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dentific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a Semidwarf Gene iga-1 in Rice

水稻半矮秆基因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全 文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1, 37(6): 955964 http://www.chinacrops.org/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E-mail: xbzw@chinajournal.net.cn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31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7B02)资助。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王慧, E-mail: wanghui@scau.edu.cn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guo.tao@vip.163.com, Tel: 020-38604903 **共同第一作者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0-10-27;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1-03-06.
DOI: 10.3724/SP.J.1006.2011.00955
水稻半矮秆基因 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郭 涛 霍 兴** 饶得花 刘永柱 张建国 陈志强 王 慧*
华南农业大学 /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642
摘 要: 在前期通过空间诱变获得半矮秆隐性突变基因 iga-1 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 iga-1 进行鉴定。农艺性状调查表
明携带 iga-1的矮秆株系 CHA-2、CHA-2N与原种特籼占 13相比存在明显变异。节间长度测量显示 CHA-2、CHA-2N
节间比例正常, 属 dn型。外源 GA3处理、内源 GA3测定和 α-淀粉酶活性检测揭示 iga-1与 GA3调控无关。利用 CHA-2
与粳稻品种 02428杂交获得的 F2群体将 iga-1定位在水稻第 5染色体两个 InDel标记 DL18和 DL19间 32.01 kb的物
理距离内。该区域有 5个阅读框架, 其中包括赤霉素信号传导调控基因 D1。序列分析表明 CHA-2、CHA-2N和特籼
占 13在 D1位点上基因组序列不存在差异, 推测 D1并非 iga-1的候选基因。比较水稻第 5染色体上其他矮秆基因发
现 iga-1可能与半矮秆基因 sd-7来自同一位点。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秆突变体; iga-1基因; 精细定位
Identific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a Semidwarf Gene iga-1 in Rice
GUO Tao, HUO Xing**, RAO De-Hua, LIU Yong-Zhu, ZHANG Jian-Guo, CHEN Zhi-Qiang, and
WANG Hui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Plant Space Breeding,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A semidwarf gene iga-1 of rice (Oryza sativa L.) by mutagenesis of outer space treatment from Texianzhan 13 was
identified. The dwarf lines CHA-2 and CHA-2N which carried iga-1 showed great variation in agronomic traits.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ode length of CHA-2 and CHA-2N, the mutant belongs to the dn type of dwarfing. GA3 treatment, endo-GA3 measure-
ment and α-amylase activity analysis in endosperm showed that iga-1 is independent of gibberellin acid. Using a large F2 popula-
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CHA-2 and an japonica rice variety, 02428, the iga-1 gene was fine mapped into a 32.01 kb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two InDel markers, DL18 and DL19 on chromosome 5, where five open reading frames were predicted,
one of which was the rice gibberellin-insensitive dwarf mutant gene D1.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no variation in D1 locus
was detected among CHA-2, CHA-2N and Texianzhan 13. Thus, D1 can not be the candidate gene of iga-1. Comparing the other
dwarf genes on chromosome 5 showed that iga-1 is possibly allelic to the semidwarf gene sd-7.
Keywords: Rice; Semidwarf mutant; iga-1; Fine mapping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全球约一
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20世纪 60年代, 与矮秆基因
发掘和利用密切相关的“绿色革命”带来水稻产量的
一次大飞跃[1]。自 1922年印度学者 Parnell等[2]报道第
一个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水稻矮秆突变体以来, 迄
今已登记的矮秆基因达 80 多个, 包括小粒矮秆(d1,
d7, d11, d13, d28, d30, d58等)、畸形矮秆(d2, d6, d20,
d21, d23, d26, d29, d31, d32, d42, d51, d52, d53, d54,
d56, d57等)、半矮秆(sd-1, sd-g, sd-t等)和多蘖矮秆
(htd1, tdr1, tdr2 等)(http://shigen.lab.nig.ac.jp/rice/
oryzabase/genes)。根据地上部 4 个或 5 个伸长节间
的相对长度 , Takeda[3]将水稻矮秆突变体的节间分
布模型分为 5类, 即 dn、dm、d6、nl和 sh型。除了
dn 型的节间相对于野生型都有缩短外, 其余各类型
的矮秆突变体都是由于地上部某一个或几个节间相
对缩短造成的。
具有强矮化作用的矮秆基因大部分来自粳稻品
种, 且多属“一因多效”, 经常伴随其他不良性状, 难
以在生产上利用。目前矮化育种的矮源主要来自籼
稻半矮秆突变体, 对其系谱分析表明, 我国乃至全
956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球推广种植的半矮秆籼稻品种的矮生性多由 sd-1等
位基因控制[4]。显然, 对某一基因的过度利用必然潜
伏着遗传背景单一所带来的风险。1978年韩国由于
大面积推广同一类型的半矮秆品种, 结果在稻瘟病
和低温的双重影响下, 造成当年水稻大减产[5]。此外,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产量徘徊不前, 也与 sd-1
的过度利用不无关系。
植株的矮化常常与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GA)
等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或信号传导有关[6-7]。根据对
外源 GA的反应, 与 GA相关的矮化突变可分为 GA
缺陷型突变和 GA钝感型突变[8]。GA缺陷型矮化突
变是由于 GA 代谢途径受阻导致内源 GA 含量降低
甚至缺乏[9], 施加外源 GA后可恢复野生表型。近年
来, 研究人员已在拟南芥、水稻和其他高等植物中
陆续鉴定参与 GA 代谢的基因[10-11], 并逐渐揭示高
等植物复杂的 GA 代谢途径[9,12-13]。GA 钝感型矮化
突变是由于 GA 信号传导阻滞导致对 GA 应答的改
变[14], 此类突变体内源 GA 含量变化不大, 有时甚
至高于野生型, 施加外源 GA不能恢复野生表型。目
前已克隆的参与水稻 GA 信号传导的矮秆基因包括
D1、GID1、GID2[15-18]。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19], 拟探索水稻空间
诱变矮秆突变株系 CHA-2和 CHA-2N的农艺性状及
GA 调控机理, 并精细定位半矮秆突变基因 iga-1。
通过对 iga-1的研究, 有望进一步明确水稻矮化机制,
同时为空间诱变创造新矮源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稻材料
2003 年, 从籼稻品种特籼占 13 (sd-1sd-1)空间
诱变后代中发现一个矮秆突变株系 CHA-2, 遗传分
析表明该突变株系携带 2个半矮秆基因, 其中一个为
已知半矮秆基因 sd-1, 另一个为未知半矮秆基因 ,
命名为 iga-1[19]。将 CHA-2 与高秆品种惠阳珍珠早
(Sd-1 Sd-1 Iga-1 Iga-1)杂交, 在杂交后代中分离得
到只含 iga-1的纯合半矮秆株系 CHA-2N。将 CHA-2
与粳稻半矮秆材料 02428 (sd-1 sd-1 Iga-1 Iga-1)配制
杂交组合, 杂种 F1自交后获得 F2群体, 从 12 000株
F2植株中收集 3 000株矮秆个体作为 iga-1基因定位
群体。
1.2 iga-1矮秆株系农艺性状调查
在水稻成熟期田间调查 CHA-2、CHA-2N 和特
籼占 13的茎节间长度、株高、剑叶长和宽, 并从每
个小区随机取 5 株于室内考种, 主要考察的农艺性
状包括单株穗重、有效穗、千粒重、十粒长、十粒
宽、谷粒长宽比、穗长、实粒数、结实率、第一枝
梗数。
1.3 外源赤霉素处理
参照王慧等[20]的方法, 选取适当数量的饱满种
子, 用质量分数为 0.1%的 HgCl2溶液消毒 5 min, 自
来水冲洗干净后用蒸馏水洗 3次, 室温下浸种 24 h,
放在垫有吸水纸的锥形瓶内于 27℃培养箱中催芽 2
d, 期间适当补充水分, 之后每个材料分别挑选基本
整齐一致的发芽种子播于 96 孔 PCR 板(下端剪掉)
中, 每孔 1粒种子, PCR板置于离心管盒, 分别加入
5、10、20、30和 40 mg L1的外源赤霉素(GA3)溶液
400 mL, 以等量的蒸馏水为对照, 每个处理 30苗, 3
次重复, 自然光照, 10 d后测量苗高。对试验数据进
行方差分析, 比较各处理间苗高的差异显著性。
1.4 α-淀粉酶活性测定
采用碘熏蒸法测定 α-淀粉酶活性[21]。制配 0.2%
马铃薯淀粉和 2%琼脂溶液, 含 10 mmol L1的 NaAc
和 2 mmol L1的 CaCl2, pH 5.3。高压灭菌, 冷却到
50℃以下, 加入适量氨苄青霉素, 一半加入 GA3 使
浓度为 1 μmol L1, 另一半不加 GA3作对照, 制备琼
脂平板。种子去壳, 用 30%的次氯酸钠表面灭菌 30
min, 再用蒸馏水清洗 6 次。将种子切去一半, 无胚
的一半垂直放在凝固的琼脂平板上, 用封口膜密封
培养皿, 30℃黑暗条件下培养 4 d。用 I2蒸汽熏蒸使
培养皿中的琼脂平板染色, 有淀粉酶分泌的半粒种
子周围由于淀粉的降解而呈现无色透明, 没有淀粉
酶分泌的则转变为蓝紫色。
1.5 内源赤霉素测定
按照谢君等[22]的方法稍加改动测定水稻分蘖期
新鲜叶片的内源赤霉素含量。用蒸馏水洗净叶片 ,
擦干, 去中脉, 精确称取 1 g。人工剪碎, 弱光条件
下加入液氮迅速研磨至粉末, 按 1∶10 比例加入 10
mL预冷的 80%甲醇, 4℃冰箱浸提 24 h。4 8℃ 000×g
离心 15 min, 滤纸过滤, 滤液 4℃保存备用, 滤渣按
1∶5加入 5 mL预冷的 80%甲醇, 4℃冰箱浸提 12 h,
4 8℃ 000×g离心 10 min, 重复 2次。将上述步骤得
到的滤液合并, 25℃真空旋转干燥至剩余水相。等体
积石油醚萃取, 震荡 15 min, 弃石油醚相, 重复 3
次。水相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 2 次, 弃水相。有
机相真空干燥。用 5 mL 100%重蒸甲醇溶解, 过 0.45
μm微孔滤膜, 4℃保存待测。取待测样品 20 μL上色
第 6期 郭 涛等: 水稻半矮秆基因 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957


