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traspecific Functional Trait Variation in a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along Latitude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



全 文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
苏文华ꎬ 施  展ꎬ 杨  波ꎬ 杨建军ꎬ 赵冠华ꎬ 周  睿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ꎬ 昆明  650091)
摘要: 对滇石栎分布区的南部边缘到北部边缘的 8个种群进行取样ꎬ 分析叶片的比叶重、 叶密度、 低温敏
感度和 Fv / Fm 4个功能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ꎬ 主要探讨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程度ꎬ 种群、 个体和叶
片间的差异对功能性状变异的相对贡献ꎬ 以及种群叶片功能性状变化与生境纬度和气温的关系ꎮ 研究结果
显示ꎬ 4个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分别为 16􀆰 0%、 17􀆰 7%、 21􀆰 1%和 4􀆰 01%ꎮ 种内的变异源来自种群、
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ꎬ 其中种群间和叶片间的差异贡献最大ꎮ 生境气温与比叶重和 Fv / Fm 分别有显著的负
相关和正相关关系ꎬ 与叶密度和低温敏感度分别呈开口向下和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ꎮ 在 4个性状的主成份
分析显示ꎬ 没有一个种群更靠近第 1和第 2主成份的原点ꎬ 分布区边缘种群位于第一轴的两侧ꎮ 研究结果表
明ꎬ 物种在分布区内为适应环境变化叶片功能性状产生变化ꎬ 没有一个种群可代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功能性
状数量特征ꎮ 在研究植物种功能性状的平均值或进行功能性状的种间比较时ꎬ 种内变异不能被忽视ꎮ
关键词: 比叶重ꎻ 干物质含量ꎻ 耐霜力ꎻ Fv / Fmꎻ 分布区
中图分类号: Q 9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5)03-309-09
Intraspecific Functional Trait Variation in a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along Latitude
SU Wen ̄huaꎬ SHI Zhanꎬ YANG Boꎬ YANG Jian ̄junꎬ ZHAO Gun ̄huaꎬ ZHOU Rui
(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botanyꎬ Yunnan Universityꎬ Kunming 650091ꎬ China)
Abstract: We quantified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and covariation of leaf mass per area (LMA)ꎬ leaf dry matter con ̄
centration (LD)ꎬ leaf frost sensitivity (LFS) and Fv / Fm of leaves of 8 Lithocarpus dealbatus populations acros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from north to south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and whether it i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ꎬ latitude and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variation ( coefficient of varia ̄
tion) of LMAꎬ LDꎬ LFS and Fv / Fm were 16􀆰 0%ꎬ 17􀆰 7%ꎬ 21􀆰 1% and 4􀆰 01% respectively. The total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was contributed by the difference among populationsꎬ individuals and leaves. The difference among popula ̄
tions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total variation in LMAꎬ LD and Fv / Fmꎬ whereas the difference among leaves accoun ̄
ted for the largest total variation in LFS. On population levelꎬ LMA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ed to the latitude
and Fv / Fm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ꎬ but LD and LFS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latitude. LMA decreased while Fv / F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LD was a downward quadratic variationꎬ and
LFS was upward with the increase of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four functional
traits showed that no population was located nearer to the origi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ꎬ and
populations at the edge of distribution area located at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axis. The results sug ̄
gest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could cause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f functional traits. There
