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ruiting Patter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Yunnan, China

云南松茸产区出菇及其气象因子分析



全 文 :云南松茸产区出菇及其气象因子分析*
陈光丽1,2, 周德群1, 杨永平2, 杨雪飞2**
(1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昆明摇 650093;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摇 650201)
摘要: 在云南松茸产区楚雄州、 保山市、 迪庆州各设置一个固定样方监测点, 观察和监测松茸出菇情况,
并在样方内设置自动气象观测仪监测和记录气象因子及其变化。 通过监测数据发现三个监测点的出菇开始
时间和出菇高峰存在差异。 其中迪庆州叶日监测点的出菇时间早且相对集中, 呈现 1 个集中爆发式的出菇
高峰; 而保山市海棠和楚雄州芹菜塘两个监测点的情况基本一致, 即出菇时间相对较晚但周期长, 有 3 个
出菇小高峰。 松茸子实体的菌盖、 菌柄和高度与生长天数各自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
三个研究点的气象因子差异, 及其对出菇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发现: 三点间出菇前和出菇日的温度基本一
致, 高温缩短子实体的存活时间, 土壤温度可能是影响出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松茸; 生长模型; 空间分布; 温度; 湿度; 出菇高峰
中图分类号: Q 948. 11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 A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1)05-547-09
Fruiting Patter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Yunnan, China
CHEN Guang鄄Li1,2, ZHOU De鄄Qun1, YANG Yong鄄Ping2, YANG Xue鄄Fei2**
(1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Economic Plants and
Biotechnolog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 In Chuxiong Prefecture, Baoshan City and Diqing Prefecture of Southwest China忆 s Yunnan Province,
three study sites were selected and designated to observe and monitor the fruiting patter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cord the associat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humidity and
soil temperature by installing wireless Vantage Pro 2 weather st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arting dates and peaks
of fruiting varied across the study sites. In Yeri Village of Diqing Prefecture, the fruiting started earlier and showed
a single condensed peak. In Haitang Village of Baoshan City and Qingcaitang village of Chuxiong Prefecture, howev鄄
er, the fruiting was scattered ove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and presented 3 fruiting peaks. The growth function ( the
pileus diameter, stip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fruiting bodies followed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respectively.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ree study sites and th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matsutake fruiting and growth, it was found that high temperatures shortened the survival duration of the fruiting
bodies whereas in contrast, the opposite effect was found for humidity. Furthermore, soil temperature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fruiting initiation.
Key words: Tricholoma matsutake; Growth model; Spatial distribution; Temperature; Humidity; Fruiting peak
