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Comparison of Classifications of Families of Chinese VascularPlants among Flora Re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Flora of China and the New Classifications

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



全 文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
骆摇 洋1,2,5, 何延彪3, 李德铢1,2, 王雨华3,4, 伊廷双2, 王摇 红1,2**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摇 650201; 2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
资源库, 云南 昆明摇 650201; 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 云南 昆明摇 650201; 4 中国科学院昆明
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摇 650201;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摇 100049)
摘要: 《中国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 记录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志, 它为有效
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近年来, 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提
出的 APG系统被广泛接受, 相应方法得到的系统也相继应用于整个维管植物中。 以 APG系统为代表的维
管植物新系统为全面和系统地修订植物志提供了新的系统框架。 本文依据最新的分子系统学 “线性排列冶
成果与 《中国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在科级水平上进行对比, 确定了以 APG 系统为代表的分子系
统框架下中国维管植物为 309 科, 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38 科, 裸子植物 10 科和被子植物 261 科。 尽管
中国维管植物不少科的界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总数却变化不大, 在 《中国植物志》 中为 300 科,
“Flora of China冶 为 309 科。 此外, 还重点介绍了一些主要科的变动情况。
关键词: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 APG系统; 线性排列; 分子系统发育; 维管植物
中图分类号: Q 949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 A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2)03-231-08
A Comparison of Classifications of Families of Chinese Vascular
Plants among Flora Re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Flora of China and the New Classifications
LUO Yang1,2,5, HE Yan鄄Biao3, LI De鄄Zhu1,2, WANG Yu鄄Hua3,4, YI Ting鄄Shuang2, WANG Hong1,2**
(1 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
China; 2 Germplasm Bank of Wild Species,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 China;
3 Information Center,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 China;
4 Key Laboratory of Economic Plants and Biotechnolog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1, China; 5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Flora Re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FRPS) and Flora of China (FOC) are the Flora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recorded so far in the world, both of which have provide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database
fo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lant resources. Based on molecular data,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爷s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was proposed in 1998, and updated in 2003 and 2009, re鄄
spectively. Such approach was also applied to other groups of vascular plants. As molecular systematics enters into a
mature phase, the linear sequences derived from the new molecular鄄based framework classifications such as APG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to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for entire vascular plants.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Chinese vas鄄
cular plants at the family level among Flora Re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Flora of China and the new classifications.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re are 38 (out of a total of 48) families of lycophytes and ferns, 10 (out of 12) families of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2012, 34 (3): 231 ~ 238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DOI: 10. 3724 / SP. J. 1143. 2012. 12012
*
**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主题项目 (2012AA021801)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鄄mail: wanghong@ mail. kib. ac. cn
收稿日期: 2012-02-03, 2012-03-07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骆摇 洋 (1987-)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植物系统与进化。 E鄄mail: Luoyang@ mail. kib. ac. cn
gymnosperms and 261 (out of 414) families of angiosperms in China. Although the total number of families of Chi鄄
nese vascular plants does not vary as much as expected (300 in FRPS, and 309 in FOC and APG, respectively),
the circumscriptions of a number of families changed greatly. In addition, we also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some im鄄
portant families of angiosperms in China.