is no population could represent a species in functional traits. When an average trait value for species is considered
and trait comparisons are done among speciesꎬ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f traits could not be ignored.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5ꎬ 37 (3): 309~317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514107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260111)
收稿日期: 2014-07-25ꎬ 2014-09-29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苏文华 (1962-) 男ꎬ 教授ꎬ 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ꎮ E ̄mail: whsu@ynu􀆰 edu􀆰 cn
Key words: Leaf mass per areaꎻ Leaf dry matter concentrationꎻ Leaf frost sensitivityꎻ Fv / Fmꎻ Distribution area
  作为可测量的个体性状ꎬ 植物功能性状因其
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适合度 (Lavorel 等ꎬ
1997ꎻ Violle等ꎬ 2007)ꎬ 被用作为植物与环境关系
的可见和可度量的指标或参数ꎬ 可反映植物对生
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McIntyre 等ꎬ 1999)ꎮ 通过
功能性状可将物种、 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结构与
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过程及生态功能联系起来ꎬ
揭示植物物种、 群落和生态系统沿环境梯度的变
化规律 (Diaz 和 Cabidoꎬ 2001ꎻ McGill 等ꎬ 2006ꎻ
Westoby和Wrightꎬ 2006)ꎬ 植物功能性状及相关
研究在过去十年中一直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领域之一ꎮ 物种间功能性状数量值的对比被广泛
用来研究功能性状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或性状间的
权衡 (Reich等ꎬ 2003ꎻ Diaz等ꎬ 2004ꎻ Thuiller等ꎬ
2004ꎻ Wright等ꎬ 2005)ꎮ 目前的研究通常是一两
个种群的少数个体测量平均值代表物种ꎮ Cornel ̄
issen等 (2003) 为了能总结出物种功能性状变化
规律ꎬ 提出了世界范围标准化采样方法ꎬ 大多数
功能性状都只推荐一个物种 10 株植物ꎬ 每株 3~
10个测量器官ꎮ 尽管植物功能性状在种间和种内
都会变化ꎬ 而对物种功能性状种内的变化了解不
多 (Alonso和 Herreraꎬ 2001ꎻ Hulshof和 Swensonꎬ
2010ꎻ Albert 等ꎬ 2010ꎻ Fajardo 和 Piperꎬ 2011)ꎮ
最近的研究显示ꎬ 当考虑种内变化后ꎬ 原来性状
参数间的关系以及沿环境梯度物种性状的变化
模式都可能要发生相当程度的变化 (Cianciaruso
等ꎬ 2009ꎻ Hulshof和 Swensonꎬ 2010ꎻ Messier 等ꎬ
2010)ꎮ 种内功能性状变化已被发现会对群落和
生态系统特征 (Poorter 等ꎬ 2009)ꎬ 如养分和碳
循环 (Diaz等ꎬ 2007) 产生显著地影响ꎮ
在环境梯度上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不仅受到
环境的影响ꎬ 还受系统发育的影响 (Falsensteinꎬ
1985ꎻ Wright等ꎬ 2007)ꎮ 在种内水平的研究可以
弱化系统发育的影响ꎬ 凸显环境对功能性状变化
的影响ꎮ 已开展的种内功能性状变化的研究多强
调环境梯度ꎬ 如纬度、 经度和海拔的变化 (Corde ̄
ll等ꎬ 1998ꎻ Ryser 和 Aeschlimannꎬ 1999)ꎮ 但少
有考虑个体在该物种分布区内的相对位置ꎬ 如边
缘区和分布中心区等位置对功能性状的影响ꎬ 有
的研究区域只涉及分布区的局部ꎬ 研究结果对种
内功能性状变化的程度和方式的了解是有限的ꎮ
此外ꎬ 植物物种自然分布区及其成因也是生态学
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Guisan 和 Thuillerꎬ 2005ꎻ
Chuineꎬ 2010)ꎬ 揭示种内功能性状在分布区内
从中心区到边缘区的变化有助于解释物种分布区
范围的形成机制 (Chuineꎬ 2010)ꎮ
滇石栎 ( Lithocarpus dealbatus) 为壳斗科石
栎属常绿乔木ꎬ 是中国西南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
叶林的优势和常见物种ꎬ 分布区主要从云南南部
到四川南部ꎬ 贵州西部至高黎贡山西坡ꎬ 海拔
1 400~2 500 m 的亚热带区域ꎬ 老挝、 越南和泰
国也有零星分布 (徐永椿等ꎬ 1990)ꎮ 根据中国
数字化标本馆 130份标本采集地的信息ꎬ 分布区
的最南边大致在云南红河州屏边县、 临沧永德县ꎬ
最北至四川凉山州冕宁县ꎮ
本文对滇石栎分布区域的南部边缘到北部边
缘的 8个种群进行取样ꎬ 测定叶片的比叶重、 叶
密度、 低温敏感性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Fv / Fm 4
个功能性状ꎬ 揭示其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程
度沿纬度的变化规律ꎻ 探讨不同地点种群间ꎬ 同
一种群个体间和同一个体叶片间的差异及其在总
的种内变异中的相对贡献ꎻ 生境气温差异与种内
叶片功能性状变化的关系ꎮ
1  研究方法
1􀆰 1  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处理
采样从滇石栎分布区的最南边缘云南红河州屏边县
(N23°22′)ꎬ 到最北边缘四川凉山州冕宁县 (N28°33′)ꎬ
中间分别在云南通海县、 新平县、 昆明市和武定县ꎬ 以
及四川会理县、 德昌县各选一种群ꎬ 共 8个地点 (表 1)ꎮ
南北直线距离约 400 kmꎬ 气候带跨越了中亚热带和北亚
热带ꎮ 南北年均气温有约 5 ℃的差异ꎬ 最冷月均温也有约
5 ℃的差异ꎬ 年均降水量有 300 mm以上的差异 (表 1)ꎮ
为了使数据能整合到世界叶片功能性状数据库ꎬ 采
样以 Cornelissen等 (2003) 制定的世界范围植物功能性
状标准化采样方法为基础ꎬ 针对本研究的需要作了调
整ꎮ 每个地点选择能被阳光照射到侧面的 30 株滇石栎