摇 松茸 (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 S. Imai)
Sing) 为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因多生长于松树林
下, 菌蕾期子实体形如鹿茸而得名 (臧穆,
1990; 刘培贵等, 1999)。 很多研究表明松茸与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2011, 33 (5): 547 ~ 555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DOI: 10. 3724 / SP. J. 1143. 2011. 11018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800158)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鄄mail: xuefei@ mail. kib. ac. cn
收稿日期: 2011-01-26, 2011-07-19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陈光丽 (1985-)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真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研究。 E鄄mail: chenguangli@mail. kib. ac. cn
松科、 壳斗科等树种的根系形成菌根 (Masui,
1927; Yamada等, 1999; Gill等, 2000; 曹哲明和
姚一建, 2004)。 而人们对松茸与植物之间的营
养关系却存在不同看法, 王海军等 (2002) 认
为它们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单利营养关系 (寄
生), 植物体为松茸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Hall等 (2003) 认为二者之间是互惠关系 (共生),
植物提供松茸所须的营养物质, 菌根则促进植
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利用; 还有人通过实验表明
松茸具有腐生属性 ( Vaario 等, 2002, 2003);
Wang等 (1997) 则认为松茸在不同生长时期表
现出不同的营养方式。 但无论如何, 松茸是其所
处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一定生
态系统调节功能 (刘培贵等, 1999)。 松茸及其
近缘种均具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也是一些国
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 (Egli 等, 2006; Aro鄄
ra, 2008)。 作为重要的林下非木材林产品 (弓
明钦和王凤珍, 2004), 松茸的资源状况及其管
理一直倍受关注 (Tsing和 Satsuka, 2008)。
在我国, 松茸主要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和横
断山区的东南部 (王明富, 1997; 袁天凤等,
2006)。 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
的松茸产区 (Sha 等, 2007; 赵琪等, 2008; 苏建
兰, 2010), 特别是云南省的西北部, 自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松茸输出地之一。
目前家庭食用和市场销售的松茸完全依赖于
对野生资源的获取, 尚无人工栽培 (傅伟杰和
许广波, 1996; 傅伟杰等, 2004)。 有研究表明,
部分地区的松茸产量在一定时间内有所下降
(Hosford 等, 1997; Luoma 等, 2006; Yang 等,
2008)。 这引起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 科研人
员、 民间组织和松茸采集者对松茸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极大关注。 松茸产量或资源量变化趋势如
何, 受哪些因素影响是仍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而
目前这方面的工作相对较少。
松茸子实体的形成与其自然生境中的生物和
非生物因素, 如植被、 气温、 降水、 土壤温湿度
等密切相关, 其产量还受采集方式 (王志和等,
2003; Xu 等, 2008; Yang 等, 2009; Amend 等,
2010) 和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弓明钦等,
1999; 苏开美, 2002; Yang等, 2009)。 过去的大
量研究提示我们, 松茸出菇和子实体的生长与气
象因子 (通常包括气温、 降雨量、 相对湿度、 土
壤温度等) 的关系尤为密切 (Kinugawa, 1963;
许广波等, 1996; 李维国和赵永光, 2000; 苏开
美, 2002), 但这样的知识多源于经验性总结,
通常缺乏实地监测数据的验证。 据我们观察发
现, 不同地区松茸的出菇时间和数量有所差异,
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为了充分了解不同
空间位置松茸的出菇情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
系, 本研究在云南省的三个代表性松茸产地—楚
雄州、 保山市和迪庆州设置固定样方, 开展松茸
出菇的观察与记录, 并通过在样方内安置自动气
象站进行温度、 降水、 湿度和土壤温度等实时监
测。 利用样方监测数据, 分析不同地点的出菇时
间、 数量和出菇空间分布模式的差异, 并初步探
