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Root Space Distribution in Soil and Nutrient Uptake in Elephant Grass and Imperial Grass

象草和壮丽草根系空间分布及养分吸收研究



全 文 :第 7 卷
V o l
.
7
第 1 期
N o
.
l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 T IA S IN IC A
1 9 9 9 年
M
a re h
.
3 月
1 9 9 9
象草和壮丽草根系空间分布及养分吸收研究 ’
漆智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牧研究所 , 海南 5 7 1 7 3 7)
1
.
M
.
R a o J
.
R ie a u r t e
(哥伦比亚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 卡利 A . A 67 1 3)
摘要 : 研究两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空间变异及养分吸收特性 。 结果表明 :象草和壮丽草的根
系有 85 % 以上分布在 。~ 4 0c m 的土层中 。 象草根系生物量比壮丽草高 2 倍 。 象草和壮丽草根重
与茎叶重的比值分别为 2 . 76 和 1 . 24 。 象草茎叶中矿物质养分的含量高于壮丽草 。
关镇词 : 象草 ; 壮丽草 ; 根系空间分布 ; 养分吸收
1 前言
象草 (尸en ni se tu m Pu rP u re “m cv . Mot t) 为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牧草 , 壮丽草 (A ~ *
P u s s cOP
a 汀u s (F lu g g e ) H it eh e . )为禾本科地毯草属多年生牧草(博 . 戈尔 , 一9 5 1 ) 。 均属热带
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草种 , 根系发达均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研究不同植物根系在
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以揭示其营养特性 、探讨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土壤的可持续
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2
.
1 试验材料
供试草种为象草 (E le p ha n t g r a s s )和壮丽草(Im p e r ia lg r a s s ) 。供试土壤为发育在火山灰
沉积物上的砖红壤 , 坡度 43 % 。 其剖面理化性状见表 1 。
表 l 供试土城剖面理化特性
T a ble 1 T h e p hys ie o e he m ie a l p r o p e r tie s o f 5 0 11 p r o file
样号
N o
.
o f s a m p lin g
有机质
0
.
M
.
(% )
速效磷
A v aila ble

