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orests and Forestry Activities in Relations to Emission Mitigation and Sink Enhancement

森林、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的全球变暖,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CO2浓度的措施中,森林和林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森林可吸收并固定大气CO2,是大气CO2的吸收汇和贮存库;而毁林是大气CO2的重要排放源。通过适当的林业活动可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现有的碳贮存,通过替代措施可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林业活动在未来减缓大气温室气体上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了全球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中的作用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有关的减排增汇措施和潜力,以期对我国制定CO2减排增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e have resulted in global warming that threa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are taking action plans aiming to mitig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o stabiliz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 Forests and forestry activi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se actions.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an be sequestered through tree growth and as a result forest ecosystems play as an important carbon pool and carbon sink in terrestrial and atmospheric carbon exchanges.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growing forests has been shown to be a cost-effective option for mitigation of global climatic change. On the other hand, deforestation, especially in the tropics, behind fossil fuel burning, was believed to be the second largest source of rising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Therefore, such forestry activities as 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forest management, deforestation avoiding and so on are believed to be effective ways to enhanc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s and protect existing carbon pools. Wood products can also be used either directly as fuels or as substitutes for energy-consuming products (steel, cement, etc.) and at the e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energy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process. We reviewed global and China‘s forest ecosystems in relations to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discussed potentials of forestry activities in the mitig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全 文 :第 wt卷 第 y期
u s s x年 t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t o‘²1y
‘²√ qou s s x
森林 !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张小全t 武曙红t ou 何 英v 侯振宏t
kt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 ~
u1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tsss{v ~ v1 中国林学会 北京 tsss|tl
摘 要 } 大气中 ≤’u 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的全球变暖 o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稳定大气 ≤’u 浓度的措施中 o森林和林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森林可吸收并固定大气 ≤’u o是
大气 ≤’u 的吸收汇和贮存库 ~而毁林是大气 ≤’u 的重要排放源 ∀通过适当的林业活动可增强碳吸收汇 !保护现有
的碳贮存 o通过替代措施可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 o林业活动在未来减缓大气温室气体上升方
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阐明了全球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减缓大气 ≤’u 浓度上升中的作用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和
林业有关的减排增汇措施和潜力 o以期对我国制定 ≤’u 减排增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 森林 ~林业活动 ~温室气体 ~减排 ~增汇
中图分类号 }≥zt{1x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xlsy p stxs p sz
收稿日期 }ussw p sz p uy ∀
基金项目 }|zv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kussu≤…wtuxs{l0 o国家十五攻关专题/碳吸收汇的估算及经济性评价及影响
研究0 ∀
Φορεστσ ανδ Φορεστρψ Αχτιϖιτιεσιν Ρελατιονστο Ε µισσιον Μιτιγατιον ανδ Σινκ Ενηανχεµεντ
«¤±ª÷¬¤²´ ∏¤±t • ∏≥«∏«²±ªtou ‹¨≠¬±ªv ‹²∏«¨ ±«²±ªt
kt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ΧΑΦ Βειϕινγtsss|t ~