谱仪(日本 SHIMADZU公司 LC-20AT)测定。采用外
标法, 以保留时间定性, 峰高定量, 每个样品重复 3
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准确称取 GA3 0.01 g, 分别用 5 mL 80%甲醇溶
解作为母液。将母液稀释不同倍数得到 5 个浓度梯
度作为标准液。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保留时间, 峰
高值。重复 3次, 以峰高(X)和对应的浓度(Y)绘制标
准曲线, 单位是 μg g1。
1.6 DNA提取及 PCR检测
采用 CTAB 法提取水稻基因组 DNA [23]。PCR
扩增体系含: 2×PCR Reaction Mix 10 µL (含 100
mmol L1 KCl、20 mmol L1 Tris-HCl、3 mmol L1
MgCl2、400 mmol L1 dNTP), Taq DNA聚合酶(5 U
µL1) 0.2 µL, 引物(10 µmol L1)各 1 µL, 模板 DNA
1 µL, 超纯水补至 20 µL。反应条件为 94℃预变性 5
min; 94℃变性 30 s, 55℃退火 30 s, 72℃延伸 30 s, 35
个循环; 72℃延伸 7 min。扩增产物经 8.0%非变性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缓冲液 1×TBE, 电压 75 V,
时间 2.5 h), 0.1% AgNO3染色, BIORAD凝胶成像系
统观察、照相、读带。
1.7 SSR标记来源及 InDel标记的开发
选择已公布的 SSR 标记用于矮秆基因定位, 引
物序列来自 http://www.gramene.org/。
按照 Shen 等[24]的方法, 在 NCBI (http://www.
ncbi.nlm.nih.gov/)上对粳稻日本晴和籼稻 93-11已公
布的核苷酸序列进行 BLAST对比, 在已定位区间内
寻找插入缺失 5~20 bp 的序列, 根据其上下游序列
设计 InDel标记引物。
1.8 遗传分析
采用 Michelmore 等[25]提出的近等基因池分析
法筛选矮秆基因连锁标记。在 F2群体中随机挑选 10
个高秆植株和 10 个矮秆植株, 分别取等量 DNA 混
合, 构建高秆基因池和矮秆基因池。通过引物筛选
寻找基因池间扩增有差异的标记, 再用分离后代单
株验证该多态性标记是否真正与目标基因连锁。利
用 MAPMAKER作图软件构建目标基因区域的连锁
图谱。通过 Gramene 网站(http://www.gramene.org/)
查找与矮秆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在水稻基因组(日
本晴)上的位置, 构建覆盖目的基因的物理图谱。用
禾本科基因组自动注释系统 (http://www.gramene.
org/)预测候选区域的基因组序列可能的编码区
(ORF)。
1.9 DNA测序
水稻基因组目的片段经 PCR扩增后直接送北京
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测序。采用 DNAMAN 软件
对 DNA序列进行比对拼接。
2 结果与分析
2.1 iga-1矮秆株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由图 1 可见, 矮秆突变体 CHA-2 矮而粗壮, 叶
片宽而直立 , 叶色墨绿, 谷粒小而圆 , 生育期提前
10~15 d。与原种特籼占 13 (108.4 cm)比较, CHA-2
株高(52.8 cm)明显降低, 仅为原种的 48.7%, 其他
12 个农艺性状有 10 个发生不同程度的正负向变异,