P
(m g / k g )
C a M g K
E x eha n g e a ble

C a
,
M g
,
K
(H ZO )
[
e
mo l(+ )/ k
g〕
…七口匕‘了O”一,.亡J”j0.⋯000O‘,曰800,曰8Cj,‘.⋯100了几h匕J内,‘.⋯月任左孟J件d人‘n†…匕心0U1.1..⋯自bQ曰O”几‘,,‘, .且:)
::
0 ~ 5
5 ~ 1 0
1 0 ~ 2 0
2 0 ~ 4 0
4 0 ~ 8 0
1 2
.
1 0
.
7
.
4
.
2
.
2
.
3 3
1
.
8 1
0
.
9 9
0
.
6 8
0
.
6 3
2
.
2 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 4 0 om , , 重复三次 。 试验从 1 9 9 4 年 10 月开始 , 6一 8 周 XlJ 割一次 , 采样期为
1 9 9 7 年 1 月 , 此次XlJ 割间隔期为 6 周 , 两种牧草的物候期基本相同 。
, 在国家外专局资助 下 ,本文为作者于 19 9 7 年在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CI A T )培训期间的部分研究内容
第 1 期 漆智平等 : 象草和壮丽草根系空间分布及养分吸收研究
2
.
3 供试牧草沿等高线种植 , 行距 lm , 株距 2 0c m 。 在有代表性的位置 , 横向划出样方 (1 x
lm
, 包含 5 株草 ) 。 对牧草 、杂草和枯枝落叶分别采样 , 称重后 , 取 Ik g 装入塑料袋 。
2
.
4 取样
自高到低横切等高线 ,按 。~ 1 0 , 10 一20 , 20 一40 和 40 一80 c m 分层采样 。 每层用 5 个直
径 se m 的环刀取样 (G a jr i等 1 9 9 4 ; V e p r a s ka s 等 , 1 9 8 8 ) 。 将各层 5 个样点的土混合后 , 装
入塑料袋 。 同时在剖面不同方位取各层样测容重 。
2
.
5 浏定指标
称取 5 0 09 植株样 , 测定茎 / 叶比用叶面积测定仪 (L I3 0 0 , L l一C O R In e . L in e o ln , N E )测
定叶面积 。 将茎叶 、枯枝落叶分别称重后 , 在 60 ‘C 的烘箱中烘干后称重 , 磨细过 lm m 筛 。
称量各层土样总重 。 称取部分土样洗根 ,将活根和有机物分开 , 根长用根长扫描仪 (C 。-
m a ir R o o t L e n g th Sc
a n n e r )测定 (R a o 等 , 1 9 9 6 ) 。
2
.
6 植物样品分析
植物样用 H ZSO ‘+ S e 消化 , 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 N 和 P (A u t o a n a lys e r S K A / A R ) ;用
H N O
3
+ H C IO
;
(2
:
1 )消化 , K 、C a 、M g 用原子吸收测定 (R a o 等 , 1 9 9 5 ) 。
2
.
7 土峨样品分析
用嫌气培养法测定土壤矿化率 , 以 1 : 2 . 5 的土水比在 30 ‘C条件下培养 7 天后 。 矿化氮
和速效氮用 Zm o l/ L KC I浸提 , 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 N H 4 一N 和 N O 3 一N 。 用 0 . lm o l/ L H C I+
0
.
0 3 m ol / L N H
4
F 浸提 , 用钥锑抗比色法测速效磷(Bra y Z ) , 用原子吸收法测速效钾 。 用
lm o l/ L KC I浸提 , 原子吸收法测定交换性 C a 、M g (R a o 等 , 1 9 9 5 ; S a lin a s 等 , 1 9 8 5 ;农化专委
会编 , 1 98 3 ) 。 表土的截留或流失用 A m ez q ni ta( 1 9 9 7) 方法测定 (在样方中设标记桩 ) 。
2
.
8 数据分析
分析数据用 S A S (1 9 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生物量
3
.
1
.
1 根量 地上部旺盛生长依赖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 供试牧草根量测定结果见表 2 。 象
草根量比壮丽草高出两倍多 , 而且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也表现出明显差异 。象草根系在各层
的密度均高于壮丽草 , 平均根系密度是壮丽草的 3 . 8 倍 。 象草根系密度大 , 因而供应养分的
有效空间亦大 。 象草和壮丽草的根系主要分布在 O~ 2 0c m 的土层 , 根量分别占总根量的
6 8
.
1%和 5 7 . 7 % 。 在深达 80 c m 土层仍分布相当数量的根系 。 从整段剖面可以看到在 。~
2 0c m 内 , 象草的根系细小密集呈白色 , 而壮丽草的根系分布更深 , 粗大呈黄褐色 。结果表明 ,
象草比壮丽草根系生长更旺盛 , 具有更密集和强大的根系 。 有利于象草吸收养分和保持水
土 、减少陡坡地段的土壤侵蚀 。 从表 2 可以看出 , 象草截获的表土明显高于壮丽草 。
3
.
1
.
2 地上生物量 象草和壮丽草茎叶的干重分别为 3 3 7 0 和 3 4 3 5 k g / h m , , 二者差异不
显著 。 象草的枯枝落叶重量为 40 3 k g / h m Z , 壮丽草为 7 71 k g /h m , , 后者是象草的 1 . 9 倍 。 壮
丽草地上生长量大于象草 , 而根系则低于象草 , 因而影响其养分的吸收 , 导致早衰而产生大
量的枯枝落叶 。
分析表 3 的数据可以看出 , 两种牧草叶面积指数的差异不明显 , 二者覆盖率基本一致 。
草 地 学 报 19 9 9 年
但象草的叶 /茎 比率高出壮丽草 2 倍 , 单位面积 叶重量显著高于壮丽草 , 表明象草含有更多
的可 消化干物质和矿物质养料 。
T a b !e
表 2 根t 根密度与保土效果
T he r o o t w e ig h t a n d r o o t d e n s ity o f e le ph a n t g r a s s a n d im p e r ia l
g r a s s w ith th e v a lu e fo r 5 0 11 e o n s e r v a tio n
土层深度
D ePth
(e m )
根量 (k g / h rn Z )
R o o t b io m a
s s
根系密度 (e m / e m 3 )
R o o t sy s re m d e n
s
it y
截获表土 ( t / hm Z , 6 m o n ths )
C o n s e r
v e d 5 0 11
象草
E le p h a n t
壮丽草
Im p e r ia l
象草
E le p h a n t
壮丽草
Im Pe r ia l
象草 壮丽草
Im Pe ria l
0 ~ 1 0
1 0 ~ 2 0
2 0 ~ 4 0
4 0 ~ 8 0
平均
M e a n
总 量
T o t a l
3 5 6 0
2 7 7 0
] 6 10
1 3 6 0
1 12 0
13 3 0
1 2 1 0
5 9 乃
::
5
.
0 4
4
.
2 3
2
.
2 6
0
.
6 5
3
.
0 4
E le p h a n t
+ 9 6士 3 1 + 6 0士 3 0
:
.
;:
表 3 叶片特性比较
T a b le 3 T h e e o m p a riso n o f le a f a tt r ib u te s o f t he t w o g ra s se s
牧草名称
F o r a g e
叶面积指数
L e a f a r e a In d e x
(m Z / m Z )
单位面积干叶重
D r y le af w e ig h t o f u n it a r e a
(g / m Z )
叶/ 茎
L e a f/
s t e m r a t io
象 草 3 . 3 8 5 5 . 8 1 . 5 8
E l
e p h a n t
壮丽草 3 . 4 8 3 5 . 9 0 . 7 8
Im Pe r ia l
4 5 0 0
4 0 0 0
3 5 0 0
3 0 0 0
2 5 0 0
2 0 0 0
1 50 0
1000
500
0翼l氰 }羹} } { }} } } }} ! } }} } 1 }} }】 } }} ! } } 日茎叶千重Dr y, e i g hto f S t e 口Sa n dle 8 V e S日枯枝落叶重份e i g htO f d e s dle a v e sa n dS t e口 Sƒ、月\全„5目息叫习,unoz.。^刀vƒ叮令\帜十„喇娜州月载
F 19
.
象草E le p han t 壮丽草I m p e r i a l
图 1 地上部生物t 比较
T h e e o m p a r is io n o f a bo v e g r o u n d b io m a s s
o f th e tw o g r a s s e s
3
.
2 对养分的吸 收
3
.
2
.
1 不 同部位的养分浓 度 牧
草根系越发达 , 与土壤的接触范 围
就越大 , 对吸收土壤中有效性差 、扩
散速率慢的营养元素 (如 P )非常重
要 (陆景陵 , 1 9 94 ) 。 由于两种牧草根
系生长发育不同 , 吸收养分的能 力
则必然有所差异 。由表 4 可见 , 二者
根中氮 、磷 、钙 、镁 含量 的差异不明
显 , 仅象草钾的浓度略高于壮丽草 。
而壮丽草茎叶钙 、镁的浓度略高 于
象草 。 但象草氮 、磷 、钾含量则极显
著高于壮丽 草 。 茎叶 N 、P 、K 含量
较高 , 表 明象草依靠 自身旺盛生 长
的根系调节地上和地下部营养平衡的能力较强 。
第 1 期 漆智平等 : 象草和壮丽草根系空间分布及养分吸收研究
表 4 两种禾草不同部位养分浓度比较
T a b le 4 T he n u tr ie n t e o n ee n t r a tio n in th e d iffe r e n t p a r t s o f th e tw o g r a s se s
牧草名称
Fo r a g e
养分浓度(% )
N u t r ie n t e o n e e n t r a t io n
根系
R o
t sy s te m
凋落物
L it te r
茎叶
S t em a n d le a f
N P K C a M g N P K C a M g N P K C a M g
象草 0 . 5 5 0 . 0 7 0 . 2 2 0 . 2 5 0 . 0 5 0 . 8 9 0 . 1 4 0 . 2 9 0 . 9 6 0 . 2 7 1 . 4 9 0 . 3 7 2 . 5 8 0 . 5 8 0 . 3 6
E le Pha n t
壮丽草 0 . 5 9 0 . 0 7 0 . 14 0 . 2 4 0 . 0 6 0 . 6 2 0 . 1 0 0 . 3 0 0 . 5 1 0 . 2 0 0 . 9 6 0 . 1 9 0 . 8 9 0 . 6 0 0 . 4 1
Im Pe r ia l
3
.
2
.
2 不同部位养分吸收量 由表 5 可见 , 象草根对 N 、P 、 K 、C a 、M g 的吸收量是壮丽草
的 2一 3 倍 。 壮丽草枯枝落叶中上述养分的吸收含量略高于象草 。 二者叶中 c a 、M g 总含量
相似 , 但象草 N 、 P 、K 吸收含量比壮丽草高出 1 . 8一 2 . 9 倍 。象草各部位吸收 N 、 P 、K 、C a 、M g
的总量分别是壮丽草的 1 . 8 2 、 2 . 01 、 2 . 84 、 1 . 42 和 1 . 09 倍 。 结果表明 , 象草吸收养分的能力
远高于壮丽草 。
表 5 不同部位养分吸收t ‘ (k g /h m , )
T a ble 5 T he n u t r ie n t u Pta ke by d iffe r e n t Pa r ts
牧草名称
F o r a g e
n a llle
养分吸收量(k g / h m Z )
N u t r ie n t u p t a k e
_ 根
R ()o t
凋落物
L it t e r
茎叶
S t e m a n d le af
象 草
E lePha n t
壮丽草
Im p e r ia l
N P K C a M g N P K C a M g
5 1 7 2 1 23 5 4 0
.
5 1 4 1
.
0 4 9 12 8 3