u1 Βειϕινγ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tsss{v ~ v1 Χηινεσε Σοχιετψοφ Φορεστρψ Βειϕινγtsss|tl
Αβστραχτ } Œ±¦µ¨¤¶¬±ª¦¤µ¥²±§¬²¬¬§¨ ¤±§²·«¨µªµ¨ ±¨«²∏¶¨ ª¤¶¦²±¦¨±·µ¤·¬²±¬±¤·°²¶³«¨µ¨ «¤√¨ µ¨¶∏¯·¨§¬± ª¯²¥¤¯ º¤µ°¬±ª·«¤·
·«µ¨¤·¶¶∏¶·¤¬±¤¥¯¨§¨√¨ ²¯³°¨ ±·²©«∏°¤± ¥¨¬±ª¶qŒ±·¨µ±¤·¬²±¤¯ ¦²°°∏±¬·¬¨¶¤µ¨·¤®¬±ª¤¦·¬²± ³¯¤±¶¤¬°¬±ª·² °¬·¬ª¤·¨ªµ¨ ±¨«²∏¶¨
ª¤¶ °¨¬¶¶¬²±¶¤±§·²¶·¤¥¬¯¬½¨ ¦¤µ¥²±§¬²¬¬§¨ ¦²±¦¨±·µ¤·¬²±¬±·«¨ ¤·°²¶³«¨µ¨ qƒ²µ¨¶·¶¤±§©²µ¨¶·µ¼¤¦·¬√¬·¬¨¶³¯¤¼¤¶¬ª±¬©¬¦¤±·µ²¯¨
¬±·«¨¶¨ ¤¦·¬²±¶q„·°²¶³«¨µ¬¦¦¤µ¥²± §¬²¬¬§¨ ¦¤± ¥¨ ¶¨ ∏´¨¶·¨µ¨§·«µ²∏ª«·µ¨¨ªµ²º·«¤±§¤¶¤µ¨¶∏¯·©²µ¨¶·¨¦²¶¼¶·¨°¶³¯¤¼ ¤¶¤±
¬°³²µ·¤±·¦¤µ¥²± ³²²¯ ¤±§¦¤µ¥²±¶¬±®¬±·¨µµ¨¶·µ¬¤¯ ¤±§¤·°²¶³«¨µ¬¦¦¤µ¥²± ¬¨¦«¤±ª¨¶q≤¤µ¥²± ¶¨ ∏´¨¶·µ¤·¬²± ¥¼ ªµ²º¬±ª©²µ¨¶·¶
«¤¶¥¨ ±¨¶«²º±·²¥¨ ¤¦²¶·2 ©¨©¨¦·¬√¨ ²³·¬²±©²µ°¬·¬ª¤·¬²±²©ª¯²¥¤¯ ¦¯¬°¤·¬¦¦«¤±ª¨ q’±·«¨ ²·«¨µ«¤±§o§¨©²µ¨¶·¤·¬²±o ¶¨³¨¦¬¤¯ ¼¯
¬±·«¨ ·µ²³¬¦¶o¥¨«¬±§©²¶¶¬¯©∏¨¯¥∏µ±¬±ªoº¤¶¥¨ ¬¯¨√¨ §·² ¥¨ ·«¨ ¶¨¦²±§ ¤¯µª¨¶·¶²∏µ¦¨ ²©µ¬¶¬±ª¤·°²¶³«¨µ¬¦≤’u ¦²±¦¨±·µ¤·¬²±q
׫¨µ¨©²µ¨o ¶∏¦«©²µ¨¶·µ¼ ¤¦·¬√¬·¬¨¶¤¶¤©©²µ¨¶·¤·¬²±o µ¨©²µ¨¶·¤·¬²±o©²µ¨¶·°¤±¤ª¨ °¨ ±·o §¨©²µ¨¶·¤·¬²± ¤√²¬§¬±ª ¤±§¶² ²± ¤µ¨
¥¨ ¬¯¨√¨ §·² ¥¨ ©¨©¨¦·¬√¨ º¤¼¶·² ±¨«¤±¦¨ ·¨µµ¨¶·µ¬¤¯ ¦¤µ¥²± ¶¬±®¶¤±§³µ²·¨¦·¨ ¬¬¶·¬±ª¦¤µ¥²± ³²²¯¶q • ²²§³µ²§∏¦·¶¦¤± ¤¯¶² ¥¨
∏¶¨§ ¬¨·«¨µ§¬µ¨¦·¯¼ ¤¶©∏¨ ¶¯²µ¤¶¶∏¥¶·¬·∏·¨¶©²µ ±¨¨ µª¼2¦²±¶∏°¬±ª ³µ²§∏¦·¶k¶·¨¨ ¯o ¦¨ °¨ ±·o ·¨¦ql ¤±§¤··«¨ ±¨§µ¨§∏¦¨
ªµ¨ ±¨«²∏¶¨ ª¤¶ °¨¬¶¶¬²± ¬± ±¨¨ µª¼ ³µ²§∏¦·¬²± ¤±§¬±§∏¶·µ¬¤¯ ³µ²¦¨¶¶q • ¨µ¨√¬¨º¨ § ª¯²¥¤¯ ¤±§ ≤«¬±¤. ¶©²µ¨¶· ¦¨²¶¼¶·¨°¶¬±
µ¨ ¤¯·¬²±¶·²ª¯²¥¤¯ ¦¤µ¥²± ¦¼¦¯¨ o¤±§§¬¶¦∏¶¶¨§³²·¨±·¬¤¯¶²©©²µ¨¶·µ¼ ¤¦·¬√¬·¬¨¶¬±·«¨ °¬·¬ª¤·¬²± ²©ªµ¨ ±¨«²∏¶¨ ª¤¶ °¨¬¶¶¬²±q
Κεψ ωορδσ} ©²µ¨¶·~©²µ¨¶·µ¼ ¤¦·¬√¬·¬¨¶~ªµ¨ ±¨«²∏¶¨ ª¤¶~ °¨¬¶¶¬²± °¬·¬ª¤·¬²±~¶¬±® ±¨«¤±¦¨ °¨ ±·
t 森林在全球碳库中的作用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o以其巨大的生物量贮存着大量的碳 o森林植物中的碳含量约占生物量干
质量的 xs h ∀联合国粮农组织kƒ„’l对全球森林资源的评估表明k表 tl o全球森林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vt h o
面积达 v{1zs亿 «°u o其中热带 wz h o亚热带 | h o温带 tt h o寒温带 vv h ∀单位面积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平
均为 ts|·#«°pu o全球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 wuu Š·kƒ„’ ousst¤l ∀森林土壤中的碳贮量比森林植物还要多
得多 ∀据 Œ°≤≤估计 o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 u wzz Š·o其中植被碳贮量约占 us h o土壤碳约占 {s h ∀占
全球土地面积 uz1y h的森林植被碳贮量约占全球植被碳贮量的 zz h o森林土壤的碳贮量约占全球土壤碳贮
量的 v| h ∀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k碳密度l是农地的 t1| ∗ x倍 o土壤和植被碳库的比率在北方森林
为 x o在热带林仅为 tk表 ulk≤¬¤¬¶ ετ αλqousssl ∀可见 o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o其增加
或减少都将对大气 ≤’u 浓度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
表 1 全球森林面积及生物量
Ταβ . 1 Γλοβαλφορεστ αρεα ανδ βιοµ ασσ
地区
• ª¨¬²±¶
森林面积
ƒ²µ¨¶·
¤µ¨¤Π
tsy «°u
森林覆盖率
ƒ²µ¨¶·
¦²√¨ µ¤ª¨Πh
蓄积量
≥·¤±§¬±ª
√²¯∏° Π¨
k°v#«°pul
地上生物量
„¥²√ 2¨ªµ²∏±§
¥¬²°¤¶¶Π
k·#«°pul
地上总生物量
ײ·¤¯
¤¥²√¨ 2ªµ²∏±§
¥¬²°¤¶¶ΠŠ·
非洲 „©µ¬¦¤ y1xs uu zu ts| zt
亚洲 „¶¬¤ x1w{ t{ yv {u wx
大洋洲 ’¦¨¤±¬¤ t1|{ wy xx yw tv
欧洲 ∞∏µ²³¨ ts1v| uy ttu x| yt
中北美洲
‘²µ·« i ≤ ±¨·µ¤¯ „° µ¨¬¦¤ x1w| uv tuv |x xu
南美洲 ≥²∏·« „° µ¨¬¦¤ {1{y xt tux usv t{s
全球 Š¯ ²¥¤¯ v{1zs vs tss ts| wuu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贮
量的估计有较大差异k表 vl o
主要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
估计方法有关 ∀据全国森林
资源清查的森林蓄积量数
据 o采用蓄积 p 生物量扩展
系数k…∞ƒl方法 o计算的森林
植被碳密度为 vs1x ∗ wx1zx
·#«°pu o低于 ƒ„’和 Œ°≤≤ 估
计的全球森林植被平均碳密
度kƒ„’ ousst¤~≤¬¤¬¶ ετ αλqo
usssl ∀由此计算我国森林
植被碳贮量 o在 t|zv ) t|zy !
表 2 全球植被和 1 µ 深度内的土壤碳贮量
Ταβ . 2 Γλοβαλ χαρβον στοχκσιν ϖεγετατιον ανδ τοπ 1 µ οφ σοιλσ
生物群区
…¬²°¨
面积
„µ¨¤Πtsy «°u
碳贮量 ≤¤µ¥²± ¶·²¦®¶ΠŠ·
植被
∂ ª¨¨·¤·¬²±
土壤
≥²¬¯¶
合计
ײ·¤¯
热带森林
×µ²³¬¦¤¯ ©²µ¨¶·¶ tz1ys utu uty wu{
温带森林
× °¨³¨µ¤·¨©²µ¨¶·¶ ts1ws x| tss tx|
北方森林
…²µ¨¤¯ ©²µ¨¶·¶ tv1zs {{ wzt xx|
热带稀树草原
×µ²³¬¦¤¯ ¶¤√¤±±¤ uu1xs yy uyw vvs
温带草地
× °¨³¨µ¤·¨ ªµ¤¶¶¯¤±§¶ tu1xs | u|x vsw
荒漠和半荒漠
⁄¨ ¶¨µ·¶¤±§¶¨ °¬§¨¶¨µ·¶ wx1xs { t|t t||
冻原 ×∏±§µ¤ |1xs y tut tuz
湿地 • ·¯¨¤±§¶ v1xs tx uux uws
农地 ≤µ²³¯¤±§¶ ty1ss v tu{ tvt
合计 ײ·¤¯ txt1us wyy u stt u wzz
t|zz ) t|{t !t|{w ) t|{{ !t|{| ) t||v 和 t||w ) t||{
年间k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l分别为 v1zx ∗ w1ww !
