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actors Affecting the Frequencies of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in Maize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因素研究



全 文 :Vol. 30 , No. 4
pp. 398~402  Apr. , 2004
作  物  学  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第 30 卷 第 4 期
2004 年 3 月  398~402 页
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因素研究
王景雪1 ,2 , 3  孙 毅1 , 3  胡晶晶1  崔贵梅1 Ξ
(1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太原 030031 ;2 中山大学教育部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275)
摘  要  以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 ,就不同基因型、不同激素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建
立了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系统。方差分析表明 :玉米自交系的高频率再生受基因型、激素以及二者间的互作影响。其
中基因型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 ,再生植株的分化还受到诱愈培养基、分化培养基、诱愈培养基与分化培养基的互
作影响。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中由 N6 + 2 mgΠL 2 ,42D + 10 mgΠL AgNO3 + 300 mgΠL 脯氨酸 +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
+ 20 gΠL 蔗糖 + 10 gΠL 甘露醇组成最适培养基。诱导分化时 ,最适培养基成分为MS + 1 mgΠL 62BA + 0. 1 mgΠL IAA +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 + 30 gΠL 蔗糖。
关键词  玉米 ;植株再生 ;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 :S513
Factors Affecting the Frequencies of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in
Maize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WANGJing2Xue1 ,2 , 3 ,  SUN Yi1 , 3 ,  HU Jing2Jing1 ,  CUI Gui2Mei1
(1 The Agro2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Shanxi Province , Taiyuan 030031 , Shanxi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Gene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 Zhongs2
ha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275 , Guangdong , China)
Abstract  Four maize genotyp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callus induction and subsequent plantlet regenera2
tion in maize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Highly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tested inbred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of maize inbreds was affected by genotype , regeneration medium ,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otype and regeneration media. Genotyp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compared to callus inducing medium ,re2
generation medium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allus i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media. The optimum callus inducing medi2
um for immature embryos of maize was N6 basics + 2 mgΠL 2 ,42D + 10 mgΠL AgNO3 + 300 mgΠL proline + 500 mgΠL
hydrolytic casein + 20 gΠL sucrose + 10 gΠL mannitol . The optimum medium for plantlet regeneration was MS + 1 mgΠL
62BA + 0. 1 mgΠL IAA + 500 mgΠL hydrolytic casein + 30 gΠL sucrose.
Key words  Maize ; Plant regeneration ; Medium
  关于玉米的组织培养前人曾有过许多研究 ,已
有从幼胚[1~6 ] 、幼胚的芽顶端分生组织[7 ] 、胚叶[8 ] 、
幼苗切段[9 ] 、雌、雄幼穗[10~14 ] 、幼穗颖片[15 ] 、未成熟
花序[11 ,16 ] 、节间芽组织[17 ] 、胚乳[18 ] 等组织上诱导愈
伤组织并获得再生植株的报道。但是这些研究多集
中于从不同外植体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再生植
株 ,而未涉及玉米自交系高频率植株再生的条件。
然而 ,玉米自交系高频率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对于
进一步开展玉米基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玉米常规自交系为试材 ,以幼胚为外
植体 ,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培养基 ,对玉米再生植
株分化的影响 ,并由此建立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
系统。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供试玉米自交系 : E28 , 黄早四 ,太 16022 ,Mo17。
其中太 16022 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苏书文先生提供。其他材料均从种子部门购入。
1. 2  方法
玉米材料正常播期播种 ,在玉米盛花期人工自Ξ基金项目 :国家“863”项目 (20012AA2212131)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01200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攻关项目资助 ( YGX0302) 。
作者简介 :王景雪 (1961 - ) ,女 ,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研究。3 通讯作者 :孙毅 ,王景雪。
Received(收稿日期) :2002210208 , Accepted(接受日期) :2003208226.

