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Juhuang Oral Liquid

菊黄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6 月 ·1779·
菊黄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李春雪 1,张 晨 1,王长生 2,曾 锐 2,瞿 燕 1*
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目的 对菊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菊黄口服液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
对菊黄口服液方中枸杞子 Lycii Fructus 和制黄精 Polygonati Rhizoma 进行定性分析,苯酚-硫酸法测定菊黄口服液中总多糖的
量;并建立 RP-HPLC 法同时测定菊黄口服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尼酸、
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 8 种化学成分的量,采用 Odys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5%
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1.0 mL/min,检测波长 325 nm。结果 TLC 鉴别方法能特征地鉴别枸杞子和制
黄精,斑点均清晰,阴性无干扰;总多糖定量测定回归方程 A=0.057 8 C+0.032 5(r=0.999 1,n=8),线性范围为 26.15~
196.13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82%,所测 6 批样品中总多糖的质量浓度在 157.74~166.49 mg/mL;RP-HPLC 定量测
定时,8 种化学成分在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在 99.18%~101.06%,RSD 在 0.79%~
1.91%;6个批次样品中8种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新绿原酸102.9~142.6 μg/mL、绿原酸488.6~563.8 μg/mL、隐绿原酸58.9~
71.6 μg/mL、咖啡酸 240.7~326.1 μg/mL、木犀草苷 228.6~302.7 μg/mL、3,4-二咖啡酰奎宁酸 398.0~485.4 μg/mL、3,5-二咖
啡酰奎尼酸 184.1~203.1 μg/mL、4,5-二咖啡酰奎宁酸 476.2~561.8 μg/mL。结论 TLC 鉴别方法简单易行;总多糖及 8 种
化学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菊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菊黄口服液;HPLC;总多糖;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
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
中图分类号:R28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12 - 1779 - 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2.013
Research 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Juhuang Oral Liquid
LI Chun-xue1, ZHANG Chen1, WANG Chang-sheng2, ZENG Rui2, QU Yan1
1.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2. Institut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Juhuang Oral Liquid (JOL)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Methods TLC was used to identify Lycii Fructus and Polygonati Rhizoma in JOL.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detemination of total polysaccharide, HPLC was us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neochlorogen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cryptochlorogenic acid, coffeic acid, galuteolin, 3,4-dicaffeoylquinic acid,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and
4,5-dicaffeoylquinic acid. The Odyssil C18 (250 mm × 4. 6 mm, 5 μm) column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0.05%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in gradient elution, at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325 nm. Results The
ident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Lycii Fructus and Polygonati Rhizoma by TLC were distinct and the spots were clear, without interference
and easy to recognize. When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ate the total polysaccharide conten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A = 0.057 8 C + 0.032 5 (r = 0.999 1, n = 8). The linear with its absorbance in the range of 26.15—196.13 mg/mL,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as 99.82%.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he total polysaccharide in JOL from six batches is 157.74—166.49 mg/mL.
When RP-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ight chemical components , the compounds showed a good linearity(r ≥ 0.999 8)in the
determination range.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between 99.18%—101.06% with RSDs between 0.79%—1.91%. The average

收稿日期:2015-01-31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部支撑计划(2012BAI27B07);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基础项目(2015JY0139)
作者简介:李春雪,硕士研究生。E-mail: lichunxuelcx@126.com
*通信作者 瞿 燕,博士,副教授,从事中药制剂与炮制研究工作。Tel: (028)61800231 E-mail: quyan028@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6 月 ·1780·
content from the six batches showed neochlorogenic acid 102.9 — 142.6 μg/mL, chlorogenic acid 488.6 — 563.8 μg/mL,
cryptochlorogenic acid 58.9—71.6 μg/mL, coffeic acid 240.7—326.1 μg/mL, galuteolin 228.6—302.7 μg/mL, 3,4-dicaffeoylquinic acid
398.0—485.4 μg/mL,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184.1—203.1 μg/mL, and 4,5-dicaffeoylquinic acid 476.2—561.8 μg/mL. Conclusion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simple.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polysaccharide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is simple, accurate,
and with a good repeatability. It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JOL.
Key words: Juhuang Oral Liquid; HPLC; total polysaccharide; neochlorogen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cryptochlorogenic acid; coffeic
acid; galuteolin; 3,4-dicaffeoylquinic acid;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4,5-dicaffeoylquinic acid