w1tu ∗ w1v{ !v1uy ∗ w1wx !v1zs ∗ w1yv和 w1zx Š·∀考
虑到竹林和经济林的碳贮量 o目前我国森林植被和
土壤碳贮量在 x和 tx Š·左右的估计是合理的 ∀
u 森林生长对大气 ≤’u 的影响
森林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 o吸收
大气中的 ≤’u o将其固定在森林生物量中 ∀森林每
生长 t °v 木材 o约需要吸收 ≤’u t1{v ·∀据
• «¬·¤®¨µkt|zxl估计 o热带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为
w1x ∗ ty1s·#«°pu o温带森林为 u1z ∗ tt1ux ·#«°pu o
寒温带森林为 t1{ ∗ |1s·#«°pu o耕地为 s1wx ∗ us1s
·#«°pu o草地仅 t1v ·#«°pu ∀在陆地植被与大气之
间的碳交换中 o|s h是由森林植被完成的k •¬±­∏°
ετ αλqot||vl ∀草地植物和农作物也具有很强的固
碳能力 o但其作用是短暂的 o不能将吸收固定的
≤’u 长期保存于生物有机体中 ∀
早期的研究认为 ous世纪 {s年代以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大气 ≤’u 的净排放源k…µ²º± ετ αλqo
t||yl o但近期的大气测量和模拟研究表明 ous世纪 {s年代陆地是一个ks1u ? t1sl Š·#¤pt的碳吸收汇 o即
kt1| ? t1vl Š·#¤pt的陆地碳吸收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kt1z ? s1{lŠ·#¤pt的碳排放之差 ~|s年代吸收汇增
至ks1z ? t1sl Š·#¤pt o即ku1v ? t1vl Š·#¤pt的陆地碳吸收减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kt1y ? s1{l Š·#¤pt的碳排放
k≤¬¤¬¶ ετ αλqousssl ∀
就全球而言 o陆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碳kŠ°°l约 tus Š·#¤pt o其中约 ys Š·#¤pt通过植物自
养呼吸返回到大气中 ~在余下的约 ys Š·#¤pt的净初级生产k‘°°l中 o约 xs Š·#¤pt通过土壤和死有机植物残体
的异养呼吸k分解作用l返回大气 o形成约 ts Š·#¤pt的净生态系统生产量k‘∞°l o这其中又有约 | Š·#¤pt通过
干扰排放进入大气 o因此陆地植被年净碳交换量k‘…°l约kt Š·#¤ptk≤¬¤¬¶ ετ αλqousssl ∀
txt 第 y期 张小全等 }森林 !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表 3 中国森林碳贮量估计结果 ≠
Ταβ .3 Εστιµ ατεδ χαρβον στοχκ ιν φορεστσ οφ Χηινα
森林面积
ƒ²µ¨¶·¤µ¨¤Π
tsy «°u
碳密度 ≤¤µ¥²± §¨±¶¬·¼Πk·#«°pul 总碳贮量 ײ·¤¯ ¦¤µ¥²± ¶·²¦®ΠŠ·
植被
∂ ª¨¨·¤·¬²±
土壤
≥²¬¯¶
枯落物
¬·¨µ
植被
∂ ª¨¨·¤·¬²±
土壤
≥²¬¯¶
枯落物
¬·¨µ
数据年份
°¨ µ¬²§¶©²µ
§¤·¤∏¶¨§
数据来源
⁄¤·¤¶²∏µ¦¨¶
tst1uy wv1{v ) ) w1ww ) ) t|zv ) t|zy¤¥ kƒ¤±ª ετ αλqousstl
|x1yu wx1zx ) ) w1v{ ) ) t|zz ) t|{t¤¥
tsu1t| wv1xv ) ) w1wx ) ) t|{w ) t|{{¤¥
ts{1yv wu1x{ ) ) w1yv ) ) t|{| ) t||v¤¥
tsx1{u ww1|t ) ) w1zx ) ) t||w ) t||{¤¥
tsu1t| vu ∗ v{ ) ) v1uy ∗ v1zv ) ) t|{w ) t|{{¤¥ k王效科等 ousst ~
|y1sv v| ) ) v1zwy ) ) t|zv ) t|zy¤¥ 刘国华等 ousssl
|x1yv wv1t ) ) w1tuw ) ) t|zz ) t|{t¤¥
tsu1t| vv1t ) ) w1sy ) ) t|{w ) t|{{¤¥
ts{1yv v{1z ) ) w1us ) ) t|{| ) t||v¤¥
ts{1yu xz1sz t|v1xx {1ut y1u ut1su s1{| t|{| ) t||v¤¦ k周玉荣等 ousss
ts{1yw vw1st ) ) v1y|x ) ) t|{| ) t||v¤¥ 汪业勖tll
tu|1ss wt1|w tsy1sx y1vy x1wts tv1y{ s1{u t|{| ) t||v¥§
tyv1w{ vs1x ) ) x1st| ) ) usss¥¨© kƒ„’ ousst¤l
tv|1u| ) txv1{y ) ut1wvw ) t||s¥¨ k«¤±ª ετ αλqoussvl
≠ ¤}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 ∞¬¦¯∏§¨§¥¤°¥²²¤±§¶·¤±§¶º¬·«¶³¨¦¬¤¯ ¦¨²±²°¬¦√¤¯∏¨¶q~¥}根据清查蓄积量和蓄积 p生物量扩展因子计算 ∞¶·¬°¤·¨§
¥¤¶¨§²± ¶·¤±§¬±ª√²¯∏°¨ ¤±§…∞ƒ ~¦}根据研究样地资料计算 ∞¶·¬°¤·¨§¥¤¶¨§²±©¬¨ §¯ ° ¤¨¶∏µ¨°¨ ±·¶²± ³¯²·¶~§}植被碳库不包括经济林和竹林 o土壤碳
库包括经济林和竹林 …¤°¥²²¤±§¶·¤±§¶º¬·«¶³¨¦¬¤¯ ¦¨²±²°¬¦√¤¯∏¨¶º µ¨¨ ¬±¦¯∏§¨§¬±·«¨ ¶²¬¯ ³²²¯ o¥∏·¨ ¬¦¯∏§¨§¬±·«¨ √¨ ª¨·¤·¬²± ³²²¯ ~¨ }包括经济林和竹
林 Œ±¦¯∏§¨§¥¤°¥²²¤±§¶·¤±§¶º¬·«¶³¨¦¬¤¯ ¦¨²±²°¬¦√¤¯∏¨¶~©}地上部分生物量碳贮量 ≤¤µ¥²± ¶·²¦®¬± ¤¥²√ 2¨ªµ²∏±§¥¬²°¤¶¶q
tl汪业勖 qt|||1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区域碳循环研究 q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
据估计 o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净碳吸收量为 s1sw Š·o其中 ‘°°约 s1yt Š·#¤pt o年采伐消耗 s1tv Š·#¤pt o年