讨主要气象因子对松茸出菇和生长的影响, 进而
为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摇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摇 研究点概况
本研究选择三个研究点 (图 1) 进行监测和对比研
究。 研究点为典型的松茸产区, 涵盖了云南省松茸分布
的最南缘和最北缘, 各个点的基本情况如表 1 所示。 其
中保山市的海棠村和楚雄州的芹菜塘于上世纪 90 年代
起便将松茸山林划分承包给农户, 进行封山育茸和科学
管理 (苏建兰, 2010)。 迪庆州叶日村地处白马雪山国家
图 1摇 研究点位置图
Fig. 1摇 Location of study sites
845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3 卷
表 1摇 三个监测点基本概况
Table 1摇 Basic profile of three monitoring sites
平均海拔
Average
elevation / m
经度
Longitude
纬度
Latitude
年平均气温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 益
年总降雨量
Total annual
rainfall / mm
松茸单产
Yield of T. matsutake
/ kg·hm-2
保山海棠 Haitang, Baoshan 2 350 99毅18忆15. 0义 25毅16忆27. 6义 12. 2 1 200 30 ~ 45
迪庆叶日 Yeri, Diqing 3 300 99毅08忆01. 6义 28毅23忆26. 1义 4. 7 633. 7 75 ~ 105
楚雄芹菜塘 Qingcaitang, Chuxiong 2 450 99毅00忆02. 5义 25毅10忆06. 8义 14 1 140 45 ~ 75
注: 松茸单产的计算, 在楚雄和保山以抽样调查方法为主, 通过调查 4 ~ 5 户的松茸年总收获量和松茸山的林地面积计算而得; 叶日
的数据依据市场交易量和总森林面积进行计算
Note: In Chuxiong and Baoshan, the per unit yield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was mainly obtained by sampling survey method, which was calculated
through the annual prod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forest area by surveying 4 or 5 local households. While the yield for Yeri is calculated from
quantity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traded in the market and total forest area
级保护区内, 保护区管理局与当地就松茸资源利用达成
共识, 推行相关管理制度和采集规范。 因此三个点的松
茸采集和管理比较规范和系统, 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出菇
影响也相对较小。
叶日村 (99毅08忆01. 6义E, 28毅23忆26. 1义N) 属于迪庆州
德钦县奔子栏镇, 平均海拔 3 300 m, 该研究点的森林面
积和松茸产量都较大。 2009 年仅叶日永水市场的年总收
购量就超过 10 000 kg (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
理局合作监测数据, 未发表)。 当地年均气温为 4. 7益左
右, 年降雨量为 633. 7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0%左右
(实地安装的 Vantage Pro 2 无线气象站, 型号为 6322OV
仪器监测数据)。 叶日研究点的森林建群种主要有高山
松 (Pinus densata)、 高山栎 (Quercus semecarpifolia) 和
大白花杜鹃 (Rhododendron decorum) 等。 高山松和高山
栎的平均林龄都大于 50 年。
海棠村 (99毅18忆15. 0义E, 25毅16忆27. 6义N) 位于保山市
隆阳区水寨乡西部, 海拔 2 350 m, 面积 1 900 hm2, 森林
面积 1 120 hm2。 全村有 359 户 1 547 人, 非木质林产品
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该村 51 户承包了松茸山林, 但
面积大小和松茸产量不一, 产量最高的年份和地块收获
可达几百公斤, 最少的年份和地块仅为 1 kg。 该地区气
候湿润, 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为 12. 2益,
年降雨量为 664 ~ 1 369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5% 。 本
研究的监测样方位于海棠村后山 (海拔 2 200 ~ 2 460
m), 面积 1 hm2, 主要树种类型为云南松 (Pinus yun鄄
nanensis, 林龄约为 30 年)、 高山栲 (Castanopsis dela鄄
vayi) 和石栎 (Lithocarpus globra) 等 (弓明钦等, 2002),
树林郁闭度在 60% ~80% 。
芹菜塘村 (99毅00忆02. 5义E, 25毅10忆06. 8义N) 位于楚雄州的
南华县五街镇, 平均海拔2 450 m, 距南华县城45 km。 此地
年平均气温为 14益, 年降雨量 1 140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为 70%, 主要树种组成有云南松 (林龄多为 30 ~60年) 以
及栲、 栎和石栎等壳斗科植物 (陆玉云和李永昌, 2008)。
1. 2摇 研究方法
