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herbal volatile oil and aromatic herbs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黄罗生,顾燕飞,李红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是一类与水不混溶,具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来源不同,功
效各异,在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及促进药物吸收等多方
面都具有作用。近年来,关于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就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促吸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
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挥发油;芳香性药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促吸收
[收稿日期] 20081210
[通信作者] 黄罗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制剂;Tel:(025)
85322007,Fax:(025)84520679,Email:huangluosheng@hotmail.com
  挥发油(volatileoil)亦称精油(essentialoil),是一类具
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多具香气,
广泛分布于中药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有多方面的功
效。除挥发油外,还有一些具芳香性气味同时具多种功效的
中药,如麝香、牛黄、冰片、苏合香等。这类物质在医药方面
的应用十分普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将近年来有关挥
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促吸收的研究进
行了综述,为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抗心肌缺血、抗脑缺
血、抗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
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面。
川芎挥发油: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
法提取,用GCMS分别出鉴定出34个和62个化合物[12],
其主要成分均为藁苯内脂、二氢藁本内酯及丁烯基
#
内酯
等,报道同时表明藁本内酯为含量最高的成分[3]。川芎挥发
油对牛蛙心脏具有显著的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
用,且量效关系明显[4];有升高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5];能
够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及镇痛,调节心血管
功能,抗凝血等作用。苯酞类化合物是主要有效成分。此
外,川芎挥发油还具有解热作用,其中
$
本内酯具抗惊厥作
用[3]。
苏合香:苏合香胶含树脂、水分、油状液体,树脂由树脂
酯类及树脂酸类组成,油状液体多由芳香族化合物和萜类化
合物组成[6]。实验表明苏合香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
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栓、促进纤维酶活性及抗心律失常
作用,能明显延长血浆复钙、凝血酶原、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
及常压耐缺氧等的时间[6],广东产苏合香能降低血液黏度和
红细胞压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7]。
麝香:麝香主要含大环酮类、含氮杂环类和甾体类化合
物,麝香酮是其主要成分。天然麝香能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
振幅增加,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且一般对心率无影
响,但麝香酮不呈现强心作用[89]。麝香对实验动物冠脉血
流量的影响结果未取得一致结论,既有增加又有影响不明显
的报道,麝香酮的试验也未获得一致结果;临床认为麝香缓
解心绞痛可能与其扩张外周血管,使心脏处于低水平耗氧状
态有关;对缺氧情况下的培养心肌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提示
麝香可能对心肌有潜在的损伤作用[8];对脑缺血、缺氧亦有
保护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其醒脑开窍作用可能是与其改善
了脑血流作用有关[10]。
牛黄:天然牛黄中主要含有胆红素、胆酸、胆汁酸、胆固
醇、无机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成分[11]。牛黄及胆酸对离
体蛙、豚鼠和家兔心脏均表现出强心作用,而去氧胆酸、牛磺
胆酸钠、牛磺去氧胆酸钠及胆绿素则呈现心脏抑制作用,离
体兔耳灌流实验证明,牛黄有扩张血管作用;牛黄及胆酸对
豚鼠冠状血管有收缩作用,其中胆酸作用较弱;牛黄所含有
的胆酸钙、去氧胆酸钠、去氧胆酸钙、鹅去氧胆酸、胆红素、胆
绿素、平滑肌收缩物质及牛磺酸均有降压作用,其中牛磺酸
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延缓高血压的发展[12]。
花椒挥发油:花椒挥发油主要包括烯烃类、醇类、酮类、
环氧化合物及酯类。湖南岳阳花椒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烃
类化合物,占总量的2468%;含氯有机化合物 34种,包括
醇、醚、醛、酸、酯类,占总量7532%[13],陕西韩城大红袍花
