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of Ceratosolen fusciceps and Seasonal Changes of the Seed Number of Ficus racemosa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聚果榕与聚果榕小蜂有着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结果表现为2方面:1)对长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子,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2 )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产生榕小蜂后代,植食性,最后发育为聚果榕小蜂,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对西双版纳地区2个样地内不同季节的聚果榕果进行了3年的连续解剖观察,统计了雄花期榕果内瘿花、种子、败育花的数量,比较了3年中旱季和雨季各种小花的比率。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旱季的1月和11月,聚果榕产生的种子量最多,雨季末期的9—10月份次之,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3月份。旱季和雨季,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1月份和雨季初期5月份,最低是在3月份。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在气温最低的月份(1—2月)和雨量最多的月份(7—8月)结的榕果内最高,在雨季初期(5月)和旱季初期(11月)结的榕果内最低。造成聚果榕果小花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多雨的气候。除聚果榕小蜂外,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2类非传粉小蜂,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Figs and their pollinating fig wasps bear the obligate species-specific mutualism. The entering of pollinating Ceratosolen fusciceps would bring two incidents come into truth: egg-laying and pollination. Firstly the C. fusciceps pollinates for the long-styled florets and makes them fertilized, which can complete the normally sexual reproduction of Ficus racemosa. Secondly the entering wasps oviposit in the ovules of short-styled florets that subsequently develop into gall flowers and produce fig wasps, hereby, they finish the mission of propagating off-springs and ensure the persistence of the fig wasp species, meanwhile, function as the media of fig pollinators. Our study was focused on the seasonal change of fruits of F. racemosa at the 2 sites in Xishuangbanna. We carried out two-year long consecutive dissection and observation on them, and collected the data on the quantity of gall flowers, seeds and abortive flowers inside the syconia of male phase, furthermore, compared the ratios of florets between the dry and rainy season two years round. The results were that the