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块试验地107个杉木无性系在造林后第2~6a、8~9a、13~15a时进行每木调查,计算各试验地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试验地各无性系遗传力的平均值及遗传变异系数,分析其树高和胸径的年-年表型相关、遗传相关;不同林龄树高和胸径与1999年单株材积的相关。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是可以在早期进行的(但不宜在造林后2~3a时进行) ,其初选年龄应是造林后5~6a ,精选年龄在8~9a。如果选择年龄过早,普遍存在着错选和漏选的问题。在8~9a时入选的无性系其增益较高:树高、胸径、材积实际增益分别是17.87%、23.46%、64.50% ,遗传增益分别是15.19%、20.41%、55.47%.
This paper dealts with the appropriate trials and optimum age for early selection of clone in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of early selection were based on tree heightand diameters at brast height (D.B.H) of four clonal trials, which included 107 clones.The height of trees was measured at 2~6、8~9、13~15 a; D.B.H was measured at 4~6、8~9、13~15 a after planting. The las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1999, for trial 8401 and 8402 was 15 year old, but 8501 and 8502 was 14-year-old. The correlation matrix of age-age genetic and phenotype for height and D.B.H of clones was analyzed. It was calculated that genetic variance accounted for percent of total variance.The average heritabilities and coefficient of genetic variance for every clone were also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lonal selection or elimination of clone in Chinese fir might be carried out at early age.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selection at 2~3 a,5~6 a、8~9 a,13~14 a for four trial forests,it was euggested that the clonal selection should not be carried out at 2~3 a,the first selection should be at 4~6 a、the second selection at 8~9 a.If the selection age was earlier,the wrong and lack was more.For the selected clone at 8~9 a,the actual gain of hieght,D.B.H and volume was 17.87%,23.48% and 64.50%,respectively;the genetic gain of height,D.B.H and volume was 15.19%,20.41% and 55.47%,respectively.
全 文 :第 v{卷 第 w期
u s s u年 z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v{ o²1w
∏¯ qou s s u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3
赵承开
k湖南环境生物学院 衡阳 wutssxl
摘 要 } 对 w块试验地 tsz个杉木无性系在造林后第 u ∗ y ¤!{ ∗ | ¤!tv ∗ tx ¤时进行每木调查 o计算各试验
地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 !试验地各无性系遗传力的平均值及遗传变异系数 o分析其树高和胸径的年 p
年表型相关 !遗传相关 ~不同林龄树高和胸径与 t|||年单株材积的相关 ∀通过分析计算得出 }杉木优良无性
系选择是可以在早期进行的k但不宜在造林后 u ∗ v¤时进行l o其初选年龄应是造林后 x ∗ y¤o精选年龄在 { ∗
