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实核桃"绿岭"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种仁、青皮、硬壳)N,P,K,Ca,Mg,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中不同组织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岭"种仁充实期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白总量分别增加了5.91 g (51.39%)、5.53 g (73.47%)、4.24 g(80.99%)、1.02 g(69.24%)。叶片N,K,Fe,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Mg,Zn含量呈上升趋势,C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种仁中N,P,K,Ca,Mg,Fe,Zn,Mn含量均成降低趋势,种仁中N,P,K,Ca,Mg,Fe,Zn,Mn的总量均呈增加趋势。青皮中N,P,Fe,Mn含量呈下降趋势,K,Ca, Mg,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硬壳中N,P,Zn含量都呈下降趋势,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Mg含量逐渐上升,Fe,Mn含量变化不大。种仁内脂肪总量与种仁中N,P,Fe,Mn,Zn总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叶片中N,K,Mn,青皮中N,硬壳中P,Z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青皮中P,Fe,Mn,硬壳中N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
In order to realize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and achieve successive high and stable yield, we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main mineral elements (N, P, K, Ca, Mg, Fe, Zn, Mn) in leaves and fruits (kernel, shuck, shell) and weight in different organs of fruits during the kernel-filling period of "Lüling" walnut, an early-fruiting varie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ut and kernel weight, as well as gross fat and total protein in the kernel increased by 5.91 g(51.39%), 5.53 g(73.47%), 4.24 g(80.99%), 1.02 g(69.24%)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kernel-filling period. N, K, Fe and Mn contents in the leaves had a decreasing tendency, P, Mg, and Zn contents had an increase trend, and Ca content decreased at the early stage and then increased. In the kernel, N, P, K, Ca, Mg, Fe, Zn and Mn contents had a decreasing tendency, while their gross ha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In the shuck, P, Fe and Mn contents had a decreasing tendency, while K, Ca, Mg and Zn increased at the early stage and then decreased. In the shell, N, P and Zn contents showed decreasing tendency, K content increased at the early stage and then decreased, Ca and Mg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Fe and Mn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The gross of fat in the kernel wa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gross of N, P, Fe, Mn, Zn in the kernel, and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with the contents of N, K, Mn in the leaves, the contents of N in the shuck, and the contents of P, Zn in the shell.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gross of fat in the kernel and the contents of P, Fe, Mn in the shuck, and between the gross of fat in the kernel and the contents of N in the shell.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绿岭/核桃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矿质
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胡志伟6李保国6齐国辉6郭素萍6张雪梅6董丽欣6李6杰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6保定 %"&%%%摘6要!6对早实核桃.绿岭/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种仁+!Z!j!(D!E4![F!N量和果实中不同组织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岭/种仁充实期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
