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体外释放度



全 文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体外释放度
朱盛山 o谢 凯 o赵磊磊 o姜红宇 o李苑新 3
k广东药学院 中药开发研究所 o广东 广州 xtsssyl
≈收稿日期   ussy2tu2tx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kvsyzuyzsl~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ksw2sx°xsl~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kswtsxwxsl~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课题 kussy…„Œs|…s{2sul
≈通讯作者   3 李苑新 oר¯}ksuslv|vxuxwso∞2°¤¬¯}¤³µ¬{tƒ
tyvq¦²°
复方丹参片由上海中药二厂于 t|zx年研制而
成 o5中国药典 6usssoussx年版一部均为收载品种 o
由丹参 !三七和冰片组成 o具有活血化瘀 o理气止痛之
功效 o用于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等 ∀中药复方丹参缓
释片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进行剂型改进而成 o由
丹参提取物 !三七提取物和冰片以及相关辅料组成 ∀
在前期研究报道复方丹参缓释片中水溶性成分体外
释放度研究的基础上 ≈t  o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
图谱联合气质联用指纹图谱法对本制剂中的脂溶性
成分进行体外释放评价 o考察复方丹参缓释片中的脂
溶性成分的体外释药特性 o并阐明中药复方丹参缓释
制剂多种成分的溶出释放行为和机制等 ∀
1 仪器和试药
„ª¬¯¨ ±·ttss高效液相色谱仪系列 kŠtvtt„四
元泵 ! Štvtv„自动进样器 ! Štvtw„ p ∂ • ⁄检测
器 l~Š≤ky{|s‘l p  ≥kx|zvlk美国 „ª¬¯¨ ±·公司 l~
电子天平 k德国 ≥¤µ·²µ¬∏¶…≥tuw≥l!智能溶出试验仪
k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 ≥2{Šl∀
丹参酮 µ „对照品 k批号 szyy2ussstto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lo甲醇为色谱试剂 o其余试剂均
为分析纯 o水为三蒸水 ∀复方丹参片 k批号
…y„stxo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lo复方丹参缓释片 k批
号 ussxtstxo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l∀
2 方法
2q1 丹参酮 µ „测定方法
2q1q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参酮 µ „对照品适
量 o精密称定 o加甲醇溶解并制成 v|1u Λª# °pt的
溶液 o作为对照品溶液 ∀
2q1q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溶出液 ts °o用
s1uu Λ°微孔滤膜滤过 o作为供试品溶液 ∀
2q1q3 方法学考察 色谱条件 }∞¦¯¬³¶¨ ÷⁄… ≤t{柱
kw1y °° ≅ txs °°ox Λ°lo柱温 vs ε o检测波长 uzs
±°o检测器 ⁄„⁄o分析时间 us °¬±o流速 t °# °¬±pt ∀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x ˏo连续
进样 x次 o测定丹参酮 µ „峰面积 o结果 • ≥⁄为
s1uvh o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 o分别于 sotouovoyo
tuouw «o精密吸取 x ˏo测定丹参酮µ„峰面积 o结果
• ≥⁄为 s1yzh o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uw «内稳定 ∀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溶出液 x份 o按供试品制备
方法制备溶液 o分别进样 x ˏ测定 o测得各色谱峰
相对保留时间 • ≥⁄为 s1uth ∗ s1xyh o相对峰面积
的 • ≥⁄为 s1z{h ∗ t1xyh o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
专属性试验 }分别取丹参酮 µ „对照品和缺丹参
阴性溶液 o依法进行测定 o结果缺丹参阴性溶液在与
丹参酮 µ „色谱峰相应的保留时间 o无色谱峰 o说明
其他成分无干扰 ∀如图 t∀
图 t 对照品 k¤lo供试品溶液 k¥l和缺丹参阴性溶液 k¦l
t1丹参酮 µ „
2q2 冰片测定方法
2q2q1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 s1sut °水杨
酸甲酯 o置 ux °量瓶中 o用氯仿定容 o即得 t °ª#
°pt水杨酸甲酯内标物 ∀
