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药对葛根丹参提取液中主要成分



全 文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药对葛根丹参提取液中主要成分
李燕燕,边宝林,杨 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所,北京 100700)
[收稿日期] 20071122
[通讯作者] 边宝林,Tel:13146059587,Email:muzizhang
2006@163.com
  药对葛根丹参源于《施今墨药对》,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物
质特别是葛根素有明显扩冠状血管,改善正常和缺
血心肌代谢作用。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
功,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其有效部位为脂溶性丹参
酮类和水溶性丹参酚酸类。在中药天然药物质量分
析领域,HPLC是常用含量测定方法,但此法分析时
间较长,不利于多成分快速测定,NIR光谱法是一种
新型的绿色分析技术,在农业食品、石油化工、制药
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药材等天然药物
含量测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4]。本实验
拟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同时测定药对葛根丹参提取物
中葛根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尚未见相
关报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3个成分的定量
分析模型,取得满意的结果。
1 仪器和试剂
BrukerMPA近红外光谱仪(布鲁克仪器公司),
附带OPUS化学计量软件。药对葛根丹参合煎提取
物样品自制,并经过 HPLC精确定量。准确称取葛
根丹参提取物样品溶解于75%乙醇中,得到32个
校正集溶液和10个预测集溶液。其葛根素、丹酚酸
B、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0826~
16581,00996~09985,00028~00478g·
L-1。
2 方法
取上述溶液,选用光程为2mm的样品池,以空
池为参比。近红外光谱范围为 11000~4000
cm-1,扫描16次,分辨率为8cm-1,42个提取液样
本的近红外光谱吸收如图1所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数据处理原理 PLS回归法是一个“全光谱方
法”,然而,有些情况下光谱噪声或样品中出现附加
  
图1 样品的近红外谱图
组分,PLS算法解析这些特性,从而使模型变坏,因
此要限定用于 PLS回归的频率范围。当将光谱限
定到几个吸收谱段时,07和10吸收单位(AU)之
间的谱段产生最佳结果。同时谱图应包括官能团的
频率范围。从图1提供信息,选择11992~399999
cm-1波段作为定标波长区域。
3.2 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分析的校正模型 
对校正集中的32个样品,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
葛根素、丹酚酸 B、丹参酮ⅡA的定量分析模型。建
模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建模的统计结果
成分 R2 RMSECV
葛根素 09677 008130
丹酚酸B 09886 002430
丹参酮ⅡA 09704 000164
3.3 用预测集样品对校正模型的检验 用校正集
中建立的葛根素、丹酚酸 B、丹参酮ⅡA的定量分析
模型,分别对预测集中的10个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得到的预测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预测集中10个
样品的真实值、预测值及相对误差如表3所示。
表2 预测统计结果
成分 R2 RMSEP
葛根素 09699 006080
丹酚酸B 09761 003130
丹参酮ⅡA 09683 000111
3.4 结论 使用近红外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同时
定量分析药对提取液中葛根素、丹酚酸 B、丹参酮ⅡA
·4912·
第33卷第17期
2008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7
September,2008
   表3 10个预测集样品对校正模型的检验结果 g·L-1
序号
丹酚酸B
真实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丹参酮ⅡA
真实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葛根素
真实值 预测值 相对误差/%
1 03661 03725 -175 00158 00158 0 01757 01902 -825
2 05894 05799 144 00154 00149 325 00872 00855 195
3 07575 07544 041 00258 00249 349 03457 03649 -555
4 03596 03564 089 00260 00258 077 01639 01709 -427
5 06245 06215 048 00052 00050 385 06444 06478 -053
6 03742 03760 -048 00085 00092 -824 06034 06332 -494
7 09985 10095 110 00163 00166 -184 10856 11019 -150
8 04543 04565 -048 00149 00151 -134 09090 08823 295
9 05633 05500 236 00166 00172 -361 07859 07998 -177
10 08056 07904 189 00203 00213 -493 09876 09973 -098
的含量,得到校正集中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77,
09886,09704,校正标准偏差分别为 00813,
00243,000164;预测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9
9,09761,0968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683,
00313,000111。该方法在同时定量分析复方多
组分体系时,具有分析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廉价、易
于推广使用等优点。但由于建立模型时样品数太
小,在增大样品代表性的基础上,其决定系数会更加
优化。
[参考文献]
[1] 芦永军,曲艳玲,曹志强,等.人参总糖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8(26):1457.
[2] 王 丽,何 鹰,邱招钗,等.光纤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草药分析
中的应用———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
析,2005,9(25):1397.
[3] 谷筱玉,王日燕,徐可欣,等.冰片的近红外光谱法检测[J].光
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24):155.
[4] 瞿海斌,刘 全,程翼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黄连浸膏
粉中生物碱含量[J].分析化学,2004,4(32):477.
[责任编辑 王亚君]
[收稿日期] 20070912
[通讯作者] 李曼玲,Tel:(010)640144112939
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康 琛,李曼玲,殷文光,刘淑芝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diarutaecarp
(Juss.)Benth.,石虎 E.rutaecarp(Juss.)Benth.
Var.o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 E.ru
taecarp(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
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吴
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对吴茱萸药材进行鉴
别和含量测定,据报道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吴
茱萸药材的镇痛成分[12],近年来研究发现吴茱萸中
含有绿原酸成分[3]。本研究参考文献[4]建立了
吴茱萸中绿原酸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
1 仪器、试剂与药材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7725i手动进
样器,UV检测器及 Milennium32色谱工作站。甲醇
为优级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高纯水。
绿原酸对照品(批号07539910)购自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 甲醇水冰醋酸(15∶85∶55),
流速07mL·min-1。检测波长327nm。理论塔板
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2000。
·5912·
第33卷第17期
2008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7
Septembe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