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Soil Management Ways on Soil Properties of an Artificial Fruit-Grass Ecosystem

土壤管理方式对果-草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影响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川中丘陵地区退耕还林后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覆盖处理土壤蓄涵水分、保温和降温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畜粪还园处理土壤密度最小;土壤养分值以畜粪还园处理最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性,以畜粪还园处理最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生态效益以刈割覆盖和畜粪还园处理最好。

To explore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after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in hilly areas of the middle Sichuan basin, a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with random block design was conducted in an artificial fruit-grass ecosystem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oil management way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microbial quantities in soil,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soil. The rea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mowing and covering management way on the water conservation, heat preservation, and drop in temperature of soil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management ways.Soil density was least and all the chemical nutrient values were highest in the treatment of returning the livestock‘s feces to the orchard. Microorganism quantity and enzyme activity of soil in all four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ich was best in the treatment of returning the livestock‘s feces to the orchard and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oil nutrient contents.Therefore microorganism quantity and enzyme activity of soil could also be used as an evaluation index of soil fertility. In all treatments, mowing and covering and returning the livestock‘s feces to the orchard had the best ecological benefits.


全 文 :第 wu卷 第 {期
u s s y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u o‘²1{
㸻qou s s y
土壤管理方式对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
土壤性质影响 3
张 猛 张 健 徐 雄 廖尔华
k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 yuxstwl
摘 要 }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o研究川中丘陵地区退耕还林后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
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刈割覆盖处理土壤蓄涵水分 !保温和降温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o畜粪还园处
理土壤密度最小 ~土壤养分值以畜粪还园处理最好 ~土壤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性 o以畜粪还园处理最
好 ~土壤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o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不同土壤管理方
式的生态效益以刈割覆盖和畜粪还园处理最好 ∀
