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Companion Crop Selection and Its Sowing Rate for Alfalfa Seeding in Autumn in Hilly Area of South Jiangsu Province

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全 文 :第 16 卷 第 5 期
Vol. 16 No . 5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08 年 9 月
Sep. 2008
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戚志强1, 2 , 胡跃高2* , 曾昭海2 , 傅反生3 , 储国良3
( 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16; 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草业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0193;
3.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江苏 句容 21400)
摘要: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紫花苜蓿( Med icago sativa L . )苗期的杂草问题, 选择多花黑麦草 ( L olium multif lorum
Lam. )、小黑麦(X T r iticosecale Wittm. )、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3种作物作为紫花苜蓿的伴播作
物,实施不同间、混作方式,通过测定分析产量、株高、杂草量等多个指标, 筛选该地区适宜的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
其播量。综合表现较好的伴播组合为: 16. 7 kg/ hm2 紫花苜蓿+ 25. 0 kg/ hm2 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撒播; 16. 7 kg/
hm2 紫花苜蓿+ 266. 7 kg / hm2 中新 830小黑麦, 紫花苜蓿行距 40 cm 条播, 行间条播小黑麦。3 种伴播作物对紫花
苜蓿和杂草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赣选一号0多花黑麦草> / 中新 8300小黑麦> 苇状羊茅。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多花黑麦草; 苇状羊茅; 小黑麦; 伴播作物; 杂草
中图分类号: S333. 6; S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8) 05-0506-07
Study on Companion Crop Selection and Its Sowing Rate for Alfalfa Seeding
in Autumn in Hilly Area of South Jiangsu Province
Q I Zh-i qiang1, 2 , HU Yue-gao2* , ZENG Zhao-hai2 , FU Fan-sheng3 , CHU Guo-liang3
( 1. College of Anim al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S outhw es t University, Beibei, Ch ongqing 400716, China;
2. Prata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ies, Chinese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3. Zhenjiang Ins titute of Ag ricultural Science, Jurong, Jiangsu Province 212400, China)
Abstr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weed problems during the seedling stage of alfalfa (Madicago sativa L. ) in hilly area
of South Jiang su Province, three companion crops, annual ryegrass ( Lolium multif lorum Lam. ) , trit icale ( X
Tr iticosecale Wittm. ) and tall fescue ( Festuca ar undinacea Schreb. ) , w ere evaluated for their fitness and sow ing
rate by alfalfa yield and plant height as w ell as w eeds emergence. Triticale ( cv. Zhongx in 830) and annual
ryegrass ( cv. Ganxuan No. 1) had bet ter per formance as companion crops during alfalfa establishment,
and the combinations w ere bro adcast sow ing of alfalfa at 16. 7 kg/ hm2+ annual ryeg rass ( Ganxuan No. 1)
at 25. 0 kg/ hm2 and st rip sow ing alfalfa at 16. 7 kg/ hm2 w ith 40cm row spacing + inter- row sow ing
tr it icale ( Zhongx in 830) at 266. 7 kg / hm
2
. T he sequence of better w eed contro l of the studied companion
crops w as as follows: annual ryegrass ( Ganxuan No. 1) > trit icale ( Zhongxin 830) > tall fescue.
