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材含量的高低决定木材性质的优劣,合理界定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点,准确预测成熟材材质有利于木材高效加工利用。为了确定人工林班克松的成熟期和预测成熟材解剖性质,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界定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幼龄材解剖性质预测成熟材解剖性质。结果表明:人工林班克松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点在树木生长的第18年;成熟期解剖性质明显优于幼龄期,变化较幼龄期平缓;成熟预测误差低、相关性高;预测曲线能够体现解剖性质整体的变化趋势,但对解剖性质测试集突变点及其之后的变化情况表现不足。
Wood qualities and properties were depended on the mature wood content. Determining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juvenile and mature wood and predicting mature wood properties accurate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wood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order to demarcate juvenile and mature wood of Pinus banksiana plantation and predict the anatomical properties of mature wood based on the anatomical properties of juvenile woo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 was u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viding point of juvenile and mature wood of Pinus banksiana plantation is 18th years. The anatomical properties of mature wood were excellent with gently change than those of juvenile one. Mature wood prediction has low deviation, high correlation. The prediction curves can indicate the overall trend of anatomical properties, while have weak performance on catastrophe point and the following changing properties of the test set.
全 文 :第 8? 卷 第 ? 期
4 A 2 5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7;QRS6QL 7Q!ILR 7QSQ;LR
I.(T8?"S.T?
7-H3"4 A 2 5
D."! 2A322=A=UV32AA2F=8>>34A25A?2=
收稿日期! 4A24 W22 W4=# 修回日期! 4A25 WA8 W2>’
基金项目! 工业原料林树种材质材性综合评定及成熟预测技术研究$‘LA?N4A4 WA=% ’
#宋魅彦为通讯作者’
基于支持向量机$7I$%的班克松人工林
成熟材解剖性质的预测#
张\燕\宋魁彦\佟\达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29AA8A%
摘\要! \成熟材含量的高低决定木材性质的优劣"合理界定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点"准确预测成熟材材质有利
于木材高效加工利用’ 为了确定人工林班克松的成熟期和预测成熟材解剖性质"采用支持向量机$ 7I$%界定幼龄
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幼龄材解剖性质预测成熟材解剖性质’ 结果表明! 人工林班克松幼龄材与
成熟材的分界点在树木生长的第 2> 年# 成熟期解剖性质明显优于幼龄期"变化较幼龄期平缓# 成熟预测误差低&
相关性高# 预测曲线能够体现解剖性质整体的变化趋势"但对解剖性质测试集突变点及其之后的变化情况表现
不足’
关键词! \班克松# 解剖性质# 成熟材# 预测# 支持向量机
中图分类号! 7=>2\\\文献标识码! L\\\文章编号! 2AA2 W=8>>"4A25#A? WA22? WA=
>*/7(,’("#"12&’+*/Q""7@#&’"4(,&)>*"%/*’(/0"17/601&(6E1/(6(
>)’&’("#3&0/7"#$+%%"*’Y/,’"*2&,.(#/0$$Y2%
_0%&C %^&\7.&CY#"G%&\6.&Ca%
$=)$!’!)
E-)J--& V#K-&"(-%&D B%)#*-J..D %&D H*-D",)"&CB%)#*-J..D H*.H-*)"-+%,,#*%)-(GH(%G%& "BH.*)%&)*.(-.& J..D
-/","-&)#)"("r%)".&3Q& .*D-*).D-B%*,%)-V#K-&"(-%&D B%)#*-J..D ./8+1A-;#1L-+#1# H(%&)%)".& %&D H*-D",))0-
%&%).B",%(H*.H-*)"-+./B%)#*-J..D E%+-D .& )0-%&%).B",%(H*.H-*)"-+./V#K-&"(-J..D" +#HH.*)K-,).*B%,0"&-+$7I$%
