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in Karsts Area, Guizhou Province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研究喀斯特地区4种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同一器官中的碳含量存在差异; 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中的碳含量也不同,除楸树外,3种树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碳含量普遍高于地下部分(根); 不同树种各器官碳含量的变异系数为0.88%~7.02%; 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的平均碳含量分别为309.70~461.02,335.44~569.61和307.01~400.88 g·kg-1,植被恢复初期,柏木林地、楸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地提高了56.37%和33.49%,而花椒林地下降了2.09%; 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4种林分乔木层的碳储量表现为楸树林>车桑子林>花椒林>柏木林; 楸树、花椒和柏木林地0~20 cm土层碳储量分别为113.061,82.424和126.841 t·hm-2,与对照地相比,楸树和柏木林地土壤碳储量分别提高了31.14%和47.13%,而花椒林地却下降了4.39%,车桑子林地0~10 cm土层碳储量为50.517 t·hm-2; 楸树林、花椒林、柏木林和车桑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17.207,84.117,127.919和53.733 t·hm-2,且均表现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4种林分以楸树林乔木层年固碳能力最高,达1.179 t·hm-2a-1,其次为车桑子林,为0.686 t·hm-2a-1,柏木林最低,为0.080 t·hm-2a-1

In this paper, the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young stands with fou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were investigated in Karsts area, Guizhou Province. The fou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included Sorbus pohuashanensis forests, Znthoxylum bungeanumi forests,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s, and Dodonaea viscose for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 concentrations varied with different tree organs in the same tree species and varied with different tree species in the same tree organ as well. Carbon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aboveground organs than that in underground organ for all studied tree species except Sorbus pohuashanensis.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carbon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88% to 7.02% for different organs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Carbon contents ranged from 309.7 to 461.0, 335.4 to 569.6, 307.0 to 400.9 g·kg-1 in shrub, herb, and litterfall layers, respectively. Mean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ranged from 30.238 to 57.243 g·kg-1 in soils (0~10 cm depth). At the early stage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creased 56.4% and 33.5% in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s and Sorbus pohuashanensis forests, but decreased 2.1% in Zanthoxylum bungeanum forests when compared with pre-converted farmland.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Soil carbon storages (0~20cm depth) were 113.1, 82.4 and 126.8 t·hm-2 in Sorbus pohuashanensis , Zanthoxylum bungeanum, and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s, respectively. Soil carbon storage was increased by 31.1% and 47.1% in Sorbus pohuashanensis and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s, but decreased 4.4% in Zanthoxylum bungeanum forests compared with pre-converted farmland. Carbon storage in soils (0~10 cm depth) was 50.5 t·hm-2 in Dodonaea viscose forests, The carbon storages were 117.2, 84.1, 127.9 and 53.7 t·hm-2 in Sorbus pohuashanensis, Zanthoxylum bungeanum, Cupressus funebris and Dodonaea viscose forest ecosystems, respectively. Carbon stocks i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studied forest ecosystems were in an order as: soil>vegetation>litterfall. Sorbus pohuashanensis forests had the highest capacity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was up to 1.2 t·hm-2a-1; Dodonaea viscose forest was the next (0.7 t·hm-2a-1) and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s was the lowest (0.08 t·hm-2a-1) in the fou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02#
’345!$ % & &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
