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 }t||{ p s| p u{ ∀
3 林业部世界银行贷款/森林资源发展及保护0项目科研推广计划木材材性课题的一部分 ∀项目编号 }|y p s| ∀
第 vx卷 第 y期t | | |年 tt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
∂ ²¯1vx o ²1y
²√ qot | | |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
t|个杉木种源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的研究 3
骆秀琴 管 宁 文小明
k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北京 tsss|tl
罗吴明
k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 融水 xwxvssl
摘 要 } 以微密度分析对 t|个种源杉木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 ∀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株
间 o年轮平均密度的径向变异曲线都存在一定的变异 o但此变异主要表现在种源内株间 ∀年轮平均密度的幼
龄 ) 成熟相关性从第 v年起就极显著 ∀由微密度分析得出的一系列密度和年轮宽特征值间的相关分析表
明 o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 o年轮内密度变异曲线随年轮宽的变动导致晚材率变动的效应较为显著 o年
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晚材率影响 ~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呈特别显著的负相关 ∀而在种源影响下的变异过程
中分析 o上述效应不明显 o而不同种源间密度变异曲线的上下移动影响显著 ~年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早材平均
密度影响 ~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的负相关远不如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显著 ∀
关键词 } 木材密度 o径向变异模式 o杉木 o种源
ΠΡΕΛΙΜΙΝΑΡΨ ΣΤΥ∆ΙΕΣ ΟΝ ΤΗΕ ΡΑ∆ΙΑΛ ς ΑΡΙΑΤΙΟΝ ΠΑΤΤΕΡ ΝΣ ΟΦ ΩΟΟ∆
ΠΡΟΠΕΡΤΙΕΣ ΩΙΤΗΙΝ ΤΡΕΕΣ ς Ι ΣΤΥ∆ΙΕΣ ΟΝ ΤΗΕ ΡΑ∆ΙΑΛ ςΑΡΙΑΤΙΟΝ ΠΑΤΤΕΡΝΣ
ΟΦ ΩΟΟ∆ ∆ΕΝΣΙΤΨΙΝ t| ΧΗΙΝΕΣΕ ΦΙΡ ΠΡ Ος ΕΝΑΝΧΕΣ
∏² ÷¬∏´¬± ∏¤± ¬±ª • ±¨ ÷¬¤²°¬±ª
(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ρε οφ Ωοοδ Ινδυστρψ, ΧΑΦ Βειϕινγtsss|t)
∏² • ∏°¬±ª
( Γυανγξι Λιυζηου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ρψ Σχιενχε Ρονγσηυιxwxvss)
Αβστραχτ : ׫¨ µ¤§¬¤¯ √¤µ¬¤·¬²±³¤··¨µ±¶²© º²²§§¨ ±¶¬·¼¬±t| ≤«¬±¨ ¶¨ ©¬µ³µ²√ ±¨¤±¦¨¶º µ¨¨ ¶·∏§¬¨§¥¼ ° ¤¨±¶²© ÷2
