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ntribution of CIMMYT Wheat Germplasm to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in Spring Wheat of Sichuan, Yunnan, Gansu, and Xinjiang Provinces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全 文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1, 37(10): 17521762 http://www.chinacrops.org/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E-mail: xbzw@chinajournal.net.cn

本研究由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06-G2)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资助。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何中虎, E-mail: zhhecaas@163.com, Tel: 010-82108547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zhangyongzhy@263.net, Tel: 010-82108745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1-02-09;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1-06-25;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1-07-28.
UR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1809.S.20110728.1002.009.html
DOI: 10.3724/SP.J.1006.2011.01752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
遗传增益的贡献
张 勇 1 李式昭 2 吴振录 3 杨文雄 4 于亚雄 5 夏先春 1 何中虎 1,6,*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100081; 2四川省农业
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6; 3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
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 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5; 6 CIMMYT中国办事处, 北京 100081
摘 要: 研究历史品种产量潜力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小麦育种水平。2007—2009连续 2年度将来自四川、云南、甘
肃和新疆的代表性 59个品种分别种植在四川成都、云南丽江、甘肃武威和新疆昌吉, 在肥水供应充足、控制病虫害
和倒伏的条件下分析了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品种的产量随育成年
份显著增加, 年遗传增益分别为 0.73%、0.34%、0.58%和 1.43%。产量遗传增益四川品种表现与产量构成因子关系不
密切; 云南品种主要表现为减少穗数和增加穗粒数; 甘肃品种主要表现为增加穗粒数; 新疆品种主要表现为增加主
穗粒重和收获指数, 并与成熟期提早及株高降低有一定关系。各地区品种中 Rht-B1b 和 Rht-D1b 矮秆基因均来自
CIMMYT种质, 其产量潜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CIMMYT种质的引进和有效利用, 在四川和云南, CIMMYT种质的主
要贡献是提高品种的条锈病抗性; 而在甘肃和新疆, 其被利用的主要特性是矮秆、高产、穗粒数多及广泛适应性。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产量潜力; CIMMYT种质
Contribution of CIMMYT Wheat Germplasm to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in Spring Wheat of Sichuan, Yunnan, Gansu, and Xinjiang Pro-
vinces
ZHANG Yong1, LI Shi-Zhao2, WU Zhen-Lu3, YANG Wen-Xiong4, YU Ya-Xiong5, XIA Xian-Chun1, and HE
Zhong-Hu1,6,*
1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 National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China; 3 China Institute of Nuclear & Biological Technology, Xinjiang Aca-
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rumqi 830000, China; 4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730070, China;
5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205, China; 6 CIMMYT-China Office,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on advances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roductivity is essential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n yield
potential. Four yield potential trials with totally 59 leading cultivars from Sichuan, Yunnan, Gansu, and Xinjiang, China were
conducted using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in two successive
cropping seasons from 2007 to 2009. The experimental sites were located in Chengdu in Sichuan province, Lijiang in Yunnan
province, Wuwei in Gansu province, and Changji in Xinjiang province. Molecular marker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dwarfing genes and 1B/1R transloc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nnual genetic gain in yield in Sichuan, Yunnan, Gansu,
and Xinjiang was 0.73%, 0.34%, 0.58%, and 1.4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obvious trend of yield component improvement
for yield increase in Sichuan province; while reduced spikes per square meter and increased kernels per spike were the main factor
for yield increase in Yunnan province; increased kernels per spike were the main factor for yield increase in Gansu province; and
increased kernel weight of main spike and harvest index were the main factor for yield increase in Xinjiang province, together
with the contribution from reduced plant height and earlier maturity.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dwarfing genes Rht-B1b and
Rht-D1b were all from CIMMYT lines, and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es of genetic gain in yield in the four provinces were mainly
第 10期 张 勇等: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1753


due to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use of CIMMYT germplasm. Stripe rust resistance w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CIMMYT germ-
plasm in Sichuan and Yunnan; while CIMMYT germplasm contributed to high yield potential with high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short plant height, and wide adaptability in Xinjiang and Gansu.
Keywords: T. aestivum; yield potential; CIMMYT germplasm
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国小麦育种最重要
的目标[1-3]。单产的显著提高和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为小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品种产量潜
力的提高对增加单产有重要作用[3]。对历史主栽品
种和新育成品系进行系统分析, 有助于了解品种更
换过程中产量潜力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从而为下
一步的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1-3]。
国外已对小麦品种产量遗传潜力进行了大量研
究, 不同国家的产量潜力遗传增益介于 0.2%和 1.4%
之间, 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增加、收获指数提高和
株高降低是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 , 矮秆基因和
1B/1R 易位系的利用在产量遗传改良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4-10]。我国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其中 Zhou等[1-2]
的研究较为系统, 认为 1B/1R 易位系和矮秆基因的
利用对我国北方冬麦区品种改良贡献较大, 株高降
低、穗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显著提高是产量提高的关
键。但国内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北方冬麦区以
及长江流域的四川和江苏, 尚未涉及云南、甘肃和
新疆等地区[1-2,11-16]。
小麦是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的重要作物, 这
些地区的品种改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玉米小
麦改良中心(CIMMYT)种质的有效改造和利用[17-20]。
CIMMYT 以春小麦育种举世闻名, 所育成品种丰产
性好, 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较抗倒伏、品质较好、
抗病性强 [21], 可在云南和新疆等地直接推广种植 ,
并在甘肃等地用作杂交亲本或直接推广应用[18]。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CIMMYT种质已被四川、云南、
甘肃和新疆经直接引进或改造利用育成了 127 个品
种[3,19-20], 其中云南、甘肃和新疆直接推广利用的品
种达 21 个(本实验室内部资料)。本文在肥水供应充
足、严格防病虫和防倒伏条件下, 研究四川、云南、
甘肃、新疆地区以 CIMMYT种质育成的品种和历史
主栽品种及部分近期育成品系的产量潜力及主要农
艺性状的遗传增益, 并分析矮秆基因和 1B/1R 易位
系的利用状况, 旨在探讨 CIMMYT种质对上述地区
小麦产量潜力的贡献和品种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的
途径, 为今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07—2009年度, 分别在四川成都、云南丽江、
甘肃武威和新疆昌吉种植来自四川、云南、甘肃、
新疆共 59 份 CIMMYT 种质育成品种和各时期主栽
品种及近期新育成品系(表 1)。这些地点的产量水平

