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rages and Crops in the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North China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2) 02-0100-06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韩永伟, 韩建国, 张蕴薇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北京 100094)
摘要: 农牧研究交错带地区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小麦比较牧草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孔
隙度和团聚体等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非常明显。0~20cm 土层,单播草地以冰草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和> 0.
25mm 团聚体总数最大,而混播草地则以无芒雀草+ 冰草的土壤容重最小,而孔隙度和含水量最大。
关键词: 土壤; 物理性状; 退耕还草
中图分类号: S812. 8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rages and Crops in the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North China
HAN Yong-w ei, HAN Jian-guo , ZHANG Yun-w ei
( Inst itute of Grass lan d S cience, Ch 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w as about the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 ies of for ag es and crops in the ag ro-
pastoral t ransit ional zone of North China. The result w ere: the pr ofitable effects o f forages on soil physical
pr opert ies such as soil bulk density, w ater content , total po rosity and total number of > 0. 25mm
agg regates ar e g reater than those o f w heat . In the 0~20 cm so il lay er , the so lely sowing pasture w hich
has the smallest so il bulk density, the biggest soil total po rosity and total number of > 0. 25 mm
agg regates is w heatg rass pasture. T he mixed sow ing pasture w ith smooth bromeg rass + wheatgrass has
the smallest so il bulk density and the big gest total poro sity and w ater content in all kinds o f m ixed sow ing
pastures.
Key words : So il ; Phy sical propert ies; Forages and crops
  华北农牧交错带在环北京地区防风固沙, 涵养
水分, 净化江河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具有特殊生态地
位。长期以来在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盲目开垦草原种
植农作物、使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国家
正在实施的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还草、环北京地区
实施的防沙治沙工程, 其目的是尽快恢复该地区草
地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牧草以其发达的根系和土
壤微生物的共同活动可以促进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
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 1~5] , 同时地上部分可和为
家畜提供优质饲草, 发展畜牧业生产。农作物多数
为一年生, 其形成籽实的能力强, 形成根系的能力
较牧草弱的多。土地在长期耕作种植一年生作物的
情况下, 土壤有机物积累逐渐减少并使土壤物理性
状不断恶化。目前, 在牧草改良盐碱荒地 [ 2, 3, 6]和白
浆土[ 7]的物理性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而有
关农牧交错带地区牧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报道
较少。本项研究旨在探索农牧交错带退耕地种植牧
草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等物理性状的影
响, 为这一地区退耕还草恢复草地植被提供理论依
据。  
收稿日期: 2001-09-27; 修回日期: 2001-11-0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G20000018606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韩永伟( 1973-) ,男,硕士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草地所在读博士研究生
第 10卷 第 2期
 Vo l. 10  No. 2
草 地 学 报
ACT A AGRESTIA SIN ICA
 2002 年 6月
June  2002
1 材料和方法
1. 1 自然概况
试验在河北省承德地区西北部坝上丰宁满族自
治县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科技攻关实验
站进行, 地处 东径 140°16′, 北纬 41°44′, 海拔
1460m。年均气温 1℃, 1 月和 7 月平均气温为
- 18. 6℃和 17. 6℃, ≥10℃积温 1513. 1℃,无霜期
85d, 年均降水量 350~450mm ,主要集中在 6、7、8
三个月, 占全年的 79%, 年蒸发量 1700~2300mm,
是降水量的 4倍多。全年多西风和西北风, 年均风速
4. 3m / s, 最大瞬时风速 34m/ s。主要土壤类型为沙
质栗钙土。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见表 1。
表 1 试验期气象资料( 2001)
T able 1 T he meteor olog ical dat a druing
the exper iment period( 2001)
4月
Apr.
5月
May
6月
June
7月
July
8月
Aug.
