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2·
作用于 2 型糖尿病新靶点的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岳佳音 1, 2,苏光悦 1, 2,赵余庆 1, 2*
1.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2. 沈阳药科大学 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16
摘 要:2 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障碍和组织器官对胰岛素抵抗引起。目前 2 型糖尿病患者占
糖尿病人群的 90%以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的化学合成降糖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从作用
温和、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中,依据不同的靶点筛选和发现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
点。现已发现的 2 型糖尿病的新靶点主要包括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二肽基肽酶 IV(DPP-IV)、过氧化物酶体增
殖活化受体(PPAR)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等。现对天然产物中作用于糖尿病新靶点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以期为开发治疗 2 型糖尿病新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2 型糖尿病;新靶点;天然产物;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二肽基肽酶 IV;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腺苷酸活
化蛋白激酶
中图分类号:R284;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21 - 3272 - 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21.026
Research progress on natural products on new targets of type 2 diabetes
YUE Jia-yin1, 2, SU Guang-yue1, 2, ZHAO Yu-qing1, 2
1.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Abstract: Type 2 diabete, caused by inadequate secretion of insul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issues and organs, is also called no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 At present, over 90% diabetes is type 2 diabete which is seriousl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however, the
curr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synthetic medicine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side effect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omponents
with antidiabetic activity acting on different targets from the natural products with low toxicity has become a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
The new targets, such as PTP1B, DPP-IV, PPAR, and AMPK, were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active components in
natural products on new targets for diabetes are reviewe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diabete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new targets; natural products;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dipeptidyl peptidase-IV;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与胰岛素的产生和作
用异常相关、以高血糖症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
疾病,主要包括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据最新数据统
计,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高达 1.14 亿,占全
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糖尿病
第一大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以 2 型
糖尿病为主,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 90%以上[1]。以胰
岛素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为主的 2 型糖尿病最终
会导致高血糖,长期的高血糖症状会引起一系列的
慢性并发症,如足病(足部溃疡、感染和坏疽)、肾
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视网膜病变、模
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