ratios of various florets varied in different season. F. racemosa produced the highest crop of seeds in Jan. and Nov. of dry season; next to it was in Sep. and Oct. of the end of rainy season; the lowest one was in Mar. of each year. The parasitic ratios of gall flowers shar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ry and rainy season, while the distinction among month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highest parasitic ratio was in Jan. of dry season and May of early rainy season, the lowest one was in Mar. The abortive ratio of long- and short-styled female florets was highest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lowest (Jan. to Feb.) and when the rainfall was most (Jul. to Aug.); the lowest abortive ratio wa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rainy (May) and dry season (Nov.). The floret abortion inside the syconium was mainly subject to the climate of low temperature and heavy rainfall. Nonpollinating fig wasps species include gall makers and inquilines; thes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pagation of seeds of F. racemosa.


全 文 :第 wt卷 第 t期
u s s x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t o‘²1t
¤±qou s s x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杨大荣 彭艳琼 赵庭周 王秋艳 徐 磊
k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昆明 yxsuuvl
摘 要 } 聚果榕与聚果榕小蜂有着种间专一的互惠共生关系 ∀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 o结果表现为 u方面 }tl对长
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子 o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ul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 o产生榕小蜂后代 o
植食性 o最后发育为聚果榕小蜂 o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 ∀对西双版纳地区 u个样地内不同季节的聚果榕果进行
了 v年的连续解剖观察 o统计了雄花期榕果内瘿花 !种子 !败育花的数量 o比较了 v年中旱季和雨季各种小花的比
率 ∀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 o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 ∀旱季的 t月和 tt月 o聚果榕产生的种子量最多 o雨季末期的 | ) ts
月份次之 o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 v月份 ∀旱季和雨季 o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显著差异 o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 o
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 t月份和雨季初期 x月份 o最低是在 v月份 ∀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 o在气温最低