2q2q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冰片对照品约 tx °ªo
精密称定 o置 xs °量瓶 o加 ts °内标液 o用氯仿定
#zx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
容至刻度 os1uu ˏ微孔滤膜滤过 o作为对照品溶液 ∀
2q2q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溶出液 x
°o置 ys ° 分¯液漏斗中 o以氯仿萃取 v次 ∀取 t
°萃取液再加入 t °内标液并用氯仿定容至 x
°o作为供试品溶液 ∀
2q2q4 方法学考察 Š≤ 2 ≥色谱条件 }Š≤}‹° p
x ≥毛细管 ks1ux Λ° ≅ uxs Λ° ≅ vs °°l~样口温
度 uxs ε o接口温度 uvs ε ~载气为氦气 o流速为
t1v °# °¬±pt ~柱压为 {s ®°~升温程序 }柱度 ys
ε o维持 u °¬±~x ε # °¬±pt到 tts ε o然后 ts ε #
°¬±pt到 uss ε o老化温度 u{s ε o保持 v °¬±∀分流
比 wsΒt∀  ≥2∞Œ源 kzs ∂¨ lo双灯丝 ~质量范围 µ / ζ
ws ∗ wxs全程扫描 o扫描间歇 t1s ¶∀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t ˏo连续
进样 x次 o测定并计算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 o结
果 • ≥⁄为 s1vth o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
稳定性试验 }取试品溶液 o分别于 sotouovoyo
tuouw «o精密吸取 t ˏo测定并计算峰面积与内标
峰面积比值 o结果 • ≥⁄为 s1{uh o表明供试品溶液
在 uw «内稳定 ∀
重复性试验 }取 x份供试品溶液 o分别进样 t
ˏ测定 o测得各色谱峰保留时间的 • ≥⁄为
s1vxh ∗ s1|sh o各色谱峰相对内标峰面积比值的
• ≥⁄为 s1z|h ∗ t1{th o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
专属性试验 }分别取冰片对照品和缺冰片阴性
溶液 o依法进行测定 o结果同前 ∀如图 u∀
图 u 冰片对照品 o供试品溶液和缺冰片阴性溶液
¤q对照品 ~¥q供试品 ~¦q阴性
2q3 溶出度测定
按照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第二部附录 ½ ⁄项
下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对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初
步试验 o以人工胃液和肠液为溶出介质 ou «后把人
工胃液的转篮放入肠液 o转速 tss µ# °¬±pt o介质温
度为 kvz1s ? s1xl ε o在第 touowoyo{otsotu «取
样 o每次取样 ts °k先使溶出液充分混匀 o同时补
充等体积相同温度的溶出介质 lo按 2q1q2和 2q2q3
制备供试品溶液 o测定 ∀
复方丹参片按照 5中国药典 6ussx年版第二部
附录 ½ ⁄项下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对丹参缓释片进
行体外释放度初步试验 o以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 o在
xotsotxousouxovsovxows °¬±进行溶出测定 ∀
3 结果
3q1 复方丹参缓释片溶出度测定结果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所测定得到的图谱和数据进
行统计和分析 o结果表明 o高效液相色谱图中所有成
分峰分离度良好 o稳定性高 o响应灵敏 ∀其中 o保留
时间为 ty1szx °¬±处为丹参酮 µ „ ∀对各时间样点
进行计算 !分析 o并描绘累积释放率 2时间的体外释
放曲线 o结果如图 vow∀对 Š≤ 2 ≥所测定得到的图
谱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o结果表明 oŠ≤ 2 ≥图谱
中各峰的分离度良好 o稳定性高 o响应灵敏 ∀对各时
间样点进行计算 !分析 o并描绘累积释放率 2时间的
体外释放曲线 o结果如图 xoy∀
图 v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释放图
图 w 复方丹参缓释片 w种脂溶性成分的
累计释放曲线点 ‹ °≤图谱比较
#{x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

图 x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释放曲线 Š≤2 ≥图谱比较
图 y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释放图
由图 vox总峰图谱可以看出 o复方丹参缓释片
中参酮 µ „等脂溶性成分释放曲线基本呈现一致释
放速率 o表明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能够比较
均衡的释放出来 o具有一致的均衡释放行为 ∀对
u ∗ { «的释放曲线进行零级方程 !一级方程和 ‹¬ª∏2
¦«¬方程等释药模型的拟合 o以主要成分丹参酮 µ „ !