µ¤¼ º²²§§¨±¶¬·²° ·¨µ¼q ׫¨ µ¨ ¬¨¬¶·¨§¤¦¨µ·¤¬± §¨ªµ¨¨²©√¤µ¬¤·¬²±¬±·«¨ µ¤§¬¤¯ √¤µ¬¤·¬²± ³¤··¨µ±¶²©¤√ µ¨¤ª¨ µ¬±ª
§¨ ±¶¬·¼ ¤°²±ª ³µ²√ ±¨¤±¦¨¶¤±§¤°²±ª¬±§¬√¬§∏¤¯ ·µ¨ ¶¨ º¬·«¬± ³µ²√ ±¨¤±¦¨¶q ²º √¨ µ¨·«¨ √¤µ¬¤·¬²±¶ º µ¨¨ ¶«²º±
°¤¬±¯ ¼ ¤°²±ª¬±§¬√¬§∏¤¯ ·µ¨ ¶¨q©·¨µ·«¬µ§¼¨ ¤µo·«¨ ¦²µµ¨ ¤¯·¬²± ¥¨·º¨¨ ±∏√ ±¨¬¯¨ ¤±§°¤·∏µ¨ ²©¤√ µ¨¤ª¨ µ¬±ª§¨ ±¶¬·¼
µ¨¤¦«¨ §·«¨ ¶¬ª±¬©¬¦¤±¦¨ ²©s qsst ¯¨ √¨¯¶q׫¨ ¤±¤¯¼¶¬¶¼ ²©·«¨ ¦²µµ¨ ¤¯·¬²±¶¥¨·º¨¨ ±·«¨ ¦«¤µ¤¦·¨µ¶©µ²° º²²§§¨ ±¶¬·2
²° ·¨µ¼ ¶«²º §¨·«¤·ktl¬±·«¨ ¦¤¶¨ ²©·«¨ ¦²µµ¨ ¤¯·¬²±¶º¬·«·«¨ √¤µ¬¤·¬²± µ¨¶∏¯·¬±ª©µ²°·«¨ ¦«¤±ª¨ ¬± ¤ª¨¶o·«¨ ©¨2
©¨ ¦·²©·«¨ ¦«¤±ª¨ ¬±µ¬±ª º¬§·«²± ¤¯·¨º²²§³¨µ¦¨±·¤ª¨ º¤¶¶¬ª±¬©¬¦¤±·o¤±§·«¨ µ¨©²µ¨ ·«¨ ¤√ µ¨¤ª¨ µ¬±ª§¨ ±¶¬·¼ º¤¶
«¬ª«¯¼ ¶¬ª±¬©¬¦¤±·¯¼ ¦²µµ¨ ¤¯·¨§·² ¤¯·¨º²²§³¨µ¦¨±·¤ª¨ o¤±§·«¨ ±¨ ª¤·¬√¨¦²µµ¨ ¤¯·¬²± ¥¨·º¨¨ ±µ¬±ª º¬§·«¤±§¤√ µ¨¤ª¨
µ¬±ª§¨ ±¶¬·¼ ¤¯¶² º¤¶«¬ª«¯¼ ¶¬ª±¬©¬¦¤±·~kul ¬± ·«¨ ¦¤¶¨ ²©·«¨ ¦²µµ¨ ¤¯·¬²±¶ º¬·«·«¨ √¤µ¬¤·¬²± µ¨¶∏¯·¬±ª©µ²° ·«¨
¦«¤±ª¨ ¬± ³µ²√ ±¨¤±¦¨¶o·«¨ ©¨©¨¦·° ±¨·¬²±¨ §¤¥²√¨ º¤¶¯¨¶¶¶¬ª±¬©¬¦¤±·o¤±§·«¨ ¤√ µ¨¤ª¨ µ¬±ª §¨ ±¶¬·¼ º¤¶«¬ª«¯¼
¶¬±ª¬©¬¦¤±·¯¼ ¦²µµ¨ ¤¯·¨§·²·«¨ ¤¨µ¯¼º²²§§¨ ±¶¬·¼o¤±§·«¨ ±¨ ª¤·¬√¨¦²µµ¨ ¤¯·¬²± ¥¨·º¨¨ ± µ¬±ª º¬§·«¤±§¤√ µ¨¤ª¨ µ¬±ª
§¨ ±¶¬·¼ º¤¶°∏¦«¯¨¶¶¶¬ª±¬©¬¦¤±·q
Κεψ ωορδσ: • ²²§§¨±¶¬·¼o ¤§¬¤¯ √¤µ¬¤·¬²± ³¤··¨µ±o≤«¬±¨ ¶¨ ©¬µo°µ²√ ±¨¤±¦¨
本文是/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0系列研究之一k管 宁等 ot||yl o对广西柳州地区林科
所杉木种源试验林 t|个种源的杉木k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 λανχεολατα(¤°¥ql ²²®l进行了微密度分析 ∀对
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在种源间 !种源内株间的变异以及密度特征值间 o密度特征值与年轮宽特征值
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o系统研究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 o为杉木的材质改良提供依据 ∀
t 材料和方法
111 试验材料
t||y年夏 o在广西融水县柳州地区林科所杉木种源试验林中采集了 t|个种源样木k表 tl胸高处 u
¦° 厚的圆盘 ∀试验林于 t|z{年 v月种植 ∀所用苗木为 t年生苗 o占地面积 v1y{ «°u o地形为低山丘
