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杂交贝母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阮汉利 3 o张勇慧 o潘旭初 o董 涛 o吴继洲
k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药学院 o湖北 武汉 wvssvsl
≈摘要 目的 }对杂交贝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方法 }采用 ot2 otv≤2 ou⁄2 o≥及与对照品和文
献对照等方法鉴定结构 ∀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z 个化合物 }湖贝乙素k«∏³¨ «¨ ±¬µ¬±¨ o ƒtl ~湖贝嗪k«∏³¨ «¨ ±¬½¬±¨ o
ƒul ~浙贝乙素k³¨¬°¬±¬±¨ o√ µ¨·¬¦¬±²±¨ oƒvl ~湖贝甲素k«∏³¨ «¨ ±¬±¨ oƒwl !异浙贝甲素k¬¶²√ µ¨·¬¦¬±²±¨ oƒxl !浙贝甲素
k³¨¬°¬±¨ o√ µ¨·¬¦¬±¨ oƒyl !湖贝甲素苷k«∏³¨ «¨ ±¬±²¶¬§¨ oƒzl ~结论 }化合物 t ∗ z均为首次从杂交贝母中得到 ∀
≈关键词 杂交贝母 ~生物碱 ~结构鉴定
≈中图分类号 u{w qt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wlsw2svvt2sv
杂交贝母是以利川贝母 Φριτιλλαριαλιχηυανενσισ ° q
¬ετ ≤ q° q¼¤±ª为父本 o湖北贝母 Φ. ηυπεηενσισ ¶¬¤²
·¨q≤ q¶¬¤为母本杂交而成 o能够进行有性繁殖 o
且具有结实率高 o种子饱满 o发芽率高 o病虫害少 o成
本低等特点 ∀为扩大贝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o本课
题对杂交贝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 !分离和鉴定 o
从其生物碱部位中分离得到了 z种成分 o经与对照
品 ×≤对照比较及光谱分析 o鉴定为湖贝乙素k«∏2
³¨ «¨ ±¬µ¬±¨ oƒtl ~湖贝嗪k«∏³¨ «¨ ±¬½¬±¨ oƒul ~浙贝乙
素k³¨¬°¬±¬±¨ o √¨ µ·¬¦¬±²±¨ o ƒvl ~湖贝甲素k«∏³¨ «¨ 2
±¬±¨ oƒwl !异浙贝甲素k¬¶²√¨ µ·¬¦¬±²±¨ oƒxl !浙贝甲
素k³¨¬°¬±¨ o √¨ µ·¬¦¬±¨ o ƒyl !湖贝甲素苷k«∏³¨ «¨ ±¬2
±²¶¬§¨ oƒzl ∀在这些结构中 o湖贝乙素kƒtl !湖贝
嗪kƒul !湖贝甲素k ƒwl !湖贝甲素苷kƒzl的 ∆/ Ε
环为顺式构型ktz2 为 Β型l ~而浙贝乙素kƒvl !异
浙贝甲素kƒxl !浙贝甲素kƒyl的 ∆/ Ε环为反式构
型ktz2为 Α型l ∀它们之间的差异可用tv≤2 来
区别 }∆/ Ε顺式的结构由于 ≤ty2≤tz键和 ≤2t{和 ≤2
uu上的 u个氢之间的 t ov2二轴对称的影响 o使得其
≤2ty o≤2tz o≤2t{ 和 ≤2uu的化学位移较反式键合者
ktz2Αl向高场移动 ∀
1 仪器与材料
熔点用 ÷ p w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 o温度未校
正 ~旋光用 • p t自动指示旋光仪测定 ~ 光谱用
≈收稿日期 ussu2tu2ux
≈基金项目 湖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kttu||sstl