2 U
2 8 6 2 9 1 9 13
, 养分吸收量一 单位面积生物量(k g /h m Z )又 养分浓度 (% )
, N u t r ie n t u p t a k e = B io m a s s 伴r u n it e re a (k g / hm Z ) x n u t r ie n t e o n e e n tr a t io n (% )
3
.
3 对土峨养分状况的影响
牧草依靠根系吸收土壤养分 , 同时也向土壤分泌有机物 , 因此根系的生长对土壤理化性
状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从表 6 可知 , 虽然象草的茎叶从土壤带走大量的 N 、 P 、K 、C a 、
M g
,但土壤中有效氮 、有效钾和交换性镁仍然高于壮丽草处理 。 由于象草具有更庞大的须根
系 , 吸收磷 、钙的能力显著高于壮丽草 (W hit e he a d 1 9 9 6 ; G a jr i 19 5 9 ) , 种植象草的土壤 , 有效
磷和交换性钙含量低于壮丽草 。庞大的须根系不仅促进养分的吸收 , 而同时也改善土壤的理
化性状 。经测定 。一 2 0c m 土层中含水量 ,象草为 56 . 1 % , 壮丽草为 49 . 2 % 。表 6 的数据表明 ,
种植象草后各层土壤容重都均低于壮丽草 , 平均容重分别为 0 . 83 和 。. 87 9 /c m 3 。 在 良好的
通气和水分充足条件下 , 土壤微生物活性加强 (陈文新 , 1 9 9 0 ) , 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 。从表
6 可见 ,象草草地土层 中氮的净矿化量均高于壮丽草 。 综上所述 , 象草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强
于壮丽草 。
草 地 学 报 19 9 9 年
表 6 不同土层养分含t
T a ble 6 T h e n u t rie n t e o n e e n ts o f d iffe r e n t 5 0 11 la y e r
名 称
F o r a g e
深度
De P
th
净矿化氮
N e t m in
.