J%+#+-D3X-+#()++0.J-D )0%))0-D"K"D"&CH."&)./V#K-&"(-%&D B%)#*-J..D ./8+1A-;#1L-+#1# H(%&)%)".& "+2>)0 G-%*+3
60-%&%).B",%(H*.H-*)"-+./B%)#*-J..D J-*--c,-(-&)J")0 C-&)(G,0%&C-)0%& )0.+-./V#K-&"(-.&-3$%)#*-J..D
H*-D",)".& 0%+(.J D-K"%)".&" 0"C0 ,.**-(%)".&360-H*-D",)".& ,#*K-+,%& "&D",%)-)0-.K-*%()*-&D ./%&%).B",%(
H*.H-*)"-+" J0"(-0%K-J-%b H-*/.*B%&,-.& ,%)%+)*.H0-H."&)%&D )0-/.(.J"&C,0%&C"&CH*.H-*)"-+./)0-)-+)+-)3
A/: B"*70! \8+1A-;#1L-+#1## %&%).B",%(H*.H-*)"-+# B%)#*-J..D# H*-D",)". +#HH.*)K-,).*B%,0"&-+$7I$%
\\随着天然林资源逐渐减少"世界木材资源利用
正在从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特别是我国天然林保
护工程的实施"使优化培育人工林的理论与实践成
为林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培育人工
林以获得优质木材受到世界各国森林培育和木材科
学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世界各国大量投入的
新研究领域’ 人工林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导致人
工林木材所含幼龄材比例相当高"因而其材质与天
然林木材有较大差异"突出表现在材质松软&强度
低&变异性大"这使得人工林木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
小$江泽慧等" 4A22%’ 合理界定幼龄材与成熟材"
有助于确定人工林轮伐期和天然林的更新选择"有
助于木材性质预测"为森林定向培育和集约经营提
供理论依据’ 根据树木成熟龄和幼龄期木材性质"
预测成熟期木材性质"预测模型的建立"有助于预测
定向林木培育措施对木材材质变异的影响机制"有
助于得到优良木材材质的有效经营措施"有助于深
化木材的加工和利用’
林 业 科 学 8? 卷幼龄材又称未成熟材"位于髓心附近"围绕髓
心呈柱体分布"是受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影响的形
成层 区 域 所 产 生 的 次 生 木 质 部 $刘 一 星 等"
4AA8% ’ 幼龄材是次生人工林快速生长树木中严
重影响木材品质的部分 $刘一星等" 4AA8 % "其产
生是树木正常的生理过程"幼龄材比成熟材材质
要低得多"针叶材更是如此 $李坚等" 4A22 % ’ 树
木在生长过程中"幼龄材与成熟材径向解剖性质&
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等特性的变化没有明显界
限"从髓心到树皮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李坚
等" 4A22# RK%&+!"#$%" 4AAA% "这就为科学合理确
定二者的分界点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国内外学者
主要根据试验获得的原始数据"采用数学建模如
线性和非线性分段回归方程对木材径向解剖&物
理力学和化学性质进行回归和分类$L()-G*%,!"#$%
" 4AA:# $#)r!"#$%" 4AA8# Z-**-"*%!"#$%" 4A22#
6+#,0"G%!"#$%" 4A2A# _0# !"#$%" 4AA9# ;0"# !"#$%"
4AA:% "或者采用傅里叶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处
理"然后进行分类"确定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点
$;+.b%!"#$%" 4AA9% ’ 此外"还有学者采用有序聚
类最优分割法 $王金满等" 2??:# 陈广胜" 4AA: %
等统计学方法界定幼龄材与成熟材范围’ 在确定
幼龄材与成熟材界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王
金满等" 2??=# 黄荣凤等" 4AA9% &时间序列$陈广
胜" 4AA:# h%&C!"#$%" 2??:%和人工神经网络$陈
广胜" 4AA:# 祈庆钦" 4AA> %等方法"根据幼龄材
材质材性预测成熟材材质材性’ 其中"对某些变
异性较为复杂的材性指标"回归分析的拟合精度
和相关性较低#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效果明显好于
回归分析方法"但是预测误差相对较大# 神经网络
预测结果优于前二者"但无法确定输入变量的相
对贡献值"也难于对求得的数据进行统计预测$张
黎等" 4AA>% ’
随着数理统计理论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的逐步
完善"时间序列分类与预测方法的种类越来越多&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获得精度较高&运算速度较
快&操作相对简单的分类结果与过程的同时"不需
要大 量 的 样 本’ 支 持 向 量 机 $ +#HH.*)K-,).*
B%,0"&-+" 7I$% $ 陈 永 义 等" 4AA8# 付 阳 等"
4A2A%是一种专门的小样本理论"被认为是目前针
对小样本分类&回归等问题的最佳理论"在木材科
学领域主要应用在木材表面颜色模式识别 $杨少
春" 4AA> % &木材缺陷识别 $业宁等" 4AA:# ‘# !"
