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Utilizing Parasitoid Chouioia cunea Yang (Hymenoptera: Eulophidae) for Sustainable Control of Fall Webworm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5倍,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使有虫株率降到1.25%,天敌的总寄生率达到92.67%。放蜂防治后连续5年,共追踪调查10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发现这种小蜂具有良好的持续控制效果。美国白蛾在防治后第2年至第5年有虫株率均保持在0.1%以下的低水平,天敌的寄生率仍高达92%,表明持续控制作用十分显著。研究中,还对我们计算出的回归模型y=-51.60795+77.47512lgx进行了实际检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多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与实际调查所得的总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调查天敌的寄生率,能够大大节约工作量,利于生产单位实际应用。

Releasing parasitoid Chouioia cunea Yang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Fall Webworm Hyphantria cunea (Drury), an serious invasive defoliator has been researched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03.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ll Webworm population could be effectively put under control when releasing the parasitoid in the full-grown larval and early pupal stages of Fall Webworm respectively and in two consecutive generations, with release proportion of 5 wasps versus 1 host larva. The infested rates of trees reduced to 1.25%, and total parasitism rates of Fall Webworm attacked by natural enemies reached 92.67% after carrying out the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first year. Occurrence of 10 generations of Fall Webworm has been traced continuously for 5 years after release of C.cunea, it indicated that this chalcidoid parasitoid had excellent sustainable control effectiveness on Fall Webworm. The infested tree rates kept under 0.1% and parasitism rates of Fall Webworm by insect natural enemies were still beyond 92% from the 2nd to 5th year after applying the biocontrol measure, which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sustainable control