表 1 参试品种名称、育成年份、系谱和矮秆基因携带等情况
Table 1 Cultivars tested, year of release, pedigree, dwarfing genes, and status of 1B/1R translocation
品种
Cultivar (line)
育成年份
Year of release
系谱
Pedigree
矮秆基因
Dwarfing gene
1B/1R
四川 Sichuan
川麦 107 Chuanmai 107 2000 2469/80-28-7 — −
川农 16 Chuannong 16 2002 川育 12/87-422 Rht-B1b +
川麦 39 Chuanmai 39 2003 Milan “s”/90-7 Rht-B1b −
川麦 42 Chuanmai 42 2003 Syn-CD768/SW89-3243//川 6415 Rht-B1b −
川麦 43 Chuanmai 43 2004 Syn-CD768/SW89-3243//川 6415 Rht-B1b −
川麦 44 Chuanmai 44 2004 96夏 440/贵农 21 Rht-D1b, Rht8c −
资麦 1号 Zimai 1 2006 绵阳 29/川麦 25 Rht-B1b, Rht-D1b −
川育 20 Chuanyu 20 2006 SW3243//35050/21530 Rht8c +
西科麦 4号 Xikemai 4 2007 墨 460/9601-3 Rht-B1b −
川 07005 Chuan 07005 新品系 New line 川农 16//贵农 21/3295 Rht8c −
云南 Yunnan
滇西洋麦 Dianxiyangmai 1945 地方品种 Rht8c −
阿勃 Abbondanza 1957 Abondaza — −
云南 778 Yunnan 778 1965 南大 2419选系 — −
南原 1号 Nanyuan 1 1972 南大 2419/Minn 2-50-25 — −

1754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续表 1)
品种
Cultivar (line)
育成年份
Year of release
系谱
Pedigree
矮秆基因
Dwarfing gene
1B/1R
凤麦 13 Fengmai 13 1975 云南 778/ Orofen — −
查平戈 Chapingge 1975 CIMMYT种质 Chapingo F74 Rht-D1b −
墨波 Mobo 1975 CIMMYT种质 Potam S70 Rht-D1b −
墨沙 Mosha 1975 CIMMYT种质 Saric F70 Rht-D1b −
0230 1980 PAKF4/6313/3/TOB/CTFN//BB/4/BMAN/ON// CAL/5/MAYA74“S” Rht-D1b −
0103 1985 CIMMYT种质 Veery“S” Rht-D1b −
0483 1985 EMU“S”/MRS//KAL/BB Rht-D1b −
精选 9号 Jingxuan 9 1988 CIMMYT种质 Veery“S” Rht-D1b −
国际 13 Guoji 13 1990 CIMMYT种质 Veery“S” Rht-B1b +
凤麦 24 Fengmai 24 1992 云麦 36/Mexico 965 — −
E001 1994 CIMMYT种质 Attila Rht-B1b −
云麦 39 Yunmai 39 1994 云麦 29/Flicker Rht-B1b, Rht8c +
R101 1997 AGA/4*HORKS Rht-B1b −
德麦 4号 Demai 4 1997 毕麦 5号/II8156(墨)//中引 1022 Rht-B1b +
绵阳 20 Mianyang 20 1997 AGA/4*HORKS Rht8c −
云麦 42 Yunmai 42 1999 抗锈 782/云麦 29//YR70-PAM Rht8c −
靖麦 7号 Jingmai 7 2000 436/092-1(墨) — +
云选 11-12 Yunxuan 11-12 2003 Ning8391//SHA4/LIRA Rht8c −
云麦 47 Yunmai 47 2004 79213-194/92B-4074 Rht-B1b +
云麦 57 Yunmai 57 2008 PFAU/Milan Rht-B1b, Rht8c −
甘肃 Gansu
甘麦 8号 Ganmai 8 1964 51麦/ Abondaza — −
临农 14 Linnong 14 1975 Funo/新疆大颗子 — −
张春 9号 Zhangchun 9 1975 民选 116/ Abondaza — −
陇春 8号 Longchun 8 1976 甘麦 8号选系 — −
宁春 4号 Ningchun 4 1980 Sonora 64/宏图 Rht-D1b −
晋 2148 Jin 2148 1981 晋江赤仔/华东 5号//Orofen/3/瑞梯 — −
陇春 10号 Longchun 10 1981 70-84-2-1/墨西哥 27 Rht8c −
武春 121 Wuchun 121 1985 甘麦 8号/Nuri F70 Rht8c +
花培 764 Huapei 764 1988 Cajeme F71/东乡大头兰麦//阿 4 Rht-D1b −
甘春 16 Ganchun 16 1989 单 357/甘春 11 — −
张春 20 Zhangchun 20 1989 7606/抗黄矮病二体异附加系 L1 Rht8c −
高原 602 Gaoyuan 602 1991 高原 182/3987-88(3) — −
陇春 8139 Longchun 8139 1993 陇春 7号/68-73-20-3 — −
临麦 30 Linmai 30 1996 74503-1-7-1-2/07802 — −
陇春 15 Longchun 15 1996 750025/山前麦 — −
甘春 20 Ganchun 20 1997 中作 8131-1/甘 630(88-862/630) — −
陇春 20 Longchun 20 2001 832-748/0103(Veery“S”) — +
武春 3号 Wuchun 3 2001 石 1269系选 Rht-B1b +
陇春 23 Longchun 23 2004 CMBW90M4860-0TOPY-16M-1Y-010M-010Y-1M-0 Rht-B1b +
新疆 Xinjiang
喀什白皮 Kashibaipi 1975 地方品种 — −
新春 2号 Xinchun 2 1984 Siete Cerros/奇春 4号 Rht-B1b −
新春 3号 Xinchun 3 1986 Siete Cerros/奇春 4号 Rht-B1b −
新春 6号 Xinchun 6 1993 中 7906/新春 2号 Rht-B1b −
新春 23 Xinchun 23 2006 CIMMYT种质 Kambara Rht-B1b, Rht8c −
新春 26 Xinchun 26 2007 CM33027/新春 6号 Rht-B1b −
−: 不含已知矮秆基因; +: 1B/1R系; −: 非 1B/1R系。−: absence of known dwarfing genes; +: 1B/1R line; −: non 1B/1R line.
第 10期 张 勇等: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1755