≈通讯作者 3阮汉利 oר¯ }ksuzl{vyxz{zs o∞2°¤¬¯}µ∏¤±«¯ suz q
±¨ ·
岛津 p wys 测定 ~t2和 tv≤2 光谱用 ∞ p
²°¨ ª¤yss测定 ~∞p ≥谱用 ∞≥ p ⁄÷ p vss 质
谱仪测定 ~薄层色谱用高效硅胶 板和柱色谱用硅
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o展开剂为正己烷2醋酸乙
酯系统 o显色剂为 x h茴香醛2硫酸甲醇溶液 ∀
杂交贝母药材由湖北省利川市中药材公司彭德
太主任药师提供 o为利川贝母 Φ. λιχηυανενσισ ° q¬ετ
≤ q° q¼¤±ªk父本l和湖北贝母 Φ. ηυπεηενσισ ¶¬¤² ·¨
q≤ q¶¬¤k母本l杂交品的干燥鳞茎 ∀
2 提取与分离
取杂交贝母药材 v qz ®ªo乙醇回流提取 o得总浸
膏 {x ª∀浸膏用 u h ≤¯ 溶液研溶 o酸水提取液用氨
水调 ³ tt o≤≤¯ v萃取 o回收 ≤≤¯ v得生物碱总膏
tx qx ª∀以极性递增的石油醚2丙酮2二乙胺系统进
行反复的硅胶柱色谱 o得到 ƒt ∗ z等 y个化合物 ∀
3 结构鉴定
ƒt o无色针晶 o°³uv| ∗ uwt ε ∀ k
µl¦°pt }
v xsskl ou |vs ∗ u {zs ot wyx ∗ t wvxk2≤v o
2≤u2l ou zysk反式喹喏里西啶l ot y|sk≤ l ∀其
红外波谱数据与文献≈t 报道的湖贝乙素≈kusΣ o
uxΣl xΑotwΑotzΒ2¦¨√¤±¬±¨ 2yΒ2«¼§µ²¬¼2v2²±¨ 一致 ∀与
对照品做混合熔点测定 o熔点不下降 o薄层色谱对比
分析 o©值相同 o斑点重叠 ∀因此鉴定 ƒt的结构为
湖贝乙素 ∀
ƒu o无色针晶 o°³t{v ∗ t{x ε ∀ 2≥测得分
子式 ≤uz wvu o分子量 wtv qvu| {k计算值 wtv qvu|
wl ∀ k
µl ¦°ptΒv v{s kl ou |ws ot wyv ∗ t wwx
k2≤v o2≤u2l ou zxs ot zsxk≤ l ∀ ∞2≥ µ/ ζ }wtv
#tvv#
第 u|卷第 w期
ussw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w
³µ¬¯oussw
k n tss h l ov|{≈ p tx n ov{w≈ p u| n ovxy≈ p
xz n out{ otz{ otyw ottt o|{ ∀t2 谱图显示有 v个
甲基信号和 t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 ∀∆ s qzy的单峰
显示 2t|位于较高场 o说明 ≤y 位有酮基存在 o对
2t|产生屏蔽作用 ~∆s q{wkv o§oϑ y qy ½o2utl
说明 ≤us2≤v 为平伏键 Α2构型 o∆ t qtskv o§oϑ y
½o2uzl 说明 ≤ux2≤v 为直立 Β2构型 o∆ v qx{kt o
° oΩtru uw ½l为 ≤v的羟基同碳质子 oΩtru uw ½
说明 ≤v位羟基为 Β2构型 ∀tv≤2 谱图显示有 uz个
碳原子信号 o其 ⁄∞°× 实验表明 ƒu含有 v个伯碳 o
tt个仲碳 ott个叔碳 ot个季碳和 t个酮基碳原子 ∀
通过tv≤2t ≤≥≠ ot 2t ≤≥≠ o
≤及 ∞≥≠ 谱
图分析 o对 uz个碳的化学位移值进行了归属k见表
tl ∀以上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t 报道的湖
贝嗪 ≈kusΣ , uxΣlx¤otw¤otzΒ2¦¨√¤±¬±¨ 2vΒ2«¼§µ²¬¼2y2
²±¨ 一致 ∀与对照品作混合熔点测定 o熔点不下降 o