关键词 } 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 ~土壤管理 ~土壤肥力 ~微生物 ~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ztw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yls{ p ssww p sy
收稿日期 }ussw p s{ p uy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五0攻关/四川盆地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0项目部分研究内容 ∀
3 第一作者现工作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Εφφεχτσ οφ Σοιλ Μαναγεµεντ Ωαψσ ον Σοιλ Προπερτιεσ οφ αν
Αρτιφιχιαλ Φρυιτ2Γρασσ Εχοσψστεµ
«¤±ª  ±¨ª «¤±ª¬¤± ÷∏÷¬²±ª ¬¤² ∞µ«∏¤
k Χολλεγε οφ Φορεστρψ ανδ Ηορτιχυλτυρε oΣιχηυαν Αγριχυλτυρ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Ψα. αν yuxstwl
Αβστραχτ } ײ ¬¨³¯²µ¨ ¦²°³µ¨«¨ ±¶¬√¨ ¦²±·µ²¯ ²©¶²¬¯ µ¨²¶¬²±¤©·¨µ·«¨ ¦²±√¨ µ¶¬²±²©¦µ²³¯¤±§·²©²µ¨¶·¬±«¬¯¯¼ ¤µ¨¤¶²©·«¨ °¬§§¯¨
≥¬¦«∏¤± ¥¤¶¬±o¤¶¬±ª¯¨©¤¦·²µ ¬¨³¨µ¬°¨ ±·º¬·«µ¤±§²° ¥¯²¦® §¨¶¬ª± º¤¶¦²±§∏¦·¨§¬± ¤± ¤µ·¬©¬¦¬¤¯ ©µ∏¬·2ªµ¤¶¶ ¦¨²¶¼¶·¨°·²¶·∏§¼
·«¨ ¬±©¯∏¨±¦¨ ²©§¬©©¨µ¨±·¶²¬¯ °¤±¤ª¨ °¨ ±·º¤¼¶²±·«¨ ³«¼¶¬¦¤¯ ¤±§¦«¨ °¬¦¤¯ ³µ²³¨µ·¬¨¶²©¶²¬¯o°¬¦µ²¥¬¤¯ ∏´¤±·¬·¬¨¶¬±¶²¬¯o¤±§
±¨½¼°¨ ¤¦·¬√¬·¬¨¶²©¶²¬¯q׫¨ µ¨¤∏¯·¶¶«²º¨ §·«¤··«¨ ©¨©¨¦·²©°²º¬±ª¤±§¦²√¨ µ¬±ª°¤±¤ª¨ °¨ ±·º¤¼ ²±·«¨ º¤·¨µ¦²±¶¨µ√¤·¬²±o
«¨¤·³µ¨¶¨µ√¤·¬²±o¤±§§µ²³¬±·¨°³¨µ¤·∏µ¨ ²©¶²¬¯ º¨ µ¨ ¥¨·¨µ·«¤±·«¤·²©²·«¨µ°¤±¤ª¨ °¨ ±·º¤¼¶q≥²¬¯ §¨±¶¬·¼ º¤¶¯¨ ¤¶·¤±§¤¯¯
·«¨ ¦«¨ °¬¦¤¯ ±∏·µ¬¨±·√¤¯∏¨¶ º¨ µ¨ «¬ª«¨¶·¬± ·«¨ ·µ¨¤·°¨ ±·²©µ¨·∏µ±¬±ª·«¨ ¬¯√¨ ¶·²¦®. ¶©¨ ¦¨¶·²·«¨ ²µ¦«¤µ§q ¬¦µ²²µª¤±¬¶°
∏´¤±·¬·¼ ¤±§ ±¨½¼°¨ ¤¦·¬√¬·¼²©¶²¬¯¬± ¤¯¯©²∏µ·µ¨¤·°¨ ±·¶º¨ µ¨ ¶¬ª±¬©¬¦¤±·¯¼ §¬©©¨µ¨±·oº«¬¦«º¤¶¥¨¶·¬±·«¨ ·µ¨¤·°¨ ±·²©µ¨·∏µ±¬±ª
·«¨ ¬¯√¨ ¶·²¦®. ¶©¨ ¦¨¶·²·«¨ ²µ¦«¤µ§¤±§«¤§¤¶¬ª±¬©¬¦¤±·¦²µµ¨ ¤¯·¬²± º¬·«¶²¬¯ ±∏·µ¬¨±·¦²±·¨±·¶q׫¨µ¨©²µ¨ °¬¦µ²²µª¤±¬¶° ∏´¤±·¬·¼
¤±§ ±¨½¼°¨ ¤¦·¬√¬·¼ ²©¶²¬¯¦²∏¯§¤¯¶²¥¨ ∏¶¨§¤¶¤± √¨¤¯∏¤·¬²±¬±§¨¬²©¶²¬¯©¨µ·¬¯¬·¼qŒ± ¤¯¯·µ¨¤·°¨ ±·¶o°²º¬±ª¤±§¦²√¨ µ¬±ª¤±§
µ¨·∏µ±¬±ª·«¨ ¬¯√¨ ¶·²¦®. ¶©¨ ¦¨¶·²·«¨ ²µ¦«¤µ§«¤§·«¨ ¥¨¶·¨ ¦²¯²ª¬¦¤¯ ¥¨ ±¨ ©¬·¶q
Κεψ ωορδσ} ¤µ·¬©¬¦¬¤¯ ©µ∏¬·2ªµ¤¶¶ ¦¨²¶¼¶·¨°~¶²¬¯ °¤±¤ª¨ °¨ ±·¶~¶²¬¯©¨µ·¬¯¬·¼~°¬¦µ²²µª¤±¬¶°~ ±¨½¼°¨ ¤¦·¬√¬·¼
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地下资源贫乏 o水
利资源有限 o人多地少 o灾害频繁 o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难点区域 o本文旨在 txβ ∗ uxβ的坡耕地发展林草
或果草模式 o建立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 o通过果园种草带动畜牧业发展 o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o增加产业链中的
转化增值环节 ∀为探索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o促进退耕还林区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o为此 o研究了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人工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与土壤理化性质生
态学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o为该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生产模式和理论依据 ∀
t 材料与方法
111 果 −草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