图 1 iga-1矮秆株系 CHA-2、CHA-2N的表型(从左到右: CHA-2、CHA-2N、特籼占 13、矮脚南特)
Fig. 1 Phenotype of the iga-1 dwarf line CHA-2, CHA-2N (from left to right: CHA-2, CHA-2N, Texianzhan13, Aijiaonante)
A: 灌浆期叶片, 标尺=10 cm; B: 谷粒, 标尺=0.5 cm; C: 灌浆期稻穗, 标尺=5 cm; D: 灌浆期植株, 标尺=30 cm。
A: leaf blades in grain-filling stage, bar=10 cm; B: grain, bar=0.5 cm; C: panicles in grain-filling stage, bar=5 cm; D: Gross morphology in
grain-filling stage, bar=30 cm.

958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 1)。不含 sd-1的半矮秆株系
CHA-2N 叶片宽, 茎秆和剑叶较直立, 穗颈轴粗而
挺直, 谷粒小而圆, 生育期提前 10~15 d (图 1)。与
特籼占 13比较, CHA-2N除了株高(80.2 cm)降低明
显外, 其他多数性状与特籼占 13相比也存在明显变
异, 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十粒长、谷粒长宽比均
显著下降, 形成小而圆粒型; 千粒重、单株穗重、穗
长、实粒数也明显下降; 剑叶长、剑叶宽、十粒宽
和结实率则增加, 其中结实率达到 79.17% (表 1)。
CHA-2 和 CHA-2N 的有效穗数较特籼占 13 均无明
显变化。
2.2 iga-1基因对水稻节间比例的影响
比较 CHA-2、CHA-2N、特籼占 13和矮脚南特
发现四者均具有 5个伸长节间且节间比例相似(图 2)。

表 1 iga-1矮秆株系 CHA-2、CHA-2N主要农艺性状特征值
Table 1 Agronomic traits of iga-1 dwarf line CHA-2, CHA-2N ( x ±SE)
性状
Trait
特籼占 13
Texianzhan 13
CHA-2 CHA-2N
株高 Plant height (cm) 108.4±1.98 52.80±1.15** 80.16±2.70**
单株穗重 Panicle weight per plant (g) 31.56±5.64 19.88±1.43** 18.47±1.56**
有效穗数 Number of effective panicle 9.00±0.71 8.00±0.84 8.00±0.98
千粒重 1000-grain weight (g) 20.82±0.41 10.63±0.27** 12.38±0.36**
剑叶长 Flag leaf length (cm) 38.98±3.40 26.25±0.59** 42.06±2.34
剑叶宽 Flag leaf width (cm) 1.90±0.07 2.75±0.27** 2.45±0.37*
十粒长 10-grain length (cm) 8.73±0.16 5.80±0.12** 6.03±0.06**
十粒宽 10-grain width (cm) 2.45±0.14 2.90±0.15** 2.89±0.16**
谷粒长宽比 Length/width ratio of grains 3.56±0.15 2.14±0.11** 2.07±0.12**
穗长 Panicle length (cm) 22.85±1.23 14.35±1.15** 17.54±1.90**
实粒数 Filled grains FG 265±7.83 223.57±8.29** 177.13±9.28**
结实率 Seed setting rate (%) 63.55±0.35 67.07±0.21 79.17±0.19**
*和**分别表示在 0.05和 0.01水平上显著水平。
* and ** mean significant at the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s, respectively.



图 2 不同水稻材料的节间长度
Fig. 2 Internodes length of rice varieties
A: 节间长度比例; B: 节间形态, 标尺=10 cm。
A: diagrammatic comparison of internodes length; B: Morphology of internodes, Bar=10 cm.