#$%" 4AA?# 4A2A %和预测建模 $陈立生" 4A22 %等
方面’
本文以 49 年生$2?>:)4A2A 年%人工林班克松
$8+1A-;#1L-+#1#%为试材"以其径向解剖性质为研
究对象"采用支持向量机$ 7I$%界定幼龄期与成熟
期的分界点"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幼龄期解剖性质预
测成熟期解剖性质’
2\材料与方法
EDEF试验材料
人工纯林班克松试材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
区林科院林业试验基地"造林初植密度 4 4:A 株*
0BW4"坡向半阴坡$磁方位角 92l%"坡度 22l"土壤
为暗棕壤"L层厚 2A ,B"土层厚 :2 ,B’ 在样地上
选取 5 株样木"每株样木在胸高处$2T5 B%钻取一
根生长锥"标明南北方向"带回实验室作为木材解剖
性质试材’
EDGF试验方法
人工林班克松木材解剖性质包括管胞长度&胞
壁率&壁腔比&管胞双壁厚&弦$径%向管胞胞腔直径
和弦$径%向管胞长宽比等’ 采用离析法 $李坚等"
4A22%测定管胞长度# 采用切片和 6a^ F9T4 彩色图
像计算机分析软件$李坚等" 4A22%测定胞壁率&壁
腔比&管胞双壁厚和弦$径%向管胞胞腔直径# 根据
管胞长度&管胞双壁厚&弦$径%向管胞胞腔直径"通
过计算得出弦$径%向管胞长宽比!
管胞弦$径% 向长宽比 O
管胞长度
弦$径% 向管胞胞腔直径 V管胞双壁厚
’
\\根据试验获得的原始数据"基于 $%)(%E=T2ATA
$X4A2A%%软件"采用 7I$进行人工林班克松成熟
材解剖性质的预测’ 由于解剖性质的量纲不同"因
此需要采用 $%)(%E 自带的归一化函数 B%HB"&B%c
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使 7I$的输
入数据限制在 A f2 区间内"减小由于量纲不同而造
成的对网络训练的影响’ 对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进
行参数寻优"在交叉验证准确率 ;I%,,#*%,G最高或
交叉验证均方误差 ;IB+-最小的情况下确定最佳
参数 ,和 ’"利用最佳参数 ,和 ’ 对 7I$进行网络
训练和分类预测’ 界定树木幼龄期与成熟期以及根
据树木成熟龄和幼龄期木材性质预测成熟期木材性
质的整体建模过程如图 2 所示’
A42
\第 ? 期 张\燕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7I$%的班克松人工林成熟材解剖性质的预测
图 2\7I$建模过程
Z"CT2\60-B.D-("&C/(.J,0%*)./7I$
4\结果与分析
GDEF解剖性质的变异规律
4T2T2\界定幼龄期与成熟期\由于人工林成熟期
一般在树木生长的第 2A f49 年"并且 7I$网络不
要求数据结构对称"因此人工林班克松早材解剖性
质训练集与测试集的选择及分类结果如表 2 所示’
第 2 行与第 4 行训练集的组合中"除前 :">"? 年与
后 = 年的 5 个组合获得统一的分类结果外"其他组
合没有获得有效的分类结果"不能成功界定树木幼
龄期与成熟期’ 由此可知"在早材训练集的选择上"
树木生长后 = 年及以前的木材解剖性质不作为主要
考虑对象# 5 个组合得到统一的分类结果"为树木
生长的第 2> 年’ 第 5 行与第 8 行训练集的各项组
合均获得统一的分类结果"为树木生长的第 2> 年’
第 9 行与第 : 行训练集的组合中"除 4 个组合得到
的分类结果为树木生长的第 2: 年外"其他各项组合
均获得统一的分类结果"为树木生长的第 2= 年’ 第
= 行训练集的组合得到的分类结果主要有 4 类"为
树木生长的第 2= 年和第 2> 年’
根据各项组合的分类结果可知"人工林班克松
早材幼龄期与成熟期的分界点为树木生长的第 2:"
2= 或 2> 年"即从第 2: 年开始"早材的解剖性质已
经达到成熟"但早材整体品质仍在继续上升"至第
2> 年达到正常"因此将人工林班克松早材幼龄期与
成熟期的分界点确定为树木生长的第 2> 年’
以人工林班克松木材晚材解剖性质为研究对
象"采用 7I$界定木材幼龄期与成熟期"训练集与
测试集的选择及分类结果如表 4 所示’ 第 2 f5 行
训练集的各项组合均没有获得有效的分类结果"不
能成功界定树木的幼龄期与成熟期"由此可知"在晚
材训练集的选择上"树木生长后 : 年及以前的木材
解剖性质不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第 2 f5 列训练集
的组合中"除 8 项组合没有获得有效的分类结果外"
其他各项组合均获得统一的分类结果"为树木生长
的第 2> 年’ 第 8 f= 列训练集的组合中"除没有获
得有效的分类结果外"其他各项组合获得的分类结
果主要集中在树木生长的第 2A"24 和 28 年’ 由于
第 8 f= 列训练集的选择靠近髓心"而近髓心处主要
是幼龄材"其晚材解剖性质特征不显著"因此主要以
前 5 列的分类结果为主"后 8 列分类结果作为参考
与相互检验的依据’ 根据前 5 列的分类结果可知"
从树木生长的第 2> 年开始"人工林班克松晚材的解
剖性质达到正常"树木生长进入成熟期’
表 EF早材训练集与测试集的选择及分类结果"幼龄期与成熟期# !