Key words: Flora Re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Flora of China; APG system; Linear sequences; Molecular phylo鄄
genetics; Vascular plants
摇 长期以来, 中国丰富的植物区系深受植物学
家们的关注 (吴征镒, 1991; Axelrod 等, 1998;
Li, 2008)。 中国分布的维管植物种数大约占到世
界维管植物总数的 12% , 也是地球上唯一保持
热带、 亚热带、 温带以及北极冰缘植被连续性的
国家 (Axelrod等, 1998)。 作为记录中国已知植
物种类的植物志书— 《中国植物志》 (西文书名
为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缩写为
FRPS) 已于 2004 年全部出版, 全书共 80 卷 126
册,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 记录植物种类最多的
一部植物志。 自 1988 年启动的中美重大合作项
目英文和修订版 “Flora of China冶 (缩写为 FOC)
的编研, 计划出版 25 卷, 目前除去总论卷、 蕨
类植物的 2 ~ 3 卷外的 22 卷均已出版 (吴征镒和
Raven, 1994)。 《中国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鄄
na冶 既是记载中国维管植物 “身份冶 的 “户口
簿冶, 又是全面记录植物特征的 “信息库冶, 为
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提
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中国植物志》 在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
植物的分类中分别采用了秦仁昌 (1978a, b) 系统、
郑万钧 (1975) 系统和恩格勒 (Engler, 1936) 系
统。 “Flora of China冶 基本沿用了 《中国植物志》
的系统, 但将单子叶植物调整到了双子叶植物前,
在 2005年出版的第 14卷及以后的卷册, 部分地吸
收了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 (马金双, 2011)。
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 由被子植物系统发
育研究组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缩写为
APG) 在 1998 年以 “An ordinal classification for
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冶 为题提出了基于
“目冶 这一分类等级为重点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APG, 1998)。 随后的 APG II (2003) 和 APG
III (2009) 也相继发表并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使被子植物系统发育主要分支关系已经基本确立
和稳定。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也相继开展, 这些研究, 使我们对维管植物的分
类和系统关系有了新的认知。 Chase 和 Reveal
(2009) 把陆地植物作为一个纲: 木贼纲 (Equi鄄
setopsida) (即有胚植物 Embryophyceae), 现存的
4个类群: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
子植物做为亚纲, 被子植物作为木兰亚纲 (Mag鄄
noliidae)。 在 《中国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中则分别把被子植物当做一个门。 对于 《中国植
物志》 中的蕨类植物门, 因为不是一个单系类群,
现已分成蕨类植物门 (Monilophytes 或 ferns) 和
石松植物门 (Lycophytes) 两大类。
按照系统发育关系排列馆藏植物标本、 活植
物收集区、 植物名录和植物志已经成为很多植物
学研究机构和植物学家的主要选项; 随着分子系
统学研究的深入, 基于多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树
建立的分类系统更能科学地呈现出类群间的自然
关系 (Funk, 2003)。 Haston 等 (2007) 基于 APG
II (2003) 提出的 “线性排列冶 很好地满足了这
些需要。 Haston 等 (2009) 在 APG III (2009)
的基础上对于被子植物的目和科进行了线性排
列, 并做出进一步改善。 线性排列源自系统分支
树, 遵循一致性的原则, 采用 Haston 等 (2007)
提出的方法论来排列类群的次序。 因此, 线性排
列更易体现出类群间的自然发育关系而非简单地
用字母排列, 从而有助于系统的管理排列植物标
本或出版植物相关的植物志、 书籍和杂志索引等
(Haston等, 2007)。
最近, Christenhusze 等 (2011a, b) 发表了
对石松类和蕨类, 以及裸子植物的线性排列成果。
与此同时, Reveal 和 Chase (2011) 也更新了被
子植物科的线性排列。 至此, 基于最新分子系统
学研究的维管植物科的线性排列成果已基本形成。
在维管植物新的分类系统中, 原有的一些
科、 属因为不是单系, 在新系统中不复存在, 有
些科、 属的分类范畴则有较大变动。 《中国植物
232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4 卷
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中部分类群的系统位置
需要调整。 在此, 我们希望通过维管植物系统研
究最新成果提供的科级或属级的一致性标准, 确
定我国已知维管植物科的数目, 了解科的变动情
况, 以期更清晰地认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在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Scientific Da鄄
tabase of China Plant Species) 上可以查询到 《中
国植物志》 卷册, 以及科、 属、 种和分布等信
息 ( http:/ / db. kib. ac. cn / eflora / Default. aspx )。
“Flora of China冶 主页 (http: / / flora. huh. harvard.
edu / china / ) 提供了分类处理和植物信息数据
(Brach和 Song, 2006), 这些为我们获取 《中国
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的数据提供了方
便。 “Flora of China冶 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部分
目前尚未正式出版, 因此我们采用了 “Flora of
China冶 主页中第 2卷中的电子文档内容 (http: / /
flora. huh. harvard. edu / china / mss / volume02 / index.