1. 2. 1摇 出菇监测 摇 本研究以菌塘为基本的出菇监测单
元。 菌塘是指地下菌丝体与植物根系、 土壤颗粒及腐殖
质等相互结合形成的团状结构 (弓明钦等, 2002; 伦志
明等, 2005), 包括松茸与宿主植物共同组成的生命系统
和土壤环境系统, 是松茸生长发育的重要空间和物质基
础 (傅伟杰等, 2005)。 除了出菇期间子实体能够在地表
面上短暂出现外, 松茸的菌丝体及其共生菌根都位于地
下。 除非采取破坏性的调查方法 (例如去除表层覆盖物
和土壤), 否则难以从地表上判断菌塘的空间范围。 在
本研究中, 菌塘的识别和划分以当地经验丰富的采集者
的知识为主。 识别和区分菌塘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
菌塘为多年出菇 (>3 年) 的空间位置; 2) 相邻的不同
菌塘通过空间距离 (>5 m) 及多年出菇位置和格局来加
以区分。 根据各个研究点的实际情况, 三个点的出菇监
测范围稍有不同。 在叶日, 与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及白马
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 沿用其建立的 10
个 10 m伊10 m 样方进行监测 (赵卫东等, 2011)。 这 10
个样方分别处于不同海拔高度、 坡向及植被类型 (主要
为高山松和高山栎)。 在芹菜塘选取 10 个相距 20 m以上
的菌塘进行监测。 在海棠村, 以面积为 1 hm2样方内的
所有菌塘 (56 个) 作为监测对象。 自 2009 年起在三个
点进行出菇监测, 即在出菇周期内, 记录监测范围内第
一朵松茸出菇的时间和采集时间; 记录每个样方内的出
菇数量和每个个体的出菇日 (为方便统计软件的运算,
以日期顺序来表示, 即以每年 1 月 1 日为第 1 d, 1 月 2
日为第 2 d, 以此类推); 以样方内第一朵出菇位置为原
点, 标记其它个体出菇位置, 包括方位和距离。 在海棠
选取 6个历年出菇较稳定的菌塘, 重点记录每个松茸子实
体生长周期内每日的菌盖直径、 菌柄直径和菇体高度。
1. 2. 2摇 对松茸产地小气候的监测摇 从 2009 年 5 月份开
始在三个研究点分别安置气象观测自动记录仪器, 该仪
器为美国产 DAVIS Vantage Pro 2 无线气象站 , 型号为
9455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陈光丽等: 云南松茸产区出菇及其气象因子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6322OV, 进行实地监测。 自动记录每日每小时的平均气
温、 最高和最低气温、 相对湿度、 深度为 20 cm和 30 cm
的土壤温度 (海棠和芹菜塘)、 深度为 25 cm 的土壤温
度 (叶日)、 每天降雨次数和降雨量。
1. 2. 3摇 数据分析摇 运用 SPSS 和 STATISTICA 软件包整
理分析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根据出菇日统计对比三个监
测点的出菇时间和分布模式。 运用 Arcgis 软件包分析各
个菌塘松茸出菇的空间分布模式。 根据出菇周期内记录
的子实体菌盖直径、 菌柄直径和菌高的数据, 拟合松茸
的出菇生长模型。 同时分析出菇日和出菇前期 (前 30 d、
15 d、 7 d和 3 d) 的气象因子特征及其与子实体生长的关
系。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如叶日部分仪器遗失, 芹菜塘
传输线缆断缺、 雨量桶堵塞等) 造成监测过程中部分数
据缺失或存在误差。 为了保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分析时对存在问题和缺失的数据未有采纳。
2摇 结果
2. 1摇 出菇时间分布模式
统计 2009 年所有被监测子实体的出菇日、
出菇频率及其分布, 发现三个监测点的出菇时间
和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如图 2 显示, 叶日的出
菇时间最早, 在当年第 173 d开始 (6 月 22 日),
出菇时间相对集中, 大致在 60 ~ 70 d 内完成所
有出菇; 且呈明显的单峰分布; 在第 220 d (8
月 8 日) 左右出菇数量最多。 芹菜塘和叶日出
菇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约 120 d 左右。 出菇较为
分散, 呈多峰 (3 峰) 分布, 即有 3 个小高峰。
相比之下, 海棠出菇时间比芹菜塘要早。
2. 2摇 出菇空间分布模式
图 2摇 三个研究点不同出菇日 (以日期顺序为记, 参见 1. 2. 1)
的出菇频率及出菇高峰分布情况 (2009 年)
Fig. 2摇 Fruiting duration and fruiting peak in three study sites (2009)
摇 摇 图 3 和图 4 显示了叶日和海棠的出菇空间分
布图。 可以看出, 各个样方内出菇的空间分布模
式各不相同。 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像前人报道的一
样呈规则环形和扇形分布 (弓明钦等, 2002; 傅
伟杰等, 2005); 而是呈不规则分布, 兼有线型、
扇形、 环形、 簇生等几种分布模式。
2. 3摇 生长模型
对保山市海棠村 6 个菌塘 20 个子实体进行
每日连续完整监测, 内容包括菌盖直径、 菌高和
菌柄直径 (由于叶日和楚雄的监测对象被意外
采摘而无法进行统计模拟)。 图 5 为通过监测数
据拟合的出菇生长曲线, 即松茸生长指标与出菇
天数的函数关系。 随着出菇天数的增加, 菌盖直
径逐渐增大, 可达 211 mm。 在 10 ~ 15 d 后, 子
实体成熟, 菌盖增大速率减小, 逐渐趋于稳定
(图 5: A)。 将出菇天数进行对数处理后与菌盖
直径可用指数函数来拟合, 拟合曲线为 y=10. 08
+exp(2. 02+2. 43log10x)( r2 =0. 73, P<0. 01) , 其中 y 为