高, 能较好地反映当地品种的产量潜力, 基本反映
了各地区主栽品种的演变和发展概况。四川省试验
是在 Zhou 等[2]对 2000 年前育成品种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的, 因此只选用了 2000年后育成的品种。
1.2 田间设计和性状调查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7~10 m2。
播期和播量同当地品种比较试验, 播种时撒毒谷防
治地下害虫。各试点试验地肥力水平均较高, 并于
播种前施足底肥, 拔节期浇水时结合追肥, 能充分
满足试验要求。小区人工除草, 孕穗、灌浆期喷氧
化乐果和粉锈宁各一次, 防止蚜虫和病害发生。孕
穗至成熟期间用竹竿搭架编织防倒网防止倒伏, 网
眼直径 20 cm, 防倒网随植株的生长逐渐抬高, 使网
眼始终处于植株中上部。抽穗至成熟期间防止鸟类
危害, 减少产量损失。
田间调查抽穗期(播种至抽穗天数)、成熟期(播
种至成熟天数)、株高(cm)、穗数(穗 m−2)、穗粒数、
千粒重(g)和产量(t hm−2)。收获前每小区中间选取 2
个长 50 cm的样段, 贴地面收割, 查穗数, 并随机选
取 30 个主穗分析主穗粒重, 其后放入纱袋, 晒干脱
粒, 将茎秆剪碎后置 60℃烘箱 24 h后称重, 计算收
获指数, 并根据穗数和千粒重计算穗粒数。收获时
去除两边行, 晒干后称重, 并折算公顷产量。其中云
南和甘肃未进行主穗粒重和收获指数调查, 甘肃未
记载抽穗期和收获期。
1.3 1B/1R易位系和矮秆基因分析
按 Zhou 等[1-2]的方法检测 Rht-B1b、Rht-D1b、
Rht8c和 1B/1R易位系。
1.4 统计分析
用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SAS, Version
8.0)[2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品种间各性状
多重比较, 计算基本统计量。方差分析表明, 各试点
产量和穗数、穗粒数、主穗粒重、收获指数、株高,
四川、云南和新疆点千粒重以及四川、新疆点抽穗
期和成熟期的品种效应均达 0.05 或 0.01 显著水平,
年度相关效应和年度内重复效应不显著。由于品种
性状演变趋势在各点两年试验中表现基本一致, 因
此以各点试验平均值进行品种各性状分析。性状的
遗传增益 ln (yi) = a + bxi + u, 其中 yi和 xi分别代表
品种 i 的产量等性状值和育成年份, ln (yi)为 yi的自
然对数, a为方程截距, b为遗传增益, u为残差。按
Becker的方法[23]进行性状间遗传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四川供试品种平均产量为 7.86 t hm−2, 2000年
后不同年份育成品种的产量随推广时期显著增加 ,
从 2003年川麦 39的 6.90 t hm−2到 2004年川麦 43
的 8.34 t hm−2, 平均年遗传增益 0.73% (表 2和图 1-
A), 这与Zhou等[2]对 2000年前育成品种的研究结果
基本一致。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主穗粒重、收
获指数、株高、抽穗期和成熟期遗传增益均不显著。
并且矮秆基因 Rht-B1b 的使用频率高达 60%, 川农
16 和川育 20 还携带 1B/1R 易位系(表 2)。川麦 107
于 2000 年分别通过四川和长江上游审定, 表现广
适、中抗条锈病, 是 2000—2006 年的主栽品种, 年
最大推广面积近 35 万公顷, 至今仍在 6.6 万公顷以
上, 在云南和贵州面积较大, 于 2003 年开始作为四
川省和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川农 16 和川麦 39 的产
量均低于川麦 107, 但差异不显著, 表现植株较矮、
中抗至高抗条锈病; 其中川农 16 是 CIMMYT 种质
Alondra 的衍生后代, 川麦39是 CIMMYT 种质 Mi-
lan的衍生后代, 为四川审定的第 1个强筋品种。之
后育成品种的产量较川麦 107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尽管未达显著水平; 其中川麦 42、川麦 43、资麦 1
号、西科麦 4号和川 07005的产量均超过 8.00 t hm−2,
显著高于川麦 39; 川麦 42 和川麦 43 为姊妹系, 是
CIMMYT小麦人工合成种的后代。川麦42是四川省
迄今为止在区域试验中产量最高的品种, 平均比对
照川麦 107增产 16%, 对条锈病免疫, 但感白粉和赤
霉病, 近 3年推广面积均在 6.6万公顷以上, 已成为
当地的主栽品种, 于 2010 年成为长江上游区域试验
的对照品种。川麦 43的产量潜力最高, 但与川麦 42
差异不显著, 表现植株较矮、对条锈病免疫。西科
麦 4号、资麦 1号和川 07005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
其中西科麦 4号和川 07005为 CIMMYT种质衍生后
代, 资麦 1号的父本川麦 25是四川审定的第一个含
CIMMYT 种质血缘的品种。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四
川省 2000 年后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有了明显提高,
但其产量的遗传增益与产量构成因子变化关系并不
密切, 这与育种者采用不同的产量育种技术路线有
关。四川品种产量遗传增益与 CIMMYT种质的贡献
密切相关, 主要得益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应用
和抗条锈病性的显著提高[24]。除川麦 107外, 其余品
种均是 CIMMYT材料的后代。

1756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表 2 四川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增益
Table 2 Genetic gain of cultivars on agronomic traits in Sichuan Province
品种
Cultivar
产量
Grain yield
(t hm−2)
穗数
Spike number
per m2
穗粒数
Grain number
per spike
千粒重
1000-grain
weight
(g)
主穗粒重
Grain weight
of main spike
(g)
收获指数
Harvest
index
株高
Plant height
(cm)
抽穗期
Days to
heading
(d)
成熟期
Days to
maturity
(d)
川麦 107
Chuanmai 107
7.68 ab 385 de 36.5 b 47.3 c 1.73 ab 44.7 b 97 c 127 f 183 d
川农 16
Chuannong 16
7.65 ab 483 ab 28.4 e 47.5 c 1.35 d 46.2 ab 85 e 122 h 180 f
川麦 39
Chuanmai 39
6.90 b 372 e 29.2 d 47.7 c 1.39 cd 36.2 d 98 c 130 a 188 a
川麦 42
Chuanmai 42
8.13 a 433 bcd 31.6 c 54.4 a 1.72 ab 47.3 a 95 c 124 g 183 d
川麦 43
Chuanmai 43
8.34 a 486 a 30.8 d 51.2 ab 1.56 bc 47.7 a 90 d 127 ef 185 c
川麦 44
Chuanmai 44
7.79 a 393 cde 40.6 a 42.7 cd 1.74 ab 48.0 a 86 e 127 de 183 d
资麦 1号
Zimai 1
8.18 a 470 ab 34.5 c 43.5 d 1.50 cd 47.5 a 89 d 128 cd 183 d
川育 20
Chuanyu 20
7.76 a 395 cde 36.8 b 48.5 bc 1.78 a 44.0 b 99 b 128 c 185 c
西科麦 4号
Xikemai 4
8.13 a 441 abc 32.2 c 48.9 bc 1.56 bc 41.0 c 101 a 129 b 187 b
川 07005
Chuan 07005
8.04 a 474 ab 28.1 e 51.8 ab 1.45 cd 46.0 ab 95 c 122 h 182 e
均值 Mean 7.86±0.9 433±60.2 32.9±4.9 48.3±4.8 1.58±0.2 44.9±4.2 93.8±7.1 126±3.1 184±6.7
遗传增益
Genetic gain
0.73* 17.63 −0.58 0.04 −0.59 0.10 0.57 −0.05 0.05
决定系数 R2 0.16 0.14 0.04 0.02 0.03 0.01 0.06 0.01 0.01
各品种性状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增益后*表示达显著水平(P<0.05)。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cultivars at P<0.05. * Significance of genetic gain at P<0.05.