白总量分别增加了 ?2B& 4"?&27Bd%!2! 4"#%2BBd%&2%4"AB2!d& 叶片 +!j![F!E< 含量均呈下降趋势!Z!E4!N< 含量呈上升趋势!(D含量先降低再升高& 种仁中 +!Z!j!(D!E4![F!NE< 含量均成<br降低趋势!种仁中 +!Z!j!(D!E4![F!NE< 的总量均呈增加趋势& 青皮中 +!Z![F!E< 含量呈下降趋势!j!(D!<brE4!N< 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硬壳中 +!Z!N< 含量都呈下降趋势!j含量先升高后降低!(D!E4含量逐渐上升![F! E< 含量变化不大& 种仁内脂肪总量与种仁中 +!Z![F!EN< 总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叶片中 +!j!E<!青皮中<br+!硬壳中 Z!N< 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青皮中 Z![F!E硬壳中 +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br关键词’6.绿岭/核桃# 种仁充实期# 叶片# 果实# 矿质元素 中图分类号! ’AA!2&666文献标识码!-666文章编号!&%%& @"!##"%&&#%# @%%#@%&% @%# @&## 修回日期’ 7%B%&L@&& & 李保国为通讯作者& 6*(I")’5:&(:&("/#G#"4"(%)6’(%"(%&(S"K")(2
Q/0&%)J0/&(I %*"<"/("#7Q&#&(I F"/&’2’5.S_#&(I/U#(0% e3 NK=VF=6.=^ D04306n=:30K3=6:30’3G=<46NKD<4H3F8F=6L0<4.=Q=<6.=k=F "A%-6-&9+-2.+;! 76+*"3%.3+/%:(*)-+2*.;&O-@-*6V/0*(6 %"&%%%;,)1%’6)< 0;RF;S0;FD1=\FOT=F=< 8D=< 8=
梅等! !但是对于早实核桃的研究较少& 早实
核桃与晚实核桃相比具有早实%高产%收效快等优
点# 但早实核桃喜肥水!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尤其
是结实年限比晚实核桃短!若管理不善!易出现叶片
早衰!影响核桃的产量与质量& 因此研究如何使早
实核桃连年丰产!延长早实核桃结果年限尤为必要&
核桃种仁充实期是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关键时期
"李保国等! !也是树体营养分配变化比较剧
烈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营养缺乏最易发生叶
片早衰& 因此!研究早实核桃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
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对于探明早实核桃叶片与果
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关系%确定叶片中矿质营养
影响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以及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指
导意义&
&6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为河北省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新
开丘陵荒岗地上的李家韩生产基地& 该地位于太行
山南段东麓丘陵区!海拔 #% b&7? 8!土壤母质为洪
积%冲积及岩石的残坡积物!类别为褐土!土层厚度
多在 !% b&%% T8!且砾石较多& 坡度较缓!多在 &%_
以下!Ge值为 "2" b"2B!有机质含量为 !2% 4-]4@&
左右& 年均日照 A?7 K!年平均气温 &7 c!无霜期%天!年均降水量?& 88& 土壤全氮含量为
&27 4-]4@&!全磷含量为 %2!& 4-]4@&!速效钾含量为
%2&? 4-]4@&!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为 &24-]4@&!土壤 交换性镁含量为 %2%7 4-]4@&!土壤有效锰含量为 %2"% 84-]4@&!有效锌含量为 %2%%? " 84-]4@&& 核 桃种植后每年施肥!施肥后浇水!基肥一般在秋季采 收后至叶片变黄以前 "B 月中旬(&& 月上旬结合
秋季深翻施入!施用量为每生产 & ]4核桃施入 ? ]4
有机肥!混入适量磷钾肥& 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
7%d以上& 追肥 7 次’ 第 & 次是在萌芽前!主要是
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 ?d左 右# 第 次是在花后幼果期!以速效氮肥和磷肥为
主!占全年施肥总量的 ?d左右# 第 7 次是在硬核 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次之!用量占全年施肥有效 成分的%d&
6材料与方法>?@A试验材料%%年定植的早实核桃.绿岭/!树形为单层高 位开心形!管理水平较高!无大小年现象& >?>A试验方法22&6试验设计6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树势相对一 致的核桃 &? 株!? 株一个小区!7 次重复& 试验于%%B 年花后 #? 天"" 月 B 日开始至花后 &7? 天"# 月# 日结束!每 &% 天采样 & 次&226样品采集6于每株树冠外围东%西%南%北 !
个方向各取生长势中庸的结果枝中部的复叶 & 片!
再在该结果枝上取 & 个果实!每重复取 %
个果实& 采下的叶子"带叶柄和果实迅速带回实验室!先测定果实7径和单果质量!然后用自来水)% 8=水分!将青皮%硬壳%种仁用不锈钢水果刀分开后称
质量!然后分别在 #?!#?!A? c烘箱中烘干至恒质
量!将烘干的叶样和果样用不锈钢粉碎机粉碎!使其
全部通过 %2? 88的筛子!样品置于阴凉干燥处用
于测定矿质元素&
2276测定方法6叶片与果实用硫酸 @高氯酸消
煮后!采用凯式定氮法%钼锑钪比色法测定全氮%全
磷含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技术司! &BB#D!叶 片与果实 j!(D!E4![F!NE< 的测定采用硝酸 @<br高氯酸消煮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中华 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技术司! &BB#J& 脂肪的测定采
用改良索氏法"李合生等! !总蛋白的测定采
用凯式定氮法&
76结果与分析
B?@A果实不同组织质量及脂肪和总蛋白总量的
变化
如图 & 所示’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
白总量均呈直线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 ?2B& 4
"?&27Bd!?2?74""72!"d! !2! 4" #%2BBd!