| ¤∀如果选择年龄过早 o普遍存在着错选和漏选的问题 ∀在 { ∗ | ¤时入选的无性系其增益较高 }树高 !胸径 !
材积实际增益分别是 tz1{z h !uv1wy h !yw1xs h o遗传增益分别是 tx1t| h !us1wt h !xx1wz h ∀
关键词 } 杉木 o无性系 o早期选择 o适宜年龄 o效益
收稿日期 }usst2sv2ut ∀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k|z
tv{l和湖南省林业厅基金资助项目k|{2ustl ∀
3 参加部分试验工作的有中南林学院的张全仁教授 !方程博士 !黄晓光副研究员 o湖南环境生物学院黄欣阳老师 ~湖南省金洞林场
刘金林工程师等在外业调查中给予了大力支持 o在此一并致谢 ∀
Α ΣΤΥ∆Ψ ΟΝ ΟΠΤΙΜΥΜ ΑΓΕ ΑΝ∆ ΓΑΙΝ ΦΟΡ ΕΑΡΛΨ ΣΕΛΕΧΤΙΟΝ
ΟΦ ΣΥΠΕΡΙΟΡ ΧΛΟΝΕ ΙΝ ΧΥΝΝΙΝΓΗΑΜΙΑ ΛΑΝΧΕΟΛΑΤΑ ΗΟΟΚ
«¤² ≤«¨ ±ª®¤¬
k Ηυναν Ενϖιρονµεντ2Βιολογιχαλ Χολλεγε Ηενγψανγwutssxl
Αβστραχτ } ׫¬¶³¤³¨µ§¨¤¯·¶º¬·«·«¨ ¤³³µ²³µ¬¤·¨·µ¬¤¯¶¤±§²³·¬°∏° ¤ª¨ ©²µ ¤¨µ¯¼ ¶¨¯¨ ¦·¬²± ²©¦¯²±¨ ¬± ≤«¬±¨ ¶¨ ©¬µk Χυν2
νινγηαµιαλανχεολατα ²²®l q׫¨ ¶¨·¬°¤·¨§³¤µ¤°¨ ·¨µ¶²© ¤¨µ¯¼ ¶¨¯¨ ¦·¬²± º¨ µ¨ ¥¤¶¨§²±·µ¨¨«¨¬ª«·¤±§§¬¤°¨ ·¨µ¶¤·¥µ¤¶·
«¨¬ª«·k⁄q
ql ²©©²∏µ¦¯²±¤¯ ·µ¬¤¯¶oº«¬¦«¬±¦¯∏§¨§tsz ¦¯²±¨ ¶q׫¨ «¨¬ª«·²©·µ¨ ¶¨º¤¶°¨ ¤¶∏µ¨§¤·u ∗ y !{ ∗ | !tv ∗ tx
¤~⁄q
q º¤¶°¨ ¤¶∏µ¨§¤·w ∗ y !{ ∗ | !tv ∗ tx¤¤©·¨µ³¯¤±·¬±ªq׫¨ ¤¯¶·¬±√¨ ¶·¬ª¤·¬²± º¤¶¦¤µµ¬¨§²∏·¬± t||| o©²µ·µ¬¤¯
{wst ¤±§{wsu º¤¶tx2¼¨ ¤µ2²¯§o¥∏·{xst ¤±§{xsu º¤¶tw2¼¨ ¤µ2²¯§q׫¨ ¦²µµ¨ ¤¯·¬²± °¤·µ¬¬²©¤ª¨2¤ª¨ ª¨ ±¨ ·¬¦¤±§³«¨ ±²2
·¼³¨ ©²µ«¨¬ª«·¤±§⁄q
q ²©¦¯²±¨ ¶º¤¶¤±¤¯¼½¨ §q·º¤¶¦¤¯¦∏¯¤·¨§·«¤·ª¨ ±¨·¬¦√¤µ¬¤±¦¨ ¤¦¦²∏±·¨§©²µ³¨µ¦¨±·²©·²·¤¯
√¤µ¬¤±¦¨ q׫¨ ¤√¨ µ¤ª¨ «¨µ¬·¤¥¬¯¬·¬¨¶¤±§¦²¨©©¬¦¬¨±·²© ª¨ ±¨·¬¦√¤µ¬¤±¦¨ ©²µ √¨¨ µ¼ ¦¯²±¨ º¨ µ¨ ¤¯¶² ¦¤¯¦∏¯¤·¨§q ׫¨ µ¨¶∏¯·¶
¶«²º¨ §·«¤·¦¯²±¤¯ ¶¨¯¨ ¦·¬²±²µ¨ ¬¯°¬±¤·¬²±²©¦¯²±¨ ¬± ≤«¬±¨ ¶¨ ©¬µ°¬ª«·¥¨ ¦¤µµ¬¨§²∏·¤·¨¤µ¯¼ ¤ª¨ q≤²°³¤µ¬±ª·«¨ µ¨¶∏¯·¶²©
¶¨¯¨ ¦·¬²± ¤·u ∗ v ¤ox ∗ y ¤!{ ∗ | ¤otv ∗ tw¤©²µ©²∏µ·µ¬¤¯ ©²µ¨¶·¶o¬·º¤¶ ∏¨ªª¨¶·¨§·«¤··«¨ ¦¯²±¤¯ ¶¨¯¨ ¦·¬²±¶«²∏¯§±²·¥¨
¦¤µµ¬¨§²∏·¤·u ∗ v¤o·«¨ ©¬µ¶·¶¨¯¨ ¦·¬²±¶«²∏¯§¥¨ ¤·w ∗ y¤!·«¨ ¶¨¦²±§¶¨¯¨ ¦·¬²±¤·{ ∗ |¤q©·«¨ ¶¨¯¨ ¦·¬²±¤ª¨ º¤¶ ¤¨µ¯¬¨µo
·«¨ ºµ²±ª¤±§ ¤¯¦®º¤¶°²µ¨ qƒ²µ·«¨ ¶¨¯¨ ¦·¨§¦¯²±¨ ¤·{ ∗ |¤o·«¨ ¤¦·∏¤¯ ª¤¬±²©«¬¨ª«·o⁄q
q ¤±§√²¯∏°¨ º¤¶tz1{z h o
uv1w{ h ¤±§yw1xs h oµ¨¶³¨¦·¬√¨ ¼¯ ~·«¨ ª¨ ±¨ ·¬¦ª¤¬± ²©«¨¬ª«·o⁄q
q ¤±§√²¯∏°¨ º¤¶tx1t| h ous1wt h ¤±§xx1wz h o
µ¨¶³¨¦·¬√¨ ¼¯ q
Κεψ ωορδσ}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λανχεολατα ²²®o≤¯ ²±¨ o∞¤µ¯¼ ¶¨¯¨ ¦·¬²±o³·¬°∏° ¤ª¨ o¤¬±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始于 us世纪 zs年代后期 ∀us多年来 o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特别是
对其适宜选择的年龄和选择标准都有过较多的报导 ∀对选择年龄有的提出是造林后 u ∗ v ¤k马常耕等 o
t|{y ~程政红等 ot||{l !有的提出是造林后 x ∗ y¤k张全仁等 ot|{| ~唐基乡等 ot||sl !有的提出造林后 v
∗ w ¤是初选阶段 !y ∗ { ¤是第 u次选择阶段 !ts ∗ tu ¤是最终选择阶段k周天相等 ousss ~吕文等 o