htm)。 未出版的 2 卷中, 部分科的情况可能与实
际有所出入, 请读者以最终出版的版本为准。
本文依据 Christenhusze 等 (2011a, b) 对石
松类和蕨类以及裸子植物的科、 属的分类处理。
Christenhusze 等 ( 2011a ) 主要基于 Smith 等
(2006, 2008) 的研究, 并尝试对属进行了线性
排列, 包括石松类和蕨类 48 科约 285 属。 基于
赵淑妙等 (Chaw 等, 1997, 2000) 和冉进华等
(Ran 等, 2010) 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Christen鄄
husze 等 (2011b) 对裸子植物也进行了线性排
列, 包括了裸子植物 12 科 84 属。 相比较而言,
Reveal和 Chase (2011) 只给出科的线性排列,
列出了接受的 414 科, 科以下等级并未提及。 由
于属在科中的归属问题与本文所讨论的维管植物
科的变动直接相关, 所以还需要其他研究成果和
数据的支持。 Judd 等 (2007)、 Thorne 和 Reveal
(2007)、 Takhtajan (2009) 和 Woodland (2009)
都对被子植物科以下的类群处理做出了细致研
究, 但与 APG III (2009) 有一定的出入 (Reveal
和 Chase, 2011)。 Stevens (2001鄄onward) 和 The
Plant List (2010) 也对被子植物科下的类群进行
了概括, 虽仍与 APG III (2009) 不完全一致,
但两者更为接近。 我们主要采取 The Plant List
(2010) 和 Stevens (2001鄄onward) 关于属在科
中的归属, 前者在分类上数据更加详尽细致, 成
为判断科下类群归属的首选。
在 《中国植物志》 全面完稿之前, 吴征镒
等 (2002) 提出的 “八纲系统冶 将我国被子植
物分成 346 科 (汤彦承和路安民, 2004)。 《中
国植物志》 全面完成后, 我国维管植物的统计
数据为 300 科 3 407 属 (吴征镒和陈心启, 2004;
Yang等, 2005)。 Ma和 Clemants (2006) 去除了
一些重复或者遗漏的统计, 修订为 300 科 3 434
属, 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61 科 221 属、 裸子
植物 11 科 41 属和被子植物 228 科 3 172 属。 据
统计, “Flora of China冶 共收载维管植物 309 科
3 299 属, 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34 科 143 属,
裸子植物 12 科 42 属, 被子植物 263 科 3 114 属。
在被子植物中, “Flora of China冶 归并了 《中
国植物志》 中的茨藻科 (Najadaceae)、 鹿蹄草科
(Pyrolaceae) 和翅子藤科 (Hippocrateaceae) 等 7
个小科, 增加了 44 科, 它们多是由一些大科,
如百合科 ( Liliaceae)、 虎耳草科 ( Saxifragace鄄
ae) 和玄参科 ( Scrophulariaceae ) 拆分而来,
Zhang等 (1999) 发表的白玉簪属 (Corsiopsis:
白玉簪科 Corsiaceae) 是在 《中国植物志》 完成
后发现的中国分布的新记录。 本文对维管植物科
属的详细数目统计是以 “Flora of China冶 中所记
录的中国维管植物为准, 并加入 Zhang等 (2011)
发现的新属: 假合头菊属 (Parasyn calathium)。
与 《中国植物志》 相比, “Flora of China冶 做了
一些修订并去除了近期引种的栽培植物, 包括了
所有中国原产和自然化的属, 以及长期栽培的农
作物和重要经济植物。 一些非中国原产但长期栽
培的植物, 如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金松
科 (Sciadopityaceae)、 美人蕉科 ( Cannaceae)、
凤梨科 ( Bromeliaceae) 和仙人掌科 ( Cactace鄄
ae) 等在 “Flora of China冶 有记录, 也纳入了本
文统计之中。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 综合最新的分
子系统发育研究, 本研究统计确认, 我国维管植
物有 309 科 3 214 属, 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38
科 126 属、 裸子植物 10 科 42 属和被子植物 261
科 3 046 属, 被子植物有 34 个科在 《中国植物
志》 中英文版均未出现的, 它们是通过在属级
水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后, 根据其新的系统位置
而界定的新科。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冶
与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中科属数目的
332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骆摇 洋等: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比较见表 1; 在科水平上的变动情况见附录 1
(列出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的科与 《中
国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中所对应科。 若
后两者的科组成与前者一致, 则不予列出)。 中
国维管植物全部 309 科及变动情况见表 S1 (ht鄄
tp: / / journal. kib. ac. cn / CN / article / downloadArti鄄
cleFile. do? attachType=PDF&Id=3056)。
通过对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冶 与
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新系统比较发现, 我
国维管植物科的总数目变化不大, 但实际上
《中国植物志》 的 142 科的分类地位和范畴发生
了变动, 占总数的 47. 3% , 其中被子植物有 94
科发生改变, 占 31. 3% 。 而 “Flora of China冶 则
在科的等级上有 73科发生了变动 (32 科被拆分,
41科被合并), 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15 科, 裸
子植物2科, 被子植物56科。 “Flora of China冶 中
变动的科数占总科数的 24%。 APG系统依据单系
群概念, 许多传统的大科, 如百合科 (Liliace鄄
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和玄参科 (Scro鄄
phulariaceae) 等被划分成多个小科, 这 3 个科中
的一些中国有分布的类群分别被归入到 10、 7和 7
个科中。 “Flora of China冶 中的一些小科在 APG
系统中被合并, 如 APG 系统中的忍冬科 (Capri鄄
foliaceae)、 山 茱 萸 科 ( Cornaceae )、 锦 葵 科
(Malvaceae) 和车前科 (Plantaginaceae) 分别包
含了 6、 5、 4和 4个 “Flora of China冶 中的小科。
表 1摇 中国维管植物科属数目概况
Tabel 1摇 Statistics of families and genera of Chinese vascular plants in different systems
摇 摇 摇 摇 版本
类群摇 摇 摇 摇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
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
Christenhusz et al.
(2011a)