2.2 云南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云南供试品种平均产量为 6.10 t hm−2, 不同年
份育成品种的产量随推广时期显著增加, 从 20世纪
50年代阿勃的 4.82 t hm−2到 1994年 E001的 6.94 t
hm−2, 平均年遗传增益 0.34% (表 3和图 1-B); 穗粒
数显著增加, 平均年遗传增益 0.45%; 抽穗期显著
推迟, 平均年遗传增益 0.06%; 千粒重、株高和成熟
期遗传增益不显著。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CIMMYT种质的引进, Rht-B1b和 Rht-D1b等矮秆基
因得到广泛利用, 国际 13、靖麦 7号和云麦 47等的
1B/1R 易位系均来自 CIMMYT 种质(表 1)。该地区
品种产量演变大致可分为 4 个阶段。第 1 阶段的滇
西洋麦是新中国成立前云南中西部种植面积最大的
地方品种, 分布较广。第 2 阶段是意大利种质的广
泛应用, 1957 年引入的阿勃表现广泛适应性, 在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 最高时播种面积
近 6万公顷; 云南 778是意大利品种南大 2419的选
系, 但更耐肥、抗倒伏、耐锈病力较强, 年最大推广
面积超过 6.6 万公顷; 南原 1 号是南大 2419 的衍生
后代, 产量达 6.20 t hm−2, 但植株较高, 表现高产、
广适、高抗 3 种锈病, 适于在中等肥力水平下种植,
是 70 年代的主栽品种; 凤麦 13 结合了当时 2 个主
栽品种的优点, 是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的主栽品
种, 年播种面积曾在 6.6万公顷以上, 之后由于感条
锈、且植株较高而被淘汰。第 3个阶段是 CIMMYT
种质的引进与直接利用, 包括查平戈、墨波、墨沙、
0230、0103、0483、精选 9号、国际 13等品种, 产
量有所提高, 介于 5.53~6.85 t hm−2之间, 矮秆基因
Rht-D1b 随之引入, 株高降低到 90 cm 左右, 适于水
地种植; 其中精选 9 号的产量最高, 高抗条锈病, 于
1988 年通过审定, 1991 年秋播面积达 2.8 万公顷。
第 4 个阶段是 CIMMYT 种质的改造, 包括 1990 年
后用 CIMMYT 材料育成的凤麦 24、云麦 39、德麦
4 号、靖麦 7 号、云麦 42 和云麦 47, 产量介于
5.77~6.67 t hm−2之间; 其中云麦 42和云麦 47产量
超过 6.50 t hm−2, 分别于 1999和 2003年通过审定;
云麦 42 植株较高, 为优质强筋品种, 分蘖力强、抗
病性好、灌浆速度快, 适于旱地种植; 云麦 47 植株
第 10期 张 勇等: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1757


较矮, 大穗大粒、耐肥抗倒, 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
病, 适于在高肥水条件下种植。同期经引进审定的
CIMMYT 种质 E001、R101、云选 11-12 和云麦 57
等产量介于 6.22~6.94 t hm−2之间, 其中 E001产量最
高, 表现植株较矮、适应性广、高抗条锈病; 云麦
57 其次, 表现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为优质强
筋品种, 于 2008年通过审定。由于墨西哥的气候条
件与云南相似性很高, 所以 CIMMYT种质在此可以
直接利用。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云南品种产量潜力
的显著提高与穗粒数增加和穗数减少有关, 主要得
益于对国外种质特别是 20世纪 70年代后 CIMMYT
种质的有效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种抗条锈病性的
提高。
2.3 甘肃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甘肃供试品种平均产量为 7.35 t hm−2。不同年
份育成品种的产量随推广时期显著增加, 从 1964年
甘麦 8号的 6.22 t hm−2到 2001年武春 3号的 8.40 t
hm−2, 平均年遗传增益 0.58% (表 4和图 1-C); 穗粒
数显著增加, 平均年遗传增益 0.33%; 穗数、千粒
重和株高遗传增益不显著;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
CIMMYT种质的引进, Rht-B1b和 Rht-D1b等矮秆基
因随之引入, Rht-D1b最早出现在宁春 4号, 来自其