月均气温(℃)
Average month ly temperature
5. 0 12. 6 18. 3 20. 2 17. 2
月降水量( mm)
Month precipitation
8. 3 13. 6 105. 3 35. 0 90. 1
1. 2 供试材料
老 芒 麦 ( Elymus sibiri cus L. )、无 芒 雀 麦
( B romus inermis L. )、冰草 ( A gropy ron cristatum
L. ) Gaer tn. )。单播及混播草地于 2000年 8月建
植,以小麦( T riti cum aestiv um Linn. )为对照。无芒
雀麦和冰草品种分别为 Carlton 和 Kirky,种子引自
加拿大,老芒麦和小麦种子为当地自繁品种。
1. 3 老芒麦、无芒雀麦、冰草单播区, 播量分别为:
22. 5、30和15 kg / hm2 ,行距 25cm。混播区共设3个
处理: 老芒麦 50%+ 无芒雀麦 50%、老芒麦 50%+
冰草 50%、无芒雀麦 50% + 冰草 50% , 其行距为
25cm。小麦行距 20cm ,播量 300kg/ hm 2。小区面积
15mx4m,重复 3次, 随机排列。
1. 4 测定内容
于 2001年 6~9 月每 30d 各试验小区测试 1
次,重复 3次。
1. 4. 1 容重 采用环刀法。土壤容重( g/ cm3 ) = ( g
×100) / ( v×( 100+ w ) ) , 式中 g 为环刀内湿样重
( g) , v 为环刀容积( cm3) , w 为样品含水量( %)。
1. 4. 2 孔隙度 Pt%= ( 1- rs/ d s)×100, 式中 P t
为土壤总孔隙度( % ) , rs 为土壤容重( g / cm 3 ) , d s 为
土壤比重( g/ cm3 )。
1. 4. 3 团聚体 采用萨维诺夫法[ 8]。将 2001 年 9
月 2日从野外采回的原状土样沿自然结构剥成直径
约 10~12mm 的样块, 风干后取 500g 通过 5、3、1、
0. 5 和 0. 25mm 的孔径筛组进行干筛,筛后将各级
筛出的样品分别称重(精确到0. 01g ) ,再按公式计算
各级团聚体含量。
团聚体含量( % ) = W / A×100
式中: W 为干筛后某级筛子样品重( g) , A 为称
取样品总重( g )。
1. 4. 4 含水率 烘干法。含水率( % ) = ( g1- g2 ) /
( g1- g 0)×100
式中: g 0为铝盒重( g ) , g 1为铝盒+ 湿样重( g ) ,
g 2为铝盒+ 烘干样品重( g )。
1. 5 数据采用 SAS 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单播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容重是衡量土壤松紧状况的指标。容重小,表明
土壤疏松多孔, 土壤水分的渗透性和通气状况较好,
容重大则表明土壤紧实板硬, 透水透气性差。6月 2
日~9月 2日各单播区与小麦土壤表层( 0~20cm )
容重比较, 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逐渐降低趋
势。而单播牧草区土壤容重降低的程度比小麦大。6
月 2日~9月 2日, 在 0~10cm 和 10~20cm 土层,
冰草区土壤容重分别降低 13. 91%和 12. 5%, 比小
麦区低 11. 07%和10. 47%。无芒雀麦区土壤容重分
别降低 12. 41%和 9. 03% , 比小麦区低 9. 75%和
7. 00%。老芒麦区分别降低 11. 61%和 8. 86% ,比小
麦区降低 8. 7%和 6. 83%。在 20~30cm 土层,草播
牧草区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顺序为无
芒雀 麦 ( 7. 98%) > 老 芒麦 ( 6. 10%) > 冰 草
( 5. 42%) ,而小麦区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大。在试验
后期( 8月 2日和 9月 2日)小麦区与单播牧草区土
壤容重差异显著( P< 0. 05) (表 2)。
101第 2期 韩永伟等: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另外, 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
而减小, 6月 2日~9月 2日 0~10、10~20和 20~
30cm, 土壤容重分别降低 12. 6%、10. 13%、6. 5%。
2. 2 混播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 2. 1 末次测定时( 9月 2日) , 0~10cm 土壤容重以
无芒雀麦+ 冰草区最小(表 3)与老芒麦+ 冰草区差异显
著( P< 0. 05)。10~20cm 土壤容重也以无芒雀麦+ 冰
草区最小, 与老芒麦+ 冰草区和老芒麦+ 无芒雀麦区差
异显著( P< 0. 05)。20~30cm 土壤容重以老芒麦+ 无
芒雀麦区最小, 与老芒麦+ 冰草区差异显著( P< 0. 05)。
2. 2. 2 不同类型的混播区对土壤容重降低的程度
各异。6月2日~9月2日,在 0~10cm 和 10~20cm
土层,无芒雀麦+ 冰草区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5. 89%
和 13. 16% ,比小麦区降低 13. 05%和 11. 13% , 老
芒麦+ 无芒雀麦区土壤容重降低 14. 38%和 12.
