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its chemical biology characterization path on five taste theory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辨识及其化学生物学实质表征路径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1·
·专 论·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辨识及其化学生物学实质表征路径
张铁军,刘昌孝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 300193
摘 要:从中药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中药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
理和辨识。以仿生模型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手段、受体理论、生物效应评价模型、药动学方法等对五味、功效、四气、归
经、升降浮沉等中药性味研究,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角度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
方法。
关键词:中药五味理论;辨识;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研究思路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01 - 0001 - 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1.001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its chemical biology characterization
path on five taste theory
ZHANG Tie-jun, LIU Chang-xiao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heory on five tast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in the concept on five taste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five tastes and four properties, channel tropism,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function and
clinical compatibility. In this paper, based-bionic model was combining with chemical analysis tools, receptor theory, biological
responses, model evalu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methods to study five tastes and four properties, meridian and functions, and to
propose modernization of chemical-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pathway. Finally, authors explore the idea and method research on
medicine taste and property according to systems theory and reductionist.
Key words: theory on five taste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dentification; chemistry-biology; characterization path; research ideas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
之一,其与四气、归经、升降浮沉、十八反和十九
畏等共同构成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五味与四气、归
经、升降浮沉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并作为临
证立法、配伍组方的重要依据。五味药性理论形成
历史悠久、内容纷乱庞杂,体系、概念变化不一,
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辨析;五味的化学生物学表征研
究尚很少见诸报道。虽然五味理论作为临证立法、
配伍组方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缺乏系统整理和现代
研究,已制约了其发展和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为此,
笔者从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
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五味理论进
行系统梳理和辨识,进一步又从五味的滋味、功效、
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方面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
表征路径,最后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1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辨识
1.1 五味概念溯源
五味概念最初源于人们对食物味觉的感知和分
类界定。《说文解字》谓:“味,滋味也。从口未声”。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各家学说对“味”均有阐述。
《荀子•哀公》:“非口不能味也”;《荀子•正名篇》:
“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管子》:
“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这些学说表明“味”
是指人的口尝滋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能

收稿日期:2014-12-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430096)
作者简介:刘昌孝,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2·
对“味”进行划分,但此时的“味”主要是用于饮
食及养生保健方面。
从历史文献来看,将“味”作为药性理论,最