椒中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14]。花椒因品种、产地的气候、
雨量、日照和土质等自然环境的不同,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与
·50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含量差异很大[15]。花椒挥发油能够在体外对抗 Cu2+介导
LDL的氧化修饰,并且抗氧化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16]。花
椒挥发油具有抗豚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种
作用与它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
关[15]。
降香挥发油:降香檀心材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橙花叔
醇[17],并含反式金合欢烯、没药烯和反式苦橙油醇。灌胃可
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及提高孵育兔血小板 cAMP
的水平,对兔血浆纤溶酶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提示有抗血
栓作用[18]。
石菖蒲挥发油:金建忠[19]鉴定了石草蒲挥发油中32个
成分,刘春海等[20]经GCMS技术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主
要成分均为β细辛醚及α细辛醚[2122]。石菖蒲挥发油对蛙
心有抑制作用,降低蛙心收缩频率和幅度,其中 β细辛醚作
用强而持久;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均能明显降低动脉粥
样硬化大鼠血脂CHOL及LDLC;能改善高黏血症大鼠的血
液流变性;能降低心肌缺血大鼠 ET水平、提高 NO的含量,
降低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和坏死率,对心血管有明显的保护作
用;α细辛醚可明显地抑制脂类合成和分泌,具有降脂作用,
二聚细辛醚亦有显著的降脂作用[2223]。石菖蒲挥发油对乌
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和氯化钡诱发的家兔心
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4]。
此外,当归[25]、荜菝[26]、金线莲[27]、羌活[28]、肉桂[29]、
茵陈蒿[30]、紫苏[31]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亦有此类作用。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镇痛、镇静催
眠、抗惊厥、抗癫痫、保护脑组织等方面,且涉及透过血脑屏
障的研究。
没药挥发油:没药SFECO2萃取物中鉴定39个成分,萃
取物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榄香烯等烯类;水蒸
气蒸馏物、超声和索氏提取物主要为挥发油,其中 β榄香烯
含量最高[32]。另有报道从其中鉴定出45个化合物,主要成
分为烯酮及烯等[33]。没药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目前还没有
基本一致的研究结论,文献报道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有相当大
的差异。研究表明没药挥发油及醇提物 +挥发油对小鼠均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醇提物 +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比挥发油
强,说明醇提物尽管本身无镇痛作用,却可明显增强挥发油
的镇痛作用[34]。没药挥发油具显著抗菌[34],抑制小鼠离体
子宫平滑肌收缩、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35]。
麝香: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双向性影响,小剂量兴奋
中枢,大剂量则抑制中枢,大鼠灌服麝香混悬液及麝香酮低
剂量均能明显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相反,高剂
量则可使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睡眠时间延长[36]。人工麝
香、天然麝香具有一定的抗脑水肿、脑梗死作用,对冰冻所致
脑水肿模型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大鼠的脑组织
含水量、梗死体积、神经元的损伤均有减轻作用 [10,36]。现代
药理学研究发现麝香酮可以改善实验动物的大脑缺血与缺
氧,使单胺类递质的分解减少,延缓痴呆造成的大脑神经递
质紊乱,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痴呆
作用;此外,麝香还具有抗炎、抗肿瘤、雄性激素样等作用[8]。
动态观察研究发现,小鼠灌胃麝香酮5min即可透过进入中
枢神经系统的各部位,其中延脑蓄积量最高,其他部分含量
高低依次为大脑、小脑、脊髓;大鼠尾静脉注射麝香,能很快
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且迅速达到高峰,但代谢较其他
脏器缓慢,实验结果为麝香临床上用于急症提供了理论依
据[10]。
牛黄:天然牛黄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口服能减少
小鼠的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小鼠睡
眠时间,对抗咖啡因、印防己毒、戊四氮等引起的小鼠惊厥,
对士的宁性惊厥无明显对抗作用,提示牛黄作用部位不在脊
髓而在脑干和皮层;其含有的牛磺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可
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和踏轮活动,增强阈下计量戊巴比妥钠
对小鼠的催眠作用,有明显延长小鼠的士宁引起惊厥的潜伏
时间,对戊四氮、毒毛花苷G、荷包牡丹碱、印防己毒素、一氧
