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Wuji pill compound with different compatibility on cytochromeP450 CYP3A1/3A2 in rat liver microsomes in vitro

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



全 文 :!药理!
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 酶活性的影响
翁小刚! 李玉洁! 杨庆! 王怡薇! 刘晓霓! 韩晓!
张甘霖+! 隋峰! 朱晓新!! 梁日欣!
f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
+f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
$摘要%!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肝微粒体 戊己丸的配伍机制( 方法#按F
*
!)
&
正交表$戊己丸的配比设计为 * 个受试复方$以睾丸酮为探针药$JGF<检测戊己丸对大
鼠体外肝微粒体:<
$
分别为 )(f*#$(%f*#$ *f%$&)f%$#$f&%$+%#f+$))f&$$(f$($((f&%$#&f)#$)f)$)*f* 0D-Fd)黄连及戊己丸
均可显著抑制方中剂量水平的增高$戊己丸组方抑制中黄连抑制 不同配比戊己丸药效学%药动学差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戊己丸)$稿件编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
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M4:$(M$&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
研究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aa+$$#$+
$通信作者%!!朱晓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
复方药代动力学$NQV# !$$ #&$#&$H50BRV# Y?W7RB/7R230BRV-
.R2@.0-B.-.2)
!梁日欣$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
复方药代动力学$NQV#!$$#&$&&5+*&($H50BRV# VRB2DCR7R23SR5
2Bf./0
!!戊已丸最早见于宋代刘窻&幼幼新书$其组成
为.黄连%吴茱萸%白芍各五两/( &医方考将方中
药物用量改为.黄连十两%吴茱萸二两%白芍二两/(
&中国药典+$$ 年版收载本方$其药物组成为#黄
连 )$$ D$吴茱萸!制$ D$白芍!炒)$$ D( 戊己丸
有疏泻肝之郁火$调和脾胃的功效( 主治腹痛泻痢$
口苦嘈杂$呕吐吞酸等$是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M8常用有效方剂( 宫海民等*+比较了戊已丸中
黄连5吴茱萸5白芍 rr 和 rr + 种配比的药效$
其中 rr 配伍组长于镇痛$而 rr 配伍组长于
抗炎$提示戊已丸配比不同$所产生的药效也不尽相
同( 本课题组前期药理研究也表明$戊己丸不同配
比方有不同的药效特点*++ (
本课题组从.中药配伍5代谢/关系探讨复方配
伍机制$以戊己丸为范例$研究戊己丸配伍!比与
机体主要肝药酶000文报道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肝微粒体
)$g j&$g$在许多内外源化合物的代谢中起着重
要作用$参与红霉素%尼莫地平%利多卡因%环孢素等
)( 个类别共 $ 多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大鼠
本实验以方剂对 为主效应$以:<
$
作为量化观察指标$研究戊己丸配
伍的数%量%相互比例与方剂主效应的关系$为探讨
中药复方配伍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材料
]!仪器
ZB@QCSJGF<色谱仪$+#* 自动进样液相仪$
+&(*5_\检测器$H0A/,QC数据处理系统)bC/0BSRV5
-&#-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Vf)$ :SSWQ!*
9B6$ +$$
<(
色谱柱!&f# 00i+$ 00$