凋落物总量 s1ww Š·#¤pt o凋落物分解排放 s1tz Š·#¤pt o土壤呼吸排放 s1uz Š·#¤ptk赵士洞等 ousstl ∀ «¤±ª
等kussvl的研究表明 ot||s年我国森林为 s1s|{ Š·#¤pt的净碳吸收汇 o占同期温室气体源排放的 ty1{ h o其
中森林生长吸收 s1tt{ Š·#¤pt o土壤碳积累 s1st{ w Š·#¤pt o生物量燃烧和分解排放 s1sv{ | Š·#¤pt ∀
图 t 欧洲森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k‘∞∞l
ƒ¬ªqt ‘¨·¨ ¦²¶¼¶·¨° ¬¨¦«¤±ª¨ k‘∞∞l ¬± ∞∏µ²³¨¤±©²µ¨¶·¶
森林的固碳速率因气候 !森林类型 !年龄 !立地条件和人
为干扰状况等因子而异 ∀森林生态系统的 ‘∞°为北方森林
p t1s ∗ u1x·#«°pu¤ptk样本数 ν € usl o温带森林 u1x ∗ {1s ·#
«°pu¤ptk ν € vxl o地中海地区森林 p t1s ∗ u1s ·#«°pu¤p t k ν
€ {l o热带森林 u1s ∗ y1s ·#«°pu¤p t k ν € tul o这里负值表示
净排放 ∀欧洲通量网k∞˜• ’ƒ˜÷l涡动相关测定结果表明 o
欧洲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k‘∞∞l为 t1s ∗ y1y
·#«°pu¤p t o随纬度增加而降低k图 tl o而总第一性生产量与纬
度无关 o即森林生态系统 ‘∞° 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呼吸
k∂¤¯ ±¨·¬±¬ετ αλqousssl ∀
在自然状态下 o随着森林的生长和成熟 o森林吸收 ≤’u
的能力降低 o同时森林自养和异养呼吸增加 o使森林生态系统
‘∞∞逐渐减小 o系统趋于碳平衡状态 o或生态系统碳贮量趋于
饱和 o如一些热带和寒温带的原始林k≤¬¤¬¶ ετ αλqousssl ~但达到饱和状态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o可能需要
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森林受自然或人为扰动后 o其固有的碳平衡被打破 o并向新的平衡方向发展 o达到
新平衡所需的时间取决于目前的碳贮量水平 !潜在碳贮量 !植被和土壤碳累积速率k≥¦«¬°¨ ¯ ετ αλqoussvl ∀对
于可持续管理的森林 !成熟森林被采伐后可以通过再生长恢复到原来的碳贮量 o而收获的木材或木产品一方
面可以作为工业或能源的代用品 o从而减少工业或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源排放 ~另一方面 o耐用木产品可以
长期保存 o部分可以永久保存 o从而减缓大气 ≤’u 浓度的升高k图 ul ∀
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估计可能偏高 o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观测结果 o特别是碳通量的观测结果
主要来自于生长较好的成熟森林 o而没有考虑到自然和人为干扰过程k如采伐更新l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
uxt 林 业 科 学 wt卷
响 ∀近期的研究表明 o在干扰后的数年内 o森林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排放源而非吸收汇 o如果将这些干扰
过程考虑在内 o欧洲森林生态系统年净生态系统交换量只有 s1u Š·o是原来估计的 wv h tl ∀
tl Šµ¤¦¨ qussv1 ƒ¬±¤¯ µ¨³²µ·²© ≤„• …’2„Š∞}„ª¨2µ¨ ¤¯·¨§§¼±¤°¬¦¶²©¦¤µ¥²± ¬¨¦«¤±ª¨ ¬± ∞∏µ²³¨¤± ©²µ¨¶·¶) Œ±·¨ªµ¤·¬±ª ±¨ · ¦¨²¶¼¶·¨° ³µ²§∏¦·¬√¬·¼ ¬±
¶³¤¦¨ ¤±§·¬°¨qººº q¬¨µ° q¨§q¤¦q∏®Π≤„• …’2„Š∞Π‹’∞q«·°
图 u 森林在 u个轮伐期内的碳贮量变化示意图
ƒ¬ªqu ≥®¨·¦«²©¦¤µ¥²± ¶·²¦®¦«¤±ª¨ ©²µ√¤µ¬²∏¶³²²¯¶²©©²µ¨¶·¶¬±·º²µ²·¤·¬²±¶
v 毁林对大气 ≤’u 的影响
这里的毁林指森林向其他土地利用的
转化或林木冠层覆盖度长期或永久降低到
一定的阈值以下 ∀由于毁林导致森林覆盖
的完全消失 o除毁林过程中收获的部分木
材及其木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保存外 o大部
分贮存在森林中的巨额生物量碳将被迅速
地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毁林引起的土地利
用变化还将引起森林土壤有机碳k≥’≤l的
大量排放 ∀研究表明 o毁林转化为农地后 o
由于 ≥’≤的输入大大降低和不断的耕作 o
≥’≤损失可高达 zx h o大部分研究结果为
s ∗ ys h o毁林转化为农地 ts年后 ≥’≤ 平
均下降kvs1v ? u1wl h k ν € zxl o如果剔除
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o≥’≤ 平均下降kuu1t
? w1tl h k ν € vvl ~而毁林转化为草地后 ≥’≤ 的变化无明显趋势k∏µ·¼ ετ αλqoussul ∀吴建国等kussu ~ussv ~
usswl在宁夏半干旱区的研究表明 o山杨k Ποπυλυσ δαϖιδιαναl和辽东栎k Θυερχυσλιαοτυνγενσισl天然次生林转化为
农地和草地后 o≥’≤密度分别下降 vx h和 tw h o而且 ≥’≤的稳定性降低 ∀
工业革命以来 o全球毁林面积呈增加趋势 o特别是近 xs年来 o以热带亚洲和南美洲为主的毁林大幅上
升 ∀在 us世纪 xs年代以前 o毁林主要发生于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以及热带亚洲和南美洲 ∀在 us世纪中
叶以后 o北美和欧洲k除前苏联外l的毁林基本遏止 o并通过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 o森林面积呈增加趋势 o
t|{s ) t||x年发达国家森林面积年均增长 tvs万 «°ukƒ„’ ot|||l o使欧洲和北美等温带森林地区成为大气
≤’u 的吸收汇 ∀而此期间热带亚洲 !拉丁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的毁林大幅增加 o从而成为大气 ≤’u 的主要排