effects of C.cunea. In addition, a new regression model ( y =-51.607 95+77.475 12 lg x ) we established on parasitism rates between total insect natural enemies and C. cunea itself has also been evaluated in practic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total parasitism rates calculated by this model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with those from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us, the model is usable in the survey of parasitism rates by operating organizations for greatly saving works.


全 文 :第 wt卷 第 x期
u s s x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t o‘²1x
≥ ³¨qou s s x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3
杨忠岐t 王小艺t 王传珍u 乔秀荣v 庞建军w
kt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tsss|t ~
u1 山东省烟台市林木保护站 烟台 uywsss ~ v1 河北省秦皇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秦皇岛 syyssw ~
w1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天津 vsst{tl
摘 要 }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 o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 t次 o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
量的 x倍 o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 o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 o使有虫株率降到 t1ux h o天敌的总寄生率达
到 |u1yz h ∀放蜂防治后连续 x年 o共追踪调查 ts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 o发现这种小蜂具有良好的持续控制效
果 ∀美国白蛾在防治后第 u年至第 x年有虫株率均保持在 s1t h以下的低水平 o天敌的寄生率仍高达 |u h o表明持
续控制作用十分显著 ∀研究中 o还对我们计算出的回归模型 ψ€ p xt1ysz |x n zz1wzx tu ª¯ξ 进行了实际检验 ∀结
果显示 o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多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与实际调查所得的总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o因此 o该模型可
以用于调查天敌的寄生率 o能够大大节约工作量 o利于生产单位实际应用 ∀
关键词 } 美国白蛾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物防治 ~持续控制 ~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 }≥zyv1vsy1w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xlsx p sszu p s|
收稿日期 }ussx p sx p uy ∀