Key words: Alfalfa; Tr it icale; Annual ryeg rass; T all fescue; Companion crop; Weed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 ) (简称苜蓿)生产潜力大,但杂草种类繁多, 滋生
量大,成为苜蓿产业发展的瓶颈[ 1]。苜蓿苗期生长
缓慢, 杂草问题尤为严重 , 经常导致草地建植失
败[ 2]。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是目前解决杂草问题的
主要技术手段。人工除草费时费力,大面积生产中
应用难度大。使用化学除草必需考虑药剂残留对畜
禽的影响,同时受除草剂持效期限制,要更好控制杂
草,需多次用药, 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3~ 6]。
保护播种是人们应对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播种方式,
即采用苜蓿与一年生禾本科作物混播的方式,
利用禾本科作物生长较快的特点, 来防止水土流失
收稿日期: 2005-12-23; 修回日期: 2008-06-10
基金项目: 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2000-2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CSTX, 2006BA1008)
作者简介: 戚志强( 1978-) ,男,山东胶南人,博士,主要从事牧草生产及苜蓿育种研究, Email : zhiqiangqi@ soh u. com; * 通讯作者 Auth or
for correspondence, E-m ail : huyuegao@ cau. edu. cn
第 5期 戚志强等: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并控制杂草入侵,并在适当时机清除草地中的禾本
科牧草, 使之成为单一的苜蓿草地[ 7, 8]。关于苜蓿
保护播种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 如 Lanini等、
Russell用燕麦( A vena sal iv a L. )作为伴播作物建
植苜蓿草地 [ 9, 10] ; 李先芳等试验用冬牧 70 黑麦
( S ecale cer eale L. )、无芒雀麦 ( Br omus inermis
Leyss. )、苇状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作为秋播苜蓿的伴播作物,并筛选出冬牧 70黑麦为
适用作物[ 11] 。相关研究在苏南丘陵区类似区域较
少。于是本研究在前期试验基础上,选择在该地区
适生性较好的几种禾本科饲草作为苜蓿秋播的伴播
作物进行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磨盘
乡潘冲村镇江市农科所牧草基地( 119. 16bE, 31. 95b
N) ,年平均气温 15. 2 e , 无霜期 229 天, 初霜期在
11月 12日前后, 终霜期 3月 25 日左右。\0 e 积
温 5200~ 5500 e 。年均降水量 940~ 1200 mm。年
日照时数 2000~ 2250 h。土壤属夹盘型低产黄棕
壤, pH 值 4. 94 ? 0. 53,有机质 1. 99 ? 0. 30%, 全氮
0. 091 ? 0. 018% ,速效磷 5. 13 ? 2. 10 mg/ kg, 速效
钾 58. 13 ? 24. 9 mg / kg。前茬为苏丹草[ Sor ghum
sud anense(P ip er ) Stapf ]。秋播苜蓿田建植期主要
杂草为球序卷耳( Cer ast ium glomeratum Thuil l. )、
一年蓬( Eriger on annuus ( L . ) Per s)、猪殃殃( Ga-
lium ap ar ine L. )、小飞蓬( Cony z a canad ensi s ( L . )
Cr onq. )、鼠鼩草( Gnap halium af f ine D. Don)、飞
廉( Card uus cri spus L. )、艾蒿 ( A r temisia ar gy i
Level. et Vant . )、泥 胡菜 ( H emistep ta ly r ata
Bunge)、苦荬 菜 [ I x er is denticulata ( Hout t . )
Stebb. ]、看麦娘( A lop ecurus aequal i s Sobol. )、大
巢菜( Vicia sativa L. )、婆婆纳 ( Ver onica didyma
Tenore)等。
1. 2 试验材料
参试作物为紫花苜蓿(得龙,加拿大北极星种子
公司)、小黑麦(中新 830,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多花
黑麦草(赣选一号, 江苏省镇江农科所)、苇状羊茅
(加拿大北极星种子公司)。
1. 3 试验设计
每种伴播作物与苜蓿的混播设 10 个处理, 共