H&5DEFH./0/)/,’("#,)&00(1(,&’("#*/0+)’0"1’*&(#(#= 0/’’/0’0/’"1/&*): B""7"<+?/#()/%.&0/J&’+*/%.&0/#
训练集 6*%"&"&C+-)
前 24 年
60-/"*+)
24 G-%*+
前 22 年
60-/"*+)
22 G-%*+
前 2A 年
60-/"*+)
2A G-%*+
前 ? 年
60-/"*+)
? G-%*+
前 > 年
60-/"*+)
> G-%*+
前 = 年
60-/"*+)
= G-%*+
前 : 年
60-/"*+)
: G-%*+
训练集
6*%"&"&C
+-)
后 > 年 60-(%)-+)> G-%*+ ) ) ) ) ) ) )
后 = 年 60-(%)-+)= G-%*+ ) ) )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 第 2> 年 2>
)0
G-%*+
后 : 年 6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后 9 年 60-(%)-+)9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后 8 年 60-(%)-+)8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后 5 年 60-(%)-+)5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后 4 年 60-(%)-+)4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U2> 年 2=U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U2> 年 2=U2>)0
G-%*+
\\%! .)/表示没有产生有效分类结果’ .)/B-%&+&.-/",)"K-,(%++"/",%)".& *-+#()+3下同 60-+%B-E-(.J3
242
林 业 科 学 8? 卷表 GF晚材训练集与测试集的选择及分类结果"幼龄期与成熟期#
H&5IGFH./0/)/,’("#,)&00(1(,&’("#*/0+)’0"1’*&(#(#= 0/’’/0’0/’"1)&’/B""7"<+?/#()/%.&0/J&’+*/%.&0/#
训练集 6*%"&"&C+-)
前 24 年
60-/"*+)24 G-%*+
前 22 年
60-/"*+)22 G-%*+
前 2A 年
60-/"*+)2A G-%*+
前 ? 年
60-/"*+)? G-%*+
前 > 年
60-/"*+)> G-%*+
前 = 年
60-/"*+)= G-%*+
前 : 年
60-/"*+): G-%*+
训练集
6*%"&"&C
+-)
后 > 年 60-(%)-+)> G-%*+ ) ) ) ) ) ) )
后 = 年 60-(%)-+)= G-%*+ ) ) ) ) ) ) )
后 : 年 60-(%)-+): G-%*+ ) ) ) ) ) ) )
后 9 年 60-(%)-+)9 G-%*+ ) 第 2> 年 2>)0 第 2> 年 2>)0 ) ) ) 第 2A 年 2A)0
后 8 年 60-(%)-+)8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8 年 28)0
G-%*+
第 24 年 24)0
G-%*+
第 2A 年 2A)0
G-%*+
第 2A 年 2A)0
G-%*+
后 5 年 60-(%)-+)5 G-%*+ ) 第
2> 年 2>)0
G-%*+
第 2> 年 2>)0
G-%*+
第 24 年 24)0
G-%*+
) 第 2A 年 2A
)0
G-%*+
第 2A 年 2A)0
G-%*+
后 4 年 60-(%)-+)4 G-%*+ ) ) 第
2> 年 2>)0
G-%*+
) ) 第 2A 年 2A
)0
G-%*+
第 2AU28 年 2AU2>)0
G-%*+
4T2T4\幼龄期与成熟期解剖性质的变异规律\人
工林班克松幼龄期与成熟期主要解剖性质的测定结
果如表 5 所示’ 成熟期早晚材管胞长度&管胞长宽
比和晚材壁腔比平均值远高于幼龄期"成熟期早晚
材胞壁率和早材壁腔比平均值与幼龄期比较接近#
除早材壁腔比外"其他成熟期解剖性质的变异程度
远小于幼龄期"数值分布较幼龄期集中"二者差异显
著’ 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 处在幼龄期的树木"其
材质材性尚未成熟"因此各项指标的实测值相对较
低&变异程度相对较大&数值分布分散# 当树木生长
进入成熟期"材质材性趋于正常"所以各项指标的实
测值相对较高&变化范围相对较小’ 同时也说明采
用 7I$能够有效确定人工林班克松幼龄期与成熟
期的界限’
表 CF幼龄期与成熟期主要解剖性质的测定结果