放源k‹²∏ª«·²±ot||yl ∀t|{s ) t||x年间热带地区的毁林速率达 t xxs万 «°u#¤ptkƒ„’ ot|||l ∀t||s ) usss
年 o全球年均毁林面积达 t wys万 «°u#¤pt o其中热带地区为 t wus万 «°u#¤pt o占 |z1v h kƒ„’ ousst¤l ∀全球
毁林引起的碳排放从 t{xs年的 s1v Š·#¤pt o增加到 us世纪 xs年代初的 t1s Š·#¤pt o到 {s年代末达 u1s ∗ u1w
Š·#¤pt o占同期人类活动碳排放量的 uv h ∗ uz h k图 vlkƒ ¤¨µ±¶¬§¨ ousss ~‹²∏ª«·²±ot|||l ∀据 Œ°≤≤ 估计 o
t{xs ) t||{年间 o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全球碳排放达ktvy ? xxl Š·o其中 {z h是由毁林引起的 otv h是由
草地开垦造成的 o而同期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量为kuzs ? vsl Š·kƒ„’ ousst¤l ∀在 us世纪 {s
和 |s年代 o以热带地区毁林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年碳排放分别为kt1z ? s1{l Š·和kt1y ? s1{l Š·o分
别占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的 vt h和 ux h kƒ„’ ousst¤l ∀毁林已成为仅次于化石燃烧的大气 ≤’u 排放源 ∀
自史前至 us世纪 zs年代末 o我国森林面积一直呈降低趋势 ∀在距今 w sss ∗ x sss年的史前时期k主要
指农耕前时期l o在中国目前的国土范围内 o森林覆盖率约为 ys h ~到 u sss多年前的汉朝时期 o森林覆盖率
下降到 xs h以下 ~到大约 t sss年前的唐宋年间 o森林遭到更大破坏 o森林覆盖率下降到 ws h以下 ~到 vss多
年前的明末清初 o森林覆盖国土的面积进一步降到 tx h ∗ tz h ~到民国时期森林覆盖国土面积又降低到
tx h ∗ {1y h ~t|w{年中华民国政府农林部推算森林覆盖率为 {1y h ~t|xs ) t|yu年曾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
源进行了初步清查 o森林覆盖率为 tt1{t h k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oussul ∀us世纪 zs年代末
以来 o随着森林保护的加强和大规模的造林活动 o森林面积开始呈现增加趋势k图 wl ∀即便如此 o我国近 us
vxt 第 y期 张小全等 }森林 !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图 v t{xs ) t||s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
ƒ¬ªqv ≤¤µ¥²± °¨¬¶¶¬²± µ¨¶∏¯·¨§©µ²° ¤¯±§∏¶¨ ¦«¤±ª¨ §∏µ¬±ªt{xs ) t||s
年来全国毁林面积仍然相当巨大 ∀近 w次较
系统的森林资源清查表明tlulvl o第 u 次
kt|zz ) t|{tl到第 v次kt|{w ) t|{{l森林资
源清查期间 o我国年均有林地转为无林地面
积为 vvw 万 «°u # ¤pt o第 v 次到第 w 次
kt|{| ) t||vl为 uut万 «°u#¤pt o第 w次到第
x次为 t|y万 «°u#¤pt o其中转化为非林业用
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 o分别为 t1yvw !t1{tz
和 u1{yu万 «°u#¤pt ∀由于我国大规模造林
活动的实施 o有林地转化为非林地以外的其
他地类 o都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为森
林 ∀据此估计 t|{s ) usss年我国毁林碳排
放达 s1{v Š·o约占我国同期温室气体源排放
的 w1z h ∀其中生物量碳排放 s1wx Š·o土壤
碳排放 s1v{ Š·∀同时 o毁林开垦过程中的森
林生物质燃烧也排放甲烷和氧化氮等非 ≤’u
温室气体 o其中毁林生物质燃烧约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 ts h kƒ„’ ousst¥l ∀
tl林业部 qt|{| q全国森林资源统计kt|{w ) t|{{l
ul林业部 qt||w q全国森林资源统计kt|{| ) t||vl
vl国家林业局 qusss q全国森林资源统计kt||w ) t||{l
图 w 中国森林覆盖率历史变化
ƒ¬ªqw ‹¬¶·²µ¬¦¤¯ ·µ¨±§²©©²µ¨¶·¦²√ µ¨¤ª¨ ¬± ≤«¬±¤
„ }t1{ ≅ tsy ∗ uszs…q≤ q~ …}usy| ) uut…q≤ q~ ≤ }uut…q
≤ q) uus ~ ⁄}uus ) x{| ~ ∞}x{| ) |sz ~ ƒ }|sz ) tuz| ~ Š }
tuz| ) tvy{ ~ ‹ }tvy{ ) tyww ~ Œ}tyww ) t{ws ~ Š }t{ws )
t|tt ~Ž}t|tt ) t|w| ~}t|zv ) t|zy ~  }t|zz ) t|{t ~‘}
t|{w ) t|{{ ~ ’ }t|{| ) t||v ~° }t||w ) t||{ q
w 林业活动与减排增汇
如上所述 o森林的碳贮存功能及其变化与大气 ≤’u 浓度
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o通过一些林业措施 o可起到减排增汇的作
用 ∀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中 o林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
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
411 增强碳吸收汇
增强碳吸收汇的林业活动包括造林 !再造林 !退化生态系
统恢复 !建立农林复合系统 !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等 o它们都
是增加陆地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措施 ∀
通过造林 !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增强碳吸收汇已得到