usstl ~对其选择标准有按/单指标0 ) ) ) 即按树高来选择的k马常耕等 ot|{y ~程政红等 ot||{l o也有按
/双指标0 ) ) ) 即综合胸径和树高来选择的k唐基乡等 ot||s ~周天相等 ousss ~吕文等 ousstl ∀
无性系选择是一个动态改良过程k周天相等 ousssl ∀分析 w块试验地 tsz个杉木无性系树高和胸
径年 p年遗传相关 !表型相关后认为 }杉木优良无性系是可以进行早期选择的 ∀根据本次试验所得的遗
传相关和增产效益等参数的动态变化 o最后认定 }杉木优良无性系适宜选择的理想年龄段应是造林后的
{ ∗ | ¤o按/双指标0选择其效果明显优于/单指标0选择 ∀
t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湖南省金洞林场 ∀该地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性气候 o年均温度 t{ ε o极端最高温
wt ε o最低温度 p {1w ε o年降雨 tyss ∗ t{|s °° o相对湿度 zx h ∗ {u h ∀土壤的成土母岩为变质页岩 o土
壤为森林黄壤 o土层厚度 ws ∗ {s¦° o耕作层 us ∗ xs¦° ∀参加本次试验的 w块试验地分布在 s1x ®°u的
范围内 ∀
112 材料来源
t1u1t 无性系原株 原始植株是从基础群体中高强度选择的优良个体 o大部分来自本地区 o少量来自
湖南省杉木良种种源地区的会同县 ∀无性系原始材料的主要选择对象是 }ktl生产性苗圃中 t ∗ u¤混系
超级苗k选择强度 ι ∴vl ~kulv ∗ { ¤子代林林分中的优树k选择强度 ι ∴ul ~kvl采伐地上优树的萌芽条 ∀
t1u1u 无性系苗 用原始植株建立采穗圃 o经促萌后从其根颈处取穗条在苗圃扦插 o每一原始植株的
分生株扦插为一个无性系 o在苗圃中培育成 t ¤生无性系苗 o用苗圃中表现良好的无性系苗营造试验
林 ∀育苗工作由中南林学院委托湖南省零陵地区林科所完成 ∀
t1u1v 对照苗 金洞林场杉木嫁接种子园 x ∗ { ¤生母树林种籽培育出来的健壮实生苗 ∀该嫁接种子
园 o其砧木来自湖南省会同县种籽培育的 ´级实生苗 o而接穗来自湖南省的靖县 !衡阳县和江华县等地
成年优树的健壮枝 ∀
113 田间设计
遵循田间设计的要求 o试验地采用隋机区组设计 ∀t|{w年试验林设 {wst和 {wsu试验地 }{wst有无
性系 vt个 o对照 u个 ox株小区 ox次重复 ~{wsu有无性系 uy个 o对照 u个 ox或 ts株小区 ow次重复 ∀
t|{x年试验林设 {xst和 {xsu试验地 }{xst有无性系 ux个 o对照 u个 ox株小区 oy次重复 ~{xsu有无性
系 ux个 o对照 u个 otx株小区 ov次重复 ∀本次共有 tsz个无性系 ovwts株林木参加试验 ∀另在 t|{x年
还营造了 u块单一无性系成片试验林 ∀造林株行距为 u1s ° ≅ u1s ° o全垦整地 o大穴造林 o穴规 xs ¦° ≅
xs¦° ≅ ws¦° o造林后连续抚育 v ¤o保存率达 |s h以上 ∀
114 数据收集
造林后第 u ∗ y !{ ∗ | !tv ∗ tx ¤分别对试验林进行每木调查 o胸径是实测的 ~| ¤前 o树高也是实测
的 otv ¤后 o树高是按公式计算的 o每次调查的单株材积也是按公式计算的 ∀本次研究共有有效数据
vw{xy个 o其中实测数据 uzx{y个 o公式计算数据 zuzs个 ∀
115 计算内容
根据林木育种常用的公式分别计算了试验地各个无性系遗传力的平均值和遗传变异系数 !试验地
中无性系的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值 !树高和胸径的年 p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o从而得出无性系各
长生性状本身和不同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 o为确定杉木优良无性系适宜早期选择的性状和适宜选
择的年龄提供依据 ∀同时还计算了在造林后 u ∗ v ¤!x ∗ y ¤!{ ∗ | ¤!tv ∗ tw ¤w个年龄段的选择结果 o以
tv ∗ tw ¤时的选择结果为标准 o比较各年龄段入选无性系的结果 o从而最终确定适宜早期选择的最佳年
龄段 ∀
116 计算公式
本次计算树高 !材积 !遗传力 !变异系数 !标准差 !遗传增益 !实际增益和相关系数所用的公式如下 }
树高 }Η t1swswz|{yvw n s qzwtswvy{ ∆t1v p s qssx|vv{txy ∆ut1v
单株材积 }ς s qssss|yy{vyxy{ ≅ ∆t1vt qyzzvtxt{z ≅ Ηs q|z{w{{z|
遗传力 }Ηu ΜΓ # k ΜΓ n ΜΕlpt 遗传方差Π总方差
wx 林 业 科 学 v{卷
变异系数 }Χς Σ # Ξpt 标准差Π平均数
标准差 }Σ ≈ Ε kξ p ξlu # k ν p tlpt ptΠu
实际增益 }Γ Σ # Ξpt
遗传增益 }∃ Γ Σ ≅ Ηu # Ξpt
相关系数 }Ρ ≈ Ε k ξ p ξlkψ p ψl # ≈ Ε kξ p ξlu ≅ Ε kψ p ψlu tΠu
在以上计算公式中 o树高和材积的计算参见赵承开等kusstl的方法 }其它则是参照李春喜kt||zl !