植株ꎬ 用高枝剪在 3~5 m高处剪取有 30~50片叶且没有
被遮阴的枝条ꎬ 选取 9 片完全展开、 没有病虫害的当年
生叶片装入自封袋带回室内ꎮ 当日用 0􀆰 001 g 的电子秤、
0􀆰 001 mm的电子千分尺和叶面积仪测定叶片鲜重、 厚
013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度、 面积ꎬ 叶片在烘箱 70 ℃烘至恒重ꎬ 测量其干重ꎮ 从
植株采集的叶片随即暗适应 4 h 后ꎬ 用叶绿素荧光仪
(PAM 2000ꎬ Walzꎬ Germany) 测定 Fv / Fmꎮ 比叶重是叶
片单位面积的重量ꎬ 为叶片干重除以其面积 (Cornelissen
等ꎬ 2003)ꎮ 低温敏感度以叶片-8 ℃处理 14 h 后的电导
流失率百分数 (PEL) 表示 (Cornelissen等ꎬ 2003)ꎬ 百分
数越高越容易受低温危害ꎮ 如采集当天不能测量低温敏
感度时ꎬ 叶片被放入 1~4 ℃的冷藏箱在 24 h内返回实验
室ꎮ 叶密度按 Shipley和 Vu (2002) 方法计算ꎬ 为叶片干
重除以其体积 (面积乘厚度)ꎮ
采样地点的气候数据为最近气象站的气象数据ꎬ 其
中温度数据依据气象站与采样点海拔差ꎬ 以海拔每升高
100 m下降 0􀆰 6 ℃的气温海拔递减率 (吴宁和罗鹏译ꎬ
2009) 修订ꎮ
1􀆰 3  数据分析
每个地点 (种群) 内选择 30株个体ꎬ 每个体选 30~
50片叶的 1个枝条ꎬ 枝条上有代表性的 6 片叶被取样进
行叶片功能性状分析ꎮ 其中随机选择 3 片叶ꎬ 每片分别
测量叶片面积、 厚度、 鲜重和干重ꎬ 计算比叶重和叶密
度ꎬ 其余 3片进行叶绿素荧光分析和耐霜力分析ꎮ 各功
能性状共测量了 240个植株的 720片叶ꎮ
为了同时获得不同空间尺度上滇石栎叶片功能性状
数值的差异情况ꎬ 采用了地点 (种群)、 个体 (植株)、
叶片依次嵌套的嵌套方差分析 (Sokal 和 Rohlfꎬ 2001)ꎮ
在不同尺度检验的差异显著性ꎬ 计算出不同空间尺度的
变异对种内总变异的贡献率ꎮ 性状的变异程度以变异系
数表示ꎮ 所有统计分析是在 SPSS13􀆰 0软件中进行ꎮ
2  研究结果
2􀆰 1  种内叶片功能性状变异
滇石栎叶片的比叶重、 叶密度和 Fv / Fm 以及
低温敏感度平均值分别为 126􀆰 97 g / m2、 485􀆰 92
kg / m3、 0􀆰 78和 51􀆰 4%ꎬ 但四个功能性状数值在
从分布区南到北的 8 个种群间存在较大的变异
(表 2)ꎬ 总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15􀆰 97%、 17􀆰 73%、
4􀆰 01%和 21􀆰 09%ꎮ 比叶重、 叶密度和 Fv / Fm 主
要变异来自不同地点种群间的差异ꎬ 分别占总变
异的 43􀆰 4%、 67􀆰 2%和 43􀆰 9% (表 3)ꎬ 而叶片
低温敏感度主要变异来自叶片间的差异ꎬ 占总变
异的 60􀆰 5%ꎮ 其次ꎬ 个体间的差异解释了 31􀆰 51%
的比叶重变异ꎬ 而对叶密度和低温敏感度变异的
解释度较低ꎬ 不足 10% (表 3)ꎮ
    种群内个体间的差异不是种内总变异的第一
来源ꎬ 但 4个功能性状在种群内个体的数据有一
定的离散 (图 1)ꎮ 平均种群水平的变异系数分别
为ꎬ 比叶重 10􀆰 92%、 叶密度 8􀆰 78%、 低温敏感度
14􀆰 93%、 Fv / Fm 2􀆰 06%ꎮ 同一性状在不同种群的
均值会有所不同ꎬ 在种群间出现差异 (图 1)ꎮ
2􀆰 2  纬度和温度对滇石栎叶片性状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 8个取样地主要分布在东经 102°
两侧 (表 1)ꎬ 经度变化不大ꎬ 但跨越 5 个纬度ꎮ
4个功能性状中ꎬ 比叶重和 Fv / Fm 与纬度间在种
表 1  8个采样点生境基本信息一览表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collection sites of Lithocarpus dealbatus
屏边 PB 通海 TH 新平 XP 昆明 KM 武定 WD 会理 HL 德昌 DC 冕宁 MN
纬度 Latitude / ° N23􀆰 17 N24􀆰 10 N24􀆰 17 N24􀆰 93 N25􀆰 53 N26􀆰 50 N27􀆰 43 N28􀆰 63
经度 Longitude / ° E103􀆰 53 E102􀆰 75 E101􀆰 85 E102􀆰 60 E102􀆰 40 E102􀆰 08 E102􀆰 10 E102􀆰 25
样地海拔 Elevation / m 1400    2000    1950    2150    2250    2090    1978    2200   
年均温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 ℃ 16􀆰 4 14􀆰 4 14􀆰 7 13􀆰 1 12􀆰 1 13􀆰 8 14􀆰 1 11􀆰 4
最冷月温
Coldest month temperature / ℃ 9􀆰 1 7􀆰 9 8 6􀆰 9 4􀆰 2 4􀆰 8 6􀆰 6 3􀆰 4
年降水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 mm 1621􀆰 4  870􀆰 3  952􀆰 7 1035􀆰 3  1008􀆰 6  1160    1049    1095   
表 2  滇石栎叶片性状种内变异
Table 2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f Leaf mass per area (LMA)ꎬ leaf density (LD)ꎬ leaf frost sensitivity (LFS)ꎬ
and Fv / Fm statistics in the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growing in eigh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N 均值 Mean 范围 Range 标准差 SE 变异系数 CV
比叶重 LMA (g / m2) 240 126􀆰 97 72􀆰 19~171􀆰 18 20􀆰 27 15􀆰 97
叶密度 LD (kg / m3) 240 485􀆰 92 259􀆰 44~693􀆰 78 86􀆰 13 17􀆰 73
低温敏感度 LFS / % 240 51􀆰 44 25􀆰 72~82􀆰 36 10􀆰 85 21􀆰 09
Fv / Fm 240 0􀆰 78 0􀆰 67~0􀆰 85 0􀆰 03 4􀆰 01
1133期                      苏文华等: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                         
表 3  滇石栎种内性状地点、 植株和叶片间差异的嵌套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The nested ANOVA on functional traits of Lithocarpus dealbatus across three nested scales:
locationsꎬ individuals and leaves from eight locations
性状 Trait  来源 Source 总方差Sum of square df
平均方差
Mean square F Sig.
