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aracteristics of Net Carbon Exchange over a Mixed Plantation ina Hilly Area of the North China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变化特征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华北低丘山地30年生栓皮栎-刺槐-侧柏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连续2年的碳通量观测。结果表明: 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年际和季节变化都很明显,但日变化只在生长季(4—10月)才变得显著。2006和2007年人工混交林NEE的变化范围分别在-27.1~8.1 和-24.4~9.8 g CO2·m-2d-1,最大月平均CO2吸收量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生长季净碳吸收约占全年的96%。人工混交林是较强的碳汇,2006和2007年净碳吸收量分别为549.1和445.4 g C·m-2a-1。春季干旱是2007年人工混交林净碳吸收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In recent years, forest areas in China increased largely thanks to afforestation. The plantation area accounts for 30% of the total forest areas of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carbon sink of the plantation, CO2 flux was measured continuously from 2006 and 2007 using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in a 30-year-old mixed plantation (Quercus variabilis, Robinia pseudoacacia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a hilly area of the North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inter-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 (NEE) were obvious. However, the diurnal variation was only remarkable in the growing seasons (from April to October). Daily NEE ranged from -27.1 to 8.1 g CO2·m-2d-1 in 2006, and from -24.4 to 9.8 g CO2·m-2d-1 in 2007. Monthly mean CO2 uptake peaked in May in 2006 and in July in 2007. The magnitude of CO2 uptak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ccounted for about 96% of the whole year. Annual net carbon uptake in the plantation was 549.1 g C·m-2a-1 in 2006 and 445.4 g C·m-2a-1 in 2007. Carbon sink in the mixed plantation was notable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 Drought in spring of 2007 was the main reason that le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net carbon uptake in the mixed plantation.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 !",+02 #
3456,$ % & %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
碳交换的变化特征!
同小娟&,$ 7 张劲松$ 7 孟7 平$ 7 黄7 辉$ 7 国7 琳$ 7 尹昌君$ 7 高7 峻$
(&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北京 &%%%8#;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7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7 北京 &%%%9&)
摘 7 要:7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华北低丘山地 #% 年生栓皮栎 : 刺槐 : 侧柏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连续 $ 年的
碳通量观测。结果表明: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年际和季节变化都很明显,但日变化只在生长季
(!—&% 月)才变得显著。$%%" 和 $%%; 年人工混交林 +** 的变化范围分别在 : $;2 & < 82 & 和 : $!2 ! < 92 8 = (>$·
? : $ @ : &,最大月平均 (>$ 吸收量分别出现在 A 月和 ; 月。生长季净碳吸收约占全年的 9"B。人工混交林是较强的
碳汇,$%%" 和 $%%; 年净碳吸收量分别为 A!92 & 和 !!A2 ! = (·? : $ 4 : &。春季干旱是 $%%; 年人工混交林净碳吸收显
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7 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涡度相关
中图分类号:’;&82 AA!7 7 7 文献标识码:-7 7 7 文章编号:&%%& : ;!88($%&%)%# : %%#; : %;
收稿日期:$%%9 : %; : &"。
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C-D%#-&&);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基金资助项目。
!孟平为通讯作者。
!"#$#%&’$()&(%) *+ ,’& !#$-*. /0%"#.1’ *2’$ # 3(0’4 56#.&#&(*. (.
# 7(668 9$’# *+ &"’ ,*$&" !"(.#
,0E= FG40HI4E&,$ 7 JK4E= LGEM0E=$ 7 3NE= OGE=$ 7 PI4E= PIG$ 7 QI0 .GE$ 7 RGE (K4E=HIE$ 7 Q40 LIE$
(& ! "#$ %&’()&*()$ +() ,-./-01.*1)# &23 4(25#)/&*-(2 (+ 6-2-5*)$ (+ 7310&*-(2,8#-9-2: ;()#5*)$ <2-/#)5-*$7 8#-9-2: &%%%8#;
$ ! "#$ %&’()&*()$ (+ =)## 8)##3-2: &23 41.*-/&*-(2 (+ ,*&*# ;()#5*)$ >3?-2-5*)&*-(27 @#5#&)0A B25*-*1*# (+ ;()#5*)$,4>;7 8#-9-2: &%%%9&)
9-)&$#%&:7 )E 5NSNET UN45M,V05NMT 45N4M GE (KGE4 GES5N4MN@ 145=N1U TK4EWM T0 4VV05NMT4TG0E6 ,KN X14ET4TG0E 45N4 4SS0IETM
V05 #%B 0V TKN T0T41 V05NMT 45N4M 0V (KGE46 ,0 IE@N5MT4E@ TKN X0TNETG41 S45Y0E MGEW 0V TKN X14ET4TG0E,(>$ V1IZ [4M
?N4MI5N@ S0ETGEI0IM1U V50? $%%" 4E@ $%%; IMGE= TKN N@@U S0\45G4ESN TNSKEG]IN GE 4 #%^UN45^01@ ?GZN@ X14ET4TG0E
(C1#)015 /&)-&’-.-5,@(’-2-& D5#13(&0&0-& 4E@ E.&*$0.&315 ()-#2*&.-5) GE 4 KG11U 45N4 0V TKN +05TK (KGE46 ,KN 5NMI1TM
MK0[N@ GETN5^4EEI41 4E@ MN4M0E41 \45G4TG0EM 0V ENT NS0MUMTN? S45Y0E NZSK4E=N(+**)[N5N 0Y\G0IM6 P0[N\N5,TKN @GI5E41
\45G4TG0E [4M 0E1U 5N?45W4Y1N GE TKN =50[GE= MN4M0EM( V50? -X5G1 T0 >ST0YN5)6 D4G1U +** 54E=N@ V50? : $;2 & T0 82 & =
(>$·?