陵 o坡向西北 o坡度 vx ε o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壤 o年降雨量 tz|x1| °° o年平均气温 t|1v ε ∀
表 1 试验材料
Ταβ .1 Τεστ µατεριαλ
种源代号
°µ²√ ±¨¤±¦¨ ±∏°¥¨µ
株 数
∏°¥¨µ²©·µ¨ ¶¨
平均胸径
√ µ¨¤ª¨ ⁄
产 地
µ²º¬±ª¤µ¨¤
t tt tv qw 陕西汉中 ≥«¤¤±¬¬¤±½«²±ª
u | tv1t 四川雅安 ≥¬¦«∏¤± ≠¤¤±
v | tv1w 四川西昌 ≥¬¦«∏¤± ÷¬¦«¤±ª
w | tw1t 广西融水 ∏¤±ª¬¬ ²±ª¶«∏¬
x z tw1u 广西贺县 ∏¤±ª¬¬ ¬¨¬¤±
y tt tx1z 广西浦北 ∏¤±ª¬¬°∏¥¨¬
z z tu1{ 湖南江华 ∏±¤± ¬¤±ª«∏¤
{ y tw1y 湖南会同 ∏±¤± ∏¬·²±ª
| | tw1| 广东信宜 ∏¤±ª§²±ª ÷¬±¼¬
ts y tw1s 广东乐昌 ∏¤±ª§²±ª ¨¦«¤±ª
tt | tv1z 湖北通山 ∏¥¨¬×²±ª¶«¤±
tu tt tx1w 湖北恩施 ∏¥¨¬∞±¶«¬
tv { tw1z 江西全南 ¬¤±ª¬¬±∏¤±ª±¤±
tw { tw1s 江西铜鼓 ¬¤±ª¬¬·²±ªª∏
ty | tv1{ 浙江龙泉 «¨¬¤±ª²±ª´ ∏¤±
tz | tv1| 浙江开化 «¨¬¤±ª ¤¬«∏¤
t{ { tu1u 安徽霍山 ±«∏¬∏²¶«¤±
t| ts tv1u 福建建瓯 ƒ∏¬¤± ¬¤±²∏
us ts tw1z 贵州银屏 ∏¬½«²∏ ≠¬±³¬±ª
112 微密度分析
微密度分析的原理和仪器在本系列论文k文小明等 ot||yl中已有介绍 o所用 ÷ 射线宽度 s1t °° o
质量衰减系数标定结果为 tz 1y¦°urª∀用专用工具将试样加工成宽度 w1x ∗ x °° o厚度 t ∗ t1u °° o
沿长度方向各处厚度一致的试样 o在同一批材料中取 {个长 tx ∗ us °° o宽 w1x ∗ x °° o厚 t ∗ t1u °°
的试样用于仪器标定 ∀试样制成后 o在盛有 wv 饱和溶液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含水率调整 o试样的
平衡含水率为 tu1su h ∀微密度仪也放在具有同样环境的密闭罩中 o以保持测定中试样含水率不变 ∀
以年轮内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平均值为早晚材界线 ∀测得的密度特征值包括年轮平均密度k Ρ ∆l o
是年轮内各点密度的平均值 o早材密度k Ε∆l o是早材各点密度的平均值 o晚材密度k Λ∆l o是晚材各点
密度的平均值 o年轮宽特征值包括年轮宽k Ρ Ωl和晚材率k ΛΠl ∀
u 结果与讨论
211 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曲线概貌
各种源各株杉木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曲线概貌大体一致 o图 t示出一例 ∀近髓心的 w ∗ x¤o年轮较
宽 o早材阶段有一段平缓上升的部分 ~随后的 w ∗ x ¤o年轮逐渐变窄 o早材平缓上升的部分逐渐缩短并
变陡 ~近树皮的 w ∗ x ¤o年轮宽度大体保持稳定 o年轮内上升部分很短或消失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 o将
包括髓心的第 t年删去 ∀密度的径向变异状况与加勒比松 !湿地松 !火炬松等硬木松树种相似 o只是近
髓心处没有密度变异较小 o年轮界线不清的一段 ∀k文小明等 ot||y ~²¥¨¯ ετ αλ. ot|{|l
212 Ρ ∆径向变异模式及其变异
