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volume and length unit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Song dynasties

宋代药物非衡量计量单位的考察



全 文 :Studyonmethodsofdynamicmonitoring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resources
ZHONGGuoyue1,QINSongyun1,WANGChanghua1,LIUXiang1,GURui2
(1.ChongqingAcademyofChineseMateriaMedica,Chongqing,400065,China;
2.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611730,China)
  [Abstract] Thedynamicmonitoringtoconcretespeciesisthebasisofdynamicmonitoringtoentir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TCM)resources.Inthispaper,themethodforthedynamicmonitoringtoresourcesspeciesofTCMisdiscussed.Byanalysisofthe
factors,whichafectresourcesspeciesdynamicaly,methodsaresuggestedtomonitorfactors,forecasttrendofdynamicandappraise
recruitmentcapabilitybyanalysisofpopulation'sagestructureandsizestructure.Themethodsforcolectingandanalysisrelativedata
arealsorecommended.
[Keywords]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species;dynamicmonitoring;monitoringfactors;monitoringmethod
[责任编辑 吕冬梅]
[收稿日期] 20080515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2004DEA711
70)
[通讯作者] 张瑞贤,Tel:(010)64052170,Email:zhang_ruix
ian@sohu.com
宋代药物非衡量计量单位的考察
张瑞贤1,芦 琴2,张 卫1,张慕群1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2.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 宋代,非标准计量单位在药物计量中已经很少使用,长度单位基本不再使用,容量计量单位实现了
“古斗古升”向“今斗今升”的过渡。在官定方书中对药物计量关系的换算也作了必要的规定。医家陈言对古代医
方的度量衡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关键词] 宋代;药物计量单位;度量衡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21257403
  鉴于当时容量单位的变化,宋代官修方书规定了以盏代
替了古时的升,明确指出了古今容量间的换算关系,同时对
某些药物容量衡量换算做了规定。民间医家的有识者也参
与到研究之中。
1 容量计量单位
宋太祖立国不久,即下令“造新量衡以颁天下。”据郭正
忠[1]考证,宋代对前朝量器的研究有4次:第1次是宋仁宗
皇间阮逸胡瑗以纒黍复制古升古斗,发现今斗为古斗的
295倍。第2次是嘉中刘敞对汉代铜斛的实测,发现宋
斛的容积是西汉斛的333倍。第3次是熙宁间沈括的检测
比较,得出2个数据,一是熙宁间宋斗的容积为秦汉以前的
335倍,另一数据是宋之斛斗,约相当于汉的37倍。第4
次是北宋末陈师道的实测,以汉升容量200mL计,宋升则为
5889mL。当代学者丘光明等根据历史文献结合考古实物
考察,并综合历代各家研究,宋代的容量值趋向是大于唐代,
南宋大于北宋,北宋1L约合702mL,南宋官方还是依据北
宋太府量法的标准,仍是每升702mL[2]。
宋代容量单位的变化主要是将10斗为1斛(或称1石)
改为5斗为1斛,10斗(2斛)为1石。由于容量单位改动的
主要是在大容量上,一般医药行业使用的不多。对医药行业
影响大是容量计量单位由古斗古升改为宋代的今斗今升。
《太平圣惠方》[3]指出:“古方药味,多以铢两;及用水,
皆言升数。年代绵历浸远……器量全殊。若不别其精粗,何
以明其取舍。今则加减合度,分两得中。削旧方之参差,洽
·4752·
第33卷第21期
2008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21
 November,2008
今时之行用……凡煮汤,云用水一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
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也。务从简易,庶免参差。”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初年官府颁布的大型综合方书,
其中的规定对当时和后世有指导意义。书中引入了宋代医
方药升常用的盏代替了古时的升,明确指出了古今容量间的
换算关系:古时1L约等于宋时1大盏,古时5合约等于宋
时1中盏,古时3合约等于宋时1小盏。
北宋末年官颁的《圣济总录》[4]规定反而更加原则化,
缺乏细则:“古今升斗大小不同,盖古之三升为今一升,凡方
中用水言升合者,今以中盏为率,庶与世俗相通,无多少之
惑。其他如酒酢乳蜜之类,凡言升合者,亦合以盏为则。”由
于宋代的容量计量单位的增大,“升”已不适合汤剂使用,只
好采用了新的剂量单位“盏”。
盏的应用在宋代极多,尤其是“大盏”,基本上都是用于
计量煎药所用水。
1.1 大盏 北宋初年的《太平圣惠方》[3]就已有大盏的出
现,如“治肝虚转筋方:赤蓼茎叶(切三合)。上以水一大盏。