第 6期 郭 涛等: 水稻半矮秆基因 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959


其中 CHA-2N 节间长度与矮脚南特相似, 比特籼占
13缩短, 第 1至第 5节间分别缩短 8.59、2.97、0.72、
1.77和 1.40 cm, 基本呈等比例缩短, 没有节间异常
缩短现象。矮脚南特属典型的 dn型, 根据各材料的
节间比例可判断 CHA-2、CHA-2N、特籼占 13与矮
脚南特一致, 均属 dn型, 表明 iga-1对节间比例影响
不明显。
2.3 不同品种对外源 GA3处理的反应
方差分析表明, 用不同浓度的 GA3处理水稻材
料 , 其苗高与对照相比 ,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 但
不同材料对 GA3的反应有所不同。由图 3 可见, 特
籼占 13和矮脚南特(sd-1 sd-1 Iga-1 Iga-1)经 GA3处
理后苗高均超过未施加 GA3的高秆品种惠阳珍珠早
(Sd-1 Sd-1 Iga-1 Iga-1)。在同时施加 GA3的条件下,
浓度达到 5 mg L1时, 矮脚南特、特籼占 13与惠阳
珍珠早苗高相似; 当浓度为 10 mg L1时, 特籼占 13
苗高接近惠阳珍珠早。上述结果表明外源 GA3处理
可使特籼占 13 和矮脚南特的株高恢复到野生表型,
说明 sd-1基因对外源 GA3是敏感的。这与前人的研
究结果一致[26-27]。
半矮秆材料 CHA-2N (Sd-1 Sd-1 iga-1 iga-1)经
外源 GA3处理后苗高以及苗高增长率均显著低于特
籼占 13 和矮脚南特(图 3 和图 4), 由于 CHA-2N 只
含有半矮秆基因 iga-1, 而特籼占 13、矮脚南特仅含
有半矮秆基因 sd-1, 说明 iga-1 对 GA3敏感性弱于
sd-1。此外, CHA-2N施加不同浓度 GA3后苗高均显
著增长, 但未超过对照处理(GA3 0 mg L1)惠阳珍珠
早, 外施 GA3不能使 CHA-2N 完全恢复野生型, 表
明 CHA-2N 不属于 GA3 钝感型突变体, 也不属于
GA3缺陷型突变体。双矮秆突变体 CHA-2施加 GA3
后苗高增长率与特籼占 13 和矮脚南特相近, 由于
CHA-2 与特籼占 13 仅在 iga-1 位点上存在差异, 说
明 iga-1、sd-1 同时存在与 sd-1 单独存在对 GA3的
敏感性一致。综合上述结果, 初步推断 iga-1可能与
内源GA3合成和信号传导无关, 不参与GA3的调控。



图 3 不同水稻材料幼苗期施加 GA3后的苗高
Fig. 3 Seedling height of rice varietes with GA3 treatments



图 4 不同水稻材料幼苗期施加 GA3后苗高增长率
Fig. 4 Seedling growth rate of rice varieties with GA3
treatments

2.4 内源 GA3的测定
为了进一步验证半矮秆基因 iga-1 不参与内源
GA3 合成的推论, 对矮秆突变体及野生型材料进行
内源 GA3测定。从图 5 可知, 含 sd-1基因的水稻材
料(矮脚南特、特籼占 13)内源 GA3含量远低于惠阳
珍珠早(Sd-1 Sd-1), 与半矮秆基因 sd-1 属于 GA3缺陷
型结论一致[28]。CHA-2 和特籼占 13 在 GA3含量上
没有明显差异, 表明 iga-1和 sd-1同时存在时, iga-1
不会增加或减少内源 GA3的含量。CHA-2N 与高秆



图 5 不同水稻材料苗期内源 GA3含量
Fig. 5 GA3 contents of rice varieties in seedling stage
960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品种惠阳珍珠早内源 GA3 含量相近, 远高于特籼占
13, 表明 iga-1不会影响内源 GA3的含量。上述结果
证明 iga-1不会阻碍水稻体内 GA3的合成。
2.5 GA3处理对 α-淀粉酶生成的诱导反应
淀粉酶是糊粉层中 GA 所诱导的含量最丰富的
酶。具有生物活性的 GA先在胚中合成, 然后转运到
糊粉层与正向共转录因子共同作用, 在转录水平上
引发 α-淀粉酶合成[29]。因此通过检查 α-淀粉酶活性
可判断突变体是否在GA信号传导途径上产生变化。
图 6 表明, CHA-2、CHA-2N 和原种特籼占 13 培养
基在没有施加 GA3 的条件下均染成蓝色 , 而添加
GA3的另一组处理在种子周围均形成一个白色斑圈,
说明 CHA-2、CHA-2N与原种特籼占 13一样, 在 GA3
诱导下能合成 α-淀粉酶, 由此推断 iga-1 不会影响
GA的信号传导。
2.6 半矮秆基因 iga-1的分子定位
为定位半矮秆基因 iga-1, 首先选择均匀分布于
水稻染色体上的 SSR 标记, 逐个在高矮秆基因池间
进行多态性分析, 然后利用在 2 个池间表现出多态
的标记进一步检测 F2群体, 分析矮秆基因 iga-1是否
与 SSR标记存在连锁关系。结果对第 5号染色体上 20
个 SSR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发现有 2 个标记(RM6082
和 RM440)在高矮秆基因池间表现出多态性, 利用
RM6082、RM440 对 116 个 F2矮秆单株进行共分离
分析, 表明两者与 iga-1 矮秆基因存在连锁关系, 它
们的排列顺序是 RM6082–iga-1–RM440。进一步从
水稻第 5 染色体 RM6082 和 RM440 区间内挑选出
11个 SSR标记(RM3381、RM6645、RM3838、RM516、
RM3969、RM8211、RM3695、RM473B、RM39、
RM146、RM291)进行多态性检测 , 其中 4 个标记
(RM6645、RM3838、RM146、RM164)在高矮秆基
因池间检测出多态性, 对 912 个 F2矮秆单株进行共
分离分析, 发现均与 iga-1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它
们在连锁图上的顺序为 RM6082–RM6645–ga-1–
RM3838–RM146–RM164–RM440。初步将矮秆基因
iga-1 定位在 RM6645 和 RM3838 之间, 与 RM6645
和 RM3838 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07 cM 和 1.21 cM
(图 7)。
2.7 iga-1基因的精细定位
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 , 从水稻第 5 染色体的
RM6645 和 RM3838 区间内查找新标记, 共获得 22
个 SSR标记, 将其用于高矮秆基因池的多态性筛选,
有 8 个标记在基因池间表现出多态性。对 F2群体 2
140 个矮秆单株共分离分析发现目的基因 iga-1 与