肤病、性病等。因此,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
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然而,当前药物的药效有限
且有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紊
乱,乳酸性酸中毒,体质量增加、低血糖等,因此
开发作用于 2 型糖尿病新靶点的药物成为国内外研
究的热点[2]。众所周知,中药治疗糖尿病在我国有
收稿日期:2015-07-30
基金项目: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工业化色谱制备平台建设(2009ZX09301-012-105B)
作者简介:岳佳音(1990—),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Tel: (024)23986523 E-mail: yuejiayin1990@163.com
*通信作者 赵余庆 Tel: (024)23986521 E-mail: zyq4885@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3·
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立足于此,以
期从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中,
依据不同的靶点筛选和发现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活性
成分,研发出专一性强、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的
天然药物。本文就 2 型糖尿病的新靶点及作用于靶
点的天然产物进行综述。
1 2 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近年来发现的 2 型糖尿病新靶点有蛋白酪氨酸
磷酸酶 1B(PTP1B)、二肽基肽酶 IV(DPP-IV)、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和腺苷酸活化
蛋白激酶(AMPK)等。
蛋 白 酪 氨 酸 磷 酸 酶 1B (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1B)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家族中的经典的非受
体型酪氨酸磷酸酶,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
的负调控作用,通过剔除 PTP1B 的大鼠实验表明,
PTP1B 通过对胰岛素受体的去磷酸化,进而在调节
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肪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因而,其是目前公认的一个新颖的糖尿病和肥
胖症治疗靶点。如图 1 所示,胰岛素信号传导过程
中,分泌到体液中的胰岛素先与胰岛素敏感细胞上
的 IRa 亚基结合,胰岛素受体(IR)形成二聚体后,
IRb 亚基通过自磷酸化使得活性位点的酪氨酸被磷
酸化,从而激活 IRb 亚基上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活性,然后含有 SH2 结构域
的接头蛋白,如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被招募到 IR 的 SH2 结合位点,随
后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被激活,接着下游糖
代谢通路中的蛋白激酶 B(PKB)、葡萄糖转运体 4
(GLUT4)进一步被激活,最后体内的糖脂代谢被
启动。在信号传导过程中,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一
种重要的调节信号转导的翻译后修饰方式。在体内
酪氨酸的磷酸化是可逆的动态过程,其中 PTK 负责
磷酸化过程,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负责去磷酸化过程。蛋白酪氨
酸磷酸酯酶 1B(PTP1B)是 PTPs 家族的一员,位
于胞内的内质网上,可与受体型激酶 IR 相互作用,
使其去磷酸化而失活,最终胰岛素信号被终止,从
而糖脂代谢被终止。由此可见,在整个信号传导过
程中 PTP1B 对 IR 的 PTK 酶活性起着重要的负调控
作用。
二肽基肽酶 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
是一种多功能的跨膜丝氨酸蛋白酶,也称淋巴细胞
图 1 PTP1B 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负调控作用示意图
Fig. 1 Blocking effect of PTP1B on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表面蛋白 CD26 和腺苷脱氨基酶(ADA)[3],是 DPPs
家族成员之一。凡是 N 端倒数第 2 位具有脯氨酸或
丙氨酸残基的微量蛋白或者寡肽均可被 DPP-IV 降
解,在氨基末端水解出二肽,并在体内将其转化为
无活性代谢产物[4]。目前在人体经过确证的 DPP-IV
底物有抑胃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GLP-1 作为 DPP-IV 的底物,半衰期很短,分泌后
在 1~2 min 内就被 DPP-IV 迅速剪切、失活,甚至
变为拮抗剂,不适于口服,在临床上,DPP-IV 抑制
剂比 GLP-1 类似物更有优势。DPP-IV 抑制剂通过
抑制 DPP-IV,减少 GLP-1 的降解,增加 GLP-1 的
血浆浓度,控制餐后血糖浓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ved receptor,PPAR)是配体激活
的转录因子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通过直接
加强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后的信号传导过程,增强
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
目的,同时还具有减少炎症发生、降低游离脂肪酸
的脂质浓度及降血压等作用。目前确认的 PPARs 成
员有 PPARα、PPARβ/δ、PPARγ。大量研究表明
PPARγ 能激活与脂肪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与 2 型