表 3 云南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增益
Table 3 Genetic gain of cultivars on agronomic traits in Yunnan province
品种
Cultivar (line)
产量
Grain yield
(t hm−2)
穗数
Spike number
per m2
穗粒数
Grain number
per spike
千粒重
1000-grain
weight (g)
株高
Plant height
(cm)
抽穗期
Days to
heading (d)
成熟期
Days to
maturity (d)
滇西洋麦 Dianxiyangmai 5.32 de 633 abc 28.6 cd 35.4 cdefg 95 cdefg 125 a 177 a
阿勃 Abbondanza 4.82 e 474 bcde 46.2 ab 34.4 efghij 108 bc 127 a 181 a
云南 778 Yunnan 778 5.55 cde 464 bcde 32.8 bcd 35.2 defgh 123 a 127 a 174 a
南原 1号 Nanyuan 1 6.20 abcd 519 abcd 42.8 ab 34.9 efgh 106 bcd 129 a 180 a
凤麦 13 Fengmai 13 6.11 bcd 498 bcde 44.4 ab 31.8 ghijk 102 bcdef 127 a 177 a
查平戈 Chapingge 6.42 abcd 619 abcd 28.4 d 39.6 ab 95 cdefg 122 a 171 a
墨波 Mobo 6.35 abcd 436 cde 38.5 abcd 39.4 ab 89 fg 124 a 175 a
墨沙 Mosha 5.53 cde 706 a 28.6 cd 37.4 bcde 73 h 125 a 171 a
0230 6.47 abcd 620 abcd 38.1 abcd 36.1 bcdef 89 fg 127 a 176 a
0103 5.68 bcde 512 abcd 32.9 bcd 33.7 fghijk 93 defg 126 a 173 a
0483 5.51 cde 540 abcd 40.6 abcd 31.6 hijk 89 fg 128 a 176 a
精选 9号 Jingxuan 9 6.85 ab 546 abcd 34.3 abcd 36.2 bcdef 95 cdefg 130 a 178 a
国际 13 Guoji 13 5.70 bcde 667 ab 40.5 abcd 30.4 k 88 fg 128 a 174 a
凤麦 24 Fengmai 24 5.77 bcde 497 bcde 46.8 ab 38.8 abcd 104 bcde 129 a 178 a
E001 6.94 a 550 abcd 38.9 abcd 31.1 ijk 90 fg 127 a 174 a
云麦 39 Yunmai 39 6.35 abcde 443 cde 42.3 abcd 33.6 fghijk 95 cdefg 127 a 180 a
R101 6.22 abcd 570 abcd 38.8 abcd 32.2 ghijk 92 efg 128 a 175 a
德麦 4号 Demai 4 6.22 abcd 434 cde 41.5 abcd 34.5 efghi 94 cdefg 127 a 175 a
绵阳 20 Mianyang 20 6.31 abcd 460 cde 37.8 abcd 38.1 bcde 87 g 130 a 180 a
云麦 42 Yunmai 42 6.75 abc 520 abcd 42.2 abcd 42.0 a 99 cdefg 130 a 178 a
靖麦 7号 Jingmai 7 5.82 bcde 417 de 42.6 abc 37.6 bcde 114 ab 133 a 181 a
云选 11-12 Yunxuan 11-12 6.29 abcd 458 cde 40.5 abcd 32.2 ghijk 90 fg 125 a 174 a
云麦 47 Yunmai 47 6.67 abc 297 e 47.3 a 39.0 abc 84 g 129 a 174 a
云麦 57 Yunmai 57 6.50 abcd 455 cde 44.2 ab 30.7 jk 92 defg 130 a 177 a
均值 Mean 6.10±1.0 514±108.6 39.1±6.9 35.2±3.4 94.9±11.7 127±4.6 176±4.2
遗传增益 Genetic gain 0.34** −6.03* 0.45* 0.00 −0.24 0.06* 0.00
决定系数 R2 0.37 0.16 0.19 0.01 0.10 0.22 0.01
各品种性状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增益后*和**表示达显著水平(P<0.05, P<0.01)。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cultivars at P<0.05. *, ** Significance of genetic gain at P<0.05
and P<0.01.
1758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亲本 Sonora 64。该地区品种产量演变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 1 阶段育成的甘麦 8 号较好结合了双亲
的优良性状, 高抗条锈和叶锈病、适应性广, 最大年
推广面积曾超过 66.6 万公顷, 在甘肃、宁夏、陕西
汉中及新疆阿尔泰、哈密等地大面积种植。临农 14
和张春 9 号产量有所提高, 但在产量潜力和综合性
状方面并无突破; 1976 年从甘麦 8 号中系选得到的
陇春 8 号产量显著提高, 最大年推广面积曾在 10.6
万公顷以上。第 2个阶段始于宁夏于 1981年育成的
品种宁春 4号, 其产量高达 8.12 t hm−2, 穗粒数显著
高于之前推广的甘麦 8 号、陇春 8 号等品种, 并基
本保留了母本即CIMMYT引进种质 Sonora 64矮秆、
高产、广适、品质优良的特性, 适于在宁夏、内蒙、
甘肃河西灌区、新疆等省区水地种植, 目前年播种
面积仍在 20万公顷以上, 已累计推广近 666万公顷,
是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年限最长的品种。晋
2148 (来自福建)和陇春 10号的产量潜力显著低于宁
春 4 号。武春 121 是利用 CIMMYT 资源 Nuri F70
改造甘麦 8号育成的, 表现高产、矮秆、抗倒, 但产
量潜力并没有显著提高, 1991 年在河西走廊推广面
积 9 万公顷。此后育成和推广品种的产量介于
7.35~7.80 t hm−2, 显著低于宁春 4号, 只有小面积推
广种植。第 3 个阶段包括近期育成的武春 3 号和陇
春 23。这 2 个品种都携带 1B/1R 易位系和 Rht-B1b
矮秆基因, 产量和穗粒数比之前育成品种均有所提
高, 株高显著降低, 其中武春 3号表现高产、优质、
高抗条锈病、适应性广, 于 2001 年审定, 适宜在甘
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水地种植; 陇
春 23来自于 CIMMYT种质 CM4860, 表现抗倒伏、
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于 2004 年审定, 已在甘
肃大面积推广, 并已成为甘肃东片水地区域试验的
对照品种。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甘肃品种产量潜力

表 4 甘肃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增益
Table 4 Genetic gain of cultivars on agronomic traits in Gansu province
品种
Cultivar
产量
Grain yield
(t hm−2)
穗数
Spike number
per m2
穗粒数
Grain number
per spike
千粒重
1000-grain
weight (g)
株高
Plant height
(cm)
甘麦 8号 Ganmai 8 6.22 g 510 bcd 31.0 efg 39.0 a 100 bcde
临农 14 Linnong 14 6.27 g 512 bcd 30.5 fg 40.0 a 102 abcd
张春 9号 Zhangchun 9 6.54 fg 504 bcd 30.5 fg 42.5 a 92 defg
陇春 8号 Longchun 8 6.90 e 507 bcd 30.5 fg 44.5 a 95 def
宁春 4号 Ningmai 4 8.12 ab 559 a 35.0 abcd 42.5 a 85 g
晋 2148 Jin 2148 6.40 g 516 b 30.0 g 41.0 a 95 def
陇春 10号 Longchun 10 6.77 ef 499 bcd 31.5 defg 43.5 a 96 cdef
武春 121 Wuchun 121 8.10 ab 513 bcd 34.5 abcde 43.0 a 99 cdef
花培 764 Huapei 764 7.35 d 515 bc 33.5 abcdefg 42.5 a 96 cdef
甘春 16 Ganchun 16 7.42 d 504 bcd 31.5 defg 39.5 a 98 bcde
张春 20 Zhangchun 20 7.80 bc 491 bcd 35.5 abc 43.0 a 89 efg
高原 602 Gaoyuan 602 7.55 cd 507 bcd 34.0 abcdef 40.5 a 107 ab
陇春 8139 Longchun 8139 7.64 cd 489 bcd 33.5 abcdefg 42.5 a 112 a
临麦 30 Linmai 30 7.40 d 486 d 32.0 cdefg 41.5 a 106 abc
陇春 15 Longchun 15 7.79 bc 486 cd 33.5 abcdefg 44.0 a 96 cdef
甘春 20 Ganchun 20 7.60 cd 502 bcd 32.5 bcdefg 41.5 a 96 cdef
陇春 20 Longchun 20 7.69 cd 507 bcd 36.5 a 38.5 a 101 bcd
武春 3号 Wuchun 3 8.40 a 503 bcd 36.0 ab 45.5 a 87 fg
陇春 23 Longchun 23 8.05 ab 555 a 36.0 ab 43.5 a 83 g
均值 Mean 7.35±0.7 508±20.7 32.9±2.4 42.0±2.4 96.5±7.8
遗传增益 Genetic gain 0.64*** −0.45 0.33** 0.01 0.04
决定系数 R2 0.58 0.01 0.48 0.05 0.01
各品种性状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增益后**和***表示达显著水平(P<0.01, P<0.001)。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cultivars at P<0.05. **, *** Significance of genetic gain at P<0.01
and P<0.001.
第 10期 张 勇等: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1759