的月份kt ) u月l和雨量最多的月份kz ) {月l结的榕果内最高 o在雨季初期kx月l和旱季初期ktt月l结的榕果内最
低 ∀造成聚果榕果小花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低温 !多雨的气候 ∀除聚果榕小蜂外 o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 u类
非传粉小蜂 o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 } 聚果榕 ~种子 ~聚果榕小蜂 ~传粉 ~雨季 ~旱季
中图分类号 }≥zt{1xu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xlst p ssux p sx
收稿日期 }ussv p sw p tt ∀
基金项目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项目 kusst≤ssyx o ussu≤sst|±l !院省合作 5万种植物园6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kvstzstzt o
vsussuusl !中国科学院创新重点项目kŽ≥≤÷u p ≥• p tsxl资助 ∀
Ρελατιονσηιπ βετωεεν Αχτιϖιτψ οφ Χερατοσολεν φυσχιχεπσ ανδ Σεασοναλ
Χηανγεσ οφ τηε Σεεδ Νυµ βερ οφ Φιχυσραχεµοσα
≠¤±ª⁄¤µ²±ª °¨ ±ª ≠¤±´ ¬²±ª «¤² ׬±ª½«²∏ • ¤±ª±¬∏¼¤± ÷∏¨¬
k Ξισηυανγβαννα Τροπιχαλ Βοτανιχαλ Γαρδεν o ΧΑΣ Κυνµινγ yxsuuvl
Αβστραχτ} ƒ¬ª¶¤±§·«¨¬µ³²¯ ¬¯±¤·¬±ª©¬ª º¤¶³¶ ¥¨¤µ·«¨ ²¥¯¬ª¤·¨ ¶³¨¦¬¨¶2¶³¨¦¬©¬¦ °∏·∏¤¯¬¶°q ׫¨ ±¨·¨µ¬±ª ²© ³²¯ ¬¯±¤·¬±ª
Χερατοσολεν φυσχιχεπσ º²∏¯§¥µ¬±ª·º²¬±¦¬§¨±·¶¦²°¨ ¬±·²·µ∏·«} ª¨ª2¯ ¤¼¬±ª¤±§³²¯ ¬¯±¤·¬²±qƒ¬µ¶·¯¼·«¨ Χqφυσχιχεπσ³²¯ ¬¯±¤·¨¶©²µ
·«¨ ²¯±ª2¶·¼¯ §¨©¯²µ¨·¶¤±§ °¤®¨¶·«¨ ° ©¨µ·¬¯¬½¨ §o º«¬¦« ¦¤± ¦²°³¯ ·¨¨ ·«¨ ±²µ°¤¯ ¼¯ ¶¨¬∏¤¯ µ¨³µ²§∏¦·¬²± ²© Φιχυσ ραχεµοσαq
≥¨ ¦²±§¯¼·«¨ ±¨·¨µ¬±ªº¤¶³¶²√¬³²¶¬·¬±·«¨ ²√∏¯ ¶¨²©¶«²µ·2¶·¼¯ §¨©¯²µ¨·¶·«¤·¶∏¥¶¨ ∏´¨±·¯¼ §¨ √¨ ²¯³¬±·²ª¤¯¯©¯²º¨ µ¶¤±§³µ²§∏¦¨ ©¬ª
º¤¶³¶o«¨µ¨¥¼o·«¨¼©¬±¬¶«·«¨ °¬¶¶¬²±²©³µ²³¤ª¤·¬±ª²©©2¶³µ¬±ª¶¤±§ ±¨¶∏µ¨·«¨ ³¨µ¶¬¶·¨±¦¨ ²©·«¨ ©¬ªº¤¶³¶³¨¦¬¨¶o °¨ ¤±º«¬¯¨ o
©∏±¦·¬²± ¤¶·«¨ °¨ §¬¤²©©¬ª³²¯ ¬¯±¤·²µ¶q’∏µ¶·∏§¼ º¤¶©²¦∏¶¨§²±·«¨ ¶¨¤¶²±¤¯ ¦«¤±ª¨ ²©©µ∏¬·¶²© Φqραχεµοσα¤··«¨ u ¶¬·¨¶¬±
÷¬¶«∏¤±ª¥¤±±¤q • ¨¦¤µµ¬¨§²∏··º²2¼¨ ¤µ ²¯±ª¦²±¶¨¦∏·¬√¨ §¬¶¶¨¦·¬²± ¤±§²¥¶¨µ√¤·¬²± ²±·«¨ °o¤±§¦²¯¯¨ ¦·¨§·«¨ §¤·¤²±·«¨
∏´¤±·¬·¼ ²©ª¤¯¯©¯²º¨ µ¶o¶¨ §¨¶¤±§¤¥²µ·¬√¨ ©¯²º¨ µ¶¬±¶¬§¨ ·«¨ ¶¼¦²±¬¤²© °¤¯¨³«¤¶¨ o©∏µ·«¨µ°²µ¨ o¦²°³¤µ¨§·«¨ µ¤·¬²¶²©©¯²µ¨·¶
¥¨·º¨ ±¨·«¨ §µ¼¤±§µ¤¬±¼¶¨¤¶²±·º²¼¨ ¤µ¶µ²∏±§q׫¨ µ¨¶∏¯·¶º¨ µ¨·«¤··«¨ µ¤·¬²¶²©√¤µ¬²∏¶©¯²µ¨·¶√¤µ¬¨§¬±§¬©©¨µ¨±·¶¨¤¶²±q Φq
ραχεµοσα ³µ²§∏¦¨§·«¨ «¬ª«¨¶·¦µ²³²©¶¨ §¨¶¬±¤±q¤±§‘²√ q²©§µ¼¶¨¤¶²±~±¨ ¬··²¬·º¤¶¬± ≥¨ ³q¤±§’¦·q²©·«¨ ±¨§²©µ¤¬±¼
¶¨¤¶²±~·«¨ ²¯º¨ ¶·²±¨ º¤¶¬± ¤µq²© ¤¨¦«¼¨ ¤µq׫¨ ³¤µ¤¶¬·¬¦µ¤·¬²¶²©ª¤¯¯©¯²º¨ µ¶¶«¤µ¨§±²¶¬ª±¬©¬¦¤±·§¬©©¨µ¨±¦¨ ¥¨·º¨ ±¨·«¨