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PPARγ 激动剂是目前研究
最多的激动剂。最近,人们针对 PPARα/γ,PPARα/δ
和 PPARδ/γ 双受体激动剂和 PPARα/δ/γ 激动剂也开
展了研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4·
kinase,AMPK)是一种异源三聚体蛋白,由 α、β
和 γ 3 个亚基组成,其中 α 亚单位起催化作用,而 β
和 γ 亚单位起调节作用。其活性受单磷酸腺苷/三磷
酸腺苷(AMP/ATP)值调控,被称为细胞的“代谢
感受器”或调控细胞 ATP 和 AMP 水平的“燃料开
关”[5]。黄德强等[6]研究证明 AMPK 对胰岛素有双
向调节作用,能增强 Akt(PI3K 下游主要的效应物)
活性和抑制 mTOR(胰岛素的重要调节因子,属于
PI3K 相关家族成员),两方面的效果均有利于胰岛
素的功能。有研究表明,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一线药
物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机体代谢的影响部分通过
AMPK 途径。因此,AMPK 及其信号通路现已成为
治疗肥胖和 2 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2 作用于 2 型糖尿病新靶点的天然产物
2.1 PTP1B 抑制剂
已发现的对 PTP1B 有抑制作用的天然产物有
糖类、萜类、酚类、黄酮类、皂苷类等。2012 年,
Jiang 等[7]总结了天然 PTP1B 抑制剂,并对其构效
关系和某些化合物对其他蛋白磷酸酶的选择性进行
了讨论。
2.1.1 糖类 陈玲等[8]用酶标仪检测了不同浓度
知母多糖溶液对 PTP1B 活性的抑制能力。经膜分
离后发现相对分子质量在 3×104~1×105 的知母
多糖组分对 PTP1B 活性的抑制率最高,达 69.39%;
而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4~3×104 和相对分子质
量>1×105 的知母多糖组分对 PTP1B 活性的抑制
率较低,分别为 11.27%和 6.46%。此外,采用苯
酚-硫酸法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介于 3×104~1×105
的知母多糖组分占总多糖的 75%,说明知母多糖提
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在 3×104~1×105 的多糖组
分对抑制 PTP1B 活性起主要作用。进一步对这部
分知母多糖组分进行葡聚糖凝胶 G-100 柱色谱,分
离出 2 个组分(组分 1、2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77
和 205 mg/mL),组分 1 对 PTP1B 活性的抑制率为
73.81%,而组分 2抑制能力相对较弱,仅为 32.47%。
由此可见,相对分子质量在 3×104~1×105 的知母
多糖组分中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大的知母多糖对
PTP1B 活性的抑制能力较强。并且研究表明,知
母多糖有可能通过抑制 PTP1B 的活性来提高外周
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
果,作为天然 PTP1B 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黄芪多糖(APS)是天然降糖活性物质。Mao
等在前期研究[9-10]的基础上研究 APS 的降糖作用,并
探讨其体内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11];并发现
APS 对 PTP1B 有抑制作用,IC50为 7.50 μmol/L(阳
性对照原钒酸钠 IC50为 10 μmol/L)[12]。Wang 等[13]
并进一步证明了 APS 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
激活转录因子 6(ATF6)的活化,使 PTP1B 的合成
减少,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发挥降糖作用。
周平等 [14]从灵芝的水提物中发现具有抑制
PTP1B 活性的蛋白多糖,其多糖与蛋白量比为 77∶
17,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2.6×105, IC50 为(5.12±
0.05)μg/mL,且对 PTP1B 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体内 ig 给药显示,其药效与二甲双胍相当,对糖尿
病的新药研发有着重要意义。
2.1.2 二萜类 Cui等[15]在研究 PTP1B抑制剂时发
现,从南极地衣 Huea sp. 中得到的新二萜呋喃型化
合物 hueafuranoid A 对 PTP1B 具有抑制活性,IC50
为 13.9 μmol/L。动力学研究表明,其是以非竞争性
的方式发挥作用。
Liang 等 [16] 从中国南海圆盘肉芝软珊瑚
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 Marenzeller 中得到的 6
种已知的萜烯和 5 种新的西松烷二萜中寻找 PTP1B
抑制剂,发现 sarcophytonolide N 和 sarcrassin E 有
很好的抑制活性(IC50 分别为 5.59 和 6.33 μmol/L);
4Z,12Z,14E-sarcophytolide 有较好的活性(IC50 为
15.4 μmol/L );松柏烯 C ( cembrene C )和
ketoemblide 有较温和的活性(IC50 分别为 26.6 和
27.2 μmol/L)。
2.1.3 三萜类及皂苷类 Choi 等 [17]从杜鹃花
Rhododendron brachycarpum G. Don的叶中得到7种
PTP1B 抑制剂,分别为杜鹃花酸 A(rhododendric
acid A)、熊果酸(ursolic acid)、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救必应酸(rotundic acid)、2α,3α,23-三羟基
熊果-12,20(30)-二烯-28-羧酸、23-羟基熊果酸(23-
hydroxyursoli acid)和猕猴桃酸(actinidic acid),IC50
分别为(6.3±0.6)、(3.1±0.3)、(7.0±0.6)、(20.1±
1.4)、(17.4±1.0)、(7.4±0.6)、(18.0±0.9)μmol/L。
Na 等[18]通过构效关系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齐
墩果烷型化合物的PTP1B抑制作用与C-3位上具有