图 6 α-淀粉酶的诱导
Fig. 6 A plate assay of α-amylase induction
G+表示添加 GA3; G–表示没有添加 GA3。
G+ means GA3 treatment; G– means without GA3 treatment.

第 6期 郭 涛等: 水稻半矮秆基因 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961


RM18405、RM18413 之间分别存在 1 个和 14 个重
组 , 最终将目的基因 iga-1 定位在 RM18405 和
RM18413之间, 与 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为 0.047 cM
和 0.650 cM (图 7)。
为了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 , 在 RM18405 和
RM18413区间内设计 20对 InDel 标记引物, 同样进
行高矮池的多态性筛选, 并将定位群体扩大至 3 000
株。共分离分析表明基因 iga-1 与标记 DL18 (F:
5′-GAATTGTTCCCATGACCTC-3′, R: 5′-TACCTGG
TCCACCGTAGTAT-3′)、DL19 (F: 5′-CGAGCCACG
GTCACTAGGT-3′, R: 5′-CGGTCTCCTCCCTCTTC
AG-3′)间分别存在 1个和 2个重组事件, 最终将 iga-1
定位在 DL18 和 DL19 之间, 遗传距离分别为 0.033
cM和 0.067 cM (图 7)。
2.8 矮秆基因定位区域物理图谱构建
从 Gramene 数据库(http://www.gramene.org/)下
载矮秆基因 iga-1所在区域的克隆序列, 根据克隆之
间的重叠关系将克隆首尾相连, 随后将 RM18405与
RM18413之间的多态性标记与克隆序列进行整合, 4
个与 iga-1 座位紧密连锁的多态性标记锚定在
AC137748、AC117264和 AC134342 三个克隆上(图
8), 其中与 iga-1两侧距离最近的标记DL18和DL19
分别锚定在克隆 AC117264的 44 kb和 76 kb处, 最
终将 iga-1座位界定在 DL18和 DL19之间 32.01 kb
的物理距离内, 对应于日本晴第 5 染色体序列(5′–
3′)15 531 063~15 563 073 bp区间(http://www.gramene.
org/)。
根据禾本科植物基因组自动注释系统 (http:/ /
www.gramene.org/)对该区域的基因组序列进行预测,
得到 5 个 ORF, 其中 3 个编码未知蛋白(1: LOC_
Os05g26860.1, 2: LOC_Os05g26870, 3: LOC_Os05g
26880.1), 1 个编码 dnaJ 伴随蛋白(5: LOC_Os05g