30个处理。采用裂区设计, 主区为 3种伴播作物,
副区为各伴播作物的 10个伴播组合。播种方式包
括撒播和条播。撒播即苜蓿与伴播作物分别均匀撒
播;条播为苜蓿行间条播伴播作物,苜蓿行距分别为
30、40 和 50 cm。苜蓿播种量均为 16. 7 kg/ hm2。
伴播作物设置两个播种量,其中小黑麦为 133. 3和
266. 7 kg/ hm
2
, 多花 黑麦 草为 25. 0 和 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为 25. 0和 50. 0 kg / hm2。每种
混播组合均设置两种作物的单播处理,小黑麦、多花
黑麦草、苇状羊茅播种量分别为 266. 7、50. 0和50. 0
kg/ hm2 ;苜蓿播种量为 16. 7 kg/ hm2 ; 所有单播处
理均为 30 cm行距条播。小区面积 3 m @ 4 m, 间距
1 m, 3次重复。2002年 9月7日播种。播前施苜蓿
专用肥 750 kg / hm2 作基肥[苜蓿专用肥中有机(鸡
粪) B无机(商用化肥配合) = 4 B 6, 有效成分占
25%,氮 B磷 B钾= 0. 25B 1B1,含微量元素硼等] ,
耕翻 25~ 30 cm。试验期间无灌溉作业。
1. 4 测定方法
应用五点取样法。2002年 10月 3日测定基本
苗数。2002年 11月 6日测定越冬前株高。2003年
1月 17日测定苜蓿与小黑麦、多花黑麦草混播越冬
期刈割生物量鲜产。2003年 4 月 20日(苜蓿第一
茬初花期)调查试验地块主要植物种类及其生育时
期并测定第一茬苜蓿+ 小黑麦和苜蓿+ 多花黑麦草
两个组合的产量、株高和杂草量。2003年 5 月 1日
(苜蓿盛花期)测定第一茬苜蓿+ 苇状羊茅组合产
量、株高和杂草量。2003年 5月 28日(苜蓿第二茬
初花至盛花期)测定试验各处理株高数据。测产取
样面积为 1 m @ 2 m , 每小区重复 3 次, 留茬 3~
5 cm。并测定每次取样的各类作物干物质含量, 重
复 3次,据此将鲜产折算成干产以进行经济效益估
算。根据两次刈割产量结果(苜蓿+ 苇状羊茅组合
刈割一次) ,按苜蓿干草捆 1200元/ t、禾本科牧草干
草 500元/ t 的市场售价分析各处理总产值(去除杂
草产量)。
以苜蓿产量 (权重 0. 4)和杂草发生量 (权重
0. 4)为评价标准, 兼顾苜蓿再生能力(权重 0. 1)及
伴生作物的产量(权重 0. 1) ,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比
较,以筛选出最佳的伴播组合。
2 结果与分析
2. 1 小黑麦与苜蓿伴播
苜蓿+ 小黑麦不同伴播处理中,各项测定指标
均表现出明显差异(表 1)。
507
草 地 学 报 第 16卷
处理间苜蓿的基本苗数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
133. 3 kg/ hm
2 小黑麦与苜蓿 50 cm行距条播最高。
测定越冬前苜蓿株高以评价不同处理苜蓿受抑
程度, 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 , 50 cm 行距条播
的两个处理苜蓿株高较高。
冬季测产最高的处理为 266. 7 kg/ hm 2 小黑麦
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苜蓿单播处理显著最低( P
< 0. 05)。
春季第一茬收割苜蓿鲜草产量以其单播处理最
高;小黑麦鲜产最高的是其播量为 266. 7 kg / hm2
的两个条播处理;苜蓿单播处理杂草量显著高于其
它处理( P< 0. 05) , 小黑麦播量为 266. 7 kg/ hm2的
四个处理杂草量较低;处理 133. 3 kg/ hm2 小黑麦与苜
蓿50 cm行距条播、133. 3 kg/ hm2 小黑麦与苜蓿撒播
的苜蓿株高最高;小黑麦株高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在 5月 28日测定结果中,由于小黑麦刈后没有
恢复生长, 只获得苜蓿株高。苜蓿株高最高的处理
是 133. 3 kg/ hm2 小黑麦与苜蓿 50cm 行距条播,
266. 7 kg/ hm2 小黑麦与苜蓿 30cm 行距条播、266. 7
kg / hm
2 小黑麦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次之。
综合以上结果,以苜蓿产量和杂草发生量为评
价标准,兼顾苜蓿再生能力及小黑麦的产量, 266. 7
kg / hm2 小黑麦+ 16. 7 kg/ hm2 苜蓿 40cm 行距条
播、133. 3kg / hm2 小黑麦+ 16. 7 kg/ hm2 苜蓿撒播
两个处理最优。
2. 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伴播
表 2数据显示,苜蓿+ 多花黑麦草不同伴播组
合中,各项测定指标均表现出明显差异。
不同伴播方式下苜蓿的基本苗数存在显著差异
( P< 0. 05) , 其中 50.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50 cm 行距条播最高, 25.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