的羟基和 C-27 或 28 位上有羧基有关。
Xue 等[19]从海南海绵 Stelletta sp. 中分离得到
的三萜类化合物 stellettin G,显示有很强的 PTP1B
抑制活性,IC50 为(4.1±0.9)μmol/L。
石雪萍等[20]从苦瓜中分离出 5 个皂苷类化合
物,其中 1 个是甾体皂苷,其余 4 个为四环三萜葫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5·
芦烷皂苷。对这 5 个化合物进行 PTP1B 抑制活性筛
选,其中 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9(R)-
羰基-25-二甲氧基-5β-葫芦烷-6,23-二烯-3β,25-羟基-
5,19-环氧酯-3-O-β-D-吡喃葡萄糖苷、葫芦烷-5-烯-
3β,22,23,24,25-五羟基 -3-O-3-β-D-吡喃葡萄糖基 -
(1→6)-D-吡喃葡萄糖苷(苦瓜素 A,momordicoside
A)对 PTP1B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
别为 24.0%、1.3%、16.4%。
Li 等[21]从三七叶中获得一系列达玛烷型皂苷
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 (20S,23R)-3β-羟基-12β,23-
环氧-达玛烷-24-烯-20-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
6)-β-D-吡喃葡萄糖苷(notoginsenoside-LY)、20(R)-
原人参二醇 [20(R)-protopanaxadiol]、20(R)-人参皂
苷 Rh2 [20(R)-ginsenoside-Rh2] 和 20(S)-人参皂苷
Mc [20(S)-ginsenoside-Mc] 对 PTP1B 有较好的抑制
活性,并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 分别为 29.08、21.27、
28.12 和 26.59 μmol/L,说明三七叶可作为治疗糖尿
病的潜在药物。
2.1.4 多酚类 孙婧[22]以 PTP1B 为治疗 2 型糖尿
病的靶点,通过体外筛选在厚朴制剂中找到对
PTP1B 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和厚朴酚,IC50
为(63.43±1.07)μmol/L。此外,较其他几种 PTP
抑制剂,和厚朴酚对 PTP1B 抑制效果具有很好的专
一性。动力学分析表明,和厚朴酚对 PTP1B 的抑制
类型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
Ma 等[23]研究发现,烘干后的茶叶水提物对
PTP1B 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 值为 0.4~4
g/L。研究发现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氧化的多酚
类化合物,即茶叶中的儿茶素经过酪氨酸酶氧化后
成为 PTP1B 抑制剂。
2.1.5 黄酮类 孙玉秀等[24]采用 RT-PCR 检测 2 型
糖尿病大鼠肝脏 PTP1B 的表达时发现,模型组大鼠
肝脏中 PTP1B 的表达明显升高,豹皮樟总黄酮
(TFLC)治疗组 PTP1B 表达显著降低,阳性对照药
二甲双胍(MET)组 PTP1B 的表达无明显改变。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TFLC 可明显降低血糖和调节
血脂,减轻肝脏组织的氧化应激,其改善胰岛素抵
抗可能与其降低 T2DM 大鼠肝脏中 PTP1B 的表达、
增强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汪凌云[25]在 TFLC 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机制研究中不仅比较了肝脏组织的变
化还观测了胰腺组织的胰岛面积变化和骨骼肌中
PTP1B 的表达,结果表明 TFLC 的降糖作用可能与
其促进胰岛增生,减少胰腺的细胞凋亡,降低肝脏
和骨骼肌中 PTP1B mRNA 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提
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单杨[26]从柑橘皮中得到 5 种黄酮类化合物,发
现 5,6,7,8,3′,4′-六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nobiletin)
对 PTP1B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李建辉等[27]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肝脏中 PTP1B
表达的影响,发现葛根素能明显降低 PTP1B 的表
达,与胰岛素抵抗组相比减少了 32.8%(P<0.01),
说明葛根素的干预能够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可
能是与降低 PTP1B 蛋白表达有关。
2.1.6 生物碱类 Ma 等[28]从芸香科九里香属调料
九里香 Murraya koenigii (L.) Spreng 中提取分离出
具有 PTP1B 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mahanine、马汉九
里香碱(mahanimbine)和 8,8′-biskoenigine,IC50
值分别为 1.773、1.875 和 2.286 μmol/L。
2.1.7 脂肪酸类 胡尔西丹·伊麻木等[29]研究了罗
勒籽脂肪酸对 PTP1B 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罗勒
籽脂肪酸对 PTP1B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 IC50 为
11.12 μg/mL。该研究为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提
供了参考。
2.1.8 其他类 Liang 等[30]从扁窦形短指软珊瑚
Sinularia depressa Tixier-Durivault. 中分离出的类
固醇化合物 (3β,4α,5α,8β)-4-甲基麦角甾-24(28)-烯-
8-醇-3-乙酸酯、(3β,4α,5α)-4-甲基麦角甾-24(28)-烯-
3-醇和麦角甾-4,24 (28)-二烯-3-酮,并发现这些化合
物表现出 PTP1B 抑制活性,IC50 分别为 22.7、19.5
和 15.3 μmol/L。
2.2 AMPK 激动剂