对种内变异贡献率
Percentage of total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 %
比叶重 LMA  种内地点间 Locations 135800􀆰 2 7 19400􀆰 04 160􀆰 42 0􀆰 000 43􀆰 40
个体间 Individuals 133765􀆰 3 232 576􀆰 574 4􀆰 77 0􀆰 000 31􀆰 51
叶片间 Leaves 58049􀆰 2 480 120􀆰 936 25􀆰 09
叶密度 LD  种内地点间 Locations 4031740 7 575962􀆰 9 248􀆰 21 0􀆰 000 67􀆰 15
个体间 Individuals 1084717 232 4675􀆰 506 2􀆰 02 0􀆰 000 8􀆰 30
叶片间 Leaves 1113842 480 2320􀆰 503 24􀆰 55
低温敏感度  种内地点间 Locations 42904􀆰 42 7 6129􀆰 204 49􀆰 08 0􀆰 000 32􀆰 06
LFS  个体间 Individuals 39678􀆰 54 232 171􀆰 0282 1􀆰 37 0􀆰 002 7􀆰 45
叶片间 Leaves 59946􀆰 03 480 124􀆰 888 60􀆰 49
Fv / Fm   种内地点间 Locations 0􀆰 248665 7 0􀆰 036    109􀆰 72 0􀆰 000 43􀆰 9 
个体间 Individuals 0􀆰 193224 232 0􀆰 000833 2􀆰 57 0􀆰 000 19􀆰 3 
叶片间 Leaves 0􀆰 15541  480 0􀆰 000324 36􀆰 8 
图 1  不同地点叶片性状参数数值的箱点图
PB屏边ꎬ TH通海ꎬ XP 新平ꎬ KM昆明ꎬ WD武定ꎬ HL会理ꎬ DC德昌ꎬ MN冕宁ꎻ 平均值为水平横线代表ꎬ 25%和 75%的数据
范围以箱和标准差表示ꎬ 独立的园点代表极端数据ꎮ 不相同字母表示地区间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Fig􀆰 1  Box ̄plots of leaf mass per area (LMA)ꎬ leaf dry matter concentration (LD)ꎬ leaf frost sensitivity (LFS)ꎬ and Fv / Fm of the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growing in eight different locations—Pinbian (PB)ꎬ Tonghai (TH)ꎬ Xinping (XP)ꎬ Kunming (KM)ꎬ
Wuding (WD)ꎬ Huili (HL)ꎬ DeChan (DC) and Mianning (MN). The medianvalue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horizontal lineꎬ
quartiles (25 and 75% percentiles) by boxes with error bars. Extreme data values are plotted with individual markers.
Different letters denote significantly differernce between areas at P < 0􀆰 05
213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群水平表现出显著地相关 (R = 0􀆰 758ꎬ P = 0􀆰 029ꎻ
R= -0􀆰 774ꎬ P= 0􀆰 024)ꎮ 比叶重是分布区最南边
屏边种群的最低 (102􀆰 11 g / m2)ꎬ 随生长地纬度
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图 2)ꎬ 最北边德昌和冕宁
种群的最高ꎬ 分别为 140􀆰 50 g / m2和 144􀆰 56 g / m2ꎮ
在种群水平上ꎬ 纬度的变化可解释约 60%的比
叶重的变异 (P = 0􀆰 028)ꎮ 叶密度最南边屏边种
群的最低 (339􀆰 39 kg / m3)ꎬ 同样位于南部的通
海种群的最高 (576􀆰 11 kg / m3)ꎬ 但在种群水平
上与纬度没有相关性 (P = 0􀆰 696)ꎮ 叶片的 Fv /
Fm 为最南边屏边种群的最高 (0􀆰 8298)ꎬ 最北边
冕宁种群最低 (0􀆰 7730)ꎬ 随生长地纬度增加逐
渐降低 (图 2)ꎬ 纬度变化可解释约 60%的变化
(P= 0􀆰 016)ꎮ 表示低温敏感度的低温处理细胞
流失率的最高值出现在最北边冕宁种群和北部的
武定种群ꎬ 分别为 60􀆰 6%和 58􀆰 6%ꎬ 最低值出
现在中部昆明种群和北部的德昌种群ꎬ 分别为
39􀆰 4%和 41􀆰 2%ꎮ 低温敏感度与生境纬度没有表
现出相关性 (P= 0􀆰 121)ꎮ
滇石栎的 8个不同纬度采样地点的年均气温
存在不同 (表 1)ꎬ 4个叶片功能性状随生境气温
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图 3)ꎮ 叶片的比叶重与
生境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 = -0􀆰 436ꎬ P =
0􀆰 000)ꎬ 生境气温变化可解释 46􀆰 3%的叶片比
叶重的变化 (P= 0􀆰 000) (图 3)ꎮ 生境气温与叶
片的 Fv / Fm 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 0􀆰 591ꎬ P
= 0􀆰 000)ꎬ 生境气温变化可解释 54􀆰 4%的叶片
Fv / Fm 的变化 (P = 0􀆰 000) (图 3)ꎮ 叶密度和低
温敏感度与生境温度的关系较复杂ꎬ 生境气温在
11 ℃ ~14 ℃范围随温度升高ꎬ 叶片的干物质密
度逐渐升高ꎬ 叶片的低温敏感度逐渐下降ꎻ 生境
气温超过 14 ℃后ꎬ 随温度升高ꎬ 叶密度逐渐下
降ꎬ 叶片的低温敏感度逐渐升高ꎮ 叶密度随生境
气温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 (P = 0􀆰 000)ꎬ 温
度变化可解释 56􀆰 9%叶密度的变化 (图 3)ꎮ 叶
片的低温敏感度随生境气温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变化 (P = 0􀆰 000)ꎬ 温度变化可解释 30􀆰 2%低温