H&5DCFH./7/’/*4(#&’("#*/0+)’0"14&(#&’"4(,&)%*"%/*’(/0"1<+?/#()/J&’+*/%.&0/
指标
Q&D-c
部位
1.+")".&
均值
$-%&
标准差
7)%&D%*D D-K"%)".&
变异系数
;I$d%
样本量
7%BH(-+"r-
早材 R%*(GJ..D
幼龄材 [#K-&"(-J..D 4 5:8T=A> 99AT>9: 45T4?9 2: e5A
管胞长度 成熟材 $%)#*-J..D 5 858T=45 245T?:: 5T:A? > e5A
6*%,0-"D (-&C)0
晚材 !%)-J..D
幼龄材 [#K-&"(-J..D 4 859T88? 8?>T:98 4AT8=9 2: e5A
成熟材 $%)#*-J..D 5 25>T9:: 2A?T:42 5T8?5 > e5A
早材 R%*(GJ..D
幼龄材 [#K-&"(-J..D 58T54> 8T82A 24T>8: 2: e5A
胞壁率 成熟材 $%)#*-J..D 58T:8? AT>2? 4T5:9 > e5A
;-(J%(H-*,-&)%C-
晚材 !%)-J..D
幼龄材 [#K-&"(-J..D =>T:82 5T8>A 8T849 2: e5A
成熟材 $%)#*-J..D ==T>84 2T52? 2T:?8 > e5A
早材 R%*(GJ..D
幼龄材 [#K-&"(-J..D AT2=2 ATAA9 5T2>5 2: e5A
壁腔比 成熟材 $%)#*-J..D AT2?A ATAA8 4T4=9 > e5A
X%)"../J%().,%K")G
晚材 !%)-J..D
幼龄材 [#K-&"(-J..D 2T558 AT242 ?TA=4 2: e5A
成熟材 $%)#*-J..D 2T828 ATA45 2T:A= > e5A
弦向早材 幼龄材 [#K-&"(-J..D >5T:A2 2AT:9= 24T=8> 2: e5A
6%&C-&)"%(-%*(GJ..D 成熟材 $%)#*-J..D 222T445 5T9>5 5T442 > e5A
弦向晚材 幼龄材 [#K-&"(-J..D ?4T=>2 25T9A4 28T995 2: e5A
管胞长宽比 6%&C-&)"%((%)-J..D 成熟材 $%)#*-J..D 22?T8AA :T958 9T8=5 > e5A
6*%,0-"D (-&C)0 ).J"D)0 径向早材 幼龄材 [#K-&"(-J..D :5T82? >T?8> 28T2A? 2: e5A
X%D"%(-%*(GJ..D 成熟材 $%)#*-J..D ?5T?28 9T:5A 9T??9 > e5A
径向晚材 幼龄材 [#K-&"(-J..D 2A5T5?4 42T2>4 4AT8>= 2: e5A
X%D"%((%)-J..D 成熟材 $%)#*-J..D 25=T=9? 5T4A4 4T548 > e5A
GDGF预测成熟期解剖性质
由上可知"人工林班克松幼龄期与成熟期的分
界点为树木生长的第 2> 年"因此以前 2> 年 $幼龄
期%解剖性质作为训练集"根据其径向变异规律建
立预测模型"预测第 2? f49 年$成熟期%解剖性质’
人工林班克松早晚材管胞长度&胞壁率&壁腔
比&径$弦%向管胞长宽比等解剖性质参数选择情
况及成熟预测结果如表 8 所示"各指标的均方误
差 B+-小于 ATA2&决定系数 B4 大于 AT?2"说明采
用 7I$可以很好地对上述早晚材解剖性质进行成
442
\第 ? 期 张\燕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7I$%的班克松人工林成熟材解剖性质的预测
熟预测"早材管胞长度和胞壁率预测相关性高于
晚材"而晚材壁腔比预测的相关性高于早材"对于
径$弦%向管胞长宽比预测的相关性表现出径向晚
材 i弦向晚材 i弦向早材 i径向早材’
表 LF早晚材解剖性质成熟预测参数
H&5DLFH./4&’+*/%*/7(,’("#%&*&4/’/*0B(’.&’"4(,&)%*"%/*’(/0"1/&*):a)&’/B""7
指标
Q&D-c
部位
1.+")".&
交叉验证
均方误差
;IB+-
最佳参数 ,
@H)"B#B
H%*%B-)-*+,
最佳参数 ’
@H)"B#B
H%*%B-)-*+’
均方误差
$+-
决定系数
a-)-*B"&%)".&
,.-/","-&)B4
管胞长度 早材 R%*(GJ..D ATAA: A>= 5 ?T2>? : 2T=82 2A ATAA5 5 AT?95 4
6*%,0-"D (-&C)0 晚材 !%)-J..D ATA22 A>? A 9T4=> A AT9=8 59 ATA22 2 AT?25 :
胞壁率 早材 R%*(GJ..D ATAA9 999 8 ?T2>? : 2:TAAA AA ATAA9 : AT?== >
;-(J%(H-*,-&)%C- 晚材 !%)-J..D ATA22 2A? A 5TA52 8 8>T9A4 ?A ATA22 2 AT?8= A
