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一 ! # !
∋ ( ) ∗+ , − (. / ) 0, + 1 ( 2, + 34 , − 5 67 6, ∗4 0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 ‘
蔡永立 张克永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 系 合肥 8 !。。! 9 ∃
提 要 根据样方中的种类统计 , 组成金岗台山区植被的种子植物计有 : 科 , !# 属 , “种 ;
其区系特征为 %地理成分复杂 , 有# 个分布区类型 ;温带区 系特征较为明显 , 其成分占#8 < 8 = ,
热带成分占! < 9 = ;且有一定的古老和特有成分 。植被的生活型谱为高位芽植物占! < 9 = , 地
面芽植物占! < # = , 地上芽植物占: = , 地下芽植物占8 = , 一年生植物占 & = 。主要植被类型
计有 个植被型 , 个植被亚型和 ! 个群系 。垂直带谱为海拔 8 : :一9 : > 为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
林与低山落叶阔叶林组成的复合带 , 海拔 9: 一 : : > 为中高山落叶阔叶林 ∀包括矮林 ∃带 ,
海拔 : : > 以上为灌丛 、草甸带 。
关键词 植被 , 垂直分布 , 金岗台山区 , 复合带
金岗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北坡 , 也是亚热带的北界 , 境内不仅有恢复较好的次生
林 , 而且河南大别山的最高峰平关铺 ∀海拔 # ? > ∃也位 于其 中 ;深入研究本区的植被 , 不
仅为保护 区提供基本资料 , 而且对认识整个大别山 , 乃至北亚热带植被的特点和垂直分布
规律均有一定的意义 。为此 , 作者 自 ? 年以来曾多次深入金 岗台 自然保护区及周围地区
进行考察 ,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自然条件和研究方法
< 自然条件
金 岗台山区位于大别山北麓东段 , 河南商城县的东南部 , 与安徽金寨县接壤 ;处在亚
热带 的北缘 , 地理坐标为北纬 ! “ # 8 ‘一! “ # ‘ , 东经 : 8 ,一 : ! ? , , 东西长约 ≅ > , 南北
长约 8 ≅ > 。年均温为 < Α Β , 极端最高气温为! Β < , 极端最低气温为一 8: < Α Β , 最冷月 月
均温为 8 < Χ Β , 最热月 &月均 温8? < Χ Β , ∃ −( Β 的活动积温为 # ? : ℃ , 无霜期年均8 8 ! Δ , 年
均降雨量为 !8 > > 。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 , 高海拔区域分布有 山地棕壤 。 Ε Φ 在 一 < 9之
间 , 一般无碳酸盐反应 。
收稿 日 % # 一 : ? 一 ! : , 修回 日 % # 一 一 : #
奄 本文承蒙张铭哲教授 、 徐粹新教授指导 , 成文后承蒙韩也 良教授评阅指教 , 在取样过程 中 , 得到金岗台自然保护
区的大力协助 , 在此一并致谢 Γ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 8 研究方法
同前文 Η , 8 Ι 。
8 植物区系的特征
8 < 科的分布特征
根据样方记录的种类初步统计分析 , 计有种子植物 : 科 , !# 属 , 9 种 。其中 , 裸子植
物#科 , #属 , 9种 。优势科为菊科 8 ϑ # 8∀ 属 ϑ 种 , 后同 ∃ 、蔷薇科 9 ϑ # 。、禾本科 ! : ϑ ! ? 、豆科
# ϑ 8 ! 、唇形科 #ϑ 8 、百合科 ! ϑ 8。、毛莫科? ϑ 9 、 忍冬科 ϑ , 主要为世界分布和温带分布
的科 , 反映出本区具有较明显的温带植物区系特色 。
8 < 8 属的地理分布特征
将属的分布区类型归于表 −Η, 〕,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 地理成分复杂 , 联系广泛 。有 # 个分布区的类型在此分布 , 各种不同地理成分的