z{ y期 骆秀琴等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图 t 杉木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曲线示例
ƒ¬ªqt ± ¬¨¤°³¯¨²©§¨ ±¶¬·¼ ³µ²©¬¯¨ ©µ²° ³¬·«·²¥¤µ®²© ≤«¬±¨ ¶¨ ©¬µº²²§
u1u1t Ρ ∆径向变异曲线 各种源 Ρ ∆平均值的变异曲线基本趋势相似 o都是 Ρ ∆随年龄逐渐增大 o
近 ts年前后趋于稳定 ∀图 u示出种源 v的 Ρ ∆株间平均值变异曲线为例 ∀ Ρ ∆变异幅度以端头标短
横线的垂直线长度表示 o标准差以矩形框长度表示 ∀此处和下文中的/年龄0均指形成层年龄k≤¤°¥¬¤¯
¤ª¨ l即从髓心起的年轮序数 ∀幼龄材成熟材界线以目测法划分 ∀ Ρ ∆径向变异模式以成熟材密度平均
值( Μ∆) !幼龄材成熟材分界年龄k ∆Αl和幼龄期变异幅度kϑςΦl o即 Μ∆与幼龄期 Ρ ∆最小值之差 ov
个数字特征表示 ∀以上有关数据列于表 u中 ∀
表 2 各种源 Ρ ∆径向变异曲线有关数据 ≠
Ταβ .2 ∆ατα οφ Ρ ∆ ραδιαλ προφιλεσφροµ ϖαριουσ προϖενανχεσ
种源
代号
°µ²√¨ ±¤±¦
±∏°¥¨µ
Ρ∆
株间变异幅度
¤±ª¨ ¤°²±ª·µ¨ ¶¨
kªr¦°vl
株间标准差
≥·¤±§¤µ§§¨√¬¤·¬²±¤°²±ª·µ¨ ¶¨
kªr¦°vl
t≠ u v t u v
∆Α
kªr¦°vl
t v w
ϑςΦ
kªr¦°vl
t v w
Μ∆
kªr¦°vl
t v w
t sqs{t ∗ squxz sqtxu vvqv sqsuw ∗ sqs{x sqswzt vuqz z ∗ tu twq| ts sqsxz ∗ sqtyx vwqz sqs|x sqv{x ∗ sqxuy {q| sqw{t
u sqs|x ∗ sqvxv sqtzy wwq| sqsvs ∗ sqts| sqsxty wuq| { ∗ tt ttq| | sqszy ∗ squw| xsqw sqts| sqv|v ∗ sqx{z ttq| sqwys
v sqszy ∗ squsz sqtxs vuqs sqsuu ∗ sqsyy sqswv| vsq{ { ∗ tt tsqv ts sqsxw ∗ sqtw{ u|qz sqs|z sqwvw ∗ sqwz{ |qv sqwzy
w sqs|{ ∗ squ|| sqtyt v{qv sqsuy ∗ sqsyz sqswxy uzqz z ∗ tu t|q{ | sqsxy ∗ sqtwz vuqz sqtsu sqwsv ∗ sqxts {qy sqwxv
x sqs|w ∗ squuv sqtxv vsqy sqsuz ∗ sqsyy sqswzv u|qs { ∗ tu tuqu ts sqsw{ ∗ sqtwv v{qw sqtsu sqwtt ∗ sqw{y yqx sqwv{
y sqs|u ∗ squst sqtxz uwqz sqsu{ ∗ sqsyv sqswyv utqy z ∗ ts tsqz | sqsyt ∗ sqtuy uuq{ sqs|y sqwts ∗ sqw{{ yqt sqwww
z sqs|{ ∗ squtt sqtxt uyqv sqsvv ∗ sqszy sqsxsx uzqw z ∗ ts tuqt | sqszs ∗ sqt{t vsq| sqttx sqwu| ∗ sqxst yq{ sqwxz
{ sqs|y ∗ sqt{s sqtwu uuqw sqsu| ∗ sqswz sqsv|| tzqz { ∗ tt tuq{ | sqsx| ∗ sqtu{ uzqx sqs|t sqwu{ ∗ sqxsu yqy sqww{
| sqtxu ∗ squs{ sqtzz ttqx sqsv{ ∗ sqsx| sqsw|y ttqx z ∗ tu txqv ts sqst{ ∗ sqtvz vwqz sqtsw sqvyw ∗ sqw|y {q| sqwvx