刘植义kt|{ul及北京林学院kt|z|l的方法 ∀
u 结果与分析
211 各试验林在 1999年的生长表现
林分年龄和林木单株材积对选择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最后一次每木调查是在 t||| p
tt o林分年龄是 tw ∗ tx¤o比以前所发表的研究试验林的年龄要大k张全仁等 ot|{| ~唐基乡等 ot||s ~马
常耕等 ousssl ∀各试验林在 t|||年的生长表现见表 t ∀
表 1 各试验林的生长表现
Ταβ .1 Γροωτη περφορµανχε οφ ϖαριουσεξπεριµενταλφορεστσ
试验地
°¯ ²·
林龄
ª¨ k¤l
树高 ¬¨ª«·k°l 胸径 ∆ΒΗk¦°l 单株材积 ∂²¯∏° #¨·µ¨ p¨ tk°vl
平均
√¨ µ¤ª¨
标准差
Σ
极值 ≠
¤±ª¨
平均
√ µ¨¤ª¨
标准差
Σ
极值 ≠
¤±ª¨
平均
√ µ¨¤ª¨
标准差
Σ
极值 ≠
¤±ª¨
{wst tx tu1z| s1zwuz tt1tΠtw1{ tx1uy t1ytwy tu1wΠt|1| s1ttvt s1sttz s1sy|uΠs1usv{
{wsu tx tu1t{ t1w||w ts1{Πtw1t tw1wt t1w|vu tt1|Πt|1t s1s|{s s1ssyy s1sywuΠs1t{vs
{xst tw tt1|w t1wytw |1{Πtv1z tv1y| t1vu|x ts1x Πtz1v s1s{{u s1ssw| s1swywΠs1tw|v
{xsu tw tt1|v t1vwyw |1xΠtv1z tv1xx t1sxtx ts1y Πtz1s s1s{yy s1ssxu s1swyxΠs1twwz
≠最小 ¬±¬±∏°Π最大 ¤¬¬°∏° ~Σ }≥·¤±§¤µ§ µ¨µ²µk§¨√¬¤·¬²±l q
从表 t可以看出 }到 t|||年 ow块试验林已是中龄林 ∀方差分析结果也证明无性系之间 !无性系与
对照之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 ∀因此 o根据本次数据来进行早期选择研究是适宜的k马常耕等 ousssl o也
是可靠的 ∀
212 各无性系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的平均值
试验林各无性系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的平均值见表 u ∀表 u表明 o试验林各杉木无性系早期生长性
状的遗传力平均值很高 o树高 Η在 s1zu ∗ s1{|之间 o胸径 ∆ΒΗ在 s1zv ∗ s1|s之间 ~遗传变异系数 Χς}
树高在 z1x{ h ∗ t|1tu h o胸径在 x1tz h ∗ tz1yu h ~胸径的遗传力略高于树高 o而变异系数略低于树高 ∀
本次研究结果与 ¤¯°¥¨·«等kt||wl估算的 v ¤生巨桉无性系遗传力树高是 s1z| o胸径是 s1{{ ~何贵平等
kt||zl对 w ¤杉木无性系估算的树高重复力为 s1z| o胸径为 s1z{的结果基本接近 o与马常耕等kusssl研
究的杉木无性系 ts ¤!tt ¤时树高 !胸径的遗传力非常接近 ∀从这里可以看出 }无性系试验林中的遗传
力普遍高于子代测试林中的个体遗传力 o因而证明 o杉木无性系早期选择效果比个体选择要好 ∀
213 遗传方差与总体方差
各试验林不同林龄其遗传方差占总体方差的百分值见表 v ∀从表 v可以看出 }在造林后的 w ∗ x ¤o
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分量都相对地达到最高比值 o此后 o基本上稳定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 ∀
211 树高 !胸径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性状年 p年相关程度是判定早期选择是否可行的重要参数k马常耕等 ousssl ∀通过计算发现 }w
块试验地历年树高 !胸径的相关值基本接近 ∀表 w仅提供 {wsu试验地的结果 ∀很明显 }杉木无性系其
树高和胸径的年 p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都是强度相关的 o且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的强度基本上是一
xx 第 w期 赵承开等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致的 ∀遗传相关能真实地反映出生长年度间的相关关系k洪菊生 等 ot||wl ∀这就证明 }杉木无性系生
长性状的年 p年相关主要是由其遗传性所决定的 ∀这种在早期就出现的生长性状年 p年显著相关表
明 }杉木优良无性系是可以在较早的时期内进行选择的 ∀
表 2 试验林各无性系遗传力的平均值和遗传变异系数 ≠
Ταβ .2 Τηε αϖεραγε ϖαλυε οφ ηεριταβιλιτιεσ ανδ χοεφφιχιεντ οφ γενετιχ ϖαριατιον φορ χλονεσιν εξπεριµενταλφορεστ
林龄
ª¨ k¤l
{wst {wsu {xst {xsu
树高 Η 胸径 ∆ΒΗ 树高 Η 胸径 ∆ΒΗ 树高 Η 胸径 ∆ΒΗ 树高 Η 胸径 ∆ΒΗ
Ηu Χς Ηu Χς Ηu Χς Ηu Χς Ηu Χς Ηu Χς Ηu Χς Ηu Χς
u s1z{ tt1wy s1zy t{1ss s1{s t|1su s1{s tw1|{
v s1zw ts1{| s1zx ty1yv s1{u t{1wu s1{u tv1vv
w s1zv ts1zy s1zv tx1su s1z| tx1{{ s1{t tw1ts s1{u tz1{v s1{y tz1yu s1{w tu1su s1{x tu1y|
x s1zx ts1|u s1z{ tw1{{ s1{t tw1uy s1{s tv1vu s1{s ty1v{ s1{u tw1{w s1{z tt1ty s1{{ tt1{w
y s1zz ts1ww s1zy tw1zv s1{v tv1ww s1{y tu1yy s1z| tw1zu s1z| ts1x| s1{x ts1xw s1{x ts1|x
{ s1{u |1{x s1zx tv1u{ s1{u tu1v{ s1{v ts1{u s1{u tv1yy s1{w {1w{ s1{| |1{s s1|s |1sy