: $ @ : & GE $%%",4E@ V50? : $!2 ! T0 92 8 = (>$·?
: $ @ : & GE $%%;6 30ETK1U ?N4E (>$ IXT4WN XN4WN@ GE 34U GE $%%"
4E@ GE LI1U GE $%%;6 ,KN ?4=EGTI@N 0V (>$ IXT4WN @I5GE= TKN =50[GE= MN4M0E 4SS0IETN@ V05 4Y0IT 9"B 0V TKN [K01N UN456
-EEI41 ENT S45Y0E IXT4WN GE TKN X14ET4TG0E [4M A!92 & = (·? : $ 4 : & GE $%%" 4E@ !!A2 ! = (·? : $ 4 : & GE $%%;6 (45Y0E MGEW
GE TKN ?GZN@ X14ET4TG0E [4M E0T4Y1N 4E@ GTM GETN5^4EEI41 \45G4TG0E [4M MG=EGVGS4ET6 D50I=KT GE MX5GE= 0V $%%; [4M TKN ?4GE
5N4M0E TK4T 1N@ T0 4 MG=EGVGS4ET @NS5N4MN GE ENT S45Y0E IXT4WN GE TKN ?GZN@ X14ET4TG0E6
:’8 ;*$4):7 ?GZN@ X14ET4TG0E;ENT NS0MUMTN? S45Y0E NZSK4E=N;N@@U S0\45G4ESN
7 7 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人们不仅关注不同陆地
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而且更关注不同生态系统碳储
量变化(碳源 _碳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以及这种特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认识和理
解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功能时空变化的有
效方法之一是直接测算陆地植被与大气间的碳通
量。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长期测算生态系统碳通量
最可靠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C41@0SSKG #* &.6,&99";
>NSKN1 #* &.6,$%%%)。由于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
循环和全球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国家
将陆地碳通量观测和研究的重点放在森林方面。
我国于 $%%$ 年开始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森林
林 业 科 学 !" 卷 #
水、碳通量进行观测,但主要集中于天然林生态系统
(关德新等,$%%!;张一平等,$%%";吴家兵等,
$%%";$%%&;’()*+ !" #$,,$%%";-.)* !" #$,,$%%")。
近 $% 年来,全国森林碳储量增加了约%/ ! 0+ 1,年
增加%/ %22 3 %/ %45 0+ 1。森林碳储量的增加主要是
人工造林的结果(6)*+ !" #$,,$%%2)。我国人工林面
积已占森林总面积的 4%7,人工林潜在的碳汇功能
不可低估。以往对人工林碳平衡的研究大多采用生
物量调查法,而基于涡度相关法的碳交换研究则较
少。从已有文献看,我国对人工林碳通量的观测和
研究主要在温带(8)*+ !" #$,,$%%9)和亚热带(刘允
芬等,$%%!;$%%";:. !" #$,,$%%9;彭镇华等,
$%%;),有关其他气候带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人工
林碳通量数据的缺乏势必影响我国森林碳收支评价
的准确性。
华北山地作为华北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一直
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对该地区人工林
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可填补我国在
暖温带人工林碳交换研究的空白,对评价林业生态
工程 对 碳 循 环 和 气 候 变 化 的 影 响 具 有 重
要意义。 # #
2# 试验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
行(45<%2= >,22$<$9= ?,平均海拔 !2% @)。该站位
于河南省济源市,面积& $2% (@$,地处黄河中游流