ts sqs|y ∗ sqtys sqtv| usqz sqsuz ∗ sqsxt sqsws| uuqu | ∗ tv twqy ts sqswx ∗ sqtt| vsqx sqs{t sqwtw ∗ sqwvx tqz sqwux
tt sqs|z ∗ squ{u sqtzu vwqs sqsvs ∗ sqs{t sqsxst u{qv | ∗ ts xqx ts sqswy ∗ sqt{w vyqy sqtty sqv|{ ∗ sqxv{ |qz sqwxw
tu sqs|z ∗ squtw sqtw{ uwqv sqsu| ∗ sqsy{ sqswxx uyqx { ∗ tu ttqx tt sqsxu ∗ sqtwz vtqz sqtsv sqvz| ∗ sqw{{ {qx sqwwu
tv sqs|s ∗ squ{x sqtzt vsqt sqsuy ∗ sqszv sqswy{ u|qz | ∗ tu tsqt ts sqsxt ∗ sqt{x v|qx sqts{ sqv|y ∗ sqxwu {q| sqwyx
tw sqts{ ∗ squyx sqt{y uxq{ sqsvv ∗ sqs{{ sqsxzs uyqw { ∗ ts |qt | sqsyy ∗ sqt|u vyqx sqtvs sqvwu ∗ sqx|s tzqt sqwys
ty sqtss ∗ squw{ sqtzs vvqu sqsuy ∗ sqszz sqsw|v v{qs { ∗ tt ttqt ts sqsxw ∗ sqt{s wzqt sqtsv sqvuz ∗ sqxv| twq| sqwyu
tz sqtsu ∗ squuz sqtxt vtqv sqsvu ∗ sqsx| sqswvu uvqu { ∗ tu ttq{ ts sqsx{ ∗ sqtzz v|qt sqs|{ sqv|w ∗ sqxtt {qu sqwvw
t{ sqsyz ∗ sqt{| sqtvz vsqu sqsuy ∗ sqsxw sqsv|| uyq{ | ∗ tu tsqu ts sqswy ∗ sqtvy v{qu sqs|w sqwtw ∗ sqxtv zqw sqwx|
t| sqttt ∗ sqt{y sqtvy t|qu sqsvt ∗ sqsxy sqsws{ tyqx | ∗ ts xqx | sqsxt ∗ sqtuv uxq{ sqs{z sqv{y ∗ sqwz{ yq{ sqwvw
us sqs|t ∗ squz| sqt{u vuq{ sqsuz ∗ sqs{{ sqsxvz vtqt { ∗ tu tvqy ts sqsxz ∗ squty vzq{ sqtuy sqwsz ∗ sqxtz {qu sqwyv
平均 sqtx{ u{qz sqswy{ uyq{ ttqzw ts vxqs sqtsv {qz sqwxt
≠ t为范围 ¤±ª¤°²±ª¤ª¨¶ou为各年平均 ¤¨± ov为变异系数 ∂¤µ¬¤·¬²± ¦²¨ ©©¬¦¬¨±·k h l ow为株间平均值曲线数据 ⁄¤·¤©µ²° ·«¨
³µ²©¬¯¨ ²©¤√ µ¨¤ª¨ Ρ ∆ ²√ µ¨·µ¨ ¶¨q
试验结果表明 o在种源内株间 oΡ ∆有一定变异 o各种源内株间变异范围各年平均 s1tx{ ªr¦°v o株
间标准差平均 s1swz ªr¦°v o以密度值 s1w ªr¦°v 估计 o变异系数为 tt1{ h o但不同年龄上的株间变异
范围和标准差的差异较大 o变异系数各种源平均为 uy1{ h o径向变异曲线的 v个数字特征在株间亦存
在差异 o各种源 ∆Α !ϑΑΦ和 Μ∆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 tt1z h ovx1s h和 {1z h ∀
图 v示出 Ρ ∆的种源间平均值变异曲线和种源间变异范围 !标准差 o有关数据见表 v ∀
{{ 林 业 科 学 vx卷
图 u 种源 v的 Ρ ∆株间平均值变异曲线
ƒ¬ªqu ¤§¬¤¯ ³µ²©¬¯¨ ²©¤√ µ¨¤ª¨ Ρ ∆ ²√ µ¨·µ¨ ¶¨©²µ³µ²√ ±¨¤±¦¨ ²qv