基金项目 }国家攻关课题 kusst…„xs|…ttl ~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kussvlvt p t  ∀
Στυδιεσ ον Υτιλιζινγ Παρασιτοιδ Χηουιοια χυνεα Ψανγ kΗψµενοπτερα}Ευλοπηιδαεl
φορ Συσταιναβλε Χοντρολ οφ Φαλλ Ωεβωορµ
≠¤±ª«²±ª´¬t • ¤±ª ÷¬¤²¼¬t • ¤±ª≤«∏¤±½«¨ ±u ±¬¤² ÷¬∏µ²±ªv °¤±ª¬¤±­∏±w
kt1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ΧΑΦ Τηε ΚεψΛαβ οφ Φορεστ Προτεχτιον οφ ΣΦΑ Βειϕινγ tsss|t ~
u1 Ψανται Φορεστ Προτεχτιον Στατιον οφ Σηανδονγ Προϖινχε Ψανται uywsss ~
v1 Θινηυανγδαο Φορεστ ∆ισεασε ανδ Ινσεχτ Πεστ ΧοντρολΣτατιον οφ Ηεβει Προϖινχε Θινηυανγδαο syyssw ~
w1 Τιανϕιν Μυνιχιπαλ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ΓαρδενινγpΦορεστρψ Σχιενχε Τιανϕιν vsst{tl
Αβστραχτ } • ¨¯ ¤¨¶¬±ª³¤µ¤¶¬·²¬§ Χηουιοιαχυνεα ≠¤±ª©²µ¥¬²¯²ª¬¦¤¯ ¦²±·µ²¯ ²©·«¨ ƒ¤¯¯ • ¥¨º²µ° Ηψπηαντριαχυνεαk⁄µ∏µ¼l o¤±
¶¨µ¬²∏¶¬±√¤¶¬√¨ §¨©²¯¬¤·²µ«¤¶¥¨ ±¨ µ¨¶¨¤µ¦«¨§¬± ≤«¬±¤©µ²° t||{ ·²ussv1 • ¶¨∏¯·¶¶«²º¨ §·«¤··«¨ ƒ¤¯¯ • ¥¨º²µ° ³²³∏¯¤·¬²±
¦²∏¯§¥¨ ©¨©¨¦·¬√¨ ¼¯ ³∏·∏±§¨µ¦²±·µ²¯ º«¨ ± µ¨¯¨ ¤¶¬±ª·«¨ ³¤µ¤¶¬·²¬§¬± ·«¨ ©∏¯¯ 2ªµ²º± ¤¯µ√¤¯ ¤±§ ¤¨µ¯¼ ³∏³¤¯ ¶·¤ª¨¶²© ƒ¤¯¯
• ¥¨º²µ° µ¨¶³¨¦·¬√¨ ¼¯ ¤±§¬±·º²¦²±¶¨¦∏·¬√¨ ª¨ ±¨ µ¤·¬²±¶oº¬·«µ¨¯¨ ¤¶¨ ³µ²³²µ·¬²± ²©x º¤¶³¶√¨ µ¶∏¶t «²¶·¯¤µ√¤q׫¨ ¬±©¨¶·¨§
µ¤·¨¶²©·µ¨ ¶¨µ¨§∏¦¨§·²t1ux h o¤±§·²·¤¯ ³¤µ¤¶¬·¬¶°µ¤·¨¶²©ƒ¤¯¯ • ¥¨º²µ° ¤·¤¦®¨ §¥¼ ±¤·∏µ¤¯ ±¨¨ °¬¨¶µ¨¤¦«¨§|u1yz h ¤©·¨µ
¦¤µµ¼¬±ª²∏··«¨ ¥¬²¯²ª¬¦¤¯ ¦²±·µ²¯ °¨ ¤¶∏µ¨¶©²µ·«¨ ©¬µ¶·¼¨ ¤µq ’¦¦∏µµ¨±¦¨ ²©ts ª¨ ±¨ µ¤·¬²±¶²© ƒ¤¯¯ • ¥¨º²µ° «¤¶¥¨ ±¨ ·µ¤¦¨§
¦²±·¬±∏²∏¶¯¼ ©²µx ¼¨ ¤µ¶¤©·¨µµ¨¯¨ ¤¶¨ ²© Χqχυνεαo¬·¬±§¬¦¤·¨§·«¤··«¬¶¦«¤¯¦¬§²¬§³¤µ¤¶¬·²¬§«¤§ ¬¨¦¨¯¯ ±¨·¶∏¶·¤¬±¤¥¯¨¦²±·µ²¯
©¨©¨¦·¬√¨ ±¨ ¶¶²± ƒ¤¯¯ • ¥¨º²µ°q׫¨ ¬±©¨¶·¨§·µ¨¨µ¤·¨¶®¨ ³·∏±§¨µs1t h ¤±§³¤µ¤¶¬·¬¶°µ¤·¨¶²©ƒ¤¯¯ • ¥¨º²µ° ¥¼¬±¶¨¦·±¤·∏µ¤¯
±¨¨ °¬¨¶º¨ µ¨ ¶·¬¯¯ ¥¨¼²±§|u h ©µ²°·«¨ u±§·²x·«¼¨ ¤µ¤©·¨µ¤³³¯¼¬±ª·«¨ ¥¬²¦²±·µ²¯ °¨ ¤¶∏µ¨ oº«¬¦«§¨ °²±¶·µ¤·¨§·«¨ ¶¬ª±¬©¬¦¤±·
¶∏¶·¤¬±¤¥¯¨¦²±·µ²¯ ©¨©¨¦·¶²© ΧqχυνεαqŒ±¤§§¬·¬²±o¤±¨ º µ¨ªµ¨¶¶¬²± °²§¨¯kψ€ p xt1ysz |x n zz1wzx tu ª¯ξl º¨ ¶¨·¤¥¯¬¶«¨§