58% ,比小麦区降低 11. 54%和 10. 55%。老芒麦+
冰草区分别降低 13. 64%和 11. 54% , 比小麦区低
10. 8%和 9. 51%。在20~30cm 土层,土壤容重降低
的顺序为: 老芒麦+ 无芒雀麦> 无芒雀麦+ 冰草>
老芒麦+ 冰草。
2. 2. 3 混播区比单播区对土壤容重的改善作用大。
6月 2日~9月 2日混播区 0~30cm 土壤容重平均
降低 11. 87% ,比单播区低 2. 11% (表 2、3)。
表 2 单播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g / cm3)
T able 2 Effects of solely sow ing for ages on soil bulk density ( g / cm3)
深度( cm)
Depth( cm )
草  种
Forage species
6月 2日
2-Ju n.
7月 2日
2-Jul .
8月 2日
2-Aug .
9月 2日
2-Sep.
0~1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 s 1. 53A 1. 42A 1. 36A 1. 34A
冰  草  Wheatg ras s 1. 51A 1. 37A 1. 32A 1. 30A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1. 55A 1. 44A 1. 41A 1. 37A
小麦( CK) Wheat 1. 41B 1. 38A 1. 37A 1. 37A
10~2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 s 1. 55AB 1. 45B 1. 44A 1. 41A
冰  草  Wheatg ras s 1. 52BC 1. 39C 1. 34B 1. 33B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1. 58A 1. 50A 1. 45A 1. 44A
小麦( CK) Wheat 1. 48C 1. 46B 1. 45A 1. 45A
20~3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 s 1. 63A 1. 53B 1. 52C 1. 50B
冰  草  Wheatg ras s 1. 66A 1. 60AB 1. 59B 1. 57B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1. 64A 1. 57B 1. 56CB 1. 54B
小麦( CK) Wheat 1. 67A 1. 66A 1. 69A 1. 68A
  注:多重比较仅限于同一深度范围,同列中不同大写字母间差异显著( p< 0. 05) ,下同
  Note: T he comparis on is l imited in the same depth r ange. Mean s w ith dif f er ent capt ical let ters in th e s am e column indicate signif icant
d iff er ence at 0. 05 level. T here w ill be th e same t reatment after th is
表 3 混播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g / cm3)
T able 3 Effects of mix ed sow ing fo rag es
on soil bulk densit y( g / cm3 )
深度( cm )
Depth( cm )
处 理
Tr eatm ent
6月 2日
2-Ju n.
7月 2日
2-Jul .
8月 2日
2-Aug .
9月 2日
2-S ep.
0~10 A 1. 53A 1. 39AB 1. 33A 1. 31AB
B 1. 54A 1. 40A 1. 34A 1. 33A
C 1. 51A 1. 33B 1. 29A 1. 27B
10~20 A 1. 59A 1. 45A 1. 0A 1. 39A
B 1. 56A 1. 42A 1. 39A 1. 38A
C 1. 52A 1. 36B 1. 33B 1. 32B
20~30 A 1. 62A 1. 50B 1. 48B 1. 46B
B 1. 67A 1. 59A 1. 57A 1. 55A
C 1. 63A 1. 52B 1. 50B 1. 49AB
    A: 老芒 麦 + 无芒 雀 麦 ( S iberian wildrye ) + ( Sm ooth
bromegrass) , B: 老芒麦+ 冰草( Siberian wildrye) + ( Wheatgras s ) ,
C:无芒雀麦+ 冰草( Smooth bromegras s) + ( Wheatgrass)。下同
2. 3 单播牧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状之一。在农
牧交错地带,植物的生长发育常常受土壤水分亏缺
的限制, 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较多的
水分,减弱干旱胁迫的影响。试验后期( 9月 2日)各
单播区 0~30cm 土层含水量均比小麦区大,差异显
著 P< 0. 05。不同单播区土壤含水量提高的程度各
异。6月 2日~9月 2日老芒麦、无芒雀麦和冰草区
0~10cm 土层含水量分别提高 2. 69%、1. 89%和
1. 47%, 比小麦区提高 2. 65%、1. 85%和 1. 43% ,
10~20cm 土层含水量分别提高 0. 57%、0. 19%和
0. 60%, 比小麦区提高 3. 59%、3. 21%和 3. 62% ,
20~30cm 土层含水量分别提高 0. 18%、0. 38%和
102 草 地 学 报 第 10卷
1. 37% ,比小麦区提高 2. 29%、2. 49%和3. 48%。
2. 4 混播牧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 4. 1 6月 2日~9月 2日,无芒雀麦+ 冰草、老芒
麦+ 无芒雀麦和老芒麦+ 冰草区, 0~30cm 土层含
水量分别提高2. 38%、2. 34%和 1. 92% ,比小麦区提
高4. 08%、4. 04%和3. 62%。混播区0~30cm 土层含
水量平均提高2. 21%,比单播区提高1. 17%(表4、5)。
2. 4. 2 在同一土层深度,无芒雀麦+ 冰草区含水量
均为最高(表5)。0~10cm 和 20~30cm 土层含水量
以老芒麦+ 冰草区最低, 10~20cm 土层含水量以老
芒麦+ 无芒雀麦区最低。末次测定( 9月2日)时, 无
芒雀麦+ 冰草区土壤含水量与老芒麦+ 无芒雀麦区
及老芒麦+ 冰草区之间差异显著( P< 0. 05)。在20~
30cm 土层, 与老芒麦+ 冰草区差异显著( P< 0. 05) ,
与老芒麦+ 无芒雀麦区差异不显著( P> 0. 05)。
表 4 单播牧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
Table 4 Effects of solely sow ing for ages on so il wat er content( % )
深度( cm)
Depth( cm )
草  种
Forage species
6月 2日
2-Ju n.