图 v Ρ ∆种源间平均值变异曲线
ƒ¬ªqv ¤§¬¤¯ ³µ²©¬¯¨ ²©¤√ µ¨¤ª¨ Ρ ∆ ²√ µ¨³µ²√ ±¨¤±¦¨¶
种源间变异幅度各年平均为 s1ttsw ªr¦°v o种源间标准差平均为 s1svx| ªr¦°v o在种源数大于种源内
株数的情况下 o二者都比种源内株间者小 ∀ ∆Α !ϑςΦ和 Μ∆ v个数字特征的种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y1s h !t{1w h和 v1z h也均小于株间者 ∀
表 3 Ρ ∆种源间平均值变异曲线有关数据
Ταβ .3 ∆ατα φροµ ραδιαλ προφιλε οφ αϖεραγε Ρ ∆ οϖερ προϖενανχεσ
种源间变异幅度
¤±ª¤°²±ª
³µ²√ ±¨¤±¦¨¶
种源间标准差
≥·¤±§¤µ§§¨ √¯ ¤·¬²±
¤°²±ª³µ²√ ±¨¤±¦¨¶
各年平均值
√ µ¨¤ª¨
²√ µ¨¤ª¨ ¶
kªr¦°vl
变异系数
≤²¨ ©©¬¦¬¨±·
²©√¤µ¬¤·¬²±
k h l
各年平均值
√ µ¨¤ª¨
²√ µ¨¤ª¨¶
kªr¦°vl
变异系数
≤²¨ ©©¬¦¬¨±·
²©√¤µ¬¤·¬²±
k h l
∆Α
k¤l
ϑςΦ
kªr¦°vl
Μ∆
kªr¦°vl
种源间平均值变异曲线数据
种源间变异系数k h l
⁄¤·¤©µ²° ·«¨ ³µ²©¬¯¨ ¶²©¤√ µ¨¤ª¨
Ρ ∆ ²√ µ¨³µ²√ ±¨¤±¦¨¶
∂¤µ¬¤·¬²± ¦²¨ ©©¬¦¬¨±·
¤°²±ª³µ²√ ±¨¤±¦¨¶k h l
s qttsw tz qv s qsvx| t| q{ |y qs
s qs{y
t{ qw
s qww{y
v qz
理想的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应是 Μ∆较高 o∆Α和 ϑςΦ较小 ,即 Μ∆与 ∆Α !ϑςΦ呈负相关 ,这
样可以获得密度总体水平较高而幼龄期较短 ,幼龄材中材性又较均匀的木材 ∀对表 u中的 v个数字特
征的数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 w ∀ Μ∆和 ∆Α为负相关 ,但相关不显著 , Μ∆与 ϑςΦ为正
相关 ,并达 s1st显著水平 ∀这些结果表明 ,要选育出完全理想的变异模式是很困难的 ∀
表 4 Ρ ∆变异曲线 3 个数字特征间的相关关系 ≠
Ταβ .4 Ρελατιονσηιπ βετωεεν χηαραχτεριστιχσ οφ Ρ ∆ προφιλεσ
关系
¨¯¤·¬²±¶«¬³
相关系数
≤²µµ¨ ¤¯·¬²±
¦²¨ ©©¬¦¬¨±·
显著性
≥¬ª±¬©¬¦¤±¦¨
Μ∆ p ∆Α p s qsz{ q≥
Μ∆ p ϑςΦ s qy|u 33
≠ 33为 s1st水平显著 ∀ ¤¨±¶¶¬ª±¬©¬¦¤±·¤·s qst ¯¨ √¨¯ q
u1u1u 方差分析 以不同种源为组间 o种源内不同
单株为组内 o对 Ρ ∆ !∆Α和 ϑςΦ分别进行方差分析 o
并计算方差分量和遗传方差比k遗传方差与遗传环境
方差和之比lk黄金龙等 ot|{xl o分析结果示于表 x ∀
ϑςΦ的差异不显著且遗传方差比为零 ∀ ∆Α的种源
间差异达 s1st水平显著 o遗传方差比为 tw h oΡ ∆的
种源间差异除第 x年和第 z年达 s1sx水平显著外 o
|{ y期 骆秀琴等 }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其余均不显著 o遗传方差比都比较低 o最大的只达 {1yy h ∀
表 5 Ρ ∆ , ∆Α和 ϑςΦ的方差分析结果 ≠
Ταβ .5 ς αριανχε αναλψσισ οφ Ρ ∆ , ∆Α ανδ ϑς Φ
特征
≤«¤µ¤¦·¨µ¬¶·¬¦
Φ值及显著性
Φ √¤¯∏¨ ¤±§
¶¬ª±¬©¬¦¤±¦¨
Ρuª Ρu¨
遗传方差比