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二服。”
其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苏沈良
方》、《鸡峰普济方》、《普济本事方》、《博济方》、《洪氏集验
方》、《杨氏家藏方》、《全生指迷方》、《妇人大全良方》、《仁
斋直指方论》、《严氏济生方》、《是斋百一选方》、《养老奉亲
书》、《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等方书都有大盏的踪迹。
1.2 中盏、小盏、盏 正如《太平圣惠方》[4]规定,宋代方中
大盏、中盏、小盏皆有,它并不是大小制的孑遗,而是宋代自
创的。正如方中不分大中小的盏量,也如《圣济总录》规定
的“凡方中用水言升合者,今以中盏为率……其他如酒酢乳
蜜之类,凡言升合者,亦合以盏为则。”中盏、小盏、盏的使用
在宋代同大盏一样普遍。
1.3 升 在宋代方剂中仍有部分“升”、“大升”“小升”等,这
显然是唐代大小制的遗迹。如《太平圣惠方》[3]“治产后中
风。身如角弓反张。口噤不语方:川乌头(五两锉如豆大),上
取黑豆半升。同炒半黑。以酒三大升。泻于铛中。急搅。以
绢滤取酒。微温服一小盏。取汗。若口不开者。拗开口灌
之。未效。加鸡粪合炒。纳酒中再服之。以瘥为度。”
但“升”的使用已远远少于“盏”,而且尤其是“大升”,明
显是抄自唐代以前的方剂而未回改宋代计量单位。如《是斋
百一选方》[5]“香油疗头风白屑,头痒发落,头旋妨闷等方:
蔓荆子(三合),香附子(三十个,北地者佳),附子、零陵香、
羊踯躅花、旱莲子(各一两),葶苈子(一两半。以上七味细
锉,绵裹,故铧铁半斤,碎用,生铁亦可。)上用生麻油一大升,
浸七日,取以涂发,油干旋添,药气尽,即易之。”方中也用大
升,其来源是“富次律云甚妙,出《四时纂要》。”
2 药物计量的其他事项与换算关系的规定
在宋代,度量衡中的长度在药物计量中已经基本淘汰,
容量单位多集中在少量药物和液体药物中。衡量单位占主
导地位。担任药材辨验官的寇宗就曾对古人以长度作为
药材计量单位的不足提出批评[6]:“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中
言,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既言广而不
言狭,如何便以半两为正。且桂即皮也,若言削去皮毕,即是
全无桂也。今定长一尺,阔一寸,削去皮上粗虚无味者,约为
半两,然终不见当日用桂一尺之本意,亦前人之失也。”
北宋官府重视医学,立国初期即命王怀隐等整理医方,
编成《太平圣惠方》[3],由官府颁布。书中非常强调剂量的
重要性,指出:“夫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
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疾也,令人吐下不已,呕
逆闷乱,手足逆冷,腹疼转筋。若不已,药之亦能致死,宜速
治之,则无害也。”
“凡服丸药,补者,皆如梧桐子大,以二十丸为始,从一服
渐加至四十丸为限,过多亦损人。云一日再服者,欲得引日
多时不阙药力,渐积熏蒸五脏,弥久为佳,不须顿服为善,徒
饵名药获益甚少也。凡服浸酒药,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
绝,断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随性饮之,以知为度,不可令大
醉至吐,大损人也。”
“今药中单行一两种有毒之药,只如巴豆甘遂之辈,不可
令至尽剂尔。如经所说,一味一毒,服一丸如细麻;二味一
毒,服二丸如大麻;三味一毒,服三丸如胡豆;四味一毒,服四
丸如小豆;五味一毒,服五丸如大豆;六味一毒,服六丸如梧
桐子。以数为丸,而毒中又有轻重,只如狼毒、钩吻,岂同附
子芫花之辈耶!则凡此之类,皆须量用也。”
“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则易消,与药相
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仍须少食菜,于药为佳,亦少进盐
醋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于喜怒,是以疗病,用药力为首,
若在食治将息得力,大半于药,所以病者务在将息,节慎之
至,可以长生,岂止愈病而已。”
不过,也有医者对于上述规定提出了不同见解。如寇宗
[6]曾对使用毒药剂量的规定进行了批评:“凡服药多少,虽
有所说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细麻之例,今更合别论。缘人气有
虚实,年有老少,病有新久,药有多毒少毒,更在逐事斟量,不
可举此为例。但古人凡设例者,皆是假令,岂可执以为定法。”
《太平圣惠方》[3]中规定:“今时之行用:其方中凡言分
者,即二钱半为一分也;凡言两者,即四分为一两也;凡言斤
者,即十六两为一斤也。凡煮汤:云用水一大盏者,约一升
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也。”《圣济总
录》[7]也规定:“古今升斗大小不同,盖古之三升为今一升,
凡方中用水言升合者,今以中盏为率,庶与世俗相通,无多少
之惑。其他如酒酢乳蜜之类,凡言升合者,亦合以盏为则。”
宋代除主流本草著作中完整保留陶弘景等关于古秤古
升与今秤今升换算关系及其估量、拟量、数量与度量衡的换
算规定以外,有些医药学家还有自己的见解。如为了人们方
便使用孙思邈《千金要方》,宋代郭思编纂了《千金宝要》[8],
书末附有《千金须知》:“……服金石药味服石。度者,量也。
·5752·
第33卷第21期
2008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21
 November,2008
……三两者,今之一两。三升者,今之一升。方寸匕者,正方
一寸,散子以不落为度。钱匕者,五铢铜钱上全抄也。钱五
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令不落为度。半钱匕者,一
钱抄取一边。梧桐子大者,以二大豆准之。刀圭者,如梧桐
子大。一撮者,四刀圭。如弹丸、如鸡子者,十梧桐子准之。
一升者,取平升为正。一把者,二两。草一束者,三两。桂一