&2%4"AB2!d$# 青皮与硬壳质量均无显著变化&
由此可见’种仁充实期果实质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种
仁质量增加!而种仁质量的增加以脂肪的积累为中
心& 因此!该时期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7#
林 业 科 学 !" 卷6
图 &6种仁充实期果实不同组织质量及脂肪和
总蛋白总量
[=45&6L=PF;F
图 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量和种仁中总+量[=456,KFT0
所示& 花后 #? b&%? 天叶片%种仁%硬壳 +含量变
化甚微!之后缓慢下降# 青皮 +含量呈逐渐下降的
趋势# 种仁中 +的总量呈上升趋势& 果实不同部位
含 +量大小顺序为种仁 >叶片 >青皮 >硬壳& 种
仁充实期!种仁是果实最活跃的部位!即此时的发育
中心!而 +是生物有机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之
一!又是易移动元素!它不断地向发育中心转移!所
以种仁中的总 +量不断增加!而种仁含 +量不断下
降是由于种仁吸收的 +素量滞后于种仁干物质的
增长量!从而产生稀释效应所致& 由此可知’ 叶片%
青皮与硬壳中 +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这 7 个部位
中 +素集中向种仁中转移& 这说明如果种仁充实
期之前叶片%青皮与硬壳中含有充足的 +可影响种
仁中的含 +量!因此种仁充实期之前应该追施
+肥&
722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中含 Z量变化6种
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Z量和种仁中总 Z量如图 7
所示& 叶片含 Z量前期变化甚微!自花后 &%? b&&?
天略有上升!之后无显著变化# 种仁含 Z量呈下降
趋势!花后 #? b&%? 天和花后 &&? b&? 天下降较 快!其他时期无显著变化# 青皮和硬壳前期下降缓 慢!自花后 &%? 天显著下降!且硬壳比青皮下降速度 快# 种仁中总 Z量呈上升趋势& Z对碳水化合物的 形成%运转%相互转化%以及对脂肪%蛋白质的形成起 着重要作用"仝月澳等! &B#& 而核桃种仁充实期 坚果脂肪和蛋白迅速增加& 所以种仁中的含 Z量 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极显著高于叶片%青皮%硬壳 的含 Z量& 因此!青皮与硬壳中 Z含量下降!可能 是由于这 个部位中 Z元素向种仁中转移!而转移
量远小于种仁总 Z量的增加量& 叶片含 Z量没有
下降可能是由于其吸收量大于转移量!这可能与花
后 &%A 天和花后 &"天喷施d磷酸二氢钾有关&
由此可以推断!该时期是供给 Z的关键时期&
图 7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Z量和种仁中总 Z量
[=4576,KFT0
72%2BB 84!这与青皮和硬壳中
含 j量正好相反& 由于 j在树体内主要以无机盐
的形式存在!所以具有很强的移动性& 由此可以推
断’在花后 B? b&%? 天种仁中的 j可能迅速向青皮
和硬壳中转移!花后 &%? 天以后青皮和硬壳中的 j
又开始向种仁中转移& 叶片中含 j量变化不显著
可能是由于其吸收量大于转移量!这可能与花后
!#
6第 # 期 胡志伟等’ .绿岭/核桃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A 和 &$" 天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关&
图 !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j量和种仁中总 j量
[=45!6,KFT0
降# 种仁含 (D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花后 #? b&%? 天
显著下降!之后略有波动!但是变化不显著# 青皮含
(D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后 B? b&? 天 变化不显著# 硬壳含 (D量前期逐渐升高!花后 &? b&7? 天有所下降# 种仁中总 (D量呈波动上升
趋势!在花后 &%? 天和花后 &?天出现了 次负
增长&
图 ?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D量和种仁中总 (D量
[=45?6,KFT0
于种仁中 E4向树体其他器官发生了转移&
图 A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E4
量和种仁中总 E4量
[=45A6,KFT0
化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F量和种仁中总 [F
量如图 " 所示& 叶片含 [F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
花后 B? b&&? 天含 [F量略有下降!之后迅速上升#
种仁和硬壳含 [F量略有下降!但是变化不显著# 青
皮含 [F量前期略有升高!自花后 &%? 天迅速下降至
最低点# 种仁中总 [F量前期缓慢上升!自花后 &%?