植物在许 多植物群落中结合在一起的现象十分普遍 , 如短柄袍群 落中 , 热带性质的黄檀
∀Κ ,− Λ6 ∗Μ 3, ∃ 、野茉莉 ∀Α 2Ν ∗, Ο ∃与温带性质的胡枝子 ∀Π 67Θ 6Δ 6Ρ ,∃ 和杜鹃 ∀5 ΣΔ ( Δ 6+ Δ ∗( +∃ 等
同居一个林下 ; 热带成分求米草 ∀ΣΘ )7 > 。, )7 ∃与典型的北温带成分鹿蹄草 ∀巧∗( −, ∃和水晶
兰 ∀Τ(+ (2 ∗(Θ 。 ∃在同一群落中交错或混杂分布 。
近缘种 在水 平和垂 直方 向上的 替代 现象也较 明显 。如 在海拔 ? : > 以下 , 栓皮 栋
∀ Υ ) 6∗4 ) 7 ς , ∗ 3, Λ 3Ρ3% ∃ 占 优 势 , ? : :一 ! : : > 则 为 短 柄 袍 ∀Υ < Μ −, + Δ ) −3Ω9 ∗, < ς , ∗ <
占∗6 ς −’Ε 6 23(− , ∗, ∃ , ! : : > 以上又被黄山栋 ∀Υ < 72 6Ξ , ∗ Δ 33 ∃所取代 ;松属 ∀Ε 3+ ) 7 ∃的马尾松 ∀Θ <
> , 7 7 ( − % 3, + , ∃居于海拔7 ( ( > 以下 , 7( ( > 以上则为黄 山松 ∀Θ < 2, 3Ξ , + 6 + 7 3% ∃替代 。胡枝子属
∀Π, 7Θ 6Δ 6Ρ ,∃ 的胡枝子 ∀Π < Λ3 4( −(∗ ∃在数量上明显地表现出被绿叶胡枝子 ∀Π < Λ)6 ∗Μ 6 ∗3 ∃和美
丽胡枝子 ∀Π < Ω( ∗> (7 ,∃ 取代的趋势 。
∀8∃ 具有热带和温带 区系的双重性质 。其中各类热带成分 ∀8 一&∃ 共 :9 属占!8 < 写 ,
各类温带成分 ∀? 、 : 、 ∃ 共 !9 属 占#8 < 8 = 。本 区的热带成分不典型 , 均为分布中心在热
带 , 分布区向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延伸的类型 , 如黄檀 、算盘子 ∀Ψ− (4 0 3Δ−’(+ ∃ 、紫金牛∀Ζ ∗Δ −’73 [
,∃ 、 野茉莉和 山矾 ∀勿>Θ −( 4( % ∃等 , 并且本区也基本上为其分布的北界 。同时 , 本区也基本
上 是 一些 温带成分分布 的南 缘 , 如毛千金 榆 ∀4 。∗Θ 3 , ) 、 。(∗ Δ ,2 , ς, ∗ < > (− −37 ∃和杭子梢
∀Β, 阴Θ夕−( 2 ∗ (Θ 37 > ,4 ∗( 4, ∗Θ ,∃ 等 , 这种交错分布的现象表现了过渡性特征 。
∀!∃ 温带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 说明本区植物区系具有较 明显的温带性质 。如忍冬科为
典 型 的 温带 成分科 , 这 里 分 布有 接骨 木 属 ∀Α , > Λ)4 )7 ∃ 、 荚 莲 属 ∀∴− Λ) 。“ > ∃ 、 忍冬属
∀肠+ 34 6∗, ∃ 、六道木属 ∀八占6 Ρ3, ∃和锦带花属 ∀Ξ 6 3Μ 6 Ρ, ∃的 8 : 多个种 。本 区地处亚热带北缘 ,
尽管有较为丰富的水热条件 , 但 因其北面无高大障碍物 , 北来的冷空气长驱直入 , 致使本
区的气候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冬季比较寒冷 , 绝对低温达 一 8: < Α Β , 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 ,
气温多变 , 限制了不耐寒的热带成分在此分布 , 相反则有大量喜暖的温带成分侵入本区 。
∀# ∃ 具有不少我国特有种类 。如牛鼻栓 ∀尸( ∗ 2 ) , , 6 , % 3, ∃ 、大血藤 ∀Α , ∗Μ 6 , 2( Δ ( 7 , ∃ 、香果树
∀] > > 6 + (Ε 26∗Ν % ∃ 、 山拐枣 ∀尸( Ρ3( 2勺∗ 7 3% ∃和青檀属 ∀尸6 2 6∗( 4 6 Ρ2 3% ∃等特有属 ;具有大别山特有
种 , 如大别山五针松 ∀Θ3 , % “ % Δ ,Λ 67 0,+ 6− % 3% ∃ , 这些特有种类大都是形态上古老 、分类上较原
始的类型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
第 #期 蔡永立等 %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 ! !