的显著提高与穗粒数增加有关, 主要得益于对国外
种质的引进和利用, 1980 年前以意大利品种为主,
1980年后则主要来自 CIMMYT种质的贡献。
2.4 新疆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新疆供试品种平均产量为 7.24 t hm−2, 不同年
份育成品种的产量随推广时期显著增加, 从 1975年
喀什白皮的 4.87 t hm−2到 2007年新春 26的 9.32 t
hm−2, 平均年遗传增益 1.43% (表 5和图 1-D); 主穗
粒重显著增加, 平均年遗传增益 0.98%; 穗数、穗粒
数、千粒重、收获指数、株高、抽穗期和成熟期遗
传增益不显著。喀什白皮是 20世纪 70到 80年代中
期新疆春小麦推广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农家种 ),
表现主穗粒重、穗粒数和收获指数较低、植株较高
(不含任何已知的矮秆基因)、晚熟。随着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新春 2 号、新春 3 号的选育成功, 新疆春
小麦大面积单产迅速突破 7.0 t hm−2。新春 2号和新
春 3 号是姊妹系, 为 CIMMYT 材料 Siete Cerros 的
后代, 其穗粒数、主穗粒重和收获指数显著提高, 株

表 5 新疆主栽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增益
Table 5 Genetic gain of cultivars on agronomic traits in Xinjiang province
品种
Cultivar
产量
Grain yield
(t hm−2)
穗数
Spike No.
per m2
穗粒数
Grain No.
per spike
千粒重
1000-grain
weight (g)
主穗粒重
Grain weight of
main spike (g)
收获指数
Harvest
index
株高
Plant height
(cm)
抽穗期
Days to
heading (d)
成熟期
Days to
maturity (d)
喀什白皮 Kashibaipi 4.87 e 506 b 29.5 c 37.5 c 1.10 d 30.3 d 108 a 53 a 110 a
新春 2号 Xinchun 2 7.18 c 488 b 35.9 a 41.9 b 1.51 b 42.3 b 92 c 51 c 107 c
新春 3号 Xinchun 3 6.75 d 517 ab 37.3 a 33.8 d 1.27 c 37.5 c 94 b 52 b 108 b
新春 6号 Xinchun 6 7.44 c 514 ab 32.9 b 49.2 a 1.63 a 45.7 a 81 d 46 f 101 e
新春 23 Xinchun 23 7.87 b 509 ab 37.6 a 42.0 b 1.57 ab 43.0 b 92 c 50 d 105 d
新春 26 Xinchun 26 9.32 a 544 a 35.8 a 46.3 a 1.66 a 42.7 b 88 c 49 e 107 c
均值 Mean 7.24±1.5 513±46.7 34.8±3.6 41.8±6.6 1.46±0.3 40.3±6.4 92.3±9.3 50±2.8 106±3.4
遗传增益 Genetic gain 1.43* 2.52 0.35 0.05 0.98* 0.76 −0.48 −0.22 −0.10
决定系数 R2 0.82 0.37 0.36 0.30 0.66 0.50 0.40 0.28 0.22
各品种性状值后不同字母表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增益后 * 表示达显著水平(P<0.05)。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cultivars at P<0.05. * Significance of genetic gain at P<0.05.



图 1 四川(A)、云南(B)、甘肃(C)和新疆(D)产量对品种育成年份回归
Fig. 1 Regression of grain yield on year of release at Sichuan (A), Yunnan (B), Gansu (C), and Xinjiang (D)
1760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高大幅降低(均含 Rht-B1b矮秆基因)、抽穗期和成熟
期显著提早, 是 1986 年到 1995 年新疆春小麦种植
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 其中新春 2 号在干热的准噶
尔、哈密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种植单产多次超 7.50 t
hm−2, 1992年最大推广面积 10万公顷; 新春 3号主
要分布在新疆较冷凉春麦区, 1991年最大推广面积 9
万公顷。新春 6号选自 CIMMYT材料中 7906 (CNO-
Gallox Bb4A/K4496)和改良新春 2号的后代, 其主穗
粒重和收获指数进一步提高, 高产潜力大、株高较
矮、秆硬、抗倒伏能力强、早熟, 是 90年代后期到
2005 年新疆种植面积最大的春小麦品种, 大面积单
产曾突破 9.00 t hm−2。新春 23为 CIMMYT引进种质
Kambara, 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春 6 号增产 12.3%,
于 2006年通过审定, 适合在中等或偏低肥力条件下
种植。新春 26选自 CIMMYT种质 CM33027和新春
6 号的后代, 产量潜力显著提高, 于 2007 年通过自
治区审定 , 是一个高产优质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 ,
表现矮秆、抗倒伏能力较强, 适于在北疆春麦区较
高肥力条件下种植。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新疆品种
产量潜力的显著提高与主穗粒重和收获指数增加、
株高降低有关, 主要得益于对 CIMMYT 种质的引进
和有效利用。
3 讨论
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 ,
增强其抗主要病虫害的能力并改善品质[3]。在 Zhou
等[1-2]对我国冬麦区小麦产量潜力研究基础上, 本研
究表明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小麦产量潜力均有
显著提高, 遗传增益分别为 0.73%、0.34%、0.58%
和 1.43%, 其中新疆地区最高, 云南地区最低, 这与
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品种类型密切相关。四川盆地
地势较低, 小麦主产区分布在海拔 300~700 m 的地
区, 虽以雨养为主, 但生长季温度高、湿度大、日照
少、降水较多, 水肥条件较好; 云南小麦主产区分布
在海拔 1 000~2 400 m的地区, 有田麦(水地)和地麦
(旱地)之分, 肥力总体较低, 基本没有灌溉条件; 甘
肃境内地势复杂 , 水地主要依赖于灌溉 , 产量高 ,
但旱地面积较大, 产量较低; 新疆春小麦约 90%为
水浇地 [3,19-20]; 因此四川和新疆品种类型以水地为
主, 如本研究中所选用的川麦 42等和新春 2号、新
春 6 号等; 而云南和甘肃品种类型较多, 水地和旱
地兼顾, 如云麦 42 和陇春 8139 为典型的旱地品种,
云麦 47以及CIMMYT引进种质云麦 57和武春 3号、
陇春 23为典型的水地品种, 这可能是导致四川和新
疆品种产量遗传增益较高, 而云南和甘肃品种产量
遗传增益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Zhou 等 [1-2]研究表明, 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长江
流域小麦主产区的产量年遗传增益介于 0.31%~
1.23%之间, 其中北京和山东较高, 在 1.0%以上; 河
北、河南、江苏和四川等较低; 并指出上述麦区的
产量遗传增益与洛夫林 10等 1B/1R品种以及意大利
品种的引进和利用有关, 主要来自于 1B/1R 易位系
和矮秆基因的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穗粒重和收获指
数的提高和株高的降低。与之相比, 本文中新疆春
麦区的产量遗传增益较高, 四川居中, 甘肃和云南
较低。地点间产量与各性状的变化趋势关系不密切。
新疆品种的产量与主穗粒重(r=0.91, P<0.05)和收获
指数(r=0.82, P<0.05)显著正相关, 与株高(r=−0.76,
P<0.05)显著负相关, 主穗粒重与千粒重(r=0.85, P<
0.05)和收获指数(r=0.96, P<0.01)、抽穗期与株高(r=
0.90, P<0.01)显著正相关, 且主穗粒重随推广时期
显著增加, 其产量遗传增益主要来自增加主穗粒重
和收获指数, 并与株高降低和早熟有一定关系, 进
一步分析表明其产量潜力主要来自改造 CIMMYT
种质, 伴以直接推广, 如新春 2号和新春 6号等都是
CIMMYT材料的衍生后代, 新春 23为 CIMMYT种
质 Kambara。四川品种的产量遗传增益与产量构成
因子变化关系不密切 , 其产量潜力主要来自改造
CIMMYT 种质, 并与品种的抗条锈病性提高有关,
川麦 42和川麦 43等都是 CIMMYT种质的后代, 表
现高抗至免疫条锈病。云南品种的产量与穗数(r =
−0.53, P<0.01)、穗数与穗粒数(r = −0.60, P<0.01)显
著负相关, 且穗数随推广时期显著降低, 穗粒数显
著增加, 其产量遗传增益主要来自减少穗数和增加
穗粒数; 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产量潜力主要来自直接利
用 CIMMYT种质, 伴以改造利用其条锈病抗性, 如精
选 9号等直接引自 CIMMYT, 云麦 42等是 CIMMYT
材料的后代, 表现中抗至高抗条锈病。甘肃品种的
产量与穗粒数(r=0.97, P<0.001)显著正相关, 且穗粒
数随推广时期显著增加, 其产量遗传增益主要来自
增加穗粒数; 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产量潜力主要来自
改造 CIMMYT 材料, 伴以直接利用, 如宁春 4 号和
武春 3 号均为 CIMMYT 材料的后代, 陇春 23 直接
来自 CIMMYT 种质 CM4860。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四川和云南主要利用 CIMMYT 种质对条锈病的抗
性, 甘肃和新疆则主要利用其矮秆、高产、穗粒数
第 10期 张 勇等: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1761