Christenhusz et al.
(2011b)
Reveal & Chase
(2011)
石松类和蕨类 61 科 221 属 34 科 143 属 38 科 126 属 — —
裸子植物 11 科 41 属 12 科 42 属 — 10 科 42 属 —
被子植物 228 科 3 172 属 263 科 3 114 属 — — 261 科 3 046 属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维管植物 300 科 3 434 属 309 科 3 299 属 309 科 3 214 属
摇 摇 通过表 1 可以看出, 我国维管植物占世界维
管植物总科数的 65. 2% (309 科 / 474 科), 其
中石松类和蕨类占 79. 2% (38 科 / 48 科), 裸子
植物占 83. 3% (10 科 / 12 科), 被子植物占 63%
(261 科 / 414 科), 维管植物近 2 / 3 的科都在中
国有分布。
通过对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冶 和
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比较, 我们能勾
画出我国维管植物科级分类系统的轮廓, 也摸清
了线性排列系统中我国维管植物的科数。 在科级
及以上水平相对稳定, 但在属级水平上尚有一定
的不确定性, 各类群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 环环
相扣, 需要通过分子系统学的进一步研究来得到
补充和完善。
本文将最新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与 《中国
植物志》 和 “Flora of China冶 结合起来, 了解我
国维管植物科属概况和一些科级水平的变动情
况, 以期为我国维管植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
考。 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的线性排列为构建
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提供了新的契机, 也更具有
科学性。 因此, 把以 APG 系统为代表的维管植
物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新一代 《中国植物
志》 和地方植物志、 地区和保护区植物名录的
编撰 (如张书东等, 2008) 和修订, 以及标本
馆、 植物园、 种质库的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
致谢摇 何华杰先生、 陶志彬先生和张明英女士帮助核查
和统计数据; 任宗昕博士对论文提出宝贵建议。
﹝参摇 考摇 文摇 献﹞
马金双, 2011. 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 [M]. 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
吴征镒, 陈心启, 2004. 中国植物志, 第 1 卷 [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张书东, 王红, 李德铢, 2008. 滇东北巧家药山种子植物名录
[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郑万钧, 傅立国, 诚静容, 1975. 中国裸子植物 [ J] . 植物分类
学报, 13 (4): 56—89
APG, 1998. An ordinal classification for 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J]. 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85 (4): 531—553
APG II, 2003.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鄄
432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4 卷
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 [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41 (4): 399—436
APG III, 2009.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鄄
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I [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2): 105—121
Axelrod DI, Al鄄Shehbaz I, Raven PH, 1998. History of the modern
flora of China [A]. In: Zhang A, Wu S, eds. Floristic Charac鄄
teristics and Diversity of East Asian Plants [M].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43—55
Brach AR, Song H, 2006. eFloras: New directions for online floras exem鄄
plified by the Flora of China Project [J]. Taxon, 55 (1): 188—192
Chase MW, Reveal JL, 2009. A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d plants to accompany APG III [J] .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2): 122—127
Chaw SM, Parkinson CL, Cheng Y et al., 2000. Seed plant phyloge鄄
ny inferred from all three plant genomes: monophyly of extant
gymnosperms and origin of Gnetales from conifers [ J] . Pro鄄
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7 (8):
4086—4091
Chaw SM, Zharkikh A, Sung HM et al., 1997. Molecular phylogeny
of extant gymnosperms and seed plant evolution: analysis of nu鄄
clear 18S rRNA sequences [J] .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鄄
tion, 14 (1): 56—68
Ching RC (秦仁昌), 1978a. The Chinese fern families and genera:
systematic arrangement and historical origin [J] . Acta Phytotax鄄
onomica Sinica (植物分类学报), 16 (3): 1—19
Ching RC (秦仁昌), 1978b. The Chinese fern families and genera:
systematic arrangement and historical origin (Cont. ) [ J] .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植物分类学报), 16 (4): 16—37
Christenhusz MJM, Zhang XC, Schneider H, 2011a. A linear se鄄
quence of extant families and genera of lycophytes and ferns [J] .