²± ³¤µ¤¶¬·¬¶°µ¤·¨¶¥¨·º¨ ±¨·²·¤¯ ¬±¶¨¦·±¤·∏µ¤¯ ±¨¨ °¬¨¶¤±§ Χqχυνεα¬·¶¨ ©¯«¤¶¤¯¶²¥¨ ±¨ √¨¤¯∏¤·¨§¬±³µ¤¦·¬¦¨ q• ¶¨∏¯·¶µ¨√¨ ¤¯ §¨
·«¤··«¨ ·²·¤¯ ³¤µ¤¶¬·¬¶°µ¤·¨¶¦¤¯¦∏¯¤·¨§¥¼·«¬¶°²§¨¯ §¬§±²·¶¬ª±¬©¬¦¤±·¯¼ §¬©©¨µº¬·«·«²¶¨ ©µ²° ³µ¤¦·¬¦¤¯ ¬±√¨ ¶·¬ª¤·¬²±q׫∏¶o
·«¨ °²§¨¯¬¶∏¶¤¥¯¨¬±·«¨ ¶∏µ√¨ ¼ ²©³¤µ¤¶¬·¬¶°µ¤·¨¶¥¼ ²³¨µ¤·¬±ª²µª¤±¬½¤·¬²±¶©²µªµ¨¤·¯¼¶¤√¬±ªº²µ®¶q
Κεψ ωορδσ} ƒ¤¯¯ • ¥¨º²µ°~ Χηουιοια χυνεα~¥¬²¯²ª¬¦¤¯ ¦²±·µ²¯ ~¶∏¶·¤¬±¤¥¯¨¦²±·µ²¯ ~µ¨ªµ¨¶¶¬²± °²§¨¯
白蛾周氏啮小蜂k Χηουιοια χυνεαlk膜翅目 }姬小蜂科 ∞∏¯²³«¬§¤¨ l内寄生在美国白蛾≈ Ηψπηαντρια χυνεα
k⁄µ∏µ¼l  k鳞翅目 }灯蛾科l 的蛹中k杨忠岐 ot|{|l ∀在美国白蛾发生区的大连 !烟台和秦皇岛连续 w年的调
查表明 o其在美国白蛾越冬蛹中的平均寄生率为 ux1{s h o在夏季世代蛹中的寄生率为 ty1tv h o而且未发现
重寄生性天敌的寄生 ∀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也表明 o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总寄生率最大 o多重比较
分析的结果也显示这种小蜂是控制美国白蛾最重要的天敌种类k≠¤±ª ετ αλqoussx¤l ∀
在筛选出这种重要寄生性天敌后 o作者先后研究了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学k杨忠岐等 ot||{l !发育与
温度的关系 o研究确定了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k杨忠岐 ousssl ~通过雌性成虫内部生殖系统的解剖 o研究
了其雌虫的怀卵量和繁殖潜能k杨忠岐 ot||xl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o进行了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研
究 o包括繁蜂替代寄主的筛选 !替代寄主的常年保存技术 !人工接蜂 !温湿度控制技术等 o使繁蜂实现了规模
化 ∀随后又研究了蜂种复壮技术 !人工放蜂防治技术等k≠¤±ª ετ αλqoussx¥l ∀
通过作者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转主寄主的研究发现 o在我国北方美国白蛾发生区 o除美国白蛾外 o
有 y种常见的林木食叶害虫是它的转主寄主 ∀白蛾周氏啮小蜂一年发生 z代 o而美国白蛾一年只发生 u代 o
小蜂除寄生两代美国白蛾蛹外 o其余的世代在这些寄主的蛹中寄生 o这些寄主的蛹期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阶
段相互衔接 o从而使小蜂能够保证种群的延续 o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o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有效控制 ∀研究还
发现 o美国白蛾的世代重叠现象比较普遍 o自然界中的蛹期时间持续较长 o也有利于小蜂的寄生和高种群数
量的维持 ∀同时 o作者还利用生命表方法 o研究了放蜂防治区 o第 t代和第 u代美国白蛾种群趋势指数kŒ
值l ∀u年 w代的 Œ平均值分别为 s1u|和 s1tw o表明美国白蛾的发生趋势在放蜂后整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o
可以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k魏建荣等 oussvl ∀但在自然界中 o在放蜂防治后 o小蜂实际对美国白蛾的长期而
持续的控制效果如何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 o作者在原放蜂区进行了长达 x年的跟踪调查 o以评价利用白蛾周