表 金岗台山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 , Λ −6 Ζ ∗ 6 , −一2 ΝΕ 6 7 ( Ω Μ 6 + 6 ∗ , ( Ω 2 06 7 66 Δ Ε −, + 2 7 3+ ∋3+ Μ , + Μ 2 , 3
分布 区类型
Ζ ∗6 , −一 2 Ν Ε 6 7
属数
_ ( < ( Ω
Μ 6 + 6 ∗ ,
百分 比 分布 区类型
Ζ ∗ 6 , −一 2 Ν Ε 6 7
百分比= 3+
Μ 6 + 6 ∗ , 2( 2 , −
< 世界分布
Β ( 7 + − ( Θ( −32 , +
8 < 泛热带分布
Θ, + 2 ∗ ( Θ 36
! < 热带亚洲 、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 ( Ε < Ζ 7 3, 乙一 ⊥ ∗(’+ < Ζ > 6 ∗ < Δ 37.) + 6 26 Δ
# < 旧 世界热带分布
∀∃ −Δ / ( ∗ −Δ ⊥ ∗ ( Θ36 7
< 热带亚洲至热带澳洲分布
⊥ ∗ ( Ε < Ζ 7 3, ⎯ ⊥ ∗ ( Ε < Ζ ) 7 2∗ , −, 7 3,
9 <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 ∗ ( Ε < Ζ 7 3, 2 ( ⊥ ∗ ( Ε < Ζ Ω∗ 36 ,
& < 热带亚洲分布
⊥ ∗( Θ < Ζ 7 3,
? < 北温带分布
_ ( ∗ 20 ⊥ 6 > Θ6 ∗ , ∗6
9 <
<
! < #
! <
8 <
< 9
8 < 8
< 东亚 、北美间 断分布
] < Ζ 7 3, 吕< _ < Ζ + − 6 ∗ < Δ 373) + 6 2 6 Δ
: < 旧世界温带分布
∀∃−Δ / ( ∗ −Δ ⊥ 6 > Ε6 ∗ , 26
< 温带亚洲分布
⊥ 6 > Θ < Ζ 7 3,
8 < 地中海至东亚 间断分布
Τ 6 Δ 32 6 ∗ ∗, + 6 , , / < Ζ 7 3, 2( ] < Ζ 7 3, Δ 37 [
.) + 6 26 Δ
! < 东亚分布
] < Ζ 7 3,
# < 中国特有分布
] + Δ 6 > 36 2( Β0 3+ ,
? <
<
! <
: < !
# < !
8 < 8
纱 < α ΠΔ − ! #
! 植被的生活型谱
按 5 , ) + ≅3 6 ∗ 生活型系统Η#Ι 分析 ,制定了金岗台山区植被的生活型谱 ∀表 8 ∃ 。尽管本区
的高位芽植物仍略占优势 , 但其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地处中亚热带的杭州午潮山 , 甚至还低
于暖温带的西安南五台山的高位芽植物所占的比例 , 而与处于同一带上的南京紫金山植
被的生活型谱较接近 。这除了说明本区和南京紫金山一样具有比较寒冷的气候条件外 , 也
反映出两区植被的次生性较强 , 以致低于南五台山的较原始植被高位芽植物所 占的比例 。
但本区的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 比南京紫金山的低 , 说明本 区植被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之
为小 。
表 8 金岗台与其他地区植被生活型谱比较
⊥ , Λ−6 8 Β ( ∗+ Θ, ∗ 37 ( + ( Ω −3Ω6 一 Ω( ∗> 7 Θ 6 62 ∗ ) > 7
地名Α 一26 位置Χ ( 6 , 2 3( +
高位芽
植物 ∀写 ∃
Θ Χ飞, 6 + 6 ∗(
Ε0 Ν ∗6
地上芽
植物∀= ∃
Β −− , + 3 , 6 [
Θ0 Ν 26
地面芽
植物 ∀ = ∃
Φ 6 + − 36 ∗ Ν Θ
2( ΘΧ飞Ν ∗ 6
地下 芽
植 物 ∀= ∃
Ψ 6 ( Θ0Ν 26
一年生
植物 ∀= ∃
⊥ 0 6 ∗ ( Θ0 Ν 2 6
∋且:∋ΧΥ上<⋯,口Σ∋几」 ! < : < : # < ! < # ? < :
! < #
9 < ?
