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省藤属四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王慷林!,谢 静,张 挺!,顾志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
摘要:报道了省藤属(!#,(*-+&*& ./0’ .*+’/*+’-+&*&)为 ( ) * ) !#+ , !%-+,宽刺藤
(! ’ 0#1.)+12%&)为 ( ) * ) !&+ , !-+,高地省藤(! ’ +,(*-+&*& ./0’ #0*+%&)为 ( ) * ) !&+ , !-+。其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 ( ) #,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 1,说明其种间染色体核 型差异小。但小省藤臂比值大于 的染色体占 !2,而宽刺藤、盈江省藤和高地省藤为 3%2,说明在系统发育中,前者可能更为原始。 关键词:省藤属;核型;染色体 中图分类号:4 5& 文献标识码:6 文章编号:%3 7 8%%(%%)
! # +12*)23 )4 !#$%&
(5#’6#2:7#’#6&).2#2)
:6;< =/(>?@A(!,BCD EA(>,FG6;< HA(>!,(! 3%+*+’ 4+&1*1%1- 56 751+.,!2*+-&- 8)9-*) 56 :)*-+)-&,=K(+A(> #%!&,LJA(/)
!83,#*,:6 N/0OPQP>AR/Q -SKTO PU UPK0 -VWRAW- A( !#%& X/- VW0UP0+WTY HJW N/0OPSOVW /0W /- UPQQPX-:
( ) * ) # ) !#+ , !%-+ UP0 ! ’ ’()*#*& ZP*[;( ) * ) # ) !#+ , !%-+ UP0 ! ’ +,(*-+&*& 1WRRY ./0’ .*+’/*+’-+&*& \Y EY ]WA WS \Y MY LJW(;( ) * ) # ) !&+ , !-+ UP0 ! ’ 0#1.)+12%& :/0[Y W* 1WRRY;( ) * ) # ) !&+ , !-+ UP0 ! ’ +,(*-+&*& 1WRRY ./0’ #0*+%& \Y EY ]WA WS \Y MY
LJW(Y HJW RJ0P+P-P+W (K+[W0- /QQ /0W ( ) #Y 6QQ SJW N/0OPSOVW- [WQP(>WT SP -SW[[A(-’1 SOVWY HJA-
W*VQ/A(WT SJW N/0OPQP>AR/Q TAUUW0W(RW A( SJW-W -VWRAW- X/- QASSQW Y HJW 60+ Z/SAP PU !#%&
’()*#*& ZP*[Y +/O PQTW0 SJ/( SJW PSJW0 A( VJOQP>W(W-A-Y
2% 9&.3:!#%&;=/0OPSOVW;LJ0P+P-P+W (K+[W0
省藤属(!#,:;(!):98 ^ 5!
!*,# <&,#4)*# =-44#4)*#
! 基金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经费(%%%M]!8)、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L%%8!_)、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昆明植物研究所资助
收稿日期:%%& 7 %8 7 !,%%& 7 %5 7 %8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王慷林(!5#& 7)男,云南永胜县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棕榈藤和竹类的分类、繁育研究。
D 7 +/AQ:[/+[PP‘+/AQ’ NA[’ /R’ R(
南等省区,其中以云南较为丰富,约 !种 #!变种(王慷林等,##;陈三阳等,#%)。
省藤茎攀缘或直立,丛生或单生。藤茎在商品上俗称“藤条”,主要用于编织各种农
用器具和工艺品,藤茎尖可作蔬菜。
省藤属的系统研究多见于形态方面,而细胞学研究很少,仅 &’()’(和 *’++’(!,-)报
道 -种,./01((!,,2)报道 #种,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 #3 4 #5,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首
次报道了云南的 2种省藤属植物的核型,将为其系统分类与进化等研究积累资料。
! 材料与方法
室验材料来源如表 !。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678)。
取幼苗或种子幼苗根 ! 9 # :;,洗净后用 << A或常温下过夜。用 ! ;/=>? CD=在 5E水浴中解离 ;F3, 蒸馏水洗后卡宝品红染色。常规压片。在 G1F00显微镜下观察,并用蔡氏公司的 F)’(/0软件照相和分析,核 型分析标准按李懋学等(!,-)的方法进行,核型不对称性类型按 &+1HHF30标准(李懋学等,!,-)。 表 ! 实验材料及其来源 I’H=1 ! J(FKF3 /L +A1 1MN1(F;13+’= ;’+1(F’=0 种名 &N1:F10 3’;1 采集地点 ?/:’=F+O 海拔 P=+F+QR1 凭证标本 S/Q:A1( 0N1:F;130 小省藤 ! < #%&’&( 云南金平 ! $;王慷林等!2;王慷林等!2/0#&1,(&( U’(< +&,2&,1,(&( 云南盈江 ! %; 陈三阳 T#% 高地省藤 ! < ,$/0$#&1,(&( U’(< $’)&,.( 云南盈江 ! 5 ; 陈三阳、童绍全 5#!
