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金莲花提取工艺



全 文 :金莲花提取工艺
叶绍明 o李药兰 o杨宜婷 o岑颖洲
k暨南大学 化学系 o广东 广州 xtsyvul
长瓣金莲花是毛茛科植物金莲花 Τρολλιυσ χηι2
νενσισ …∏±ª¨ 的干燥花 o为清热解毒药 ∀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 o金莲花的水提液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o其特点
是抑菌谱广≈t ∗ v  ∀临床观察表明金莲花对急慢性
扁桃体炎 !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的疗效显著 o总有
效率为 |u qz h ≈u ow  ∀目前对金莲花的总黄酮的研究
较多 o认为总黄酮是金莲花的抑菌有效部位≈x  ∀
本文用正交法对金莲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探讨 o分别以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抑菌活性为指标 o筛
选出总黄酮含量最高和体外抑菌活性最好的提取工
艺 ∀试验所选用的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yxv{°≈v  ∀比较两条最佳工艺路线所得提取
物的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抑菌活性 o探讨金莲花的抑
菌有效部位 o初步证实除黄酮外 o金莲花还有其他抑
菌作用较强的有效部位 ∀
1 材料和仪器
长瓣金莲花采自石家庄k中国药材公司鉴定及
提供l ~金黄色葡萄球菌 „× ≤≤yxv{°k德国先灵公
司l ~ ‹ 肉汤k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 o
批号 |ys{yvl ~氯化三苯四氮唑k简称 × × ≤ o分析纯 o
上海试剂三厂 o批号 |ztut{l ~芦丁对照品k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o批号 zyszsyl ~聚酰胺薄膜 o柱
层析用聚酰胺粉ktus ∗ uss目 o购自浙江省台州四
青生化材料厂l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
˜ ∂2uy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k岛津l ~ƒ2Œ型
三用紫外分析仪k上海l ~|y孔微量板k美国 ≤²¶·¨µ
产品l ∀
2 实验
2 q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在 tsx ε 常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
品 tss °ªo置于 xs °容量瓶中 o加甲醇 vx °o置
≈收稿日期  usst2sw2tt
≈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ktsssywl
≈通讯作者  电话 }ksusl{xuusuuv ∞2°¤¯¬}¼ ¶¨«¤²°¬±ªƒ tyv q
¦²°
水浴微热使之溶解 o放冷 o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o摇匀 ∀
精密量取 x °置于 xs °容量瓶中 o加水稀释至
刻度 o摇匀 o得芦丁标准溶液ks qu °ª# °p tl ∀
精密量取芦丁标准溶液s qs ot qs ou qs ov qs o
w qs ox qs oy qs °o分别置于 ux °容量瓶中 o各加
水至 y °o加 x h亚硝酸钠溶液 t °o摇匀 o放置 y
°¬±o加 ts h硝酸铝溶液 t °o摇匀 o放置 y °¬±o再
加 w h氢氧化钠溶液 ts °o加水至刻度 o摇匀 o放
置 tx °¬±o以第 t管作空白对照 o在 xss ±°处测吸
光度 ∀
绘制浓度2吸收度曲线 o求算回归方程为
Ψ € s .s|t| Ξ n s .ssst , ρ € s q|||w o对照品在 s ∗
s qsw{ °ª#°p t呈良好线性 ∀
2 q2 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液适量 o减压浓缩成浸膏后 o溶解
于少量水中 o过聚酰胺柱处理 ∀聚酰胺柱先用蒸馏
水洗脱 o至洗脱液几近无色时 o换甲醇洗脱 o同时用
聚酰胺薄层定性跟踪总黄酮的洗脱情况k展开剂乙
酸乙酯2甲醇2水为 yΒvΒt o用 t h三氯化铝乙醇溶液
作显色剂 o在 vyx ±°紫外灯下观察薄层上斑点的
荧光反应l o并用盐酸2镁反应平行验证 o将呈阳性反
应的流分合并 o按标准曲线项下操作 o测定吸收度 o
计算含量 ∀回收率及重现性实验等见文献≈y  ∀
2 q3 提取工艺研究
2 q3 q1 总黄酮提取工艺 金莲花经初步粉碎 o加热
回流提取 o滤过 o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状 o用少量水
溶解后过聚酰胺柱 o按含量测定方法收集总黄酮并
进行测定 ∀
2 q3 q2 正交设计 实验选择溶媒k Α) !提取时间
( Β) !提取次数( Χ) !溶媒量( ∆lw因素为考察对象 o
每个因素确定为 v个水平 o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
和最低抑菌浓度为评价指标 o采用 |kvwl正交表安
排实验 o见表 t o表 u ∀
2 q3 q3 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据文献≈t ∗ x 报道 o金
莲花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均有较好
#vyw#
第 uz卷第 y期
ussu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y
∏±¨ qoussu
的抑制作用 o且对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特别强 o本实
验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研究金莲花提取液的体外
抑菌活性 ∀抑菌实验采用试管微量稀释法≈z  o分别
观察不同稀释倍数的金莲花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抑制效果 ∀结果见表 u ∀
3 结果
3 q1 金莲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u o表 v ∀
表 t 因素水平表
水平
Α
溶媒