多、适应性广泛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 上述麦区
的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都来自CIMMYT, 因
而为这些地区品种降低株高、提高品种抗倒伏能力
发挥了重要作用。CIMMYT种质不仅过去在我国春
麦区小麦品种改良上起了主导作用[17-20, 25-28], 今后
还将发挥关键作用。
与 Zhou 等[2]的研究结果有所区别, 本研究发现
四川新育成品种中含有大量的矮秆基因 , 其中以
Rht-B1b 频率较高, 占 60%; 云南则以 Rht-B1b 和
Rht-D1b 为主; 甘肃品种中的矮秆基因利用频率则
较低, 19个品种中仅 7个含已知矮秆基因; 而新疆约
83%的品种含 Rht-B1b 矮秆基因, 这与 CIMMYT 种
质在上述地区的利用是直接相关的。川农 16、川麦
44 和资麦 1 号分别含 Rht-B1b 等矮秆基因, 株高低
于 90 cm; 川麦 42和川麦 43等分别含 Rht-B1b等矮
秆基因, 株高介于 90~101 cm 之间; 川麦 107 株高
97 cm, 不含任何已知的矮秆基因。云南的南原 1号
和靖麦 7号等植株较高(>100 cm), 不含任何已知的
矮秆基因; 墨沙和云麦 47 含 Rht-B1b 等矮秆基因,
株高低于 75 cm; E001和云麦 39等含 Rht-B1b等矮
秆基因, 株高为 88~95 cm。甘肃的甘麦 8号和陇春
20等株高在 100 cm以上, 不含任何已知的矮秆基因;
宁春 4号、武春 3号和陇春 23含 Rht-B1b等矮秆基
因, 株高低于 90 cm。新疆的喀什白皮植株较高, 不
含任何已知的矮秆基因; 新春2号等较低, 分别含Rht-
B1b 等矮秆基因。说明利用已知的矮秆基因在四川
矮化育种中有一定作用, 但效果不显著, 其当前品
种很可能含有一些未知的矮秆基因; 而在云南、甘
肃和新疆效果明显。此外, 川麦 16、云麦 39和云麦
47、武春 3号和陇春 23等都携带 1B/1R易位系, 说
明 1B/1R 易位系在上述地区也得到一定应用, 可能
对产量改良也起到一定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四川是我国条锈病生理小
种变化十分频繁的热点地区, 其主栽品种川麦 42已
于 2008 年丧失条锈病抗性(杨武云, 个人通讯), 因
此, 我们主张利用国际上采用的微效多基因持久抗
性方法来培育抗病品种。自 2000年开始, CIMMYT
与四川开展了该方面的合作研究, 将四川育成品种
或稳定高代选系送往 CIMMYT 与其具有微效多基
因持久抗性且品质较好的选系杂交 , 在四川和
CIMMYT 穿梭选择, 目前已获得部分表现慢条锈性
且产量较高的高代品系[28], 08RC2525和 07RC391等
在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CIMMYT与云南也开展了
类似合作, 云麦 60 已于 2010 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
定。因此, 通过穿梭育种项目的实施, 在病害重发区
培育具有条锈病持久抗性品种是可能的。
需要说明的是, 本研究中云南和甘肃两点所选
材料包括了水地和旱地两种, 对产量遗传增益影响
较大, 把历史上育成的代表性水地和旱地品种种植
在同一种环境中分析其产量遗传增益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由于工作量巨大, 本研究未从生理性状方面
对产量遗传增益进行解析, 而当前小麦产量瓶颈的
突破将取决于生理性状的进一步改良, 灌浆期冠层
温差等指标的应用将促进产量遗传潜力的进一步提
高[29-30]。
4 结论
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品种的产量随育成年
份显著增加, 年遗传增益 0.34%~1.43%, 其中新疆
地区较高, 云南地区较低。产量遗传增益四川品种
表现与产量构成因子变化关系不密切; 云南品种主
要来自减少穗数和增加穗粒数; 甘肃品种主要来自
增加穗粒数; 新疆品种主要来自增加主穗粒重和收
获指数, 并与株高降低和早熟有一定关系。各地区
育成品种中 Rht-B1b 和 Rht-D1b 矮秆基因均来自
CIMMYT 种质 , 其产量潜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CIMMYT 种质的引进和有效利用, 其中四川和云南
主要利用 CIMMYT种质的条锈病抗性; 甘肃和新疆
主要利用其矮秆、高产、穗粒数多和适应性广泛的
特性。
References
[1] Zhou Y, He Z H, Sui X X, Xia X C, Zhang X K, Zhang G S. Ge-
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 the
Northern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from 1960 to 2000. Crop
Sci, 2007, 47: 245–253
[2] Zhou Y, Zhu H Z, Cai S B, He Z H, Zhang X K, Xia X C, Zhang
G S.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
the Southern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1949 to 2000.
Euphytica, 2007, 157: 465–473
[3] Zhuang Q-S(庄巧生). Chinese Wheat Improvement and Pedigree
Analysis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3 (in Chinese)
[4] Brancourt Hulmel M, Doussinault G, Lecomte C, Berard P,
Buanec B L, Trottet M. Genetic improvement of agronomic traits
of winter wheat cultivars released in France from 1946 to 1992.
Crop Sci, 2003, 43: 37-45
[5] Donmez E, Sears R G, Shroyer J P, Paulsen G M. Genetic gain in
yield attributes of winter wheat in the Great Plains. Crop Sci,
1762 作 物 学 报 第 37卷