Phytotaxa, 19: 7—54
Christenhusz MJM, Reveal JL, Farjon A et al., 2011b. A new classi鄄
fication and linear sequence of extant gymnosperms [ J] . Phyto鄄
taxa, 19: 55—70
Engler, HGA (edited by Diels, FLE), 1936. Syllabus der Pflanzen鄄
familien, 12 th Ed. [M]. Leipzeg鄄Berlin
Funk VA, 2003. Down with alphabetically arranged herbaria (and al鄄
phabetically arranged floras too for that matter) [J] . Plant Sci鄄
ence Bulletin, 49 (4): 131—132
Haston E, Richardson JE, Stevens PF et al., 2007. A linear sequence of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II families [J]. Taxon, 56 (1): 7—12
Haston E, Richardson JE, Stevens PF et al., 2009. The Linear Angi鄄
osperm Phylogeny Group (LAPG) III: a linear sequence of the
families in APG III [J] .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2): 128—131
Judd WS, Campbell CS, Kellogg EA et al., 2007. Plant Systematics:
A Phylogenetic Aproach. 3rd edition [ M]. Houghton Mifflin
Co., Boston
Li DZ, 2008. Floristics and plant biogeography in China [J] . Jour鄄
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50 (7): 771—777
Ma JS, Clemants S, 2006. A history and overview of the Flora Reipu鄄
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 FRPS, Flora of China, Chinese edi鄄
tion, 1959鄄2004) [J] . Taxon, 55 (2): 451—460
Ran JH, Gao H, Wang XQ, 2010. Fast evolution of the retropro鄄
cessed mitochondrial rps3 gene in conifer II and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phylogeny of gymnosperms [J]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4 (1): 136—149
Reveal JL, Chase MW, 2011. APG III: Bibli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Synonymy of Magnoliidae [J] . Phytotaxa, 19: 71—134
Smith AR, Pryer KM, Schuettpelz E et al., 2006. A classification for
extant ferns [J] . Taxon, 55 (3): 705—731
Smith AR, Pryer KM, Schuettpelz E et al., 2008. Fern classification
[A]. In: Ranker TA, Haufler CH eds.,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erns and Lycophyt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17—467
Stevens PF, 2001鄄onward. Angiosperm phylogeny website, version
11, May 2011 [DB / OL]. Available at http: / / www. mobot. org /
MOBOT / research / APweb / (accessed 1 Jan. 2012)
Scientific Database of China Plant Species, 2011. http: / / db. kib. ac.
cn / eflora / Default. aspx [DB / OL] (accessed 31 December 2011)
Takhtajan A, 2009. Flowering Plants [M]. Berlin: Springer Verlag
Tang YC (汤彦承), Lu AM (路安民), 2004. A comparison of fam鄄
ily circumscription between FRBS and FGAC [J] . Acta Botani鄄
ca Yunnanica (云南植物研究), 26 (2): 129—138
Thorne RF, Reveal JL, 2007. An updat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class
Magnoliophyta ( “Angiospermae冶) [ J] . Botanical Review, 73
(2): 67—181
The Plant List, 2010. Version 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DB / OL].
http: / / www. theplantlist. org / (accessed 1st January 2012)
Woodland DW, 2009. Contemporary Plant Systematics. 4th ed.