化氮、氧化铝、4氨基吡啶、青霉素、高压氧、缺氧、低钙、听源
性、L犬尿氨酸和光诱发等多种因素所致的惊厥亦有抑制作
用,但氨基脲惊厥反有易化作用[12]。此外,牛黄还具有抗
炎、镇痛、解热、抗病毒、刺激肠蠕动、兴奋呼吸、保肝利胆等
作用[10,12]。
石菖蒲挥发油:石菖蒲灌胃后发现 β细辛醚、榄香素及
α细辛醚能通过大鼠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从而揭示了石菖
蒲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10]。
石菖蒲总挥发油有良好的抗癫痫作用,作用与调节脑内的兴
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有关;挥发油有兴奋脊
髓、有效清除自由基、阻止过氧化物形成,对小鼠正常学习有
促进作用,对小鼠各种记忆障碍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此外,挥发油能抑制离体家兔肠管自发性收缩,增强大鼠载
体肠管蠕动及小鼠肠道推进功能,还可促进大鼠胆汁分泌;
具有抗癌和致癌作用;α细辛醚、β细辛醚还具有一定平喘
作用[22,37]。
砂仁挥发油:采用GCMS对阳春砂、海南砂和绿壳砂进
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有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α蒎
烯、龙脑等[38]。乙酸龙脑酯高剂量组对小鼠热板致痛的痛
阈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小鼠醋酸致痛引起的扭体次数有
明显的降低作用;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表明乙
酸龙脑酯具有较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39]。
此外,细辛[40]、白芷[41]、薄荷[42]、荜澄茄[43]、冰片[44]、
防风[45]、肉桂[46]、五味子[47]、香附[48]、檀香[49]、益智仁[50]、
紫苏[31]、肉豆蔻[51]、前胡[52]等中药的挥发油亦有此类作用。
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等
方面。
·60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陈皮挥发油:柠檬烯、蒎烯、松油烯、月桂烯为陈皮挥发
油主要组分[53]。挥发油能松弛气管平滑肌、阻断或解除氯
化乙酰胆碱或磷酸组胺所致的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痉挛、对豚
鼠药物性哮喘具保护作用、能解除肠肌的收缩痉挛状态及抗
过敏作用[54]。此外,陈皮挥发油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
效,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55]。
姜黄挥发油:姜黄饮片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香黄酮与芳
香烯[5657]。挥发油可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分泌和大鼠
痰的排出量,提示其能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发挥祛痰作用;
对浓氨水诱发的大鼠咳嗽以及枸橼酸诱发的豚鼠咳嗽,本品
均能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达到镇咳效果;
对组胺诱发的豚鼠哮喘,预先使用,可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
具有预防作用[58]。
小叶枇杷挥发油:胡浩斌等[59]从小叶枇杷挥发油中鉴
定出38个组分,主要组分为酯与烯,张继等[60]鉴定挥发油
主要化学成分为酮、苯酚、烷及烯等,其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挥发油有平喘兼祛痰作用,而镇咳不明显;能直接松弛豚鼠
离体气管平滑肌,对His,Ach收缩离体气管平滑肌、减少肺
支气管灌流液的作用有明显对抗作用;使His,ACh诱导及卵
清蛋白复制的哮喘豚鼠潜伏期延长,哮喘豚鼠减少[61]。
此外,艾叶[62]、川木香[63]、藁本[64]、甘草[65]、满山
红[66]、麻黄[67]、香青兰[68]、佩兰[69]、紫苏[70]、紫菀[71]等中
药所含的挥发油亦有此类作用。
4 对胃肠道系统的作用
目前,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对胃肠道系统作用的报道较
少,主要表现在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高良姜挥发油:有关高良姜挥发油报道表明其主要成分
大致相同,有桉油素、蒎烯、茨烯、松油醇、樟脑和葑酮乙酸盐
等[72]。对高良姜不同提取部位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各部位
均有镇痛、止呕双重药理作用;此外,高良姜有较强的抑真菌
活性[73]。
枳实挥发油:潘馨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绿衣枳实挥
发油,GCMS技术鉴定了21个化合物,有关枳实挥发油成分
的报道都表明柠檬烯为其主要成分[74]。枳实的有效成分主
要有挥发油、黄酮苷、生物碱等,其中黄酮苷对大鼠离体肠平
滑肌的收缩呈抑制作用,挥发油则呈先兴奋后抑制作用,生
物碱对其无明显作用,挥发油对CaCl2,ACh及磷酸组织胺引
起的痉孪性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且能减少胃酸量,对抗
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的形成[75]。挥发油有明显的促进在体
小鼠胃肠推进中用,增加推进率[74]。
此外,砂仁[10]、代代[76]、独活[77]、吴茱萸[78]、肉豆蔻[51]
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亦有此类作用。
5 抗炎、抗菌
苍术挥发油:苍术不同品种挥发油种类和含量均有所差
异。北苍术中主要特征挥发性的活性成分有桉叶油醇、茅术
醇等醇类[79]。茅苍术挥发油主要组分有苍术醇、苍术素、蒎