敏感度的变化 (图 3)ꎮ
2􀆰 3  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 8个地点的所有个体水平上 4个叶片功能
性状间ꎬ 有 3 对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表 4)ꎮ 但在一个地点的种群内个体水平上ꎬ 性
状间会表现出不同的关系ꎮ 通海、 新平、 会理和
德昌种群的 4 个功能性状间没有相关关系ꎬ 屏
边、 武定和冕宁种群只有叶密度与比叶重有相关
关系ꎬ 昆明种群比叶重与叶密度和 Fv / Fm 存在
相关关系ꎮ 当把没有相关性的通海和德昌种群合
并分析ꎬ 叶密度与比叶重和 Fv / Fm 以及低温敏感
度与 Fv / Fm 间又表现出了显著的相关关系ꎬ 相关
系数分别为 0􀆰 372、 0􀆰 453 和 0􀆰 385 (P = 0􀆰 003ꎬ
0􀆰 000ꎬ 0􀆰 002)ꎮ
2􀆰 4  种群间 4个功能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个功能性状在分布区内的空间变化方式各
自不同ꎬ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 4 个性状压缩到
2个轴上 (图 4)ꎮ 第一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的
55􀆰 4%ꎬ 主要包含比叶重、 叶密度和 Fv / Fm 的变异ꎮ
图 2  8个生境纬度与叶片比叶重和 Fv / Fm 的回归分析
Fig􀆰 2  Regression of leaf mass per area (LMA) and Fv / Fm of the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against the latitude of the locations
3133期                      苏文华等: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                         
图 3  8个生境气温与叶片性状的回归分析
Fig􀆰 3  Regression of leaf mass per area (LMA)ꎬ leaf dry matter concentration (LD)ꎬ leaf frost sensitivity (LFS)ꎬ
and Fv / Fm of the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against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
图 4  滇石栎 8个地点种群叶片 4个功能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PB屏边ꎻ TH通海ꎻ XP 新平ꎻ KM昆明ꎻ WD武定ꎻ
HL会理ꎻ DC德昌ꎻ MN冕宁
Fig􀆰 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for 4 functional traits
of leaves of Lithocarpus dealbatus growing in eight different
locations———Pinbian (PB)ꎬ Tonghai (TH)ꎬ Xinping (XP)ꎬ
Kunming (KM)ꎬ Wuding (WD)ꎬ Huili (HL)ꎬ
DeChan (DC) and Mianning (MN)
表 4  8地点种内所有个体性状间的总相关性系数
Table 4  Correlation among leaf mass per area (LMA)ꎬ leaf dry
matter concentration (LD)ꎬ leaf frost sensitivity (LFS)ꎬ and
Fv / Fm of the tree species Lithocarpus dealbatus
growing in eight different locations
叶密度
LD
低温敏感度
LFS
  Fv / Fm
比叶重 LMA 0􀆰 6638∗∗ 0􀆰 1181 -0􀆰 2611∗∗
叶密度 LD -0􀆰 0848 -0􀆰 2631∗∗
低温敏感度 LFS -0􀆰 1014
第二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的 32􀆰 9%ꎬ 主要包含低
温敏感度的变异ꎮ 8 个种群中ꎬ 没有一个种群比
其它更显著地靠近两轴的中心ꎮ 最南和最北的两
个边缘种群分布在第一主成分轴的两端ꎮ 作为最
接近纬度分布中央的武定种群ꎬ 并不是最靠近两
轴中心 (种内平均值) 的ꎮ
413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3  讨论
我们在滇石栎分布区从最南边缘到最北边缘
400 km 范围内ꎬ 分别选取了 8 个地点的不同滇
石栎种群ꎮ 8个实验点的气候从南亚热带气候到
北亚热带气候ꎬ 生境的气温和降水都有相当的差
异 (表 1)ꎮ 我们测定的滇石栎叶片比叶重、 叶密
度、 低温敏感度和 Fv / Fm 4 个功能性状都存在显
著的种内变化ꎬ 种内总的变异系数在 4% ~ 21%
之间ꎮ 叶片比叶重的变异最大ꎬ Fv / Fm 最小ꎮ 比
叶重的种内总的变异系数为 16􀆰 0%ꎬ 低于智利
安第斯山的广布落叶植物 Nothofagus pumilio 和
Embothrium coccineum (分别为 21􀆰 1%、 26􀆰 5%)
(Fajardo和 Piperꎬ 2010ꎻ Souto 等ꎬ 2009)ꎮ 滇石
栎和安第斯山 2个树种的叶片比叶重的种内变异
没有超过 30%ꎬ 都显著地低于北半球常绿阔叶
树种叶片比叶重的种间变异 (54􀆰 6%) (Hallik
等ꎬ 2009) 和世界范围叶片比叶重的种间总变异
(86􀆰 7%) (Wright等ꎬ 2004)ꎮ
滇石栎功能性状在不同地点的种群间ꎬ 同一
种群的不同个体间以及同一个体不同叶片都会出
现差异ꎮ 种群、 个体和叶片间功能性状的差异对
总的种内变异都有影响ꎬ 但它们对不同功能性状
的总变异贡献程度却有所不同 (表 2)ꎮ 我们研
究的 4 个性状中ꎬ 比叶重、 叶密度和 Fv / Fm 的
种内总变异源主要来自种群间的差异ꎬ 叶片低温
敏感度的主要来自叶片间的差异ꎬ 个体间的差异
是比叶重变异第二来源ꎮ Cornelissen 等 (2003)