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田大伦&!$<王新凯&!=<方<晰&!$<闫文德&!$<宁晓波!<王光军&!$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研究室<长沙 !&%%%!# $2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 !&%%%!#
=2国家林业局<北京 &%%"&!# !2贵州省林业厅<贵阳 CC%%%&$
摘<要!<研究喀斯特地区 ! 种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树
种同一器官中的碳含量存在差异# 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中的碳含量也不同!除楸树外!= 种树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碳含
量普遍高于地下部分"根$# 不同树种各器官碳含量的变异系数为 %2HH] G"2%$]# 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死地被
物层的平均碳含量分别为 =%#2"% G!I&2%$!==C2!! GCI#2I& 和 =%"2%& G!%%2HH T’kTF& !植被恢复初期!柏木林地(
楸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地提高了 CI2="]和 ==2!#]!而花椒林地下降了 $2%#]# 不同林地土壤有机
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 种林分乔木层的碳储量表现为楸树林 p车桑子林 p花椒林 p柏木林#
楸树(花椒和柏木林地 % G$% WE土层碳储量分别为 &&=2%I&!H$2!$! 和 &$I2H!& :’DEF$ !与对照地相比!楸树和柏
木林地土壤碳储量分别提高了 =&2&!]和 !"2&=]!而花椒林地却下降了 !2=#]!车桑子林地 % G&% WE土层碳储量
为 C%2C&" :’DEF$ # 楸树林(花椒林(柏木林和车桑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 &&"2$%"!H!2&&"!&$"2#&# 和 C=2"==
:’DEF$ !且 均 表 现 为 土 壤 层 p植 被 层 p死 地 被 物 层! ! 种 林 分 以 楸 树 林 乔 木 层 年 固 碳 能 力 最 高!达
&2&"# :’DEF$6F& !其次为车桑子林!为 %2IHI :’DEF$6F& !柏木林最低!为 %2%H% :’DEF$6F&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植被恢复# 碳含量# 碳储量# 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C2C&q#!H<<<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F"!HH"$%&&#%# F%%%" F%H
收稿日期& $%&& F%$ F$&# 修回日期& $%&& F%H F%C%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C($%%#%!%=&($%%H%!%=%$ #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 F%C$ # 国
家林业局项目"$%&%!$$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F&% F%&C&$ # 湖南省科技厅项目"$%&%,>!%&& F=$ #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湘
财教字1$%&%2"% 号$ # 长沙市科技局创新平台项目"i&%%=%%# FI&$ %
A&/+’(C#’/&.-&(1C9&#$&BD$"#/$+0#$’($(D$))-/-(#E-.-#&#$’(
F-"#’/&#$’(G&##-/("$(;&/"#"*/-&! H0$I6’0G/’,$(7-
,M67 Q61L7&!$"&22.3.0,#$ ".#/+%) %’(#%&%7:! ?.)/,0&"%4/$ ;)+*.,3+/:%’9%,.3/,:0)1 D.#$)%&%7:$2"/0/.<.:=0>%,0/%,:%’(#%&%7+#0&8CC&+.1 D.#$)%&%7:+) 9%,.3/8,.0 %’"%4/$ ?$+)0=2"/0/.9%,.3/,:81-+)+3/,0/+%)*+"#/&7#&<)7 :DM94643B! :D3W6B[07 9:0B6T3678 946:M618M9:BM[L:M07 M7 Z0L7T9:6789XM:D V0LBY3T3:6:M07 B39:0B6:M07
46:3B79X3B3M7Y39:MT6:38 M7 i6B9:96B36! PLMfD0L >B0YM7W35,D3V0LBY3T3:6:M07 B39:0B6:M07 46:3B79M7W1L838 "%,>43
C%$403$0).)3+3V0B39:9! 5)/$%E:&4->4)7.0)4-+V0B39:9! ?4C,.3343’4).>,+3V0B39:9! 678 N%1%)0.0 *+3#%3.V0B39:95,D3
B39L1:99D0X38 :D6:W6B[07 W07W37:B6:M079Y6BM38 XM:D 8MV3B37::B330BT679M7 :D396E3:B33943WM39678 Y6BM38 XM:D 8MV3B37:
:B33943WM39M7 :D396E3:B330BT67 69X315(6B[07 W07W37:B6:M079X3B3DMTD3BM7 6[0Y3TB0L78 0BT679:D67 :D6:M7
L783BTB0L78 0BT67 V0B619:L8M38 :B33943WM393mW34:"%,>43C%$403$0).)3+35/6BM6:M07 W03VMWM37:90VW6B[07 W07W37:B6:M079
B67T38 VB0E%2HH] :0"2%$] V0B8MV3B37:0BT6790V8MV3B37::B33943WM395(6B[07 W07:37:9B67T38 VB0E=%#2" :0!I&2%!
==C2! :0CI#2I! =%"2% :0!%%2# T’kTF& M7 9DBL[! D3B[! 678 1M:3BV6116Z3B9! B3943W:MY31Z5;367 0BT67MWW6B[07 W07:37:9
B67T38 VB0E=%2$=H :0C"2$!= T’kTF&M7 90M19"% G&% WE834:D$5-::D336B1Z9:6T30VY3T3:6:M07 B39:0B6:M07! 90M10BT67MW
W6B[07 W07:37:M7WB36938 CI2!] 678 ==2C] M7 ?4C,.3343’4).>,+3V0B39:9678 "%,>43C%$403$0).)3+3V0B39:9! [L:
83WB36938 $2&] M7 50)/$%E:&4->4)7.0)4-V0B39:9XD37 W0E46B38 XM:D 4B3@W07Y3B:38 V6BE16785’0M10BT67MWW6B[07
W07:37:TB68L61Z83WB36938 XM:D M7WB369M7T90M1834:D5’0M1W6B[07 9:0B6T39"% G$%WE 834:D$ X3B3&&=2&! H$2! 678
&$I2H :’DEF$ M7 "%,>43C%$403$0).)3+3! 50)/$%E:&4->4)7.0)4-! 678 ?4C,.3343’4).>,+3V0B39:9! B3943W:MY31Z5’0M1
林 业 科 学 !" 卷<
W6B[07 9:0B6T3X69M7WB36938 [Z=&2&] 678 !"2&] M7 "%,>43C%$403$0).)3+3678 ?4C,.3343’4).>,+3V0B39:9! [L:
83WB36938 !2!] M7 50)/$%E:&4->4)7.0)4-V0B39:9W0E46B38 XM:D 4B3@W07Y3B:38 V6BE16785(6B[07 9:0B6T3M7 90M19"% G
&% WE834:D$ X69C%2C :’DEF$ M7 N%1%)0.0 *+3#%3.V0B39:9! ,D3W6B[07 9:0B6T39X3B3&&"2$! H!2&! &$"2# 678 C=2"
:’DEF$ M7 "%,>43C%$403$0).)3+3! 50)/$%E:&4->4)7.0)4-! ?4C,.3343’4).>,+3678 N%1%)0.0 *+3#%3.V0B39:3W09Z9:3E9!