苜蓿 40cm行距条播、25. 0 kg /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
蓿50 cm行距条播、50. 0 kg /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等三个处理次之。
越冬前不同处理间苜蓿株高表现出显著差异
( P< 0. 05) , 其中以 25.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
蓿50cm 行距条播最高, 50.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
苜蓿撒播处理显著最低( P< 0. 05)。
多花黑麦草单播处理冬季总鲜草产量显著高于
其它处理( P< 0. 05) , 25.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
苜蓿撒播、50. 0 kg /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25. 0 kg /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次之, 苜蓿单播处理最低。
在 5月 28日测定再生苗株高,苜蓿株高最高的
处理是 25.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50 cm 行距
条播, 50.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30 cm 行距
条播、50.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 40 cm 行距
条播次之; 多花黑麦草株高最低的处理是 50.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撒播, 其它处理间差异不
显著。
综合以上结果, 以苜蓿产量和杂草发生量为评
价标准,兼顾苜蓿再生后生长能力及多花黑麦草的
产量,综合表现较好的处理是 25. 0 kg/ hm2 多花黑
麦草+ 16. 7 kg / hm2 苜蓿撒播、25. 0 kg/ hm2 多花
黑麦草+ 16. 7 kg / hm2 苜蓿 50 cm 行距条播。
2. 3 苇状羊茅与苜蓿伴播
表 3数据显示, 苜蓿+ 苇状羊茅不同伴播组合
中,各项测定指标均表现出明显差异。
苜蓿的基本苗数最高的处理是 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40 cm 行距和 50 cm 行距条播, 25.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40 cm 行距和 50 cm 行
距条播次之。
越冬前苜蓿株高最高的处理是 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50cm 行距条播, 50. 0 kg / hm2 苇
状羊茅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25. 0 kg / hm2 苇状
羊茅与苜蓿撒播、50. 0 kg /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30 cm行距条播次之。
春季第一茬, 在两个撒播处理苜蓿鲜产较高;苇
状羊茅单播处理的苇状羊茅鲜产最高, 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次之;苇状羊
茅单播、25.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50 cm 行距
条播杂草量最高,处理 25.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
蓿 30 cm 行距条播、50. 0 kg /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撒播较低; 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撒播苜蓿
株高最高,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50. 0 kg/ hm2 苇
状羊茅与苜蓿 50 cm 行距条播、50. 0 kg / hm2 苇状
羊茅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苇状羊茅株高最高。
在 5月 28日测定的结果中,在苜蓿株高上各处
理间差异不显著; 苇状羊茅株高上以处理 50. 0 kg/
hm
2 苇状羊茅与苜蓿 30cm 行距条播最高。
综合以上结果, 以苜蓿产量和杂草发生量为评
价标准,兼顾苜蓿再生后生长能力及苇状羊茅的产
量,综合表现较好的处理是 25. 0 kg/ hm2 苇状羊茅
与苜蓿撒播、50. 0 kg/ hm2 苇状羊茅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
508