t1t1t 试验地条件 试验在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殷家沟李园进行 ∀大英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o年平
均温度 tz ε o∴ts ε 积温 x v{{ ε o一月均温 y1v ε o绝对最低温度 p u1| ε o无霜期 vss §左右 o年降雨量
|vu °° o年均蒸发量 t uyx1t °° o相对湿度 z| h o年日照时数 t wzu «∀自然灾害频繁 o初夏旱发频率 zw h o伏
旱频率 |w h o据四川省卫星遥感监测资料 o该地区属极强度水土流失区 o平均侵蚀模数 { sys ®ª#®°pu¤p t ∀
土壤为侏罗纪蓬莱镇组的棕紫泥土 ∀果园坡度 txβ ∗ uxβ ∀
t1t1u 系统构建 系统由立体种植的果树和牧草构成 ∀果树是 v年生美国李k Πρυνυσ σαλιχιναl o品种为 }黑
宝石k Π1σαλιχινα ¦√1 ƒµ¬¤µl !安哥诺k Π1σαλιχινα ¦√1 „±ª¨¯¨ ±²l ∀砧木为桃k Π1 περσιχαl ∀v主枝开心树形 o株行
距 u ° ≅ v °∀牧草是多年生黑麦草kΛολιυµ περεννεl和紫花苜蓿k Μεδιχαγο σατιϖαl o间行混播于果树行间 o行距
tx ¦°o每公顷草种用量为 }多年生黑麦草 tt1ux ®ªn紫花苜蓿 z1xs ®ª∀
112 试验设计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所在地的生态 !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长期以来 o我国果园土壤管
理中普遍采用清耕法 o不仅费工 o而且还会引起土壤侵蚀 o破坏生态平衡 ∀近年来国外果园土壤管理中普遍
采用生草法 ∀根据国外生草法所获得的良好生态效益 o结合试验地的气候 !土壤特点 o在退耕还林后种植果
树 o果园种草 ∀对果 p草模式中牧草利用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o设置刈割覆盖 !刈割压埋 !畜粪
还园 !清耕 w种处理 o每处理 w次重复 o计 ty个小区 o每小区占地 wu °ukz株李l ∀
试验设计田间排列图如下 o图中 „为刈割覆盖 o…为刈割压埋 o≤为畜粪还园 o⁄为清耕k对照l ∀
≤ … ⁄ „
k ´l
⁄ „ ≤ …
k ¶l
„ ⁄ … ≤
k µl
… ≤ „ ⁄
k ·l
ussv年 v !y !|月共处理 v次 ∀试验用草为 ussu年 |月于果树行间间行混播 ∀试验时 o„ !…两处理用草
量保持一致 o每株 ux ®ªo„处理覆盖范围为树冠投影面积 o草厚 tx ¦°o根颈部位不覆盖 ~…处理将牧草刈割
后直接分层压埋于树冠外缘滴水线下 o深度 ws ¦°~≤处理用 „ !…两处理同量牧草饲喂家兔后腐熟的兔粪还
园 ~⁄处理施用化学肥料 ∀
施用化学肥料时k按纯量计l‘Β°ΒŽ€ tΒs1{Βtk华南农业大学 ot|||l o„ !… !≤ v 种处理相同 o‘肥
txs ®ª#«°pu¤p t o°肥 tus ®ª#«°pu¤p t oŽ肥txs ®ª#«°pu¤p t o⁄处理化学肥料用量除同上述 v处理外 o另加其
余处理所用牧草k兔粪l中 ‘!° !Ž折算含量k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ot|||l ∀
其余常规管理 ow种处理一致 ∀
113 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采用烘干法k劳家圣 ot|{{l测定 ~土壤温度观测时将地温计安插于树冠外缘滴水线土壤 ts ¦°
和 vs ¦°深处 o于 ussv年 y !| !tu月和 ussw年 v月分别选 u天定点 !定时k每隔 u «l测定 ~土壤密度用环刀法 ∀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采用对角线法取样 o在每个小区选 x个点 o用取土铲在每个点k树冠滴水线下l分别
采集 s ∗ us ¦°和 us ∗ ws ¦°土层的土样 o各点混合均匀后 o用 w分法取 t ®ª土样 ∀土样及时放在阴凉干燥通
风处风干后 o磨细过 t °°和 s1tx °°筛 o供测定用 ∀采用劳家圣kt|{{l的方法 ∀
土壤微生物数量采用5土壤微生物研究法6k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ot|{xl方法测定 o土壤酶活性测
定采用周礼恺kt|{zl的分析方法 ∀
u 结果与分析
211 土壤物理性质
u1t1t 土壤含水量 ussv年 y月k正值川中丘陵区夏旱期l对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李园土壤质量含水量进
行了测定 os ∗ us ¦°和 us ∗ ws ¦°土层含水量 o刈割覆盖 !刈割压埋 !畜粪还园处理均较清耕对照高 o其中以
刈割覆盖处理含水量最高 os ∗ us ¦°土层含水量与其他 v处理差异显著k表 tl ∀牧草刈割覆盖于树盘 o在降
水量少 !蒸发量大的干旱条件下 o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o保蓄水分 o有利于树体的生长发育 ∀
xw 第 {期 张 猛等 }土壤管理方式对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影响
表 1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含水量比较 ≠
Ταβ .1 Χοµ παρισον οφ ωατερ χοντεντ ιν σοιλ
µαναγεδ ωιτη διφφερεντ ωαψσ ª#®ªpt
处 理
×µ¨¤·°¨ ±·¶
含 水 量 • ¤·¨µ¦²±·¨±·
s ∗ us ¦° us ∗ ws ¦°
„ tvu1t¤ txv1u¤
… tsv1z¥ tux1s¥¦
≤ ttt1x¥ tvx1x¥
⁄ y|1w¦ ttt1x¦
