南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河南西北部(
山东(山西(江苏北部(陕西(湖北西北部(宁夏南部(
甘肃南部(青海东部部分地区(四川西部部分地区(
云南北部部分地区和西藏东南部部分地区!即东北
南部(华北中南部(华中西北部(华东北部(西南东部
部分地区及西北东部地区$ 以上区域覆盖了辽东栎
林实际地理分布 >!" 个分布点中的 >!’ 个!覆盖率
大于 ""c!表明模拟的我国辽东栎林潜在地理分布
与实际分布非常吻合$
从海拔上来看!从东北部和中东部沿海的低海
B
拔地区一直到西藏南部! %%%W以上地区!均为辽东
栎林潜在分布区$ 潜在分布区具有大范围的海拔差
异!这反映出辽东栎林受到海拔的影响较小!与海拔
因子排序最低相呼应$
>B影响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
因子阈值
BB结合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根据模拟得到的
辽东栎林存在概率与主导因子的关系!可以给出各
主导因子的阈值$ 由图 $ 可知!影响我国辽东栎林
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的阈值为" 年均降水量 ’!% h
& %>% WW(最冷月气温 =&9 h! H(大于 A H积温
#%% h’ 9%% H07 =&(年辐射量 &3%# d&%A h&3!& d&%A
K0W=$$ 年均降水量阈值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区和
南方湿润区不适宜辽东栎林分布# 最冷月气温阈值
表明辽东栎林不宜分布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以及
冬季温度较高的华南和华东部分地区# 大于 A H积
温阈值表明热量较低的西部地区和热量过高的部分
南方地区不适宜辽东栎林分布# 年辐射量阈值表明
东北较低辐射量地区和西藏较高辐射量地区不适宜
辽东栎林分布$
图 $B各主导因子与辽东栎林存在概率的关系
@856$BCF2OE81LGN8U 1SFOVN 71W8LOLESOVE1TOSFVE8L5ENFU1EFLE8O25F15TOUN8V78GET8Y4E81L
1SP=Q2-.*19.(*3. S1TFGEOL7 8EGFQ8GEFLVFUT1YOY828EP
9B结论
本研究从气候的相似性出发!结合海拔因素!基
于我国辽东栎林地理分布信息及影响我国辽东栎林
地理分布的潜在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OQ+LE&准
确地模拟了我国辽东栎林的潜在地理分布$ 辽东栎
’&
林 业 科 学 !" 卷B
林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覆盖了东北南部(华北中南
部(华中西北部(华东北部(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及西
北东部地区$ 根据各环境因子对辽东栎林潜在地理
分布的贡献!筛选出影响辽东栎林分布的主导因子!
并定量的给出了各因子的阈值$ 该研究有助于增进
辽东栎林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理解!对于科学经营和
管理辽东栎林及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具有重要
意义$
参 考 文 献
曹铭昌! 周广胜! 翁恩生6$%%A6广义模型及分类回归树在物种分
布模拟中的应用与比较6生态学报! $A%#& " $%’& =$%!%6
曹向锋! 钱国良! 胡白石! 等6$%&%6采用生态位模型预测黄顶菊在
中国的潜在适生区6应用生态学报! $&%&$& " ’%>’ =’%>"6
韩海荣! 贺顺钦! 张雪培! 等6$%%%6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
系6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9 =&%%6
雷军成! 徐海根6$%&%6基于 ]OQFLE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潜
在分布区预测6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9 =&!&6
李B峰! 周广胜! 曹铭昌6$%%>6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
相应的模拟6应用生态学报! &9%&$& " $$AA =$$>%6
刘B宇! 陈泮勤! 张B稳! 等6$%%>6一种地面气温的空间插值方法
及其误差分析6大气科学! ’%%&& " &!> =&A$6
马松梅! 张明理! 张宏祥! 等6$%&%6利用最大熵模型和规则集遗传
算法预测孑遗植物裸果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格局6植物生态学
报! ’!%&&& " &’$9 =&’’A6
倪B健6&""96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分布与
-N1TLENXO8EF指标的关系6武汉植物学研究! &A%$& " &A& =&>&6
邵B慧! 田佳倩! 郭B柯6$%%"6样本容量和物种特征对 ?*[)/*]
模型模拟物种分布准确度的影响’’’以 &$ 个中国特有落叶栎
树种为例6植物生态学报! ’’%A& " #9% =#996
王B娟! 倪B健6$%%>6植物分布的模拟研究进展6植物生态学报!