第 5期 戚志强等: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509
草 地 学 报 第 16卷510
第 5期 戚志强等: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2. 4 综合比较
三个混播组合中,总的看来, 在相同播量下, 撒
播基本苗数少于条播; 单播的苜蓿基本苗数最低。
分析原因,可能是苜蓿条播时,行内单位面积苜蓿种
子量较撒播大, 顶土能力强,出苗率较高。
在三种伴播作物中, 以苇状羊茅生长速度最慢,
对苜蓿抑制最小,而其对杂草的控制作用最差;多花
黑麦草对苜蓿的抑制最强, 而其对杂草的控制作用
最佳;小黑麦处于二者之间, 但其在 4 月 20日收割
后没有再生。在所有处理中, 表现最佳的是 16. 77
kg / hm2 苜蓿+ 266. 7 kg / hm2 小黑麦(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 ; 16. 7 kg/ hm2 苜蓿+ 133. 3 kg / hm2 小
黑麦撒播、16. 7 kg/ hm2 苜蓿+ 25. 0 kg / hm2 多花
黑麦草撒播、16. 7 kg/ hm2 苜蓿+ 25. 0 kg / hm2 多
花黑麦草(苜蓿 50 cm 行距条播)。
2. 4. 1 春季第一茬收割时试验地块的主要杂草及
其生育期调查 春季第一茬收割时试验地主要植物
为:豚草( A mbrosia ar tem isi if ol ia L. ) (营养生长
期) , 艾蒿(营养生长期) , 飞廉(开花结实期) , 菊苣
( Cichor ium endivia L. ) (营养生长期) , 大巢菜(营
养生长期) ,多花黑麦草(营养生长期) , 球序卷耳(结
实期) ,苇状羊茅(营养生长期) ,蚤缀( A r enaria ser-
py l l if ol ia L. ) (开花结实期) , 小黑麦(扬花期) , 泥
胡菜(开花期) , 苜蓿(孕蕾期)。结果显示,在第一茬
收割季节,田间杂草生育期多在营养生长期或生殖生
长前期;此时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不考虑杂草所
含的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情况下,试验地块中杂草发生
对苜蓿草产品中的粗蛋白含量影响相对较小[ 12]。
2. 5 各处理间经济效益分析
在苜蓿+ 中新 830小黑麦组合中,以处理 266.
7 kg/ hm2 小黑麦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总产值最
高, 266. 7 kg/ hm2 小黑麦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
133. 3 kg/ hm
2 小黑麦与苜蓿撒播、133. 3 kg / hm2
小黑麦与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次之,而两个单播处
理最低;在苜蓿+ 多花黑麦草组合中, 以处理 25. 0
kg /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撒播、25. 0 kg / hm2 多花
黑麦草与苜蓿 30 cm 行距条播、50. 0 kg/ hm2 多花
黑麦草与苜蓿 50 cm 行距条播较高, 50. 0 kg /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撒播最低; 在两个组合所有处理
中,以 25. 0 kg/ hm2 多花黑麦草与苜蓿撒播、266. 7
kg / hm
2 小黑麦与苜蓿 40 cm 行距苜蓿条播总产值
最高(表 1~ 3)。
在苜蓿+ 苇状羊茅组合中,以两个撒播处理最
高,苇状羊茅单播最低。由于该组合系列收割与前
二者不同,不具可比性,因此不做比较。
3 讨论
越冬期小黑麦与多花黑麦草的单播生物量远高
于苜蓿, 多花黑麦草高于小黑麦。这证明了用这两
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抑制杂草的可行性。多
花黑麦草旺盛生长及郁闭性可能导致对苜蓿的过分
抑制[ 1, 12] ;小黑麦直立性相对较好,对苜蓿抑制较小。
苜蓿+ 小黑麦组合中苜蓿单播处理产值最低,
说明了保护播种的作用[ 8] ; 苜蓿+ 多花黑麦草组合
中多花黑麦草较低播量的 4个处理产值较高,这与
多花黑麦草旺盛生长对苜蓿一定程度的抑制有关;
而苜蓿+ 苇状羊茅组合中两个最高值皆为撒播处
理,说明在效益产出上该组合中以撒播较好。
由于小黑麦植株较高,撒播情况下如果播量过
大会加重对苜蓿的抑制;条播时由于其直立性较好,
较宽行距下较大播量不仅可增加第一茬生物量产
出,并可保证对苜蓿的安全及对杂草的有效控制。
多花黑麦草旺盛的生长及郁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苜
蓿生长。在撒播处理或宽行条播的情况下,对苜蓿
的抑制较小,同时又可有效控制条播苜蓿行间杂草,
从而保证苜蓿的成功建植。苇状羊茅对苜蓿抑制作
用最小,对杂草的控制效果最差, 二者必然联系, 都
与苇状羊茅生长较慢、植株高度小有关。因此在冬