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后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o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t 材料和方法
1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从 t||{年至 ussv年 o连续 x年系统调查了辽宁大连 !山东烟台 !河北秦皇岛和天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
蜂防治区的美国白蛾控制情况 o共有 tu个防治试验区k试验区的名称见表 tl ∀
t1u调查内容和方法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控制美国白蛾的效果主要用放蜂防治后林分的有虫株率 !株平均网幕数和天敌的
寄生率等指标评价 ∀
t1u1t 有虫株率 !株平均网幕数和株平均虫口密度 每年在美国白蛾第 t代和第 u代 v龄幼虫期时调查 o
此时为网幕幼虫期 o但幼虫仍聚集在产卵时的同一网幕内取食而没有分网扩散 ∀由于 v龄幼虫取食量已增
大 o其网幕已扩大 o比较明显 o容易识别和观察 ∀山东烟台和天津分别在每年 y月上中旬和 {月上中旬调查 o
秦皇岛在 y月中下旬和 {月下旬调查 o大连在 y月下旬和 {月下旬至 |月上旬调查 ∀具体调查时间 o由于不
同年份温度的变化造成幼虫发育的差异而不一致 ∀调查时 o逐株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仔细观察 o统计有网幕
的植株数量 o其与该区内树木总数之比即为受害株率 ~调查中同时统计网幕数 o总网幕数与该试验区内树木
总数之比即为株平均网幕数 o最后取第一代与第二代株平均网幕数之均值 ∀
t1u1u 美国白蛾幼虫期寄生性天敌调查 美国白蛾卵期天敌很少 o作者在系统调查其天敌种类时没有发
现 o主要原因是其卵块上覆盖一层鳞毛 o使卵寄生蜂等天敌难以接近 ∀因此 o作者主要调查美国白蛾幼虫期
和蛹期的天敌寄生控制美国白蛾情况 ∀
幼虫期天敌主要有 u种 }白蛾孤独绒茧蜂k ∆ολιχηογενιδεα σινγυλαρισl和白蛾聚集绒茧蜂k Χοτεσια γρεγαλισl o
前者寄生美国白蛾低龄幼虫 o为单性内寄生 o在 u ∗ v龄时杀死寄主 o钻出寄主幼虫 o结茧化蛹 o蛹悬挂在网幕
内的丝网上 o容易识别 ~后者寄生美国白蛾大龄幼虫 o为群集内寄生性 o在寄主 y龄时杀死寄主幼虫钻出 o结
茧化蛹在寄主尸体两旁 o茧呈堆状 o十分明显 ∀根据上述幼虫期 u种主要天敌的特性 o幼虫期天敌调查分二
次进行 ∀一次是美国白蛾 v龄网幕幼虫期 o一次是在美国白蛾幼虫 y龄中期 o即下树爬行 o准备化蛹和化蛹
之前 ∀在 v龄幼调查时 o随机剪取 y个网幕 o轻拿轻放 o仔细检查网幕内丝网上附着的白色小茧 o统计数字 o
然后采集小茧放入指形管内饲养 o以得到茧蜂成虫 ~将其他的美国白蛾幼虫带回室内分笼饲养 o每天观察记
载美国白蛾幼虫死亡和寄生蜂结茧数量 ∀对美国白蛾老龄幼虫寄生情况调查时 o每个试验区随机选 ts株受
害树 o每株采集 ws头 y龄幼虫 o共采集 wss头美国白蛾饲养 o每天观察记载死亡和寄生蜂出蜂数量 ∀
t1u1v 美国白蛾蛹期天敌调查 美国白蛾蛹期天敌较多 o主要是寄生性天敌昆虫 ∀在美国白蛾虫口数量大
vz 第 x期 杨忠岐等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且危害严重时 o蛹比较容易采到 o调查蛹期天敌比较容易 ∀但在虫口数量较少时 o其蛹采集十分困难 ∀作者
采用在受害树干绑草把 o以诱集老熟幼虫进入化蛹 ∀在化蛹盛期之后 o解草把采集美国白蛾蛹 o然后将蛹放
入指形管中饲养 o每管 t蛹 o调查蛹期的寄生天敌种类和寄生率等 ∀分别统计第 t代和第 u代蛹的寄生率 o
而后取其均值 ∀
u 结果
211 放蜂防治后美国白蛾有虫株率 !网幕数量及天敌寄生情况的变化
进行放蜂防治试验时 o一般选择美国白蛾危害中等而稍偏重的地段或林分作为试验区 o一方面可以试验
白蛾周氏啮小蜂在害虫发生严重时的控制效果 o另一方面可作为防治示范基地 o便于以后大面积推广本项生