±¨¨ ·¬¦√¤µ¬¤±¨
³¨µ¦¨±·¤ª¨ k h l
ϑςΦ s .|v s s .sstw s
∆Α u .wu33 s .uuw t .vzz tw .s
Ρ ∆
年龄 } tx t qsz w q{ ≅ ts p x s qssvv{ t qws
ª¨ tw t qty t qsz ≅ ts p w s qssvzx u qzz
tv t qwt t q|y ≅ ts p w s qssvws x qwx
tu s q|y s s qssvzt s
tt s q{{ s s qsswvv s
ts s q|u s s qssvuz s
| t qyz t qux ≅ ts p w s qssu{w w quu
{ t qv{ t qtw ≅ ts p w s qssuxy w quy
z t q{u 3 t qyy ≅ ts p w s qsstzx { qyy
y t qwx t qsv ≅ ts p w s qsst|v x qsz
x t qzw 3 t qvy ≅ ts p w s qsstx| z q{{
w t qtx w qst ≅ ts p x s qssuuz t qzw
v t qsw y q| ≅ ts p y s qssty| w qsz
≠ 3 !33分别为 s1sx和 s1st水平显著 ∀ ¤¨±¶¶¬ª±¬©¬¦¤±·§¬©©¨ µ¨±¦¨¶¤°²±ªs qsx ¤±§s qst ¯¨ √¨¯¶µ¨¶³¨ ¦·¬√¨¯¼ q
分析结果表明 oΡ ∆ !∆Α和 ϑςΦ在大部分情况下种源间差异不显著 o遗传方差比较低 ∀ ∆Α的种
源间差异显著 o但从表 u数据可见 o除种源 tu外 o各种源 ∆Α平均值只在 | !ts年之间变动 ∀因此可以
认为 Ρ ∆径向变异模式的变异主要表现在种源内个体间的变异 ∀
表 6 Ρ ∆幼龄 − 成熟相关分析结果 ≠
Ταβ .6 Ρεσυλτσ οφ τηεϕυϖενιλε2µατυρε χορρελατιον αναλψσισφορ Ρ ∆
幼龄期年龄
ª¨ ¬±∏√ ±¨¬¯¨ ³«¤¶¨
相关系数 3
≤²µµ¨ ¤¯·¬²± ¦²¨ ©©¬¦¬¨±·
v s qxxy
w s qxz{
x s qxv|
y s qx{t
z s qxz{
{ s qyx{
≠ 3 各相关关系均达到 s1sst水平显著 ∀ ¯¯ ·«¨ ¦²µµ¨ ¤¯·¬²±¶
µ¨¤¦«¨ §·«¨ ¶¬ª±¬©¬¦¤±¦¨ ²©s qsst ¯¨ √¨¯¶q
u1u1v 幼龄 p成熟相关分析 从试样选出年轮
较大者共 ttw个 o以 ≥³¨ ¤µ°¤±排序相关分析方法
k≥¤¦«¶oετ αλ. ot|{wl o对幼龄期中的第 v至 {¤的
Ρ ∆与成熟材各年 Ρ ∆ 平均值间的相关性逐一进
行分析 o结果见表 y ∀趋势为 o幼龄期年龄越大相
关越显著 ∀但第 v¤时的相关显著性即已达 s1 sst
水平 o即在胸高处从髓心起第 v个年轮对木材密
度进行选择 o就可相当有效 ∀与前期对加勒比松
的研究结果k文小明等 ot||{l相比 o杉木 Ρ ∆的幼
龄 p成熟相关性是较显著的 ∀
213 其它密度特征值和年轮宽特征值的径向变异曲线
Ε∆ !Λ∆和 Ρ Ω !ΛΠ的种源间平均值径向变异曲线示于图 w ∀
由图 w可见 oΕ∆的变异模式比较平缓 o变异不大 ∀ Λ∆与 Ρ ∆的变异模式相似 o从髓心开始密度随
年龄增大 o在第 ts ∗ tt¤处变为平缓 oΛΠ的模式也与 Ρ ∆相似 o但 Ρ Ω则与 Ρ ∆ !ΛΠ相反 o随年龄增大
年轮宽下降 o然后转为平缓 o其转变年龄也在第 ts ∗ tt¤∀
214 特征值间的相关分析
Ρ ∆与其它密度特征值及年轮宽特征值间的相关关系 o分别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和在种源
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进行分析 ∀以各种源的株间平均值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 z ∀