交 ,在授粉后 11~14 d 取下雌穗 ,用 0. 1 % HgCl2 灭
菌 5 min ,无菌水冲洗 6~8 次 ,然后剥下幼胚接种于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 (见表 1) 中诱导产生愈伤组
织。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 ,移至诱导分化培养
基 (见表 1)中诱导产生再生植株。继代培养用原诱
导愈伤组织培养基或在原培养基中使 2 ,42D 浓度减
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继代培养期间培养条件为
26 ℃,暗培养。诱导分化再生植株时为 26 ℃,光照
12 h。
表 1  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培养基主要成分
Table 1  The contents of media for callus and regeneration induction
培养基
Medium
基本培养基
Basic medium
2. 42D
(mgΠL) 62BA(mgΠL) IAA(mgΠL) 培养基用途Application of media
ND2
ND2 B
ND4
ND4B
N6
 
 
 
2
2
4
4

0. 5

0. 5
MD2
MD2 B
MD4
MD4 B
MS无机盐
+ B5 有机物
MS salts + B5
organic matters
2
2
4
4

0. 2

0. 2
诱导愈伤组织
Callus induction
NB1 Ⅰ
NB1 Ⅰ
MB1 Ⅰ
NB0
N6
N6
MS
N6
1
2
1
0
0. 1
0. 1
0. 1
0
诱导组织分化
Tissues differentiation
induction
注 :所有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均附加 : 300 mgΠL 脯氨酸 , 10 mgΠL
AgNO3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 ,20 gΠL 蔗糖 ,10 gΠL 甘露醇。所有诱
导植株分化培养基均附加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 ,30 gΠL 蔗糖。所
有培养基 pH均为 5. 8 ,并添加 0. 6 %琼脂粉。
Notes : Extra components added for all of callus induction media are : proline
300 mgΠL , 10 mgΠL AgNO3 , 500 mgΠL hydrolytic casein , 20 gΠL su2
crose and 10 gΠL mannitol ; and those for all of regeneration media 500
mgΠL hydrolytic casein and 30 gΠL sucrose. Agar (0. 6 %) was added
and the pH was 5. 8 for all media.
愈伤组织上长出绿色小芽后 ,移入 MS +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的成苗培养基中。待小苗长到 3~
4 片叶时移入 1Π2 MS 无机盐 + 3 % 蔗糖 + 0. 6 %
琼脂粉的壮苗培养基中 ,大约经过 1 周的培养即可
移入温室。
1. 3  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3 次重复。每
个处理至少接种 30 个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频
率 ( CIF)和植株再生频率 ( PGF) 分别以下列公式计
算 :
CIF = (诱导出的愈伤总数Π外植体总数 ) ×
100 %
PGF = (再生植株数Π愈伤组织总数) ×100 %
(注 :再生植株数按一块愈伤组织最多分化一棵
再生植株计算。)
对 CIF 和 PGF 按下列公式进行数据转换 :
CIF′= 1 + CIF
PGF′= 1 + PRF
对 CIF′和 PGF′进行方差分析 ,并用 LSD 法进
行显著性差异比较。
2  试验结果
2. 1  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将玉米自交系幼胚接种后 1 周左右出现白色或
无色愈伤组织。除 Mo17 外所有材料在供试培养基
上均达到 100 %的出愈率 ,但不同材料愈伤组织的
状态有所不同。E28、黄早四初始愈伤组织为白色或
略带淡黄色 ,经过继代培养逐渐生长出淡黄色分散
性好的 Ⅱ型胚性愈伤组织 (见图 1) 。而从 Mo17 上
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则比较松软 ,白色或无色 ,出愈率
低于其他材料 ,且易出现特化现象 ,生长不出典型的
Ⅱ型胚性愈伤组织 ,继代后容易褐化 ,严重时导致死
亡。太 16022 为白色愈伤组织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
长 ,出现一些较为致密的块状愈伤组织。但是多数
仍能生长出分散性好的 Ⅱ型胚性愈伤组织。
图 1  E28 在 ND2 培养基上形成的Ⅱ型胚性愈伤组织
Fig. 1  The type Ⅱembryogenic calli of E28 in medium ND2
993 4 期 王景雪等 :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因素研究    