域,紧连太行山,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 月
盛行东北风。年平均气温 2$/ ! 3 2!/ 4 A,全年日照
时数为$ 4"&/ & (,年平均降水量 "!2/ & @@。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匀。"—; 月平均
降水量为 !49/ % @@,占全年的 "9/ 47。主要树种
为栓 皮 栎( %&!’(&) *#’+#,+$+))、侧 柏( -$#".($#/&)
0’+!1"#$+))、刺槐(20,+1+# 3)!&/0#(#(+#)等,林龄分别
为 4$,4% 和 $9 年,平均株高分别为 2%/ 5,9/ $ 和
;/ 4 @。土壤种类主要为棕壤和石灰岩风化母质淋
溶性褐土。
通量观测塔位于站区 2 号样地内,海拔 !2$ @。
塔周围 2/ 9 B@$ 范围内平均坡度约 2!<,林木覆盖率
;"/ %7左右。主要树种为栓皮栎、侧柏、刺槐,所占
比例分别约为 9%7,97和 2$7,呈团状混交。
!" $# 试验观测
涡度相关系统安装在观测塔的东北方向,高度
为 4%/ % @。涡度相关系统包括 1CDE4 三维超声风
速仪(1)@FGHII CJK/ L*J,,MCD)和 NLO&5%% 开路式红
外 1P$ Q R$P 分析仪( NKO1ST L*J,,MCD)。原始数据
由 1U5%%% 数据采集器(1)@FGHII CJK, L*J,,MCD)采
集,采样频率为 2% RV。
微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包括 & 层 DUO2%% 风速仪
(WHJXST L*YXT.@H*XY,MZ)和 & 层 R[0!51 型温湿度
传感器(W)KY)I),RHIYK*BK,6K*I)*\)(安装高度分别
为 9,;,22,2!,29,$" @)。在 $& @ 高度处安装
了 1>UO2 型净辐射表和 1[22 型总辐射表( ZKFF
)*\ ’S*H*)。此外,还安装 NKO2;%C] 型点状光量子
表( NKO1ST L*J,,MCD)、气压计和雨量计( [S\HI
5$$%4,U[ :S.*+,L*J,)等。上述仪器均与 1U$4^
型数据采集器(1)@FGHII CJK,,MCD)相连,每 4% @K*
输出 2 组平均值。
观测塔附近地表下 $ J@ 处安装了土壤热流板
([S\HI R60%2C1,R.BYH_I.^,>HX(HTI)*\),土壤温
度传感器(2%& N,1)@FGHII CJK, L*J,)分别安装于
地表及地下 5,2%,$% 和 !% J@。土壤水分由 ?1R$P
型(‘HJ)+S* ‘HaKJHY,MCD)土壤水自动观测系统测
定,观测深度为 2%,$% 和 !% J@。
!" %# 涡度相关数据处理
对涡度相关测定的 2% RV 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三维风速、温度、湿度、1P$ 浓度和气压的
4% @K*平均值和协方差。1P$通量由垂直风速(4)
与 1P$浓度( ()脉动值的协方差 45(5 计算获得。经
4 次坐标旋转(8KIJV)B !" #$,,$%%2)和 80N 校正
(8HGG !" #$,,2;9%)后得到 4% @K* 平均 1P$ 通量。
观测中夜间湍流较弱时,从土壤和植物冠层释
放的 1P$难以到达仪器测定高度,仪器观测精度降
低会导致夜间 1P$ 通量偏低。对夜间低于临界摩
擦风速(6!)时所得数据应当剔除。另外,仪器故
障、人为影响以及雨天或清晨有露水会导致错误数
据的出现,对这些异常值应进行删除。对经过初步
筛选的数据分白天和黑夜计算月平均值和方差,与
平均值相差超过 4 倍方差的数值也被认为是异常
点。对上述被去除的数据和由于仪器故障、停电等
原因丢失的数据用下列方法进行插补:2)小于 $ (
的缺失数据用线性内插法插补;$)大于 $ ( 的缺失
数据采用平均日变化法( @H)* \K.T*)I a)TK)XKS*,
[‘W)进行插补(6)I+H !" #$,,$%%2)。
!" &#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计算
净 生 态 系 统 碳 交 换( *HX HJSYbYXH@ J)TGS*
H^J()*+H,>??)由下式给出(D.GK*HX !" #$,,$%%%):
>?? 7 8 J c 8 Y。 (2)
式中:8 J 为 1P$ 湍流通量(@+·@
d $ Y d 2),由涡度相
关法观测获得;8 Y 为涡度相关仪器观测高度以下大
94
! 第 " 期 同小娟等: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变化特征
气 #$% 储存通量(&’·&
( % ) ( *),可由下式进行估算
(+,--./’01 !" #$2,*334;5106, !" #$2,*337):
% ) &
!’