壁腔比 早材 R%*(GJ..D ATA24 >?= A 2TAAA A 9T4=> AA ATA24 ? AT?A9 :
X%)"../J%().,%K")G 晚材 !%)-J..D ATAA: ??= : 5TA52 8 ?T2>? :A ATAA= A AT?>2 :
弦向管胞长宽比 早材 R%*(GJ..D ATA2A A:5 A 28=TA55 8 2T=82 2A ATA2A 2 AT?8= >
6%&C-&)"%()*%,0-"D (-&C)0 ).J"D)0 晚材 !%)-J..D ATAA9 >2A ? 5TA52 8 2T=82 2A ATAA9 > AT?:= A
径向管胞长宽比 早材 R%*(GJ..D ATAA= 24> 8 5TA52 8 2TAAA AA ATAA: 2 AT?54 8
X%D"%()*%,0-"D (-&C)0 ).J"D)0 晚材 !%)-J..D ATAA9 828 > 5TA52 8 2TAAA AA ATAA9 8 AT?=4 2
\\早晚材管胞长度和径向长宽比实测值与成熟预
测值如图 4%"E"""V所示’ 受树木立地环境的影响"
班克松早材管胞长度和径向长宽比在第 42 年突然
降低"打破了持续上升的趋势"如果仍选择前 2> 年
作为预测集"会导致预测模型的后期预测结果偏离
实际"对树木成熟期的整体预测有所影响"所以将前
44 年的实测值作为训练集"得到早材管胞长度成熟
预测误差为 8T5A:d&标准差为 8T452d"晚材成熟
预测误差为 :T5>=d&标准差为 22T?85d"早材管胞
长度成熟预测结果好于晚材"而早材管胞径向长宽
比成熟预测误差和标准差大于晚材"早材管胞径向
长宽比成熟预测结果不及晚材’ 早晚材管胞长度和
径向长宽比成熟预测结果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偏
差不大"预测曲线能够体现早晚材管胞长度和径向
长宽比的总体变化趋势’
早晚材胞壁率&壁腔比和管胞弦向长宽比实测
值与成熟预测值如图 4,f0 所示"早材成熟预测误
差和标准差均大于晚材"晚材成熟预测结果好于早
材’ 早晚材胞壁率和管胞弦向长宽比的预测值与实
测值偏差不大"获得了较好的成熟预测结果"预测曲
线能够体现早晚材胞壁率和管胞弦向长宽比的总体
变化趋势’ 早材壁腔比前 2> 年$幼龄期%的预测结
果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不大"预测曲线能够体
现幼龄期壁腔比的上下波动# 第 2? f49 年成熟期
的预测值偏离实测值较远"其原因主要在于! 训练
集选取的截止点为第 2> 年"而第 2? f49 年的早材
壁腔比变化波动范围较大"预测曲线按照前 2> 年的
整体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未能考虑到第 2? f49 年的
局部上下波动变化趋势"因此预测值虽然接近实测
值"但却产生相反的变化趋势’ 髓心处早晚材管胞
腔径差异不明显"早材也表现出较厚的腔壁"这样就
使髓心处的胞壁率较大"从图 4,中可以观察到前 5
年的胞壁率较大"而在 5 年后表现出和壁腔比相同
的变化趋势’
成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受训练集截止点选取的
影响"若在训练集截止点前后没有出现突变点"则可
获得较好的成熟预测结果# 若在训练集截止点前后
出现突变点"在 7I$模糊训练的过程中就会考虑到
突变点的存在而影响整体预测的准确性’ 所以"在
截止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截止点的
位置"从而保证整体结果的准确性’
5\结论
2% 采用 7I$能够有效确定人工林班克松幼龄
期与成熟期的界限"界定结果为第 2> 年"即从树木
生长的第 2> 年开始"早晚材的解剖性质成熟"木材
品质达到正常’ 在界定幼龄期与成熟期的过程中"
早材训练集的选择以树木生长前 : f24 年和后 4 f
: 年的解剖性质为主# 晚材训练集的选择以树木生
长前 2A f24 年和后 4 f9 年的解剖性质为主"前
: f?年和后 4 f9 年的解剖性质为辅"其他时间段的
解剖性质不作为训练集主要选择对象’ 除晚材胞壁
率外"其他成熟期解剖性质实测值的平均值高于幼
龄期# 除早材壁腔比外"其他成熟期解剖性质实测
值的变异程度远小于幼龄期"数值分布较幼龄期
集中’
4% 根据人工林班克松的成熟龄和幼龄期解剖
性质的径向变异规律"采用 7I$建立回归模型"根
据模型可以对其解剖性质进行成熟预测"成熟预测
误差低&相关性高# 除管胞长度和早材胞壁率外"对
542
林 业 科 学 8? 卷图 4\早晚材解剖性质实测值与成熟预测值
Z"CT4\60-B-%+#*-D K%(#-%&D B%)#*-H*-D",)".& ./%&%).B",%(H*.H-*)"-+./-%*(G%&D (%)-J..D