烯等[80]。苍术挥发油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相当强的抑
菌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81]。除此之外,还具有抑制小肠蠕
动、利尿、降血压、减少血管增生、抗炎症、抗病毒、抗癌、抑制
痉挛镇痛等功效[82]。此外,挥发油中可能含有促进成骨细
胞增殖的活性成分,对热应激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有较强的
上调作用[8384]。
丁香挥发油:超临界CO2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挥发
油组分和含量相差较大,主要组分均为含量较高的三甲氧基
乙酰苯及丁子香酚[85]。金宏等[86]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
批挥发油鉴定出挥发油主要含有丁香酚、石竹烯、对烯丙基
苯酚、芳樟醇等醇酚烯类。丁香挥发油对产酸克雷伯菌、肠
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87];挥发油腹腔注射或灌
胃给药,均可降低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
急性感染的死亡率。挥发油有一定毒性,临床应用时应控制
剂量。此外,丁香油具有良好的局麻作用,其中丁香酚具有
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功效[88]。
连翘挥发油:鉴定出连翘挥发油35种成分,蒎烯为其主
要成分[8990]。连翘种子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
母、产黄青霉以及黑曲霉的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猪油具有
促进其氧化的作用[9192],连翘挥发油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
机理与抑制炎症介质 PGE2和组胺、五胺色胺的释放有
关[93]。此外,连翘挥发油对流感病毒、肺炎双球菌、白色念
珠菌亦有明显抑制作用[90]。
鱼腥草挥发油:对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鉴定发现所含主
要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相同主要组分为癸醛、癸酰乙醛(鱼腥
草素)[9495]。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
菌、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
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体
外抑菌试验表明,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大肠
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
制作用,经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证实挥发油对流感病
毒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素还具有清热、解毒、抗
病毒、抗过敏、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9596]。
桉叶油:不同种桉树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有很大不
同。蓝桉叶中挥发油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桉叶素、蒎烯,别
香橙烯、乙酸松油酯、香橙烯、蓝桉醇及松油醇等[97]。桉叶
油有较强的抑制假单胞菌的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菌比双黄连口服液抑菌作用强;
对沙门氏菌、志贺痢疾杆菌比双黄连口服液抑菌作用稍
弱[98]。蓝桉叶挥发油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具
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能抑制其气道黏蛋白高分泌现象,桉
叶挥发油能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分泌物增加、稀释痰
液,具有祛痰作用[99]。此外,桉叶油具有杀虫,促渗作
用[98]。
此外,荆芥[100]、柴胡[101]、八角茴香[102]等中药所含的挥
·70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发油亦具有此类作用。
6 抗肿瘤
姜黄挥发油:采用体外培养细胞 MTT法观察对肿瘤细
胞的抑制作用及对 BALB/C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
现姜黄挥发油能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 HL260和
肝胚细胞癌 HepG2细胞株的增殖[103]。致突变剂丝裂霉素
C与姜黄挥发油接触20min后即失去致突变活性,证明姜黄
挥发油既有细胞外直接灭活致突变剂的抗突变作用,又有细
胞内的抗突变效应[104]。此外,挥发油有抗菌,降血浆总胆
固醇、β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作用[105]。
花椒挥发油:花椒挥发油抗人肺癌杀伤及诱导凋亡试验
结果表明高浓度对人肺癌 A549细胞株有杀伤作用,低浓度
对A549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106]。此外,挥发油还具有
较强的杀菌、杀虫活性[107],对过敏性刺激诱发的哮喘有较
好的抑制作用[108]。
莪术挥发油:莪术产地、加工方法不同,挥发油的化学组
成差异显著。关怀等[109]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温莪术的
挥发油鉴定其主要成分有桉油精、龙脑、榄香烯、石竹烯、蛇
床烯、吉马烯D、莪术醇、新莪术二酮等。挥发油有直接抑制
或破坏癌细胞,影响癌细胞核酸代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