8 , :
<
9 < #
浙江午潮 山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南金岗台/一) − & ) − ∗ & 0 ( ∋ # ) ∗ + , , ∃ ) & )
南京紫金山川
1 020) ( ∋ # ) ∗ + , 3 & ) 00) −
西安南五台山 ”∀ # ∗ & 0 ( ∋ # ) 4 + , 5 0· & )
6 7 7 89 厂3
8 17 7 8 1 , :
6 8 7 86 , 3
8 8 & 6 ∋ , :
6 1 7 7 ; ’3
8 8< 7 7 , :
6 + 87 81 ‘3
87 < 7 <‘:
6 < + ;
;= + 8
8 ; + =
; +
8> 刘静艳 + 南五台山森林植 被的特征分析 + 8 9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 植被的垂直带谱
海拔 8 : :一 9 ( ( > 的范围为由栓皮栋 、麻栋 ∀Υ ) 6∗4 ) % , 6 6 ) 237 73> , ∃和枫香 ∀Π 3β ) 3Δ , > Λ, ∗
Ω( 、(7 , + , ∃等 落 叶乔 木 , 以 及 构 骨 ∀ΧΡ6 Ο ‘( 。 % ) ∗, ∃ 、 拎 木 ∀艺 ) 犷Ν, 7 Ε < ∃ 、 紫 楠 ∀尸0 ( 6加
70 6, ∗ 3’∃ 有小叶青冈∀伪4− (Λ ( −。 , (Θ 73 % >Ν ∗7 3+, 6Ω( −’。 ∃等常绿植物组成的含有少量常绿树种
的落叶阔叶林 , 和 由青冈栋∀Β < Μ −, )4 ,∃ 占居乔木亚层优势的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组成的
复合带 。前者适应性强 , 分布面广 , 是构成本 区 , 乃至整个大别山北坡基带的主要植被类
型 , 而后者耐寒性差 , 适应性弱 , 分布面小 ∀人为砍伐有一定影响∃ , 多分布在局部水热条件
较好的区域 。适应干性环境的马尾松林是其主要组合类型 。
海拔 9: 一 。。> 范 围内为 中高 山落叶阔叶林带 , 又可分出两个亚带 。其中 , 海拔
9 : :一 ! : : > 的范围内为由化香 ∀Ε −, 2Ν4 , 犷Ν, 72∗(Λ 3−, 4 6 , ∃ 、短柄袍 、锐齿栋 ∀Υ ) 6∗4 ) 7 , −36 + ,
ς , ∗ < , 6 4 ) 2 2<7 7 3> , ∃ 、灯台树 ∀4( ∗+ ) % % ( + 2∗(ς 6 ∗7 , ∃和多种械树 ∀八4 6 ∗ 7 Ε Ε < ∃组成的中山落叶阔叶林亚带 , 海拔 ! : :一 : : > 的范围内 , 为由黄山栋 、懈栋 ∀Υ ) 6 ∗4 ) % , −36 + , ∃ 、锐齿栋 、三娅
乌药 ∀Π −’27 6, (Λ 2)7 3− (Λ ,∃ 等适应高寒环境 的树种组成的亚高山矮林带 , 两者的组合类型主
要为黄山松林 。
海拔 : : > 以上为灌丛 、草甸带 。灌丛主要由六道木 ∀Ζ Λ6 −2’, Λ 34 ( −(∗ ∃ 、美丽胡枝子 、山
柳 ∀Α , −3Ο 7 Ε < ∃等组成 , 草甸主要由地榆 ∀Α , + Μ ) 37 ( ∗Λ , ΥΩ. 若4 3+ , −3% ∃ 、紫花前胡 ∀Θ 7 6 ) Δ, + ) >
Δ 6 4 ) ∗7 3ς ) > ∃和黄背草口 ,0 6 > 6 Δ , 2 ∗3 , + Δ ∗, ς , ∗ < ., Θ( + 34, ∃组成 。
主要植被类型分类
计有 个植被型 , 个植被亚型 , ! 个群系 , 分述如下 Η Χ一 ς 代表植被型 , ∀ Χ∃ 一 ∀ς ∃
代表植被亚型 , 一! 代表群系〕%
< 针叶林
∀ Χ ∃ 常绿针叶林
< 黄山松林 χ ( ∗ > < Ε 3+ ) 7 2, 3Ξ , + 6 + 737
8 < 马尾松林 χ ( ∗ > < Ε 3, % ) 7 > , 77 ( 陀3, + ,
! < 杉木林 χ( ∗ > < Β ) + + 3+ 沙 , > 3, −, + 4 6( −, 2,
厄 < 阔叶林
∀ Χ ∃ 落叶阔叶林
一# < 栓皮栋林 凡∗ > < Υ ) 6 ∗4 ) , 。, ∗3 ,占才8
< 枫香林 χ ( ∗> < 乙3叮) 3Δ, > −, ∗ Ω( ∗+Ρ ( 7 , + ,
9 < 化香林 χ ( ∗> < Θ −, 2Ν4 , ∗Ν , 72∗( Λ3−, 4 6 ,
& < 短柄抱林 χ( ∗ > < Υ ) 6∗4 ) 7 Μ −, , Δ ) Ρ3Ω1 ∗, ς , ∗活∗ ( 3介23( Ρ, 2 ,