于其他解剖性质"晚材成熟预测结果好于早材’ 预
测曲线是平滑曲线"能够体现解剖性质整体的变化
趋势"但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局部高低起伏的变化情
况表现不足’ 成熟预测结果高低取决于训练集截止
842
\第 ? 期 张\燕等! 基于支持向量机$7I$%的班克松人工林成熟材解剖性质的预测
点前后的解剖性质"如果训练集截止点前后的解剖
性质没有降低或升高的突变"那么成熟预测结果较
好# 如果训练集截止点前后的解剖性质存在显著的
降低或升高突变"那么成熟预测只能按照训练集原
有的趋势进行预测"不能表现出突变点的变化"从而
出现 4 种情况! 或者能够正确预测成熟期解剖性质
的变化趋势&但预测误差相对较大# 或者预测误差
较小&但预测趋势与成熟期解剖性质的变化趋势
相反’
参 考 文 献
陈广胜34AA:3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林落叶松木材材质预测研究3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
陈立生34A22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木材干燥预测控制技术3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
陈永义"俞小鼎"高学浩"等34AA83处理非线性分类和回归问题的
一种新方法$Q%)))支持向量机方法简介3应用气象学报" 29
$5% ! 589 W5983
付\阳"李昆仑34A2A3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选择方法综述3电脑知
识与技术" :$4>% ! >A>2 W>A>93
黄荣凤"鲍甫成"张冬梅34AA93杨树材性成熟龄模型的建立及树体
内幼龄材的分布3林业科学" 82$5% ! 2A5 W2A?3
江泽慧"姜笑梅34A223木材结构与其品质特性的相关性3北京! 科
学出版社3
李\坚"郭明辉"赵西平34A223木材品质与营林环境3北京! 科学
出版社3
刘一星3赵广杰34AA83木质资源材料学3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3
祈庆钦34AA>3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林油松木材径向解剖特性预测
研究3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王金满"刘一星"李\坚32??:3人工林长白落叶松木材材质早期预
测模式$Q%)))材性变异&幼龄期与成熟期的界定3东北林业大
学学报" 48$9% ! :9 W=23
王金满"李\坚"刘一星32??=3人工林长白落叶松木材材质早期预
测模式$QQ%)))材质早期预测与木材品质评价3东北林业大学
学报" 49$4% ! 48 W4>3
杨少春34AA>3木材表面颜色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3哈尔滨!东北林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业\宁"王厚立"徐兆军"等34AA: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木材缺陷识
别3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45$8% ! 5 W93
张\黎"赵荣军"费本华34AA>3人工林木材材性预测研究进展3西
北林学院学报" 45$4% ! 2:A W2:53
L()-G*%,[";(.#)"-*L"_0%&C7 3^4AA:3;0%*%,)-*"r%)".& ./V#K-&"(-
J..D ).B%)#*-J..D )*%&+")".& %C-"& E(%,b +H*#,-$8+,!# *#6+#1#
$$"(3% N37313% %)D"/-*-&)+)%&D D-&+")"-+%&D +%BH("&C0-"C0)+3
h..D 7,"-&,-%&D 6-,0&.(.CG" 8A$4% ! 248 W25>3
;0"# ; $" h%&C7 "^ !"& ; [" !"#$% 4AA:3LHH(",%)".& ./)0-
/*%,).B-)-*/.*,*#+0"&C+)*-&C)0! V#K-&"(-FB%)#*-J..D D-B%*,%)".&
"& 6%"J%&"%$E#+Y#1+# ,67K")*!6+)+(-%3[.#*&%(./h..D 7,"-&,-"
94$2% ! ? W283
;+.b%!"_0# ["6%b%)%Y34AA93LHH(",%)".& ./)0-Z.#*"-*%&%(G+"+).