!"
(。 (%)
式中:!’ 为高度 ( 处前后 % 次相邻时间测定的 #$%
浓度差(&’·& ( "),!" 为前后 % 次测定的时间间隔
( )),( 为 #$% 浓度观测高度(&)。899 为负时表示
人工林净吸收大气 #$%,反之表示净排放 #$%。
%! 结果与讨论
!" #$ 夜间 %&! 通量与摩擦风速的关系
在夜间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湍流交换较弱,涡
度相关仪器测定的 #$% 通量往往偏低(:;-<,66=.,
%>>")。在碳通量研究中,通常是根据摩擦风速()!)
与 #$% 通量的关系确定一个临界 )
!( ?;-’0 !" #$2,
%>>*),摩擦风速小于临界 )!时所得的 #$% 通量数
据则被剔除掉。由人工林 %>>7 和 %>>@ 年全年夜间
半小时 #$% 通量和 )
!的关系可知,当 )!小于 >A %
&·) ( *时,#$% 通量随 )
!的增加而增大;当 )!超过
>A % &·) ( *后,#$% 通量趋向稳定(图 *)。因此,在本
研究中,)!小于 >A % &·) ( *时对应的 #$% 通量数据将
被舍去。这与刘允芬等(%>>4)、关德新等(%>>4)、
B;/’ 等(%>>C)在中亚热带针叶林、温带阔叶红松
(*+,-. /01#+!,.+.)林和温带落叶林所得结果类似。
图 *! 人工混交林夜间 #$% 通量与摩擦风速()
!)的关系
?.’2 *! D0-;E.,/)=.F G0EH00/ /.’=EE.&0 #$% I-JK0) H.E= I1.6E.,/ L0-,6.EM()!)./ ; &.K0< F-;/E;E.,/
!" !$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日变化
研究表明,生长季(4—*> 月)人工混交林 899
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图 %)。日出后,随着辐射
和气温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人工混交林由释
放 #$% 转而吸收 #$%,899 由正变负。至 *%:>> 前
后,人工混交林的 #$% 吸收量达到最大值。*4:>>
以后,随着辐射和气温下降,光合作用逐渐变弱,人
工混交林的 #$% 吸收量也逐渐减少。日落前后,人
工混交林由吸收 #$% 转而释放 #$%,899 由负变
正。夜间人工混交林的 #$% 释放量在小范围内波
动,并明显少于白天 #$% 的吸收量。
在植物生长季,不同月份人工混交林的 899 日
变化规律大体类似,但也有所不同。%>>7 和 %>>@
年月平均日最大 #$% 吸收量分别以 N 月和 @ 月最大
(均为 ( >A C7 ’ #$%·&
( % < ( *),而都以 *> 月最小。
月平均 899 日较差则以 @,C 月最大。每日人工混
交林吸收 #$% 的起始时间以 N,7 月最早(约
@:>>),*> 月最晚(约 3:>>);每日人工混交林吸
收 #$% 的结束时间 4—@ 月都在 *3:>> 左右,C 月后
逐渐提前,*> 月提前至 N:">。每日人工混交林吸
收 #$% 的持续时间以 N,7 月最大(*% =),*> 月最小
(CA N =)。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 7 月的辐射和气温都是全
年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但人工混交林的 #$% 吸收量
无论日最大值还是日平均值都小于相邻其他月份。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空气干燥,空气饱和差
( L;F,J1 F10))J10 <0I.6.E,OPQ)较大,叶片的气孔阻力
较大,从而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899 日较差主
要受气温影响,一般气温高 899 的日较差较大;但
也有例外,如前所述,%>>7 年 7 月气温虽高,但 OPQ
很大,#$% 的日最大吸收量较小,899 日较差也
较小。
进入非生长季(** 月至翌年 " 月),随着气温下
降,除少量针叶外,大部分树叶枯黄凋落。加之辐射
和气温都很低,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很
小,人工混交林与大气间的 #$% 交换十分微弱,899
日变化不明显。
!" ’$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季节变化
受温度、辐射和降水等因素影响,人工混交林
899 的季节变化较大(图 ")。%>>7 和 %>>@ 年日平
均 899 变化范围分别为 ( %@A * R CA * 和 ( %4A 4 R
3A C ’ #$%·&
( % < ( *。%>>7 年初春气温回升快,树叶
萌发早,且春季降水满足了树木生长需要,人工混交
林生长迅速。年最大日平均 #$% 吸收量出现于 N
3"
林 业 科 学 !" 卷 #
图 $# 人工混交林 %&& 月平均日变化
’()* $# +(,-./0 1/-(/2(3. 34 53.2607 58/. .82 893:7:285 9/-;3. 8<96/.)8 (. / 5(<8= >0/.2/2(3.