2. 2  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供试材料在上述诱愈培养基中 (无论是否有 62
BA 的存在) ,1 周左右均能 90 %以上的出愈率。这
表明 ,2 ,42D 在玉米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诱导中起决
定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 ,使用较高浓度的 2 ,42D
虽然能获得高出愈率 ,但并不利于形成胚性愈伤组
织。与 4 mgΠL 2 ,42D 相比 ,2 mgΠL 2 ,42D 较有利于诱
导出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4 mgΠL 2 ,42D 并配合使
用 0. 5 mgΠL 62BA 时 , 在多数材料中较容易诱导出
松散的愈伤组织 , 既不利于以后的继代培养 , 也不
利于形成胚性愈伤组织 ,且易出现特化细胞。当 2 ,
42D 浓度相同时不使用 62BA 的比配合使用 0. 5 mgΠ
L 62BA 的培养基更有利于生长胚性愈伤组织。在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上 ,N6 优于 MS 无机物 + B5 有
机物。
2. 3  基因型、激素对再生植株分化的影响
诱导出愈伤组织后 ,再经过 1~2 次继代培养 ,
然后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出再生植株。供试
材料在不同分化培养基上的幼苗平均分化率列于表
2。
表 2  供试材料在不同分化培养基上的平均幼苗分化率( %)
Table 2  The average regeneration percentages of
tested genotypes on various media
培养基
Medium
E28
太 16022
Tai 16022 黄早四HZ No. 4 Mo17
NB1 Ⅰ
NB2 Ⅰ
MB1 Ⅰ
NB0
37. 53
40. 00
76. 27
64. 10
6. 40
15. 00
45. 00
10. 00
29. 17
7. 50
69. 97
10. 00
1. 00
5. 00
0
0
  对表 2 原始资料进行数据转换 ,并进行方差分
析 ,结果见表 4。从中可以看出 ,本研究中所有处理
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 P < 0. 01) ,而重
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由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 :基因型、激素以及基因
型与激素的互作效应都对再生植株的分化具有显著
影响。由 F 值可知 ,这三者对植株再生的作用大小
依次为 :基因型 > 激素 > 基因型 ×激素。
进一步对表 2 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的结果
表明 ,MB1 Ⅰ培养基明显优于其他 3 种培养基。而
本试验所选用的 4 种基因型之间在再生植株的分化
能力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分化能力依次为 : E28
> 黄早四 > 太 16022 > Mo17。
从表 2 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基因型对再生植株
的分化率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基因型的分化率有明
显差异。在供试材料中 ,E28 表现最好 ,分化率最高
达 76. 27 %。而 Mo17 表现最差。黄早四和太 16022
介于二者之间。
表 2 还表明 ,激素对再生植株的分化也具有重
要影响。在本试验所选用的 4 种培养基中 ,MB1 Ⅰ
培养基有利于多数材料获得较高的分化率 (本实验
中 ,76. 27 % 的最高分化率就是在 MB1 Ⅰ培养基上
得到的) ,但对于象 Mo17 这样很难分化的材料却未
能表现出优势。只有 NB2 Ⅰ培养基使在其他培养基
上很难分化的 Mo17 得到了 5 %的分化率 (图 2) 。
图 2  E28 在 MB1 Ⅰ培养基上的高频率再生植株
Fig. 2  Regeneration plantlets of E28 with high
regeneration frequency in medium MB1 Ⅰ
2. 4  不同的诱愈培养基对再生植株分化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材料而言 ,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比较
容易 ,但是采用不同的诱愈培养基对在以后的分化
培养中能否产生再生植株有较大影响。为此 ,我们
选用 E28 作试材 ,用不同的诱愈培养基和分化培养
基进行了对分化率影响的研究。表 3 列出了 E28 在
不同的诱愈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上的分化率。在本
研究中 ,E28 在所有诱愈培养基中 ,均获得 100 %的
出愈率。
对表 3 原始资料进行数据转换和方差分析的结
果见表 4。由表 4 可知 ,诱愈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以
及二者的互作都对再生植株的分化率具有显著影
响。虽然在再生植株的分化中分化培养基起决定作
用 ,但是诱愈培养基对于以后的再生植株分化也起
004    作   物   学   报 30 卷  