| s1{t |1uz s1{v tt1wy s1{v tw1ts s1{y |1zu s1{w tv1ss s1{w z1|w s1{| |1su s1{{ {1yv
tv s1z{ |1uv s1zz tu1sw s1{t {1z| s1{s ts1sx s1z| tu1zx s1{s z1ys s1{w z1x{ s1{v x1uy
tw s1zz {1wy s1{s tw1|x s1zz ts1wx s1z{ {1|t s1{s tv1u| s1{s |1tu s1{u |1wy s1{t x1tz
tx s1z| {1z| s1z{ tu1ty s1{s tu1zy s1z| ts1ws
≠ Η} ¬¨ª«·o∆ΒΗ}⁄¬¤°¨ ·¨µ¤·¥µ¨¤¶·«¨¬ª«·oΗu }√¨ µ¤ª¨ ²©«¨µ¬·¤¥¬¯¬·¬¨¶o Χς}≤²¨©©¬¦¬¨±·²©√¤µ¬¤·¬²±q
表 3 各试验林不同林龄其遗传方差占总体方差的比值
Ταβ .3 Γενετιχ ϖαριανχε αχχουντεδ φορ περχεντ οφτοταλ ϖαριανχε ατ διφφερεντ αγειν ϖαριουσφορεστσ
试验地
°¯ ²·¶
林龄 ª¨ k¤l
u v w x y { | tv tw tx
树高 ¬¨ª«·
{wst vu1st vt1t{ vx1t{ vw1z| vt1ys vs1z| u|1vw vu1ux vu1t{ vu1|z
{wsu vu1yu u|1xz vw1|s vw1ux vt1s| vu1s{ u|1{| vt1zt vu1yz vu1y{
{xst u{1s{ u|1zy vu1y| vu1yw uz1{{ u|1|u uz1{y u{1y{ u|1{{
{xsu vs1tu u{1u| vw1{y vv1zw u|1st vu1|u vs1|w vu1w{ vt1vx
胸径 ⁄¬¤°¨ ·¨µ²©¥µ¨¤¶·«¨¬ª«·
{wst vx1xx vw1zz vu1sy vt1xw vs1su vu1x{ vu1|x vv1zt
{wsu vx1ys vw1|z vt1{v vu1x| vs1z{ vv1uy vv1us vu1xz
{xst vv1xy vu1{x u{1sw vs1xs u|1wz u{1yt u|1vx
{xsu vw1yz vz1{y vs1x| vt1s{ vu1ss vt1zu vt1|v
215 不同林龄树高 !胸径与 1999年单株材质的相关性
各试验地在不同林龄的树高 !胸径与 t|||年单株材积的相关值见表 x ∀从表 x中可以看出 }随着
林龄的增长 o其相关值会越来越高 o即遗传相关系数逐年增加k李火根等 ot||yl o且胸径相关值明显高于
树高 ∀从而可以证明 }胸径对材积的影响明显大于树高 o同时也表明根据胸径进行选择其效果比按树高
进行选择更为可靠 ∀这种结果与对日本落叶松k丁振芳等 ot||zl !火炬松k
¤¬¯¬¤±ot||yl !桉树 k¤°2
¥¨·«ot||wl早期选择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
yx 林 业 科 学 v{卷
表 4 8402 试验地树高 !胸径年 −年遗传相关(对角线上) !表型相关(对角线下)矩阵
Ταβ .4 Χορρελατιον µατριξ οφ αγε2αγε γενετιχ (υππερ διαγοναλ) ανδ πηενοτψπε (λοωερ διαγοναλ) οφ ηειγητ
ανδ ∆ΒΗ γροωτη οφ χλονεσ γροων ιν 8402 πλοτ
林龄
ª¨ k¤l u v w x y { | tv tw tx
u t s1{{xs s1{ws| s1zuuu s1zxwy s1z|{x s1zyws s1z|t{ s1zy{s s1zxwz
v s1{sw| t s1{w{z s1{vst s1{u|w s1{u{x s1{v{w s1z{|v s1zuxs s1zvxy
w s1z{tt s1{z|w t s1y|w{ s1y|sz s1y{uy s1y{tx s1yxtv s1yxxz s1yzvx
t s1zwz| s1zxyz s1zxy| s1zvvy s1z{zu s1zyxy s1zyzs
x s1zvty s1{wsv s1{xv| ≠ t s1zvyx s1yxxy s1zw|y s1zwsv s1zxzy s1zysw
s1{z{x t s1zwuy s1zwzw s1zz{v s1zzt{ s1zzxz s1zywv
y s1{sxu s1{tvw s1z|uw s1zv|w t s1zwwy s1{t{{ s1z|s| s1z{wv s1zzxu
s1{xuw s1z|t{ t s1{szy s1{uz| s1{vus s1z|v{ s1z{vt
{ s1zyxx s1z{z| s1z{x| s1z|vu s1zywz t s1{xz| s1{wt{ s1{ttt s1{ss|
s1{uyw s1{vwz s1{uxy t s1{{zz s1|{uu s1{uyx s1{st{
| s1z{t| s1{uuv s1z{zv s1{syw s1{vuw s1{xsy t s1z|su s1zz|y s1{tuz
s1{u{w s1{txw s1{wty s1{yzz t s1{xut s1{xyt s1{{|w
tv s1zxyt s1zy|v s1zytx s1{wsz s1{x|u s1{zsu s1{xvv t s1{swx s1{vxs
s1z|uy s1{wvy s1{yw| s1{{yv s1{|wx t s1z|yt s1{uyv
tw s1yzwy s1y|vy s1zysy s1zywy s1{tu| s1{ytv s1{zu| s1|vwy t s1|tzy
s1z{tx s1{svu s1{wvx s1{{vz s1|suv s1|xww t s1|uy{
tx s1y{xw s1y|{| s1zyut s1z|yv s1{t{{ s1{xtz s1{yzw s1{|zu s1|tvy t
s1zy{w s1{tzu s1{ux{ s1{xxs s1{|t{ s1|su{ s1|uwt t
≠ 树高 } ¬¨ª«·~ 胸径 }∆ΒΗ∀
表 5 不同林龄的树高 !胸径与 1999 年单株材积的相关值
Ταβ .5 Χορρελατιον ϖαλυε οφ ηειγητ ! ∆ΒΗ ατ διφφερεντ αγεσ ωιτη ινδιϖιδυαλ ϖολυµειν 1999
林龄
ª¨ k¤l
{wst {wsu {xst {xsu
树高
Η
胸径
∆ΒΗ
树高
Η
胸径
∆ΒΗ
树高
Η
胸径
∆ΒΗ
树高
Η
胸径
∆ΒΗ
u s1v|vs s1wz{y s1xtvs s1vxz{
v s1wyuv s1xvtu s1xvtw s1wsvx