早见于《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内经》是
从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五味理论,赋予了五味与功
效的规律性联系的推演。《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
味渗泄为阳”。《素问•藏气法时论》最早概括了五味
与功效的关系:“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本经》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
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首次把药味的
概念引入本草著作,产生了药物五味,并将其作为
药物五味理论的基本思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
行补充,使“五味”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因此,五
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
物功效作用的高度概括。
1.2 五味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五味理论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与药
性理论中的四气、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配
伍、禁忌等存在密切的联系。
1.2.1 五味与四气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
温、凉 4 种药性。“气”与“味”联系最为密切。缪
希雍谓:“物有味必有其气,有气斯有性。”强调药
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二者密不可分。
“味”更多反映中药的物质属性,“性”则偏重中药
的功能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体”与“用”
的关系,“体用一体,各有偏重”。徐大椿《神农本
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更加论证了这一观点。
药物的性味相同,作用相近。例如,辛温药物
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苦寒药物大都有清热泻火
的作用。药性相同而药味不同,则功效不同。同是
温性药,麻黄辛温解表散寒,杏仁苦温下气止咳;
同是寒性药,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木通苦寒利尿
通淋。要正确的辨识药物的作用,应将二者结合看
待。辛味药与温热药相合,常用于脘腹胀满、呕恶
等证,与寒凉药相合,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火上炎证。
甘味药与温热药相合,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
脘腹隐痛等证,与寒凉药相合,有退热、镇咳、降
血糖的功效。苦味药与温热药相合,用于食积湿阻、
脘腹胀满、呕恶吐泻等证,与寒凉药相合,用于湿
热证。酸味药与温热药相合,具有强心、兴奋胃肠
的功能,与寒凉药相合,有镇痛、镇咳、收敛固涩
的作用。咸味药与温热药相合,用于肾虚机能衰退,
与寒凉药相合,有清热、抗肿瘤的功效。因此,药
物的气味所表现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
错综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关系,使药物具有多种多
样的作用。
1.2.2 五味与归经 归经指中药对人体某部分(组
织部位或功效网络)具有选择性治疗作用的特性,
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脏腑经
络学说是归经理论形成的基础。五味与归经的关系
早在《内经》中已有体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
之常也”。表明“味”因其功能特性与相应的脏腑构
成了固定的对应关系,进而能选择性地治疗相应的
脏腑疾病。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记载:“肝苦
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
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有“肝欲散,急食辛以
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
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
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
之”。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急即肝气疏散
太过,出现肝气亢奋之症。甘甜入脾,扶脾缓肝,
故可解肝急。若肝之疏泄不及,出现肝气郁滞,辛
味宣发肝阳,助其疏散之性,酸味收敛,逆于散发,
以泻木气之味。故清•程文囿《医述•治法》云:“治
肝病三法:辛散以理用,酸泄以体用,甘缓以益用。”
1.2.3 五味与升降沉浮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
作用于机体上下表里的作用趋势。升是上升,降是
下降,浮是外行发散之意,沉是内行泻利之意。药
物气味的厚薄能够决定其作用的升降浮沉。在古时
文献中“气”“味”在药物不是独立的概念,而是统
一的整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之理论。
元代名医李东垣记载:“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
者浮,味厚者沉”。明朝李时珍也提出“酸咸无升,
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味辛甘、
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
多主沉降。清代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
中也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
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
为阴,阳气出上窍,阴气出下窍”,进一步论述了辛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3·
甘淡属阳,为升浮之品,如薄荷、连翘;酸苦咸为
阴,为沉降之品,如熟地、大黄。
1.2.4 五味与药效关系辨析 五味最初是指药物的
真实滋味,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