< 锐齿栋林 χ ( ∗ > < Υ ) 6∗4 ) 7 , −36 + , ς , ∗ · , 4 4 ) 23773, + ,
< 灯台树林 χ ( ∗> < ΒΣ ∗ + ) 7 4 ( + 2∗( ς 6八,
一: < 黄山栋林 χ( ∗> < Υ) 6 ∗ 4 ) 7 7 2δ ∗ Δ 33 < 红枝柴林 χ( ∗> < 材‘: , + , ( −, 0, > 3−
8 < 黄植林 χ ( ∗> < Κ, −−,6 乍3, 入)Θ 6 , + ,
! < 小叶朴 ε 山胡椒群落 χ( ∗> < 46 Ρ23, 吞) + Μ 6 , ,% , ε Π 3, % Δ 6 ∗, Μ −, ) 4 ,
# < Χ∋ 皂荚群落 χ( ∗ > < Ψ 3Ρ6 Δ 32 73, > 6−, + , 6, , % 20 ,
< 枫杨林 χ ( ∗> < Ε 26∗(4 ,卿, 7 26 + ΣΘ 26 ∗,
9 < 青植群落 χ ( ∗> < Θ 2 6∗( 6 6−237 −, 2 , ∗3 + ( Ξ 3−
第 #期 蔡永立等 ;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被及其垂直分布
& < 板栗林 χ ( ∗ > < Β, 7 Ρ 6, ∗% , > ( − 37 73> ,
? < 油桐林 χ( ∗> < Ζ −6二 ∗ 326 、 2 ( ∗Δ 33
< 油茶林 χ( ∗> < Β, > 6ΡΡ3, ( 2 6 ∗诱∗ ,
∀ , ∃ < 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
8 : < 栓皮栋 ε 青冈栋林 χ( ∗> Υ ) 6 ∗4 “ ς , ∗3 ,“ ε ΒΝ “ , Ρ。, ϑ, −, , %(Θ 、 ; 、 Μ Λ−, ) 4 ,
皿 < 竹林
∀ Χ∴ ∃ 单轴竹林
8 < 毛竹林 χ ( ∗ > < Ε 0夕−−( 72 , 4 0夕! Θ)Λ 6二6 + 7
8 8 < 桂竹林 χ( ∗ > < Ε 0Ν −−( 7 2 , 6 0Ν Ε峥3+ Μ ) ,
/ < 灌丛
∀ ς ∃落叶灌丛
8! < 绿叶胡枝子灌丛 χ (∗ > < Χ6 7Θ 6Δ6 Ρ, Λ) 6∗Μ 6∗ 3
8 # < 美丽胡枝子灌丛 χ ( ∗ > < Π6 7Θ 6Δ 6 Ρ , Ω( , ( 7 ,
8 < 拓树灌丛 χ( ∗> < Β ) Δ ∗, + 3, 2 ∗3 4 ) 7Θ3Δ, 2,
89 < 水杨梅灌丛 χ(∗ > < Ζ Δ3 +, ∗) 加−−,
8 & < 青灰叶下珠灌丛 χ( ∗> < Ε 入夕−, +2 0 ) 7 Μ −, ) 4 ) 7
8 ? < 薯竹灌丛 χ( ∗> < Χ+ Δ (4 , −, > ) 、 2 6 7 % ( −, 2。
8 < 映山红灌丛 χ( ∗> < 5 0 ( Δ (Δ 6 + Δ ∗( + % 3> 733
! : · 灰木灌丛 χ( ∗> · χ (仰20 3( , ) 7Θ6+ 7 ,
ς < 草丛
! < 芒草草丛 χ( ∗ > < 材班7 4 , + 20 ) 、 、3+ 6 + 7 37
! 8 < 黄背草草丛 χ( ∗ > < & ’0 6 > 6 Δ , 2∗3 , , % Δ ∗ , ς , ∗ < ., Θ( + 34 ,
! ! < 地愉ε 紫花前胡草丛 χ ( ∗ > < 7 , , % Μ ) 37( ∗6, 6Ω. 奋4 3+ , Ρ3; ε 尸 76 ) . , , % ) > 己6 4 ) ∗ 73ς ) >
! # < 博落回草丛 χ( ∗ > < 材‘‘Ρ6叮, 。( ∗ 己, ∗,
! < 野古草草丛 χ( ∗ > < Ζ ∗, , % Δ 3+ 6 − , 0 3∗2 ,
! 9 < 荻草丛 χ ( ∗ > < Τ 37 7, + 20 ) 、 、, 4 0 , ∗价( ∗ ) 7
! & < 野竺麻草丛 χ( ∗ > < 1 ( 6 0> 6 ∗ 3, + 3ς 6 ,
! < 狼尾草草丛 χ( ∗ > < Ε 6 , % , % 376∗) > , Ρ(Θ 6 4 )Θ ( 3己6 7
! < 赤麻草丛 χ( ∗> < 1 (6 0> 6 ∗3 , Ω∗ 34 )Θ 37
9 讨论
金岗台山区是河南大别山的最高峰 , 其植被的垂直带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并且该区
