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测定不同产地藏药材红毛五加中绿原酸的含量



全 文 :超声 vs °¬±提取样品 ∀
3q2 流动相的选择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为五环三
萜类同分异构体 o在中性流动相中三萜酸可解离 o很
难分离 ∀参考文献 ≈uov 实验中曾采用的甲醇 2水
k|sΒtsl!乙腈 2水 k{sΒusl!乙腈 2水 2磷酸 kzxΒuxΒ
s1sul!甲醇 2s1xh醋酸铵溶液 k|sΒtsl!乙腈 2s1xh
冰醋酸 kzxΒuxl!乙腈 2甲醇 2水 2冰醋酸 2三乙胺 kxsΒ
vsΒusΒs1suΒs1swl等多种流动相 o分离效果均不理
想 ∀其中选择冰醋酸峰形较平 o故选用磷酸 ∀通过
加入适量磷酸和三乙胺调节流动相 ³‹o可抑制齐墩
果酸和熊果酸的解离 o改善色谱峰的峰形 ∀且 ³‹
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离有较大影响 ∀经过反复
实验 o最终选择乙腈 2甲醇 2水 2磷酸 2三乙胺 kxsΒvsΒ
usΒs1suΒs1swl作为流动相 o在此条件下 o所得图谱
基线平稳 o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达到了较好的分离 ∀
3q3 其他色谱条件的选择 流速和柱温也是影响二
者分离的因素 o流速越大 !柱温越高分离效果越差 o故
实验选择 t °# °¬±pt的流速 !室温为最佳分离条件 ∀
3q4 通常认为女贞子在 tu月冬至前后果实紫黑色
且饱满即为成熟 o并大多在此时采收 ∀但本实验证
实 o女贞子中主要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
量随生长期不同而发生显著变化 ∀其中齐墩果酸在
ts月份含量最高 ~而熊果酸则在幼果中含量最高并
随生长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 ~tu月份二者含量均降
至最低 ∀由此可见 o女贞子不同生长期时齐墩果酸
和熊果酸的含量是不同的 o故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
不同需要适时采收和应用 ∀
≈参考文献  
≈t  中国药典 ≈≥ q一部 qussx}vtq
≈u  石心红 o郭江宁 o翟静华 q‹°≤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 !熊
果酸的含量 ≈ q海峡药学 oussxotzkwl}wtq
≈v  李 涛 o郝武常 o徐长根 o等 q‹°≤ 2∞≥⁄法测定不同产的女贞
子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 ≈ q中药材 oussx~u{kxl}v|tq
≈责任编辑 张宁宁  
≈收稿日期   ussy2tu2ts
≈基金项目   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 ksz±suy2sttl~四川省教
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kussxl~西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kussxl
≈通讯作者   3 刘圆 oר¯}ksu{l{xxuuuyv
• °2‹°≤测定不同产地藏药材红毛五加中绿原酸的含量
刘 圆 3 o孟庆艳 o孙卓然 o夏 青
k西南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 o四川 成都 ytsswtl
红毛五加 Αχαντηοπαναξ γιραλδιι ‹¤µ°¶为五加科
植物 ∀分布于四川 !甘肃 !青海 !宁夏等地 o其中四川
小金县为该药材的主要产区 ∀茎皮入药 o有祛风除
湿 o强筋壮骨之功效 ≈t  ∀在研究中发现红毛五加含
有绿原酸成分 ~绿原酸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o在一
些制剂中已将其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之一 ≈u  ∀红
毛五加药材在民间特别是四川省阿坝地区较广泛使
用 o药典尚未收载红毛五加药材的质量标准 ∀本实
验拟采用 • °2‹°≤测定藏药红毛五加药材中绿原
酸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产地红毛五加中绿原酸的含
量 o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1 材料与试药
• ¤·¨µ¶uy|x高效液相色谱仪 o• ¤·¨µ¶u||y检测
器 o∞°³²º µ¨色谱工作站 ~ty个不同产地的红毛五
加药材样品采自四川省境内 o经刘圆副教授鉴定 ~绿
原酸 k批号 ttszxv2ussutuo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 l~乙腈为色谱纯 ~水为二次重蒸水 ~其余试剂均
为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q1 色谱条件 Žµ²¶°¤¶¬¯ ≤t{柱 kw1y °° ≅ uxs
°°ox Λ°lo柱温 vs ε ∀流动相为乙腈 2uϕ磷酸水
溶液 ktsΒ|slo检测波长 vuz ±°o流速 t °# °¬±pt ∀
绿原酸峰可以达到基线分离 o峰形对称 o分离度好 o
以绿原酸峰计 o理论塔板数不应低于 x sssk图 tl∀
2q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适量 o加甲醇配置成 s1vy °ª# °pt的溶液 ∀
2q3 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红毛五加药材粉末
#x{xt#
第 vu卷第 tx期
ussz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x
„∏ª∏¶·o ussz

图 t 绿原酸对照品和红毛五加样品的 ‹ °≤图
„q对照品 ~…q样品 ~tq绿原酸
k过 us目筛 l约 s1x ªo精密称定 o置圆底烧瓶中加
入 zxh甲醇 xs °o称重 o加热回流 t1x «o取出 o冷
却至室温 o称重 o用 zxh甲醇补足减失的量 o摇匀 o
过滤 o滤液蒸干 ∀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 ux °量
瓶 o定容至刻度 o过 s1wx Λ°的微孔滤膜 o作为供试
品溶液 ∀