糖尿病性干眼症是由糖尿病性眼表病变演变而
来,主要表现为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
眼胀感、眼痛感、畏光、眼红 8 大主要症状[1]。因
此,深入开展预防和治疗干眼症的研究具有重大临
床指导意义。菊黄口服液由菊花 Chrysanthemi Flos、
制黄精 Polygonati Rhizoma、枸杞子 Lycii Fructus、
北沙参 Glehniae Radix 4 味药材组成,为医院临床验
方,具有清热祛风、养阴润目的功效,用于治疗糖
尿病性干眼症,经长期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方中 4 味中药均含有多糖,其中菊花作为君药
可益肝明目,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
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症,而多糖是菊花水溶性成分
中主要成分之一[2],应用其配伍的中医经验方剂治
疗干眼疗效显著[3];黄精多糖为制黄精主要活性成
分[4],对糖尿病及其实验性干眼症有明显疗效[5];
枸杞多糖为枸杞子主要活性成分,对体外培养视网
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6];北沙参作为扶正药,
具有养阴润肺、祛痰止咳等功效,含有多糖类、香
豆素类、磷脂等多种有效成分[7]。君药菊花中化学
成分的定量测定研究中[8],新绿原酸、绿原酸、隐
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
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 8 种有效
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还未见报道。故本实验采用苯
酚-硫酸法测定制剂中总多糖的量,建立 RP-HPLC
同时测定 8 种药效成分量的方法,并对本品中枸杞
子和制黄精进行 TLC 鉴别,以期为菊黄口服液的质
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该产品的质量可控性。
1 仪器与材料
TU-1901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
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Waters 2695 型高效液相
色谱仪,美国 Waters 公司,包括四元泵、在线脱气
机、自动进样器、2996 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
Empower 色谱工作站;MSA225s 型电子分析天平,
德国 Sartorius 公司。
无水葡萄糖(批号 110833-200904)、绿原酸(批
号 110753-200413)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质量分数均大于 98%;咖啡酸(批号 121128)、新绿
原酸(批号 MUST-12113001)、3,4-二咖啡酰奎尼酸(批
号 MUST-12041114)、3,5-二咖啡酰奎尼酸(批号
MUST-14011201)、隐绿原酸(批号MUST- 12113002)、
4,5-二咖啡酰奎尼酸(批号 MUST-12081803)购于成
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分数均大于 98%;
枸杞子(批号 121072-201410),黄精(制,批号
121553-201202)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
腈为色谱纯(欧森巴克),水为乐百氏纯净水,其他
试剂均为分析纯。菊黄口服液样品,批号 140601、
140602、140603、140701、140702、140703,由成都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制备。
2 方法与结果
2.1 定性鉴别
2.1.1 枸杞子的 TLC 鉴别 取本品 20 mL,用醋酸乙
酯振摇提取 2 次,每次 20 mL,合并醋酸乙酯液,浓
缩至 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缺枸杞子阴性制剂,
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 1 g,
加水 30 mL,加热煮沸 15 min,放冷,滤过,滤液用
醋酸乙酯 30 mL 振摇提取,合并醋酸乙酯液,浓缩至
1 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 年
版一部附录 VI B TLC 法试验,吸取上述 3 种溶液 5~
6 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 GF254薄层板上,以醋
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3∶2∶1)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
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
的荧光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 1-A。
2.1.2 黄精的 TLC 鉴别 取本品 20 mL,蒸干,残
渣加乙醇 20 mL 超声处理 30 min,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乙醇 1 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缺
制黄精阴性制剂,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另取制
黄精对照药材 2 g,加乙醇 20 mL 超声处理 30 min,
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1 mL 使溶解,作为
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
VI B TLC 法试验,吸取上述 3 种溶液各 2 μL,分别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6 月 ·1781·
点于同一高效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
(1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 ℃加热至斑点清新。供试品
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见图 1-B。