物防治技术 ∀放蜂防治前作好虫情调查k表 tl o和美国白蛾发生时期的预测预报 o以便及时在大部分幼虫老
熟期和化蛹初期放蜂时能够繁育出足够量的小蜂用于防治 ∀
每代美国白蛾防治时的放蜂数量按公式 ב€ • ≅ „‘≅ x计算 ∀k式中 ב为放蜂总量 o• 为放蜂后美国
白蛾网幕数 o„‘为每网幕中美国白蛾幼虫平均数量l ∀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各释放 xs h ∀连续放蜂 u
代 w次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每年发生 u代 o即一年中放蜂 w次 o于放蜂防治后的第 u年开始调查防治效
果 ∀放蜂防治试验区严禁喷洒任何化学药剂 ∀连续 x年调查各个试验区的控制情况 ∀根据表 t中的调查数
据 o做出了防治前后各放蜂防治区美国白蛾的有虫株率图和小蜂的寄生情况图k图 t p tsl ∀
从表 t和图 t p ts中可以看出 o在经过连续 u代 w次kt年l放蜂防治的地区 o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迅速
下降 o防治后第一年有虫株率就降到了 t1sx h o第二年降到了 s1xy h o随后一直保持在 s1t h的低水平以下 ∀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和其他天敌的寄生率很快上升 o防治后第一年达 |u1yz h o随后一直保持着这样的
高寄生率水平 o有效抑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在放蜂防治后的第 x年 o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仍然被控制在很
低水平 o没有造成危害 o达到了较长时期持续控制的显著效果 ∀
图 t 大连各地放蜂后美国白蛾平均有虫株率降低情况
ƒ¬ªqt • §¨∏¦·¬²± ²©·«¨ ° ¤¨±¬±©¨¶·¨§·µ¨¨µ¤·¨ ¥¼ ƒ¤¯¯
• ¥¨º²µ° ¤©·¨µµ¨¯¨ ¤¶¨ ·«¨ ³¤µ¤¶¬·²¬§¬± ⁄¤¯¬¤±
图 u 大连各地放蜂后天敌的平均控制效果
ƒ¬ªqu ׫¨ ° ¤¨± ¥¬²¯²ª¬¦¤¯ ¦²±·µ²¯ ©¨©¨¦·¬√¨ ±¨ ¶¶
¤©·¨µµ¨¯¨ ¤¶¨ ·«¨ ³¤µ¤¶¬·²¬§¬± ⁄¤¯¬¤±
图 v 烟台各地放蜂后美国白蛾平均有虫株率降低情况
ƒ¬ªqv • §¨∏¦·¬²± ²©·«¨ ° ¤¨±¬±©¨¶·¨§·µ¨¨µ¤·¨ ¥¼ ƒ¤¯¯
• ¥¨º²µ° ¤©·¨µµ¨¯¨ ¤¶¨ ·«¨ ³¤µ¤¶¬·²¬§¬± ≠¤±·¤¬
图 w 烟台各地放蜂后天敌平均控制效果
ƒ¬ªqw ׫¨ ° ¤¨± ¥¬²¯²ª¬¦¤¯ ¦²±·µ²¯ ©¨©¨¦·¬√¨ ±¨ ¶¶
¤©·¨µµ¨¯¨ ¤¶¨ ·«¨ ³¤µ¤¶¬·²¬§¬± ≠¤±·¤¬
wz 林 业 科 学 wt卷
图 x 天津各地放蜂后美国白蛾平均有虫株率降低情况
ƒ¬ªqx • §¨∏¦·¬²± ²©·«¨ °¨ ¤±¬±©¨¶·¨§·µ¨¨µ¤·¨ ¥¼ ƒ¤¯¯ • ¥¨º²µ°
¤©·¨µµ¨¯¨ ¤¶¨ ·«¨ ³¤µ¤¶¬·²¬§¬± ׬¤±­¬±
图 y 天津各地放蜂后天敌平均控制效果
ƒ¬ªqy ׫¨ ° ¤¨± ¥¬²¯²ª¬¦¤¯ ¦²±·µ²¯ ©¨©¨¦·¬√¨ ±¨ ¶¶
¤©·¨µµ¨¯¨ ¤¶¨ ·«¨ ³¤µ¤¶¬·²¬§¬± ׬¤±­¬±
图 z 秦皇岛各地放蜂后美国白蛾平均有虫株率降低情况
ƒ¬ªqz • §¨∏¦·¬²± ²©·«¨ °¨ ¤±¬±©¨¶·¨§·µ¨¨µ¤·¨ ¥¼ ƒ¤¯¯ • ¥¨º²µ°
¤©·¨µµ¨¯¨ ¤¶¨ ·«¨ ³¤µ¤¶¬·²¬§¬± ±¬±«∏¤±ª§¤²
图 { 秦皇岛各地放蜂后天敌平均控制效果
ƒ¬ªq{ ׫¨ ° ¤¨± ¥¬²¯²ª¬¦¤¯ ¦²±·µ²¯ ©¨©¨¦·¬√¨ ±¨ ¶¶
¤©·¨µµ¨¯¨ ¤¶¨ ·«¨ ³¤µ¤¶¬·²¬§¬± ±¬±«∏¤±ª§¤²
图 | 各放蜂防治区美国白蛾平均有虫株率降低情况
ƒ¬ªq| • §¨∏¦·¬²± ²©·«¨ ¤√¨ µ¤ª¨ ¬±©¨¶·¨§·µ¨¨µ¤·¨ ¥¼ ƒ¤¯¯ • ¥¨º²µ°