§µ¼ ¤±§µ¤¬±¼ ¶¨¤¶²±oº«¬¯¨ ·«¨ §¬¶·¬±¦·¬²± ¤°²±ª °²±·«¶º¤¶¶¬ª±¬©¬¦¤±·¯¼ §¬©©¨µ¨±·o¤±§·«¨ «¬ª«¨¶·³¤µ¤¶¬·¬¦µ¤·¬² º¤¶¬±¤±q
²©§µ¼¶¨¤¶²±¤±§¤¼²© ¤¨µ¯¼µ¤¬±¼ ¶¨¤¶²±o·«¨ ²¯º¨ ¶·²±¨ º¤¶¬± ¤µq׫¨ ¤¥²µ·¬√¨ µ¤·¬²²© ²¯±ª2 ¤±§¶«²µ·2¶·¼¯ §¨©¨ °¤¯¨©¯²µ¨·¶
º¤¶«¬ª«¨¶·º«¨ ±·«¨ ·¨°³¨µ¤·∏µ¨ º¤¶¯ ²º¨ ¶·k¤±q·²ƒ ¥¨ql ¤±§º«¨ ±·«¨ µ¤¬±©¤¯¯ º¤¶°²¶·k∏¯ q·² „∏ªql ~·«¨ ²¯º¨ ¶·¤¥²µ·¬√¨
µ¤·¬² º¤¶§∏µ¬±ª·«¨ ¤¨µ¯¼ ³«¤¶¨ ²©µ¤¬±¼ k¤¼l ¤±§§µ¼ ¶¨¤¶²± k‘²√ ql q׫¨ ©¯²µ¨·¤¥²µ·¬²±¬±¶¬§¨ ·«¨ ¶¼¦²±¬∏° º¤¶°¤¬±¯¼
¶∏¥­¨¦··²·«¨ ¦¯¬°¤·¨²© ²¯º·¨°³¨µ¤·∏µ¨ ¤±§«¨¤√¼µ¤¬±©¤¯¯q‘²±³²¯ ¬¯±¤·¬±ª©¬ªº¤¶³¶¶³¨¦¬¨¶¬±¦¯∏§¨ ª¤¯¯ °¤®¨µ¶¤±§¬±´ ∏¬¯¬±¨ ¶~
·«¨¶¨ «¤√¨ ¤ªµ¨¤·¬°³¤¦·²±·«¨ ³µ²³¤ª¤·¬²± ²©¶¨ §¨¶²© Φqραχεµοσαq
Κεψ ωορδσ} Φιχυσραχεµοσα~¶¨ §¨~ Χερατοσολεν φυσχιχεπσ~³²¯ ¬¯±¤·¬±ª~µ¤¬±¼ ¶¨¤¶²±~§µ¼ ¶¨¤¶²±
榕树是桑科k²µ¤¦¨¤¨ l榕属k Φιχυσl中的乔木树种的总称 ∀榕树及其传粉昆虫作为协同进化的典型代
表 o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k•¤°¬µ¨½ot|zs ~¤±½¨ ±ot|z| ~ ‹ µ¨µ¨ ot|{| ~• ¬¨¥¯ ±¨ oussul ∀全世界的榕树约有
zxs种k¤±½¨ ±ot|z| ~…¨ µªot|{|l o每一种榕树专一性地由一种小蜂传粉 o极少例外 ~每一种榕小蜂只在其唯一
的宿主榕树内生长繁殖 o二者的互惠共生关系是协同进化系统中最为特化的一类 o它们之间的关系已发展到
一对一 !不能互缺的高级阶段k • ¬¨¥¨¶ot|z| ~马炜梁等 ot||zl ∀榕树没有榕小蜂传粉就不会受精形成种子 o
没有种子就无法进行有性繁殖 o失去有性繁殖功能 o种群就不会自然地发展起来 o种群只会逐步萎缩直至消
亡 ~榕小蜂没有榕树就失去生活和繁殖场所 o导致榕小蜂种类和群落的逐步消亡 ∀榕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热
带 !南亚热带地区 o它是热带雨林中的最大的木本属种之一k吴征镒 ot||xl ∀榕树是所有树种中结实量最高
的 o在热带地区 o一年四季均会结果 o年结实高达 v ∗ {次 o是任何一种植物都难以比拟的 o在其他植物挂果量
稀少的冬春季 o它为多种鸟类 !蝙蝠 !猴子 !松鼠 !昆虫提供食物 o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类群k¤±½¨ ±o
t|z| ~许再富 ot||w ~杨大荣等 ousssl ∀榕果由花序托发育而成 o肉质球形或梨形 o内着生花朵 o是产生榕树种
子和榕小蜂发育的场所 ∀雌雄同株的榕树 o果壁内着生雄花 !瘿花和雌花 ~雌雄异株的榕树 o雄株榕果内着生
雄花和瘿花 o雌株榕果内只着生雌花 ∀雌花产生种子 o瘿花内寄生榕树的传粉昆虫榕小蜂和其他非传粉小
蜂 ∀榕果的发育分为 x个时期 o即雌花前期k或称 }幼花期l !雌花期k雌花开放期l !间花期k受精子房发育或
雄花生长期l !雄花期k花粉成熟l和果实成熟期kŠ¤¯¬¯ ετ αλqot|y{ ~彭艳琼等 oussv ~王秋艳等 oussvl ∀
聚果榕k Φιχυσραχεµοσαl是亚洲热带雨林中一个广布种 o也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一个优势种群k • ¶¨·
ετ αλqot||w ~吴征镒 ot||x ~杨大荣等 ousss ~usst ~ussu¤~ussu¥l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 o聚果榕主要生长在
原始雨林内部低洼处 o尤其是在沟谷 !河 !江边 o常以 x ∗ ts株为一组群 !株间距离 xs ∗ tus °地集团性分布 o
很少有例外k徐磊等 oussv ~杨大荣等 ousss ~usst ~ussvl ∀本研究连续 v年 o取不同月份的聚果榕的榕果 o统计
榕果内瘿花 !种子 !败育花k长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l的数量 o并进行了定量放蜂试验 ∀分析榕果内小花的