1~3-供试品 4-对照药材 5-阴性对照
1—3-sample 4-reference medicinal materials 5-negative control

图 1 菊黄口服液中枸杞子 (A) 和制黄精 (B) 的 TLC 图
Fig. 1 TLC of Lycii Fructus (A) and Polygonati Rhizoma (B)
in JOL

2.2 总多糖定量测定
2.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 105 ℃干燥至
恒定质量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 10.46 g 置 10 mL 量
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质量浓度为
1.046 g/mL 的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吸取 100 mL 菊黄口服液
(批号 140702),置分液漏斗中,加入 1/4 体积三氯
甲烷和 1/16 的正丁醇,震荡静止,收集上清液。上
清液重复脱蛋白数次,直至用考马斯亮蓝 G-250 检
测至无蛋白为止,用活性炭脱色,浓缩至 50 mL 置
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00 r/min)同时加无水乙醇
使含醇量达 80%,继续搅拌 10 min,4 ℃静置过夜,
4 000 r/min 离心 10 min,倾去上清液,沉淀再加无
水乙醇溶液适量,搅匀,4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弃去上清液,挥干乙醇,残渣用水溶解并转入用水
溶解并转移到 100 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即得。
2.2.3 最大吸收波长选择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
多糖的量。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
以蒸馏水作空白的阴性样品溶液各 1.0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加水至 2.0 mL,再加入 5%苯酚
1.0 mL 和浓硫酸 5.0 mL,摇匀,置沸水中水浴 30
min,取出冰浴 10 min 后室温放置 10 min,采用
TU-1901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扫
描波长为 450~800 nm,结果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
在 620 nm 处有最大吸收,且阴性对照液吸收值为
0.001(<0.005),说明阴性对照液对样品的测定无
干扰,见图 2。