0)美国4cB2@RX5
)$:超高速离心机)日本 9IE5_$\超低温冰箱
! d($ h)国产MJZ5+ 电热恒温水浴箱(
]!试剂和试药
睾丸酮!批号 $&&[$)+%#
!
5羟基睾丸酮!批号
$%*[$()%#5磷酸葡萄糖!批号 $%)[$%#%
!
5萘黄
酮!批号 $#([$)%均购自 8RD0B公司)氧化型辅酶
2
!北京纵横洋洲公司$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天津
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M<4试剂盒!北京赛驰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美国NQURB公司$甲
醇!色谱纯$天津四友试剂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
析纯(
黄连%制吴茱萸%炒白芍饮片均购自北京卫仁饮
片厂$黄连醇提物%制吴茱萸醇提物%炒白芍混合提取
物!醇提加水提由中日友好医院剂型室按优选工艺
分别进行提取$得率分别为 +)f%g$+(f))g$&g(
]&!动物
雄性ZRS@BC大鼠 只$体重!+$$ k+$ D$8GE
级$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
证号 8!方法
]!戊己丸受试复方配比设计
按照F
*
!)
&
正交设计$黄连!因素 #$制吴茱
萸!因素C$炒白芍!因素>$得到 * 个不同配比戊
己丸$ 号 j* 号方相应的 #0C0>配比分别为 )rr
)$)r+r#$)r#r+$#rr#$#r+r+$#r#r)$+rr+$
+r+r)$+r#r#$其中 & 号方为药典收录方(
]!分组与药物配制
实验分为 + 组#戊己丸不同配比 号 j* 号
方%黄连%制吴茱萸%炒白芍各单味药提取物( 各组
药物均采用 $g甲醇溶液作为溶剂$取相应量的黄
连醇提物%制吴茱萸醇提物与炒白芍提取物混合$按
各自组方成分比例配制(
]&!大鼠肝微粒体制备
参照文献*)+方法$每只大鼠第 天腹腔注射
苯巴比妥钠!)$ 0D-[Dd$第 + j& 天剂量增加到
#$ 0D-[D
d
$第 ) j& 天腹腔注射
!
5萘黄酮!($ 0D
-[D
d
)动物禁食 + ? 后$第 日大鼠股动脉放血
处死$打开腹腔和胸腔$分离肝动脉和门静脉$经门
静脉灌流冰冷氯化钾!$f 0/V-Fd缓冲液!AJ
%f&冲洗$待肝脏充盈膨胀后$剪断肝动脉$灌流液
由此外排$至肝脏颜色变成土黄色止)摘取肝脏放置
培养皿中剪碎$每克肝组织加 $f 0/V-Fd冰冷氯
化钾缓冲液 ) 0F$冰浴上制备匀浆液)收集匀浆液
* $$$ i离心 0R2得上清液$再以 $ $$$ i 超
速离心 #$ 0R2$弃上清液$沉淀物重悬于 $f 0/V-
F
d冰冷氯化钾缓冲液中$再次以 $ $$$ i 超速
离心 #$ 0R2$取沉淀!即大鼠肝微粒体按每克加
$f 0/V-F
d冰冷氯化钾缓冲液 & 0F重新混悬$
将悬液分装$d($ h保存备用( 以小牛血清白蛋白
为标准品$采用 M<4试剂盒法测定微粒体蛋白含
量$蛋白质量浓度为 f+ D-Fd(
]Y!肝微粒体混合酶系组成
为测定药物对 $
值$每一
受试药设 % 个浓度及溶剂对照等 ( 个受试条件$每
条件做平行 ) 个孵育管$ 个受试药每次需做 +&
个孵育管$每次配制 + 0F微粒体混合酶系溶液#其
组成为 ]& 项下肝微粒体悬液 f+ 0F$$f& 0/V-
F
d
9D+
溶液 +$

F$f# 0/V-F
d
b
F$#5磷酸葡萄糖 0D$氧化型辅酶
2
+$ 0D$纯净
水 &f# 0F$$f+ 0/V-Fd磷酸盐缓冲液!AJ%f&#
0F$震荡混匀)混合酶系配制在冰浴上进行$临用时
现配(
]$!每孵育管加入

F受试药溶液之后$吸取 $$

0/V-F
d
+$

F$加入 ]& 项下的 + 0F肝微粒体混合酶系
溶液中$混匀$均匀加入 +& 个孵育管内$每 孵育管
添加 $f 0F$混匀( 以上操作在冰浴上进行$之后
将孵育管置 )% h水浴中孵育 )f ?后$加入 $f 0F
冰冷甲醇终止反应$转入 f 0F离心管$& h冰箱
放置 ) ?沉淀蛋白后$( $$$ C-0R2d离心 +$ 0R2$
取上清液 +$