≠ „ }刈割覆盖 ²º¬±ª ¤±§ ¦²√¨ µ¬±ª~ …}刈割压埋
²º¬±ª¤±§¥∏µ¼¬±ª~≤ }畜粪还园 • ·¨∏µ±¬±ª·«¨ ¬¯√ ¶¨·²¦®. ¶©¨ ¦¨¶
·²·«¨ ²µ¦«¤µ§~⁄}清耕 ≤¯ ¤¨±·¬¯¯¤ª¨ ∀测定时间为 ussv年 y月
ty日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测验法 oΠ € s1sx ∀百分率数据
方差分析时采用反正弦k¶¬±pt ξ p ul转换 o表中数据为原始
的测定结果 o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 ⁄¨ ·¨µ°¬±¬±ª·¬°¨ º¤¶
∏±¨ ty oussv1⁄∏±¦¤± . ¶ ·¨¶·o Π € s1sx ¯¨ √¨¯1׫¨ §¤·¤ ²©
³¨µ¦¨±·¤ª¨ º µ¨¨ ¤µ¦¶¬±·µ¤±¶©²µ° §¨¬±·«¨ ¤±¤¯¼¶¬¶²©√¤µ¬¤±¦¨ ¤±§
·«¨ √¤¯∏¨¶¬± ·«¨ ·¤¥¯¨ º µ¨¨ ·«¨ ³µ¬°¤µ¼ §¤·¤1 ⁄¬©©¨µ¨±·¯¨·¨µ¶
¬±§¬¦¤·¨§¶¬ª±¬©¬¦¤±·§¬©©¨µ¨±¦¨¶1 下同 ∀ ׫¨ ¶¤°¨ ¥¨ ²¯º1
u1t1u 土壤温度变化 ussv年 y !| !tu月和 ussw年 v月各
选定 u天 o对各处理不同土层的温度同时进行观测 ∀由表
u可见 o从 v月开始 o地温逐渐上升 o刈割覆盖由于减少了
地面吸热 o地温上升较其他缓慢 o至 y月地温达高峰时 o其
温度最低 o秋冬季由于覆盖减少了地面散热 o又具有保温作
用 ∀刈割覆盖处理与清耕对照相比 o在气温较高的 y月 o其
ts ¦°土层处温度降低 w1| ε o在气温较低的 tu月 o其 vs
¦°土层处温度提高 u1{ ε o减少了土壤年温变幅 o对李根
系生长发育较有利 ∀刈割压埋 !畜粪还园在土壤保温和降
温方面效果不如刈割覆盖明显 o但优于清耕处理 ∀
u1t1v 土壤密度变化 刈割压埋和畜粪还园处理土壤中
含有大量的未腐烂的有机残体 o与有机 !无机粘粒粘结形成
的土壤微团聚体及大团聚体疏松多孔 o促进土壤变得疏松 ∀
s ∗ us ¦°土层畜粪还园土壤密度较清耕减少 s1wx ·#°pv
k表 vl ∀刈割覆盖土壤密度较刈割压埋与畜粪还园大 o差
异显著 o但较清耕小 o与其土壤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进入土中的有机残体较少有关 ∀
表 2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 ≠
Ταβ .2 Σεασοναλ χηανγεσιν τεµ περατυρε οφ σοιλτρεατεδ ωιτη διφφερεντ ωαψσ ε
处 理
×µ¨¤·° ±¨·¶
v月 ¤µ¦« y月 ∏±¨ |月 ≥¨ ³·¨°¥¨µ tu月 ⁄¨ ¦¨ °¥¨µ
ts ¦° vs ¦° ts ¦° vs ¦° ts ¦° vs ¦° ts ¦° vs ¦°
„ tv1x tu1{ uw1v uv1x tx1u tz1| ts1y tu1{
… tw1w tv1y uy1w uw1x tw1s ty1v |1s tt1u
≤ tw1z tv1y uz1u uy1u tw1u ty1v |1u tt1s
⁄ tw1| tv1{ u|1u uy1y tv1z tx1w {1{ ts1s
≠ v !y !| !tu月温度是指 ussw年 v月 ts ) tt日 oussv年 y月 us ) ut日 !|月 us ) ut日 !tu月 u| ) vs日 tw }vs的平均温度 ∀测定日内天气无
明显变化 ∀ ׫¨ ·¨°³¨µ¤·∏µ¨¶²© ¤µ¦«o∏±¨ o≥ ³¨·¨°¥¨µ¤±§ ⁄¨ ¦¨ °¥¨µº µ¨¨ ·«¨ ¤√ µ¨¤ª¨¶²© ¤µ¦«ts ¤±§ ¤µ¦«tt oussw o∏±¨ us ¤±§∏±¨ ut o≥ ³¨·¨°¥¨µus
¤±§≥ ³¨·¨°¥¨µut o ⁄¨ ¦¨ °¥¨µu| ¤±§ ⁄¨ ¦¨ °¥¨µvs oussv oµ¨¶³¨¦·¬√¨ ¼¯1× °¨³¨µ¤·∏µ¨¶º µ¨¨ µ¨¦²µ§¨§¤·tw }vs1 • ¤¨·«¨µ«¤§±²¶¬ª±¬©¬¦¤±·¦«¤±ª¨¶¬±·«¨ ¶¨ §¤¼¶1
表 3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密度 ≠
Ταβ .3 Σοιλ δενσιτψιν διφφερεντ σοιλ µαναγεµεντσ
处 理 ×µ¨¤·°¨ ±·¶ 密 度 ⁄¨ ±¶¬·¼Πk·#°pvl
„ t1 ww¤
… t 1ut¥
≤ t1 ts¥
⁄ t1 xx¤
≠测定时间为 ussv年 tu月 ty日 os ∗ us ¦°土
层密度 ∀ ⁄¨ ·¨µ°¬±¬±ª·¬°¨ º¤¶ ⁄¨ ¦¨ °¥¨µty oussv1 ׫¨
¶²¬¯ §¨ ±¶¬·¼¬± פ¥qv º¤¶§¨·¨µ°¬±¨ §©µ²° s ∗ us ¦° ¶²¬¯
¤¯¼¨ µ¶1
212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土壤 ‘!° !Ž!有机质及 ³‹ 值的测定结果列于表 w o可以看
出 o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李园土壤进行管理后 o所测定的土壤各项
养分指标值较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各处理养分值以畜
粪还园为最好 o其后依次为刈割压埋 !刈割覆盖 o清耕最差 ∀碱
解 ‘在畜粪还园和刈割压埋处理中增加较快 o与清耕处理差异
显著 ~畜粪还园处理全 ‘含量也与其余 v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 o
这主要是还园的兔粪提供了大量 ‘源 ∀速效 °与全 °变化不
甚一致 o速效 °在畜粪还园中为 ux1zy °ª#®ªpt o与清耕和刈割