图 2 菊黄口服液的 UV 光谱图
Fig. 2 UV chromatograms of JOL

2.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
液 0(空白)、0.2、0.4、0.6、0.8、1.0、1.5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加水至 2.0 mL,再加入 5%苯
酚 1.0 mL 和浓硫酸 5.0 mL,摇匀,置沸水中水浴
30 min,取出冰浴 10 min 后室温放置 10 min,采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 620 nm 处测定吸光度(A)
值,以葡萄糖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A 值为纵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A=0.057 8 C+
0.032 5(r=0.999 1,n=8)。结果表明,葡萄糖对
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在 26.15~196.13 mg/mL 与 A 值
呈良好的关系。
2.2.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批纯化后多糖的
供试品溶液 1.0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加水至
2.0 mL,分别在显色 0、1、2、3、5、8 h,按“2.2.4”
项下方法操作,于 620 nm 下测 A 值,结果 RSD 为
1.26%,表明该方法稳定性良好。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1.0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加水至 2.0 mL,按
“2.2.4”项下方法操作,于 620 nm 下测 A 值,连续
测定 6 次,结果 RSD 为 0.98%,表明该方法精密度
良好。
2.2.7 重复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 5 份同一批纯化
后多糖的供试品溶液 1.0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
加水至 2.0 mL,按“2.2.4”项下方法操作,于 620 nm
下测 A 值,结果 RSD 为 1.2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
良好。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已测定的纯化后
A B
500 600 700 800
λ/nm
对照品
供试品
阴性样品
1 2 3 4 5 1 2 3 4 5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6 月 ·1782·
多糖的供试品溶液(批号 140702)0.5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中,共 9 份,按对照品加入量为样品中质
量分数的 80%、100%、120%加入葡萄糖对照品,
加水至 2.0 mL,按“2.2.4”项下方法操作,于 620 nm
下测 A 值,结果总多糖平均回收率为 99.82%,RSD
为 1.27%。
2.2.9 样品测定 取 6批菊黄口服液(批号 140601、
140602、140603、140701、140702、140703),每个
样品平行 2 份,按“2.2.2”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
分别取各个供试品溶液 1.0 mL 于 10 mL 具塞试管
中,加水至 2.0 mL,再加入 5%苯酚 1.0 mL 和浓硫
酸 5.0 mL,摇匀,置沸水中水浴 30 min,取出冰浴
10 min 后室温放置 10 min,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在 620 nm 处分别测得其 A 值,根据回归方程,
计算总多糖的量,结果平均值为 158.19、159.78、
164.54、165.03、166.49、157.74 mg/mL。
2.3 8 种成分的测定
2.3.1 色谱条件 Odyssil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
度洗脱:0~13 min,10%~13%乙腈;13~18 min,
13%~15%乙腈;18~22 min,15%~18%乙腈;22~
25 min,18%~20%乙腈;25~35 min,20%~22%
乙腈;35~45 min,22%~25%乙腈;体积流量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325 nm;柱温为 30 ℃;
进样量 10 μL。
2.3.2 混合对照品溶液配制 取新绿原酸、绿原酸、
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尼
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对照
品适量,精密称定,置 10 mL 棕色量瓶中,加 50%
甲醇溶液配制成含新绿原酸 0.170 mg/mL、绿原酸
0.678 mg/mL、隐绿原酸 0.086 mg/mL、咖啡酸 0.392
mg/mL、木犀草苷 0.363 mg/mL、3,4-二咖啡酰奎尼
酸 0.582 mg/mL、 3,5-二咖啡酰奎尼酸 0.301
mg/mL、4,5-二咖啡酰奎尼酸 0.674 mg/mL 的混合
对照品溶液。
2.3.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量取菊黄口服液(批
号 140702)1.0 mL,置 10 mL 量瓶中,加 50%甲醇
溶解,超声处理 10 min,定容,摇匀,微孔滤膜(0.22
μm)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4 阴性供试品溶液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除菊
花以外的其余药味,按制备工艺分别制成缺菊花的
阴性样品,按“2.3.3”项下方法制备,制成阴性供
试品溶液。
2.3.5 专属性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
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各 10 μL,按
“2.3.1”项下方法测定,结果样品中新绿原酸、绿原
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
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色
谱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一致,8 种目标成分分离
度良好,并且阴性供试品溶液对预测成分测定无干
扰,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色谱图见图 3。





1-新绿原酸 2-绿原酸 3-隐绿原酸 4-咖啡酸 5-木犀草苷 6-3,4-
二咖啡酰奎尼酸 7-3,5-二咖啡酰奎尼酸 8-4,5-二咖啡酰奎尼酸
1-neochlorogenic acid 2-chlorogenic acid 3-cryptochlorogenic acid
4-coffeic acid 5-galuteolin 6-3,4-dicaffeoylquinic acid 7-3,5-
dicaffeoyl quinic acid 8-4,5-dicaffeoylquinic acid
图 3 混和对照品 (A)、菊黄口服液样品 (B) 和缺菊花阴性
样品 (C) 的 HPLC 色谱图
Fig. 3 HPLC 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A), JOL
sample (B), negative sample without Chrysanthemi Flos (C)
2.3.6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3.2”项下
混合对照品溶液用 50%甲醇逐级稀释 2、4、8、10、
16 倍得到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 6 个质量
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各 10 μL,按“2.3.1”项下
方法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进样质
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及相关系数(r);并以 10 倍信噪比确定定量限,3
倍信噪比确定检测限,结果见表 1。
2.3.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3.2”项下混合对
照品溶液 10 μL,按“2.3.1”项下方法测定,连续
进样 6 次,测得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
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A
B
C
0 15 30 45
t/min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6 月 ·1783·
表 1 8 种化学成分的线性方程、r、线性范围
Table 1 Regression equations, r, and linearity ranges of eight constituents
成分 回归方程 r 线性范围/(mg∙mL−1) 检测限/(ng∙mL−1) 定量限/(ng∙mL−1)
新绿原酸 Y=3.4×106 X-3 107.4 0.999 9 0.011~0.170 6.35 22.17
绿原酸 Y=2.8×106 X-8 772.2 0.999 8 0.042~0.678 2.89 5.13
隐绿原酸 Y=5.3×106 X-4 816.9 0.999 9 0.005~0.086 6.67 20.32
咖啡酸 Y=2.9×106 X-2 105.1 0.999 9 0.025~0.392 5.72 15.29
木犀草苷 Y=2.4×106 X+1 930.6 0.999 9 0.023~0.363 2.59 9.86
3,4-二咖啡酰奎尼酸 Y=2.2×106 X-1.4×105 0.999 9 0.036~0.582 2.51 7.24
3,5-二咖啡酰奎尼酸 Y=2.6×106 X-4.0×104 0.999 8 0.019~0.301 2.13 6.91
4,5-二咖啡酰奎尼酸 Y=3.1×106 X-1.8×105 0.999 8 0.042~0.674 2.94 8.45