’%%>& " &%!% =&%A’6
王良民! 任宪威! 刘一樵6&"#A6我国落叶栎的地理分布6北京林学
院学报! %$& " A9 =>"6
翁恩生! 周广胜6$%%A6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国植物功能性划分6
植物生态学报! $"%&& " #& ="96
吴文浩! 李明阳6$%%"6基于生态位模型的松材线虫潜在生境预测
方法研究6林业调查规划! ’!%A& " ’’ =’#6
吴征镒6&"#%6中国植被6北京" 科学出版社6
闫兴富! 杜B茜! 石B淳! 等6$%&&6六盘山区辽东栎的实生苗更新
及其影响因子6植物生态学报! ’A%"& " "&! ="$A6
杨B波! 薛跃规! 唐小飞! 等6$%%"6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在中国的
适生区预测6植物保护! ’A%’!& " 9% =9’6
张B雷! 刘 世 荣! 孙 鹏 森! 等6 $%&&6 基 于 g[].*, 和
,F4TO2+LGFWY2FG模型预测中国毛竹潜在分布6林业科学! !9
%9& " $% =$>6
张新时6&"#"6植被的 I+%可能蒸散 & 指标与植被 =气候分类
%二&’’’几种主要方法与 I+I程序介绍6植物生态学与地植
物学学报! &’%’& " &"9 =$%96
张志东! 臧润国! 丁B易6$%%"6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林景观中
木本植物功能群划分及其潜在分布6林业科学! !A%&%& " & =#6
周广胜! 王玉辉6$%%’6全球变化生态学6北京" 气象出版社6
周先容! 余B岩! 周颂东! 等6$%&$6巴山榧树地理分布格局及潜在
分布区6林业科学!!#%$& " & =#6
)OTUFLEFTf! f82G1L . ,! K8LEFT 6^&""’6g[].*," OS2FQ8Y2F
W17F28L5UT1VF74TFS1TWOUU8L5U1EFLE8O278GET8Y4E81LG1SU2OLEGOL7
OL8WO2G6?8178ZFTG8EPOL7 )1LGFTZOE81L! $%>& " >>9 =>#%6
)NFL I@! K82FP+[! ]VLPGFEe]6$%%>6+V12158VO2L8VNFW17F28L5
OGOUTF78VE8ZFE112" G82ZFTOL7 Y85NFO7 VOTUG8L ,1TEN .WFT8VO6
?812158VO2*LZOG81LG! "%&& " !’ =A&6
+28EN !^ fTONOW )D! .L7FTG1L C I! $-.#=$%%>6,1ZF2WFEN17G
8WUT1ZFUTF78VE81L 1SGUFV8FGp78GET8Y4E81LGST1W 1VV4TTFLVF7OEO6
+V15TOUNP! $"%$& " &$" =&A&6
@TOL‘28L 6^&""#6ITF78VE8L5ENF78GET8Y4E81L 1SGNT4Y GUFV8FG8L G14ENFTL
)O28S1TL8OST1W V28WOEFOL7 EFTTO8L<7FT8ZF7 ZOT8OY2FG6 1^4TLO21S
0F5FEOE81L (V8FLVF! "%A& " 9’’ =9!#6
@TOL\8G‘OC! F^LG[! ]OLSTF7 @6$%&&6]17F28L5U1EFLE8O278GET8Y4E81L
1SENFENTFOEFLF7 ETFFGUFV8FG^ 4L8UFT4G1QPVF7T4G" N1XE1FZO24OEF
ENF UTF78VE81LG 1S 78SFTFLEW17F28L5 OUUT1OVNFG6 1^4TLO21S
0F5FEOE81L (V8FLVF! $$%!& " >!9 =>A"6
f81ZOLF28^ fC! DO77O7 )@?! .2FQOL7T8L1 6^$%%#6ITF78VE8L5ENF
U1EFLE8O278GET8Y4E81L 1SENF O28FL 8LZOG8ZF .WFT8VOL Y42ST15
%/8EN1YOEFGVOEFGYF8OL4G& 8L ?TO\826?812158VO2*LZOG81LG! &%%A& "
A#A =A"%6
f48GOL .! -N482FTK6$%%A6ITF78VE8L5GUFV8FG78GET8Y4E81L" 1SFT8L5
W1TF ENOL G8WU2F NOY8EOE W17F2G6 +V1215P /FEFTG!