D-)-*B"&-)0-D-B%*,%)".& E-)J--& V#K-&"(-%&D B%)#*-J..D3
[.#*&%(./h..D 7,"-&,-" 92$5% ! 5A? W5223
RK%&+[h" 7-&/)[Z"‘*--& ah34AAA3[#K-&"(-J..D -/-,)"& *-D
%(D-*! %&%(G+"+./H0G+",%(%&D B-,0%&",%(D%)%).D-("&-%)-V#K-&"(-
%&D B%)#*-J..D r.&-+3Z.*-+)1*.D#,)+[.#*&%(" 9A $ = U> % !
=9 W>=3
Z-**-"*%L!"7-K-*.R6a";%(.&-C.Zh34A223a-)-*B"&%)".& .//"E-*
(-&C)0 %&D V#K-&"(-%&D B%)#*-J..D r.&-+/*.BM!5!# ;6#-+$+!1-+-
)*--+C*.J& "& N*%r"(3R#*[h..D 1*.D" :?$8% ! :9? W::43
‘# Q^ <"L&D-*++.& <"I",-& X34AA?3L#).B%)",,(%++"/",%)".& ./J..D
D-/-,)+#+"&C +#HH.*)K-,).*B%,0"&-+3 ;.BH#)-*I"+".& %&D
‘*%H0",+" 955=! 59: W5:=3
‘# Q^ <"L&D-*++.& <"I",-& X34A2A3h..D D-/-,),(%++"/",%)".&
E%+-D .& "B%C-%&%(G+"+%&D +#HH.*)K-,).*B%,0"&-+3h..D 7,"-&,-
%&D 6-,0&.(.CG" 88$8% ! :?5 W=A83
$#)rX" ‘#"(-GR" 7%#)-*’<" !"#$%4AA83$.D-("&CV#K-&"(-FB%)#*-
J..D )*%&+")".& "& 7,.)+H"&-$8+1A--7$5!-"6+-!3% #+"&C&.&("&-%*
B"c-DF-/-,)+B.D-(+3 L&&%(+ ./Z.*-+) 7,"-&,-" :2 $ > % !
>52 W>823
6+#,0"G%X" Z#*#b%J%Q34A2A3X-(%)".&+0"H E-)J--& )0-*%D"%(K%*"%)".&
./*%G,0%*%,)-*"+)",+%&D )0-+)%C-+./*%D"%(+)-B "&,*-B-&)"&
.!$L)5# -!66#"#%[.#*&%(./h..D 7,"-&,-" 9:$:% ! 8?9 W9A23
h%&C["&B%&"‘#.$"&C0#""j# 1"&CJ#32??:3LXQ$LB.D-(.& J..D
H*.H-*)"-+K%*"%)".& H%)-*& ./Y.*-%& (%*,03[.#*&%(./S.*)0-%+)
Z.*-+)*G’&"K-*+")G" =$8% ! 9= W:A3
_0# [["6%D..b%S"6%b%)%Y"!"#$%4AA93‘*.J)0 %&D J..D P#%(")G./
-A’+$ =67K")*!6+# 0#K)1+,# % H(%&)-D "& %b")%H*-/-,)#*- $ QQ%3
[#K-&"(-UB%)#*-J..D D-)-*B"&%)".& ./%C-D )*--+3[.#*&%(./h..D
7,"-&,-" 92$4% ! ?9 W2A23
!责任编辑\石红青"
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