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o并允许发达国家使用这些活动产生的碳
汇用于抵消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限排指标 ∀据估计 o若在
t||x ) usxs年将全球可用于造林再造林和农用林的约 v1wx
亿 «°u 的土地全部实施造林 !再造林和农用林 o碳汇潜力可达
v{ Š·o其中热带和温带地区造林或再造林分别占 ww h 和
vt h o热带地区农用林占 tz h k…µ²º± ετ αλqot||yl ∀英国皇家
学会估计 ousss ) usxs年造林碳汇潜力达 u{ Š·o农用林为 z Š·k• ¨¨§ ετ αλqousstl ∀造林碳吸收速率因造林树
种 !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而异 o寒温带约 s1{ ∗ u1w·#«°pu¤p t o温带 s1z ∗ z1x·#«°pu¤p t o热带 v1u ∗ ts·#«°pu
¤p tk…µ²º± ετ αλqot||yl ∀
ƒ„’估计 o若在热带地区 u1tz亿 «°u 的退化地上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o可新增固碳 tt1x ∗ u{1z Š·
kƒ„’ ousst¥l ∀英国皇家学会估计 ousss ) usxs年在热带地区退化地上进行森林更新的碳汇潜力可达 t{ Š·
k• ¨¨§ ετ αλqousstl ∀但 ƒ„’kusst¥l认为 o如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o实际可用于这些活动的土地面积可能只有
wxt 林 业 科 学 wt卷
上述的 tΠv o则造林再造林和农用林活动的年碳汇量仅为 s1ux Š·o退化地恢复每年为 s1tv Š∀
森林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碳贮存 o但其碳汇潜力与造林相比相对较低 ∀根据/马拉喀什协定0第 ttΠ
≤° qz号有关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k˜˜≤ƒl决议的规定 o附件 Œ国家 t||s年以来森林管理活动引
起的碳汇可用于抵消5京都议定书6v1t条款下的温室气体减限排承诺 ∀由于在碳汇计量时不用考虑这部分
森林在基年的碳吸收量 o只要是 t||s年以来被管理的森林在第 t承诺期内的净碳吸收量均可用于履约 o因
此其碳汇数额就很大 ∀鉴于此 o第 ttΠ≤° qz号决议对各附件 Œ缔约方在第 t承诺期5京都议定书6第 v1w条款
和第 y条下可使用的森林管理活动碳汇给予限制 o其总量不得超过 zstv1x万·的 x倍 k˜‘ƒ≤≤≤ ousstl ∀
随着中国大规模的造林和再造林活动的开展 o预计在 uss{ ) ustu年的第 t承诺期 o中国森林可净吸收
碳 s1yyz Š·~到 usxs年 o中国森林年净碳吸收能力将比 t||s年增加 |s1w h k«¤±ª ετ αλqoussvl ∀
412 保护碳贮存
保护碳贮存是指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 o减少其向大气中排放 ∀主要措施包括减少毁林 !改
进采伐措施 !提高木材利用率以及有效森林灾害k林火 !病虫害l控制 ∀降低大气 ≤’u 浓度最有效的方式是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 o而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措施则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手段 ∀由于毁林直接
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数年的碳贮排放到大气中 o因此相对造林和再造林而言 o降低毁林速率是减缓大气 ≤’u
浓度上升的更直接手段 o因为从长远看 o在某一土地上造林的碳吸收量与毁林碳排放量是相当的 ∀
通过森林保护措施来保护碳贮存的潜力取决于基线情景或照常情景k¥∏¶¬±¨ ¶¶¤¶∏¶∏¤¯ o…„˜l ∀如果完全
停止毁林 o全球每年可保护 t1u ∗ u1u Š·的碳不被排放k⁄¬¬²± ετ αλqot||vl ∀到 usxs年 o减少热带地区毁林可
保护碳贮量 us Š·ks1u ∗ s1w Š·#¤ptlk…µ²º± ετ αλqot||yl ∀
减少采伐影响是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采伐作业对林分的破坏很大 o对保留木的破
坏率可高达 xs h kŽ∏µ³¬¦® ετ αλqot||zl ∀通过减少采伐影响的措施可使保留木的破坏率降低 xs h k≥¬¶·
ετ αλqot||{l o从而降低采伐引起的碳排放 ∀对我国连栽杉木k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λανχεολαταl人工林的研究表明 o由
于不合理的采伐作业和更新措施 ou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碳贮量分别比 t代下降了kuw ? vl h k ν €
u{l和k|1x ? x1tl h k ν € |l ov代比 u代分别下降了kws ? wl h k ν € txl和ktx1v ? w1{l h k ν € {lk«¤±ª ετ
αλqousswl ∀据估计k‘¤¥∏∏µ¶ ετ αλqot||vl o对热带雨林采取减少采伐影响的措施 o可保护碳贮存 zv ∗ |s ·#
«°pu ∀在 us世纪 {s和 |s年代 o热带森林年采伐面积分别达 t xss万 «°u 和 t tss万 «°ukƒ„’ ousst¤~≥¬±ª«o
t||vl o按此规模估计 o改进采伐作业方式保护碳贮存的潜力是巨大的 ∀
此外 o通过提高木材利用率 o可降低分解和碳排放速率 ~增加木质林产品寿命 o可减缓其贮存的碳向大气
排放 ~废旧木产品垃圾填埋 o可延缓其碳排放 o部分甚至可永久保存 ∀
413 碳替代
所谓碳替代指以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 o采用生物能源k如能源人工林l及采伐剩余物的
回收利用k如用作燃料l ∀由于水泥 !钢材 !塑料 !砖瓦等属能源密集型材料 o且生产这些材料消耗的能源以化
石燃料为主 o而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 ∀如果以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这些材料 o不但可增加陆地碳贮存 o还