菌盖直径, x为出菇天数的对数 (图 5: A)。 菌
柄直径生长曲线与菌盖不同 (图 5: B), 在 9 ~
12 d左右达到最粗, 随后便逐渐收缩, 与出菇
天数的拟合曲线为 y = 23. 55+0. 86x-0. 04x2( r2 =
0. 059, P < 0. 01, y 为菌柄直径, x 为出菇天
数)。 高度的生长曲线为 y =31. 17+9. 97x+0. 26x2
( r2 =0. 69, P<0. 01)。 在出菇 18 d左右, 高度最
大, 可达 153 mm, 之后不变或略有缩短。 笔者
同时观察统计了菌环破裂和子实体自然死亡的天
数, 平均第 10 d ( 依2. 19, n = 20) 出现菌环破
裂; 第 20 d (依2. 41, n=20) 子实体开始腐烂。
2. 4摇 出菇日气象因子特征
图 6 为三个监测点的松茸出菇日气象因子对
比, 包括平均气温、 平均湿度、 最高气温、 最低
气温、 地表下 20 cm及 30 cm处土壤温度 (仅比
较了海棠和芹菜塘, 叶日监测的是地下 25 cm处
土壤温度)。 从出菇日的空气温度来看, 三个点
存在一定差异, 但除最高温度外, 三个点间的平
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差异均不显著 (显著性水平 P
<0. 05)。 但三点间的平均空气湿度存在显著差异
(P<0. 01), 海棠最高, 可超过 90%, 叶日最低约
80%左右。 对于土壤温度, 在地下 20 cm和 30 cm
处海棠和芹菜塘均无显著差异, 甚至表现出高度
的一致性, 平均保持在 16. 0 ~16. 5益左右。
055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3 卷
图 3摇 叶日监测样方出菇空间分布图 (数字为出菇顺序, 坐标单位为 m, 2009 年)
Fig. 3摇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ruiting bodies in Yeri with number indicating fruiting sequence (the axis unit: m, observation in 2009)
图 4摇 海棠出菇空间分布图 (数字为出菇顺序, 坐标单位为 m, 2010 年)
Fig. 4摇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ruiting bodies in Haitang with number indicating fruiting sequence (the axis unit: m, observation in 2010)
1555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陈光丽等: 云南松茸产区出菇及其气象因子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图 5摇 松茸出菇生长模型
A. 为菌盖直径, 横坐标为 Log10 (出菇天数); B. 为菌柄直径; C. 子实体高度
Fig. 5摇 The growth functions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fruiting bodies
A. represents pileus diameter, the horizontal axis is Log10 (fruiting day); B. represents stipe diameter; C. represents height
图 6摇 研究点出菇日气象因子对比
Fig. 6摇 Compariso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fruiting day from study sites
2. 5摇 出菇前气象因子特征
在出菇前, 松茸原基生长成子实体约需要 7
~ 20 d 的时间 (谭伟, 1994; 王海军等, 2002;
李维国, 2005)。 据此, 我们分析 2009 年三个研
究点出菇开始日前 30 d、 15 d、 7 d和 3 d的日平
均气温。 图 7 中可以看出, 除了出菇前 15 d 外,
三点间出菇前 (前 30 d、 7 d和 3 d) 的平均气温
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 总体上来看, 芹菜塘的气
温相对高于海棠和叶日 (除出菇前 15 d)。
2. 6摇 出菇生长周期与气象因子
对叶日 13 个子实体和海棠 30 个子实体生长
周期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 (芹菜塘
由于监测对象丢失致使记录数据不完整, 故没有
分析)。 从图 8 中可以看出德钦叶日和保山海棠
的子实体生长周期与空气温、 湿度呈显著线性关
系, 即相对空气湿度越大, 生长周期越长; 而气
温越高周期越短。
255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3 卷
图 7摇 出菇前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气温
Fig. 7摇 The average temperatures in different time phase prior to fruiting
图 8摇 海棠和叶日松茸生长周期与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的关系
Fig. 8摇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rowth time length and the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in Haitang and Yeri
3555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陈光丽等: 云南松茸产区出菇及其气象因子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3摇 讨论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三个监测点松茸的出菇模