w s1xsyy s1xwu{ s1ysvz s1ywws s1xzuv s1z{uy s1wyzu s1zwvx
x s1yvzv s1yy|w s1ywsx s1yzt{ s1y{xy s1{wvw s1xswy s1z{{t
y s1zxvu s1zy|{ s1zw{y s1zwwy s1zywt s1{ys{ s1xvw| s1{t|y
{ s1{u|s s1{yuu s1{vzw s1{vws s1{wv| s1{wvy s1zvsx s1{{yw
| s1{y{u s1{{xz s1{zvs s1{|tz s1{y{x s1|sv{ s1z|uw s1|ut|
tv s1|sww s1|vxu s1|www s1|x|v s1|ts{ s1|zyt s1{uyv s1|x{z
tw s1|yyx s1|zyv s1|y{t s1|{vw s1|uyz s1|{xs s1|uww s1|zuu
tx s1|zxt s1|{wz s1|zu| s1|{zz
216 不同年龄段中选的无性系
综合以上分析证明 }杉木优良无性系在早期进行选择是可行的 o但具体是哪一个年龄段进行才是最
适宜呢 将 w块试验地分别按造林后 u ∗ v ¤!x ∗ y ¤ !{ ∗ | ¤ !tv ∗ tw ¤w个年龄段进行选择 o根据/选择
zx 第 w期 赵承开等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年龄越晚 o准确性越可靠0的观点 o以 tv ∗ tw¤年龄段入选的无性系为标准 o将各年龄段的选择结果进行
比较 o从中找出适宜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段 ∀w块试验地在造林后 u ∗ v ¤!x ∗ y ¤!{ ∗ | ¤!tv ∗ tw ¤入选
的无性系见表 y ∀
表 6 不同年龄段入选的无性系
Ταβ .6 Τηε χλονεσσελεχτεδ ατ διφφερεντ αγεσ
林龄 ª¨ k¤l 入 选 系 ≥¨ ¯¨ ¦·¨§ ¦¯²±¨ ¶
树 高 ¬¨ª«·
u ∗ v z|tt {uvz {suu {tsw z|tzu z|tx {ssu z|{x z|tss z|tyx
x ∗ y z|tt {uvz z|tsy {tsw z|tzu z|tx z|us z|txt z|{x {sts
{ ∗ | z|tt {uvz {ut| p u z|tzu {utv p t {us{ p t {sts z|txt z|tz{
tv ∗ tw z|tt {uvz {ut| p u z|tzu z|tz{ {us{ p t {sts z|tuy z|txt
胸 径 ⁄¬¤°¨ ·¨µ¤·¥µ¨¤¶·«¨¬ª«·
x ∗ y z|tt z|tyx {uvz z|tzs {tsw z|tx z|us {sts z|xz z|txt
{ ∗ | z|tt {uvz {ut| p u z|tzu {utv p t z|tz{ {us{ p t {sts z|tuy z|txt
tv ∗ tw z|tt {uvz {ut| p u z|tzu {utv p t z|tz{ {us{ p t {sts z|tuy z|txt
从表 y可以看出 }以 tv ∗ tw ¤的选择为标准 o在造林后 u ∗ v ¤时k按/单指标0选择l入选系是 ts
个 o正选系是 v个 o正选率仅占 vs h o错 !漏选率均占 zs h ~x ∗ y ¤时k按/双指标0选择l入选系也是 ts
个 o正选系是 x个 o正选率占 xs h o错 !漏选率均占 xs h ~{ ∗ | ¤时 o按树高选择入选系是 |个 o按胸径选
择入选系是 ts个 o结合树高和胸径选择 o入选系 ts个 o正选率为 tss h ∀
217 优良无性系选择的可靠性
在参与 t|{w !t|{x年试验的 tsz个无性系中 o有意识地安排了 {个无性系进行重复参加试验 o以检
验无性系选择的可靠性 ∀在这 {个重复参试的无性系中 oz|tzu是 v次参试 ou次入选 ot次接近入选 ~
z|tt是 u次参试 ou次入选 ∀这就不难看出 }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是稳定的 o而且还表明 }这些入选的无性
系具有适应性广的特点k吴际友等 ousssl o种植这样的优良无性系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o可适宜在金
洞林场及其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 ∀
218 8 ∗ 9 α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在不同林龄时期的增益
{ ∗ | ¤时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在不同林龄阶段的增益见表 z ∀表 z表示 o根据 { ∗ |¤选择出来的优良
无性系统计 o它们在 u ∗ y ¤!{ ∗ | ¤!tv ∗ tx ¤的实际增益效果 }树高是 tu1{y h ∗ tz1|x h o平均 ty1sx h ~
胸径是 uu1s| h ∗ u{1u| h o平均 uv1yw h ~材积是 ys1vw h ∗ yy1yz h o平均 yv1yt h ∀随着林龄的增长 o其
增产效益会更加明显 o特别是 | ¤以后 o其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增产的平均值 ∀
219 单一优良无性系的林分特征
t|{x年在营造杉木无性系评比试验林的同时 o营造了 u块单一无性系kz|tzu ~z|tzvl试验林以验证
单系成片造林的效果 ∀入选的优良无性系 z|tzu单系成片造林的生长表现见表 { ∀
从表 {可以看出 }该系单一成片造林 o在幼林时期 o无论是树高还是胸径由于造林时苗木质量的差
异 o其变异系数较大 o但随着林龄的增长 o无性系内各分和株之间生长性状的差值愈来愈小 ∀到 tv ¤时
无论是树高还是胸径 o其变异系数均在 y h以下 ∀也就是说 o同一无性系各分生株之间的树高 !胸径的
生长基本上趋于一致 ∀该林分的共同特点是 }林木之间的表型一致 o生长特点一致 o干形基本一致 o树
高 !径粗变化小 o林相整齐 ∀这也证实了无性系造林不仅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表型和特性 o而且生长均
匀 ∀在生产中 o人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优良无性系的特点 o实行科学组配造林 o以充分利用地力 !阳