F$JGF<进样测定睾丸酮及代谢产
物000#
!
5羟基睾丸酮浓度$#
!
5羟基睾丸酮的生成
量与][!JGF<检测方法学建立
][]!JGF<条件!bC/0BSRV5<
(
色谱柱!&f# 00i
+$ 00$

0)流动相 4为 $g乙腈%#$g甲醇%
)$g水)流动相M为水)流动相<为乙腈)梯度洗脱$$
0R2!#g4$)gM$&f 0R2!#g4$)g<$( 0R2
!#g4$)gM)运行时间 ) 0R2)流速 0F-
0R2
d
)柱温 )$ h)检测波长 +& 20)进样量 +$

F(
][]!对照品储备液配制!精密称取睾丸酮%#
!
5
羟基睾丸酮$配制成 $ 0F的 $f) D-Fd睾丸酮和
-#-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Vf)$ :SSWQ!*
9B6$ +$$
$ 0F的 $f)% D-Fd#
!
5羟基睾丸酮储备液(
][]&!标准曲线测定!取定量睾丸酮储备液$以
$g肝微粒体混合酶系溶液5$g甲醇的混合溶液
!与孵育体系最终溶液成分一致稀释$配制 $f%($
$f)*$$f*$$f$*($$f$&*$$f$+& 0D-F
d对照品溶
液)定量 #
!
5羟基睾丸酮储备液$以相同方法配制
$f&$$$f+$$$f$$$f$$$f$+$$f$) 0D-F
d对照
品溶液)上述对照品浓度值均为混合后!+ 个对照品
混合$ 次进样同时测定溶液终浓度( 每浓度溶液
进样 +$

F测定$重复 次$取平均值$以组分的峰
面积!L为纵坐标$组分浓度!>$0D-Fd为横坐
标$进行线性回归( 本实验测得睾丸酮回归方程
Le+ #%f)>m& $(*f+!- e#$%e$f**) )$表明睾
丸酮在 $f$+& j$f%( 0D-Fd具有良好的线性关
系)#
!
5羟基睾丸酮回归方程Le) +*&f(>d+ *f%
!-e#$%e$f**( #$ 表 明 #
!
5羟 基 睾 丸 酮 在
$f$) j$f&$ 0D-F
d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色谱
图见图 (
4f对照品)Mf样品)f#
!
5羟基睾丸酮)+f睾丸酮(
图 !#
!
5羟基睾丸酮%睾丸酮对照品及样品色谱图
][]Y!方法回收率!取适量睾丸酮%#
!
5羟基睾
丸酮对照品储备液$以 $g肝微粒体混合酶系溶
液5$g甲醇的混合溶液分别配制高%中%低 ) 个
浓度的睾丸酮%#
!
5羟基睾丸酮混合溶液$) 个浓
度溶液分别进样 +$