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如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缓、能和”,酸“能收、能涩”,苦“能
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现代对五味
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酸味药物成分多以酚酸、
鞣质等为主,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甘味药中多
含糖类、苷类、氨基酸及蛋白质和维生素,辛味药
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萜类及生物碱类,咸味
药中多含有无机盐、蛋白质。由此可见,药味的物
质基础把“味”与药物的作用很好地联系了起来。
同一性味的中药可以具有不同功效的药效作
用,如辛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表、温经止
痛等不同药效;同一类功能的中药可以具有不同的
性味,如活血化瘀药中具有酸、咸、甘、苦、辛五
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因此,存在“性效
等同”“性效有别”和“性效互参”等联系和规律。
1.2.5 五味药性理论在临证配伍用药中的运用 根
据药物中辛、甘、酸、苦、咸五味的功能特点和病
证的病因、性质、病位以及病势,选择有针对性的
药物组成方剂,也是临床组方的重要方法之一。五
味也能与其他药性配伍,在方剂中多有体现。
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论药必
首推气味……黄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方,推
气味。”详尽的阐述了五味配伍及气味配伍。常用的
五味配伍方法有辛甘化风、苦辛通降、辛酸泄浊、
甘酸熄风、咸酸坚阴、酸涩收敛、咸苦镇逆、酸苦
泄热、酸甘化阴、辛开苦降甘调法、酸甘辛苦复法
等。其中酸甘化阴是治疗阳虚或阴虚的常用方法,
辛甘发散通阳,酸能收敛濡润,如芍药甘草汤中的
白芍与甘草配伍,芍药酸苦微寒,炙甘草甘温补中
缓急,二者同用可柔肝缓急,使阴液恢复,筋脉得
养,则挛急自伸。辛开苦降甘调法在《伤寒论》中
有很好的应用,如五泻心汤,方用辛、苦、甘配伍,
辛可发散、行气,苦可降下、通泄,二味配伍通中
有降,泄中有开,使气机调畅,升降如常,伍以甘
味和中焦,运枢机,攻而不伤正,补而不壅滞,实
为调理气机之大法。
气(性)味配伍有甘温除热、甘凉濡润、苦寒
清热、辛温解表、甘寒清气生津等。甘温除热在补
中益气方中有很好的体现,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
能升阳举陷、补肺实卫、固表止汗;人参、甘草、
白术为臣药,人参甘温,能补益脾肺之气;甘草炙
用温而补中;白术甘苦性温,补中益气,为脾脏补
气健脾第一要药。人参、白术、甘草甘温补中之品,
与黄芪阳辅相成,则补气健脾之功益著。
五味还可以与引经药配伍,对五味的功效有一
个很好的“引向”作用。如《伤寒论》中的三物白
散,方中巴豆辛热有毒,能驱寒泻实,为寒实结胸
之主药;贝母性寒味微苦,能消郁结之痰;桔梗能
辛散苦泻,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本草求真》亦载:
“桔梗系开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
三药并用药轻而力宏,可将寒饮痰水一举排出。有
学者研究了桔梗在三物白散中的“引向”作用,结
果显示如果方中去掉桔梗,则仅能涤除腹水,而不
能荡涤胸水。
五味各有所喜,各走其脏,既要熟悉五味的一
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
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认识药
物的特点,更准确地遣药组方,指导临床用药。
2 中药“五味”药性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
2.1 五味物质基础及其滋味(气味)表达途径
2.1.1 应用仿生模型对五味界定 五味最初的定义
源于人们对中药滋味、气味的实际感受,故有“非
口不能味也”。然而,口尝、鼻嗅是人类的实际感受
和主观判断,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判断结果,
不足以作为实验科学的手段和量化指标,也会制约
五味表征及其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近些年来,以
电子舌、电子鼻等为代表的味觉、嗅觉仿生手段对
食品的味觉、嗅觉进行客观、量化的划分和表征,
在食品行业得到广泛地应用,藉此技术手段对中药
五味识别和表征是可行的。
电子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分析、识别液
体“味道”的新型检测手段。这种技术也被称为味
觉传感器技术或人工味觉识别技术。电子舌是由具
有非专一性、弱选择性、对溶液中不同组分(有机
和无机、离子和非离子)具有高度交叉敏感特性的
传感器单元组成的传感器阵列,结合适当的模式识
别算法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对阵列数据进行处理,从
而获得样品定性、定量信息的一种分析仪器。电子
鼻利用各种传感器的仿生学技术,模仿人类后上部
嗅上皮细胞的工作模式,实现对气味的检测。电子
舌在食品饮料、茶叶、酒类区分和环境分析中已经
有了一定的应用研究基础。中药同样来源于自然界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4·
的植物、动物或部分矿物质,因此,基于电子舌在
食品行业的研究基础,将电子舌应用于中药五味的
研究是可行的。
2.1.2 辛味嗅觉物质基础研究与分子模拟 辛味既
有味觉(辣味)的属性,又有嗅觉(挥发、辛散)
的属性,辛味中药大多气味浓烈,辛味的嗅觉客观
表征更为重要。因此,辛味中药化学成分与嗅觉受
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辛味中药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原
理的可行手段。嗅觉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其三维结
构尚未被解析,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并与中
药小分子辛味成分进行对接,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表
征和阐释辛味的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原理。
2.1.3 五味物质基础拆分及化学表征 中药性味具
有多元性特征,五味概念中包含真实滋味和功效 2
种内涵,且同一味中药可同时兼有 2 种以上的性味,
这是由中药的复杂化学物质群所决定的。五味及其
物质基础的研究和表征必须基于其可拆分性的前提
下来实现。采用系统化学分离等技术方法,获取不
同的物质群,应用仿生技术手段对五味物质基础界
定和表征,进一步采用 HPLC-MS、系统化学分离、
波谱结构确证等技术方法,确定五味的物质基础构
成。再应用分子对接技术从分子水平阐释五味的物
质基础及其表达原理。
2.2 五味药性生物效应表征路径