年周期变化特征 o以揭示榕树与榕小蜂的共生机制 ∀
t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样地
样地设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 o海拔 xys ∗ x{s ° o年均气温 ut1w ε o最热月是 w月 o月均气温 vv1x
ε o最冷月为 t月 o月均气温 tt1u ε o年降雨量 t xxz1s °° o相对湿度 {y h ∀全年四季不分明 o但有明显的干
湿季节交替 o每年的 tt月至翌年的 w月为干季k雾凉季 tt月 ) u月和干热季 v ) w月l o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tv h ∗ tz h ox ) ts月为雨季 o降雨量占全年的 {u h ∗ {z h ∀根据地理位置 !生态环境 !人为干扰程度等因素
选择 u个研究样地 ∀
t号样地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罗梭江边 o位于植物园吊桥西面的竹林 o海拔 xys °∀西 !北
为罗梭江 o东南面是竹林 o正东为柚子园 ∀为砍伐残存的热带原始林和次生林地 o植被覆盖度为 zx h o人为
干扰严重 ∀样地内有聚果榕 tv株 ∀
u号样地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仑自然保护区 o位于小腊公路 xy ®°处 o海拔 xzs ∗ x{s °∀系 t|x{年建
立的勐仑自然保护区主体 o样地内热带季雨林保护完整 o植被覆盖度为 |s h ∗ |x h o人为干扰较少 ∀样地内
有聚果榕 |株 ∀
112 研究材料
聚果榕 }高大乔木 o高 ux ∗ vs ° o胸径 ys ∗ uws ¦°∀聚果榕开花具有典型的树内同步 !树间不同步的特
征 ∀同一株树内的榕果同时开花 o同时成熟 ~不同榕树之间的花期相互错开 o一年四季都有榕树开花 o为榕小
蜂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保障 ∀聚果榕是雌雄同株同果植物 o榕果内同时生有长花柱雌花 !短花柱雌花和雄
花 ∀长花柱雌花经榕小蜂传粉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短花柱雌花则供给榕小蜂繁殖性雌蜂产卵繁殖后代 ∀同
一榕果内的雌花和雄花成熟期异步 o雌花开放是在榕果发育 { ∗ tx §的雌花期 o该时期雄花尚在发育 ~当榕
果生长发育到 vu ∗ wx §o种子和瘿花内小蜂发育成熟时 o雄花方成熟 o花药裂开 o释放出花粉 ∀榕树之间传粉
成功与否与榕小蜂寿命和种群大小相关 o榕小蜂种群大小直接受榕树种群大小的影响 ~由于只有雌性榕小蜂
才能授粉 o因此 o传粉也和榕小蜂的性比有关 ∀种子和瘿花产生的数量将反映榕小蜂的授粉情况 ∀榕果内瘿
yu 林 业 科 学 wt卷
花的变化可反映小蜂种群变化情况 ∀榕果成熟时橙红色 ∀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 o聚果榕一年产成熟果实
w ∗ y次 ∀
113 研究方法
t1v1t 榕果内种子 !瘿花 !败育花的材料取样与统计 在西双版纳 o聚果榕果的发育从幼花期到果实成熟
期 o干热季和雨季需要 v{ ∗ wy §o而雾凉季则需要 w{ ∗ yt §∀样本取雄花期的榕果 o该时期种子和瘿花已发
育完全 o榕小蜂开始羽化 o容易区分榕果内的各种小花 ∀从 usss年 t月至 ussu年 tu月期间 o隔月取样一次 o
每月下旬取样 o每次取雄花期发育的榕果 txs个 o随机挑取 xs个 o测量果径 o解剖分类统计榕果内瘿花 !种
子 !败育雌花的数量 o共统计 u wxs个榕果 ∀统计分析比较各月份间的差异 ∀
t1v1u 聚果榕小蜂传粉效率的试验 用 tus筛目的绢纱网缝制成 ts ¦° ≅ tx ¦°的小口袋 o在聚果榕榕果发
育到幼花期时套住单果隔离 o当榕果发育到雌花期 o腔内小花开放 !花托口松动时 o捕捉在雌花期果外飞舞的
小蜂 ∀按 t !u !w !y !{ !ts !tx !vs只组合放入隔离袋内 o让其自然钻进果腔 o每天检查 v次进蜂情况 o有死蜂及
时补加 o直至进蜂数符合设计要求止 ∀记录进蜂数量 o验证单蜂或不同组合的小蜂传粉效率和产卵繁殖效
率 o每个组合 x个重复 ∀当聚果榕成熟时 o让榕小蜂自然出蜂到袋子后 o开始收蜂 o剖开果实统计每个试验果
的种子量 !瘿花量和败育花量 ∀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进蜂数对种子数 !瘿花数 !败育花的影响 ∀
t1v1v 对非传粉小蜂的统计 在每一样地采集接近成熟的榕果 o每次采集样本不少于 vs个 o全年总计每个