N
k g / h m Z / d
有效氮 有效磷 有效钾 交换性钙 容重
(em )
0 ~ 1 0
1 0 ~ 2 0
2 0 ~ 4 0
4 0 ~ 8 0
0 ~ 8 0
A v a ila b le

N
(k g / h m Z )
A v a ila b le

P
(k g / hm Z )
A va ila ble

K
k g / hm Z
E x e ha n g e a ble
-

C a
(k g / h m Z )
交换性镁
E xc ha n g e
able

M g
(k g / hm Z )
Bu lk d
e n sity
(g / em 3 )
月峪一找,JQ”左皿巴J. .1加no甘,
.⋯OJ连压”ŽR†,目尸OA‘O”巴Jr
,目
1 0
.
4 1
象草
E le p h a n t : :;
总量
T o t a l
6
.
1 5
2 7
.
0 5
8 7 5
.
0 3
5 2 0
.
0 8
4 2 3
.
5 1
6 6 0
.
5 2
2 4 7 9
.
14
8
CJj任
488
口UQ†
.⋯01 16 0 . 8 56 6 7 . 3 34 8 3 . 2 6
7 2 3

9 0
3 0 3 5
.
3 4
1 6 5
.
4 2
9 0
.
5 8
6 7

7 8
13 4
.
0 3
4 5 7
.
8 1
13 6
.
0 5
4 6

93
3 7

10
1 10

8 5
3 3 0

93
0
.
8 3
0

8 1
0
.
8 4
0
. 吕3
0tIO†4
nj工Jg妇一Ž肉了
.⋯O†心.立‘认”J肉ti1orŽ,†40
,1
0连左811OJb魂h
;⋯nj,‘J任11
,.1
,J.任O甘8‘峡亡J7
.
0一卜几乙
.⋯n6月性b0,口,曰J亡dU
,.通
‘b月月‘月了内o月了反J,自SA