图 7 iga-1的精细基因定位
Fig. 7 Fine mapping of the iga-l gene
A: iga-1被初步定位在第 5染色体 SSR标记 RM6645和 RM3838区间内; B: iga-1被精细定位在第 5染色体 InDel标记 DL18和 DL19
区间内; C: iga-1被锁定在 BAC克隆 AC117264内 32.01 kb物理距离内; D: 通过 RAP-DB数据库预测 32.01 kb区间内有 5个候选基
因(1: LOC_Os05g26860.1; 2: LOC_Os05g26870; 3: LOC_Os05g26880.1; 4: LOC_Os05g26890.1; 5: LOC_Os05g26902.1)。
A: iga-1 was mapped to the interval between SSR markers RM6645 and RM3838 in chromosome 5; B: iga-1 was fine map to the interval
between InDel markers DL18 and DL19 in chromosome 5; C: iga-1 gene was fine mapped into a 32.01 kb physical distance; D: In the 32 kb
region, five putative genes were annotated in RAP-DB database. (1: LOC_Os05g26860.1; 2: LOC_Os05g26870; 3: LOC_Os05g26880.1; 4:
LOC_Os05g26890.1; 5: LOC_Os05g26902.1).
962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26902.1), 还有 1个已克隆的基因D1 (4: LOC_Os05g
26890.1), 该基因编码 GTP结合蛋白(G蛋白)的 α亚
基。已知 D1基因参与赤霉素的信号传导, 已报道的
d1 突变体由于丧失正常的赤霉素信号传导功能, 导
致植株严重矮化, 外施 GA3未能恢复株高表型[15]。
2.9 D1座位序列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 iga-1 是否位于 D1 座位上, 以
日本晴基因组作为参考序列, 针对 D1 及其上下游
基因组序列设计 8 对引物, 对 CHA-2、CHA-2N 和
特籼占 13 进行扩增, 扩增片段覆盖 D1 基因组序列
及其 5′侧翼序列 796 bp和 3′侧翼序列 923 bp。序列
拼接比对表明, CHA-2、CHA-2N与原种特籼占 13在
该区段的基因组序列不存在任何差异, 说明 CHA-2
矮化突变不是由于 D1 基因座上序列突变造成的 ,
iga-1可能位于其他几个候选基因位点上。
3 讨论
矮秆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是 20 世纪 50 年代
以来水稻育种最重要的成果, 迄今利用最多的水稻
矮秆基因源主要有矮脚南特、矮仔占、低脚乌尖、
花龙水田谷和矮种水田谷等[30]。由于上述矮源的矮
生性均由 sd-1 控制, 对其过度利用容易导致品种遗
传背景单一, 难于实现综合性状的超越。虽然, 国内
外育种家一直没有停止水稻矮秆资源的挖掘, 但已
发现的矮源常常存在农艺性状不良的问题。Chang
等[31]于 1985 年鉴定了 145 个非 sd-1 矮源衍生的矮
秆材料, 绝大多数品种农艺性状差, 穗型、粒型小,
籽粒充实度低, 难脱粒。由高秆品种 Calrose诱变获
得的携带 sd-2和 sd-4基因的两个半矮秆品种, 因其
植株偏高和具有不良的基因多效性, 在矮化育种中
的作用远不及 sd-1 [32-33]。矮秆突变系 Labelle 携带
半矮秆基因 sd-5, 其产量低于原高秆品种, 且与高
秆亲本杂交后 Fl植株大量不育[34]。
空间诱变作为一种创制新种质的途径, 通过实
践已证明能够有效诱导作物性状产生突变。目前已
有利用空间诱变成功创造矮秆突变体的例子。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应用研究所对水稻品种“丙
95-503”经空间诱变处理产生多蘖矮秆突变体
“R955”, 株高接近半矮生型 , 籽粒大小正常 , 熟期
适中, 叶色淡绿, 株型好, 经 GA3 反应鉴定和遗传
初步分析, 其矮秆基因与其他多蘖矮秆携有的矮秆
基因不等位, 在培育多穗型水稻品种上可能具有应
用价值[35]。王慧等[20]在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籼稻
特华占诱变后代中发现特异矮秆突变体 CHA-1, 其
表现为茎秆直立、叶片挺直、分蘖力极强、天然异
交率高、配合力好, 而且谷粒长宽比大、外观品质
好, 利用 CHA-1 己配制出一批优良的品种(品系)。
本研究中的 CHA-2N 经多代的观察, 植株较矮, 叶
片直立挺拔 , 株型和穗型紧凑 , 茎秆粗壮 , 节间长
度分配合理 , 抗倒性强 , 结实率较高 , 从而使单位
面积既能容纳较多有效穗又能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
性。CHA-2N 与不同的亲本杂交, 其 F1代均表现出
不同的杂种优势, 在培育密粒型品种方面有一定应
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外源 GA3处理、内源 GA3测定以及
α 淀粉酶活性检测表明 CHA-2N 与 GA3无关。除了
GA外, 油菜素类固醇(brasinosteroids, BR)和其他激
素对植物的株高也存在影响。已克隆的与 BR 相关
的矮秆基因包括 d61、brt1、d11和 brt2 [36-39], 功能
分析表明它们参与 BR合成和信号传导。上述 BR相
关的矮秆基因分别位于第 1、第 3、第 4 和第 10 染
色体, 显然并非 iga-1的候选基因。
本研究将 iga-1定位在第 5染色体 2个 InDel标
记 DL18和 DL19之间 32.01 kb的区间内, 该区间有
5 个候选基因, 其中 D1 基因编码 GTP 结合蛋白(G
蛋白)的 α 亚基, 参与赤霉素的信号传导。已报道的
d1突变体由于编码区缺失 19个碱基, 丧失编码 G蛋
白 α 亚基的功能, 从而影响赤霉素的信号传导, 导
致植株矮化。虽然 iga-1定位区间包括了D1基因, 但
系列的证据表明 iga-1 与矮秆基因 d1 并非同一个基
因。首先, 两者对 GA的反应不同。实验证明 d1突
变体属 GA 钝感型矮秆突变体, 外施 GA3不能恢复
野生型, 同时外施 GA3不能有效诱导糊粉层 α-淀粉
酶产生[15]。本研究 iga-1 半矮秆株系 CHA-2N 既不
属于 GA 缺陷型, 外施 GA3也能有效诱导 α-淀粉酶
产生。第二, 两者的株高不同, 含 d1 纯合矮杆基因
的水稻 ID-1株高约为 30 cm, 而含 iga-1的半矮秆株
系 CHA-2N平均株高 80.16 cm, 远高于 ID-1。第三,
节间比例不同。除 dn型以外的矮秆类型都存在某一
节间显著缩短的特征, 这表明不同的矮秆基因作用
于水稻的不同节间, 即矮秆基因对植株的矮化作用
只在某一特定生长时期发生, 并导致某些节间缩短[2]。
d1 突变体由于第 2 节间比其他节间显著缩短, 被认
为是典型的 dm 型矮秆突变体。本研究 CHA-2N 各
节间比例与高秆品种的节间比例相似, 不存在某一
节间的显著缩短, 明显不同于 d1 突变体。第四, 两
第 6期 郭 涛等: 水稻半矮秆基因 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963