B3943W:MY31Z5(6B[07 9:0Wk9M7 8MV3B37:W0E40737:90V:D39:L8M38 V0B39:3W09Z9:3E9X3B3M7 67 0B83B69& 90M1p
Y3T3:6:M07 p1M:3BV615"%,>43C%$403$0).)3+3V0B39:9D68 :D3DMTD39:W646WM:Z0VW6B[07 93SL39:B6:M07 678 X69L4 :0&2$
:’DEF$6F& # N%1%)0.0 *+3#%3.V0B39:X69:D373m:"%2" :’DEF$6F& $ 678 ?4C,.3343’4).>,+3V0B39:9X69:D310X39:"%2%H
:’DEF$6F& $ M7 :D3V0LBY3T3:6:M07 B39:0B6:M07 46:3B795
;-< =’/1"&B0YM7W3
<<石漠化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 中国
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分布广!程度
深% 随着人为活动对资源需求的加剧!喀斯特地区
石漠化生态系统更加恶化& 水土流失(系统功能明
显降低(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威胁着当地人们的生
存!成为当地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严重影响着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德全等! $%%=# 王世杰
等! $%%=# 王德炉等! $%%!$% 可见!恢复和重建喀
斯特地区石漠化退化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众多学
者围绕石漠化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 "周德全
等! $%%=# 王世杰等! $%%=# 王德炉等! $%%!# 龙健
等! $%%$# 李先琨等! $%%=# 刘方等! $%%C# 喻理飞
等! $%%$# 姚长宏等! $%%&# 龙健等! $%%!$!喀斯特
石漠化形成原因已有定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
策"苏维词等! $%%I# 司彬等! $%%I$!但喀斯特地区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的影响仍少见报道% 本研究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石
漠化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为对象!比较
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
间分布特征!以揭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不同植被恢
复模式的碳固定能力!为我国乃至全球森林生态系
统碳平衡估算和石漠化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
数据!同时也为我国石漠化治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
依据%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贵州省关岭自治县的关索镇(板贵
镇 和 上 关 镇 " &%C_&C‘)&%C_!#‘*! $C_=!‘)
$I_%C‘+$!东西宽!=2$ kE!南北长C"2= kE!总面积
&!I H%% DE$!均为中度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
C%] G"%]!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黔中西南地区!
属苗岭山系!为峰峦交错的石灰岩山区!地貌切割深
险!相对高差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低!最高海拔
& HC% E!最低海拔="% E!山地面积占"H2=%]!丘陵
占"2!%]!河谷低洼地占&=2&C]!水域占&2&C]%
气候跨越南温带和北亚热带!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
气候 为 主! 年 均 气 温 &I2$ r! 年 均 日 照 时 数
& =H!2H D! 全 年 无 霜 期 $#" 天! 年 均 降 雨 量
& =!$2$ EE!相对湿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多雾寡照!雨量充沛!分配不
均!冬春干旱!夏季多洪涝% 土壤主要以石灰岩发育
而成的石灰土为主% 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湿
润常 绿 阔 叶 林! 以 壳 斗 科 " 6^T6W363$( 樟 科
".6LB6W363$和山茶科",D36W363$植物为主!次生植
被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4))+)7$0-+0 &0)#.%&0/0$(
香椿 "D%%)0 3+).)3+3$(楸树 "?0/0&C0 >4)7.+$(柏木
"?4C,.3343’4).>,+3$(马尾松 "!+)43-033%)+0)0$(桃
"8-:710&43C.,3+#0$和梨"!:,439445$等!主要灌木
树种有杜鹃花"映山红$"2$%1%1.)1,%) 3+-3+$(火棘
" !:,0#0)/$0 ’%,/4).0)0 $( 花 椒 " 50)/$%E:&4-
>4)7.0)4-$(白刺花 " "%C$%,0 10*+1+$ 和悬钩子
"24>43#%,#$%,+’%&+43$等%
$<研究方法
JK>?植被群落调查及生物量测定
在研究区选择 ! 种人工幼林纯林& 楸树林(花
椒林(柏木林和车桑子"N%1%)0.0 4+3#%30$林!分别
设置 & 块$% Ea==2= E的标准样地!进行每木调
查!! 种林地类型的基本概况和林分特征见表 &%
同时在 ! 种幼林林地的中间!与 ! 种林地相距约
C%% E处的无林地设置 $ 块$% Ea==2= E的对照
样地%
对各样地分别进行测树因子调查(统计后!各样
地按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 = 级选取标准木共 &$
株!采用全挖实测法测定标准木的生物量!按林木的
组织器官分别称取鲜质量!同时采集分析样品%
选取各样地对角线中心位置设置$ Ea$ E的
样方!每条对角线设 $ 个!每个样地共设 ! 个!记录
每个样方内幼树(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采用全挖
实测法分别测定每个样方内各种幼树(灌木和草本
H
<第 # 期 田大伦等&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 表 >?样地概况
5&+@>?C0/,-< ’)"&%9B-9B’#"
样地
’6E413410:
坡向
’10436943W:
坡度 ’1043
83TB33b
"_$
海拔
-1:M:L83b
E
林龄
-T3b6
郁闭度
(B0X7
8379M:Z
平均胸径"或地径$
;367 QAR"0B
TB0L78 8M6E3:3B$bWE
平均树高
;367 :B33
D3MTD:bE
林分密度
’:678 8379M:Zb
":B33’DEF$ $
生物学特性
AM010TMW61
4B043B:M39
楸树林
?0/0&C0 >4)7.+
V0B39:
西北
+0B:DX39:
$C H%% C %2H !2#$ !2I" $ %%%
落叶(乔木(喜光
Q3V01M6:M07!6B[0B!
M7:013B67:
花椒林
50)/$%E:&4-
>4)7.0)4-
V0B39:
南 ’0L:D $% H%% " %2C $2I" &2#H $ %%%
落叶(灌木或小
乔木(喜温
Q3V01M6:M07! 9DBL[
0B8L7T6BL7T6!
WDM1M7T@9379M:MY3
柏木林
?4C,.3343’4).>,+3
V0B39:
全向坡
-16943W:
&C & $&% H %2= $2HC &2$# & !%%
常绿(乔木(喜光
*Y3BTB337! 6B[0B!
M7:013B67:
车桑子林
N%1%)0.0 *+3#%30
V0B39:
西北
+0B:DX39:
$C & %&% ! %2! &2%& &2%C C $%%
常绿(灌木(喜光
*Y3BTB337!9DBL[!