天迅速上升& 由此可以推断!花后 &%? 天以后!种仁
中的 [F主要来自于青皮& 叶片含 [F量的高低与果
实含 [F量无明显相关性&
图 "6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含 [F量
和种仁中总 [F量
[=45"6,KFT0
种仁中 j向青皮和硬壳转移!(D!E4出现负增长可
能是由于向树体其他器官发生转移& 高启明等
"研究金光杏梅">+3(32,3,-TW57k=<43D<40发现杏梅单果中 (D![F!NE<!(3 这些相对难移动<br的元素都出现了负增长情况!但是他未排除杏梅单 果元素含量增长速率出现负值时果肉中的元素流入 果核所致的可能性& 本研究发现 (D第一次出现负 增长和 E4出现负增长时叶片%青皮%硬壳中 (D!E4 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因此!这 种元素从种仁中移出
的原因及去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合分析各图可以看出’自花后 &%? 天开始!叶
片中+!E< 含量显著下降!(D![F含量显著上升# 种
仁中 +含量显著下降!Z!j!E< 含量缓慢下降!(D!
E4含量变化平缓# 青皮中 Z!j![F含量显著下降!
含 N< 量先增加后降低# 硬壳中Z!j含量显著下降#
种仁中 j!(D!E4的总量均由最低点迅速增加![F
的总量迅速增加& 而种仁内脂肪总量与叶片中 +!
j!E< 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 与青皮中 +含量呈
极显著性负相关!与 Z![F!E< 含量呈显著性负相
关# 与硬壳中+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与Z!N< 含量
呈极显著性负相关& 由此可以推断!自花后 &%? 天
开始是种仁充实期矿质元素在叶片与果实特别是果
实各组织之间转移的活跃期!其中叶片中的 +!E青皮中的 Z!j![F!N< 和硬壳中的 Z!j向种仁中转
移的尤为明显& 所以这段时间最容易出现元素缺
乏!因此种仁充实期内追肥应该选在花后 &%? 天左
右!尤其是 Z!j肥&
参 考 文 献
高启明! 李6疆! 张传来! 等5"! ’77& @77!5
郭向华!李保国!齐国辉!等5’&&& @&&!5 宫永红!盖素芬!赵宝军!等5%%2核桃叶片中氮 ’ B @&%5
姜继元!张6辉!王发林!等5 ’ 7%A!777%5
李保国!齐国辉5%%%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李6敏! 刘6媛! 孙6翠! 等5!"A’&AA @&"%5 刘亚令!张鹏飞!乔春燕!等5%%A2核桃叶片钾%钙%镁含量及光合速
率变化的研究5湖北农业科学! !?"&’ B& @B?5 吕忠恕5&B#2果树生理5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 @7?A5
潘瑞炽52果树营养诊断法5北京’农业出版社!
&&! AA @#5史永江!杨少辉!张志华!等5%%"2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青皮和果
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5河北林果研究! " ’&"" @&"B5
于冬梅! 盖素芬5 ’?7 @?A5
张志华! 高6仪! 王文江! 等5# "A′?""A′A? @A?"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技术司5&BB#D5中国林业标准汇编’营造林
卷! :^ "### @#"!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全磷%全
钾%全钠%全钙%全镁的测定"硫酸 @高氯酸消煮法5北京’中国 标准出版社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技术司5&BB#J5中国林业标准汇编’营造林 卷!:^ "##" @#"!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硅全铁全铝全 钙全镁全钠全磷全硫全锰全铜全锌的测定"硝酸 @高氯酸消煮 法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5
e3
ZFmF;’! jFOO1F;^ 5&B#!2,KFRFWF10G8F!责任编辑6王艳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