者序列不同, d1比野生型在编码区缺失了 19 bp, 而
iga-1矮秆株系和原种的 D1基因组序列不存在差异,
说明 iga-1不是来自 D1序列的突变。虽然有报道发
现 D1 基因前端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修饰会阻碍 D1
基因的表达, 导致矮化突变, 但启动子区域的修饰
产生的突变表型与 d1 突变体的类似, 明显不同于
CHA-2N[40]。
水稻矮秆基因大多数通过标志基因分析法、易
位法和三体分析法被定位到水稻不同染色体上。目
前已定位的矮秆基因超过 60个, 定位结果多数被释
放到(日本)遗传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库(http://shigen.
lab.nig.ac.jp/rice/oryzabase/genes)。已定位的矮秆基
因不均匀地分布于水稻 12 条染色体上, 其中第 l 染
色体最多, 有 19个矮秆基因, 第 10染色体最少, 只
有 1个。第 5染色体有 4个, 分别是 d1、gid1、sd-7
和 sd-g[15-17,41-43], gid1的编码区序列位于日本晴基因
组 19806383 ~ 19808090 (+) bp处(http://www.gramene.
org/), sd-g与RFLP标记RZ182连锁, 遗传距离为 4.3
cM, RZ182 在日本晴基因组中的位置是 20, 483,
739-20, 484, 186 (-) bp。显然 gid1、sd-g与 iga-1在
染色体上位置不同, 不可能是 iga-1 的候选基因。
sd-7是从 Taichung 65的 X射线诱变后代中发现的 1
个半矮秆基因[41]。遗传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已知的 d1
矮秆基因紧密连锁, 但并非与 d1是同一个基因[42]。根
据Tsai对 sd-7的描述, 携带 sd-7半矮秆株系T65sd-7
与携带 iga-1 的半矮秆株系 CHA-2N 在农艺性状上
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如两者株高比原种矮、成熟期
提前、节间比例相似、单株穗数减少等, 推测 sd-7
可能与 iga-1来自同一位点。
4 结论
水稻半矮秆基因 iga-1 不影响节间比例, 与 GA
的调控无关, 与已报道的 d1 基因不等位, 且与已克
隆的 BR相关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 表明 iga-1可能
受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
References
[1] Silverstone A L, Sun T. Gibberellins and the green revolution.
Trends Plant Sci, 2000, 5: 1–2
[2] Parnell F R, Rangswani G N, Ayyanggar C R S. The inheritance
of characters in rice. Agric India Bot Ser, 1922, 11: 185–208
[3] Takeda K. Internode elongation and dwarfism in some gramine-
ous plants. Gamma Field Sym, 1977, 17: 1–18
[4] Nagano H, Onishi K, Ogasawara M, Horiuchi Y, Sano Y. Gene-
alogy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gene in rice. Genes Genet Syst,
2005, 80: 1–6
[5] Chang T T. Genetics and breeding. In: Westport. Rice: Produc-
tion and Utilization. Connecticut: AVI Press, 1980. pp 146–187
[6] Wilhelm R. Growth retardants: effects on gibberellin biosynthesis
and other metabolic pathway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2000, 51: 501–531
[7] Fujioka S, Yokota T.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of brassinos-
teroids. Annu Rev Plant Biol, 2003, 54: 137–164
[8] Mitsunaga S, Tashiro T, Yamaguchi J.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
terization of gibberellins-insensitive mutants selected from
among dwarf mutants of rice. Theor Appl Genet, 1994, 87:
705–712
[9] Hedden P, Phillips A L. Gibberellins metabolism: new insights
revealed by the genes. Trends Plant Sci, 2000, 5: 523–530
[10] Tomoaki S, Koutarou M, Hironori I, Tomoko T, Miyako U T,
Kanako I, Masatomo K, Ganesh K A, Shin T, Kiyomi A, Akio M,
Hirohiko H, Hidemi K, Motoyuki A, Makoto M. An overview of
gibberellin metabolism enzyme genes and their related mutants in
rice. Plant Physiol, 2004, 134: 1642–1653
[11] Grennan A K. Gibberellin metabolism enzymes in rice. Plant
Physiol, 2006, 141: 524–526
[12] Sun T, Gubler 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ibberellin signaling
in plants. Annu Rev Plant Biol, 2004, 55: 197–223
[13] Yamaguchi S. Gibberellin metabolism and its regulation. Annu
Rev Plant Biol, 2008, 59: 225–251
[14] Gomi K, Matsuoka M. Gibberellin signalling pathway. Curr Opin
Plant Biol, 2003, 6: 489–493
[15] Fujisawa Y, Kato T, Ohki S, Ishikawa A, Kitano H, Sasaki T,
Asahi T, Iwasaki Y. Suppression of the heterotrimeric G protein
causes abnormal morphology, including dwarfism,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9, 96: 7575–7580
[16] Ueguchi-Tanaka M, Nakajima M, Katoh E, Ohmiya H, Asano K,
Saji S, Hongyu X, Ashikari M, Kitano H, Yamaguchi I, Matsu-
oka M.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a soluble gibberellin receptor,
GID1, with a rice DELLA protein, SLR1, and gibberellin. Plant
Cell, 2007, 19: 2140–2155
[17] Hartweck L M, Olszewski N E. Rice gibberellin insensitive
Dwarf1 is a gibberellin receptor that illuminates and raises ques-
tions about GA signaling. Plant Cell, 2006, 18: 278–82
[18] Gomi K, Sasaki A, Itoh H, Ueguchi-Tanaka M, Ashikari M, Ki-
tano H, Matsuoka M. GID2, an F-box subunit of the SCF E3
complex, specifically interacts with phosphorylated SLR1 protein
and regulates the gibberell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SLR1 in
rice. Plant J, 2004, 37: 626–634
[19] Rao D-H(饶得花), Guo T(郭涛), Wang H(王慧), Liu Y-Z(刘永
柱), Zhang J-G(张建国), Chen Z-Q(陈志强). Genetic analysis of
a semidwarf mutant in indica rice and the response to gibberellin.
J South China Agric Univ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0(1):
19–2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 Wang H(王慧), Liu Y-Z(刘永柱), Zhang J-G(张建国), Chen
Z-Q(陈志强). Genetic analysis of space induced rice dwarf mu-
964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tant CHA-1 and its response to gibberellic acid (GA3). Chin J
Rice Sci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18(5): 391–3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1] Lanahan M B, Ho T H. Slender barley: A constitutive gibberel-
lin-response mutant. Planta, 1988, 175: 107–114