覆盖有显著差异 ~全 °含量较试验前有所提高 o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速效 Ž与全 Ž含量以畜粪还园为
最高 o速效 Ž与其余 v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 o全 Ž与清耕处理差异显著 ∀有机质含量变化最明显 o各处理差
异显著 o尤以畜粪还园效果好 o刈割压埋次之 o刈割覆盖再次之 o清耕则由于很少有有机物质摄入 o其数值与
试验前变化不大 ∀³‹值较试验前有所降低 o畜粪还园处理下降最快 o与刈割覆盖 !刈割压埋处理差异不显
著 o但 v处理与清耕对照差异显著 ∀
213 土壤微生物数量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k表 xl o细菌 !真菌 !放线菌数量表现为畜粪还园 刈割压埋
刈割覆盖 清耕 ∀各处理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数量最多 o真菌数量最少 o放线菌居中 ∀细菌数量在畜粪还园
土壤中为 t |ww1ss ≅ tsy#ªpt§µ¼ ¶²¬¯o占微生物总数的 |x1|z h o其数量与刈割覆盖和清耕处理差异显著 o与刈
割压埋处理差异不显著 ∀真菌数量在各处理中最少 o只占该处理微生物总数的 s1su h ∗ s1sw h o畜粪还园土
壤的真菌数量与刈割覆盖和清耕处理差异显著 o刈割覆盖与刈割压埋处理真菌数量又明显多于清耕 ∀放线
yw 林 业 科 学 wu卷
菌数量占各处理微生物总数的 u1tv h ∗ w1uv h o畜粪还园处理的放线菌数量与刈割覆盖 !刈割压埋和清耕处
理差异显著 ∀微生物数量在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表现不同 o土壤养分对其有一定影响 o在畜粪还园土壤中养
分含量高 o其微生物数量亦多 o清耕土壤养分含量最低 o其微生物数量也最少 ∀此外 o³‹ 也会影响细菌和放
线菌的数量 o细菌 !放线菌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环境 o试验地为石灰性紫色土 o因而表现出细菌和放线菌数量
占绝对优势 o真菌数量相对较少 ∀
表 4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化学性质 ≠
Ταβ .4 Τηε χηεµιχαλ προπερτιεσ οφ σοιλ µαναγεδ ωιτη διφφερεντ ωαψσ
处 理
×µ¨¤·°¨ ±·¶
碱 解 ‘
„¯ ®¤¯¬±¨
«¼§µ²¯¼·¬¦‘Π
k°ª#®ªptl
全 ‘
ײ·¤¯ ‘Π
kª#®ªptl
速 效 °
•¤³¬§¯¼
¤√¤¬¯¤¥¯¨°Π
k°ª#®ªptl
全 °
ײ·¤¯ °Π
kª#®ªptl
速效 Ž
•¤³¬§¯¼
¤√¤¬¯¤¥¯¨ŽΠ
k°ª#®ªptl
全 Ž
ײ·¤¯ ŽΠ
kª#®ªptl
有机质
’µª¤±¬¦°¤·¨µΠ
kª#®ªptl
³‹
试验前
…¨ ©²µ¨ ¬¨³¨µ¬°¨ ±· xs1vy s1ys y1y{ s1us {s1v{ ut1v| |1vs z1{s
„ |w1s|¤¥ s1|s¥ tx1|v¥ s1zt¤ |{1|z¥ ut1|x¤¥ tu1vy¦ z1wx¥
… tsu1|z¤ s1|z¥ t|1ww¤¥ s1y|¤ tsw1zt¥ uu1vx¤¥ tx1wz¥ z1ws¥
≤ tuw1uz¤ t1tw¤ ux1zy¤ s1yy¤ tvx1s|¤ uv1v|¤ tz1xt¤ z1vz¥
⁄ |t1vw¥ s1{x¥ tw1ts¥ s1zw¤ |v1wy¥ ut1tw¥ ts1yy§ z1ys¤
≠试验前指 ussu年 x月测定 o其余为 ussv年 y月测定 ∀s ∗ us ¦°和 us ∗ ws ¦°土层分别测定 o取其平均值 ∀ ⁄¨ ·¨µ°¬±¬±ª·¬°¨ ²© ¥¨©²µ¨
·µ¨¤·° ±¨·¶º¤¶¤¼ oussu ¤±§²©²·«¨µ·µ¨¤·°¨ ±·¶º¤¶∏±¨ oussv1 ∂¤¯∏¨¶¬± פ¥1w º µ¨¨ ·«¨ ¤√¨ µ¤ª¨ ²©s ∗ us ¦° ¤±§us ∗ ws ¦° ¶²¬¯ ¤¯¼¨ µ¶1
表 5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 ≠
Ταβ .5 Τηε θυαντιτψ οφ µιχροοργανισµ ιν σοιλ µ αναγεδ ωιτη διφφερεντ ωαψσ tsy#ªpt§µ¼ ¶²¬¯
处 理
×µ¨¤·°¨ ±·¶
总 数
ײ·¤¯
细 菌k h l
…¤¦·¨µ¬¤k h l
真 菌k h l
ƒ∏±ª¬k h l
放 线 菌k h l
„¦·¬±²°¼¦¨¶k h l
„ {|w1tt {xy1ss¥k|x qzvl s1vt¥ks qswl vz1{s¥kw quvl
… t vwu1zx t u|z1ss¤¥k|y qx{l s1vx¤¥ks qsul wx1ws¥kv qwsl
≤ u sux1xz t |ww1ss¤k|x q|zl s1wz¤ks qsvl {t1ts¤kw qssl
⁄ z||1ux z{u1ss¥k|z q{wl s1ux¦ks qsvl tz1ss¥ku qtvl
≠表中数据为 ussv年 y月 ) ussw年 v月 w季 s ∗ ws ¦°土层测定数量的总和 ∀ ⁄¤·¤¬±·«¨ פ¥qx º µ¨¨ ·«¨ ·²·¤¯ ±∏°¥¨µ²©°¬¦µ²²µª¤±¬¶°¬±·«¨ ¶²¬¯
¤¯¼¨ µ©µ²° s·²ws ¦° §¨³·«§¨·¨µ°¬±¨ §¬± ¶∏°° µ¨o¤∏·∏°±oº¬±·¨µo¤±§¶³µ¬±ª©µ²° ∏±¨ oussv·² ¤µ¦«oussw1
214 土壤酶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k表 yl o在 w种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中 o过氧化氢酶 !蔗糖酶 !脲酶以畜粪还园活性最高 o其