式及其气象因子。 三个点的出菇时间分布差异显
著, 迪庆州叶日监测点呈现爆发式的短暂出菇,
其余两个点的出菇则较为分散, 出菇周期相对较
长。 出菇周期长短所表现出的地区差异, 可能与温
度有关。 本研究中, 叶日的年平均空气温度最低
(4. 7益), 其出菇周期最短; 海棠和芹菜塘的年平
均空气温度较高 (分别为 12. 2益和 14益), 出菇周
期长。 但该假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
通过对比发现: 三个点间出菇前及出菇日的
温度相对一致, 出菇日的平均气温为 16 ~ 17益
之间; 而不同点间出菇日的土壤温度则表现出高
度的一致性。 因此我们认为松茸何时出菇与温度
密切相关, 存在特定的限制条件, 特别是土壤温
度 (平均 16. 0 ~ 16. 5益)。 在松茸子实体的生长
周期, 菌盖直径、 菌柄直径和子实体高度与出菇
时间呈一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但空气温、 湿度
可能共同作用影响周期长短。 高温会加速子实体的
生长发育, 而同时缩短子实体的生长周期和存活时
间。 在出菇日, 三个点的空气湿度介于 75% ~95%
之间, 湿度对子实体的作用与温度恰好相反, 即湿
度越高, 子实体的生长周期越长。 通过观察我们还
发现在松茸子实体成熟阶段, 持续高温 (日最高气
温>24益) 会增加子实体虫食的机率, 并加速子
实体的腐烂。 而持续低温 (日最高气温<20益)
将会延长子实体的生长周期。 但两种情况下长出
来的子实体都比较瘦小, 颜色和品质较差。
另外, 结合野外观察我们推测: 在地下菌丝
体和子实体原基发育形成的阶段, 土壤温度和湿
度起着主导作用, 而大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不明
显; 而出菇后, 土壤温、 湿度和空气温、 湿度则
共同作用对松茸生长产生作用。 关于降水的影响,
尽管通过初步统计并未表现出显著规律, 但野外
观察发现, 最适合松茸发生和生长的降水方式是
间歇式降水, 因为该种降水方式能保持适宜的土
壤水分和空气湿度, 为菌丝的生长、 子实体的发
生和生长提供适宜条件, 同时又不会降低土壤温
度。 而集中的降水方式可能造成子实体原基遭遇
水淹而腐烂, 或由于湿度过大而易产生病虫害。
本研究首次在野外安置小型气象站, 对出菇
进行实地监测, 初步探讨松茸出菇与气象因子之
间的关系, 为其它相关菌类研究提供示范和借
鉴。 由于监测时间较短, 目前的监测数据尚不能
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掌握气象因子与菌类的生态关
系。 相信通过长期的观察、 监测和研究, 并结合
一定的控制试验, 将有助于对菌类生态学的深入
了解和系统认识。
致谢摇 在此特别感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白马雪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南华县五街乡政府, 以及杨有
济、 罗兴声、 高峰、 段元文、 王赟、 郎荣和 Peter Morti鄄
mer, 以及许多提供相关信息和各种热情帮助的村民。
也参摇 考摇 文摇 献页
王志和, 苏开美, 段福文等, 2003. 松茸保育及规范采收技术试
验 [J] . 食用菌, 25 (1): 32—33
李维国, 赵永光, 2000. 适于松茸生长的生态条件 [J] . 微生物
学杂志, 20 (3): 52—54
李维国, 2005. 适于松茸发生的温度、 水分条件 [ J] . 微生物学
杂志, 25 (3): 70—72
苏开美, 2002. 云南楚雄、 中甸地区松茸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J] . 中国食用菌, 21 (3): 19—20
Amend A, Fang ZD, Yi C et al., 2010. Local perceptions of mat鄄
sutake mushroom management, in NW Yunnan China [J] . Bi鄄
ological Conservation, 143 (1): 165—172
Arora D, 2008. The houses that matsutake built [J] . Economic Bot鄄
any, 62 (3): 278—290
Cao ZM (曹哲明), Yao YJ (姚一建), 2004. Morphological and
biogeographic study on Tricholoma matsutake鄄complex [J] . Myc鄄
osystem (菌物学报), 23 (1): 43—55
Egli S, Peter M, Buser C et al., 2006. Mushroom picking does not
impair future harvests鄄results of a long鄄term study in Switzerland
[J]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9 (2): 271—276
Fu WJ (傅伟杰), Xu GB (许广波), 1996. Research on distribu鄄
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 [ J] . Acta Edulis Fungi (食用菌学
报), 3 (3): 46—50
Fu WJ (傅伟杰), Xu GB (许广波), Fu MJ (傅民杰) et al.,
2004. Domesticating cultivation and artificial forcing breeding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J] . Edible Fungi of China (中国食用
菌), 23 (2): 3—6