¤©·¨µµ¨¯¨ ¤¶¨ ·«¨ ³¤µ¤¶¬·²¬§¬± ¤¯¯ ¬¨³¨µ¬°¨ ±·¤¯ ¶¬·¨¶
图 ts 各放蜂防治区总天敌平均控制效果
ƒ¬ªqts ׫¨ ¤√ µ¨¤ª¨ ¥¬²¯²ª¬¦¤¯ ¦²±·µ²¯ ©¨©¨¦·¬√ ±¨¨ ¶¶
¤©·¨µµ¨¯¨ ¤¶¨ ·«¨ ³¤µ¤¶¬·²¬§¬± ¤¯¯ ¬¨³¨µ¬°¨ ±·¤¯ ¶¬·¨¶
212 放蜂防治后白蛾周氏啮小蜂与其他天敌寄生情况的数学模型检验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控制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 o是所有天敌中的优势种 ∀在寄生性天敌昆虫中 o
它的寄生率最高 ∀作者根据放蜂防治后第 u年所作的调查数据 o建立了表述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与其他
{种寄生性天敌 o即 }日本追寄蝇k Εξορισταϕαπονιχαl o舞毒蛾黑瘤姬蜂k Χοχχψγονιµυσ δισπαρισl o稻苞虫黑瘤姬
蜂k Χq παρναραεl o白蛾黑棒啮小蜂k Τετραστιχηυσσεπτεντριοναλισl o白蛾派姬小蜂k Πεδιοβιυσ ελασµιl o白蛾黑基啮
小蜂k Τετραστιχηυσ νιγριχοξαεl o白蛾索棒金小蜂k Χονοµοριυµ χυνεαl o广大腿小蜂k Βραχηψµερια λασυσl的总寄生
率之间的回归模型k≠¤±ª ετ αλqoussx¤~uss¥l }ψ € p xt1ysz |x n zz1wzx tu ª¯ξ o其中 ψ表示总寄生率k h l oξ
表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k h l ∀
xz 第 x期 杨忠岐等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yz 林 业 科 学 wt卷
zz 第 x期 杨忠岐等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z 林 业 科 学 wt卷
|z 第 x期 杨忠岐等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根据该模型 o在释放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中 o只要调查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
率 o就可以利用此模型计算出所有天敌对美国白蛾的总寄生率 o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调查的工作量 ∀经方差分
析 o表明该模型的回归关系十分显著 o回归模型成立 ∀但在放蜂防治后的几年中 o天敌的实际寄生情况是否
与该模型吻合 o也就是该模型能否比较准确的反映实际的多种天敌的总的寄生情况 o能否在今后生物防治中
应用 o为此 o作者在放蜂防治后连续 x年调查了白蛾周氏啮小蜂与其他天敌对美国白蛾的寄生情况 o以检验
该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o结果见表 u ∀
根据白蛾周氏蜂实际寄生率与实际总寄生率数值 o比较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代入回归模型中计算
出来的总寄生率数值k表 u中最后一栏l o经 ⁄ • ×多重检验 o两组数据的均值在 Α€ s1sx和 Α€ s1st水平上
均无显著差异 o表明拟合结果很好 ∀说明此模型是可靠的 o可以在防治中使用 ∀
v 讨论
311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可以达到持续控制的作用
根据上述作者连续 x年的持续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o在小蜂释放后第 u年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即急剧下
降 o虫口密度急剧减少 ∀这是由于防治时是采用淹没式释放法 ∀根据作者研究 ot头白蛾周氏啮小蜂即可寄