可减少在生产这些材料过程中化石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 ∀虽然木产品中的碳最终将被分解返回大气 o
但由于森林是可再生的 o森林的重新生长可将这部分碳吸收回来 o避免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净排放 ∀
而生物燃料不会产生向大气的净 ≤’u 排放 o因为生物燃料燃烧排放的 ≤’u 可通过植物的重新生长从大
气中吸收回来 o而化石燃料的燃烧则产生向大气的净碳排放 o因此用生物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降低人类活动
碳排放量 ∀目前 o生物燃料占能源供应量的 tw h o在发展中国家占 tΠv ∀如果这些燃料用化石燃料代替 o每
年将增加碳排放 t1t Š·≤k…µ²º± ετ αλqousssl ∀预计到 usux年和 usxs年 o生物能源的贡献将达 x| ≅ tst{ ∗ twx
≅ tst{ 和 |w ≅ tst{ ∗ u{s ≅ tst{ k…¤¶¶ετ αλqousssl o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诸如木质材料汽化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情况 ∀Œ°≤≤估计 ousss ) usxs年 o全球能源作物替代可达 us ∗ zv Š·≤k • ¤·¶²± ετ αλqot||yl ∀
参 考 文 献
刘国华 o傅伯杰 o方精云 qusss1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q生态学报 ouskxl }zvv p zws
王效科 o冯宗炜 o欧阳志云 qusst1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q应用生态学报 otuktl }tv p ty
xxt 第 y期 张小全等 }森林 !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
吴建国 o张小全 o王彦辉 o等 qussu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q林业科学 ov{kwl }t| p u|
吴建国 o张小全 o徐德应 qussv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q中国工程科学 oxk|l }yx p zt
吴建国 o张小全 o徐德应 qussw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q应用生态学报 otxkwl }x|v p x||
赵士洞 o汪业勖 qusst1 森林与碳循环 q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okvl }v{ p wt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qussu1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周玉荣 o于振良 o赵士洞 qusss1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平衡 q植物生态学报 ouwkxl }xt{ p xuu
…¤¶¶≥ o⁄∏¥²¬¶’ o ²∏µ¤ ≤ ° o ετ αλqusss q •∏µ¤¯ ¬¯√¨¯¬«²²§¤±§¦¤µ¥²± °¤±¤ª¨ °¨ ±·qŒŒ∞⁄ ‘¤·∏µ¤¯ • ¶¨²∏µ¦¨¶Œ¶¶∏¨¶°¤³¨µ‘²qt1 ²±§²±oŒŒ∞⁄
…µ²º± ≥ o≥¤·«¤¼¨ o≤¤±±¨ ¯  o ετ αλqt||y1 ¤±¤ª¨ °¨ ±·²©©²µ¨¶·¶©²µ°¬·¬ª¤·¬²± ²©ªµ¨ ±¨«²∏¶¨ ª¤¶ °¨¬¶¶¬²±¶qŒ±}• ¤·¶²± • × o ¬±¼²º µ¨¤  ≤ o ²¶¶• ‹
k §¨¶l o ≤¯ ¬°¤·¨¦«¤±ª¨ t||x }¬°³¤¦·¶o¤§¤³·¤·¬²±¶¤±§°¬·¬ª¤·¬²±²©¦¯¬°¤·¨¦«¤±ª¨ }¶¦¬¨±·¬©¬¦p·¨¦«±¬¦¤¯ ¤±¤¯¼¶¨¶q• ³¨²µ·²© • ²µ®¬±ªŠµ²∏³ŒŒo„¶¶¨¶¶°¨ ±·
• ³¨²µ·oŒ°≤≤ q≤¤°¥µ¬§ª¨ }≤¤°¥µ¬§ª¨ ˜±¬√ µ¨¶¬·¼ °µ¨¶¶ozzv p z|z
…µ²º± ≥ o ¤¶¨µ¤ ’ o≥¤·«¤¼¨ o ετ αλqusss1 °µ²­¨¦·¥¤¶¨§¤¦·¬√¬·¬¨¶qŒ± • ¤·¶²± • × o ‘²¥¯¨Œ • o …²¯¬± … ετ αλqk §¨¶l o¤±§∏¶¨ o ¤¯±§p∏¶¨ ¦«¤±ª¨ o¤±§
©²µ¨¶·µ¼q„ ≥³¨¦¬¤¯ • ³¨²µ·²©·«¨ Œ°≤≤ q°∏¥¯¬¶«¨ §©²µŒ°≤≤ ¥¼·«¨ • ²µ¯§  ·¨¨²µ²¯²ª¬¦¤¯ ≥²¦¬¨·¼ ¤±§˜‘∞° q≤¤°¥µ¬§ª¨ }≤¤°¥µ¬§ª¨ ˜±¬√¨ µ¶¬·¼ °µ¨¶¶
≤¬¤¬¶° o≤µ¤°¨ µ • o¤µ√¬¶° o ετ αλqusss1 ≥∏°°¤µ¼©²µ³²¯¬¦¼°¤®¨µ¶}¤±§p∏¶¨ o ¤¯±§∏¶¨ ¦«¤±ª¨ ¤±§©²µ¨¶·µ¼qŒ±} • ¤·¶²± • × o‘²¥¯¨Œ • o…²¯¬± …o ετ αλq
k∞§¶l o¤±§∏¶¨ o ¤¯±§p∏¶¨ ¦«¤±ª¨ o¤±§©²µ¨¶·µ¼o„ ¶³¨¦¬¤¯ µ¨³²µ·²©·«¨ Œ°≤≤ q≤¤°¥µ¬§ª¨ o ˜±¬√¨ µ¶¬·¼ °µ¨¶¶ouv p xt
⁄¬¬²± • Žo„±§µ¤¶®² Žo≥∏¶¶°¤± ƒ Š o ετ αλqt||v1 ƒ²µ¨¶·¶¨¦·²µ¦¤µ¥²±²©©¶¨·³µ²­¨¦·¶}±¨ ¤µp·¨µ° ²³³²µ·∏±¬·¬¨¶·² °¬·¬ª¤·¨ªµ¨ ±¨«²∏¶¨ ª¤¶ °¨¬¶¶¬²±¶q • ¤·¨µo
„¬µo¤±§≥²¬¯ °²¯ ∏¯·¬²±ozs }xyt p xzz
ƒ¤±ªo≤«¨ ± „ o°¨ ±ª ≤ o ετ αλqusst1≤«¤±ª¨¶¬±©²µ¨¶·¥¬²°¤¶¶¦¤µ¥²± ¶·²µ¤ª¨ ¬± ≤«¬±¤ ¥¨·º¨¨ ± t|w| ¤±§t||{1 ≥¦¬¨±¦¨ ou|u }uvus p uvuu
ƒ„’ qt|||1 ≥·¤·¨ ²©·«¨ • ²µ¯§. ¶ƒ²µ¨¶·¶t|||1 • ²°¨
ƒ„’ qusst¤q Š¯²¥¤¯ ƒ²µ¨¶·• ¶¨²∏µ¦¨¶„¶¶¨¶¶°¨ ±·usss }¤¬± • ³¨²µ·qƒ„’ ƒ²µ¨¶·µ¼ °¤³¨µtws oŒ≥≥‘sux{ p ytxs