提出了世界范围植物功能性状采样方法ꎬ 推荐叶
片功能性状的采用为 10棵植株ꎬ 每株 2片叶片ꎮ
从我们的结果来看ꎬ 这样的采样难于反映物种水
平叶片功能性状的基本特征ꎮ
滇石栎的自然分布区从最南边到最北边ꎬ 跨
越了 5个纬度ꎮ 4 个功能性状中ꎬ 比叶重和 Fv /
Fm 与纬度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图 2)ꎮ 但纬
度变化不是直接影响包括植物在内的生物的生命
活动ꎬ 而是通过温度和降水等气象因子的变化间
接地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ꎮ 我们没有各
种群生境的气候数据ꎬ 只能以最近的气象站的气
象数据并通过海拔校正值代表生境的年均气温数
值ꎮ 研究发现ꎬ 比叶重、 叶密度、 低温敏感度和
Fv / Fm 4个叶片功能性状都表现出随生境气温变
化而有规律的变化 (图 3)ꎮ 滇石栎种内叶片比
叶重与生境年均气温呈负相关ꎬ 这与常绿物种种
间比叶重与生境年均气温的关系一致 (Wright
等ꎬ 2005)ꎮ 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ꎬ 热量梯度对
植物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均具有很强
的控制作用ꎮ
叶密度 (Leaf dry matter concentrationꎬ LD) 在
研究中应用不多ꎬ 因为有些叶片的体积不易测
量ꎮ 大多数研究者以容易测量的叶干物质含量
(单位饱和鲜重的干重ꎬ Leaf dry matter contentꎬ
LDMC) 替代ꎮ 有研究表明ꎬ 在种间比较时可用
干物质含量ꎬ 而在种内水平比较或要更精准地了
解叶片变化时ꎬ 需直接测量叶密度 ( Shipley 和
Vuꎬ 2002)ꎮ 叶片干物质密度和含量与植物的生
长和生存状态有重要联系 ( Garnier 等ꎬ 2001ꎻ
Shipley和 Vuꎬ 2002)ꎬ 是反映植物资源利用对策
的主要指标 (Garnier 等ꎬ 2001)ꎮ 低的叶密度和
含量代表生物量快速生产对策ꎬ 而高的叶密度则
是资源有效保护对策 (Grime 等ꎬ 1997ꎻ Poorter 和
Garnierꎬ 1999ꎻ Ryser和 Urbasꎬ 2000)ꎮ 生物量快
速生产对策的物种在资源丰富的生境有利ꎬ 资源
有效保护对策物种在资源相对匮缺的生境有利ꎮ
8个种群叶片的叶密度南边屏边种群的最低ꎬ 植
株更偏向于生物量快速生产对策ꎮ 北边种群的叶
密度比南边的高ꎬ 植株偏向于资源有效保护对
策ꎬ 北部边缘与南边相比生境出现了资源限制或
胁迫ꎮ
在 4个性状中ꎬ Fv / Fm 值的种内变异最小ꎬ 变
异系数仅为 4􀆰 0%ꎮ Fv / Fm 在高等维管束植物中
的正常值在 0􀆰 75~0􀆰 84ꎬ 低的 Fv / Fm 是植物受到
胁迫的指标 (Demmig ̄Adams和Adamsꎬ 1992)ꎮ 滇
石栎分布区从南到北的 8 个种群的 Fv / Fm 数值
均在正常值范围内ꎬ 分布区南和北边缘种群也没
有表现出受到生境胁迫的现象ꎮ 但北边冕宁种群
Fv / Fm 的值已接近正常值的下限ꎬ 最南边屏边种
群接近正常值的上限ꎮ 滇石栎种内变异范围已覆
盖了正常条件下微管束植物的可能变化的范围ꎮ
只要处在自己分布区内的种群ꎬ 其 Fv / Fm 值都会
落在此范围内ꎬ 种间可能不会出现显著的差异ꎮ
因此ꎬ Fv / Fm 不宜作为种间比较的功能性状ꎮ
通常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于低纬度ꎬ 阻止物种
向北分布与低温有关ꎮ 滇石栎分布区北部边缘的
四川冕宁的年均温和最冷月均为最低 (表 1)ꎬ
5133期                      苏文华等: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                         
冕宁种群却表现出对-8 ℃极端低温敏感 (图 1)ꎬ
耐霜能力最差ꎮ 对最强的低温耐受能力出现在分
布区中部的昆明种群ꎬ 种群的耐霜能力与生境低
温表现出了不一致性ꎮ 本研究中低温敏感性测定
是潜在的敏感性或耐受能力ꎬ 这样的抗性不仅与
生境的低温有关ꎬ 还与生境的综合优劣状态以及
植株的综合健康状态有关ꎮ
滇石栎叶片的 4个功能性状表现出显著的种
内变化ꎬ 这些变化与纬度和气温都表现出一定的
相关关系ꎮ 这表明ꎬ 物种的分布区内生境不是一
致的ꎬ 物种要对生境不同作出适应性变化ꎬ 功能
性状的变化就是适应性变化的表现或反应形式之
一ꎮ 每个物种都有一定的适应幅度ꎬ 在功能性状
方面它们的变化也是有限的ꎮ 我们的研究以及以
往种内功能性状变化的研究都显示ꎬ 功能性状的
种内变异系数没有超过 30%ꎮ 而功能性状的种间
变异系数可高达 95% (Hallik等ꎬ 2009)ꎮ
8个调查种群中ꎬ 分布区最南和最北边缘 2
个种群的叶功能性状表现出特殊性 (图 3)ꎮ 冕
宁种群叶片较低的抗低温能力和接近生境胁迫状
态的 Fv / Fm 数值说明该种群的生境条件不如分
布区其它种群生境条件优越ꎬ 阻止该种向北分布
的原因可能是气候等物理环境胁迫ꎮ 最南边屏边
种群具有最高的光能转换效率ꎬ 其 Fv / Fm 数值
接近正常范围的上限ꎻ 同时种群植株叶密度较
低ꎬ 植株更偏向于生物量快速生产对策ꎮ 滇石栎
不能向更南区域分布可能不是由于资源限制或胁
迫ꎬ 而可能是受生物因素ꎬ 如竞争的限制ꎮ
8个调查种群的 4个性状的主成份分析结果
显示ꎬ 没有一个是显著地比其它种群更靠近中心
(图 4)ꎮ 一个物种的功能性状的数值特征ꎬ 只从
一个种群取样是不够的ꎮ 最南和最北的两个边缘
种群分布在第一主成分轴的两端 (图 4)ꎬ 边缘
种群叶片的功能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ꎮ 当取
样数量有限时ꎬ 应避免在其分布区边缘地带取样ꎬ
但处于分布中心的种群不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ꎮ
除叶片的 Fv / Fmꎬ 我们研究中比叶重、 叶密
度和低温敏感度的种内总的变异系数为 16% ~
21%ꎮ 其中比叶重的种内变化范围是 72􀆰 19 ~
171􀆰 18 g / m2ꎬ 世界范围的种间变化为种内的变
化为 14~1 500 g / m2 (Wright 等ꎬ 2005)ꎮ 滇石栎
的种内变化相当于世界范围的种间变化的约 7%ꎮ
滇石栎叶片 4个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的研究结果