样地采集样果不少于 t{s个 ∀室内用 tus筛目kus ¦° ≅ tx ¦°l的绢纱袋单果分装 o并将样果掰开以辅助羽
化小蜂出果 o单果隔离系紧袋口 o待瘿花内所有小蜂羽化完成时 o用棉球蘸乙酸乙酯将小蜂熏死 o以防飞走 o
然后完整地收集每个果内羽化出来的小蜂 o置于 zx h酒精瓶内保存 o单果小蜂单瓶放置 o并做好采集记录和
标签 ∀小蜂出完后 o对榕果内种子和败育花进行记数和统计比较 ∀对收集的各类小蜂标本 o在实验室内 o借
助 ’¯ ¼°³∏¶k≥÷tul体视显微镜对各类小蜂进行分类 !形态拍照 o统计各单果内各种小蜂的数量 ∀
u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季节种子产生比率的变化规律
植物能否产生大量种子让种群繁衍 o是植物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榕树产生种子 o也是为了产生更
多的后代 o繁衍种群 ∀聚果榕一年四季均开花结果 o不过 o在不同月份 o种子产生比率却有显著差异k表 tl ∀
表 1 不同样地和不同月份聚果榕种子 !瘿花 !败育花数量比较
Ταβ . 1 Νυµ βερ οφ σεεδ ,γαλλ ανδ ινφερτιλε φλοωερ οφ Φ . ραχεµοσα ιν διφφερεντ µ οντησ ανδ διφφερεντ πλοτσ
月份
²±·«
样果数
≥¤°³¯¨¶¬½¨
t号样地 °¯ ²·t u号样地 °¯ ²·u
种子数
 ¤¨± ¶¨ §¨¶
瘿花数
 ¤¨± ª¤¯ ¶¯
败育花数
 ¤¨±¬±©¨µ·¬¯¨ ©¯²º µ¨¶
种子数
 ¤¨± ¶¨ §¨¶
瘿花数
 ¤¨± ª¤¯ ¶¯
败育花数
 ¤¨±¬±©¨µ·¬¯¨ ©¯²º µ¨¶
t wxs u tzx1v t tzs1t yuu1s u tzx1y t vsv1x ytu1w
v vxs u sxx1x ztw1{ yyz1x t ||w1u {ss1y y|x1z
x wxs t zwx1| t tsw1u xsu1u t {yx1t t vxy1x wzv1s
z vxs t |wy1s |sw1u yzv1z u ss{1s |zt1u zts1x
| wss t ||w1y |wx1z yss1x u tts1x t ssx1z yzt1s
tt wxs u tsv1u t s|y1z xu|1x u usy1v t tsx1s ysw1u
聚果榕产生种子最多的月份是 t月份 o该时期是森林中其他树种果实最稀少的时节 o其次是 tt月份和 v
月份 o也就是说 o榕树在旱季产生的种子比雨季多 ∀西双版纳的气候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雨季 o森林中
食物丰富 o动物可选择的食物种类也较多 ∀到了旱季 o也就是冬春季节 o森林中其他树种很少挂果 o是一年中
食物缺少的季节 ∀聚果榕在这个季节产生较多的种子 o适应于让更多的动物取食和传播种子 o是对生境的高
度适应 ∀因为在旱季 o食物稀少 o使一些原来不喜欢取食榕果的动物为了生存 o也以榕果为食 ∀种子产生最
少的月份是 x月份 ∀这时 o一年中的高温天气已过去 o刚进入雨季 o是产生榕果高峰期的前夕 o榕树贡献较多
的能量给榕小蜂繁殖后代 o扩大榕小蜂种群 o为产生更多的种子做准备 ∀
在 u个样地中 o总体来说 o生态环境好的 u号样地的种子数量要比 t号样地多 ∀但是在雾凉季的 t ) v月份则
zu 第 t期 杨大荣等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
比 t号样地的种子数低 o说明由于原始林地森林密度大 o阳光照射差 o雾凉季较低温恒定 o不利于种子发育 ∀
212 聚果榕小蜂进榕果内数量对榕树种子形成的影响
图 t 传粉小蜂数量与种子和瘿花数量的关系
ƒ¬ªqt ׫¨ µ¨ ¤¯·¬²±¶«¬³¥¨·º¨¨ ±·«¨ ±∏°¥¨µ²©
³²¯ ¬¯±¤·²µ¶¤±§·«¨ ±∏°¥¨µ²©¶¨ §¨¶¤±§ª¤¯ ¶¯
聚果榕的榕果成团生于老茎的瘤状短枝上 o梨形 o
直径约 u1w ∗ v1y ¦°o果实在榕属中属中等偏大 o每个
榕果内有雄花 xy ∗ tw{朵 o有雌花 v x{w ∗ y xus朵 o平
均每果 w zyw朵 ∀在这些雌花之中 o长柱花占总雌花
数的 y{ h o短柱花占 vu h ∀膜翅目k‹¼°¨ ±²³·¨µ¤l榕小
蜂科k„ª¤²±¬§¤¨ l聚果榕小蜂k Χερατοσολεν φυσχιχεπσl是聚
果榕唯一的传粉昆虫 ∀长柱花被聚果榕小蜂传粉受精
后形成种子 o短柱花提供给聚果榕小蜂或其他非传粉
小蜂产卵繁殖后代 ∀在不同季节 !不同的榕果内聚果
榕小蜂数量不尽相同 o所以有效授粉数量不同 o因此对
种子形成率也不相同 ∀解剖雌花期自然进蜂的z {ws
个榕果 o检查果内传粉榕小蜂数量 o每果进蜂 t ∗ wt头
不等 o平均每果 x1{头 ∀经套袋定量放蜂观察 o不同进
蜂数量对种子形成结果均不同k图 t o表 ul ∀