尺者,削去皮半两。甘草一尺者,二两。蜜一斤者,有七合。
猪膏一斤者,二升二合。半夏一升者,洗毕五两。椒一升者,
三两。吴茱萸一升者,五两。菟丝子一升者,九两。盭 子
一升者,四两。蛇床子一升者,三两半。地肤子一升者,四
两。巴豆以枚计者,去皮心,二分准豆六枚。附子、乌头以枚
计者,去皮,半两准二枚。枳实以枚计者,去穰,二分准二枚。
枣三枚准一两。生姜一累半两。”
刘窻《幼幼新书》[9]引用《婴童宝鉴》,书中对于小儿使
用成药进行了规定,“《婴童宝鉴》云:凡修合药饵……依方
分两,仔细秤定,始可合和……又不可全用古方,恐分两差
误。今之与古,风俗尚乃不同,岂得更用古方之分两也。今
时医人,修合小儿药物,惟少是妙,故别立圭则,以表今时。
凡古用一刀圭者,即今用一钱匕。(一钱匕者,以钱满抄一钱
末也)或云:一钱重者,是等秤之一钱也。明此二说,更无疑
焉。夫秤二钱半为一分,四分为一两,但依此修合,必无差
误。(为小儿脏腑与大人不同,故立此一篇耳)”
3 对古方度量衡的考察
在宋代医药行业中,对于度量衡最下功夫的当属陈言,
他依照《钱谱》对古代计量进行了“推测”,做了卓有成效的
工作[10],“凡看古方类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两差殊,若
数味皆用分两,不足较也,第中间有用升合枚数,大段不同。
升斗秤尺,本自积黍,黍自不可见,度量衡卒亦难明。今以
《钱谱》推测,粗知梗概。”
他对古代度量衡逐一进行了考察,尤其是重视与医药有
关的内容,如他从衡量的变化指出药用剂量的不同:“每两则
古文六铢钱四个、开元钱三个。至宋广秤,以开元钱十个为
两,今之三两,得汉唐十两明矣。《千金》《本草》,皆以古三
两为今一两,以古三升为今一升。”由于古今计量不同,而医
家使用就容易错误,加上一些容量单位与衡量单位的换算就
更容易产生错误。因此必须注意。“按药书,汉方汤液,大剂
三十余两,小剂十有余两,用水六升或七升,多煎取二升三
升,并分三服。若以古龠量水七升,煎今之三十两,未淹得
过;况散末药只服方寸刀圭匕,丸子如梧桐子大,极至三十
粒,汤液岂得如此悬绝。又如风引汤,一剂计五十五两,每两
只用三指撮,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温服一升。观其煮制,每
只三指撮,未应料剂如此之多,此又可疑也。今以臆说,汉方
当用半两钱二枚为一两,且以术附汤方较,若用汉两计一百
八十铢,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若分三服,已是今之七钱半
重一服;若以唐方准计,三百三十六铢,得开元钱四十二个
重,每服计今之十四钱重,大略可知;若以开元钱准得一百单
五个重,分三服,每服计三十五钱重。此犹是小剂,况有大剂
各件,两数之多者,未易概举。留心此道,幸少详焉。”
宋代医家已经强调由于古今计量不同,使用古方时不能
不小心谨慎。
[参考文献]
[1]  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3:350.
[2]  丘光明,邱 隆,杨 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1:378.
[3]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4]  赵 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73.
[5]  王 趚.是斋百一选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76.
[6]  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4.
[7]  赵 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73.
[8]  郭 思.千金宝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9.
[9]  刘 窻.幼幼新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8.
[10] 伊广谦.中医方剂名著集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165.
StudyonvolumeandlengthunitsofChinesemedicineinSongdynasties
ZHANGRuixian1,LUQin2,ZHANGWei1,ZHANGMuqun1
(1.China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l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in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2.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6,China)
[Abstract] IntheSongdynasties,theiregularmeasuringunitswereseldomusedinmedicineandlengthunitswerenolonger
usedinmedicine.Thevolumeunitschangedfrom"ancientones"to"modernones".Therewerenecessaryregulationsontheconver
sionofmeasuringunitsofmedicineinmedicalbooksoficialypublished.DoctorChenyanmadedetailedinvestigationstoancientmeas
uringunits.
[Keywords] Songdynasties;measuringunitsofChinesemedicine;volumeandlength [责任编辑 吕冬梅]
·6752·
第33卷第21期
2008年1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21
 Novembe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