处于过渡带上 , 弄清基带的类型和归属 , 在理论上和农业生产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基带是垂直带谱中的最低一层 , 决定整个植被垂直带结构的性质 , 从属于水平地带性
植被 , 又与其融为一体Η&Ι 。因此 , 要搞清该区山地植被的基带类型 , 就必须先弄清水平地带
性植被及其归属 。由于本 区乃至整个大别 山的原始植被被破坏殆尽 ,恢复形成的次生植被
处于演替的哪个阶段 , 尚难明确 , 给认识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带来了困难 。一种观点认为Η?Ι ,
该区的地带性植被是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 , 把 目前零散分布的现状归咎于人为破坏的结
果 , 而把该区划归北亚热带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 不能把 目前
8∃ 河南植被协作组 < 河南植 被< ? !年 ∀油印本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卷
零星分布在小面积水热条件较好生境下的落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作为能广泛分布的地带
性植被 , 认为在暖温带的局部区域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巨, 〕, 含有多种常绿树种的落叶 、常绿
阔叶混交林仍属落叶阔叶林范畴 , 从而把在 目前植被中占居优势的落叶阔叶林作为地带
性植被 , 也就把该区归属于暖温带落 叶阔叶林带 。 由于对该区水平地带性植被认识的截然
不同 , 也就导致对基带植被认识的差异 。 因此有含有多种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和落
叶 、常绿阔叶混交林带之分 。作者认为 , 人为因素对该区植被的现状 , 即落叶 、常绿阔叶混
交林分布面积的缩小有过重要影响 ;但也要注意到 , 尽管某些气候 因子仍十分优越 , 但极
端低温及其持续时间等因素 已不利于常绿阔叶树种的繁衍和扩展 , 也就是说落叶 、常绿阔
叶混交林的零星分布是由气候条件不适宜决定的 , 人为影响只是次要因素 。双重性的区系
特征也反映出这一影响 。落 叶阔叶林正适合这种环境条件 , 因而得以发展 , 同时这种群落
又创造了适于一些较耐寒的常绿小乔木和灌木生长的气候 , 在落叶阔叶林林下形成常绿
层片 ;然而在低海拔的沟谷 附近 , 各种气候因子的综合效应又形成了适于落叶 、常绿阔叶
混交林分布的条件 , 甚至在大别 山北坡的局部环境中出现常绿阔叶林〔’:Ι 。在该地区 , 以上
两种类型都 应视为地带性植被 , 落叶阔叶林适于分布于 比较干冷的区域 , 而落 叶 、常绿阔
Κ十混交林则分布于水热条件较好的部位 , 两者镶嵌分布 , 形成本区过渡带所特有的群落配
置方式 , 作者称其为“复合带 ” ,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 不同于 5 6 Ο Ω( ∗ Δ Κ , ) Λ6 + > 3∗ 6 Η川的狭
义的群落交错区 ∀6 6 ( 2 ( + 6 ∃ , 在形式上接近于 5 < φ + , Ε Ε Η , ’Ι所陈述的顶极配置假说 ∀6 −3> , Ο
Ε , 2 6> 0 ΝΕ (2 06 、 ∃ 。过渡带不仅仅是自然因子的过渡 , 植物种类的交融也是地带性植被
类型的过渡 , 即它从一种类型占绝对优势过渡到另一种类型占绝对优势 , 在过渡带上不能
用哪一种类型来代表它的特征 , 而应是这两种类型的“复合” ;过渡带上 , 山地植被的基带
也应该是复合带 ;过渡带在植被区划上应具有独立性 , 不宜归属于哪个带 。因此 , 作者提出
“复合带 ”的概念 , 有利于充分利用“复合带 ”或“边缘效应 ”这一综合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8
蔡永立 < 河南金 岗台山区落 叶阔叶林的分类和排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 , 8 ∀ ∃ % ! 一9
蔡永立 ,方其英 , 郑冬官等 < 大别山北坡落叶阔叶林种间相关 的研究 < 生物数学学报 , # , ∀ # ∃ % 9 一 98
昊征锚 < 中国种子植物属 的分布区类 型 < 云南植 物研 究 , , 增刊 份 % 一 !