7月 2日
2-Jul .
8月 2日
2-Aug .
9月 2日
2-Sep.
0~1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 s 3. 49AB 8. 52A 5. 64B 5. 38B
冰  草  Wheatg ras s 3. 79A 8. 24A 4. 71C 5. 26C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3. 30B 8. 44A 8. 22A 5. 99A
小麦( CK) Wheat 3. 27B 6. 19B 2. 33D 3. 31D
10~2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 s 8. 85A 10. 07A 9. 31A 9. 04A
冰  草  Wheatg ras s 6. 55B 9. 77AB 8. 22B 7. 15C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7. 02B 8. 87B 8. 62AB 7. 59B
小麦( CK) Wheat 9. 32A 9. 19AB 5. 57C 6. 30D
20~3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 s 8. 50A 7. 82B 6. 98B 8. 88B
冰  草  Wheatg ras s 8. 07A 9. 86A 8. 29A 9. 44A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7. 38A 8. 52AB 8. 76A 7. 56C
小麦( CK) Wheat 9. 09A 9. 54A 6. 68B 6. 98D
表 5 混播牧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
Table 5 Effects of mix ed sow ing fo rag es
on soil w ater content( % )
深度( cm )
Depth( cm )
处 理
Tr eatm ent
6月 2日
2-Jun
7月 2日
2-Jul
8月 2日
2-Aug
9月 2日
2-S ep
0~10 A 4. 59A 8. 13B 6. 63B 7. 40B
B 4. 27A 7. 16C 6. 04B 6. 10C
C 5. 10A 9. 04A 8. 40A 9. 46A
10~20 A 5. 69B 7. 29B 6. 99C 7. 62B
B 6. 17B 8. 23B 7. 52B 7. 95B
C 8. 61A 9. 95A 9. 26A 9. 25A
20~30 A 5. 99B 7. 36B 6. 66AB 8. 27AB
B 5. 53B 6. 70C 6. 05B 7. 68B
C 6. 91A 8. 00A 7. 32A 9. 05A
2. 5 单播牧草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2. 5. 1 土壤孔隙度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状之一。孔
隙度较大的土壤通气性较好,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
活动和养分转化。在 0~30cm 土层, 单播区孔隙度
均比小麦区大,在后期( 8月 2日和 9月 2 日)测定
结果差异显著( P< 0. 05)。三种牧草土壤孔隙度之
间差异不显著( P> 0. 05) ,但 0~20cm 土层土壤孔
隙度以冰草区最大, 20~30cm 则以无芒雀麦区最大
(表 6)。
2. 5. 2 6月 2日~9月 2 日无芒雀麦、冰草和老芒
麦区 0~30cm 土层孔隙度平均增加 3. 90%、4. 43%
和 2. 81%,比小麦区增加 2. 76%、3. 29%和1. 67%。
2. 5. 3 三个供试草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对土壤
孔隙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在 0~10、10~20、20~
30cm 土层, 孔隙度平均增加 4. 81%、3. 94%和
2. 37%。
2. 6 混播牧草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2. 6. 1 随着时间的变化,各混播区土壤孔隙度均呈
增加趋势(表 7)。在同一土壤深度,无芒雀麦+ 冰草
区孔隙度最大, 老芒麦+ 冰草区最小。在末次测定时
( 9 月 2日) , 0~20cm 土壤孔隙度在三种牧草间差
异不显著( P> 0. 05)。在 20~30cm 土壤孔隙度, 无
芒雀麦+ 冰草区与老芒麦+ 冰草区之间差异显著
( P< 0. 05)。
2. 6. 2 在 6月 2日~9月 2日, 混播区 0~30cm 土
壤孔隙度平均增加 5. 10%, 比小麦区增加 3. 96% ,
比单播区增加 1. 30% (表 6、7)。
103第 2期 韩永伟等: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表 6 单播牧草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
T able 6 Effects o f solely sow ing fo rag es on soil to tal po ro sity ( % )
深度( cm )
Depth( cm )
草种
For age species
6月 2日
2-Ju n.