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同一种分化培养基上 ,由于诱
愈培养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率。说明诱愈
培养基的选择是关系到能否获得高分化率的重要因
素之一。在本实验中 ,诱愈培养基为 ND2 时 ,愈伤
组织在 4 种分化培养基上都获得了最高分化率。
表 3  E28 在各种诱愈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上的平均分化率 %
Table 3  The average regeneration percentages of E28 on various media
培养基
Media
ND2 ND2B ND4 ND4B MD2 MD2B MD4 MD4B
NB1 Ⅰ
NB2 Ⅰ
MB1 Ⅰ
NB0
67. 14
51. 05
96. 67
86. 79
11. 28
31. 63
53. 64
36. 35
29. 03
22. 56
65. 11
70. 29
37. 37
35. 73
74. 06
49. 53
60. 49
47. 44
84. 89
77. 79
29. 33
29. 38
71. 93
54. 50
40. 00
59. 10
70. 42
74. 43
35. 55
47. 72
84. 56
59. 63
表 4  表 2 和表 3 原始资料的方差分析 3
Table 4  ANOVA analysis of data from tables 2 and 3
变异来源
Source of
variation
df SS MS F F0. 01
重复间
Replication
2
2
0. 1025
0. 0442
0. 0513
0. 0221
0. 5778
0. 3898
5. 39
4. 98
处理间
Treatment
15
31
321. 2608
212. 6151
21. 4174
6. 8586
241. 45898 3 3
120. 9630 3 3 2. 742. 03
因素 A 3
7
215. 8400
77. 4145
71. 9467
11. 0592
811. 1240 3 3
195. 0476 3 3 4. 512. 95
因素 B 3
3
48. 0146
109. 5178
16. 0049
36. 5059
180. 4386 3 3
643. 8430 3 3 4. 514. 13
A ×B 9
21
57. 4062
25. 6828
6. 3785
1. 2230
71. 9109 3 3
21. 5697 3 3 3. 062. 20
误差
Error
30
62
2. 67603
3. 5139
0. 0887
0. 0567
总变异
Total
47
95
324. 0236
216. 1732
注 : 3 表中每一栏中第一行的数据来源于表 2 的原始资料 ,第二行来
源于表 3 的原始资料。来源于表 2 资料的因素 A 为基因型 ,因素
B 为培养基 ;来源于表 3 资料的因素 A 为诱愈培养基 ,因素 B 为
分化培养基。3 3 达到 0. 01 显著水平。
Notes : 3 Data of 1st line of each column are from the original data of table 2 ,
those of the 2nd line are from table 3. For the data of table 2 , A is