2.2.1 五味的“功效属性”表达 五味最初是指药
物的真实滋味,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
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五味“功效属
性”的表达应在中药五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
药味的性、味、效的特点,通过适当的药效学实验
模型进行表达。其表达方式又可分为“性效等同”
“性效有别”和“性效互参”等几种表达方式。
“性效等同”是指性味的生物效应与其药效作用
一致,如辛味中药“能散”,是其性味功效,又是解
表药中解表的药效作用。辛味中药“能行”,是其性
味功效,又是活血化瘀中药的药效作用。荆芥中挥
发油具有挥发性,是辛味的物质基础,具有“宣”、
“散”的作用,又是该药“解表”的药效物质基础,
性效一致,其生物效应表达方式可通过发汗、解热
等药效模型评价和表征。黄连味苦,苦能泄热,黄
连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既是黄连的“苦味”物质基
础,也是清热解毒的功效成分,即性效等同,并可
通过解热、抗菌、抗炎等药效学实验方法表征。
“性效有别”是指同一味药的“性味”物质基础
与其“药效”物质基础不同,二者的生物效应表达
也不一致。如虎杖味苦,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
止咳化痰的作用,含有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及虎杖
苷等二苯乙烯苷类成分,其中,蒽醌类成分味苦且
具有抗凝、抗血栓等活血化瘀活性,符合“苦味”
的滋味属性及功效属性,是其性味的物质基础;而
虎杖苷、白藜芦醇等二苯乙烯类成分不具“苦味”
的属性,不是其“性味”的物质基础,但也具有活
血化瘀作用,也是其药效物质基础之一,即性效有
别。川芎为活血化瘀药,有“血中气药”之称,川
芎中的苯酞类成分是该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
“辛味”的物质基础,能散、能行,也是该药活血化
瘀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川芎中
的阿魏酸不具有“辛味”的属性,不是川芎“辛味”
“行、散”“气药”的物质基础,但阿魏酸具有活血
化瘀作用,是该药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上述
情况是性味与功效的“性效有别”表达方式。
“性效等同”、“性效有别”是从中药性味与药效
异同的角度分析、甄别和破译传统药性概念的内涵,
并寻求其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着重体现一个
还原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性效互参”则从系统论
和中医药整体观出发,基于生命运动规律、疾病病
理过程和中药复杂体系对疾病干预的特点,分析中
药“性味”与“药效”的相互关系和整体生物效应
表达方式。事实上,针对现代医学“病”的概念和
中医“证”的概念进行药物干预,不管从“治则”
“临证治法”“遣药组方”“配伍原理”和药物干预途
径,均不会是单一的药效学途径,更多的是作用于
多个功效网络的整体效应,因此,也赋予了“性效
互参”更多的内涵和外延。
2.2.2 性味拆分及表征路径 中药有“一药多味”
者,亦有“一物二气”说,更有“一药 X 味 Y 性,
其中 Y≤X”的认识和假说。性味的多元性特点是
由其复杂物质基础在滋味(气味)和生物效应等方
面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因此可拆分组合。当归味甘、
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
功能,含有多糖、苯酞、苯丙素类成分。当归多糖
具有免疫增强、改善造血功能、抗疲劳等作用,
具有“甘味”属性和“能补、能缓、能和”的功效
属性,应属其“甘味”的物质基础;其所含藁本内
酯、丁苯酞等具有挥发性的苯酞类成分具有活血化
瘀作用,符合“辛味”的气味属性和“能散、能行”
的功效属性,应属其“辛味”的物质基础。同时,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5·
味甘者多性平,味辛者多性温、热,整体取性当归
性温。基于如上认识,进一步根据不同物质群的理
化性质的差异性通过分离和仿生手段及生物学模型
进行表征。
2.3 五味“四气”规律研究和表达路径
中药药性理论中“味”与“性”的关系最为密
切,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其气,有气斯有性”。
故有性味、气味的概念。《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
“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五味“四气”规
律研究可在五味物质基础界定之后,基于四气的生
物效应表达模式和方法进行相关性研究,包括:(1)
动物模型建立和研究,如寒凝、热毒型动物模型建
立,研究和评价辛-热、辛-寒等中药五味与四气的
相关性规律;(2)生物热力学模型,评价五味的四
气表达规律;(3)从物质-能量代谢角度评价五味的
四气表达规律;(4)从神经-内分泌功效网络系统研
究五味与四气的相关性规律。
2.4 五味“归经”规律研究和表达路径
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记载:“五味所
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是谓五入”。后世将药的味划为 5 类归属五脏,用以
说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五味与归经的关系反映不
同性味的中药对于疾病个体的作用脏腑、经络、靶
器官、功效网络、靶点、受体的倾向性和规律性。
基于如上认识,通过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手段,
破译和表征五味“归经”规律。
2.4.1 五味“归经”的药物作用部位表征方式 五
味“归经”是指药物归于何脏何腑或何经,由其实
际效用来确定。归经实际上是指疗效所在。徐灵胎
言:“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
这也是五味功效属性的延伸。如苍术味辛、苦,苦
味“能燥”,能燥湿健脾,治疗湿阻中焦证,即言其
归脾、胃经;大黄味苦,苦味“能泄”,能泻热通便,
治疗便秘,归脾胃、大肠经。味-功效-归经一致。
2.4.2 物质基础组织分布表征方式 药物性味的物
质基础对人体某部分的组织部位或功效网络具有倾
向性的分布规律。如麝香味辛,归心经。辛味能散
能行,麝香可开窍醒神,麝香酮为其辛味的物质基
础,麝香酮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有相当
浓度的分布,而且与其他主要脏器相比麝香酮在脑
中较为稳定。药动学研究揭示药物成分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的动力学规律,同位素示踪、分
子影像技术(如荧光探针)等方法提供药物成分体
内分布的可视性手段,均为药物成分组织分布提供
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2.4.3 受体理论与五味“归经”规律和表达路径 中