[M]. Berrlen, Springs: 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MI
Wu ZY (吴征镒), 1991. The areal鄄types of Chinese genera of seed
plants [J] .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云南植物研究), Sup鄄
pl IV: 1—139
Wu ZY (吴征镒), Raven PH eds., 1994. Flora of China [M]. Bei鄄
jing: Science Press,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Wu ZY (吴征镒), Lu AM (路安民), Tang YC (汤彦承) et al.,
2002. Synopsis of a new “ polyphyletic鄄polychronic鄄polytopic冶
system of the angiosperms [ J] .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植物分类学报), 40 (4): 289—322
Yang QE, Zhu GH, Hong DY et al., 2005. World爷s largest flora
completed [J] . Science, 309 (5574): 2163
Zhang DX, Saunders RMK, Hu CM, 1999. Corsiopsis chinensis gen.
et sp. nov. (Corsiaceae): first record of the family in Asia [J] .
Systematic Botany, 24 (3): 311—314
Zhang JW, Boufford DE, Sun H, 2011. Parasyncalathium J. W.
Zhang, Boufford & H. Sun (Asteraceae, Cichorieae): A new
genus endemic to the Himalaya鄄Hengduan Mountains [J] . Tax鄄
on, 60 (6): 1678—1684
532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骆摇 洋等: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附录 1摇 依据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新系统、 Flora of China和 《中国植物志》
对中国维管植物在科级水平上的比较 (仅列主要变动)
Appendix 1摇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vascular plants at the family level among the new classifications,
Flora of China and Flora Re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with major changes)
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 Flora of China 《中国植物志》
一、 石松类 lycophytes和蕨类 ferns:
石松科 Lycopodiaceae 石松科 Lycopodiaceae+石杉科 Huperziaceae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阴地蕨科 Botrychiaceae
合囊蕨科 Marattiaceae 合囊蕨科 Marattiaceae 合囊蕨科 Marattiaceae+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天星蕨科 Christenseniaceae
双扇蕨科 Dipteridaceae 双扇蕨科 Dipteridaceae+燕尾蕨科 Cheiropleuriaceae+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莎草蕨科 Schizaeaceae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
槐叶蘋科 Salviniaceae 槐叶蘋科 Salviniaceae+满江红科 Azollaceae
金毛狗科 Cibotiaceae* 蚌壳蕨科 Dicksoniaceae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蕨科 Pteridiaceae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水蕨科 Parkeriaceae+书带蕨科 Vittariaceae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卤蕨科 Acrostichaceae+铁
线蕨科 Adiantaceae+车前蕨科 Antrophyaceae+裸
子蕨科 Hemionitidaceae+水蕨科 Parkeriaceae+中
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书带蕨科 Vittariaceae
Cystopteridaceae* 岩蕨科 Woodsiaceae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肠蕨科 Diplaziopsid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轴果蕨科 Rhachidosoraceae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球子蕨科 Onocle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球子蕨科 Onocleaceae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光叶藤蕨科Stenochlaenaceae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岩蕨科 Woodsiaceae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肿足蕨科 Hypodematiaceae 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肿足蕨科 Hypodematiaceae+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藤蕨科Lomariopsid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叉蕨科 Aspidiaceae+
实蕨科 Bolbitidaceae+舌蕨科 Elaphoglossaceae+
球盖蕨科 Peranemaceae
藤蕨科 Lomariopsidaceae 藤蕨科 Lomariopsidaceae 藤蕨科 Lomariopsid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 蓧蕨科 Oleandraceae 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
三叉蕨科 Tectari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蓧蕨科 Oleandraceae 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叉蕨科 Aspidiaceae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禾叶蕨科 Grammitidaceae+水蕨科 Parkeriaceae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槲蕨科 Drynariaceae+
球盖蕨科 Peranemaceae+禾叶蕨科 Grammitid鄄
aceae+雨蕨科 Gymnogrammitidaceae +剑蕨科
Loxogrammaceae+鹿角蕨科 Platyceriaceae+睫毛
蕨科 Pleurosoriopsidaceae
二、 裸子植物 Gymnosperms:
金松科 Sciadopityaceae 金松科 Sciadopityaceae 杉科 Taxodiaceae