2.2.1 多酚类 Hwang 等[31]研究发现,绿茶多酚中
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辣椒多酚
和染料木黄酮可以通过激活AMPK或AMPK-LKB1
通路,降低体内脂类的合成、增强脂肪酸氧化、抑
制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肥胖以
及抗糖尿病的作用。
2.2.2 皂苷和三萜类 顾剑[32]发现 20-O-β-D-吡喃
葡萄糖基-20(S)-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 M1)通过
AMPK-JNK-线粒体凋亡途径可以减少 2 型糖尿病
小鼠胰岛细胞凋亡。陈旭冰[33]研究发现罗汉果中的
三萜类葫芦素苷元能够激活 AMPK 信号传导通路,
降低血糖。Tan 等[34]从苦瓜中分离出的 4 个新葫芦
烷苷 momordicoside Q、R、S、T,在 L6 和 3T3-L1
脂肪细胞中可刺激 GLUT4 转运到细胞膜,通过增
加 AMPK 活性来调解葡萄糖摄取和脂肪酸氧化。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6·
此外,Nguyen 等[35]发现绞股蓝中的 2α,3β,12β-
三羟基达玛烷-20(22)E,24-二烯-3-O-[β-D-吡喃葡萄
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 ](damulin A)和
2α,3β,12β-三羟基-达玛烷-20,24-二烯-3-O-[β-D-吡
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damulin B),
在 L6 肌管细胞中能够通过刺激 GLUT4 致使 L6 肌
管细胞质膜的转运,增加 β-氧化和葡萄糖摄取,同
时有显著的激活 AMPK 的作用。Cheng 等[36]从苦瓜
茎中获得 3 种三萜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 CH10、
CH63 和 CH93,并发现其能够通过激活 AMPK 来
发挥降糖作用,其中 CH10 和 CH93 的激活效果更
明显。Chang 等[37]从野生变种苦瓜(WB24)中分
离纯化得到 3 种三萜类化合物 (23E)-5β,19-环氧-葫
芦烷-6,23-二烯-3β,25-二醇、5β,19-epoxy-25-methoxy-
cucurbita-6,23-diene-3β,19-diol(EMCD)和 5β,19-
环氧-25-甲氧基-葫芦烷-6,23-二烯-3β,19-二醇,发现
三者均可通过激活 AMPK 表现出明显的降糖活性,
其中化合物 EMCD 的效果最显著。Cheng 等[38]对
EMCD 进一步研究发现,EMCD 不仅能激活
AMPK,还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2.3 DPP-IV 抑制剂
目前,天然产物中 DPP-IV 抑制剂的研究鲜有
报道。Bharti等[39]在栗豆树Castanospermum australe
Cunn. 种子(CAS)的乙醇提取物中,发现了有抑
制 DPP-IV 作用的组分,IC50 值为 13.96 μg/mL。通
过 分 子 模 拟 计 算 发 现 其 中 7-deoxy-6-epi-
castanospermine 的活性最好。Gallego 等[40]在干腌火
腿的水溶物中发现,肽 KA 和 AAATP 显示出较强
的 DPP-IV 抑制活性,IC50 值分别为 6.27 和 6.47
mmol/L,二肽 AA、GP、PL 和肌肽以及肽 AAAAG、
ALGGA和LVSGM也显示较低程度的DPP-IV抑制
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西班牙干腌火腿有作为开发
DPP-IV 抑制剂的前体化合物的潜力,这些生物肽也
可以用于针对 2 型糖尿病的功能性食品或医药品。
2.4 PPAR 激动剂
Gao 等[41]研究发现人参皂苷 Re 在 3T3-L1 脂肪
细胞中,通过直接增加 PPARγ2 及其应答基因、脂
联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脂肪细胞型脂
肪酸结合蛋白(Ap2 蛋白)的表达,抑制 TNF-α 的
产生及增加GLUT4转运来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分配。
3 结语
本文利用 Science Direct 和 Pubmed 数据库对近
10 年来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化合物进行了检索,共检
索到 111 篇对 2 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的新化合物,
其中 101 篇文献中提到的化合物治疗糖尿病机制主
要与抑制 PTP1B 活性有关;7 篇报道的活性物质与
激活 AMPK 有关;2 篇文献中报道的治疗 2 型糖尿
病活性物质的机制与抑制 DPP-IV 有关;1 篇报道的
活性物质与激活 PPAR 有关(图 2)。
图 2 作用于 2 型糖尿病新靶点天然产物的文献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n literature of natural products on
new targets of type 2 diabetes
目前已发现的 PTP1B 抑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
有 122 个,溴酚类有 17 个,香豆素和木脂素类有 17
个,酚酸类 18 个,含有呋喃或吡喃环的酚类物质有
30 个,倍半萜类 13 个,二萜类 25 个,二倍半萜类
4 个,三萜类 59 个,甾体类 9 个,含 N、S 杂环的
物质 16 个以及其他类有 16 个。同类的化合物之间
IC50 值差异较大,但溴酚类化合物的 IC50 值普遍较
小。目前,已上市的 2 型糖尿病临床用药有各种局
限性,而天然产物分子是经过选择性进化的,能够
与生物大分子结合,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因此有必
要在天然药物中发现新的、低毒的、更高效的具有
靶点活性的化合物进行药效学研究,以阐明降糖机
制,为研制出安全稳定、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
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 2 型糖尿病新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Xu Y, Wang L M, He J,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 JAMA, 2013, 310(9):
948-958.