F$按 ][] 项下色谱条件
测定相应成分含量$计算方法回收率( 见表 (
表 !睾丸酮%#
!
5羟基睾丸酮方法回收率!
$
8k$$-e)
成分 加入量=

D 测得量=

D 回收率=g 平均值=g >8I=g
睾丸酮 )-$ +-*) k$-$) *%-#% k-$$ **-+ $-*(
#-$ #-$& k$-$ $$-#% k$-()
*-$ *-$+ k$-$ $$-++ k-
#
!
5羟基睾丸酮 - -&% k$-$) *(-$$ k+-& *(- -%
)-$ )-$+ k$-$& $$-## k-))
&- &-) k$-$( $$-#% k-%(
][]$!最低检测限!根据 8=;!信噪比
%
) 计算$
本法睾丸酮%#
!
5羟基睾丸酮最低检测限分别为
$f$($$f$ 0D-F
d
(
][][!分析方法稳定性及精密度测定!分别取高%
中%低浓度睾丸酮%#
!
5羟基睾丸酮混合溶液$测定日
内%日间>8I$睾丸酮日内%日间>8I分别为 f#g$
+f*g$#
!
5羟基睾丸酮日内%日间 >8I分别为
+fg$&f$g( 取孵育样品液适量$分别于 $$+$&$
#$($$$+&$&( ?重复测定$考察样品稳定性$睾丸酮
日内%日间 >8I分别为 +f%g$&f(g$#
!
5羟基睾丸
酮日内%日间>8I分别为 &f$g$#f#g(
]%!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 性的影响
本实验 + 个戊己丸提取物组方终浓度分别为
#%+f+&$& +*f)+$ ) (%$$ )*+$ ##$ %#$ %+($
+$$(&$$ &$$$ *+$ )&& 0D- F
d
!特 指
由终浓度依次往下对半稀释 # 个浓度$作为 :<
$

定所需梯度浓度( 每个受试药的每个受试浓度
!共 ( 个受试浓度$包括溶剂对照做 ) 个平行孵育
管$按 ]$ 项下步骤检测受试药对 活性的影响$实验重复 次(
-##-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Vf)$ :SSWQ!*
9B6$ +$$
]\!AJ的确定
AJ对AJ至 %f$ 左右(
]#!数据统计
计算加与不加受试药物的情况下$睾丸酮经
!
5羟基睾丸酮的量$按照以
下公式计算不同浓度受试药对 性的抑制率!g e!不加受试药生成量d加受试药
生成量=不加受试药生成量 i$$g)然后采用改
良 MVRSS法计算 :<
$
值*+ ( 若某受试药 :<
$
n$

0/V-F
d
$说明药物抑制能力弱)若 :<
$
l$

0/V
-F
d
$说明该药物抑制能力强( 数据以
$
8k$表示$
采用 8G88f 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
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及正交值法计算(
&!结果
&]!戊己丸提取物组方终浓度对 活性的影响
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 响存在较大差异$见表 +(
表 +!戊己丸提取物组方终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8k$$-e#
组别
孵育实验终浓度
=0D-F
d
#
!
5羟基睾丸酮
生成抑制率=g
黄连提取物!! #%+-+& (+-+& k$-+)
制吴茱萸提取物 & +*-)+ %(-% k$-)&
炒白芍提取物! ) (%$ )-#% k-$(
号 )*+ (%-( k)-*#
+ 号 ## (*-+$ k+-&#
) 号 %# %-+ k-&)
& 号 %+( (+-(* k-&&
号 +$ (*-( k-$%
# 号 (&$ ((-+$ k$-+%
% 号 &$$ *#-%% k$-&#
( 号 *+ *#-$ k-)(
* 号 )&& *-% k$-
&]!戊己丸组方中各单味药对 性影响的:<
$