柏科 Cupressaceae 柏科 Cupressaceae+杉科 Taxodiaceae
红豆杉科 Taxaceae 红豆杉科 Taxaceae+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红豆杉科 Taxaceae
三、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莼菜科 Cabombaceae 莼菜科 Cabombaceae 睡莲科 Nymphaeaceae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八角科 Illiciaceae+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木兰科 Magnoliaceae
菖蒲科 Acoraceae 菖蒲科 Acoraceae 天南星科 Araceae
天南星科 Araceae 天南星科 Araceae+浮萍科 Lemnaceae
岩菖蒲科 Tofieldi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 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 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茨藻科 Najadaceae
632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4 卷
摇 续附录 1摇 Continued appendix 1
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 Flora of China 《中国植物志》
水麦冬科 Juncaginaceae 水麦冬科 Juncagin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大叶藻科 Zosteraceae 大叶藻科 Zoster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角果藻科Zannichelli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茨藻科 Najadaceae
波喜荡草科 Posidoniaceae 波喜荡草科 Posidoni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川蔓藻科 Ruppiaceae 川蔓藻科 Ruppi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丝粉藻科 Cymodoceaceae 丝粉藻科 Cymodoceaceae 茨藻科 Najadaceae+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无叶莲科 Petrosavi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纳茜菜科 Nartheci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薯蓣科 Dioscoreaceae+蒟蒻薯科 Taccaceae
翡若翠科 Vellozi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黑药花科 Melanthi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秋水仙科 Colchic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菝葜科 Smilac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白玉簪科 Corsiaceae 白玉簪科 Corsiaceae -
仙茅科 Hypoxid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鸢尾蒜科 Ixiolirion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刺叶树科 Xanthorrhoe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百合科 Liliaceae
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百合科 Liliaceae
兰花蕉科 Lowiaceae 兰花蕉科 Lowiaceae 芭蕉科 Musaceae
闭鞘姜科 Costaceae 闭鞘姜科 Costaceae 姜科 Zingiberaceae
香蒲科 Typhaceae 香蒲科 Typhaceae 香蒲科 Typhaceae+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星叶草科 Circaeasteraceae 星叶草科 Circaeasteraceae 毛莨科 Ranunculaceae
莲科 Nelumbonaceae 莲科 Nelumbonaceae 睡莲科 Nymphaeaceae
昆栏树科 Trochodendraceae 昆栏树科 Trochodendraceae+水青树科 Tetracentraceae
芍药科 Paeoniaceae 芍药科 Paeoniaceae 毛莨科 Ranunculaceae
阿丁枫科 Altingiaceae*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鼠刺科 Ite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茶麃子科 Grossulari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扯根菜科 Penthor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 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 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
葡萄科 Vitaceae 葡萄科 Vitaceae+火筒树科 Leeaceae 葡萄科 Vitaceae
海人树科 Surianaceae 海人树科 Surianaceae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大麻科 Cannabaceae 大麻科 Cannabaceae 桑科 Moraceae
胡桃科 Juglandaceae 胡桃科 Juglandaceae+马尾树科 Rhoipteleaceae
卫矛科 Celastraceae 卫矛科 Celastraceae+斜翼科 Plagiopteraceae+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卫矛科 Celastraceae+翅子藤科 Hippocrate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椴树科 Tili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桑科 Moraceae
裂药树科 Centroplacaceae* 卫矛科 Celastraceae
叶下珠科 Phyllanth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假黄杨科 Putranjiv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杨柳科 Salicaceae 杨柳科 Salicaceae+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钟花科 Achariaceae* 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粘木科 Ixonanthaceae* 古柯科 Erythroxylaceae
胡桐科 Calophyllaceae* 藤黄科 Clusiaceae
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 藤黄科 Clusiaceae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千屈菜科 Lythraceae+菱科 Trapaceae 千屈菜科 Lythraceae+石榴科 Punicaceae+海桑科 Sonneratiaceae+菱科 Trapaceae