7月 2日
2-Jul .
8月 2日
2-Aug .
9月 2日
2-Sep.
0~1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s 41. 91A 44. 16A 46. 12A 46. 99A
冰  草 Wheatgras s 42. 49A 45. 70A 47. 21A 48. 56A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40. 52A 42. 62AB 43. 53A 43. 86A
小麦( C K) Wheat 35. 69A 37. 09B 37. 59B 37. 58B
10~2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s 39. 20A 41. 59A 42. 42A 43. 00A
冰  草 Wheatgras s 41. 13A 43. 68A 45. 52A 46. 02A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40. 11A 42. 14A 43. 04A 43. 23A
小麦( C K) Wheat 30. 80B 31. 23A 32. 07B 32. 25B
20~30 无芒雀麦 Smooth bromegrass 39. 49A 40. 99A 42. 25A 42. 32A
冰  草 Wheatgras s 36. 59AB 37. 99A 38. 77A 38. 91A
老 芒 麦 Siberian w ildrye 37. 59AB 38. 45A 39. 48A 39. 55A
小麦( C K) Wheat 34. 37B 34. 72B 34. 63B 34. 46B
表 7 混播牧草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
Table 7 Effects of mix ed sow ing fo rag es
on so il tota l por osit y( % )
深度( cm )
Depth( cm )
处理
Tr eatm ent
6月 2日
2-Ju n.
7月 2日
2-Jul .
8月 2日
2-Aug .
9月 2日
2-S ep.
0~10 A 43. 21A 47. 08A 51. 17AB 51. 32A
B 42. 95A 45. 81A 48. 34B 48. 97A
C 44. 97A 49. 11A 54. 51A 54. 69A
10~20 A 42. 13A 45. 06A 47. 60A 47. 91A
B 42. 09A 43. 72A 44. 88A 45. 01A
C 43. 44A 46. 59A 48. 62A 48. 67A
20~30 A 40. 90A 42. 86A 43. 51AB 43. 79AB
B 39. 66A 40. 40A 41. 04B 41. 36B
C 42. 84A 45. 09A 46. 36A 46. 41A
2. 7 牧草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土壤团聚体结构状况对土壤水分和肥力有着重
要的影响。在具有良好团聚体结构的土壤中, 降雨通
过团聚体间的非毛管孔隙迅速下渗并随即被保存在
团聚体内的毛管孔隙中, 避免了因渗透过慢而造成
的水分损失,此外团聚体可以阻隔土壤与大气直接
相通的毛管孔隙,使深层土壤水分向表层移动减缓,
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在团聚体结构较好的土
壤中, 团聚体间的空气较多, 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
盛, 团聚体表面有机质矿化快,有利于向植物供肥,
团聚体内部水分多, 空气少,有机质进行缓慢地嫌气
分解,有利于土壤保肥。> 0. 25mm 团聚体有助于土
壤形成良好的团聚体结构,使其保水保肥能力提高。
表 8 牧草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
Table 8 Effects o f for ages on soil a gg regates( % )
深度( cm )
Depth
( cm )
处 理
T reatment
各级团聚体组成( mm )
Com pos it ion of dif ferent siz e aggr egates( pat icle diam eter : mm) %
> 5 5~3 3~2 2~1 1~0. 5 0. 5~0. 25
> 0. 25mm 团聚体总数
T otal number of > 0. 25mm
aggr egates ( %)
0~10 1 16. 18 7. 08 2. 17 3. 16 10. 07 10. 76 49. 43
2 12. 82 11. 20 1. 60 4. 24 12. 36 11. 15 53. 38
3 13. 15 10. 66 1. 36 3. 35 10. 53 10. 89 49. 96
4 11. 49 7. 27 2. 26 2. 78 13. 95 11. 55 49. 30
10~20 1 28. 61 11. 44 2. 82 4. 41 10. 30 9. 05 66. 62