生消灭 t头美国白蛾 o而作者的释放量是美国白蛾数量的 x倍 ~再者 o该小蜂雌雄性比为kwx ∗ |yl α }t ⎯ o因
而释放的基本上都是可以寄生害虫的雌性 o因而能够迅速控制其种群数量 ∀由于放蜂防治区严禁使用化学
农药 o从而也保护了其他的天敌 o这些天敌的数量也迅速上升 o寄生率提高 o与白蛾周氏啮小蜂一起 o共同发
挥作用 o因而能够很快抑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 ∀
在严格 !及时 !足量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w次后 o达到的控制效果很明显 ∀而且随后的 x年中 o美国白蛾
的种群数量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上 o没有再形成危害 ∀其原因是在自然界据作者调查有 ty种农林果树食叶害
虫是其转主寄主 o如柳毒蛾kΣτιλπνοτια σαλιχισl !榆毒蛾kΙϖελα οχηροποδαl !杨扇舟蛾k Χλοστερα αναχηορεταl !国槐尺
蛾k Σεµιοτηισα χινερεαριαl !大袋蛾k Χλανια ϖαριεγεταl !桃剑纹夜蛾kΑχρονψχταιντερµελιαl等食叶害虫 ∀在美国白蛾
数量被控制下去时 o它可以转移寄生这些害虫 o以保持其必要的高的种群数量 ∀在美国白蛾发生时 o它又可
转移寄生美国白蛾 o达到对这种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的持续控制 ∀因此 o在放蜂防治区 o其它的林木食叶害
虫也没有成灾 o甚至一些农作物害虫也得到了控制 o达到了防治多种害虫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对美国
白蛾的持续控制作用 ∀
312 利用回归模型推算天敌总寄生率可行 ,大大减少了调查的工作量 ∀
经过利用实际调查数据验证以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推算天敌的总寄生率 o表明该模型成立 o计算结果
可靠 o可以供生产单位调查天敌控制效果时应用 ∀
参 考 文 献
魏建荣 o杨忠岐 o苏 智 qussv1 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q昆虫学报 owykvl }vt{ p vuw
杨忠岐 o谢恩魁 qt||{1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学 q中国生物防治 otwkul }w| p xu
杨忠岐 qt|{|1 中国寄生于美国白蛾的啮小蜂一新属一新种k膜翅目 o姬小蜂科 o啮小蜂亚科l q昆虫分类学报 ottkt p ul }ttz p tvs
杨忠岐 qt||x1 白蛾周氏啮小蜂雌性成虫内部生殖系统的解剖研究 q林业科学 ovtktl }uv p uy
杨忠岐 qusss1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有效积温与发育起点温度研究 q林业科学 ovtkyl }tt| p tuu
≠¤±ª«²±ª´¬o • ¤±ª ÷¬¤²¼¬o • ¬¨¬¤±ªµ²±ªqussx¤1 ≥∏µ√¨ ¼ ²±·«¨ Œ±¶¨¦·‘¤·∏µ¤¯ ∞±¨ °¬¨¶²©·«¨ ©¤¯¯ º ¥¨º²µ° o Ηψπηαντρια χυνεα k¨³¬§²³·¨µ¤}„µ¦·¬¬§¤¨ l ¬±
≤«¬±¤q„³³¯¬¨§∞±·²°²¯²ª¼ ¤±§²²¯²ª¼owskwl }k¬± ³µ¨¶¶l
≠¤±ª«²±ª´¬o • ¬¨¬¤±µ²±ªo • ¤±ª ÷¬¤²¼¬qussx¥1 ¤¶¶µ¨¤µ¬±ª¤±§¤∏ª°¨ ±·¤·¬√¨ µ¨¯¨ ¤¶¨¶²©·«¨ ±¤·¬√¨ ³¤µ¤¶¬·²¬§ Χηουιοια χυνεα k‹¼°¨ ±²³·¨µ¤}∞∏¯²³«¬§¤¨ l
©²µ¥¬²¯²ª¬¦¤¯ ¦²±·µ²¯ ²©·«¨ ¬±·µ²§∏¦¨§©¤¯¯ º ¥¨º²µ° Ηψπηαντρια χυνεᬱ ≤«¬±¤q…¬² ≤²±·µ²¯ oxskyl }k¬± ³µ¨¶¶l
s{ 林 业 科 学 wt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