M7:013B67:
对照地
(07:B011678 南
’0L:D $% H%%
一年生和多年
生草本植物
-77L61678
43B377M61D3B[9
植物的生物量!同种植物均按地上部分 "枝叶$(地
下部分"根系$称鲜质量!并分别采集分析样品% 将
小样方内的死地被物按未分解(半分解和已分解全
部选出称质量!分别采集分析样品%
植物样品置于&%C r烘箱杀青C EM7后!再置于
H% r恒温烘至恒质量!换算各种植物(死地被物的
生物量% 林木单株生物量由 = 株标准木的平均值求
得!乔木层生物量由林木单株生物量乘以林分株数
求得%
JKJ?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分别在楸树林(花椒林(柏木林和车桑子林样地
内按棋盘式布设 H 个采样点% 由于车桑子林地土层
浅薄!只采集 % G&% WE土层的土样!其他 = 种林地
每个采样点均按 % G&% 和 &% G$% WE土层采集土
样!每 $ 个相同土层的土样混合!最终每块样地每土
层共采集土壤样品 ! 个!每个土壤样品&2% kT% 同
时在样地内分别采集石灰岩样品 ! 个!共 &I 个% 土
壤样品风干后!分别过 $% 和 &%% 目筛备用!石灰岩
样品用木锤敲碎!分别过 $% 和 &%% 目筛备用% 同时
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
JKL?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测定生物量的同时!按器官"树干(树枝(树皮(
树叶(树根$分别采集楸树(花椒树(柏木和车桑子
各 = 株!即每一树种每器官样品重复 = 次!均为
&2% kT# 灌木按同种植物分别采集地上部分"枝叶$
和地下部分"根系$的混合样品&2% kT!草本植物同
样也按同种植物分别采集地上部分"枝叶$和地下
部分"根系$的混合样品&2% kT% 植物样品恒温烘至
恒质量后!研磨粉碎备用%
JKM?化学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植物样品中有机碳含量用重铬酸钾 F硫酸容量
法测定"田大伦! $%%!$!土壤样品中有机碳含量用
重铬酸钾 F硫酸氧化法 "水合加热法 $ "田大伦!
$%%!$测定!在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时!没有采用
R(1预先去除无机碳!因此所测得的土壤有机碳含
量中可能包括了无机碳含量%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H3OEJ&%%! *为变异
系数"P$!3为样品标准差! E为样品平均值%
应用 *K(*.(’>’’" ’:6:M9:MW61>6Wk6T3V0B’0WM61
’WM37W3$&%2% 软件包中的均数比较分析(方差分析
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结果与分析
LK>?造林树种各器官碳含量
从表 $ 可以看出!不同树种同一器官中的碳含
量存在差异& 树干碳含量表现为车桑子 p柏木 p花
椒 p楸树!且车桑子与花椒(楸树之间差异显著
"!?%2%C$!柏 木 与 花 椒( 楸 树 之 间 差 异 显 著
"!?%2%C$车桑子与柏木之间及花椒与楸树之间差
异不显著"!p%2%C$# 树枝碳含量表现为柏木 p花
椒 p楸树!但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 "!p%2%C$# 树
叶碳含量表现为桑子 p柏木 p楸树 p花椒!车桑子
与柏木之间(柏木与楸树之间及楸树与花椒之间差
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2%C$!但车桑子与楸树
#
林 业 科 学 !" 卷<
和花椒之间及柏木与花椒之间差异显著 "!?
%2%C$# 树根碳含量表现为楸树 p柏木 p花椒 p车
桑子!且楸树(柏木和花椒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2%C$!但他们均显著高于车桑子"!?%2%C$%
表 J?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含量!
5&+@J?A&/+’(7’(#-(#$(1$))-/-(#’/.&("’)1$))-/-(##/--""9-7$-" T’kTF&
器官 nBT67 楸树 ?F>4)7.) 花椒 5F>4)7.0)4- 柏木 ?F’4).>,+3 车桑子 NF*+3#%30
干 ,BL7k II=2=IC"I2H=$6- I"!2==$""2%$$6[- "$I2!!I"$2&"$6A "!%2&IC"=2HI$6A
枝 AB67WD I#!2!!$"$2%&$6- "%C2%$%"&2"I$6- "&$2!I="&2!$$6-
叶 .36V "%&2H"!"C2H$$6-( IIH2IC%"=2%!$6[-A "$!2H=I"&2"$$6(Q "C!2#HH"$2#%$6Q
皮 A6Bk II!2!$H"%2HH$6
果 B^LM: "&C2$"&6
根 J00: IHC2#=&"C2!C$6- ICC2$%="&2%C$ [- IIC2=C""&%2#H$6- !=C2&%#"I2&%$ [A
<大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2%C$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2%C$ !下同 Q6:6XM:DM7 :D3[B6Wk3:B34B3937:Y6BM6:M07 W03VMWM37:9"]$ #
-::D396E3W01LE3! :D396E310X3BW69313:3B9M78MW6:3709MT7MVMW67:8MV3B37:"!p%2%C$ 678 8MV3B37:10X3BW69313:3B9M78MW6:39MT7MVMW67:8MV3B37:"!
?%2%C$ # -::D396E31M73! :D396E3W64M:6113:3B9M78MW6:3709MT7MVMW67:8MV3B37:"!p%2%C$ 678 8MV3B37:W64M:6113:3B9M78MW6:39MT7MVMW97:8MV3B37:5
<<从表 $ 还可以看出!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中的碳
含量也不同!且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含量由高至低
排序不同% 楸树表现为叶 p枝 p根 p皮 p干!各器
官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2%C$# 花
椒表现为枝 p干 p叶 p根!枝与干(叶和根之间差异
并不显著 "!p%2%C$!干(叶和根之间差异不显著
"!p%2%C$!但枝与根之间差异显著"!?%2%C$# 柏
木表现为干 p叶 p枝 p根!不同器官之间的差异均
不显著 "!p%2%C$# 车桑子表现为叶 p干 p果 p
根!叶(干和果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p%2%C$!但 =
者均显著高于根 "!?%2%C$% 除楸树外!= 种树地
上部分各器官的碳含量普遍高于其地下部分"根$!