Β
提取时间

Χ
提取次数
/次

溶媒量
r倍
t 水 t t ts
u |x h乙醇 t qx u tu
v ys h乙醇 u v tw
表 u |kvwl正交实验结果
实验号 总黄酮含量r h 最低抑菌浓度r°ª#°p t
t u qzxz u qtv
u w qtxu t qww
v v q{|| t qxs
w v qvsv tu qsx
x v qzyv tu qw{
y u qwtv { qvy
z w qwyt ut qv|
{ v qw|x vs qut
| w qtyu t{ qzw
表 v 总黄酮含量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Φ Π
Α t .tyx u s .x{ux v{ .{v  s .sx
Β s .t|u u s .s|y y .ws  s .ux
Χ u qvus u t qtys zz qvv  s qsx
误差 s qsvs u s qstx
可见对金莲花中总黄酮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提取次数( Χ) ,其次是溶媒( Α) ,提取时间( Β)也有
一定的影响 ,而溶媒量( ∆)则可看作误差因素 o总黄
酮含量最高的提取工艺为 Αv Βu Χv ∆u o考虑到本工
艺中 ⁄因素k溶媒量l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小 o从
节能方面考虑 o溶媒量为每次 ts倍 o因此总黄酮最
佳提取工艺为 Αv Βu Χv ∆t o即用 ts倍量 ys h乙醇
回流提取 v次 o每次 t qx «∀在此基础上 o我们测定
了 Αv Βu Χv ∆t路线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 o结果为
w qytu h ∀
3 q2 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及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u !表 w ∀
表 w 最低抑菌浓度k Œ≤l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Φ Π
Α ztx .t{ u vxz .x| x{ .x  s .sx
Β ws .vw u us .tz v .v  s .ux
∆ vs qtu u tx qsy u qx
误差 tu quu u y qtt
可见对金莲花最低抑菌浓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溶媒k Α) ,其次是提取时间( Β) ,而 Χ, ∆ 均可看作
误差因素 ∀综合考虑 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最
佳提取工艺为 Αt Βv Χu ∆u o即用 tu倍量的水提取 u
次 o每次 u «∀测定 Αt Βv Χu ∆u 路线提取物的 Œ≤
为 t qut °ª#°p t ∀
4 讨论
4 q1 上试验结果显示 o金莲花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
艺和抑菌活性最佳提取工艺不相同 o两者的影响因
素也不一致 ∀金莲花 ys h醇提液的总黄酮含量最
高 o而金莲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
制作用 o优于醇提物 o该结论与文献≈v 的结论一致 ∀
因此金莲花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高低与其抑菌活性
不成正比关系 ∀
4 q2 将抑菌活性最好的金莲花水提液减压浓缩后 o
经正丁醇萃取 o分别测定其正丁醇萃取层和萃取后
的余水层的总黄酮含量和 Œ≤ ∀结果显示 o正丁醇
层的总黄酮含量和 Œ≤ 分别为为 w qsux h和 t qvw
°ª# °p t ~余水层的总黄酮含量和 Œ≤分别为
s qvyu h和 u qst °ª#°p t ∀表明金莲花中除黄酮
外 o还有其他极性较高的抑菌成分存在 ∀此结论将
为进一步开发金莲花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 
≈t  北京制药厂 q金莲花的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报告 q新医药学
杂志 ot|zv ox }t|t q
≈u  杨冼尘 o佟义如 q长瓣金莲花抑菌试验和临床观察 q中成药研
究 ot|{u ox }ws q
≈v  刘丽娟 o王秀坤 o付起凤 o等 q长瓣金莲花的抑菌作用及其总黄
酮的含量测定 q中草药 ot||u ouvk|l }wyt q
≈w  王 平 q金莲花冲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q中成药 o
t||y ot{kvl }xs q
≈x  苏连杰 o刘丽娟 o郭桂滨 o等 q长瓣金莲花不同药用部位的综合
研究 q中医药信息 ot||y ou }w| q
≈y  杨宜婷 o叶绍明 o李药兰 o等 q长瓣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
定 q中药材 ousss ouvktul }zx{ q
≈z  俞树荣 q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q第 u版 q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ot||z qwx{ q
≈责任编辑 刘  
#wyw#
第 uz卷第 y期
ussu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y
∏±¨ qou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