药五味的“归经”规律可借助受体学说的理论和方
法进行研究和表征。受体是功能单位,又具有定位
的特点,某种受体的分布可以跨器官,跨系统,这
些与中医脏腑概念的特征极为相似,中药归经极有
可能是与其作用于某种或某几种受体有关。如槟榔
味苦、辛,归胃、大肠经,具有降气消积行水的作
用,味苦能泄,槟榔中槟榔碱为胆碱能受体激动剂,
可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加肠蠕动、使消化液分
泌旺盛、增加食欲,这与中医药理论中的槟榔归胃、
大肠经是一致的。“辛先入肺”,辛味药大多具有宣
发、解表作用,而大量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于肺
胞内,与发汗、平喘功能关系密切,辛味中药麻黄
含有麻黄碱,为苯乙胺类生物碱,是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剂,为麻黄辛味归肺经的受体依据。
2.5 五味“升降沉浮”规律研究和表达路径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于肌体上下表里的
作用趋势,其又包括药物成分体内动力学趋势和药
物功效的作用趋势。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
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如藁本味辛,
可上达巅顶,牛膝味苦、酸,引血下行。辛味中药
上行多与其物质基础的血脑屏障透过性有关,能在
脑内高浓度的分布,也可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起到升发、解表、宣散的“上行”功能;某些苦降
中药下行可能与胆碱能受体相关,发挥降泄作用。
3 五味药性研究思路方法探讨
3.1 五味理论认识角度
3.1.1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五味理论 五味药性理论
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从概念的产生、哲学
思维、内涵的发展和演变等具有浓重的历史色彩。
研究五味药性理论就应真实还原、面对理论形成历
史背景。如五味由人类对食物滋味的识别为始的“真
实五味”,进而赋予五味与功效的规律性联系,后来
又有从功效反推的“功效五味”,均具有历史的时代
色彩。五味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维以及规律的推演、
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的关系等均是在当时
的历史环境和思维模式下形成的,研究五味首先要
认识五味,正确认识五味传统药性理论首先要面对
历史,认识、辨析五味理论的真实内涵。
3.1.2 从动态角度看待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过程,无论是五味的功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6·
效表达,还是具体药味的性味描述,一直处在不断
的丰富、变化过程中,各本草医籍记述“莫衷一是”
现象亦相当普遍。研究五味药性理论应从动态角度
审视、辨析、认识五味理论变化和发展过程,对应
分析人种药理学经验和五味理论形成的时代联系
性,梳理五味理论发展的脉络。
3.1.3 以辨证的观点分析五味理论 五味药性理论
基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维,辨证的观点是其理论内
核。同时,又由取类比象、演绎推理等方式得出普
遍规律。五味理论具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但也
毋庸讳言,传统五味理论中也一样会存在不合理的
内容,尤其是五味的普遍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
个具体药味,研究五味理论应以辨证的观点面对传
统药性理论,判断甄别,去芜存菁,正确继承中药
五味药性理论。
3.1.4 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五味理论 五味药性
理论不是孤立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五味与
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作用、配伍禁忌、临
证治法等具有广泛的联系。研究五味理论就应从五
味的完整性出发,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抽丝破茧,
阐释和表征相互联系的规律性。
3.2 五味理论现代研究和表征模式
3.2.1 以系统论的观点统筹五味理论研究 药性理
论符合系统论“整体取性”特点,其性味、功效也
是一类或多类物质群的整体生物效应,五味具有“系
统质”的特征。“五脏苦欲补泄”“治寒以热”等以
性味立法的对证遣药组方也是基于药物复杂化学物
质群对生命系统的综合干预,其理论内核决定了系
统论的科学模式。因此,五味理论研究必须以系统
论的观点统筹,既要源于系统论,又要回归系统论。
3.2.2 以还原论的方法作为实验手段和切入点 五
味理论的现代研究需要对其化学和生物学实质进行
客观表征,因此,在以系统论的观点统筹的前提下,
还需要以还原论的方法作为实验手段和切入点,对
其物质基础进行拆分、组合和表征,并以实验模型
和客观指标建立味-性-效-物的关联规律。还原论是
手段、方法和研究的切入点,最终还要回归到系统
的理论阐释。
3.2.3 五味理论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 以中医药理
论为基础的中药临床转化,进而用中药理论服务和
指导临床实践。传统中药理论中五味药性理论占有
重要的位置,并作为临证立法、配伍组方的重要依
据。转换研究是当今国际上推崇的研究模式,五味
理论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符合转换研究的研究模
式,适合中药五味理论的理论体系特点,也是中医
理论服务于临床实践的需要,因此,五味理论研究
不能仅限于中药自身的边界,应从物质基础-功效作
用、单味药-复方、方-证等关联的线索和路径向临床
转化延伸,以证实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
4 结语
五味药性理论内容丰富、百家纷说,各种观点
难于统一,内涵和外延边界清晰认识存在难点。从
系统论出发,在中医药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之间存
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更显示研究药性理
论的重要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药性理论
的现代表征技术手段尚还有限,这使得五味药性研
究困难重重。因此,致力于五味药性理论研究需要
智慧和胆识,更需要对中医药学的忠诚和热爱。相
信通过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必将有益于升
华五味药性理论的认识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