冰片为例 o结果如表 t∀
3q2 复方丹参片溶出结果
复方丹参普通片的溶出高效液相色谱图基本上
和缓释片一致 o但是在半小时内基本溶解 o其中丹参
酮 µ „和冰片的累计释放曲线如图 z∀
4 讨论
复方丹参片是我国目前临床心血管病首选中成药
之一 ∀复方丹参缓释片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进行剂
型改革而成 o主要由丹参 !三七和冰片等组成 ∀ 5中国
药典 6kussx年版 l一部没有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及其释
放度评价的收载∀根据 5中国药典 6kussx年版 l二部
表 t 丹参酮 µ „ !龙脑 !异龙脑释药模型的拟合结果
释放介质 释放模型 拟合方程
丹参酮 µ „ 零级方程 Μτ /Μ] € s1sys x n s1ttw yτoΡu € s1|{| {
一级方程 ±¯kt p Μτ /Μ] l € t1twu | p s1xvy zτoΡu € s1{xt x
‹¬ª∏¦«¬方程 Μτ /Μ] € p s1wtz z n s1w{v {τtru oΡu € s1||s t
龙脑 零级方程 Μτ /Μ] € s1sv| x n s1tus |τoΡu € s1|{t
一级方程 ±¯kt p Μτ /Μ] l € s1szx y n s1uttτoΡu € s1{sz w
‹¬ª∏¦«¬方程 Μτ /Μ] € p s1vzt w n s1wxs vτtru oΡu € s1||v {
异龙脑 零级方程 Μτ /Μ] € s1sxu { n s1tux yzτoΡu € s1|yw w
一级方程 ±¯kt p Μτ /Μ] l € p s1svv x n s1uxs wτoΡu € s1yuv w
‹¬ª∏¦«¬方程 Μτ /Μ] € p s1vvv y n s1wvx yτtru oΡu € s1||v |
图 z 复方丹参片释放曲线
附录 ÷Œ÷⁄项下采用转篮法对复方丹参缓释片溶出
度进行研究 o进一步阐明中药复方丹参缓释片多种
成分的释放行为 ∀
中药复方缓释制剂成分复杂 o用化学药缓释制
剂技术很难评价缓释制剂整体成分的均衡释放 ∀如
果缓释制剂的整体成分多数 o甚至全部能够按照相
应的比例释放出来 o这将可以控制缓释制剂的质量 ∀
本研究采用 ‹°≤o联合 Š≤ 2 ≥指纹图谱法对中药
复方丹参缓释制剂的释放度进行测定研究 ∀采用
‹°≤对缓释制剂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评价 o借以
考察以丹参酮 µ „ !冰片等所含的主要脂溶性成分是
否能够溶出释放 ∀实验结果表明 o本所自制的中药
复方丹参缓释片脂溶性成分基本上能够表现一致的
释放行为 o具有良好的释放曲线 ∀采用 ‹°≤和
Š≤ 2 ≥法进行分离分析 o从图谱可以看出 o丹参酮
µ „ !冰片等脂溶成分分离度较好 o能够同时评价脂
溶成分的释放情况 o体现了中药复杂成分的均衡释
放 ∀对主要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µ „ !冰片等 u ∗ { «
的释放曲线进行模型拟合 o结果都比较接近 ‹¬ª∏¦«¬
方程的释放行为 ∀结合前期水溶性成分体外释放度
研究报道 ≈t  o本制剂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都接近
‹¬ª∏¦«¬方程的释放行为 o可以评价水溶性和脂溶成
分的释放情况 o解决了中药复方丹参缓释制剂复杂
#|x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
成分均衡释放的关键技术问题 o为中药复方缓释制
剂的开发提供范例 ∀
≈参考文献  
≈t  朱盛山 o袁旭江 o李苑新 q复方丹参缓释片中水溶性成分体外
释放度研究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yovtktlvzq
≈u  中国药典 ≈≥ q二部 qussx}附录 zwot{sq
≈责任编辑 鲍 雷  
y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霉茶总黄酮吸附与解吸性能的考察
郑国华 3 o李能发 o许 洁
k湖北中医学院 o湖北 武汉 wvssytl
≈收稿日期   ussz2su2st
≈基金项目   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kussu„„vst≤tzl
≈通讯作者   3 郑国华 oר¯}ksuzlyutsttsuo∞2°¤¬¯}½ª«tuuzƒ
¶¬±¤q¦²°
霉茶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大叶蛇葡萄 Αµ πε2