后依次为刈割压埋 !刈割覆盖 o清耕最差 ∀其中 o过氧化氢酶活性 o在畜粪还园处理中为 z1vw °#ªpt«p t o与
刈割覆盖处理ky1u| °#ªpt«p tl差异显著 o而与刈割压埋处理ky1wu °#ªpt«ptl的差异不显著 o但 v种处理
与清耕kx1uz °#ªpt«p tl差异显著 ∀蔗糖酶活性变化较大 o畜粪还园处理与其他 v种处理差异显著 o刈割覆
盖处理和清耕对照差异不显著 ∀脲酶活性 o畜粪还园处理与其他 v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o刈割压埋处理与
清耕对照差异显著 o与刈割覆盖处理差异不显著 o刈割覆盖处理与清耕对照差异不显著 ∀
表 6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酶活性 ≠
Ταβ .6 Σοιλ ενζψµε αχτιϖιτιεσιν διφφερεντ σοιλ µαναγεµεντσ
处 理
×µ¨¤·° ±¨·¶
过氧化氢酶
≤¤·¤¯¤¶¨Π
≈s1t °²¯#ptŽ±’w °#ªpt«p t 
蔗 糖 酶
Œ±√ µ¨·¤¶¨Π
≈ª¯∏¦²¶¨ °ª#ªpt§ptkvz ε l 
脲 酶
˜µ¨¤¶¨Π
≈‘‹v p ‘°ª#ªpt§ptkvz ε l 
„ y1u|¥ v1xx¦ s1u|¥¦
… y1wu¤¥ w1ww¥ s1vy¥
≤ z1vw¤ y1s|¤ s1xt¤
⁄ x1uz¦ v1t{¦ s1ux¦
≠表中数据为春 !夏 !秋 !冬 w次测定土壤酶活性的平均值 ∀⁄¤·¤¬± ·«¨ פ¥qy º µ¨¨ ·«¨ ¤√¨ µ¤ª¨¶²©¶²¬¯
±¨½¼°¨ ¤¦·¬√¬·¬¨¶§¨·¨µ°¬±¨ §¬± ¶³µ¬±ªo¶∏°° µ¨o¤∏·∏°± ¤±§º¬±·¨µ1
215 土壤微生物数
量与土壤养分的相
关性
从表 z可以看出
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
的数量与土壤养分之
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
在联系 ∀细菌数量与
碱解 ‘!全 ‘!速效 °
呈极显著正相关 o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s1||w33 os1||u33 os1||y33 ~与速效 Ž!全 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o其相关
系数分别为 }s1|xu 3 os1|xw 3 os1|x{ 3 ∀真菌 !放线菌数量与碱解 ‘!全 ‘!速效 ° !速效 Ž!全 Ž!有机质均呈显
著正相关 ∀但细菌 !真菌 !放线菌数量与全 °呈负相关 o相关系数分别为 }p s1|ww op s1|{s 3 op s1|z| 3 ∀
216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试验结果k表 {l表明 o脲酶活性与碱解 ‘!速效 °呈极显著正相关kρ€ s1||y33 os1|||33 l o与全 ‘存在线
zw 第 {期 张 猛等 }土壤管理方式对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影响
表 7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
Ταβ .7 Τηε χορρελατιον χοεφφιχιεντσ οφ θυαντιτψ οφ σοιλ µιχροοργανισµ ανδ σοιλ νυτριεντσ
相 关 因 子
≤²µµ¨ ¤¯·¬²±©¤¦·²µ¶
碱解 ‘
„¯ ®¤¯¬±¨ «¼§µ²¯¼·¬¦‘
全 ‘
ײ·¤¯ ‘
速效 °
•¤³¬§¯¼ ¤√¤¬¯¤¥¯¨°
全 °
ײ·¤¯ °
速效 Ž
•¤³¬§¯¼ ¤√¤¬¯¤¥¯¨Ž
全 Ž
ײ·¤¯ Ž
有机质
’µª¤±¬¦°¤·¨µ
细菌 …¤¦·¨µ¬¤ s1||w33 s1||u33 s1||y33 p s1|ww s1|xu 3 s1|xw 3 s1|x{ 3
真菌 ƒ∏±ª¬ s1|{t 3 s1||w 3 s1||u 3 p s1|{s 3 s1|{t 3 s1||v 3 s1|x{ 3
放线菌 „¦·¬±²°¼¦¨¶ s1|y| 3 s1|{z 3 s1|{t 3 p s1|z| 3 s1|z{ 3 s1||w 3 s1|x{ 3
≠ ν € vu oν为样本数 ~ν º¤¶·«¨ ¶¤°³¯¨±∏°¥¨µ1 3 o显著相关k Π s1sxl ≥¬ª±¬©¬¦¤±·¦²µµ¨ ¤¯·¬²± ¤·s1sx ¯¨ √¨ ¯~33 o极显著相关k Π s1stl
∞¬·µ¨°¨¯¼ ¶¬ª±¬©¬¦¤±·¦²µµ¨ ¤¯·¬²± ¤·s1st ¯¨ √¨¯1表中数值为 ≥°≥≥ tt1x分析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 ׫¨ §¤·¤ º µ¨¨ ·«¨ °¨ ¤µ¶²± ¦²µµ¨ ¤¯·¬²± ²©≥°≥≥ tt1x ©²µ
º¬±§²º¶1 下同 ∀ ׫¨ ¶¤°¨¥¨ ²¯º q
性函数关系kρ€ t1sss33l o同时与有机质 !全 Ž!速效 Ž呈显著正相关 ∀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与脲酶
基本一致 ∀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 !全 ‘!全 Ž!碱解 ‘!速效 ° !速效 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o但均未达
显著水平 ∀脲酶 !蔗糖酶 !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全 °呈负显著相关 o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p s1|yt 3 !p s1|xv 3 !