.⋯8”吕自0UQ,自, 卫孟左且,‘连Ž八j,”180自月矛O曰门了.⋯d人左,自OJ亡」19曰通啥O曰‘乃nJA人Q,”Q几0,1,翻.⋯,‘nJq1八U
”.1
壮丽草
I m p e r ia l
总量
T o t a l
0 ~ 1 0
10 ~ 2 0
2 0 ~ 4 0
4 0 ~ 8 0
0 ~ 8 0
4 结论
4
.
1 象草和壮丽草的根系有 68 . 1%和 57 . 7 %分布在 。一 2 0c m 土层 , 纵深可达 8 0c m 。 象草
与壮丽草相 比 , 根量高出 2 倍 , 全剖面根系密度高出 3 . 8 倍 。 象草根系细小多为白色 。
4
.
2 象草和壮丽草的茎叶生物量无明显差异 。壮丽草凋落物为象草的 1 . 9 倍 , 象草的叶/茎
比高出壮丽草 2 倍 , 单位面积叶量亦高于壮丽草 。 根生物量与茎叶生物量比值象草为 2 . 76 ,
壮丽草为 1 · 24 。
4
.
3 象草茎叶中 N 、P 、K 含量明显高于壮丽草 , C a 、M g 略低于壮丽草 。 象草吸收的养分总
量大于壮丽草 。 象草的根系中 N 、P 、K 、C a 、M g 含量是壮丽草的 2一 3 倍 , 茎叶中 N 、 P 、K 含
量是壮丽草的 1 . 8 ~ 2 . 9 倍 。
4
.
4 象草和壮丽草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各异 。 种植象草后土壤的有效 N 、 K 和交换性
M g 的含量有所提高 , 由于象草对 c a 、P 的消耗大于壮丽草 , 土壤有效磷和交换性钙含量降
低 。 象草对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等物理性状的改善优于壮丽草 。
4
.
5 象草的根 系庞大 , 吸收养分的能力强 , 矿质元素的贮藏量大 , 对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
用 , 故象草即是较好的饲料 , 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 有利于土壤的持续利用 。
参 考 文 献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编 , 1 983 .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67 ~ 1 15
陈文新主编 , 1 9 90 .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 .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9~ 17
陆景陵主编 , 1 9 94 . 植物营养学 .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98 ~ 114
博 . 戈尔著 , 1 981 . 热带饲料 . 罗马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16
A m e z q u i t a E
,
C h a v e z L F
,
A lv a r e z A
, 1 9 9 7
.
S u e lo s E e u a t o r i a le s
.
2 7 : 1 4 5 ~ 1 5 0
G a j
r i P R
,
Pr ih a r 5 5
,
A r o a V K
, 1 9 8 9
.
E ffe e t o f n it r o g e n a n d e a r ly ir r i g a t io n o n r o o t d e v e lo pm e n t a n d
w a t e r u s e by w h e a t o n t w o 5 0 115
.
F ie ld C r o Ps R e s e a r e h
,
2 1
:
1 0 3一 1 1 4
27第 1 期 漆智平等 : 象草和壮丽草根系空间分布及 养分吸收研究
7 G a j
r i P R
,
A r o r a V K
,
K u m a r K
,
l9 9 4
.
A p r o ee d u r e fo r d e te r m in in g a v e r a g e r o o t le n g th d e n s ity in r o w
e r o p s by s in g le
一 site a u g e r in g
.
Pla n t a n d 50 11
,
1 6 0
:
4 1 ~ 4 7
8 R a o I M
,
BO
r r e r o V
,
R iea u r te J
,
G a r eia R
,
A ya r z a M A
,
1 9 9 7
.
A d a p tiv e a ttr ib u te s o f t r o p ie a l fo r a g e
sp e e ie s to a e id 5 0 11
.
1
. 压 ffe re n e e s in p h o s p ho r u s a e q u is itio n a n d u tiliz a tio n a s in flu e n e e d by v a r yin g
ph o s p ho
r u s s u p p ly a n d 5 0 11 ty p e
.
Jo
u r n a l o f P la n t N u t r it io n
,
2 0 (1 )
:
15 5一 1 8 0
9 R ao I M
,
BO
r r e r o V
,
R ie a u rte J
,
G a r e ia R
,
A y a r z a M A
,
l9 9 6
.
A d a p tiv e a tt rib u te s o f t r o p ie a l fo ra g e
s p e eie s to a e id 5 0 115 1
. 以ffe r e n e e s in s ho t a n d r o o t g r o w th r e s p o n s e s to v a r y in g p h o s p h o r u s s u p p ly
a
nd
5 0 11 t ype
.
Jo
u r
na l
o f Pla n t N u t ritio n
,
1 9 (2 ) : 3 2 3 ~ 3 5 2
1 0 R ao I M
,
BO
r r e r o V
,
G a re ia R
,
A ya r za M A
,
1 9 9 5
.
A d a p tiv e a t t r ib u te s o f tr o p iea l fo r a g e s p e e ie s to a e id
5 0 115 1
. 压ffe r e n e e s in p la n t g r o w t h , n u trie n t a e q u is itio n a n d n u tr ie n t u tiliz a tio n a m o n g C ; g r a ss e s a n d
C : le g u m e s
.
Jo
u rn a l o f Pla n t N u t r itio n
,
1 8 (1 0 )
:
2 1 3 5 ~ 2 1 5 5
1 1 Sa lina
s
J G
,
G a re ia R
,
19 8 5
.
M
e tho d s q u im ie o s p a r a e l a n a lis is d e s u lo s a e id o s y p la n ta s fo r r a j
e ra s ,
C IA T
.
Ca li
,
Co m b i
a , 28 ~ 5 6
1 2 SA S / S T A T
,
1 99 0
.
SA S In s tit u te In e
.
C a r y
,
N C
,
U S A
,
1 6 8 6~ 1 6 9 8
1 3 Ve p
ra s k a s M J
,
H o yt G D
,
19 88
.
Co m p
a ris o n o f th e tr e n e h