图 ?# 人工林 %&& 季节变化($@@"—$@@A 年)
’()* ?# B8/:3./0 1/-(/2(3. 34 .82 893:7:285 9/-;3.
8<96/.)8 (. / 5(<8= >0/.2/2(3. 4-35 $@@" 23 $@@A
月 C@ 日,平均 DE$ 吸收量最大的月份也是 F 月。夏
季受干旱影响,人工混交林的 DE$ 吸收时有升降,
但随时间推移呈总体下降趋势(图 ?,!)。$@@A 年
春季气温回升略迟于 $@@" 年,虽然 ? 月降水较多,
但 !—F 月降水只有 $@@" 年同期的一半。干旱胁迫
导致叶片气孔阻力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树
木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春季人工混交林的 DE$
吸收量明显低于 $@@" 年同期(图 !)。入夏,较多的
降雨使干旱得到缓解,树木生长迅速。年最大日平
均 DE$ 吸收量迟至 G 月 $@ 日出现,之后人工混交林
的 DE$ 吸收量迅速下降,于 H 月中旬达到低谷(图
?)。由于 G 月上半月人工混交林 DE$ 吸收低谷的
存在,平均 DE$ 吸收量最大的月份并非 G 月,而是
此前的 A 月(图 !)。C@ 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树
叶枯黄凋落,人工混交林叶面积指数迅速降低,冬季
人工混交林只有少量针叶,叶面积很小,加之温度、
辐射很低,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很弱。
人工混交林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在小范围内波动,净
碳吸收量很小(图 ?,!)。分析表明,生长季人工混
交林的碳汇强度为非生长季的 CF I $$ 倍,生长季累
计净碳吸收占全年的 H"J左右(表 C)。
@!
! 第 " 期 同小娟等: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变化特征
表 !" 人工混交林年和季节净碳吸收及其气象因子
#$%& !" ’(()$* $(+ ,-$,.($* /$0%.( )12$3- %4 25- 678-+ 1*$(2$27.( $(+ 6-2-.0.*.97/$* :$/2.0,
时期 #$%&
净碳吸收量
’&% ($)*+, -.%$/&
平均
0&$, 1
( 2·3 4 5 6 4 7)
总量
8+%$9 $3+-,% 1
( 2·3 4 5)
光合有效辐射
:;< 1
(0=·3 4 5 6 4 7)
气温
;>) %&3.&)$%-)& 1
?
空气饱和差
@:# 1
A:$
降水量
:)&(>.>%$%>+, 1
33
5BBC 4 BD 4 7B 4 5E DF 4 G"7E C CE 5 57E F 7BE B "BBE F
5BBC 4 77—5BBH 4 B" 4 BE 77 4 7HE G "E G GE H CE " "GE F
平均 0&$, 4 7E GB GE 7 7GE 7 FE H
合计 8+%$9 4 GDIE 7 ""CE C
5BBH 4 BD 4 7B 4 7E II 4 D5CE B CE G 57E D 77E F "I"E I
5BBH 4 77—5BBF 4 B" 4 BE 7" 4 7IE D "E F CE D GE D FIE G
平均 0&$, 4 7E 57 GE " 7GE 7 IE 7
合计 8+%$9 4 DDGE D DF"E D
图 D! 人工林月平均 ’JJ、光合有效辐射、气温、
空气饱和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K>2L D! M&$N+,$9 O$)>$%>+,N +P 3+,%A9Q 3&$, ,&% &(+NQN%&3
($)*+, &R(A$,2&,.A+%+NQ,%A&%>($99Q $(%>O& )$6>$%>+,(:;<),
$>) %&3.&)$%-)&(!),O$.+-) .)&NN-)& 6&P>(>%(@:#)$,6
.)&(>.>%$%>+,(")>, $ 3>R&6 .9$,%$%>+, P)+3 5BBC %+ 5BBH
! ! 值得注意的是,5 年的 C 月辐射和温度都是全
年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但 ’JJ 却较低。除降水少、
土壤干旱影响树木生长外,5 年 C 月较高的 @:# 也
是重要原因。土壤干旱及空气干燥使气孔阻力增
大,抑制了光合作用,导致人工混交林的 ST5 吸收
量变小。
;< =" 年碳收支
观测结果表明:5BBC 和 5BBH 年人工混交林的年
净碳吸收量分别为 GDIE 7 和 DDGE D 2 S·3 4 5 $ 4 7,平均
为 DIH 2 S·3 4 5 $ 4 7(表 7)。人工混交林是大气较强
的碳汇,且年际变化显著。与 5BBC 年相比,5BBH 年辐
射略高,降水高出 DDU,而净碳吸收量反比 5BBC 年低