2q4 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
溶液 touowoyo{ots ˏo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峰
面积 ∀以进样量 kΛªl为横坐标 o峰面积为纵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o回归方程为 Ψ € u1tt ≅ tsy Ξ p u1uv ≅
tsx oρ€s1||| xkν € yl∀绿原酸在 s1vxx ∗ v1xx Λª
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
2q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ks1vxx °ª
# °pt lts ˏo重复进样 y次 o测得峰面积的 • ≥⁄
s1|xh kν €yl∀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
2q6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ts ˏo分
别于 souowoyo{ «测定 ∀按照绿原酸对照品峰面积
计算含量 • ≥⁄ s1wh kν €xl∀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
在配制后 { «内稳定 ∀
2q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 o精密称取 y份 o
按 2q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 o按照 2q1项下色谱
条件测定绿原酸的含量 o• ≥⁄ t1wh kν € yl∀表明
重复性良好 ∀
2q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 |份已知含绿原酸量
的药材粉末 s1ux ªo依次加入低 !中 !高 v种质量浓
度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o按 2q3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
液 o按照 2q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 ∀结果平均回收率
为 tss1th o• ≥⁄ s1|h kν € |l∀
2q9 样品测定 每份药材样品粉末称取 v份 o按供
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 o各进样 kts
ˏl测定 v次 o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 ∀
ty份不同产地的红毛五加茎皮药材中绿原酸的含
量见表 t∀
表 t 不同产地红毛五加茎皮的绿原酸质量分数 kν € vl
药材来源 采收日期 绿原酸 r°ª# ªpt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沙座村 ussy2s| |1vy
四川小金县沙龙沟村 ussy2s{ ts1u|
四川小金县美沃沟村 ussy2s{ tz1vs
四川小金县板场沟 ussy2s{ z1tx
四川小金县太阳村 ussy2s{ z1zv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夹丘林村 ussy2s| x1ss
四川雅安 ussx2tu t1vu
四川小金县达维村 ussy2s| w1ux
四川小金县大板村 ussy2sw tu1ts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砍竹村 ussx2tu ty1yx
四川金川 ussy2sw z1|z
四川茂县 ussy2su w1|t
四川小金县五都村 ussy2s| u1u|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黄崖村 ussy2s| u1zz
四川小金县火地村 ussy2s| z1|x
四川阿坝州马尔康愚鸟村 ussy2s| u1{s
3 讨论
3q1 实验曾考察了乙腈和水 k含 uh的甲酸 l二元
梯度洗脱系统 ≈v  ~乙腈 2uϕ磷酸水溶液 kxΒ|xl~乙
腈 2uϕ磷酸水溶液 ktsΒ|sl为流动相 ∀结果以乙腈 2
uϕ磷酸水溶液 ktsΒ|sl为流动相 o绿原酸峰可以达
到基线分离 o峰形对称 o分离度好 ∀
3q2 试验中还曾考察用 zxh 甲醇超声的提取方
法 o经比较超声提取的杂质较多 o且绿原酸提取不完
全 o故采用甲醇回流法 ∀
3q3 实验结果表明 o四川 ty个不同产地红毛五加
茎皮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别较大 o最高为 tz1v °ª#
ªpt k四川小金县美沃沟村 lo最低为 t1vu °ª# ªpt
k四川雅安 l~而且同为阿坝地区不同县村之间也有
较大差异 ∀分析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可能是生态
环境 k光照 !气候 !土壤等 l和采收期的不同所致 ∀
3q4 本方法简便 !准确 !重复性好 o可以作为控制红
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方法之一 ~不同产地的红毛五加
茎皮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别较大 o有必要进行最佳产
地的优选和不同采收期的含量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t  宋立人 o洪 恂 o丁绪亮 o等 q现代中药学大辞典 ≈  1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ousst}t|zzotst{q
≈u  林 丹 o赵国林 1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 1天然产物研究与开
发 oussvotxkul}tuwq
≈v  王祝伟 o张庆海 o张莅峡 o等 q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毛五加中
绿原酸的含量 ≈ 1药物分析杂志 oussxouxkzl}zyxq
≈责任编辑 张宁宁  
#y{xt#
第 vu卷第 tx期
ussz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x
„∏ª∏¶·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