p r o file a n d e o re m e th o d s fo r e v a lu a tin g
r
o t d i
s tribu tio n in tilla g e s tu die s
.
A g r o n o m y Jo
u rn a l V o l
.
8 0 : 16 6~ 1 7 2
14 W h it
e h e a d D C
,
1 9 9 6
.
G r a s s la n d n it r o g e n
.
De p
a r t m e n t o f 50 11 Sc i
e n ee U n iv e r s ity o f R e a din g U K
,
1 6一
4 3
Stu d y o n R o o t SPa e e D istr ib u tio n in 5 0 11 a n d N u tr ie n t
U Pta k e in E lePh a n t G r a s s a n d Im Pe r ia l G r a s s
Q i Z h iPin g
(T r o p ie a l Fie ld C r o Ps a n d A n im a l H u s b a n d r y R e s e a r e h In s titu te
,
C h in e se A e a d e m y o f T r o p ie a l A g r ie u lt u r e Sc i
e n e e , H a in a n 5 7 1 7 3 7 )
1
.
M
.
R a o J
.
R ie a u r t e
(In te r n a t io n a lCe
n te r fo r T r o p ie a lA 只rie u ltu re C a li , Co lo m bia A . A . 6 7 1 3 )
A加tra e t : Ele ph a n t g ra s s a n d Im p e r ia l g r a s s w e re s e le e ted to s tu d y th e p r o p e r tie s o f r o o t s p a e e dis t r i-
b u tio n a nd n
u tr ie n t u p ta k e
.
T h e re s u lts in d iea te d th a t t he re w e re 8 5%
r o o t s t o d is t r ib u te in the la ye r o f o
~ 4 0
e m in 5 0 11 fo r the tw o g r a s se s
.
T h e ro t b i
o m a s s o f e le ph a n t g r a s s
th e im p e ria l g ra ss
.
T h e le a f/
s te m r a tio o f e le ph a n t g ra s s a n d im p e ria l
w a s t w o

fo ld g re a t e r tha n th a t o f
g r 8 S S w e r e
t iv e ly
.
T h e m in e ra l n u tr ie n t in s ho t o f e le p h
a n t g r a s s w a s hig he r t ha n t ha t o f t he
K e y we
r ds
: E le ph a n t g ra s s ; Im p e r ia l g ra ss ; R o o t s p a ee dist ribu tio n in 5 0 11 ;
2
.
76 a n d 1
.
24
, r e s P e e
-
im p e ria l g ra s s
.
N u tr ie n t u p ta k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