p s1|zz 3 ∀
表 8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Ταβ .8 Τηε χορρελατιον χοεφφιχιεντσ οφ σοιλ ενζψµε αχτιϖιτιεσ ανδ σοιλ νυτριεντσ
相 关 因 子
≤²µµ¨ ¤¯·¬²±©¤¦·²µ¶
碱解 ‘
„¯ ®¤¯¬±¨ «¼§µ²¯¼·¬¦‘
全 ‘
ײ·¤¯ ‘
速效 °
•¤³¬§¯¼ ¤√¤¬¯¤¥¯¨°
全 °
ײ·¤¯ °
速效 Ž
•¤³¬§¯¼ ¤√¤¬¯¤¥¯¨Ž
全 Ž
ײ·¤¯ Ž
有机质
’µª¤±¬¦°¤·¨µ
脲酶 ˜µ¨¤¶¨ s1||y33 t1sss33 s1|||33 p s1|yt 3 s1|{y 3 s1|zw 3 s1|yt 3
蔗糖酶 Œ±√¨ µ·¤¶¨ s1||{33 s1|||33 s1|||33 p s1|xv 3 s1|{z 3 s1|yz 3 s1|xv 3
过氧化氢酶 ≤¤·¤¯¤¶¨ s1|ts s1|wv s1|vy p s1|zz 3 s1|us s1|vz s1|uu
217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
表 9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Ταβ .9 Τηε χορρελατιον χοεφφιχιεντσ οφ σοιλ ενζψµε
αχτιϖιτιεσ ανδ σοιλ µιχροοργανισµ νυµ βερ
相 关 因 子
≤²µµ¨ ¤¯·¬²±©¤¦·²µ¶
细菌
…¤¦·¨µ¬¤
真菌
ƒ∏±ª¬
放线菌
„¦·¬±²°¼¦¨¶
过氧化氢酶 ≤¤·¤¯¤¶¨ s1{|y s1||z33 s1||x33
蔗糖酶 Œ±√¨ µ·¤¶¨ s1|zs 3 s1|{{ 3 s1||u33
脲酶 ˜µ¨¤¶¨ s1|{t 3 s1|zz 3 s1|{v 3
土壤微生物代谢作用释放分泌的酶类与土
壤微生物数量分布是有一定关系的 ∀土壤微生
物数量增加时 o土壤酶活性增强 o有助于提高土
壤有效肥力水平 ∀本研究k表 |l过氧化氢酶活
性与真菌 !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相关 o其相关系
数分别为 s1||z33 !s1||x33 o也与细菌相关 o但未
达显著水平 ∀蔗糖酶活性与细菌 !真菌数量显
著相关 o其相关系数为 s1|zs 3 !s1|{{ 3 o与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相关kρ€ s1||u33 l ∀脲酶活性与细菌 !真菌 !
放线菌数量均显著相关 o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s1|{t 3 !s1|zz 3 !s1|{v 3 ∀
v 讨论
tl 大量的研究k王中英等 ot||x ~陈洪升等 ot||xl表明 o果园土壤有机覆盖后 o其含水量会显著高于清
耕 o与本试验结果一致 ∀本试验的刈割覆盖处理 s ∗ us ¦°和 us ∗ ws ¦°土层含水量均显著高于畜粪还园处
理 k表 tl o在地处川中丘陵区的大英县 o春旱 !夏旱 !伏旱发生频率较高 o果园的抗旱节水栽培显得尤为重要 o
干旱常常成为制约果树发展的瓶颈 o因此很有必要在畜粪还园基础上进行秸秆或草覆盖 o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增加土壤含水量以发挥其最佳作用 ∀土壤覆盖后夏季具有降温作用 o冬季具有保温作用 o春季温度上升相对
缓慢 ~温度变化在清耕对照 !刈割压埋和畜粪还园处理中差异不大 ∀冬季保温有利于果树根系活动 o夏季降
温可防止高温生理致害 o提高果树根系生理活性 o这对夏季常有高温干旱的川中丘陵区的果园更为重要 ∀
ul 试验后各处理土壤养分值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k表 wl o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碱解 ‘!全 ‘!
