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PLC测定牛黄解毒丸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



全 文 :HPLC测定牛黄解毒丸中番泻苷 A和番泻苷 B的含量
戴传云1,高晓燕2,汤波1,傅亚1,刘火安1
(1.重庆科技学院 生物系,重庆 401331;2.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100029)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牛黄解毒丸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番泻苷 A和番泻苷 B的分离度良好
(R>15),2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9),番泻苷 A和番泻苷 B的检测限均低于240ng、定量限均
低于640ng,高、中、低3个水平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32%,加样回收率分别高于为935%和926%。应用所建
立的方法测定了10批购自不同地区的牛黄解毒丸中以上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其结果差别较大。结论:本研究所建
立的牛黄解毒丸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同时定量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牛黄解毒丸中番泻苷A与番泻苷B的含量测定方
法,为该药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HPLC;牛黄解毒丸;番泻苷A;番泻苷B
[收稿日期] 20090310
[基金项目] 重庆教委科学基金项目(KJ081401)
[通信作者] 戴传云,Email:cydai@126.com
  牛黄解毒丸由人工牛黄、雄黄、大黄、黄芩等八
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
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2005年
版《中国药典》在其含量测定项下规定了应用 HPLC
测定其中黄芩苷含量[1],对大黄等其他药味的质量
没有进行控制。
大黄在牛黄解毒丸处方中用量较多,因此,有必
要建立其泻下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番泻苷 A和番
泻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2]。应用HPLC测定大黄中
的番泻苷 A和番泻苷 B的研究已有报道[34],但迄
今为止,复方中测定这2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文献很
少见,牛黄解毒丸中的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
测定方法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牛黄解毒丸
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
价牛黄解毒丸质量提供参考。
1 材料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泵、真
空脱气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AD二极管阵列检
测器、HP数据处理工作站。EimaD78224超声仪。
番泻苷A(批号112607015204226)、番泻苷 B
(批号116575620905095)购自美国 Fluka公司,纯
度均大于98%。色谱纯乙腈购自德国 Merk公司,
分析纯磷酸、甲醇均为北京化学试剂厂产品,水为乐
百氏纯净水,经重蒸后过滤使用。
牛黄解毒丸样品 本研究所用的牛黄解毒丸从
全国不同的地区收集,共10批,见表1。
表1 牛黄解毒丸样品信息及其中番泻苷A和
番泻苷B的质量分数
No. 产地 番泻苷A/% 番泻苷B/%
1 重庆 0036 0026
2 四川成都 0023 0018
3 四川绵阳 0010 0009
4 河北保定 - -
11 山西太原 0076 0102
12 河南郑州 0052 0066
7 安徽合肥 - -
8 河北承德 0008 0009
9 河北石家庄 0069 0058
10 河北保定 0071 0105
  注:未检出。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AgilentZorbaxSBC18
(46mm×250mm,5μm),预柱为 AgilentZorbax
ExtendC18(46mm×10mm,5μm))。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
40℃,流动相乙腈001%磷酸水(23∶77)。
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番泻苷 A28
mg、番泻苷B25mg,分别置于10mL的量瓶中,用
70%的甲醇定容至刻度,储存于4℃的冰箱中,作为
对照品贮备液,备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丸剂,剪碎,混匀,取约
1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70%的
·895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甲醇50mL,称重,超声提取1h,放冷,用70%的甲
醇补足损失的质量,过滤,将滤液蒸干,残渣用70%
的甲醇定容于 2mL的量瓶中,摇匀,过滤(022
μm),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 结果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为保证被定量化合物良好
的分离度和适当的保留时间,本研究对流动相中乙
腈与水的比例及磷酸的浓度、色谱柱的型号分别进
行了考察,选用 003%,005%,01%的磷酸溶液
为流动相,比较不同浓度的磷酸对被分离化合物的
分离度和峰形的影响,发现磷酸的浓度为01%时,
番泻苷A与番泻苷B的峰形较好,且与其他的相邻
峰能够完全分离,因此本研究确定磷酸为01%;牛
黄解毒丸中化学成分复杂,为保证待测成分在具有
良好的分离度,本研究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色谱
柱,AgilentZORBAXSBC18(46mm×250mm,5