[2] 刘永贵, 解学星, 吴 疆, 等. 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药物研究进展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 30(2): 222-227.
[3] Engel M, Hoffmann T, Wagner L, et al.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CD26) reveals its
functional regulation and enzymatic mechanism [J]. Proc
Nat Acad Sci USA, 2003, 100(9): 5063-5068.
文
献
数
/篇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97 2000 2002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PTP1B
DPP-IV
PPAR
AMPK
年份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7·
[4] Baetta R, Corsini A. Pharmacology of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J]. Drugs, 2011, 71(11): 1441-1467.
[5] Schimmack G, Defronzo R A, Musi N.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Role in metabolism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J]. Diabetes Obes Metab, 2006, 8(6):
591-602.
[6] 黄德强, 罗凌玉, 王丽丽, 等. AMPK 在胰岛素信号转
导通路中的作用 [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11,
33(11): 1220-1229.
[7] Jiang C S, Liang L F, GuoY W. Natural products
possess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inhibitory activity found in the last decades [J]. Acta
Pharm Sin, 2012, 33(10): 1217-1245.
[8] 陈 玲, 曹诗林, 李炳辉, 等. 知母多糖提取物生物活
性的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 40(2): 309-312.
[9] Grover J K, Yadav S, Vats V. Medicinal plants of India
with anti-diabetic potential [J]. J Ethnopharmacol, 2002,
81(1): 81-100.
[10] Wu Y, Ouyang J P, Wu K, et al. Hypoglycemic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nd its effect on PTP1B [J].
Acta Pharmacol Sin, 2005, 26(3): 345-352.
[11] Mao X Q, Wu Y, Wu K, et al.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reduces hepatic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restores
glucose homeostasis in a diabetic KKAy mouse model [J].
Acta Pharmacol Sin, 2007, 28(12): 1947-1956.
[12] Mao X Q, Yu F, Wang N, et al. Hypoglycemic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enriched extrac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n diet induced insulin resistant C57BL/6J
mice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J]. Phytomedicine,
2009, 16(5): 416-425.
[13] Wang N, Zhang D L, Mao X Q, et al.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TP1B
through relieving ER stress induced activation of ATF6 in
a rat model of type 2 diabetes [J]. Mol Cell Endocrinol,
2009, 307(1/2): 89-98.
[14] 周 平, 王晨栋, 潘 登. 灵芝有效降糖提取物及其体
内药效研究 [A] // 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
要集 [C]. 北京: 中国化学会, 2011.
[15] Cui Y, Yim J H, Lee D S, et al. New diterpene furanoids
from the Antarctic lichen Huea sp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2, 22(24): 7393-7396.
[16] Liang L F, Gao L X, Li J, et al. Cembr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soft coral 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
Marenzeller as a new class of PTP1B inhibitors [J]. Bioor
Med Chem, 2013, 21(17): 5076-5080.
[17] Choi Y H, Zhou W, Oh J, et al. Rhododendric acid A, a
new ursane-type PTP1B inhibitor from the endangered
plant Rhododendron brachycarpum G. Don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2, 22(19): 6116-6119.
[18] Na M, Cui L, Min B S, et al.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riterpenes isolated from Astilbe
koreana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12):
3273-3276.