速效 ° !速效 Ž!全 Ž!有机质的变化与已报道的研究结果k黄显淦等 ot|{| ~李余庆等 ot|{| ~艾贵珍 ot|{{l一
致 ∀但全 °含量的变化与其他养分指标则不尽相同 o全 °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o以畜粪还园处理全 °
含量ks1yy ª#®ªptl最低 o清耕处理的全 °含量最高 o这与微生物活动 !酶作用有关 ∀畜粪还园处理土壤有机
质含量增加 o含水量适宜 o微生物活动 !酶活性加强 o°肥施入土中易被转化为速效 ° o而清耕处理土壤有机
质和含水量降低 o微生物活动 !酶活性受抑制 o°肥施入土中易被固定 o加之在碱性土壤k试验地清耕 ³‹ 为
z1yl中磷酸与钙离子和碳酸钙结合生成难溶的钙磷 o因而全 °含量高 ∀果园混种豆科 !禾本科牧草 o牧草饲
{w 林 业 科 学 wu卷
喂牲畜 o畜肥还园 o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固 ‘增 ° !降低 ³‹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vl 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 o通常是作为土壤生物活性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o通过对土壤微生物总
数的测定来判断土壤肥力的高低 o比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在方法上更简单省事 ∀在本研究中细菌数量与碱
解 ‘!全 ‘!速效 °呈极显著正相关 o与速效 Ž!全 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o与全 °呈负相关 ∀真菌 !放线菌数
量与碱解 ‘!全 ‘!速效 ° !速效 Ž!全 Ž!有机质均呈显著正相关 o与全 °呈显著负相关k表 zl ∀说明土壤微生
物数量直接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及土壤养分的组成与转化 o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许景伟kusssl !赵林
森kt||xl的研究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细菌与碱解 ‘!速效 °极显著正相关 ~真菌与有机质极显著正相关
kρ€ s1wx| z33l o与全 ‘!速效 Ž显著正相关 ~但真菌 !放线菌与全 °呈显著相关 ∀可能与本研究为果园定点
施肥有关 o加之土壤的培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o其真正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
wl 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o在人工生态系统李园的定向培肥过程中 o土壤酶活
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k表 {l o其相关性与王成秋等kt|||l在紫色土柑桔园 !唐艳等kt|||l
在银杏园 !李双霜等kt||sl在龙眼 !枇杷园中的报道虽然不尽一致 o但总的趋势仍然相似 }脲酶 !蔗糖酶活性
与土壤有机质 !全 ‘!碱解 ‘!全 Ž呈显著正相关 ~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相关 ∀从而说明了脲
酶 !蔗糖酶在培肥李园土壤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o它们直接影响着土壤养分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 o可以作
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
xl 在土壤肥力评价中 o生物学指标被日益重视 o并用于评价土壤肥力 ∀本研究的土壤微生物数量 !酶活
性与肥力的相关分析表明 o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与土壤碱解 ‘!速效 Ž!有机质及全 ‘!全 Ž显著相关 o这一结
果说明了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与紫色土李园土壤养分循环 !代谢有着重要的关系 o因此 o倾向于将土壤微生物
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两者结合起来 o即把三大类微生物数量 !分布和不同属 !种微生物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在土
壤肥力形成演变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群体k本研究中的蔗糖酶和脲酶l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指标 ∀
yl通过对土壤理化及生物性质的分析比较 o从理论上讲 o建立以果 !草为基础的草丛 !乔木相结合的有机
复合生态体系 o通过草食牲畜把有机物转化为动物产品 o牧草饲喂牲畜后再以其粪便形式还园 o可以提高物
质利用率和循环效率 o充分发挥光 !热 !水 !气和土地的潜力 o有利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从生产实践上讲 o建
立果业 !草业 !牧业/三位一体0的生产体系 o果园种牧草 o牧草饲喂家畜k禽l o家畜k禽l粪便施于果树 o再进行
生物覆盖 o既增加了果园收入 o又减少了化肥及农药投入 o更重要的是保持水土 o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o生产出
优质高档的绿色果品 ∀因此 o果园种牧草 o牧草饲喂家畜k禽l后以其粪便形式还园是目前川中丘陵地区最佳
的土壤管理方式之一 ∀
参 考 文 献
艾贵珍 1 t|{{1丘陵桔园套种作物的效益 1 江西农业科技 oktsl }tz
陈洪升 o杨振东 qt||x q浅析栖霞县果园覆草技术及其效益 q水土保持研究 ouktl }|x p |{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qt||| q果树栽培学各论 qu版 q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ov{|
黄显淦 o王怀振 qt|{| q苹果园覆盖绿肥自传种栽培效果研究 q果树科学 oyktl }wy p w|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著 qt||| q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 q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ox o{w
劳家圣 qt|{{ q土壤农化分析手册 q北京 }农业出版社 ouu| p u|{
李双霜 o李友钦 qt||s q果园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关系的研究 q福建农业科技 oktl }| p ts
李余庆 o徐延汉 qt|{| q丘陵红壤柑桔园植草效应初探 q中国柑桔 ot{kvl }u|
唐 艳 o杨林林 o叶家颖 qt||| q银杏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q广西植物 ot|kvl }uzz p u{t
许景伟 o王卫东 o李 成 qusss q不同类型黑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 !酶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uuktl }xt p xx
王成秋 o王树良 o杨剑虹 o等 qt||| q紫色土柑桔园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q中国南方果树 ou{kxl }z p ts
王中英 o张玉龙 o刘 和 o等 qt||x q果园秸秆覆盖时土壤及树体水分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q果树科学 otukul }zx p z{
赵林森 o王九龄 qt||x q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tzkwl }t p z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qt|{x q土壤微生物研究法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ws p x|
周礼恺 qt|{z q土壤酶学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uyz p uzy
k责任编辑 郑槐明l
|w 第 {期 张 猛等 }土壤管理方式对果 p草人工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