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含量变化不大!变异系数为
%2HH] G"2%$]%
LKJ?地被物层碳含量
由表 = 可知!不同林分中灌木层(草本层各种植
物的平均碳含量不同% 车桑子林下灌木层平均碳含
量最高 " !I&2%$ T’kTF& $!其次为花椒林 " =I%2=%
T’kTF&$!再次为柏木林"=C=2&& T’kTF& $!楸树林最
低"=%#2"% T’kTF& $# 各样地草本层平均碳含量为
==C2!! GCI#2I&T’kTF&!表现为车桑子林 p楸树林
p花椒林 p柏木林 p对照地!变异系数 &2H%] G
=%2%%]% 同一林分草本层植物碳含量高于灌木层%
结合表 &!$ 和 = 可见!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各种植物
的平均碳含量明显低于主要造林树种的平均碳含
量!这与林下植物种类及林下环境条件有关% 不同
林 地 死 地 被 物 层 平 均 碳 含 量 为 =%"2%& G
!%%2HH T’kTF&!变异系数为 &$] G&H]%
表 L?地被物碳含量
5&+@L?A&/+’(7’(#-(#$(0(1-/"#’/< T’kTF&
样地 ’6E413410: 灌木 ’DBL[ 草本 R3B[
凋落物层 .M:3B16Z3B
未分解 h783W0E40938 半分解 ’3EM83W0E40938 已分解 Q3W0E40938
楸树林 ?F>4)7.+V0B39: =%#2"%"&5"%$ CI%2#%"$&5H%$ =CI2&C"&!2%%$
花椒林 5F>4)7.0)4-V0B39: =I%2=%"C5""$ C%H2"&"$!5C&$ !&%2!C"&H2%%$ =#&2=%"&$2%%$
柏木林 ?F’4).>,+3V0B39: =C=2&&"$=5%I$ !=$2"="=%5%%$ =IC2#!"&"2%%$
车桑子林 NF*+3#%30 V0B39: !I&2%$"=I5$C$ CI#2I&"&H5%!$ =$&2!I"&$2%%$ =&C2$%"&C2%%$ $H!2=I"&C2%%$
对照地 (07:B011678 ==C2!!"&5H$$
LKL?土壤有机碳含量
由表 ! 可以看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地土壤有
机碳含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垂直空间分布上!土
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表现
出明显的表聚性% 水平空间分布上!= 种不同植被恢
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柏木林地
"!C2"H% T’kTF&$ p楸树林地"=#2%H& T’kTF&$ p花椒
林地"$H2II! T’kTF&$% 与对照地"$#2$"" T’kTF& $相
比!柏木林地(楸树林地分别提高了 CI2="] 和
==2!#]!而花椒林地下降了 $2%#]% 单因素方差
分析结果表明& 柏木林地显著高于花椒林地和对照
地"!?%2%C$!而柏木林地与楸树林地之间!花椒林
地与对照地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2%C$%
由表 ! 还可见!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之间同一土
层有机碳含量也存在差异% % G&% WE土层土壤有机
碳含量表现为柏木林地 "C"2$!= T’kTF& $ p车桑子
林地"C%2C&" T’kTF& $ p楸树林地"=#2"&" T’kTF& $
p花椒林地 "=%2$=H T’kTF& $!与对照地相比!柏木
林地(车桑子林地和楸树林地分别提高了 IC2I%]!
!I2&!]和 &!2#%]!而花椒林地下降了 &$2C$]!且
%&
<第 # 期 田大伦等&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柏木林地(车桑子林地与花椒林地(对照地之间差异
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C$!而柏木林地(车桑子
林地与楸树林地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p
%2%C$!楸树林地与花椒林地(对照地之间差异也不
显著"!p%2%C$% &% G$% WE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表现为楸树林地 " =H2!!! T’kTF& $ p柏木 林地
"=!2=&" T’kTF&$ p花椒林地"$"2%#% T’kTF& $!且 =
种林地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p%2%C$!但 = 者均
显著高于对照地"!?%2%C$!分别提高了 I%2$"]!
!=2%I]和 &$2#!]%
表 M?土壤有机碳含量
5&+@M?C’$B7&/+’(7’(#-(# T’kTF&
土层
’0M116Z3B
楸树林地
?F>4)7.+
V0B39:1678
花椒林地
5F>4)7.0)4-
V0B39:1678
柏木林地
?F’4).>,+3
V0B39:1678
车桑子林地
NF*+3#%30
V0B39:1678
对照地
(07:B011678
% G&% WE =#2"&""C2&H$A( =%2$=H"#2%$$A C"2$!$"=$2$I$-( C%2C&""$=2#C$-( =!2CI""$%2$C$A
&% G$% WE =H2!!!"I2!H$- $"2%#%"$!2%$$- =!2=&""=I2C#$- $=2#H""&H2&I$A
均值 ;367 Y61L3 =#2%H&"C2C&$- $H2II!"&"2&C$A !C2"H%"!&2I"$- $#2$"""$I2"%$A
LKM?乔木层碳储量
根据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及其相应的碳含量计
算出不同乔木层各器官的碳储量"表 C$% 由表 C 可
以看出!楸树林乔木层碳储量最高!为=2#&& :’DEF$!
而柏木林最低!仅为%2I!% :’DEF$!! 种林分乔木层的
碳储量表现为楸树林 p车桑子林 p花椒林 p柏木林!