高免疫保护效应,减少化疗副作用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榄
香烯、莪术醇、异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酮、吉马酮等[110]。
一定浓度的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成分莪术烯醇、莪
术酮和异莪术烯醇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细胞
的生长[111]。此外,莪术挥发油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抗
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109]。
此外,肉桂[46]、荆芥[112]、薤白[113]、白术[114]、白鲜
皮[115]、红豆蔻[116]、吴茱萸[78]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亦有此
类作用。
7 促吸收作用
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报告日
益增多,主要促渗活性成分多为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其中一些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单独
较少使用,一般作为“佐使药”用于增加某些药物穿过血脑
屏障、皮肤、黏膜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冰片经实验证明能提高川芎嗪在脑中的分布浓度,促进
川芎嗪的鼻腔给药[117];陈铁锋等[118]报道冰片与四甲基吡
嗪合用组的最高血药浓度和以AUC为指标的生物利用度均
大于单用四甲基吡嗪组,并推测冰片促进了四甲基吡嗪的胃
肠吸收。
薄荷油活性成分薄荷醇具有广泛促渗作用,现已有报道
能被薄荷醇促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解热镇痛消炎药、抗
肿瘤药、抗组胺药及天然药物等20余种[119]。葛卫红等[120]
采用离体猪鼻黏膜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法与在体大鼠鼻
腔灌流实验,考察部分中药挥发油对水蛭素透鼻黏膜吸收的
影响,结果显示3%冰片和3%薄荷油组水蛭素的血药浓度
和肾脏分布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桉叶油中桉叶油素对多种药物具有良好的透皮渗透作
用,桉叶油可作为透皮促渗剂提高药物吸收率,起促渗的药
物类型多种多样,如非甾体抗炎药、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
剂、抗肿瘤药、皮质激素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疟药及抗艾滋
病药物,试验发现单用桉叶油促渗作用明显强于氮酮,单一
的促渗剂对噻吗洛尔的促渗效果桉叶油 >松节油 >薄荷素
油[98,119]。
此外,高良姜[73]、柠檬、丁香、蛇床子、枫香、当归、松节、
桂皮、白芥子、杜香、细辛、小茴香、花椒、吴茱萸、防风、茅苍
术、云木香、温郁金、羌活、沉香、荆芥等中药所含的挥发油亦
有此类作用[119121]。
8 总结
挥发油与芳香性药物多有交叉,故在本研究中一起进行
了论述,以方便读者参阅。挥发油的分布十分广泛,化学成
分复杂,多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和水蒸气蒸
馏法提取挥发油,但两种方法提取所得挥发油成分种类和含
量存在差异,通常超临界 CO2萃取法提取率较高,所得挥发
油成分较多。这可能是由于超临界 CO2萃取法提取出的挥
发油除了含有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外,还含有相当数量
的脂溶性化合物;并且在接近室温及 CO2笼罩下进行提取,
有效地防止了热敏及光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组分进行鉴定。从已有报
道发现同种中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鉴定结果之间存在较大
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其成分复杂、药材产地、采收时间、储
存、加工、挥发油提取工艺、设备等有关。
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多是小分子物质,能被机体快速吸
收,作用广泛,多具芳香开窍、引药上行的功用,在心脑血管
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抗菌、抗炎、抗
癌、抗病毒、促进药物吸收等多方面都具有作用;因此,这类
物质须深入研究,揭示其作用机理,方能有针对性地加以
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友鸿,莫尚志,李洁仪,等.川芎挥发油成分研究[J].中药
材,2004,27(8):580.
[2]  吴琦,杨秀伟.国家中药材基地产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C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3):276.
[3]  谢秀琼,詹珂,尹蓉莉,等.川芎挥发油的研究进展[J].时珍
国医国药,2007,18(6):1508.
[4]  阮琴,季芳,王雅琴.川芎及川芎挥发油对牛蛙心脏活动的
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25(2):173.
[5]  季芳,黄国兴.阿魏酸和川芎挥发油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
的不同影响[J].中国药师,2007,10(7):634.
[6]  罗光明,龚千峰,刘贤旺.苏合香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
院学报,1997,9(1):43.
[7]  张宏伟,莫志贤,贺丰.广东产苏合香的质量与药理作用研
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4):114.