#%"& " ""’ =&%%"6
f48GOL .! M8WWFTWOLL , +6$%%%6ITF78VE8ZFNOY8EOE78GET8Y4E81L
W17F2G8L FV1215P6+V12158VO2]17F28L5! &’A%$ :’& " &!9 =>6
D4LE2FP?! ?FTTPI]! )TOWFTK! $-.#=&""A6]17F28L5UTFGFLEOL7
U1EFLE8O2S4E4TFTOL5FG1SG1WF+4T1UFOL N85NFTU2OLEG4G8L5V28WOEF
TFGU1LGFG4TSOVFG6 1^4TLO21S?815F15TOUNP! $$%>& " ">9 =&%%&6
*ZFTG1L /C! ITOGO7 .]6$%%$6I1EFLE8O2TF78GET8Y4E81L 1SETFFGUFV8FG
NOY8EOE4L7FTS8ZFV28WOEFVNOL5FGVFLOT81G8L ENFFOGEFTL i(6@1TFGE
+V1215POL7 ]OLO5FWFLE! &AA%& :’& " $%A =$$$6
eT8E8V1Gg! COL7O2C6$%%&6. V1WUOT8G1L 1SGPGEFWGE1OLO2PGF
U1EFLE8O2XFF7 78GET8Y4E81LG&fT1ZFCD! IOLFEO@g! 08TE4F^ f6
KFF7 C8G‘ .GGFGGWFLE6.4GETO28O" )(C*[I4Y28GN8L56
]1SFE.! (NOV‘F2S1T7 ,! (OT‘OT(6$%%96]O2OT8O8L .ST8VO" ZFVE1T
GUFV8FGpL8VNFW17F2GOL7 TF2OE8ZFT8G‘ WOUG6 I/1( [,+! $
%"& " #$!6
IN828UG( !^ .L7FTG1L CI! (VNOU8TFC+6$%%>6]OQ8W4W FLET1UP
W17F28L51SGUFV8FG5F15TOUN8V78GET8Y4E81LG6+V12158VO2]17F28L5!
&"%%’ :!& " $’& =$A"6
IN828UG( !^ g478‘ ]6$%%#6]17F28L51SGUFV8FG78GET8Y4E81LGX8EN
]OQFLE" LFX FQEFLG81LG OL7 O V1WUTFNFLG8ZF FZO24OE81L6
+V15TOUNP! ’&%$& " &>& =&9A6
ITFLE8VF*)! )TOWFTK! DOTT8G1L ( I! $-.#=&""$6.521YO2Y81WF
W17F2YOGF7 1L U2OLEUNPG81215POL7 71W8LOLVF! G182UT1UFTE8FGOL7
V28WOEF6 1^4TLO21S?815F15TOUNP! &"%$& " &&9 =&’!6
-N1TLE1L I+! C4LL8L5( K! KN8EF].6&""96fFLFTOE8L5G4TSOVFG1S
7O82PWFEF1T12158VO2ZOT8OY2FG1ZFT2OT5FTF581LG1SV1WU2FQEFTTO8L6
1^4TLO21SDP7T1215P6&"%%’ :!& " $&! =$A&6
-N482FTK! .TOq;1] ?! /OZ1TF2(6$%%’6fFLFTO28GF7 W17F2GZFTG4G
V2OGG8S8VOE81L ETFFOLO2PG8G" OV1WUOTOE8ZFGE47PS1TUTF78VE8L5GUOE8O2
78GET8Y4E81LG1SU2OLEGUFV8FG OE78SFTFLEGVO2FG6 1^4TLO21S
0F5FEOE81L (V8FLVF! &!%A& " >>" =>#%6
0OPGG8lTFG]I! I2OLEC+! .2FL
K117XOT7 @ *6&"#96)28WOEFOL7 U2OLE78GET8Y4E81L6)OWYT875F"
)OWYT875FiL8ZFTG8EPITFGG6
!责任编辑B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