支持: 种内变异是不能被忽视ꎬ 如果在获取物种
功能性状数值时取样不当ꎬ 会导致性状间的关系
以及沿环境梯度种类性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
化模式 (Cianciaruso 等ꎬ 2009ꎻ Hulshof 和 Swen ̄
sonꎬ 2010ꎻ Messier等ꎬ 2010)ꎮ
〔参  考  文  献〕
吴宁ꎬ 罗鹏译 (Körner Cꎬ 1999)ꎬ 2009. 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
(Alpine Plant Life: Functional Plant Ecology of High Mountain
Ecosystems)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8—21
徐永春ꎬ 1990. 云南树木图志 [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ꎬ 497
Alonso Cꎬ Herrera CMꎬ 2001. Patterns made of patterns: variation
and covariation of lea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ithin and between
populations of Prunus mahaleb [ J ] . New Phytologistꎬ 150:
629—640
Albert CHꎬ Thuiller Wꎬ Yoccoz NG et al.ꎬ 2010. Intraspecific func ̄
tional variability: extentꎬ structure and sources of variation [J] .
Journal of Ecologyꎬ 98: 604—613
Cianciaruso MVꎬ Batalha MAꎬ Gaston KJ et al.ꎬ 2009. Including in ̄
traspecific variability in functional diversity [ J] . Ecologyꎬ 90:
81—89
Chuine Iꎬ 2010. Why does phenology drive species distribution? [J]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ꎬ 365: 3149—
3160
Cordell Sꎬ Goldstein Gꎬ Mueller ̄Dombois D et al.ꎬ 1998. Physiologi ̄
cal and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in Metrosideros polymorphaꎬ a
dominant Hawaiian tree speciesꎬ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the rol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J] . Oecologiaꎬ 113: 188—196
Cornelissen JHCꎬ Lavorel Sꎬ Garnier E et al.ꎬ 2003. A handbook of proto ̄
cols for standardised and easy measurement of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worldwide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ꎬ 51: 335—380
Demmig ̄Adams Bꎬ Adams WWꎬ 1992. Photoprotection and other re ̄
sponses of plants to high light stress [ J] .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ꎬ 43: 599—626
Diaz Sꎬ Cabido Mꎬ 2001. Vive la difference: plant functional diversity
matters to ecosystem processes [J]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 ̄
tionꎬ 16: 646—655
Diaz Sꎬ Hodgsonꎬ JGꎬ Thompson K et al.ꎬ 2004. The plant traits that
drive ecosystems: Evidence from three continents [ J] .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ꎬ 15: 295—304
Diaz Sꎬ Lavorel Sꎬ Bello DF et al.ꎬ 2007. Land change science spe ̄
cial feature: incorporating plant functional diversity effects in e ̄
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s [J] .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 ̄
cademy of Sciencesꎬ USAꎬ 104: 20684—20689
Fajardo Aꎬ Piper FIꎬ 2011. Intraspecific trait variation and covariation
in a widespread tree species (Nothofagus pumilio) in southern
613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Chile [J] . New Phytologistꎬ 189: 259—271
Falsenstein Jꎬ 1985. Phylogenie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 J] .