[19] Xue D Q, Mao S C, Yu X Q, et al. Isomalabaricane
triterpenes with potent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inhibition from the Hainan sponge Stelletta sp.
[J]. Biochem Syst Ecol, 2013, 49: 101-106.
[20] 石雪萍, 姚惠源, 张卫明. 苦瓜皂甙的分离以及 PTP1B
抑制活性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6(4): 63-71.
[21] Li D W, Cao J Q, Bi X L, et al. New dammar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leaves of Panax notoginseng and
thei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inhibitory activity
[J]. J Ginseng Res, 2014, 38(1): 28-33.
[22] 孙 婧. 和厚朴酚对 STZ 诱导的 2 型糖尿病小鼠的降
糖作用及机理研究 [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3.
[23] Ma J, Li Z, Xing S, et al. Tea contains potent inhibitors of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1B [J]. Biochem Biophy Res
Commun, 2011, 407(1): 98-102.
[24] 孙玉秀, 鲁云霞, 汪凌云, 等. 豹皮樟总黄酮降低 2 型
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可能机制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 2010, 30(6): 617-621.
[25] 汪凌云. 豹皮樟总黄酮治疗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机
制研究 [D].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1.
[26] 单 杨. 柑橘类黄酮的分离、结构鉴定、化学修饰及生
物活性研究 [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27] 李建辉, 张 群.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组织中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 表达的影响 [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3(12): 1378-1380.
[28] Ma Q, Tian J, Yang J, et al. Bioactive carbazole alkaloids
from Murraya koenigii (L.) Spreng [J]. Fitoterapia, 2013,
87: 1-6.
[29] 胡尔西丹·伊麻木, 马庆苓, 阿布力米提·伊力, 等. 罗
勒籽脂肪酸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1B (PTP1B)
抑制作用的研究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4:
1261-1263.
[30] Liang L F, Wang X J, Zhang H Y, et al. Bioactive
polyhydroxylated steroids from the Hainan soft coral
Sinularia depressa Tixier-Durivault [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3, 23(5): 1334-1337.
[31] Hwang J T, Park I J, Shin J I, et al. Genistein, EGCG, and
capsaicin inhibit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via
activating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J]. Biochem
Biophy Res Commun, 2005, 338(2): 694-699.
[32] 顾 剑. 人参皂苷Compound K对 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
β 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D]. 长春: 吉林
大学, 201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21 期 2015 年 11 月
·3278·
[33] 陈旭冰. 两种葫芦科植物的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2.
[34] Tan M J, Ye J M, Turner N, et al.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of
tr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Bitter Melon associated with
activation of the AMPK pathway [J]. Chem Biol, 2008,
15(3): 263-273.
[35] Nguyen P H, Gauhar R, Hwang S L, et al. New
dammarane-type glucosides as potential activators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J]. Bioorg Med Chem, 2011,
19(21): 6254-6260.
[36] Cheng H L, Huang H K, Chang C I, et al. A cell-based
screening identifies compounds from the stem of
Momordica charantia that overcom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ctiv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J].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16): 6835-6843.
[37] Chang C I, Tseng H I, Liao Y W, et al.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to identify the hypoglycaemic constituents of
Momordica charantia wild variant WB24 [J]. Food
Chem, 2011, 125(2): 521-528.
[38] Cheng H L, Kuo CY, Liao Y W, et al. EMCD, a
hypoglycemic triterpene isolated from Momordica
charantia wild variant, attenuates TNF-a-induced
inflammation in FL83B cells in an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independent manner [J]. Eur J Pharmacol, 2012,
689(1/3): 241-248.
[39] Bharti S K, Krishnan S, Kumar A, et al.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y with DPP-IV inhibition of
alkaloids from seed extract of Castanospermum australe:
Investigation by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 [J]. Phytomedicine, 2012, 20(1): 24-31.
[40] Gallego M, Aristoy M C, Toldrá F.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y peptides generated in Spanish dry-cured
ham [J]. Meat Sci, 2014, 96(2 Pt A): 757-761.
[41] Gao Y, Yang M F, Su Y, et al. Ginsenoside Re reduces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PPAR-γ pathway
and inhibition of TNF-α production [J]. J
Ethnopharmacol, 2013, 147(2): 50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