表 2 不同进蜂数量对种子生产和瘿花形成的影响
Ταβ . 2 Τηε εφφεχτ οφ τηε πολλινατορ νυµ βερ ον σεεδσ ανδ γαλλσ προδυχτιον
变异来源
≥²∏µ¦¨
传粉蜂数量 ‘∏°¥¨µ²©³²¯ ¬¯±¤·²µ¶
t u w y { ts tx vs
§© Φ Π
种子 ≥¨ §¨ zsx1v t yx{1w u vwz1u u uxz1| u tyy1x t {|u1x t xwt1x t sy{1s u{w t||1v  s1st
瘿花 Š¤¯¯ vzt1w {vx1v t vu{1w t wux1| t vzu1z t uuz1u t szy1v |uw1v u{w tvx1w  s1st
图 u 非传粉小蜂造瘿类群数量对聚果榕种子数量的影响
ƒ¬ªqu ∞©©¨¦·²©ª¤¯¯ °¤®¨µ±∏°¥¨µ²©±²±³²¯ ¬¯±¤·¬±ª
©¬ªº¤¶³¶²± ¶¨ §¨±∏°¥¨µ²© Φqραχεµοσα
从图 t和表 u看出 o聚果榕小蜂进果内传粉蜂数在 w ∗ {头最佳 o特别是每个果内进去 w ∗ y头时 o雌花
受精形成种子率和榕小蜂繁殖率均是最高的 ∀当每果进聚果榕小蜂低于 u头时 o它们身上携带的花粉量不
足给长柱花传粉 o而且虫体内怀的虫卵也不能在大部分短柱花上产卵繁殖 o浪费了聚果榕果内的小花资源 ∀
当每个榕果内进聚果榕小蜂超过 ts头以上时 o小花资源又不够小蜂传粉和产卵 o由于蜂多干扰大 o致使许多
小蜂不能正常传粉和产卵 o又浪费了聚果榕小蜂身上花粉和体内的虫卵 o对榕树和小蜂繁殖后代均不利 ∀
2 .3 非传粉小蜂的瘿花对榕树种子形成的影响
聚果榕果内小花不但为聚果榕小蜂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 o也被其他非授粉小蜂所利用 ∀所不同的是 o聚
果榕小蜂在果腔内产卵繁殖 o其他非传粉小蜂则在榕
果外面产卵 ∀因此 o非传粉小蜂一般具有较长的产卵
器 ∀并且 o非传粉小蜂产卵活动多发生在聚果榕小蜂
产卵之后 ∀在聚果榕果内繁殖的非传粉小蜂经试验和
观察发现有 u个类群 }一是造瘿类群 o该类群属于膜翅
目长尾小蜂科kײµ¼°¬§¤¨ l o种类为 Πλατψνευρα τεσταχεα o
Πλατψνευρα µαψρι o Πλατψνευρα αγραενσισo Πλατψνευρα ¶³qo
共 w种 ∀它们主要寄生已经被聚果榕小蜂传粉受精的
长柱花子房或已被聚果榕小蜂产卵寄生的短柱花子
房 o是严重影响聚果榕种子形成的一类害虫k图 ul ∀
从图 u可以明显地看出 o每一个榕果内只要造瘿类群
的小蜂数量增多 o聚果榕的种子数量就明显下降 ~当该
类蜂数量降低时 o种子数量又上升 ∀
{u 林 业 科 学 wt卷
另一个类群为复寄生k重寄生l类群 o在聚果榕内仅发现属膜翅目刻腹小蜂科k’µ°¼µ¬§¤¨ l的 t 个种
Αποχρψπτα ωεστωοοδι o专门寄生在聚果榕小蜂幼虫或以上 w种造瘿类的非传粉小蜂幼虫体内 o靠寄生取食这些
幼虫体内物质发育成长 ∀当这种小蜂以造瘿类小蜂幼虫为主要寄生对象时 o将减少造瘿类小蜂种群 o对聚果
榕小蜂种群和榕树种子形成有利 ~但当它以聚果榕小蜂为主要寄生对象时 o对聚果榕种子形成造成间接的不
利影响 o因为聚果榕小蜂被寄生后种群数量下降 o会对聚果榕小蜂后来的传粉造成严重影响 ∀
v 讨论
研究结果证明 o聚果榕小蜂进聚果榕果内 o结果表现为 u方面 }第一 o对长柱小花传粉受精后产生榕树种
子 o使聚果榕能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第二 o在短柱花内产卵形成瘿花 o产生榕小蜂后代 o植食性 o最后发育为聚
果榕小蜂 o并作为榕树传粉的媒体 ∀不同季节内 o各种小花的比率不同 ∀旱季的 t月和 tt月 o聚果榕产生的
种子量最多 o雨季末期的 | ) ts月份次之 o产生种子量最低的是 v月份 ∀旱季和雨季 o瘿花的寄生比率没有
显著差异 o但不同月份之间差别较大 o寄生率最高在旱季的 t月份和雨季初期 x月份 o最低是在 v月份 ∀长
花柱雌花和短花柱雌花的败育率 o在气温最低的月份kt ) u月l和雨量最多的月份kz ) {月l结的榕果内最
高 o在雨季初期kx月l和旱季初期ktt月l结的榕果内最低 ∀聚果榕果内小花败育主要是受低温 !多雨的气候
影响 ∀除聚果榕小蜂外 o榕果内还有造瘿类和重寄生 u类非传粉小蜂 o它们对聚果榕的种子形成具有一定的
影响 ∀
聚果榕果内瘿花的产生直接和小蜂的产卵行为有关 o小蜂k聚果榕小蜂和其他非传粉小蜂l的产卵行为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寄生在聚果榕果内的几种非传粉小蜂不象聚果榕小蜂一样 o钻进榕果腔内
产卵繁殖 o而是用长的产卵管从果皮外表插入产卵 ‚这些小蜂的产卵管是如何分辨形成种子的子房和被聚
果榕小蜂寄生的瘿花子房的 ‚这些小蜂的繁殖行为特性和机理有待于更多的研究 !试验和观察 ∀