了近 5BU(表 7)。究其原因,主要是降水分配不均引
发季节性干旱所致。5BBH 年年降水量虽然高出 5BBC
年近一半,但春季干旱严重,D,G 月降水量只有 5BBC
年同期的一半(图 D)。干旱胁迫导致叶片气孔阻力
增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树木生长缓慢,叶面积较
小。5BBC 年 D,G 月正是全年辐射最高的时候,由于干
旱人工混交林比 5BBC 年同期少吸收了约 7"B
2 S·3 4 5的 ST5。虽然 5BBH 年夏季雨水充沛,人工混
交林的净碳吸收高于 5BBC 年同期(图 D),但也难以
补回春季的亏空。春季干旱是 5BBH 年人工混交林年
净碳吸收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刘允芬等(5BBC)发
现,夏季干旱胁迫使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吸
收减少了 IE GU。本试验中,春季干旱的影响更大,干
旱胁迫使暖温带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下降
了 7IU。
表 5 列出了文献报道的从 5CV —DGV ’ 共 7B 个
站点的碳通量观测结果,涵盖从亚热带、暖温带到温
带不同树种的人工林和天然林生态系统。本文测定
结果在人工林的碳通量范围之内,而高于天然林的
碳通量观测值(表 5)。从表 5 可以看出,人工林的
’JJ 变化范围很大,从 4 7DC 到 4 GIB 2 S·3 4 5 $ 4 7
不等。不同地区气候、土壤及树种差别是导致森林
碳汇功能差异的重要原因。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
的林龄一般较低,具有生长迅速、固碳能力强的特
点。若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在气候、土壤及树种甚至
7D
林 业 科 学 !" 卷 #
林型上的差别,仅分析 $%% 与林龄的关系,则可发
现碳吸收与林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 ’))。
相对于天然林,林龄较低的人工林在固碳方面无疑
有着巨大的优势。
表 !" 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量(#$$)的对比
%&’( !" )*+,&-./*0 *1 #$$ ’234220 5.112-203 1*-2/3 26*/7/32+/ * +·, - . / - )
林型
0123
树种
4235637
树龄
8*3 9 /
研究地点
46:3
地理位置
;<5/:6<=
测定年份
>3?6<@
$%%
范围
A/=*3
平均
B3/=
资料来源
A3C3?3=53
人工林
>D/=/:6<=
辐射松 !"#$% &’("’)’ E
新西兰 $3F
G3/D/=@
!.HI.J $,
)K.H!IJ %
)LLI - IL’ 8?=3:M *) ’+N,)LLE
火炬松 !"#$% )’*(’ )K
美国杜克
OPQ3,8,3?65/
R"H’.J $,
KLH’EJ S
)LLE - IRE ;/F *) ’+N,.’’.
马尾松、湿地松混交林 B6T3@ C!"#$% ,’%%-#"’#’,!"#$% *++"-))""
.’
中国千烟洲
U6/=1/=VM+M6=/
."H!!J $,
))IH’RJ %
.’’R - IIR
刘允芬等,.’’!
;6P WP=C3= *)
’+.,.’’!
栓皮栎、刺槐、侧柏混交林 B6T3@
C4%*$(-’0’0"’ /=@ !+’)50+’($% -&"*#)’+"%
R’
中国济源
X61P/=,
+M6=/
RIH’)J $,
)).HREJ %
.’’"—
.’’K
- I!L Y
- !!I
- !LK 0M67 2/23?
落叶松 6’&"7 89’*,4:*&" RI
中国,老山
;/<7M/=,
+M6=/
!IH.’J $,
).KHR!J %
.’’!—
.’’I
- )!" S/=* *) ’+N,.’’E
日本扁柏
;<’,’*054’&"% -2)$%’
!.
日本桐生 Z6?1P,
X/2/=
R!HIEJ $,
)RIHILJ %
.’’)—
.’’.
- !KK Y
- !E’
- !KL
0/Q/=/7M6 *)
’+N,.’’I
日本落叶松 6’&"7 9’*,4:*&" !I
日本苫小牧
0<,/Q<,/6,
X/2/=
!.H!!J $,
)!)HR)J %
.’’)—
.’’R
- )"! Y
- .!L
- .). [6?/:/ *) ’+N,.’’K
白皮松 !"#$% 2$#8*’#’ "I
土耳其、
加拿大
0P?Q31,
+/=/@/
!.H!RJ $,
KLH!’J S
.’’.—
.’’R
- )L" 8?/6= *) ’+N,.’’I
天然林
$/:P?/D
C橡树、白桦混交林
B6T3@ # C=*)$+’ 4+’)54<5++’
I’
日本高山
0/Q/1/,/,
X/2/=
R"H’EJ $,
)RKH.IJ %
.’’’