·80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8]  郝吉福,程怡.麝香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4):248.
[9]  胡秉龙,杨玉珍,胡素勤.麝香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信息,
1997(2):11.
[10]  曾南,王建,夏厚林,等.芳香开窍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76.
[11]  张启明.天然牛黄的成分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995,16(1):27.
[12]  刘成德,刘洋,旺建伟.牛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J].中医药信息,2006,23(6):14.
[13]  唐课文,阎建辉.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J].分析化
学,2003,31(3):384.
[14]  黄森,刘拉平.韩城大红袍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
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34.
[15]  袁超,郭红祥,张慧珍.花椒挥发油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
学报,2008,20(5):32.
[16]  马建洋,石应康,方定志.花椒挥发油在体外对低密度脂蛋
白氧化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06,37(1):63.
[17]  林励.不同品种降香质量研究[J].中药材,1997,20(7):
366.
[18]  訾慧,沙明.中药降香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5(2):90.
[19]  金建忠.GCMS法分析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新疆
大学学报,2007,24(20):238.
[20]  刘春海,刘西京,杨华生.石菖蒲挥发油的GCMS分析[J].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80.
[21]  吕刚,李婷婷.石菖蒲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
17(7):1291.
[22]  陈乐真,屠凌岚.石菖蒲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浙
江实用医学,2008,13(3):222.
[23]  孙桂波,张小虎,李锐,等.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研究集要[J].
中医药学刊,2002,20(5):641.
[24]  朱英,来平凡.石菖蒲的研究近况[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25(3):80.
[25]  倪竹南,吕圭源,楼招欢,等.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7):93.
[26]  李瑞和,苏日纳,郭林云,等.荜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概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3):73.
[27]  韩美华,杨秀伟,靳彦平.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65.
[28]  李云霞,高春华,沙明.中药羌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22.
[29]  曾正渝,兰作平.肉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
卫生,2007,23(1):59.
[30]  谢田,牛孝亮,刘占滨.茵陈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J].黑龙江中医药,2004(4):50.
[31]  黄明发,郭莉,郑炯,等.紫苏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
剂,2007:85.
[32]  王勇,赵艳红.SFECO2等方法提取没药化学成分及其 GC
MS研究[J].中草药,2005,36(6):825.
[33]  赵富春,曾志,刘雪英,等.没药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9.
[34]  宋凡波,朱元元,张京玲,等.没药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6,37(11):附1.
[35]  宿树兰,鲍邢杰,段金廒,等.没药挥发油抑制小鼠离体子宫
平滑肌收缩及芳香化酶活性的效应及成分分析[J].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09.
[36]  尹士敏,王士贤.麝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近况[J].天津
药学,2002,14(3):42.
[37]  吕刚,李婷婷.石菖蒲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
17(7):1291.
[38]  颜艳.中药砂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
(4):304.
[39]  吴晓松,李晓光,肖飞,等.砂仁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镇痛抗
炎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6):438.
[40]  吴晓松,李晓光,肖飞,等.砂仁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镇痛抗
炎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6):438.
[41]  李永超,宋杨,齐云.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
药·植物药分册,2007,22(4):161.
[42]  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
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3):9.
[43]  汤杰,万进,施春阳,等.荜澄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及
其镇痛活性评价[J].中南药学,2008,6(3):301.
[44]  黄卫东,吕武清.冰片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8,17
(4):64.
[45]  高咏莉.生药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
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2):217.
[46]  方琴.肉桂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
(3):249.
[47]  刘超,朱宏吉.五味子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
(32):15.
[48]  黄险峰,彭国平.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
材,2003,26(1):64.
[49]  颜仁梁,林励.檀香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14(3):218.
[50]  冯淑香,刘耀明,董俊兴.中药益智仁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
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5):58.
[51]  袁子民,贾天柱,王静.肉豆蔻挥发油的研究进展[J].时珍
国医国药,2005,16(12):1201.
[52]  陈炳华,王明兹,刘剑秋.闽产前胡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
其抑菌活性[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10(4):366.
[53]  严绥平,于蕾,申静伟,等.陈皮挥发油成分的气质联用分
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7(3):57.