春季利用苇状羊茅控制杂草的可行性不高。控制冬
春季杂草为主要目的时, 苇状羊茅因其生长速度较
慢不适于用作伴播作物,多花黑麦草与小黑麦适合。
但多花黑麦草对苜蓿抑制作用较大, 可考虑进一步
降低播量试验。
4 结论
在所有处理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 16. 7 kg/ hm2
苜蓿+ 25. 0 kg / hm2 /赣选一号0多花黑麦草撒播;
16. 7 kg / hm2 苜蓿+ 266. 7 kg / hm2 /中新 8300小黑
麦,苜蓿 40 cm 行距条播。
在三种参试作物中, 以/ 赣选一号0多花黑麦草
对苜蓿及杂草的抑制所用最强, /中新 8300小黑麦
次之,两者都适于作为杂草控制为目的的伴播作物;
苇状羊茅抑制作用最弱,不适于作控制冬春季杂草。
伴播作物的抑制会导致苜蓿株密度减少,降低
苜蓿产量。 (下转 517页)
511
第 5期 江生泉等:春季分施氮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 H ebblethw aite P D. Nit rog en s tu dies in L olium pe renne grow n
for seed. I. L evel of applicat ion [ J] . Jour nal of th e Briti sh
Grassland Society, 1977, 32: 195-204
[ 3] T homp son D J . Ef fect s of clipping and nit rogen fert ilizat ion on
t ill er development and f low erin g in Ken tu cky bluegrass [ J ] .
Canadian J ou rnal of Plant Science, 1993, 73: 569-575
[ 4] Fairey N A. Ef fect s of meth od, rate and t im e of applicat ion of
n it rogen fert ilizer on seed product ion of tall f es cue [ J ] . Cana-
dian Journal of Plan t Science, 1998, 78: 453-458
[ 5] Rolston M P, Row arth J S, Young Ó W C, et al . Grass seed
crop m anagem ent . In: Forage s eed product ion volume 1: tem-
perate species [ M ] . Wall ingford: CAB In ternat ion al, 1997,
108-111
[ 6] 徐荣,韩建国,毛培胜,等. 施肥对草坪型高羊茅种子产量及其
组成的影响[ J] . 草地学报, 2001, 9( 2) : 137-142
[ 7] 云锦凤,王勇,徐春波,等. 新麦草新品系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
能研究[ J ] .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 5) : 1-7
[ 8] 焦树英,韩国栋. 若干禾本科牧草在荒漠草原区的适应性及其
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 J ] . 草地学报, 2007, 15 ( 4 ) :
327-334
[ 9] 王佺珍.水肥耦合对 6种禾本科牧草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效
应[ D] : [学位论文] .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
[ 10] Zem enchik R A. Nit rogen use ef ficiency an d appar ent n it rogen
r ecovery of kentucky bluegras s, sm ooth bromeg ras s, and or-
chardgrass [ J] . Agronomy Journal, 2002, 94: 421-428
[ 11] Cookson W R, Row arth, J S, an d Cameron K C. Th e re-
sponse of a perennial ryeg ras s ( L ol ium p erenne L. ) seed crop
to nit rogen fert il izer appl ication in th e absence of moisture
st ress [ J] . Gras s and Forage S cien ce, 2000, 55: 314-325
[ 12] H ebblethw aite P D, Ivins J D. Nit rog en studies in L olium pe-
renne grow n for seed: II. T iming of nit rogen applicat ion [ J ] .