μm),KromasilC18(46mm×250mm,5μm)和 Di
amonsilTMC18(46mm×250mm,5μm),研究发现
应用AgilentZORBAXSBC18时待测成分的分离度
最好,因此本研究选择的色谱柱为 AgilentZORBAX
SBC18。
应用所建立的方法,供试品溶液中的番泻苷 A
与番泻苷 B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其典型色谱图如图
1所示,通过比较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分别加入各
种对照品的方法鉴定样品溶液色谱图上番泻苷 A
与番泻苷B的色谱峰。
A.混合对照品;B.牛黄解毒供试品;1.番泻苷A;2.番泻苷B。
图1 牛黄解毒丸对照品及供试品液相色谱图
3.2 提取条件的选择 为了使番泻苷 A和番泻苷
B提取的比较完全,本研究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和
提取时间分别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2个待测成分
的色谱峰面积,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为70%的甲醇
溶液超声提取1h。
3.3 标准曲线的建立 将番泻苷A和番泻苷 B贮
备液分别稀释至6个不同质量浓度,得系列对照品
溶液,每个浓度进样2次,取其峰面积平均值为纵坐
标,浓度为横坐标,进行回归分析,所得回归方程见
表2。
表2 番泻苷A与番泻苷B的回归曲线、检测限及定量限
化合物 回归方程
检测范围
/μg·mL-1

检测限
/ng
定量限
/ng
番泻苷AY=611X-06426~216009999 248 692
番泻苷BY=704X-07028~296009999 240 640
3.4 检测限和定量限 检测限是指从背景干扰中
区分出被测定物的最低浓度,即信噪比为3时的样
品浓度,2个被测物的检测限与定量限见表2。
3.5 精密度和准确度 精密度的评价是通过测定
各对照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来实现的,各对照品分
别选取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日内精密度的做法
是在同一天内每个浓度重复测定6次,而日间精密
度则是在连续的3d内每天每个浓度重复测定2次
来完成的,通过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价方
法的精密度。结果表明,番泻苷 A的日内、日间精
密度分别小于20%和25%;番泻苷B的日内、日
间精密度分别小于24%和32%。根据各被测物
的峰面积及其标准曲线计算所得的浓度与其标定浓
度之差作为评价准确度的指标。
3.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1号牛黄解毒丸3份,
每份1g,按照前面所描述的样品溶液制备及分析方
法进行测定,番泻苷A与番泻苷B含量的RSD分别
为28%和21%。
3.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2,4,6,
9,12h进行测定,番泻苷A与番泻苷B含量的RSD
分别小于32和30%,表明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2
h内稳定。
3.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1号牛黄解毒丸9份,
每份05g,分别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的番泻苷A
与番泻苷 B对照品混合液,每个浓度3份,按照前
面所描述的样品溶液制备及分析方法进行测定,结
果见表3。
·995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表3 被测化合物的加样回收率
化合物
样品量
/μg
加入量
/μg
测得量/
μg
回收率
/%
RSD
/%
番泻苷A 806 408 1194 952 30
    653 1434 961 38
    1243 1968 935 33
番泻苷B 682 369 1070 926 22
    618 1309 932 34
    985 1844 953 37
3.9 样品的测定 本文共测定了10批牛黄解毒丸
样品,结果见表1。
4 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应用ELSD测定番泻苷A和番泻
苷B的含量,虽然其峰形和UV法相比差别不大,但
基线漂移较为严重,因此选择 UV进行检测;利用
DAD检测器考察了不同波长下番泻苷 A和番泻苷
B的峰形及峰面积,发现检测波长为280nm时,番
泻苷A和番泻苷B的紫外吸收较强,因此,选择280
nm作为含量测定波长。
  从10批牛黄解毒丸中番泻苷A及番泻苷 B的
含量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采自不同地区的样品中番
泻苷A及番泻苷B含量差别较大,有的样品甚至检
测不出来,说明番泻苷A及番泻苷B的含量只能作
为评价牛黄解毒丸中大黄的参考。大黄中蒽醌衍生
物被认为是泻下作用的活性成分,包括游离蒽醌及
其苷、蒽酚和蒽酮类及其苷,如何对牛黄解毒丸中其
它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及由此作为牛黄解毒
丸质量评价的依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S].2005:517.
[2] 周孜.单味大黄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原理[J].中
国中药杂志,1989,14(8):53.
[3] LinCC,WuCI,LinTC,etalDeterminationof19rhubarbcon
stituen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massspectrometry[J].JSepSci,2006,29:2584
[4] KoyamaJ,MoritaI,KobayashiN.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
anthraquinonesinrhubarb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
phyandcapilaryelectrophoresis[J].JChromatogrA,2007,
1145:183.
[责任编辑 鲍 雷]
·00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