注:小省藤和宽刺藤是野外幼苗的根,盈江省藤和高地省藤是室内种子根
结果与讨论
#! 观察结果
2种省藤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3 4 #5,基数 M 4 !%。2种植物的染色体参数见表 #,表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见图 !。
表 省藤属 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参数 I’H=1 # IA1 N’(’;1+1(0 /L :A(/;/0/;1 F3 L/Q( !’/.( 0N1:F10 参数 DA(/;/0/;1 3Q;H1( 小省藤 ! < #%&’&(
.? P. +ON1
宽刺藤 ! < )’∗+%$,*-.(
.? P. +ON1
! <# !<%# ; 2# 2<,!5 ; 2<-# !<!- ;<br% 2<%# !<-5 0; 2<52 !< ;
2 2<#! !<2! ; 2<#T !<-- 0;
5 2T 2- %<,! !<2, ; %<,!T;<br,2 0; %
亚中部着丝粒
--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T卷
小省藤(! ! # ):核型公式为 #*+,*-.( %&’(# )(** ):核型公式为 # % #& % #’ % (2) * (#,),第
(,3,.,((,(#,(-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 4 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臂比大于 #的染色体占 -+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为 #!-3,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 #1。
盈江省藤(! ! ,/0#&1,(&( )(** +&’ ! +&,2&,1,(&( , - .(/ (0 , 1 23(4):核型 公式为 # % #& % #’ % (’) * (+,),第 2,4,.,(+,(( 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其余 /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臂比大于 # 的染色体占 -+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为
#!#(,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 #1。
高地省藤(! ! ,/0#&1,(&( )(** +&’ ! ’)&,.( , - .(/ (0 , 1 23(4):核型公式 为 # % #& % #’ % (2) * (#,),第 -,2,3,(+,(#,(- 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其余 4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臂比大于 # 的染色体占 -+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为
#!#4,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 #1。
表 5 省藤属 6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参数
56789 - 5:9 ;6<6)9=9<, >? @:<>)>,>)9 A?>B< !#%& ,;9@A9,
参数 C:<>)>,>)9 B)79<盈江省藤!!′()*+’&*& D6EF GE =H;9
高地省藤 ! ! ’()*+’&*& D6 #/*’%&<brEF GE =H;9 ( 3!2/ (!-2 ) 3!+. (!3+ ) # 3!’2 (!-4 ) 3!(2 (!#2 ) - 2!2- (!23 ) 2!’’ (!/+ ,) 2 2!+/ #!2’ ,) 2!-2 #!-/ ,) 3 2!(- (!3/ ) -!.’ #!3# ,) ’ -!.2 (!3’ ) -!.’ (!-2 ) 4 -!.2 (!.’ ,) 2!+4 (!-/ ) / -!’2 (!-’ ) -!43 (!2# ) . -!32 #!’’ ,) -!3- (!#+ ) (+ -!(2 (!/2 ,) -!+3 #!(’ ,) (( #!.4 #!32 ,) #!.2 (!3( ) (# #!// (!2( ) -!++ (!/+ ,) (- #!’# (!-’ ) #!3# (!.2 ,) 注:EF(<986=AD9 89I=:):相对长度;GE(6<) <6=A>):臂比值;)()9JA6<9IA>):中部着丝粒;,)(,B7)9JA6<9IA>):
亚中部着丝粒
787 讨论
2种省藤的染色体数都为 # % #& % #’ % (’) * (+,),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小省藤的臂比大于 #的染色
体占 (#0,而盈江省藤为 -+0,说明前者较后者原始。宽刺藤和高地省藤的核型公式都
为 #%& ! ’() *)+,-(,.) /(01*1.1*). ,23 4,051+5-) 16 6170 !#).
8,8’:宽刺藤(!#%& -.*/#/& =1;:&)
>,>’:盈江省藤(!#0./1+&/& <)//& ?,0@ )/+-2/+-1+&/& A& B& C))+ & A & D& >()2) E,E’:高地省藤(!#%& +0./1+&/& <)//& ?,0@ #’/+%& A& B& C) )+ & A & D& >()2)
FG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HI卷
省藤属植物的演化进程主要看营养器官,即叶轴上是否具爪状刺的纤鞭(!##%& 3,’()* / 14&5&# 67+4———89&:;#/ 6%&[B]/ ’(( )*+ ,*- ./0,C7#D55 ’’
!##5&# 67+4———89&:;#%</ @D997+E5 5; 6%5 = / >? @9#&4 ;A !#%&[B]/ ’(( )*+ ,*- ./0,C7F
#D55 ’’(199E:&G) HD%5:; CI,’(J. / 67+ 074&#———I=I:>? KED4 !#%& &E 5? 07<E 6E&E4D7[B]/ .0(&’,%## 12(34*/5,!: -,—,.J 8& 0I(李懋学),C?E LM(陈瑞阳),’(*J / 1 4DNN45&;E ;E 5? 45E:%:&O5&;E ;A P%<;5<9 E7<4&4 &E 97E54[B]/ 6 7%8(
,*- )5&(武汉植物学研究),#:,(Q—-),
L;4% 0,’((2 / 65?R<4 ;A P%<;7;N :&AA%E5&5&;E &E 97+4[B]/ 9# 1+&- :;*#,!%:*-—’,, @%P% 1S,T55 U,’(*J / C<5;7;N< ;A !#%& 8/ (67+)4 E &: 5; 5?&% 5G;E;+<[B]/ !5## !8/**&*5 )5&5/<8,: .(—Q- V& CH(卫兆芬),’(*./ @5D:< ;A !#%& &E C?&E$[B]/ .%282(广西植物),&(’ W ,):’Q—2)
’(’期 王慷林等:省藤属四种植物的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