The American Naturalistꎬ 125: 1—15
Garnier Eꎬ Shipley Bꎬ Roumet C et al.ꎬ 2001. A standardized proto ̄
co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leaf area and leaf dry matter
content [J] . Functional Ecologyꎬ 15: 688—695
Grime JPꎬ Thompson Kꎬ Hunt R et al.ꎬ 1997. Integrated screening
validates primary axes of specialization in plants [J] . Oikosꎬ 79:
259—281
Guisan Aꎬ Thuiller Wꎬ 2005. Predicting species distribution: offering
more than simple habitat models [J] . Ecology Lettersꎬ 8: 993—
1009
Hallik Lꎬ Niinemets Uꎬ Wright IJꎬ 2009. Are species shade and
drought tolerance reflected in leaf ̄leve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e woody flora
[J] . New Phytologistꎬ 184: 257—274
Hulshof CMꎬ Swenson NGꎬ 2010. Variation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 val ̄
ues within and across individuals and species: an example from a
Costa Rican dry forest [J] . Functional Ecologyꎬ 24: 217—223
Lavorel Sꎬ McIntyre Sꎬ Landsberg J et al.ꎬ 1997. Plant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from general groups to specific groups based on
response to disturbance [ J] .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ꎬ
12: 474—478
McGill BJꎬ Enquist BJꎬ Weiher E et al.ꎬ 2006. Rebuilding communi ̄
ty ecology from functional traits [J] .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 ̄
lutionꎬ 21: 178—185
Messier Jꎬ McGill BJꎬ Lechowicz MJꎬ 2010. How do traits vary across
ecological scales? A case for trait ̄based ecology [ J] . Ecology
Lettersꎬ 13: 838—848
McIntyre Sꎬ Lavorel Sꎬ Landsberg J et al.ꎬ 1999. Disturbance re ̄
sponse in vegetation 2 towards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functional
traits [J] .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ꎬ 10: 621—630
Poorter Hꎬ Garnier Eꎬ 1999.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nherent varia ̄
tion in relative growth rate and its components [A] / / Pugnaire
FIꎬ Valladares F eds.ꎬ Handbook of Functional Plant Ecology
[M]. New York: Marcel Dekkerꎬ 81—120
Poorter Hꎬ Niinemets Uꎬ Poorter L et al.ꎬ 2009. Causes and conse ̄
quences of variation in leaf mass per area (LMA): a meta ̄analy ̄
sis [J] . New Phytologistꎬ 182: 565—588
Reich PBꎬ Wright IJꎬ Cavender BJ et al.ꎬ 2003. The evolution of
plant functional variation: traitsꎬ spectraꎬ and strategies [J] . In ̄
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ꎬ 164: 143—164
Ryser Pꎬ Aeschlimann Uꎬ 1999. Proportional dry ̄mass content as an
underlying trait for the variation in relative growth rate among 22
Eurasian populations of Dactylis glomerata s􀆰 l. [ J] . Functional
Ecologyꎬ 13: 473—482
Ryser Pꎬ Urbas Pꎬ 2000.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leaf life span a ̄
mong Central European grass species [J] . Oikosꎬ 91: 41—50
Shipley Bꎬ Vu TTꎬ 2002. Dry matter content as a measure of dry mat ̄
ter concentration in plants and their parts [J] . New Phytologistꎬ
153: 259—264
Sokal RRꎬ Rohlf FJꎬ 2001. Biometry: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atistics in Biological Research ( Third edition ) [ M ].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ꎬ 272—320
Souto CPꎬ Premoli ACꎬ Reich PBꎬ 2009. Complex bioclimatic and
soil gradients shape leaf trait variation in Embothrium coccineum
(Proteaceae) among austral forests in Patagonia [ J] . Revista
Chilena de Historia Naturalꎬ 82: 209—222
Thuiller Wꎬ Lavorel Sꎬ Midgley G et al.ꎬ 2004. Relating plant traits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s along bioclimatic gradients for 88 Leuca ̄
dendron taxa [J] . Ecologyꎬ 85: 1688—1699
Violle Cꎬ Navas MLꎬ Vile D et al.ꎬ 2007. Let the concept of trait be
functional [J] . Oikosꎬ 116: 882—892
Westoby Mꎬ Wright IJꎬ 2006. Land ̄plant ecology on the basis of func ̄
tional traits [ J] .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ꎬ 21: 261—
268
Wright IJꎬ Ackerly DDꎬ Bongers F et al.ꎬ 2007. Relationships among
ecologically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plant trait variation in seven
Neotropical forests [J] . Annals of Botanyꎬ 99: 1003—1015
Wright IJꎬ Reich PBꎬ Cornelissen J et al.ꎬ 2005. Modulation of leaf
economic traits and trait relationships by climate [ J] . Global E ̄
cology and Biogeographyꎬ 14: 411—421
Wright IJꎬ Reich PBꎬ Westoby M et al.ꎬ 2004. The worldwide leaf e ̄
conomics spectrum [J] . Natureꎬ 428: 821—827
7133期                      苏文华等: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