林鹏 < 植物群落学 < 上海 % 上海 科技出版社 , ?9 < : 一 !
刘金林 < 浙江午潮 山次生植被恢复过 程中的群落学剖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 , 了∀ ∃ % ?一 ?
安树青 , 赵儒林 < 南京紫金 山次 生森林植被特征分析 < 植物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 门# ∀−∃ % ! 一 8
李世英 , 王金亭 , 李渤生等 < 关 于横断 山区植被地带划分 的若干问题 < 植物学报 , ?# , 89∀ ∃ % ! 8一 ! ?
安徽植被协作组 < 安徽植被 < 合肥 % 安徽科技出版社 , ? # < 8 8 8一跄
周光裕 < 试论中国暖温带落叶 阔叶林区域的边界 < 植物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 丛刊 , ? , ∀# ∃ % ! :8 一 !:&
邓惫彬 , 魏宏图 , 姚 淦 < 大别山区霍 山 、金寨 两县的常绿 植物与常绿阔叶林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 ,
∀8 ∃ % # 8一 #
5 6 Ο Ω( ∗Δ Κ , ) Λ 6 + > 3∗ 6 < 陈庆诚译 < 植物群落 < 北 京 % 人 民教育出版社 , 8 < 一 8?
φ + , ΕΕ 5 < 宋永 昌等译 < 植被动 态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 9 < : 一 8
第 #期 蔡永立等 % 河南金岗台山区的植 被及其垂直分布 ! # !
⊥ Φ ] Τ Ζ Χ_ ∴ ] Ψ ] ⊥ Ζ ⊥ ΧΣ _ ⊥ γ Θ ] Α Ζ _ Κ ⊥ Φ ] Χ5
∴ ] 5 ⊥ ΧΒ Ζ Π Κ ΧΑ⊥ 5 Χ1 α ⊥ ΧΣ _ Α Σ χ ∋Χ_ Ψ Ζ _ Ψ ⊥ Ζ Χ
ΤΣ α _ ⊥ Ζ Χ_ Σ α Α 5 ] Ψ ΧΣ _ Χ_ Φ ] _ Ζ _
Β , 3 γ ( + Μ −3 η 0 , + Μ φ 6 Ν ( + Μ
∀Κ 已户, 月> 6 , % ∗ (Ω 1 3, , % Μ % , % 。6对, % Μ , Ζ , % 0 ) ; Ζ Μ ( 4 ) −2 ) ∗, − α ,% 3二6 ∗ 7 32Ν Φ 眨Ω6 3 8 ! : : ! 9 ∃
Ζ Λ 72 ∗ , 6 2 ⊥ 0 6 ∋3+ Μ , + Μ ∗ , 3 > ( ) + 2 , 3+ ( ) 7 ∗ 6 Μ 3( + ( + 2 06 7 ( ) 20 Ω∗ 3+ Μ 6 ( Ω Φ 6 + , + , 7 32 ) , 2 6 Δ
, 2 ! “ # 8 ‘一 ! “# , _ , “8 , 一 : ! ? , ] < 1 , 7 6 Δ ( + ( ) ∗ Ε ∗ 6 −3> 3+ , ∗ Ν 7 2 ) Δ 36 7 , 7 ( > 6 ∗ 6 7 ) −2 7
, ∗ 6 7 ) > > , ∗ 3Ρ 6 Δ , 7 Ω( −−( Ξ 7 %
< ⊥ 0 6 ∗ 6 , ∗ 6 : Ω, > 3−36 7 , ! # Μ 6 + 6 ∗ , , + Δ 9 7 Ε 6 6 36 7 ( Ω 7 6 6 Δ Θ−, + 2 7 , , + Δ 20 6 Ω−( ∗ 37 [