[54]  徐彭.陈皮水提物和陈皮挥发油的药理作用比较[J].江西
中医学院学报,1998,10(4):172.
[55]  王艳琴,蔺兴遥.陈皮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
α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7,20(6):72.
[56]  张萍,张桂芝,樊晴月,等.GCMS法分析姜黄饮片挥发油的
特征化学成分[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3):41.
[57]  韩婷,宓鹤鸣.姜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解
·90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放军药学学报,2001,17(2):95.
[58]  李诚秀,李玲,罗俊,等.姜黄挥发油对呼吸道作用的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0):624.
[59]  胡浩斌,郑尚珍,黄彬弟,等.烈香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3):31.
[60]  张继,马君义,杨永利,等.烈香杜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J].中草药,2003,34(4):304.
[61]  骆勤,鞠洋,党月兰,等.小叶枇杷挥发油的平喘作用及其机
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4):15.
[62]  谢强敏,卞如濂,杨秋火,等.艾叶油的呼吸系统药理研究
Ⅰ———支气管扩张、镇咳和祛痰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
学杂志,1999,16(4):16.
[63]  王战国,赖先荣,肖莹莹,等.川木香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
房,2006,17(4):303.
[64]  周晓荣,黎玉红,杨家新.新疆藁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2000,12(1):34.
[65]  马君义,张继,姚健.胀果甘草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
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24(1):1.
[66]  周媛媛,王栋,关枫.满山红止咳平喘有效成分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61.
[67]  黄九林,魏春雁.麻黄研究进展[J].特产研究,2006,(4):
66.
[68]  冯长根,李琼.香青兰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综述[J].中
成药,2003,25(2):154.
[69]  魏道智,宁书菊,林文雄.佩兰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
药,2007,18(7):1782.
[70]  顾文娟,朱陈珏,张建梅.紫苏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
龙江畜牧兽医,2006,(6):26.
[71]  杨滨,肖永庆,梁日欣,等.紫菀挥发油中祛痰活性化学成分
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3):281.
[72]  周改莲,辛宁,黄陆良.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
医国药,2008,19(6):1376.
[73]  吕玮,蒋伶活.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药学专
论,2006,15(3):19.
[74]  罗小泉,杨武亮,周至明,等.中药枳壳药材的研究概况[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45.
[75]  朱玲,杨峰,唐德才.枳实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
2004,32(2):64.
[76]  陈丹,林超,刘永静,等.代代的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
报,2008,18(1):61.
[77]  黄蕾蕾,熊世平,周治,等.不同产地独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比较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1):78.
[78]  滕杰,杨秀伟,陶海燕,等.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成分的气
质联用分析[J].中草药,2003,34(6):504.
[79]  李西林,须丽茵,栾晶.北苍术挥发油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1):59.
[80]  王锡宁,郭明才.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J].中
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3):295.
[81]  唐裕芳,张妙玲,陶能国,等.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抑菌活
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3):588.
[82]  刘国生,孙备,明亮.苍术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的主要药理
作用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3,38(2):124.
[83]  殷俊芳,黄宝康,吴锦忠,等.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增殖
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18.
[84]  朱晓宇,段美玲,毛帅,等.苍术挥发油对小鼠体外脾脏淋巴
细胞增殖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3):38.
[85]  董文宁,邱琴,刘成琴,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母丁
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WorldHealthDigest,2007,4
(7):125.
[86]  金宏,公衍玲,赵文英.丁香挥发油 GCMS特征指纹图谱
[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110.
[87]  何秀云,蒋艳玲.丁香挥发油体内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J].国医论坛,2006,21(5):43.
[88]  臧亚茹.丁香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承德
医学院学报,2007,24(1):71.
[89]  段文录,吕本莲.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安徽农
业科学,2008,36(19):7963.
[90]  肖会敏,王四旺,王剑波,等.连翘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药
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2047.
[91]  魏希颖,周晓霞,马海波.连翘种子挥发油抑真菌及在猪油
脂酸败过程中的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
(5):625.
[92]  魏希颖,金品,左海艳.两种不同培养基对连翘种子挥发油
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1):44.
[93]  郭际,沈映君,解宇环.连翘挥发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3):136.
[94]  曾虹燕,蒋丽娟,张英超.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植
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3):50.