Fu WJ (傅伟杰), Xu GB (许广波), Fu MJ (傅民杰) et al.,
2005. Selection of suit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rtificial
forcing breeding mechanism of shiro [J] . Journal of Jilin Agri鄄
cultural University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7 (5): 494—497
Gill WM, Guerin鄄Laguette A, Lapeyrie F et al., 2000. Matsutake鄄
morphological evidence of ectomycorrhiza formation between Tri鄄
choloma matsutake and host roots in a pure Pinus densiflora forest
455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3 卷
stand [J] . New Phytologist, 147 (2): 381—388
Gong MQ (弓明钦), Cao JX (曹嘉相), Su LJ (苏联军) et al.,
199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eld of Tricholoma baka鄄mat鄄
sutak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aoshan Prefecture, west鄄
ern Yunnan Province [J] . Forest Research (林业科学研究),
12 (1): 31—36
Gong MQ (弓明钦), Su LJ (苏联军), Chen Y (陈羽) et al.,
2002. 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shiro and productive potential鄄
ities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J] . Forest Research (林业科学
研究), 15 (4): 374—379
Gong MQ (弓明钦), Wang FZ (王风珍), 2004. The countermeas鄄
ures of China to present market status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J] .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
究), (2): 88—89
Hall IR,Wang Y, Amicucci A,2003. Cultivation of edible ecotomycorrhizal
mushrooms [J].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1 (10): 433—438
Hosford D, Pilz D, Molina R et al., 1997.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ly harvested American matsutake mushroom. PNW鄄
GTR鄄41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Kinugawa K, 1963. Biological studies related to fruiting of matsutake
[R]. Osaka: University of Osaka Prefecture, 27—60
Liu PG (刘培贵), Yuan MS (袁明生), Wang XH (王向华) et al.,
1999. Notes on the resources of matsutake group and their reson鄄
able untilization as well as effective conservation in China [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 (自然资源学报), 14 (3): 245—252
Lu YY (陆玉云), Li YC (李永昌), 2008. Benefit analysis on
nursing and normalized collection of Tricholoma mtsutake in Wu鄄
jie Township of Nanhua County [J] .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鄄
ning (林业调查规划) 33 (4): 89—92
Lun ZM (伦志明), Li YH (李玉花), Xin ST (邢树堂) et al.,
2005. Induced formation of the artificial shiro of Tricholoma mat鄄
sutake [J] . Mycosystema (菌物学报), 24 (2): 267—276
Luoma DL, Eberhart JL, Abbott R et al., 2006. Effects of mushroom
harvest technique on subsequent American matsutake production
[J] .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36 (1): 65—75
Masui K, 1927. A study of the ecototrophic mycorrhiza of woddy
plants. Memoirs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Kyoto.