- )LE Y
- R’L
- .I! 4/6*P7/ *) ’+N,.’’I
红松、蒙古栎等混交林
B6T3@ C/$*&0$% ,-#8-+"0’
.’’
中国长白山
+M/=*\/6
B+M6=/
!.H.!J $,
).EH’IJ%
.’’.—
.’’R
- )"L Y
- )EK
- )KE ]P/= *) ’+N,.’’"
R# 结论
通过在华北低丘山地 R’ 年生栓皮栎 -刺槐 -
侧柏人工混交林连续 . 年的碳通量观测,得出以下
结论:
))人工混交林 $%% 的日变化在生长季(!—)’
月)十分显著,在非生长季()) 月至翌年 R 月)不明
显。.’’" 和 .’’K 年月平均日最大 +^. 吸收量分别
以 I,K 月最大。月平均 $%% 日较差则以 K,E 月
最大。
.).’’" 和 .’’K 年人工混交林的日平均 $%%
变化范围分别为 - .K( ) Y E( ) 和 - .!( ! Y L( E
* +^.·,
- . @ - ),季节变化明显。.’’" 和 .’’K 年月
平均 +^. 吸收量最大的月份分别为 I,K 月。生长
季累计净碳吸收占全年的 L"_左右。
R).’’" 和 .’’K 年人工混交林的年净碳吸收量
分别为 I!L( ) 和 !!I( ! * +·, - . / - )。人工混交林是
大气较强的碳汇,且年际变化显著。春季干旱是
.’’K 年人工混交林净碳吸收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鉴于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年际
波动较大,今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碳通量观测,深入
探讨人工混交林净碳交换对各生物及环境因子的响
应机制,为准确评价我国森林碳汇提供理论依据和
数据支持。
参 考 文 献
关德新,吴家兵,于贵瑞,等 N .’’!N 气象条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 通量的影响 N 中国科学 O 辑:地球科学,R!(增刊!):)’R
- )’EN
刘允芬,宋 # 霞,孙晓敏,等 N .’’!N千烟洲人工针叶林 +^. 通量季
节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 N 中国科学 O 辑:地球科学,R!(增
刊 ‘‘):)’L - ))KN
刘允芬,于贵瑞,温学发,等 N .’’"N 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
统 +^. 通量的季节变异特征 N 中国科学 O 辑:地球科学,R"
(增刊"):L) - )’.N
彭镇华,王 # 妍,任海青,等 N .’’LN 安庆杨树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
.!
! 第 " 期 同小娟等: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变化特征
其影响因子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
吴家兵,关德新,孙晓敏,等 #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及
群落冠层光合特征 # 中国科学 * 辑:地球科学,")(增刊!):
+" & ,(#
吴家兵,关德新,张 ! 弥,等 # $((%#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收支特
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张一平,沙丽清,于贵瑞,等 # $(()# 热带季雨林碳通量年变化特征
及影响因子初探 # 中国科学 * 辑:地球科学,")(增刊!):-",
& -.$#
/0123 / 4,5678069:;<:=96 ># $((.# >68 6?:7@786A 90:B=?82:3 23 1
86A960186 9236 9C138182:3 23 7:=8D6178603 <131B1# /E02?=C8=01C 13B
F:0678 4686:0:C:E@,-$+:$$" & $’-#
/0368D /,G6CC2D60 F 4,4?H6I63@ J 4,!" #$# -,,+# >68 6?:7@786A
90:B=?82I28@, 368 902A10@ 90:B=?82I28@ 13B 6?:7@786A ?10K:3
76L=6780182:3 23 1 %&’() *#+&#"&,’ 9C138182:3 7=KM6?8 8: 7:2C N1860
B6O2?28# J066 PD@72:C:E@,-+:%+. & %,"#
/=K2368 4,Q06CC6 /,RK0:A /,!" #$# $(((# S782A1867 :O 8D6 133=1C 368
?10K:3 13B N1860 6T?D13E6 :O O:0678: 8D6 SU5VPFWUX
A68D:B:C:E@# /BI13?67 23 S?:C:E2?1C 567610?D,"(:--" & -%.#
Y1CB:??D2 * *,Z1C638232 5,5=3323E H,!" #$# -,,)# H80186E267 O:0
A617=023E 13B A:B6C23E :O ?10K:3 B2:T2B6 13B N1860 I19:0 :I60