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峰面积的 RSD 分别
为 0.55%、0.63%、0.94%、1.25%、1.02%、0.79%、
1.21%、0.58%,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3.8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批号 140702)供试
品溶液,分别于 0、2、4、6、8、12、24 h 按“2.3.1”
项下方法测定,测得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
咖啡酸、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
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峰面积的 RSD 分
别为 0.69%、0.91%、1.25%、1.40%、1.17%、0.88%、
1.39%、1.52%,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24 h 内稳定
性良好。
2.3.9 重复性试验 精密吸取菊黄口服液样品(批
号 140702)1.0 mL,共 6 份,按“2.3.3”项下方法
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3.1”项下方法测定,计算
上述 8 种成分质量浓度的 RSD 分别为 0.82%、
1.19%、1.85%、1.66%、1.41%、1.02%、1.81%、0.89%,
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测定的样品(批号
140702)0.5 mL,共 9 份,分别按对照品加入量为
样品中质量分数的 80%、100%、120%精密加入混
合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按“2.3.3”项下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2.3.1”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回收
率,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
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
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平均回收率在 99.18%~
101.06%,RSD 在 0.79%~1.91%。
2.3.11 样品测定 取 6 批菊黄口服液样品(批号
140601、140602、140603、140701、140702、140703),
每个样品平行 2 份,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按“2.3.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行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 6 个批次样品中
8 种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新绿原酸 102.9~142.6
μg/mL、绿原酸 488.6~563.8 μg/mL、隐绿原酸
58.9~71.6 μg/mL、咖啡酸 240.7~326.1 μg/mL、木
犀草苷 228.6~302.7 μg/mL、3,4-二咖啡酰奎宁酸
398.0~485.4 μg/mL、3,5-二咖啡酰奎尼酸 184.1~
203.1 μg/mL、4,5-二咖啡酰奎宁酸 476.2~561.8
μg/mL,结果见表 2。
3 讨论
3.1 TLC 鉴别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 TLC 法对其处方组成药味枸杞子
和制黄精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方法筛选[9-10],结