光 o达到较高的增产效果k周天相 ot|||l ∀
{x 林 业 科 学 v{卷
2110 从杉木超级苗中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可行性
表 7 8 ∗ 9 α入选系在不同林龄的增益 ≠
Ταβ .7 Τηε βενεφιτ οφ 8 ∗ 9 − ψεαρ − ολδ χλονεσσελεχτεδ ατ διφφερεντ αγεσ
林龄
ª¨ k¤l
树高入选系 Η ¶¨¯¨ ¦·¨§¦¯²±¨ ¶ 胸径入选系 ∆ΒΗ ¶¨¯¨ ¦·¨§¦¯²±¨ ¶ 材积入选系 ∂²¯∏° #¨·µ¨ p¨ t ¶¨¯¨ ¦·¨§¦¯²±¨ ¶
平均值
¤¨± √¤¯∏¨
遗传力
Ηu
实际增益
Γ
遗传增益
∃ Γ
平均值
¤¨± √¤¯∏¨
遗传力
Ηu
实际增益
Γ
遗传增益
∃ Γ
平均值
¤¨± √¤¯∏¨
遗传力
Ηu
实际增益
Γ
遗传增益
∃ Γ
u u1xv s1zt tx1|t tt1vs
v v1xz s1zu tu1{y |1uy
w w1{u s1zy tx1x{ tt1{x y1s{ s1zw uu1s| ty1vx s1ss|v s1zx ys1vw wx1uy
x y1sx s1z{ ty1{s tv1ts z1{| s1zy u{1u| ut1xs s1st{s s1zz yy1yz xt1vv
y z1t| s1{s tv1uv ts1x{ |1tu s1{s uw1zy t|1{t s1suzu s1{s yv1{x xt1s{
{ {1{| s1{w ty1|z tw1uy tt1vy s1{w uv1w{ t|1zu s1sw{s s1{w yv1uz xv1tx
| |1yv s1{x tz1{z tx1t| tu1wu s1{z uv1wy us1wt s1sysz s1{y yw1xs xx1wz
tv tt1zv s1{u tz1vs tw1xv ty1x{ s1{v uu1vy t{1xx s1tt|u s1{u yv1xt xu1s{
tw tu1xw s1{s tz1ss tw1wx t{1tx s1{u uu1v| t{1vy s1tw{w s1{t yv1yu xt1xv
tx tv1u{ s1{s tz1ss tw1wx t|1wt s1z| uu1vt tz1yu s1tzwz s1{s yv1tu xt1zy
≠ Ηu } µ¨¬·¤¥¬·¬¨¶~Γ }¦·∏¤¯ ª¤¬±~∃ Γ }¨ ±¨ ·¬¦ª¤¬±q
表 8 单一无性系(79172)成片造林的生长表现 ≠
Ταβ .8 Γροωτη περφορµανχε οφστανδινγ φορεστ οφ 79172
林龄 ª¨
k¤l
调查株数
²q²©·µ¨ k¨·µ¨ l¨
树高 ¬¨ª«· 胸径 ∆ΒΗ 单株材积 ∂²¯∏° #¨·µ¨ p¨ t
平均值
¤¨± √¤¯∏¨
变异系数
Χς
平均值
¤¨± √¤¯∏¨
变异系数
Χς
平均值
¤¨± √¤¯∏¨
变异系数
Χς
v {v v q| uy qxz
w {u x qs t{ qwy x q|s uv qwy s qss|u w{ qwu
x {u y qw ts qzv z qzu tx qx{ s qst{v vs qzy
y {u z qx { qvw | qts tu qyy s qsu{u uy q|s
{ {s | qt y qxx tt qxw | qxw s qsxs{ ut qzz
| {s | q| x qy{ tu qzy { qwz s qsyxu tz qyw
tv z{ tt qz w qsz ty qx{ x qxw s qtt|z tu qvy
tw z{ tu qx v qyt t{ qsw x qut s qtwyx tt qu{
≠ Χς}≤²¨©©¬¦¬¨±·¶²©√¤µ¬¤·¬²±q
在本次参加研究的 tsz个无性系中 o本地混系超级苗无性系 {y个 o优树无性系 tv个 o采伐迹地上
优树萌芽条无性系 {个 ∀在入选的 ts个无性系中 o有 |个是混系超级苗无性系 o仅有 t个是 v ∗ { ¤子
代林林分中的优树无性系 ∀试验结果表明 }从杉木混系超级苗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是可行的 o其效果好于
林分中的优树和采伐迹地上的优树萌芽条 ∀这种结果与潘志刚报道的 tx¤生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的结
果基本一致 ∀
v 结论与讨论
311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适宜年龄
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适宜年龄应是一个年龄段 ∀本研究认为 o在造林后第 u ∗ v ¤o由于林木有一
个造林后的适应性问题k张全仁等 ot|{|l o在此一时期内幼树还末充分发挥出其遗传固有的生长潜力 o
故不宜进行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o否则 o会普遍存在错选和漏选的问题k陈志阳等 ousssl o又由于在此一
时期内仅凭/树高0一个指标来选择 o会将后期生长不良的无性系错选为优良无性系 ~而造林后 x ∗ y ¤o
其环境条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在逐渐减少 o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逐渐转由遗传因素控制 o可在此期内进行
|x 第 w期 赵承开等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年龄和增益
初选 ~到 { ∗ | ¤时 o林木的生长性状已完全由遗传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 o在此时期内进行优良无性系选
择 o与 tv ∗ tw ¤的选择比较 o其正选率为 tss h ∀从表 z中还可以看出 }在 { ∗ | ¤时 o入选系的增益值已
达到最高水平 o这是早期选择的核心问题k陈益泰 等 ot||wl ∀因此 o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最佳年龄段
可以界定在造林后的 { ∗ | ¤∀
312 按/双指标0选择比/单指标0更加可靠
林木选优的目标是增加单位面积上材积的产量 ∀胸径是以二次方影响材积 o而树高与材积仅是呈
线性关系k林昌庚 等 ot|{xl ∀从树高 !胸径与 t|||年单株材积相关值k表 xl中可以看出 o胸径与单株材