B [J] . 芋 (2): 152—279
Sha T, Zhang HB, Ding HS et al., 2007. Genetic diversity of Tri鄄
choloma matsutake in Yunnan Province [ J]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 (9): 1212—1216
Su JL (苏建兰), 2010. Analysis of market prospect and counter鄄
measures on Yunnan Tricholoma matsutake industry [J] . Forestry
Economics (林业经济), (1): 115—119
Tan W (谭伟), 1994. Cultivation theory and method of Tricholoma mat鄄
sutake [J]. Acta Edulis Fungi (食用菌学报), 1 (1): 53—63
Tsing A, Satsuka S, 2008. Diverging understandings of forest man鄄
agement in matsutake science [ J] . Economic Botany, 62 (3):
244—253
Vaario LM, Guerin鄄Laguette A, Matsushita N et al., 2002. Saprobic
potential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growth over pine bark treated
with surfactants [J] . Mycorrhiza, 12 (1): 1—5
Vaario LM, Gill WM, Samejima M et al., 2003. Detection of the a鄄
bility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to utilize sawdust in aseptic culture
[J] . Symbiosis, 34 (1): 43—52
Wang HJ (王海军), Liu JL (刘静玲), Li WG (李维国), 2002.
Physical geography basic for the semi鄄manual cultivation of Tri鄄
choloma matsutake [J] .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34
(3): 73—78
Wang MF (王明富), 1997.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Japanese
and Mexican Tricholoma matstuake [J]. Southwest China Jour鄄
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西南农业学报), 10 (3): 86—91
Wang Y, Hall IR, Evans LA, 1997. Ectomycorrhizal fungi with edi鄄
ble fruiting bodies: 1.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related fungi
[J] . Economic Botany, 51 (3): 311—327
Xu GB (许广波), Fu WJ (傅伟杰), Wei TZ (魏铁铮) et al.,
1996. Soi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icholoma matsutake忆 s
producing area of Changbai Moutain region [J] .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8 (3): 53—57
Xu JP, Sha T, Li CY et al., 2008.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differ鄄
entiation among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he ectomycorrhizal mush鄄
room Tricholoma matsutak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 [J] . Molecu鄄
lar Ecology, 17 (5): 1238—1247
Yamada A, Maede K, Ohmasa M, 1999. Ectomycorrhiza formatio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isolates on seedlings of Pinus densiflora in
vitro [J] . Mycoscience, 40 (6): 455—463
Yang XF, He J, Li C et al., 2008. Matsutake trade in Yunnan Prov鄄
ince, China: an overview [ J] . Economic Botany, 62 (3):
269—277
Yang XF, Wilkes A, Yang YP et al., 2009. Common and privatized:
conditions for wise management of matsutake mushrooms in
Northwest Yunnan province, China [ J] . Ecology and Society,
14 (2): 30
Yuan TF (袁天凤), Duan B (段彬), Qiu DC (邱道持) et al.,
2006. A Study on geographic distributing and ecology of Tricha鄄
loma matstake [J] . Edible Fungi of China (中国食用菌), 25
(4): 14—17
Zang M (臧穆), 1990.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study on the
Song Rong (matsutake) group and its allied species [ J] . Acta
Mycologica Sinica (真菌学报), 9 (2): 113—127
Zhao Q (赵琪), Xu ZZ (徐中志), Zhang L (张灵) et al., 2008.
Studies on the industry chain of Tricholoma spp. in Yunnan
province [J] .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西南农业学报), 21 (1): 226—229
Zhao WD (赵卫东), Liu B (刘蓓), Chen YC (陈永春) et al.,
2011. A long鄄term observation on the growth status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in Baima Snow Mountain Natural Reserve [ J] . Edi鄄
ble Fungi of China (中国食用菌) 30 (1): 14—16
5555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陈光丽等: 云南松茸产区出菇及其气象因子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