2 33. 84 16. 25 1. 76 3. 62 11. 32 8. 03 74. 82
3 33. 02 14. 64 1. 80 2. 66 8. 22 10. 15 70. 49
4 14. 96 10. 62 2. 45 3. 83 15. 86 11. 64 59. 36
20~30 1 33. 82 14. 59 2. 44 4. 49 12. 31 7. 73 75. 37
2 25. 78 12. 14 3. 89 5. 08 16. 24 16. 42 79. 54
3 23. 18 9. 15 3. 56 3. 30 12. 10 11. 52 62. 81
4 14. 99 9. 59 2. 37 3. 17 14. 56 13. 09 57. 76
  注: 1:老芒麦 S iberian w ildrye 2:冰草 Wheatg ras s 3:无芒雀麦 Sm ooth bromegrass 4:小麦 Wheat( CK)
104 草 地 学 报 第 10卷
  2001年 9月 2日以小麦区为对照,测定了无芒
雀麦、冰草和老芒麦单播区的土壤团聚状况。结果表
明 (表 8) , 0~30cm 土层中> 0. 25mm 团聚体总数
平均为 64. 71% ,比小麦区大 9. 30% ;不同类型草地
> 0. 25mm 团聚体总数有所不同, 在 0~20cm 土层
中大小顺序为:冰草草地> 无芒雀麦草地> 老芒麦
草地,在 20~30cm 土层为:冰草草地> 老芒麦草地
> 无芒雀麦草地。
3 结论
3. 1 6月 2日~9月 2日各单播牧草区与小麦区土
壤表层( 0~20cm )容重, 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均
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牧草使土壤容重降低的程度比
小麦大。冰草使土壤容重降低的程度最大, 其次是无
芒雀麦,老芒麦最小。在 20~30cm 土层,单播牧草
区的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小麦对土壤
容重影响不大;混播牧草区,土壤容重降低的程度比
单播牧草大;使 0~20cm 和 20~30cm 土壤容重降
低程度最大的混播牧草分别是无芒雀麦+ 冰草和老
芒麦+ 无芒雀麦。另外,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随着
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3. 2 试验后期, 单播区草地含水量显著大于小麦
区。牧草使土壤含水量提高的程度也远大于小麦区。
混播牧草土壤含水量提高的程度比单播牧草大。在
同一土壤深度范围内, 混播牧草中无芒雀麦+ 冰草
区土壤含水量提高最大。
3. 3 单播草地土壤孔隙度均比小麦区大,三种草地
孔隙度, 在 0~20cm 以冰草草地最大, 20~30cm 以
无芒雀麦草地为最大。混播草地土壤孔隙度比单播
草地大。随时间变化,各混播草地孔隙度均呈增加趋
势, 在同一土壤深度范围内以无芒雀麦+ 冰草草地
孔隙度最大,老芒麦+ 冰草草地最小。
3. 4 各层土壤中> 0. 25mm 团聚体总数草地均大
于小麦地,且以冰草草地为最大。
参考文献
[1] 刘明国,何富广,王世英. 辽西地区草本植物改土防蚀效益研
究[ J ] . 土壤通讯, 1998, 29( 5) : 198~200
[2] 阎顺国,郭树林,牛兴运. 碱茅草对河西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
的影响[ J] . 草业科学, 1990, 7( 3) : 26~29
[3] 陈玉华,周春霖. 种草改良江苏滨海盐土效果的研究[ J] . 中国
草地, 1996, 3: 26~29
[4 ]  Bell M J, Bridge B J, Harch G R, Orange D N . Phys ical
rehabilit ati on of degraded krasn oz ems usin g ley pas tures [ J ] .
Aus t . J . Soil Res . , 1997, 35: 1093~1113
[ 5]  Chan K Y. Friab ilit y of a hard set tin g s oil under dif f ern et
t ill age and lan d use pract ices [ J ] . S oil and T illage Research,
1989, 13: 287~289
[6] 樊润威,崔志祥,张三粉,李守明. 人工种草对盐碱荒地土壤性
质的影响[ J] . 中国草地, 1992, 2: 50~54
[7] 于德清,丁庆堂,关熙铭,武志杰. 种植牧草在白浆土改良中的
作用[ J ]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4( 1) : 37~41
[8] 劳家柽.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 M ] .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8.
175~177
105第 2期 韩永伟等: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