地上部分碳储量与地上部分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基本
一致!如楸树林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
例为 "I2&$]!其地上部分碳储量所占的比例为
"I2=C]% 同样!碳储量在林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基
本上与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一致!如楸树林(花椒林(
车桑子林以树干部分生物量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
最大!占 ="2%"]以上!= 种林分的树干碳储量占乔木
层碳储量的比例最高!达 =I2""]以上!柏木林以树叶
部分生物量占林木生物量的比例最大!占 !=2%C]!其
碳储量所占比例也最高!为 !=2#&]%
表 N?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
5&+@N?A&/+’("#’/&.-’)1$))-/-(#’/.&("’)&/+’/B&<-/ :’DEF$
器官 nBT67
楸树林
?F>4)7.+V0B39:
花椒林
5F>4)7.0)4-V0B39:
柏木林
?F’4).>,+3V0B39:
车桑子林
NF*+3#%30 V0B39: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干 ,BL7k $2&C! &2!$# %2"&C %2!H$ %2&"I %2&$H &2H#" &2!%!
枝 AB67WD &2%C& %2"=% %2I=" %2!!# %2&"! %2&$!
叶 .36V %2"%" %2!#I %2&C# %2&%I %2=H" %2$H& %2##= %2"C%
皮 A6Bk %2!HC %2=$$
果 B^LM: %2&!# %2&%"
根 J00: &2=I$ %2#=! %2!&H %2$"! %2&I$ %2&%H &2&&H %2!HI
合计 ,0:61 C2"C# =2#&& &2#$# &2=&& %2H## %2I!% !2&C" $2"!"
LKN?土壤碳储量
单位面积土层的干质量与其相应碳含量的乘
积!即为各土层的碳储量% 表 I 表明!楸树林地(花
椒林地和柏木林地土壤碳储量分别为 &&=2%I&!
H$2!$! 和 &$I2H!& :’DEF$! 与 对 照 地 " HI2$&$
:’DEF$$相比!楸树林地与柏木林地土壤碳储量分
别提高了 =&2&!]和 !"2&=]!而花椒林地下降了
!2=#]% 由于车桑子林地土壤层很薄!仅约为&% WE
厚度! 因 此 其 土 壤 层 " % G&% WE$ 碳 储 量 仅
为C%2C&" :’DEF$%
从表 I 可以看出!楸树林地(花椒林地(柏木林
地和对照地土壤的碳储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
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柏木林地!由 % G&% WE土层
至 &% G$% WE土层下降了 =H2HH]!其次是对照地和
花椒林地!分别下降了 =&2HH]和 &&2C"]!下降幅
度最小的为楸树林地!仅下降了 &%2%"]%
&&
林 业 科 学 !" 卷<
表 O?土壤有机碳储量垂直分布
5&+@O?E-/#$7&B1$"#/$+0#$’(’)"’$B7&/+’("#’/&.-
土层
’0M1
16Z3B
楸树林地
?F>4)7.+V0B39:1678
花椒林地
5F>4)7.0)4-V0B39:1678
柏木林地
?F’4).>,+3V0B39:1678
车桑子林地
NF*+3#%30 V0B39:1678
对照地
(07:B011678
密度
Q379M:Zb
"T’WEF= $
碳储量
(6B[07 9:0B6T3b
":’DEF$ $
密度
Q379M:Zb
"T’WEF= $
碳储量
(6B[07 9:0B6T3b
":’DEF$ $
密度
Q379M:Zb
"T’WEF= $
碳储量
(6B[07 9:0B6T3b
":’DEF$ $
密度
Q379M:Zb
"T’WEF= $
碳储量
(6B[07 9:0B6T3b
":’DEF$ $
密度
Q379M:Zb
"T’WEF= $
碳储量
(6B[07 9:0B6T3b
":’DEF$ $
% G&% WE &2!#H H C#2C$H &2!!I I !=2"!$ &2="C = "H2"$C &2%"# I C%2C&" &2!H= C C&2$H%
&% G$% WE &2=#$ C C=2C== &2!$" # =H2IH$ &2!%$ & !H2&&I &2!CI = =!2#=$
合计,0:61 &&=2%I& H$2!$! &$I2H!& C%2C&" HI2$&$
LKO?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
由表 " 可知!楸树林(花椒林(柏木林和车桑
子林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碳 储 量 分 别 为 &&"2$%"!
H!2&&"!&$"2#&# 和C=2"== :’DEF$ !! 种幼林生态
系统中的碳储量表现为土壤层 p植被层 p死地被
物层!在楸树幼林(花椒幼林(柏木幼林和车桑子
幼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层的碳储量分别为 !2&%&!
&2C"=!&2%!= 和 =2%=$ :’DEF$ !分别占整个生态系
统碳储量的 =2C%]!&2H"]!%2H$]和 C2I!]!其
中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植被层碳储量的 #C2="]!
H=2=!]!I&2=I]和 #%2I%]!表明在 ! 种幼林生
态系统中!植被层的碳储量主要取决于乔木层的
碳储量% 楸树幼林(花椒幼林(柏木幼林和车桑子
幼林死地被物层的碳储量分别为 %2%!C!%2&$%!
%2%=C 和%2&H! :’DEF$ !分别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
量的 %2%=H]!%2&!]!%2%$"]和 %2=!]% 土壤
层的碳储量是相当可观的!在楸树幼林(花椒幼
林(柏木幼 林土壤 层 " % G$% WE$ 碳 储 量 均 在
H$2!$! :’DEF$以上!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
#I2!I]以上!车桑子幼林土壤层"% G&% WE$的碳
储量为 C%2C&" :’DEF$ !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
的 #!2%&]%
表 P?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5&+@P?C9&#$&B1$"#/$+0#$’(’)7&/+’("#’/&.-$(,&/$’0"-7’"<"#-%" :’DEF$
组分
(0E40737:
楸树林
?F>4)7.+V0B39:
花椒林
5F>4)7.0)4-V0B39:
柏木林
?F’4).>,+3V0B39:
车桑子林
NF*+3#%30 V0B39:
对照地
(07:B011678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生物量
AM0E699
碳储量
(6B[07 9:0B6T3
乔木层
-B[0B16Z3B
C2"C# =2#&& &2#$# &2=&& %2H## %2I!% !2&C" $2"!"