表 2 6 批样品中 8 种成分的定量测定 (n = 2)
Table 2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eight constituents in six batches of samples (n = 2)
质量浓度/(μg∙mL−1) 批号
新绿原酸 绿原酸 隐绿原酸 咖啡酸 木犀草苷 3,4-二咖啡酰奎尼酸 3,5-二咖啡酰奎尼酸 4,5-二咖啡奎尼酸
140601 102.9 494.9 67.5 280.9 264.7 421.7 184.1 521.6
140602 130.1 518.7 64.3 276.9 291.1 405.4 194.3 501.9
140603 132.2 490.1 64.0 254.8 284 2 430.9 185.3 499.8
140701 132.4 504.2 60.3 265.2 251.9 435.2 203.1 510.7
140702 142.6 563.8 71.6 326.1 302.7 485.4 191.7 561.8
140703 117.7 488.6 58.9 240.7 228.6 398.0 193.4 476.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6 月 ·1784·
果采用该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分离度好、重复
性好、专属性强的特点,能特征地鉴别枸杞子和制
黄精,斑点均清晰,阴性无干扰。
3.2 定量测定指标的选择
方中菊花、制黄精、枸杞子、北沙参 4 味中药
均含多糖,临床功效及生物活性明确,故确定多糖
为菊黄口服液的质控指标之一,同时采用 HPLC 法
测定制剂中君药菊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等 8 种有
效成分的量,可有效控制原药材的质量。
3.3 多糖定量测定时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多糖的定量测定中应排除单糖及其他水溶性
成分的影响,目前多糖提取纯化最常用的是水提醇
沉以排除小分子物质、单糖及寡糖等的干扰,Sevage
法脱蛋白、活性炭脱色等,但是在样品前处理过程
中操作繁琐,容易产生误差,影响实验结果,所以
更应操作规范,以减少误差。
3.4 多糖定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多糖的定量测定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难点。苯
酚-硫酸法测总多糖的量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经
典方法,适用于对单糖、寡糖以及均多糖的测定[11],
但复方制剂中多糖的来源更复杂,因此本实验选择
该方法对菊黄口服液总多糖测定是对菊黄口服液质
量进行初步评价。
3.5 HPLC 定量检测时色谱条件的选择
本实验考察了甲醇-水、乙腈-水系统,结果发
现乙腈-水系统干扰较小且分离效果较好,且梯度洗
脱过程中基线平稳,因此选择乙腈-水系统。为了改
善峰形,把流动相调整为弱酸性,提高分离度。本
实验还对检测波长(348、327、325 nm)进行比较,
结果 325 nm 下各峰丰度较高,故选择 325 nm 为其
检测波长。此外,对柱温、体积流量、进样量等色
谱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色谱条件。
本实验通过对菊黄口服液中枸杞子和制黄精进
行 TLC 鉴别,并采用苯酚-硫酸法对菊黄口服液中
总多糖的量进行测定,同时建立 RP-HPLC 对君药
菊花中 8 种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从定性鉴别以及
总多糖与 8 种化学成分定量测定的角度,以期综合
评价和控制菊黄口服液制剂质量。
参考文献
[1] 崔 乙, 徐国兴. 糖尿病患者干眼的研究进展 [J]. 国
际眼科杂志, 2014, 14(9): 1602-1605.
[2] 范灵婧, 倪鑫炎, 吴纯洁, 等. 菊花多糖的结构特征及
其对NF-KB和肿瘤细胞的活性研究 [J]. 中草药, 2013,
44(17): 2364-2371.
[3] Liang F, Hu C, He Z, et al. An arabinogalactan from
flower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structural and
bioactivity studies [J]. Carbohydr Res, 2014, 387(31):
37-41.
[4] 公惠玲, 李卫平, 尹艳艳, 等. 黄精多糖对链脲菌素糖
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J]. 中国中药杂
志, 2009, 34(9): 1149-1154.
[5] 孙化萍, 罗旭升, 曾庆华, 等. 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
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2004,
14(2): 9-11.
[6] 白 双, 于 鑫, 杜瑛培, 等. 枸杞多糖对NMDA致大
鼠视网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5): 670-674.
[7] Yuan Z, Tezuka Y, Fan W, et al. Constituents of the
underground parts of Glehnia littoralis [J].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2, 50(1): 73-77.
[8] 沈 智, 张文婷, 黄琴伟, 等. RP-HPLC 法测定菊花中
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和绿原酸 [J]. 中
草药, 2010, 41(2): 307-310.
[9]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0.
[10] 邹玉繁, 汪小根. 清热利湿片中主要成分的薄层鉴别
研究 [J]. 广东化工, 2014, 41(12): 78-79.
[11] 石凤敏, 佟曦然, 丁自勉, 等. 灵芝-淫羊藿菌质总多糖
量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J]. 中草药 , 2013, 44(11):
1486-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