2001, 41: 1412–1419
[6] McCaig T N, DePauw R M. Breeding hard red spring wheat in
western Canada: historical trends in yield and related variables.
Can J Plant Sci, 1995, 75: 387–393
[7] Perry M, Dòntuono M. Yield improvement and associated char-
acteristics of some Australian spring wheat cultivars introduced
between 1860 and 1982. Aust J Agric Res, 1989, 40: 457–472
[8] Calderni D F, Dreccer M F, Slafer G A. Genetic improvement in
wheat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a reexamination of previous re-
sults and the latest trends. Plant Breed, 1995, 114: 108–112
[9] Sayre K D, Rajaram S, Fischer R F. Yield potential progress in
short bread wheat in northwest Mexico. Crop Sci, 1997, 37:
36–42
[10] Ortiz Monasterio R, Sayre K D, Rajaram S, McMahon M. Ge-
netic progress in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under
four nitrogen rates. Crop Sci, 1997, 37: 898–904
[11] Wu Z-S(吴兆苏), Wei X-Z(魏燮中).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trends in yield and its associated traits of wheat cultivars in mid-
dle and low reaches of Yangtse River. Sci Agric Sin (中国农业科
学), 1984, 17(3): 14–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 Yu S-R(俞世蓉), Wu Z-S(吴兆苏), Yang Z-P(杨竹平). Genetic
improvement in yield and its associated traits of wheat cultivar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since 1970s. Sci Agric Sin (中国农
业科学), 1988, 21(4): 15–2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3] Tian X-M(田笑明).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trends in yield and
its associated traits of wheat cultivars in Xinjiang. Acta Agron Sin
(作物学报), 1991, 17(4): 297–3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14] Chen H-B(陈化榜), Li Q-Q(李晴祺). Genetic improvement in
yield and its associated traits of wheat cultivars in Shandong
province since 1950s. J Shandong Agric Unv (山东农业大学学
报), 1991, 22(1): 95–98 (in Chinese)
[15] Lei Z-S(雷振声), Lin Z-J(林作楫). Genetic improvement in yield
and its associated traits of wheat cultivars in Henan province. Sci
Agric Sin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28(suppl): 28–3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 Xu W-G(许为钢), Hu L(胡琳), Wu Z-S(吴兆苏), Gai J-Y(盖钧
镒). Studies o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yield and yield compo-
nents of wheat cultivars in mid-Shaanxi area. Acta Agron Sin (作
物学报), 2000, 26(3): 352–3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7] He Z-H(何中虎), Zhang A-M(张爱民). Advance of Wheat
Breeding in China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2 (in Chinese)
[18] Zhang Y(张勇), Wu Z-L(吴振录), Zhang A-M(张爱民), van
Ginkel M, He Z-H(何中虎). Adaptation of CIMMYT wheat
germplasm in Chines spring wheat regions. Sci Agric Sin (中国农
业科学), 2006, 39(4): 655–66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 He Z H, Rajaram S, Xin Z Y, Huang G Z, eds. A History of
Wheat Breeding in China. Mexico, D.F.: CIMMYT, 2001
[20] He Z H, Rajaram S. China/CIMMYT collaboration on wheat
breeding and germplasm exchange: results of 10 years of shuttle
breeding (1984–1994). Wheat Special Report No.46. Mexico,
D.F.: CIMMYT, 1997
[21] Pingali P L ed. CIMMYT 1989–1999 World Wheat Facts and
Trends. Global Wheat Research in a Changing World: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Mexico, D.F.: CIMMYT. 1999
[22] SAS Institute. SAS User’s Guide: Statistics. SAS Institute, Cary,
NC. 2000
[23] Becker W A. Manuel for Quantitative Genetics, 4th edn. Aca-
demic Enterprises Pullman, WA. 1984
[24] Yang W Y, Liu D C, Li J, Zhang L Q, Wei H T, Hu X R, Zheng Y
L, He Z H, Zou Y C. 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 and its utilization
for wheat genetic improvement in China. J Genet Genomics,
2009, 36: 539–546
[25] Wan X-L(宛秀兰).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daptability of
Mexican wheat varieties in China. Acta Agron Sin (作物学报),
1981, 17(4): 249–25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6] Yao J-B(姚金保), Zhou C-F(周朝飞), Qian C-M(钱存鸣), Yao
G-C(姚国才), Yang X-M(杨学明). The progress of the shuttling
breeding program between Jiangsu and CIMMYT. J Tritical
Crops (麦类作物学报), 1998, 18(5): 14–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7] Yuan H-M(袁汉民), Wu S-J(吴淑筠), Zhang F-G(张富国), Qian
X-X(钱晓曦). Studies on genetic resources of Mexican wheat in
Ningxia. Ningxia Agron & For (宁夏农林科技), 1998, (4): 8–1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8] Zou Y-C(邹裕春), Yang W-Y(杨武云), Zhu H-Z(朱华忠), Yang
E-N(杨恩年), Pu Z-J(蒲宗君), Wu L(伍铃), Zhang Y( 颙张 ),
Tang Y-L(汤永禄), Huang G(黄钢), Li Y-J(李跃建), He Z-H(何
中虎), Singh R, Rajaram S. Utilization of CIMMYT germplasm
and breeding technologies in wheat improvement in Sichuan,
China. Southwest China J Agric Sci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20(2):183–19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9] Fischer R A, Edmeades G O. Breeding and cereal yield progress.
Crop Sci, 2010, 50: 85–98
[30] Reynolds M, Foulkes M J, Slafer G A, Berry P, Parry M A J,
Snape J W, Angus W J. Raising yield potential in wheat. J Exp
Bot, 2009, 60: 1899–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