[22] Xie J(谢君), Zhang Y-Z(张义正). Determination of plant intrin-
sic hormones by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
matography. J Instrumental Anal (分析测试学报), 2001, 20(1):
60–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3] Murray M G, Thompson W F. Rapid isol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lant DNA. Nucl Acids Res, 1980, 8: 4321–4325
[24] Shen Y J, Jiang H, Jin J P, Zhang Z B, Xi B, He Y Y, Wang G,
Wang C, Qian L, Li X, Yu Q B, Liu H J, Chen D H, Gao J H,
Huang H, Shi T L, Yang Z N. 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DNA polymorphism database for map-based cloning of rice
genes. Plant Physiol, 2004, 135: 1198–1205
[25] Michelmore R W, Paran I, Kesseli R V. Identification of markers
linked to disease-resistance genes by 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
a rapid method to detect markers in specific genomic regions by
using segregation popul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1, 88:
9828–9832
[26] Lin H-X(林鸿宣), Xiong Z-M(熊振民), Min S-K(闵绍楷), Yu
G-L(俞桂林), Zhu X-D(朱旭东). The responses of semidwarf
rice lines to gibberellic acid. Chin J Rice Sci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5(1): 13–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7] Song P(宋平), Cao X-Z(曹显祖), Wu Y-H(吴永宏), Zhu X-H(朱
晓红), Liang J-S(梁建生). Regulation of gibberell in-binding
proteins on dwarfism of rice (Oryza sativa L.). Acta Agron Sin
(作物学报), 1996, 22(6): 652–65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28] Ashikari M, Sasaki A, Ueguchi-Tanaka M, Itoh H, Nishimura A,
Datta S, Ishiyama K, Saito T, Kobayashi M, Khush G S, Kitano
H, Matsuoka M. Loss-of-function of a rice gibberellin biosyn-
thetic gene, GA20 oxidase (GA20ox-2), led to the rice ‘Green
Revolution’. Breed Sci, 2002, 52: 143–150
[29] Gubler F, Kalla R, Roberts J K, Jacobsen J V. Gibberellin regu-
lated expression of a myb gene in barley aleurone cells: evidence
for Myb transactivation of a high-pl α-amylase gene promoter.
Plant Cell, 1995, 7: 1879–1891
[30] Zhu L-H(朱立宏), Gu M-H(顾铭洪), Xue Y-L(薛元龙). Inheri-
tance of dwarf stature in Oryza sativa L. subsp. Hsien and its
utilization. J Nanjing Agric Univ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0,
(2): 1–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1] Chang T T, Zuro C, Marciano-Romena A, Loresto G C. Semid-
warf in rice germplasm collec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s in rice
improvement. Phytobreedon, 1985, 1: 1–42
[32] Foster K W, Rutger J N. Inheritance of semidwarfism in rice.
Oryza sativa L. Genetics, 1978, 88: 559–574
[33] Mackill D J, Rutger J N. The inheritance of induced-mutant
semidwarfing gene in rice. J Hered, 1979, 70: 335–341
[34] McKenzie K S, Rutger J N. A new semidwarf mutants in a large
grain rice cultivar. Crop Sci, 1986, 26: 81–84
[35] Xu J-L(徐建龙), Li C-S(李春寿), Wang J-M(王俊敏), Luo R-T
(骆荣挺), Zhang M-X(张铭铣).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illering dwarf mutant of rice induced by space environment. Acta
Agric Nucl Sin (核农学报), 2003, 17(2): 90–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6] Yamamuro C, Ihara Y, Wu X, Noguchi T, Fujioka S, Takatsuto S,
Ashikari M, Kitano H, Matsuoka M. Loss of function of a rice
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1 homolog prevents internode elonga-
tion and bending of the lamina joint. Plant Cell, 2000, 12:
1591–606
[37] Hong Z, Ueguchi-Tanaka M, Shimizu-Sato S, Inukai Y, Fujioka
S, Shimada Y, Takatsuto S, Agetsuma M, Yoshida S, Watanabe
Y, Uozu S, Kitano H, Ashikari M, Matsuoka M. Loss-of-function
of a rice brassinosteroid biosynthetic enzyme, C-6 oxidase, pre-
vents the organized arrangement and polar elongation of cells in
the leaves and stem. Plant J, 2002, 32: 495–508
[38] Tanabe S, Ashikari M, Fujioka S, Takatsuto S, Yoshida S, Yano
M, Yoshimura A, Kitano H, Matsuoka M, Fujisawa Y, Kato H,
Iwasaki Y. A novel cytochrome P450 is implicated in Brassinos-
teroid biosynthesis via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rice dwarf mutant,
dwarf11, with reduced seed length. Plant Cell, 2005, 17: 776–790
[39] Hong Z, Ueguchi-Tanaka M, Fujioka S, Takatsuto S, Yoshida S,
Hasegawa Y, Ashikari M, Kitano H, Matsuoka M. The rice
brassinosteroid-deficient dwarf2 mutant, defective in the rice
homolog of Arabidopsis DIMINUTO/DWARF1, is rescued by the
endogenously accumulated alternative bioactive brassinosteroid,
dolichosterone. Plant Cell, 2005, 17: 2243–54
[40] Kotaro M, Masakazu A, Hidemi K, Atsushi Y, Makoto M, Steven
E J, Motoyuki A. A metastable DWARF1 epigenetic mutant af-
fecting plant stature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
11218–11223
[41] Tsai K H. An induced dwarfing gene, sd-7(t), obtained in
Taichung 65. Rice Genet Newsl, 1989, 6: 99–101
[42] Tsai K H. Tight linkage of gene sd-7(t) and d1 found in a cross of
Taichung 65 isogenic lines. Rice Genet Newsl, 1991, 8: 104
[43] Liang C Z, Gu M H, Pan X B, Liang G H, Zhu L H. RFLP
tagging of a new semidwarfing gene in rice. Theor Appl Genet,
1994, 88: 89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