* 个配伍复方对 :<
$
值按黄连%制吴茱萸和炒白芍在各自方不同比
例拆分成相应的黄连提取物 :<
$
%制吴茱萸提取物
:<
$
和炒白芍提取物:<
$
$结果见表 )( 戊己丸组方
中 ) 味药单用均能对 制作用$黄连:<
$
值非常低$对作用显著$是戊己丸方中抑制 的主要物质$制吴茱萸 :<
$
值较高$对 酶活性抑制不明显$炒白芍:<
$
值很高$对)4+ 酶活性抑制较弱( 号 j* 号方拆方 :<
$
值统
计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情况下复方中的吴茱萸和炒
白芍拆方:<
$
值均较单味药 :<
$
值极显著降低$这
主要是因为各复方中加入了对 性抑制极显著的黄连所造成的( ) 号$ 号方中黄连
拆方:<
$
值与黄连单味药中 :<
$
值比较无显著差
异$ 号$+ 号$# 号 j* 号方中黄连拆方 :<
$
值比黄
连单味药中:<
$
值显著降低$& 号方中黄连拆方:<
$
值比黄连单味药中 :<
$
值显著升高)造成以上 ) 种
不同结果的原因为复方中黄连本身的不同比例和引
入对制吴茱萸和炒白芍后$对 了相互制衡或者相互促进的作用$这种由不同配比
造成的不同影响作用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统计分
析(
&]&!戊己丸组方中的 ) 味药对 互作用分析
为了分析黄连%制吴茱萸%炒白芍 ) 味药不同配
比应用下对 或者相互促进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单因素方
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值法对 号j* 号
方抑制$
进行统计分
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号 j* 号方的组间
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表明戊己丸组方中 ) 味药
不同配比可以造成该组方对 的不同影响作用(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号j* 号方中$黄连%制吴茱萸%炒白芍均有 ) 个剂
量水平$随着黄连的剂量水平增加$可以造成组方对
萸和炒白芍剂量水平的变化$可以造成组方对
水平影响较大及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制吴茱萸和炒
白芍 + 药剂量水平变化与酶活性变化趋势未有显著
相关性( 正交值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戊己丸的 ) 因
素!) 味药) 水平!) 味药在 * 个复方组合中均有
低%中%高 ) 个剂量水平配伍正交设计实验中$除
制吴茱萸低%中剂量水平差别不会导致戊己丸组方
-%#-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Vf)$ :SSWQ!*
9B6$ +$$
!!
表 )!戊己丸提取物对$
值拆方!
$
8k$$-e# 0D-F
d
组别
受试药拆方:<
$
黄连提取物 制吴茱萸提取物 炒白芍提取物
提取物组方:<
$
黄连提取物!! )(f*# k)f)%% d d )(f*# k)f)%%
制吴茱萸提取物 d (%f*# k*f+%% d (%f*# k*f+%%
炒白芍提取物! d d *f% k &)(f+# *f% k &)(f+#
号 (f$
kf&(
)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
$f+#
k$f#+
&
#f%
k)f%+&

))f&$ k(f$#(
号 )f&+ k+f&#*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
&f)
k$f(#
&
#f+$
k$f+($