[95]  张薇,卢芳国,潘双银,等.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分析及其
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
312.
[96]  胡汝晓,肖冰梅,谭周进,等.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
用[J].中国药业,2008,17(8):23.
[97]  王颖,宋爱华,刘艳梅,等.蓝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38(2):70.
[98]  何耀松,张继东.桉树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动
物医学进展,2007,28(7):98.
[99]  吕小琴,唐法娣,王砚,等.蓝桉油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慢性
支气管炎及黏蛋白高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
29(2):168.
[100] 吴婷,丁安伟,张丽.荆芥现代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
2004,25(10):64.
[101] 谢东浩,贾晓斌,蔡宝昌,等.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抗炎
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药学研究,2007,15(2):108.
[102] 王琴,蒋林,温其标.八角茴香醛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
2005(5):42.
[103] 石雪蓉,顾健,谭睿.姜黄挥发油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6):15.
[104] 赵泽贞,温登瑰,魏丽珍,等.姜黄油抗突变作用机理进一步
试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9,11(2):75.
·01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
[105] 张洪英.中药姜黄的研究进展[J].菏泽医专学报,2001,13
(4):84.
[106] 臧林泉,胡枫,韦敏,等.花椒挥发油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J].蛇志,2006,18(3):183.
[107] 崔俊,李孟楼.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
2008,22(2):9.
[108] 韦敏,戚林泉,陶亮.花椒挥发油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作
用的实验研究[J].蛇志,2007,19(3):184.
[109] 关怀,王地,贾富霞,等.温莪术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比较研究[J].北京中医,2007,26(2):
108.
[110] 余成浩,彭成,余葱葱.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的研究进展
[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88.
[111] 彭炳先,周欣,石京山,等.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成分抗
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3):
312.
[112] 臧林泉,胡枫,韦敏,等.荆芥挥发油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研究
[J].广西中医药,2006,29(4):60.
[113] 张卿,高尔.薤白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肿瘤,
2003,23(3):228.
[114] 宿廷敏,王敏娟,阮时宝.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概述[J].贵阳学院学报,2008,3(2):32.
[115] 李翔,邓
%
,唐灿,等.GCMS分析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
[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6):556.
[116] 赵志礼,王峥涛,董辉,等.山姜属药用植物及生药学研究进
展[J].中草药,2001,32(2):171.
[117] 王勇,张忠义,徐峰,等.冰片对川芎嗪血药浓度和在脑中分
布的影响[J].药物研究,2006,15(1):30.
[118] 陈铁峰,林曙光,陈露西,等.冰片促进四甲基吡嗪的吸收
[J].中国药理学报,1990,11(1):42.
[119] 李莉,韩国柱.中草药挥发油类头皮吸收促进作用研究进展
[J].中国新药研究杂志,2008,17(1):914.
[120] 葛卫红,韩玉环,石森林,等.中药挥发油对水蛭素经鼻给药
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44.
[121] 程欣,马云淑,阎红,等.细辛挥发油对颅痛定的裸鼠体外促
透的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1):4.
Advancesinherbalvolatileoilandaromaticherbs
HUANGLuosheng,GUYanfei,LIHong
(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 Theherbalvolatileoilandaromaticherbsar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hichhavesomeuniquecharacteristics
ofvolatility,specialsmel,complicatedchemicalconstituentsandthewaterinsolubleproperty.Thearomaticherbsfromdiferent
sourceshavebiodiversityefectsonthecardiovascular,centralnervous,respiratoryandgastrointestinalsystem.Theyalsoplayimportant
rolesinantibiosis,antiinflammation,anticancer,antivirusandabsorptionenhancement,etc.Inrecentyears,theherbalvolatileoil
andaromaticherbshavebeenwidelyreportedtoshowbroadprospectinmedicinalapplication.Inordertosupportvariousdevelopmen
talworks,thelatestresearchresultsonherbalvolatileoilandaromaticherbsarereviewedinthisarticleinrespectofchemicalconstitu
ents,pharmacologicalaction,andabsorptionenhancement.
[Keywords] volatileoil;aromaticherbs;chemical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action;promotingabsorption
[责任编辑 王亚君]
·1161·
第34卷第12期
2009年6月
                           
Vol.34,Issue 12
  Jun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