s| 林 业 科 学 vx卷
结果表明 }年轮内密度变异模式的影响 ok∏¤± o ετ αλ. ot||yl即年轮内密度变异曲线随 Ρ Ω变动导
致 ΛΠ变动的效应突出 ∀ Ρ ∆主要由 ΛΠ决定 oΛ∆亦有一定影响 ∀
在种源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 o即用相同年龄上不同种源的数据分析 o情况有明显不同 ∀在大
部分年龄 o特别是 tt年以下 oΡ ∆与 Λ∆特别是 Ρ ∆与 Ε∆呈显著的正相关 , Ρ ∆与 Ρ Ω和 Ρ ∆与 ΛΠ相
关的显著性明显低于年龄影响下的分析结果 ∀这些结果表明 o年轮内密度变异模式的影响不明显 o而
不同种源密度变异曲线的上下移动的影响较显著 ∀
v 结论
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株间 o年轮平均密度的径向变异曲线都存在一定的变异 o但此变异主要表现
在种源内株间 o对变异性的研究 o可着重在株间进行较大规模的试验 ∀年轮平均密度的幼龄 p成熟相
关性从第 v年起就极显著 ∀
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 o年轮内密度变异曲线随年轮宽的变动导致晚材率变动的效应较
为显著 ~年轮平均密度主要受晚材率影响 ~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呈特别显著的负相关 ∀而在种源影
响下的变异过程中分析 o上述效应不明显 o而不同种源间密度变异曲线的上下移动影响显著 ~年轮平均
密度主要受早材平均密度影响 ~年轮平均密度与年轮宽的负相关远不如在年龄影响下的变异过程中显
著 ∀
参 考 文 献
管 宁 o姜笑梅 o文小明 q木材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 q论材性株内径向变异模式的系统研究 q林业科学 ot||y ovukwl }vyy ∗ vzz
黄金龙 o孙其信 o张爱民等 o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q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ot|{x
文小明 o骆秀琴 o管 宁 q木材材性析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µ q七个加勒比松种源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的研究 q林业科学 ot||y ovukxl
wys ∗ wy|
文小明 o骆秀琴 o管 宁 q木材材性析内径向变异模式初探 ¶ q种植密度对湿地松 !火炬松木材密度径向变异模式的影响 q林业科学 o
t||y ovukyl }xvy ∗ xwu
∏¤± o∏² ÷ ± o • ±¨ ÷ o∞©©¨ ¦·²©¬±·µ¤µ¬±ª§¨ ±¶¬·¼ √¤µ¬¤·¬²± ³¤··¨µ±¶²±·«¨ ¦²µµ¨ ¤¯·¬²± ¥¨·º¨¨ ±µ¬±ª º¬§·«¤±§¤√ µ¨¤ª¨ µ¬±ª§¨ ±¶¬·¼ q²∏µ2
±¤¯ ²©·«¨ ±¶¬·¬·∏·¨ ²© • ²²§≥¦¬¨±¦¨ ot||y otwkul }y{ ∗ zt
≥¤¦«¶q ³³¯¬§≥·¤·¬¶·¬¦¶¤±§¥²²® ²© × ¦¨«±¬´∏¨¶qu±§∞§¬·¬²±q
¨ µ¯¬± }≥³µ¬±ª¨µ2∂ µ¨¯¤ªot|{w
²¥¨¯
o
∏¬·¨±¨ ± ° q • ²²§√¤µ¬¤·¬²± ·¶¦¤∏¶¨¶¤±§¦²±·µ²¯ o
¨ µ¯¬± ~≥³µ¬±ª¨µ∂ µ¨¯¤ª¨ ot|{|
u| 林 业 科 学 vx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