)f) kf(&
* 号 *f*
k+f)&
)
*f*(
kf%+
&
*f*(
kf%+

)*f* k&f#*$
!!注#与黄连提取物组相比9l$f$$+9l$f$$)9l$f$$)与制吴茱萸提取物组相比&9l$f$$)与炒白芍提取物组相比9l$f$$(
外$其余 + 味药各剂量水平间比较及制吴茱萸中%高
剂量水平间和低%高剂量水平间比较均能显著改变
相应戊己丸组方对Y!讨论
中药复方应用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目前中
药配伍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尚不能完全阐明
复方配伍机制( 配伍研究实验设计可采用析因设
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中药复方一般药味较多$
如何分析主药$找出最佳组合及最优剂量$从而达到
精简处方的目的$值得重视和研究( 孙卫民等根据
中药方剂研究特点$按正交设计原理及 N值与 值
的特定关系$提出了正交值法*#+ $本法能较合理解
释复方配伍各因素%水平间的相互作用(
本课题组以戊己丸为范例$采用黄连$制吴茱
萸$炒白芍作为戊己丸组方用药!因戊己丸由 ) 味
药组成$为忠于原方及控制实验受试规模$本课题组
只进行戊己丸 ) 味药单方使用及 ) 味药合用的正交
设计实验$略去 + 味药000即 + 因素配伍的研究$
前期进行了一系列配伍相关研究$可以证明不同配
比戊己丸药效上有不同侧重$不同配比戊己丸血药
动力学参数各有不同$以及胃肠吸收%代谢也有明显
差异$并且从 析了造成以上差异的机制*%5(+ $课题组希望通过对戊
己丸配伍的范例研究$建立一种有效的中药复方配
伍研究方法$即从配伍药效$配伍中药吸收%分布%代
谢%排泄等环节$整体%细胞%亚细胞等水平研究中药
配伍$综合分析%阐述中药配伍机制(
中药复方是由配伍中药一定的数!中药味数%
量!剂量水平%比!各组成药味的数%量比例构建
起来的在主效应上有别于单味药的新个体!方剂$
方剂主效应的观察指标可以是药效%代谢或毒性方
面$配伍药物数%量%比变化可以导致方剂整体效应
发生量变甚至质变( 本实验进行戊己丸不同配比方
对大鼠讨戊己丸配伍数%量%比变化与方剂主效应差异的相
关性$从.药物配伍5代谢/关系阐述中药配伍机制(
实验表明$戊己丸可以显著抑制体外大鼠肝微粒体
活性的主要物质$吴茱萸和白芍虽抑制 )4+ 酶活性作用较弱$但 + 味药在方中配比不同可
造成黄连抑制且按F
*
!)
&
正交设计的戊己丸 号j* 号方在抑制
异(
制吴茱萸和炒白芍单用对抑制 酶活性作用较弱$故对 $
值均非常高$由此$仅以戊己丸组方对 酶的:<
$
值做统计分析$有可能因为组方 :<
$
值中
含有绝对量较高而实际上又对 制不明显的制吴茱萸%炒白芍 + 味药浓度$从而出现
统计偏差$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戊己丸组方对
$
值差异$统计结果
表明$ 号 j* 号方中$黄连%吴茱萸%白芍 ) 味药的
) 个剂量水平$随着黄连剂量水平升高$可以造成组
方对-(#-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Vf)$ :SSWQ!*
9B6$ +$$
吴茱萸和炒白芍剂量水平的变化$可以造成组方对
水平影响较大及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制吴茱萸和炒
白芍 + 味药剂量水平变化与酶活性变化趋势未有显
著相关性( 号j* 号方中$黄连%吴茱萸%白芍各自
的 ) 个剂量水平$除制吴茱萸小%中剂量水平差别不
会导致戊己丸组方对 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外$其余 + 味药各剂量水平间比
较及制吴茱萸中%大剂量水平间和小%大剂量水平间
比较均能显著改变相应戊己丸组方对 酶活性的影响(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是导致病人发生不良
反应乃至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戊己
丸及黄连均是现代临床常用中药!复方 $从本实
验结果看$临床使用戊己丸及黄连$尤其存在多
药共用的情况下$务必要注意防范可能因戊己丸
或黄连抑制 代谢性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宫海民$ 王兆淦$ 段文卓f戊已丸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X+f中国中医药科技$ **($ !) #&%f
*++!王娅杰$董宇$朱晓新f戊己丸提取物不同配伍方对豚鼠离体
结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X+f中国中药杂志$ +$$%$ )+
!+$# +#f
*)+!王欢$ 吴东媛$ 杜智敏f氨苄西林与双黄连注射液单用及配
伍时对大鼠 &*f
*&+!蔡瑜$ 刘萱$ 杨尧$ 等f细胞色素氧化酶 G&$!纯化及动力学研究*X+f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 !)#
+)&f
*+!杨贵忠$ 袁野$ 周岐新$等f酮康唑对健康成人肝细胞微粒体
细胞色素G&$ 同工酶 )4&$4+ 活性的作用*X+f南方医科大
学学报$ +$$($ +(!*# #)&f
*#+!孙卫民$ 孙瑞元f中药方剂研究的正交值法*X+f中药药理
与临床$ **+$ (!# &f
*%+!鲍天冬f戊已丸提取物不同配伍的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I+f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f
*(+!董宇f戊己丸不同配伍的肠吸收特征及与G5DA相互作用研究
*I+f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f
)I>QAH?IWFX-J-.Q?+J?F@ES-ABE-I>D>@AQ?+J,A-K-.-AC ?@QCA?QBD?+>
L&$ /ZL)3N)3+ -@D,A.-O>D+-QD?H?+>H1,A1#$2
ZH;LPRB/DB2D