ƒ„’ qusst¥q≥·¤·¨ ²©·«¨ • ²µ¯§. ¶ƒ²µ¨¶·¶usst1 •²°¨ oŒ≥…‘tsus p xzsx
ƒ ¤¨µ±¶¬§¨ °  qusss1 Š¯ ²¥¤¯ º¤µ°¬±ª¤±§·µ²³¬¦¤¯ ¤¯±§p∏¶¨ ¦«¤±ª¨ }ªµ¨ ±¨«²∏¶¨ ª¤¶ °¨¬¶¶¬²±¶©µ²° ¥¬²°¤¶¶¥∏µ±¬±ªo§¨¦²°³²¶¬·¬²±¤±§¶²¬¯¶¬±©²µ¨¶·¦²±√ µ¨¶¬²±o
¶«¬©·¬±ª¦∏¯·¬√¤·¬²± ¤±§¶¨¦²±§¤µ¼ √ ª¨¨·¤·¬²±q ≤¯ ¬°¤·¬¦≤«¤±ª¨ owyktΠul }ttx p tx{
‹²∏ª«·²± • „ qt||y1 ≤²±√¨ µ·¬±ª·¨µµ¨¶·µ¬¤¯ ¦¨²¶¼¶·¨°¶©µ²° ¶²∏µ¦¨¶·²¶¬±®¶²©¦¤µ¥²±q„°¥¬²ouxkwl }uyz p uzu
‹²∏ª«·²± • „ q t|||1 ׫¨ ¤±±∏¤¯ ±¨ ·©¯∏¬ ²© ¦¤µ¥²± ·² ·«¨ ¤·°²¶³«¨µ¨ ©µ²° ¦«¤±ª¨¶¬± ¤¯±§ ∏¶¨ o t{xs p t||s1 ר¯ ∏¯¨¶ ≥¨ µ¬¨¶ …p≤«¨ °¬¦¤¯ ¤±§ ³«¼¶¬¦¤¯
°¨ ·¨²µ²¯²ª¼oxtkul }u|{ p vtv
Ž∏µ³¬¦® ° oŽ∏µ³¬¦® ˜ o ‹∏·« „ qt||z1 ׫¨ ¬±©¯∏¨±¦¨ ²© ²¯ªª¬±ª²± ¤ °¤¯¤¼¶¬¤± §¬³·¨µ²¦¤µ³µ¤¬±©²µ¨¶·}¤¶·∏§¼ ∏¶¬±ª¤©²µ¨¶·ª¤³ °²§¨¯q²∏µ±¤¯ ²©×«¨ ²µ¨·¬¦¤¯
…¬²¯²ª¼ot{x }wz p xw
∏µ·¼ ⁄oŽ¬µ¶¦«¥¤∏°  ˜ ƒ o ¦∏µ·µ¬¨ • ∞o ετ αλqussu q⁄²¨ ¶¦²±√¨ µ¶¬²± ²©©²µ¨¶··² ¤ªµ¬¦∏¯·∏µ¤¯ ¤¯±§¦«¤±ª¨ ¶²¬¯ ¦¤µ¥²± ¤±§±¬·µ²ª¨ ±‚ „ µ¨√¬¨º ²©·«¨
¬¯·¨µ¤·∏µ¨ q Š¯ ²¥¤¯ ≤«¤±ª¨ …¬²¯²ª¼ o{ }tsx p tuv
‘¤¥∏∏µ¶Š o ²«µ¨± Š  qt||v1 ≤¤µ¥²±©¬¬¤·¬²±·«µ²∏ª«©²µ¨¶·µ¼ ¤¦·¬√¬·¬¨¶qŒ…‘• ¶¨¨¤µ¦« • ³¨²µ·|vΠw1 „µ±«¨ °p• ¤ª¨ ±¬±ª¨ ± o·«¨ ‘¨·«¨µ¯¤±§¶oƒ¤¦¨ Œ±¶·¬·∏·¨
©²µƒ²µ¨¶·µ¼ ¤±§‘¤·∏µ¨ • ¶¨¨¤µ¦«
• ¨¨§⁄o …¨ µ¨¯¬±ª ⁄o≤¤±±¨ ¯¯  o ετ αλqusst1 ׫¨ µ²¯¨²© ¤¯±§¦¤µ¥²± ¶¬±®¶¬± °¬·¬ª¤·¬±ªª¯²¥¤¯ ¦¯¬°¤·¨ ¦«¤±ª¨ q׫¨ •²¼¤¯ ≥²¦¬¨·¼
≥¦«¬°¨¯ ⁄o ¤±±¬±ª  qussv1 Œ°≤≤ °¨ ·¨¬±ªµ¨³²µ·²± ¦∏µµ¨±·¶¦¬¨±·¬©¬¦∏±§¨µ¶·¤±§¬±ª²©·«¨ ³µ²¦¨¶¶¨¶¤©©¨¦·¬±ª·¨µµ¨¶·µ¬¤¯ ¦¤µ¥²± ¶·²¦®¶¤±§«∏°¤±¬±©¯∏¨±¦¨¶
∏³²±·«¨ ° q Š¨ ±¨ √¤o≥º¬·½¨ µ¯¤±§out p uv ∏¯¼
≥¬±ª«Ž⁄qt||v1 ƒ²µ¨¶·µ¨¶²∏µ¦¨¶¤¶¶¨¶¶°¨ ±·t||s }·µ²³¬¦¤¯ ¦²∏±·µ¬¨¶q˜±¤¶¼¯√¤owwktzwl }ts p t|
≥¬¶·° o‘²¯¤± × o …¨ µ·¤∏¯·Š o ετ αλqt||{1 ‹¤µ√ ¶¨·¬±ª¬±·¨±¶¬·¼ √¨ µ¶∏¶¶∏¶·¤¬±¤¥¬¯¬·¼¬± Œ±§²±¨ ¶¬¤qƒ²µ¨¶·∞¦²¯²ª¼ ¤±§ ¤±¤ª¨ ° ±¨·ots{ }uxt p uys
˜‘ƒ≤≤≤ qusst1 ⁄¨ ¦¬¶¬²± ttΠ≤° qz } ¤±§ ∏¶¨ o ¤¯±§p∏¶¨ ¦«¤±ª¨ ¤±§©²µ¨¶·µ¼qŒ±} • ³¨²µ·²©·«¨ ¦²±©¨µ¨±¦¨ ²©·«¨ ³¤µ·¬¨¶²± ¬·¶¶¨√ ±¨·« ¶¨¶¶¬²±o «¨ §¯ ¤·
¤µµ¤®¨ ¶«©µ²° u| ’¦·²¥¨µ·²ts ‘²√¨ °¥¨µusst o„§§¨±§∏° }°¤µ··º²}„¦·¬²±·¤®¨ ± ¥¼·«¨ ¦²±©¨µ¨±¦¨ ²©·«¨ ³¤µ·¬¨¶o∂²¯∏°¨Œqƒ≤≤≤Π≤°ΠusstΠtvΠ„§§q
t oxw p yv o«·³}ΠΠ∏±©¦¦¦q¬±·Πµ¨¶²∏µ¦¨Π§²¦¶Π¦²³zΠtv¤st1³§©
∂¤¯ ±¨·¬±¬• o ¤·¨∏¦¦¬Šo⁄²¯ °¤± „ o ετ αλqusss1 • ¶¨³¬µ¤·¬²± ¤¶·«¨ °¤¬± §¨·¨µ°¬±¤±·²©¦¤µ¥²± ¥¤¯¤±¦¨ ¬± ∞∏µ²³¨¤±©²µ¨¶·¶q‘¤·∏µ¨ owsw }{yt p {yx
• ¤·¶²± • × o¬±¼²º µ¨¤  ≤ o ²¶¶• ‹ qt||y1 × ¦¨«±²¯²ª¬¨¶o³²¯¬¦¬¨¶¤±§ °¨ ¤¶∏µ¨¶©²µ°¬·¬ª¤·¬±ª¦¯¬°¤·¨ ¦«¤±ª¨ oŒ°≤≤ × ¦¨«±¬¦¤¯ °¤³¨µt1 Œ°≤≤ o Š¨ ±¨ √¤o
≥º¬·½¨ µ¯¤±§
• «¬·¤®¨µ• ‹ qt|zx1 ׫¨ …¬²¶³«¨µ¨ ¤±§ ¤±qŒ±}¨¬·« ‹ o • «¬·¤®¨µ• ‹ q°µ¬°¤µ¼ °µ²§∏¦·¬√¬·¼ ²©·«¨ …¬²¶³«¨µ¨ q ‘¨ º ≠²µ®o≥³µ¬±ª¨µp∂ µ¨¯¤ªovsx p vu{
•¬±­∏° Žo⁄¬¬²± • Žo≥¦«µ²¨ §¨µ° ∞qt||v1 ƒ²µ¨¶·°¤±¤ª¨ ° ±¨·¤±§¦¤µ¥²±¶·²µ¤ª¨ }¤±¤±¤¯¼¶¬¶²©tu ®¨ ¼©²µ¨¶·±¤·¬²±¶q • ¤·¨µo„¬µo¤±§≥²¬¯ °²¯ ∏¯·¬²±ozs }
uv| p uxz
«¤±ª ÷ ± oŽ¬µ¶¦«¥¤∏°  ˜ ƒ o‹²∏ o ετ αλqussw1 ≤¤µ¥²±¶·²¦®¦«¤±ª¨¶¬±¶∏¦¦¨¶¶¬√¨ µ²·¤·¬²±¶²©≤«¬±¨ ¶¨ ƒ¬µk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λανχεολατα k¤°¥ql ‹²²®ql
³¯¤±·¤·¬²±¶qƒ²µ¨¶·∞¦²¯²ª¼ ¤±§ ¤±¤ª¨ ° ±¨·ousukt p vl }tvt p twz
«¤±ª ÷ ± o ÷∏⁄qussv1 °²·¨±·¬¤¯ ¦¤µ¥²± ¶¨ ∏´¨¶·µ¤·¬²±¬± ≤«¬±¤. ¶©²µ¨¶·¶q∞±√¬µ²±° ±¨·¤¯ ≥¦¬¨±¦¨ ¤±§°²¯¬¦¼oykxl }wut p wvu
yxt 林 业 科 学 wt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