λοπσισµ εγαλοπηψλλα的枝叶 o具有降高血压 !降胆固醇
之功效 o民间将其叶置沸水中稍烫 o沥干 o摊放通风
处至表面上有白霉 o泡茶服 o称为霉茶 o临床上用于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t  ∀霉茶主要有效成分蛇葡
萄素等为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霉茶有效部位的纯化
方法尚为空白 o本试验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其
进行纯化 o考察 y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量 !解吸
率和解吸物总黄酮含量 ≈u  o以期筛选出可用于纯化
霉茶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 o为制备霉茶总黄酮的
标准提取物及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1 材料
…∞≤Ž „‘p ⁄˜yws型紫外分光光度仪及其配
套工作站 ~ ·¨¯ µ¨p ײ¯ §¨² „Šu{x型分析天平 ~‹≠
pw型调速多用振荡器 ∀
蛇葡萄素对照品自制 k经四大光谱鉴定 l∀霉
茶 ussx年 x月购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o经鉴定教
研室鉴定为 Αµ πελοπσισµ εγαλοπηψλλα ⁄¬¨ ¶¯ ·¨q Š¬¯ª的
茎叶 ∀壳聚糖 !乙醇 !三氯化铝为分析纯 ∀ „… p {o
⁄tsto⁄vst来自南开大学 ~≥°{uxo≥°{xs和 ‹°us
大孔吸附树脂为日本三菱化工生产 ∀
2 方法与结果
2q1 霉茶总黄酮的测定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
称取真空 zs ε 干燥至恒重的蛇葡萄素对照品 w1sw
°ªo乙醇溶解并定容至 tss °o备用 ∀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蛇葡萄素对照品溶
液 s1xot1sou1sov1sow1s °分别置 ts °量瓶中 o
各精密加入 xh „ ≤¯ v¯溶液 u °o乙醇稀释至刻度 o
摇匀 o室温放置 ws °¬±∀以乙醇为空白 ovtt ±°下
测定吸收度 o计算 ≈v 得回归方程 Ψ € zv1||t tΞ p
u1u{ ≅ tspv oρ€s1||| |∀
供试品溶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供试品溶液适
量 o置 ts °量瓶中 o加 xh „ ≤¯ v¯溶液显色 o按上述
方法操作 ovtt ±°下测定吸光度 o计算供试品溶液
总黄酮的含量 ∀
2q2 霉茶溶液的制备 取霉茶药材适量 o用 |倍量
的 zsh乙醇回流 u次 o合并滤液 o浓缩至每 y °浓
缩液相当于 t ª生药材 o加 s1wh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进行澄清 o过滤 o滤液稀释 o溶液备用 ∀测定其总黄
酮质量浓度为 x1|sx x °ª# °pt ∀
2q3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及含水量的测定 各树脂
分别用乙醇浸泡 uw «o充分溶胀 o用 |xh的乙醇冲
洗 o至洗出液加适量蒸馏水无白色浑浊现象 o再用蒸
馏水洗至无醇味 o备用 ∀处理后的树脂密封保存 o备
用 ∀取少量树脂 o用干燥法测定含水量 o见表 t∀
表 t 已处理的 y种大孔树脂的性质和含水量
树脂类型 极性 含水量 rh 孔径 r! 比表面积 r°u # ªpt
„… p { 弱 yt1sw tus ∗ tys wys ∗ xus
⁄tst 非 yz1{u u{s ∗ vss w{s ∗ x{s
⁄vst 强 yy1{y tss ∗ tys uxs ∗ vss
≥°{ux 非 xy1|{ xz t sss
≥°{xs 非 xs1tt v{ t sss
‹°us 非 xz1|z uss yss
2q4 y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霉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
性能的考察 精密称取上述 y种大孔吸附树脂 o每
份相当于相应干树脂 us1ss ªo置 t sss °锥形瓶
#sy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