$ F:KW1RQ

$ K4;L R^2D

$ Z4;LKR,QR

$ F:_PRB/2R

$
J4;PRB/

$ aJ4;LLB2VR2
+
$ 8_:EQ2D

$ aJ_PRB/7R2

!
$ F:4;L>R7R2

!
!f:-$;)+<=>?;-+$+@&+%;& @+A;.&$ >?;-& #.&A+*B<=>?;-+$+@+A;.&(7.;+-.+$$ C+;D;- $$%$$$ >?;-&)
+fC+;D;- I-;J+%$;B<=>?;-+$+@+A;.;-+$ C+;D;- $$$+*$ >?;-&
!!*3KHAD,QA+!5KX>QA-O># ZW1RARVRSBACQS.CRA@R/2 /T@CBUR@R/2BV?RY/0BURS$ ECW.@WSHc/URBQ>W@BQ.BCABQB2U >BUR7GBQ/2RBQ4V]BfN?QBR0/T@?RSCQSQBC.? RS@/R2cQS@RDB@Q@?QQTQ.@S/TZW1RARV./0A/W2U
,R@? URTQCQ2@./0AB@R]RVR@6/2 @?QVQcQVS/TQ2Y60R.B.@RcR@6/T.6@/.?C/0QG&$ ./2TRC0@?Q./0AB@R]RVR@60Q.?B2RS0/TZW1RARVTC/0@?QA/R2@/TCQVB@R/2S?RAS]Q@,QQ2 ./0A/W2U ACQS.CRA@R/2 /TN<9B2U 0Q@B]/5
VRS0f;>AB?E# ZR@? @QS@/S@QC/2Q]QR2DBAC/]Q$ @?QVQcQVS/TQ2Y60R.B.@RcR@6/TSWAACQSSQU ]6ZW1RARV,R@? URTQCQ2@./0AB@R]RVR@6;- J;%HF.A# N?Q:<
$
/T>?RY/0BW@BQ.BCABQ$ >B5
UR7GBQ/2RBQ4V]BB2U
w
5*
w
/TURTQCQ2@VQcQVZW1RARVRS# )(f*#$ (%f*#$ *f%$ &)f%$ #$f&%$ +%#f+$ ))f&$$ (f$($
((f&%$ #&f)#$ )f) B2U )*f* 0D-F
d
$ CQSAQ.@RcQV6->?RY/0Bw
5*
w
/TZW1RARV.B2 SWAACQSS@?QQ2Y60R.B.@RcR@6/T
?RY/0B./0A/SR@R/2 /TECW.@WSHc/URBQ>W@BQ.BCABQB2U >BUR7GBQ/2RBQR2 ZW1RARV$ B2U @?QCQBCQS@B@RS@R.BVURTQCQ2.QSB0/2D@?Q:<
$
/T
w
5
*
w
/TZW1RARV-Z?RVQ@?QCB@R//T>?RY/0BVBCDQV6f/?@Q.FH-?@# N?QCQBS/2 ,?6ZW1RARV,R@? URTQCQ2@./0AB@R]RVR@6?BSURTQCQ2@A?BC0B./U62B0R.SB2U A?BC0B./[R2Q@R.S.?BC5
B.@QCRS@R.SRSVR[QV6@/VRQR2 @?QURTQCQ2.Q/T@?Q.BAB]RVR@6/TZW1RARV,R@? URTQCQ2@./0AB@R]RVR@6/2 * >^C S?DEH+!ZW1RARV) .R2Q
E?-# (_Y[\NQXQ++(((#$责任编辑!张宁宁%
-*#-
第 ) 卷第 * 期
+$$ 年 月
!!!!!! ! ! ! ! !!!!!! ! ! ! !
\/Vf)$ :SSWQ!*
9B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