灌木层
’DBL[ 16Z3B
%2%&H %2%%C %2%%I %2%%$ %2&#% %2%I" %2==C %2&CC
草本层
R3B[ 16Z3B
%2==" %2&H# %2C&$ %2$I% %2""I %2==I %2$$# %2&=% %2CCI %2&H"
植被
/3T3:6:M07
I2&&= !2&%& $2!!" &2C"= &2HIC &2%!= !2"$& =2%=$ %2CCI %2&H"
死地被物层
.M:3B16Z3B
%2&$C %2%!C %2=%% %2&$% %2%#I %2%=C %2C"# %2&H!
土壤 ’0M1 &&=2%I& H$2!$! &$I2H!& C%2C&" HI2$&$
合计 ,0:61 &&"2$%" H!2&&" &$"2#&# C=2"== HI2=##
LKP?乔木层年净碳固定量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
确定系统同化 (n$ 的能力% 由表 H 可以看出!楸树
林(花椒林(柏木林和车桑子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分别
为 &2"&"!%2!&$!%2&&$ 和 &2%=H :’DEF$6F&!年碳净
固 定 量 分 别 为 &2&"#! %2$"#! %2%H% 和
%2IHI :’DEF$6F&!地上部分年净固定碳量分别相当
于地下部分的 C2=%!I2&=!C2&C 和 !2II 倍!且均以
树叶年净固定碳量最大% ! 种林分中!以楸树林乔
木层年固碳能力最高!其次为车桑子林分!柏木林分
最低%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树种 "柏木 $各器官的
碳含量普遍高于阔叶树种"楸树(花椒和车桑子$ !
这与马 钦彦 等 " $%%$ $ 的研 究 结 果 基 本 相 似%
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中的碳含量不同! 除 楸 树 外!
= 种树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碳含量普遍高于地下部
分"根$ !不同树种各器官碳含量的变异系数为
%2HH] G"2%$]!低于我国热带雨林各组分碳含
量的变异系数 I2C] G&C]"李意德等! &##H$ %
$&
<第 # 期 田大伦等&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表 Q?乔木层年净碳固定量
5&+@Q?R-#7&/+’(&%’0(#"’)&/+’/B&<-/
组分
(0E40737:
楸树林
?F>4)7.+V0B39:
花椒林
5F>4)7.0)4-V0B39:
柏木林
?F’4).>,+3V0B39:
车桑子林
NF*+3#%30 V0B39:
净生产力
+3:4B08LW:MYM:Zb
":’DEF$6F&$
净碳固定量
+3:W6B[07
6E0L7:b
":’DEF$6F&$
净生产力
+3:4B08LW:MYM:Zb
":’DEF$6F&$
净碳固定量
+3:W6B[07
6E0L7:b
":’DEF$6F&$
净生产力
+3:4B08LW:MYM:Zb
":’DEF$6F&$
净碳固定量
+3:W6B[07
6E0L7:b
":’DEF$6F&$
净生产力
+3:4B08LW:MYM:Zb
":’DEF$6F&$
净碳固定量
+3:W6B[07
6E0L7:b
":’DEF$6F&$
干 ,BL7k %2!=& %2$HI %2&%$ %2%I# %2%$$ %2%&I %2!"! %2=C&
枝 AB67WD %2$&% %2&!I %2%#& %2%I! %2%$$ %2%&I
叶 .36V %2"%" %2!#I %2&C# %2&%I %2%!H %2%=C %2$!H %2&H"
皮 A6Bk %2%#" %2%I!
果 B^LM: %2%=" %2%$I
根 J00: %2$"$ %2&H" %2%I% %2%=# %2%$% %2%&= %2$"# %2&$&
合计 ,0:61 &2"&" &2&"# %2!&$ %2$"# %2&&$ %2%H% &2%=H %2IHI
<<不同恢复模式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
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表现为表聚性% 是因为地表
上的枯枝落物和植物根系分解所形成的有机碳首先
进入土壤表层!从而使得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明
显高于深层土壤% j0[[6TZ等 "$%%$$认为!植物根
系的分布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因为
大量死根的腐解归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碳源% 土
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柏木林地 p楸树林地 p花
椒林地!与对照地 "$#2$"" T’kTF& $相比!柏木林地
和楸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 CI2="]和
==2!#]!而花椒林地下降了 $2%#]!且不同植被恢
复模式之间同一土层有机碳含量也存在差异性% 土
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决定于植被每年的归还量和分解
速率!归还量大(分解速率缓慢会造成土壤积累较多
有机碳"徐秋芳等! $%%=$%
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层 "% G$% WE$碳储量为
C%2C&" G&$I2H!& :’DEF$!明显低于我国森林土壤
平均碳储量 "&#=2CC :’DEF$ $和世界土壤平均碳储
量"&H#2%% :’DEF$$!与同处中纬度的美国大陆土壤
碳储量"&%H2%% :’DEF$$和湖南会同 &! 年生杉木林
地土壤 "% GI% WE$碳储量 "&%H2$% :’DEF$ $相近
"周玉荣等! $%%%# 方晰等! $%%I$!明显高于江苏南
部丘 陵 地 区 的 杉 木 人 工 林 地 " % G H% WE!