8600678021C 6?:7@786A7# QC:K1C Y1CB:??D2 * *# $(("# /7767723E 8D6 6BB@ ?:I10213?6 86?D32L=6 O:0
6I1C=1823E ?10K:3 B2:T2B6 6T?D13E6 01867 :O 6?:7@786A7: 9178,
9067638 13B O=8=06# QC:K1C F13E [ \,?10K:3 78:01E6 23 $"$( & $"$$#
F1CE6 S,Y1CB:??D2 *,VC7:3 5,!" #$# $((-# Q19 O2CC23E 780186E267 O:0
B6O6372KC6 133=1C 7=A7 :O 368 6?:7@786A 6T?D13E6# /E02?=C8=01C 13B
F:0678 4686:0:C:E@,-(%:’" & ),#
Q06?: H,Y1CB:??D2 * *# -,,)# H617:31C I102182:3 :O I19:=0 6T?D13E6 0186 :I60 1 86A960186 B6?2B=:=7 O:0678# QC:K1C
Q=13 * X,^= [ Y,_D1: X H,!" #$# $(()# 86A960186 A2T6B O:0678 23 3:08D6178603 F:0678 4686:0:C:E@,-"%:-"+ & -’,#
]20181 5,]2013: J,H12E=71 >,!" #$# $((%# H617:31C 13B 23860133=1C
I102182:37 23 ?10K:3 B2:T2B6 6T?D13E6 :O 1 86A960186 C10?D O:0678#
/E02?=C8=01C 13B F:0678 4686:0:C:E@,-’%:--( & -$’#
]:CC23E60 * \,G6CC2D60 F 4,Y@607 [ >,!" #$# -,,’# <10K:3 B2:T2B6
6T?D13E6 K68N663 13 =3B278=0K6B :CB;E0:N8D 86A960186 O:0678 13B 8D6
18A:79D606# S?:C:E@,%.:-"’ & -.(#
W1N Y S,F1CE6 S,Q= W,!" #$# $(($# S3I20:3A6381C ?:380:C7 :I60
?10K:3 B2:T2B6 13B N1860 I19:0 6T?D13E6 :O 8600678021C I6E68182:3#
/E02?=C8=01C 13B F:0678 4686:0:C:E@,--":,% & -$(#
V6?D6C ^ <,Z:=0C2827 Q W,]17823E7 H [,!" #$# $(((# /??C2A182:3 :O
6?:7@786A N10A23E# >18=06,’():,%+ & ,+-#
H12E=71 >, \1A1A:8: H, 4=01@1A1 H, !" #$# $((.# R3860;133=1C
I1021K2C28@ :O ?10K:3 K=BE68 ?:A9:36387 23 13 /721FC=T O:0678 7286
6782A186B K@ C:3E;860A OC=T A617=06A6387# /E02?=C8=01C 13B F:0678
4686:0:C:E@,-"’:’ & -)#
J1‘1317D2 H,G:7=E2 \,J131‘1 \,!" #$# $((.# 86A960186 [1913676 ?@90677 O:0678 ?:A9106B N28D 8D18 23 1 ?::C;
86A960186 B6?2B=:=7 K0:1B;C61I6B O:0678# S?:C:E@ 567610?D,$(:
"-" & "$’#
^13E ] 4,H12E=71 >,_= \ Q,!" #$# $((+# <10K:3 OC=T67 13B 8D620
0679:376 8: 63I20:3A6381C I1021KC67 23 1 *1D=0213 C10?D O:0678
6?:7@786A 23 3:08D6178 - & -(#
^6KK S G, P610A13 Q, W6=323E 5# -,+(# <:006?82:3 :O OC=T
A617=06A6387 O:0 B63728@ 6OO6?87 B=6 8: D618 13B N1860 I19:0
80137O60# a=10860C@ [:=031C :O 8D6 5:@1C 4686:0:C:E2?1C H:?268@,-():
+. & -((#
^2C?b1‘ [ 4,V3?C6@ H P,H81E6 H /# $((-# H:32? 136A:A6860 82C8
?:006?82:3 1CE:028DA7# Y:=3B10@ W1@60 4686:0:C:E@,,,:-$% & -.(#
\= Q 5,_D13E W 4,H=3 X 4,!" #$# $((+# S3I20:3A6381C ?:380:C7
:I60 ?10K:3 6T?D13E6 :O 8D066 O:0678 6?:7@786A7 23 6178603 QC:K1C _D13E [ ],]13 H [,\= Q 5# $(()# H617:31C I102182:3 23 ?10K:3 B2:T2B6
6T?D13E6 :I60 1 $((;@610;:CB O:0678# /E02?=C8=01C 13B F:0678 4686:0:C:E@,-"%:-.( &-).#
(责任编辑 ! 郭广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