聚果榕种子的产生不但受气候的影响 o还与聚果榕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活动程度有关 o同时也受到
榕树所能提供的能量的限制 ∀榕果内种子和瘿花比率如何分配 ‚每一种非传粉小蜂对榕树繁殖率和聚果榕
小蜂群体的影响程度等还需深入研究加以验证 ∀
参 考 文 献
马炜梁 o陈 勇 o李宏庆 qt||z q榕树及其传粉者研究综述 q生态学报 otzkul }us| p utx
彭艳琼 o杨大荣 o周 芳 o等 qussv q木瓜榕传粉生物学 q植物生态学报 ouzktl }ttt p ttz
王秋艳 o杨大荣 o彭艳琼 qussv q西双版纳鸡嗉果榕小蜂繁殖和传粉行为 q昆虫学报 owyktl }uz p v|
吴征镒 qt||x q云南植物志k第 y卷l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x|x p yzt
许再富 qt||w q榕树 ) ) ) 滇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一类关键植物 q生物多样性 ouktl }ut p uv
徐 磊 o杨大荣 o彭艳琼 o等 qussv q西双版纳聚果榕榕果内小蜂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 q生态学报 ouvk{l }txxw p txys
杨大荣 o王瑞武 o宋启示 o等 qusss q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季节性变化规律 q林业科学研究 otvkxl }wzz p w{w
杨大荣 o赵庭周 o王瑞武 o等 qusst q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传粉生态学研究 q动物学研究 ouukul }tux p tvs
杨大荣 o彭艳琼 o宋启示 o等 qussu¤q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对叶榕传粉生物学 q植物学报 owwkxl }xt| p xuy
杨大荣 o彭艳琼 o张光明 o等 qussu¥q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榕树种群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q环境科学 ouvkxl }u| p vx
杨大荣 o彭艳琼 o张光明 o等 qussv q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榕果的昆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q应用生态学报 otwktsl }tzts p tztw
…¨ µª ≤ ≤ qt|{| q ≤¯ ¤¶¶¬©¬¦¤·¬²± ¤±§§¬¶·µ¬¥∏·¬²± ²© Φιχυσq∞¬³¨µ¬¨±·¬¤owx }ysx p ytt
Š¤¯¬¯ o∞¬¶¬®²º¬·¦« ⁄qt|y{ q ’±·«¨ ³²¯ ¬¯±¤·¬²± ¦¨²¯²ª¼ ²© Φιχυσσψχοµορυσ¬± ¤¨¶·„©µ¬¦¤q∞¦²¯²ª¼ow|kul }ux| p uy|
‹ µ¨µ¨ ∞ „ qt|{| q≤²¨ √²¯∏·¬²± ²©µ¨³µ²§∏¦·¬²± ¦«¤µ¤¦·¨µ¬¶·¬¦¶¬± tu ¶³¨¦¬¨¶²© ‘¨º • ²µ¯§©¬ª¶¤±§·«¨¬µ³²¯ ¬¯±¤·²µº¤¶³¶q∞¬³¨µ¬¨±·¬¤owx }yvz p ywz
¤±½¨ ± ⁄ ‹ qt|z| q ‹²º·² ¥¨ ¤©¬ªq„±± • √¨ ∞¦²¯ ≥¼¶·ots }tv p xt
•¤°¬µ¨½ • …qt|zs q ‹²¶·¶³¨¦¬©¬¦¬·¼ ²©©¬ªº¤¶³¶k„ª¤²±¬§¤¨ l q∞√²¯∏·¬²±ouw }y{s p y|t
• ¶¨·≥ „ o ‹ µ¨µ¨ ∞ „ qt||w q׫¨ ¦¨²¯²ª¼ ²©·«¨ ‘¨ º • ²µ¯§©¬ª³¤µ¤¶¬·¬½¬±ªº¤¶³¶ Ιδαρνε󤱧¬°³¯¬¦¤·¬²±¶²©·«¨ √¨²¯∏·¬²± ²©·«¨ ©¬ª2³²¯ ¬¯±¤·²µ°∏·∏¤¯¬¶° q°µ²¦
• ≥²¦²±§²± ≥ µ¨…oux{ }yz p zu
• ¬¨¥¯ ±¨ Š ⁄qussu q ‹²º·² ¥¨ ¤©¬ªº¤¶³q„±±∏¤¯ • √¨¬¨º ²© ∞±·²°²¯²ª¼ owz }u|| p vvs
• ¬¨¥¨¶× qt|z| q≤²¨ √²¯∏·¬²± ²©©¬ª¶¤±§·«¨¬µ³²¯ ¬¯±¤·²µ¶q„±± • √¨ ∞¦²¯ ≥¼¶·ots }t p tu
|u 第 t期 杨大荣等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