!H2I! :’DEF$ $ " 阮 宏 华 等! &##" $% 与 对 照 地
"HI2$&$ :’DEF$$相比!楸树林地和柏木林地土壤碳
储量分别提高了 =&2&!]和 !"2&=]!而花椒林地却
下降了 !2=#]% 有研究表明!造林后土壤碳储量变
化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
林前的土地利用历史(造林前的土壤处理(造林树种
和林龄等">6L1./0&F! $%%$# OM77 ./0&F! $%%$$% 退
耕造林后 C 年内!土壤碳储量约下降 =2I!]!=% 年
后 % G=% WE土层土壤的碳储量通常高于退耕前的
农田土壤!而且不同造林树种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
影响也不同">6L1./0&F! $%%$$%
! 种植被恢复模式幼林乔木层碳储量表现为楸
树林"=2#&& :’DEF$$ p车桑子林"$2"!" :’DEF$ $ p
花椒林 "&2=&& :’DEF$ $ p柏木林 "%2I!% :’DEF$ $%
楸树林(花椒幼林(柏木林和车桑子林生态系统碳储
量 分 别 为 &&"2$%"! H!2&&"! &$"2#&# 和 C=2"==
:’DEF$!均低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储量
"$CH2H= :’DEF$$!更低于中国针叶林生态系统碳储
量"!%H2%% :’DEF$ $ "周玉荣等! $%%% $% ! 种幼林
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由植被层(死地被物层和土壤
层组成!且土壤层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
#!2%&]以上!植被层占 %2H$] GC2I!]!表明林地
土壤层和植被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碳的重要贮存库%
死地被物层的碳储量虽然远小于土壤层和植被层!
但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喀斯特石漠化区实施植被恢复前后生态系统碳
贮量发生了变化!恢复前碳贮量为HI2=## :’DEF$!
楸树林和柏木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增加了
=%2H%I 和!&2C$% :’DEF$!而花椒林(车桑子林分别
下降了 $2$H$ 和=$2III :’DEF$% 可见!楸树林和柏
木林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森林生态
系统的碳贮量%
! 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以楸树林乔木层年固碳
能力最高!为&2&"# :’DEF$6F&!其次为车桑子林分!
为 %2IHI :’DEF$6F&! 柏 木 林 分 最 低! 仅 为
%2%H% :’DEF$6F&!地上部年净碳固定量明显高于地
下部分% 据报道!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生物量年净
增量及年净碳固定量分别为 I2#$ :’DEF$6F& 和
=2H$ :’DEF$6F&"李意德等! &##H$# 湖南省会同 &%
年生和 &! 年生杉木林分年净碳固定量分别为
C2&H= 和H2"=# :’DEF$6F& "周玉荣等! $%%%# 方晰
=&
林 业 科 学 !" 卷<
等! $%%I$%
参 考 文 献
方<晰!田大伦5$%%I5杉木人工林 (库与 (吸存的动态研究5广西
植物!$I"C$ & C&I FC$$5
李先琨!何成新!蒋忠诚5$%%=5岩溶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重建的
原理与方法5中国岩溶!$$"&$ & &$ F&"5
李意德!吴仲民!曾庆波!等5&##H5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生产
和二氧化碳同化净增量的初步研究5植物生态学报!$$ " $ $ &
&$" F&=!
刘<方!王世杰!刘元生!等5$%%C5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
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生态学报!$C"=$ & I=# FI!!5
龙<健!李<娟!江新荣!等5$%%!5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
物活性的研究5土壤学报! !&"!$ & C#" FI%$5
马钦彦!陈遐林!王<娟!等5$%%$5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
碳率分析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C$ & #I F&%%5
司<彬!何丙辉!姚小华!等5$%%I5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
恢复途径探讨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H"=$ & =#$ F=#I5
苏维词!杨<华!李<晴!等5$%%I5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
化成因及防治5土壤通报!=""=$ & !!" F!C&5
田大伦5$%%!5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5北京& 科学出版社5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5$%%!5石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5南京林业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H"I$ & H" F#&5
王世杰!李阳兵!李瑞玲5$%%=5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
治理5第四纪研究!$="I$ & IC" FII&5
徐秋芳!徐建明!姜培坤5$%%=5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
研究5水土保持学报!&""!$ & &C F&"5
姚长宏!杨桂芳!蒋忠诚!等5$%%&5岩溶地区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研
究5中国岩溶! $%"&$ & !& F!I5
喻理飞!朱守谦!叶镜中!等5$%%$5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
中群落动态研究5林业科学!=H"&$ & & F"5
周德全!王世杰!张殿发5$%%=5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
讨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 F&=$5
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5$%%%5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
平衡5植物生态学报!$!"C$ & C&H FC$$5
j0[[6TZ*P! j6Wk907 JA5$%%$5,D3Y3B:MW618M9:BM[L:M07 0V90M10BT67MW
W6B[07 678 M:\9B316:M07 :0W1ME6:3678 Y3T3:6:M075 *W010TMW61
-441MW6:M07! &%"$$ & !$= F!=I5
>6L1i)! >01T1693>j! +Z6kL37T6E6jP! ./0&F$%%$5(D67T3M7 90M1
W6B[07 V010XM7T6V0B39:6:M075 0^B39:*W010TZ678 ;676T3E37:!
&IH"& F=$ & $!& F$C"5
OM77 U.! J39Wk Q/’! 86’M1Y6j*5$%%$5’0M10BT67MWW6B[07 696V3W:38
[Z6V0B39:6:M07 XM:D *LW61Z4:L9678 >M7L9M7 :D3(3B680B3TM07 0V
AB6fM15^ 0B39:*W010TZ678 ;676T3E37:! &II"&b=$& $HC F$#!5
!责任编辑<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