genotype and B is medium ; for the data of table 3 , A is callus induc2
tion medium and B is regeneration medium. 3 3 Significant at 0. 01
level .
进一步对表 3 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的结果
表明 ,在玉米愈伤组织诱导中 ,2 mgΠL 2 ,42D 是较好
的选择 ,同时选用 N6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有利于以
后获得较高的分化率。在本试验中 ,ND2 和 MD2 是
最好的诱愈培养基 ;在分化培养基中 ,MB1 Ⅰ是最好
的分化培养基 ,这与上述用不同基因型得到的结果
相一致。这里 NB0 培养基明显优于 NB2 Ⅰ和 NB1 Ⅰ
培养基 ,这与上述用不同基因型得到的结果有所不
同 ,这是由于与其他材料相比 ,E28 具有较高的胚性
愈伤组织形成能力。
另外我们在诱导分化时还对愈伤组织的状态进
行了选择 ,在挑取黄色分散性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诱
导分化时 ,NB0 培养基较好 ,可以达到 80 %以上的
分化率。
2. 5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本实验中 ,起初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用原诱愈
培养基进行。结果表明 ,持续采用同样的诱愈培养
基 ,植株再生能力丧失较快。继代培养时 ,2 ,42D 的
浓度采用降低 —恢复 —降低 ,即 1 mgΠL —2 mgΠL —1
mgΠL 的循环方式较有利于保持高分化能力。另外 ,
降低培养温度 (如 22~24 ℃) 也有利于高分化能力
的保持。
2. 6  再生植株的移栽
从分化培养基分化出的再生植株长到 3~4 片
叶时移入壮苗培养基 ,即 1Π2 MS无机盐 + 3 % 蔗糖
+ 0. 6 % 琼脂粉。经过大约一周的壮苗培养后 ,可
移入无菌土中进行过渡培养 ,并逐渐增加光照强度。
再经 1~2 周 ,就可移入田间 ,在移入田间的最初一
周 ,应注意保持局部空间湿度 ,但也应注意湿度不能
太大 ,否则容易烂根 ,应以根表面土质疏松、不干、不
积水为好。
3  讨论
3. 1  关于玉米的组织培养 ,先前的研究结果已经证
明 ,植株再生的途径有二 ,一是器官发生途径 ,二是
体细胞胚胎发生。本实验中 ,植株再生主要是通过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
致[19 ,20 ] 。
3. 2  根据本实验结果 ,进行玉米愈伤组织诱导时 ,
2 ,42D 是关键因素 ,其最适宜浓度大约为 2 mgΠL。
这与孙红炜等[4 ]和吴敏生等[5 ]的结果一致。过高的
2 ,42D 和同时使用 62BA 并不利于以后的高频率再
生植株分化。这不同于王大元 (1984) [19 ] 的报道。
他认为 ,BA 有增强 2 ,42D 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作
用。3. 3  根据本试验结果 ,在玉米自交系再生植株
分化中 ,基因型、激素 (分化培养基)以及二者的互作
104 4 期 王景雪等 :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因素研究    