Journ al of Brit ish Grassland Society, 1978, 33: 159- 166
[ 13] Nordes tgaard A. Invest igat ions on the interact ion b etw een lev-
el of nit rogen appl ication in th e autumn and t ime of nit rogen
applicat ion in th e spring to various grasses [ J] . Journal of Ap-
plied S eed Product ion, 1986, 4, 16-25
[ 14] Nordes tgaard A. T rial s on t ime of nit rogen ap plication in the
sprin g to various grasses grow n for seed product ion [ A ] . In :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 gres s [ C] . Lexing-
ton , KY: Westview Press, 1983. 251-253
[ 15] H ampton J G. Effect of n it rogen rate and t ime of ap plication
on seed yield in perennial ry egrass cv. Grass lan ds Nu i [ J ] .
New Zealand Jou rnal of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1987, 15:
9- 16
[ 16] Young Ó W C. Sp ring-applied nit rogen and productivity of
coo-l seas on grass seed crops [ J] . Agronomy Journal, 1999,
91: 339-343
(责任编辑 梁艳萍 李 扬)
(上接 511页)
参考文献
[ 1]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等.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播作
物筛选试验[ J] .中国草地, 2005, 27( 5) : 22- 28
[ 2] 胡跃高,储国良,戚志强,等.苏南丘陵山地苜蓿生产适应性分
析[ J ] .草业科学, 2002(增刊) : 176- 179
[ 3] Fis cher A J, Daw son J H, Appleb y A P. Interfer ence of ann ual
w eeds in seedl ing alfalfa ( Med icag o sati v a ) [ J ] . Weed Sc-i
ence, 1988, 36: 583-588
[ 4] Daw son J H , Rinck er C M . Weeds in n ew seedin gs alfalfa
( M edicag o sati v a ) f or seed product ion: compet it ion and con tr ol
[ J ] . Weed S cien ce, 1982, 30: 20- 25
[ 5] E lroy J P, Mckelvey R A, Mat tas R. C ont r ol ling w eed in dor-
mant and nondormant alfalfa ( Med icag o sati v a ) [ J ] . Weed
S cien ce, 1984, 32: 154- 157
[ 6] M alik N, Bow es G G, Waddington J . Residual herb icides for
w eed cont rol in establis hed alfalfa ( Medicag o sati v a ) grow n for
s eed [ J ] . Weed technology, 1993, 7: 483-490
[ 7] 李孙荣,高柱平,由振国.农田杂草防治的生态经济原理 [ M ] .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0. 1-10
[ 8] Lieman M , Mohler C L, Staver C P. E cological management of
agricu ltural w eeds [ M ] . C amb ridge U nivers ity Pr ess , 2001.
336-351
[ 9] Russell S M . Weed cont rol in oat ( Avena sat iva )-alfalfa
( Medicag o sat iv a ) and effect on next year corn ( Zea mays )
yield [ J] . Weed tech nology, 1992, 6: 871-877
[ 10] Lanini W T , S teve S B, Vargas R N, et al . Oat C om panion
crop seedin g rate effect on alfalfa es tablis hment , yield, an d
w eed cont rol [ J] . Agronomy journal, 1991, 83: 330-333
[ 11] 李先芳,郭 孝, 李风玲,等.苜蓿田间杂草综合防除的研究[ J ] .
中国草地, 2001, 23( 5) : 47- 51
[ 12] 戚志强.苏南丘陵区秋播紫花苜蓿苗期杂草控制技术研究[ D] :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3. 43-53
(责任编辑 孙洪仁)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