2 36 6−6 > 6 + 27 , ∗ 6 6 ( > Θ−6 Ο , + Δ 3+ 2 6 ∗ −, 6 6 Δ , Ξ 320 ( Λ ς 3( ) 7 ς 6 ∗ 236 , − ∗ 6 Ε −, 6 6 > 6 + 2 Ε 0 6 + ( > 6 + ( +
, 7 Ξ 6−− , 7 20 6 > , .( ∗ 32 Ν ( Ω 2 6 > Ε 6 ∗ , 2 6 6 −6 > 6 + 2 7 , + Δ , −( 2 ( Ω 2 ∗ ( Ε 36 , − 6 −6 > 6 + 2 7 <
8 < ⊥ 06 −3Ω6 Ω( ∗ > 7 , ∗ 6 , 6 6 ( ∗ Δ 3+ Μ 2 ( 5 , ) + ≅ 36 ∗ ’ 6 −, 7 7 3Ω36 , 2 3( + % Ε 0, 6 + 6 ∗ ( Θ0 Ν 26
∀! < 9 = ∃ , 6 0, > , 6 Ε 0 Ν 2 6 ∀ : < : = ∃ , 0 6 > 36 ∗ ΝΕ 2( Ε 0 Ν 2 6 ∀ ! < # = ∃ , Μ 6 ( Ε 0Ν 26 ∀ 8 < : = ∃ , + Δ
206 ∗ ( Ε 0 Ν 26 ∀& < : = ∃ <
! < ⊥ 0 6 > , 3+ ς 6 Μ 6 2 , 2 3( + 2 ΝΘ 6 7 , ∗ 6 Δ 3ς 3Δ 6 Δ 3+ ∗ ( ς 6 Μ 6 2, 2 3( + 2 ΝΕ 6 7 , 7 ) Λ ς 6 Μ 6 2 , 23( +
2 ΝΘ6 7 , + Δ ! Ω( ∗ > , 2 3( + 7 <
# < ⊥ 06 ς 6 ∗ 236 , − Λ 6 −27 ( Ω ς 6 Μ 6 2 , 2 3( + , ∗ 6 % ∀ − ∃ 2 06 Δ 6 6 3Δ ) ( ) 7 , + Δ 6 ς 6 ∗ Μ ∗ 6 6 + Λ ∗ ( , Δ [
−6 , ς 6 Δ > 3Ο 36 Δ Ω( ∗ 6 7 2 , + Δ Δ 6 6 3Δ ) ( ) 7 Λ ∗ ( , Δ 一−6 , ς 6 Δ Ω( ∗ 6 7 2 6 ( > Ε −6 Ο Ρ ( + 6 , 2 ,−2 < 8 : :一 8 9 : > ,
∀8 ∃ 206 Δ 6 6 3Δ ) ( ) 7 Λ ∗ ( , Δ 一−6 , ς 6 Δ Ω( ∗ 6 7 2 Ρ ( + 6 , 2 , −2 < 9 : :一 ΑΣ: > , Ξ 036 0 3+ 6 −) Δ 6 7 20 6 > 3Δ [
Δ −6 > ( ) + 2 , 3+ ( ) 7 Δ 6 6 3Δ ) ( ) 7 Λ ∗ ( , Δ 一−6 , ς 6 Δ Ω( ∗ 6 7 2 7 ) Λ Ρ ( + 6 , ∗ , −2 < 9 : :一 ! Σ: > , , + Δ 206 0 3Μ 0
> ( ) + 2, 3+ ( ) 7 7 0 ( ∗ 2 Ω( ∗ 6 7 2 7 ) Λ Ρ ( + 6 , 2 , −2 < ! : :一 : : , , + Δ ∀! ∃ 206 7 0 ∗ ) Λ , + Δ > 6 , Δ ( Ξ
Ρ ( + 6 , 2 , −2 < ( ς 6 ∗ : : > <
φ 6 Ν Ξ ( ∗ Δ 7 ∋3+ Μ , + Μ 2, 3 , ∴ 6 Μ 6 ∗, 2 3( + , ∴ 6 ∗ 2 36 , − Δ 37 2 ∗ 3Λ ) 23( + , Β ( > Ε −6 Ο Ρ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