积的相关值明显大于树高 o也就是说 o胸径对立木蓄积的影响要大于树高 o因而用 /双指标0选择比用
/单指标0选择其效果会更加可靠 ∀
313 不同林龄选优的准确性
从表 y可以看出 }以 tv ∗ tw¤入选的无性系为标准 o如果在造林后 u ∗ v¤选优 o其正选率仅是 vs h o
错 !漏选率 zs h o在错选系中有 wu1| h到后来生长为不良无性系 ~x ∗ y ¤选优 o其正选率 xs h o错 !漏选
率 xs h o在错选系中有 us1s h到后来生长为不良无性系 ~{ ∗ | ¤选优 o其正选率 tss h ∀
314 杉木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方略
杉木是一个速生树种 ∀从表 z !表 {中可以看出 }树高的速生期在 | ¤以前 o尤以 y ∗ { ¤时生长较
快 o而胸径的速生期晚于树高 t ∗ u ¤∀因此在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时 o可采用 u次淘汰筛选的方法 o即
在造林后 x ∗ y ¤时以树高为主 !胸径为辅进行第一次淘汰性选择 ~到 { ∗ ts ¤即林分中树高达 {1s °以
上 !胸径达 ts1s¦°以上 !单株材积达 s1sw °v 以上时 o根据材积与胸径的生长情况进行第二次淘汰性选
择 o这样选出的无性系才是真正的优良无性系 o才能获得更高的增产效果 ∀
参 考 文 献
北京林学院 q数理统计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z|
陈志阳 o赵承开 o黄晓光 q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usss ouskul }xz ∗ yt
陈益泰 q林木早期选择研究新进展 q林业科学研究 ot||w ozk专刊l }tv ∗ ut
程政红 q我省杉木遗传改良和生产栽培技术研究跃上了新台阶 q湖南林业科技 ot||{ okvl }xz ∗ yt
丁振芳 o王景章 o方海峰等 q日本落叶松早期选择技术 q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ot||z ouxkvl }yx ∗ yz
何贵平 o陈益泰 q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 q林业科学研究 ot||z otskxl }xxy ∗ xx|
洪菊生 o陈伯望 o吴士侠 q杉木造林优良种源选择 q林业科学研究 ot||w ozk专刊l }t ∗ uw
李火根 o黄敏仁 o潘惠新等 q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生长动态遗传分析及早期选择 q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ot||y ouskul }t ∗ uw
李春喜 o王文林 o陈士林等 q生物统计学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z
刘植义 o刘彭昌 o周希澄等 q遗传学 q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ot|{u
林昌庚 o沙 琢 o马建维等 q森林资源清查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x
梁学顺 o李先志 q林木育种手册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u
吕 文 o宋保平 o韩玉生等 q杨树无性系在沙区引种造林综合评价的研究 q林业科学 ousst ovzktl }zu ∗ {u
马常耕 q水杉无性系选育研究 q林业科技通讯 ot|{y okvl }z ∗ |
马常耕 o周天相 o徐金良 q杉木无性系生长的遗传控制和早期选择初探 q林业科学 ousss ovyk专刊l }yu ∗ y|
潘志刚 qtx ¤生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初报 q林业科学 ousss ovyk专刊l }zs ∗ z|
田大伦 o项文化 o康文星 q湖南第二代杉木幼林的水文学过程及养分动态研究 q林业科学 ousst ovzkvl }yw ∗ zt
吴际友 o龙应忠 o余格非等 q湿地松半同胞家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联合选择 q林业科学 ousss ovyk专刊l }xy ∗ yt
唐基乡 o邱祁生 o赵承开等 q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y年研究报告 q湖南林业科技 ot||s oktl }v ∗ z
张全仁 q杉木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造林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t|{| okul }tyz ∗ tzw
赵承开 o陈志阳 q杉木立木材积计算参数计测 q林业科技通讯 ousst ots }tv ∗ ty
周天相 q杉木无性系研究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
周天相 o马常耕 q杉木无性系选育k开天系列l q林业科学 ousss ovykvl }ws ∗ wy
¤¬¯¬¤± ¬o≥·¨√ ±¨ ∞ ¦®¨ ¤±§q¨ ±¨ ·¬¦°¤µ¤° ·¨¨µ ¶¨·¬°¤·¨¶¤±§¶¨¯¨ ¦·¬²± ©¨©¬¦¬¨±¦¼©²µ·«¨ ²¯¥¯²¯ ¼¯ ³¬±¨ ¥µ¨¤§¬±ª¬±·«¨ ¶²∏·«2 ¤¨¶·¨µ± q≥¬± qq¤·«¨¶²±
ετ αλqk §¨¶l }×µ¨¨¬°³µ²√¨ °¨ ±·©²µ¶∏¶·¤¬±¤¥¯¨·µ²³¬¦¤¯ ©²µ¨¶·µ¼q°µ²·q±ƒ2ƒ ¦²±©qo¦¤¯²∏°§µ¤o±∏¨±¶¯¤±§o∏¶·µ¤¯¬¤ot||y otyw ∗ ty{
¤°¥¨·« ≤ ≤ o∞±§² ετ αλq¨ ±¨ ·¬¦¤±¤¯¼¶¬¶²©ty ¦¯²±¤¯ ·µ¬¤¯ ²©∞∏¦¤¯¼³·∏¶ªµ¤±§¶¤±§¦²°³¤µ¬¶²±¶º¬·«¶¨ §¨¯¬±ª¶¦«¨¦®qƒ²µqo≥¦¬qot||w ows }v|z ∗ wtt
sy 林 业 科 学 v{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