都对再生植株的分化起重要作用 ,其效应大小依次
为 :基因型 > 激素 > 基因型 ×激素。
3. 4  玉米自交系再生植株的分化除了受分化培养
基 (即激素)影响外 ,诱愈培养基以及分化培养基 ×
诱愈培养基都对再生植株的分化有显著影响 ,其效
应大小依次为 :分化培养基 > 诱愈培养基 > 分化培
养基 ×诱愈培养基。
3. 5  根据本实验结果 ,优化的玉米高效组织培养体
系应为 :以玉米幼胚为外植体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
培养基为 :N6 + 2 mgΠL 2 ,42D + 10 mgΠL AgNO3 +
300 mgΠL 脯氨酸 +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 + 20 gΠL
蔗糖 + 10 gΠL 甘露醇 ,诱导再生植株分化的培养基
为 :MS + 1 mgΠL 62BA + 0. 1 mgΠL IAA + 500 mgΠL
水解酪蛋白 + 30 gΠL 蔗糖 ,继代培养时选用培养
基 :N6 + 1~2 mgΠL 2 ,42D + 10 mgΠL AgNO3 + 300
mgΠL 脯氨酸 + 30 gΠL 蔗糖。
References
[1 ] Armstroing C L , Green C 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riable ,
embryogenic maize callu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2proline. Planta ,
1985 , 164 :207 —214
[2 ] Duncan D R , Williams M E , Zehr B E , WidholmJ M. The production of
callus capable immature embryos of numerous Zea mays genotypes.
Planta ,1985 , 65 :322 —332
[3 ] Ke X2Y(柯遐义) ,Zhang X2W(张秀文) ,Shi H2P (石和平) ,Li B2J
(李宝健) . A study on the culture of immature embryos of Zea mays .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1996 ,2 :9 —15
[ 4 ] Sun H2W(孙红炜) ,Shang Y2F(尚佑芬) ,Yang C2L (杨崇良) ,Zhao J2
H(赵玖华) ,Lu X2B(路兴波) ,Wang J2S (王吉升) . Study on factors
affecting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in maize. Shangdong
Agri Sci (山东农业科学) ,2002 , (11) :11 —15
[5 ] Wu M2S(吴敏生) ,Huang J2Q(黄健秋) ,Wei Z2M(卫志明) . Estab2
lishment of highly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of maize. Acta Phyto
Physio Sin (植物生理学报) ,2001 ,27 (6) :489 —494
[6 ] Zhou H2S(周洪生) . Callus initiation , maintenance and plant regenera2
  tion from embryos of sweet maize. Acta Agron Sin (作物学报) , 1993 ,
19 (1) :55 —62
[7 ] Bommineni V R , Walden D B , Greyson R I. Recovery of fertile plants
from isolated , cultured maize shoot apices. Plant Cell ,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89 , 19 (3) :225 —234
[8 ] Wang J2X(王景雪) ,Sun Y(孙毅) , Hu D2Y(胡冬焱) , Gao W2J (高
武军) ,Lu J2J (胡晶晶) .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maize embryo leaves.
Acta Agronomica Sinica (作物学报) ,2002 ,28 (1) :136 —139
[9 ] Santos M A , Torne J M , Blanco J L. Methods of obtaining maize totipo2
tent tissues. I. Seedling segments culture. Plant Sci Lett , 1984 , 33 :
309 —315
[10 ] Hodges T K, Kamo K K, Imbrie C W , Becwar M R. Genotype speci2
ficity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regeneration in maize. BioΠTechno2
logy ,1986 , 4 (3) :219 —223
[11 ] Rhodes C A , Green C E , Phillips R L. Regenerable maize tissue cul2
tures derived from immature tassels. Maize Genet Coop Newsletter ,1982 ,
56 :148 —149
[12 ] Rhodes C A , Green C E , Phillips R L. Factors affecting tissue culture
initiation from maize tassels. Plant Science ,1986 , 46 :225 - 232
[13 ] Xie Y2J (谢友菊) . Chen L (陈鹂) . Dai J2R(戴景瑞) . Study of so2
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maize. Acta Genetica Sin2
ica (遗传学报) ,1986 , 13 (2) :113 —119
[14 ] Wu J2D (吴家道) . Communications regenerated plants from maize
young inflorescence. Plant Physiology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82 ,
(2) :41 —42
[15 ] Suprasanna P , Rao K V , Reddy G M.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glum
calli of maize ( Zea mays L. ) . Theor Appl Genet ,1986 ,72 :120 —122
[16 ] Li X2Y(李效宇) ,Xu L2Z(徐龙珠) ,Zhang G2F(张根发) , High fre2
quency induction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young inflorescences cul2
ture of maize. Acta Bot Boreal2Occident Sin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17
(3) :405 —409
[17 ] Taylor KB , Ryan P. Plan regeneration via organogenesis and embryo2
genesis in the maize inbred line B 73. Plant Sci ,1985 , 41 :125 - 132
[18 ] Racchi M L , Manzocchi L A. Anthocyanin and proteins as biochemical
markers in maize endosperm cultures. Plant Cell Rep ,1988 , 7 :78 —81
[19 ] Wang D2Y(王大元) . Cell culture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cereal
plants.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杂志) ,1984 ,6 :
16 —20
[20 ] Zhang S2L (张树录) .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tissue culture of grass
family.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
(6) :15 —20
204    作   物   学   报 3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