薰倒牛科 Biebersteiniaceae 薰倒牛科 Biebersteiniaceae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白刺科 Nitrariaceae 白刺科 Nitrariaceae+骆驼蓬科 Peganaceae 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槭树科 Aceraceae+七叶树科 Hippocastanaceae
732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骆摇 洋等: 中国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续附录 1摇 Continued appendix 1
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 Flora of China 《中国植物志》
芸香科 Rutaceae 芸香科 Rutaceae+拟荨麻科 Cneoraceae 芸香科 Rutaceae+苦木科 Simaroubaceae
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十齿花科 Dipentodontaceae 十齿花科 Dipentodontaceae 卫矛科 Celastraceae
锦葵科 Malvaceae 锦葵科 Malvaceae+木棉科 Bombacaceae+梧桐科 Sterculiaceae+椴树科 Tiliaceae
叠珠树科 Akaniaceae* 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 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
山柑科 Capparaceae 山柑科 Capparaceae+白花菜科 Cleomaceae 山柑科 Capparaceae
白花菜科 Cleomaceae 白花菜科 Cleomaceae 山柑科 Capparaceae
檀香科 Santalaceae 檀香科 Santalaceae+槲寄生科 Viscaceae 檀香科 Santalaceae+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青皮木科 Schoepfiaceae* 铁青树科 Olacaceae 铁青树科 Olacaceae
苋科 Amaranthaceae 苋科 Amaranthaceae+藜科 Chenopodiaceae
吉粟草科 Gisekiaceae* 粟米草科 Molluginaceae 番杏科 Aizoaceae
粟米草科 Molluginaceae 粟米草科 Molluginaceae 番杏科 Aizoaceae
土人参科 Talinaceae* 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山茱萸科 Cornaceae
山茱萸科 Cornaceae+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单室茱萸科 Mastixiaceae+蓝果树科 Nyssaceae+
鞘柄木科 Toricelliaceae
山茱萸科 Cornaceae+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五加科 Araliaceae+蓝果树科 Nyssaceae
绣球花科 Hydrange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肋果茶科 Sladeniaceae 肋果茶科 Sladeniaceae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五列木科 Pentaphylacaceae 五列木科 Pentaphylacaceae+山茶科 Theaceae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帽蕊草科 Mitrastemonaceae* 大花草科 Rafflesiaceae
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花科 Ericaceae+岩高兰科 Empetraceae+鹿蹄草科 Pyrolaceae
绞木科 Garryaceae* 桃叶珊瑚科 Aucubaceae 山茱萸科 Corn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假繁缕科 Theligonaceae
龙胆科 Gentianaceae 龙胆科 Gentianaceae+马钱科 Loganiaceae
胡蔓藤科 Gelsemiaceae 马钱科 Loganiaceae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萝摩科 Asclepiadaceae
楔瓣花科 Sphenocleaceae 楔瓣花科 Sphenocleaceae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田基麻科 Hydroleaceae* 田基麻科 Hydrophyllaceae 田基麻科 Hydrophyllaceae
香茜科 Carlemanniaceae 香茜科 Carlemanni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车前科 Plantaginaceae 车前科 Plantaginaceae+水马齿科 Callitrichaceae+杉叶藻科 Hippuridaceae+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苦槛蓝科 Myoporaceae
母草科 Linderni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唇形科 Lamiaceae 唇形科 Lamiaceae+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透骨草科 Phrymaceae 透骨草科 Phrymaceae+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泡桐科 Paulowni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列当科 Orobanchaceae 列当科 Orobanchaceae+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爵床科 Acanthaceae 爵床科 Acanthaceae+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金檀木科 Stemonuraceae*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心翼果科 Cardiopteridaceae 心翼果科 Cardiopteridaceae+茶茱萸科Icacinaceae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青荚叶科 Helwingiaceae 青荚叶科 Helwingiaceae 山茱萸科 Cornaceae
五膜草科 Pentaphragmataceae 五膜草科 Pentaphragmataceae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睡菜科 Menyanthaceae 睡菜科 Menyanthaceae 龙胆科 Gentianaceae
南鼠刺科 Escalloni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锦带花科 Diervillaceae+
川续断科 Dipsacaceae+北极花科 Linnaeaceae+
刺参科 Morinaceae+败酱科 Valerianaceae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川续断科 Dipsacaceae+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五加科 Araliaceae 五加科 Araliaceae+伞形科 Apiaceae
注: 标有*的科为以 APG为代表的维管植物系统中的新科; “-冶 表示无对应科。
832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第 3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