薄层色谱对比分析 o©值相同 o斑点重叠 o因此鉴定
ƒu的结构为湖贝嗪 ∀
图 t ƒt ∗ z的结构
ƒv o白色珊瑚状结晶 o°³ utv ∗ utw ε ∀
k
µl¦°pt }v wtskl ou |xs ot wyv ∗ t wwxk2≤v o
2≤u2l ou zxsk反式喹喏里西啶l ot zsxk≤ l ∀以
上红外波谱数据与文献≈u 报道的浙贝乙素≈kus Ρ ,
uxΣl xΑotwΑ2¦¨√¤±¬±¨ 2vΒousΒ2§¬«¼§µ²¬¼2y2²±¨ 一致 ∀
与对照品作混合熔点测定 o熔点不下降 o薄层色谱对
比分析 o©值相同 o斑点重叠 ∀确定 ƒx的结构为浙
贝乙素 ∀
ƒw o白色针状结晶 o°³t{t ∗ t{u ε ∀ 2≥测
得分子式 ≤uz wx u o分子量 wtx qvwx uk计算值
wtx qvwy vl ∀ k
µl¦°pt }v v|skl ou |ts ∗
u {ys ot wyu ∗ t wwsk2≤v o2≤u2l ou zxsk反式喹喏里
西啶l ∀其红外光谱数据与文献≈v 报道的 «∏³¨ «¨ 2
±¬±¨ 相一致 ∀ ∞2≥ µ/ ζ }wtxk n tss h l owss≈ p
tx n ov{y≈ p u| n ovx{≈ p xz n ottt o|{ ∀t2
谱图显示有 v个甲基信号和 t个羟基同碳质子信
号 ∀∆t qsv的单峰显示 2t|位于较低场 o说明 ≤y
位为羟基 ~∆s q{ykv o§oϑ z qu ½o2utl说明 ≤us2
≤v为平伏键 Α2构型 o∆ t qtskv o§oϑ z ½o2uzl
说明 ≤ux2≤v为直立 Β2构型 o∆v qyzkt o° oΩtru uw
½l为 ≤v的羟基同碳质子 oΩtru uw ½说明 ≤v 位
羟基为 Β2平展构型 ∀∆ v q{zkt o° oΩtru { ½l为
≤y的羟基同碳质子 oΩtru { ½说明 ≤y位羟基为 Β2
直立构型 ∀tv ≤2 谱图显示有 uz个碳原子信号 o
其 ⁄∞°×实验表明 ƒw含有 v个伯碳 ott个仲碳 otu
个叔碳和 t 个季碳 ∀通过tv ≤2t ≤≥≠ o t 2t
≤≥≠ o
≤及 ∞≥≠ 谱图分析 o对 uz个碳的化学
位移值进行了归属k见表 tl ∀ ƒw与对照品湖贝甲
素k«∏³¨ «¨ ±¬±¨ l做薄层对照 o两者 ©值相同 o≤²2×≤
分析斑点不分离 o进一步证明 ƒw为湖贝甲素 ∀
ƒx o淡黄色透明的簇状结晶 o°³uvt ∗ uvv ε ∀
2≥测得分子式 ≤uz wxu o分子量 wtx qvwx uk计
算值 wtx qvwy vl ∀ k
µl¦°pt }v wxs kl ou zxs
k反式喹喏里西啶l ot tt{ o|{w o|uzk≤tz22≤uvl ou |us
∗ u {{s ot wyu ∗ t wwuk2≤v o2≤u2l ∀∞2≥ µ/ ζ }wtx
k n tss h l owss≈ p tx n ov{y≈ p u| n ovx{≈ p
xz n ottt o|{ ∀t2 谱图显示有 v个甲基信号和 t
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 ∆ t qsv 的单峰显示 2t|
位于较低场 o说明≤y位为羟基 ~∆ s q{ykv o§oϑ
z qu ½o2utl说明 ≤us2≤v为平伏键 ¤2构型 o∆ t qts
kv o§oϑ z ½o2uzl说明 ≤ux2≤v为直立 Β2构型 o∆
v qyzkt o° oΩtru uw ½l为 ≤v 的羟基同碳质子 o
Ωtru uw ½说明 ≤v 位羟基为 Β2平展构型 ∀∆ v q{z
kt o° oΩtru { ½l为 ≤y的羟基同碳质子 oΩtru {
½说明 ≤y位羟基为 Β2直立构型 ∀tv≤2 谱图显示
有 uz个碳原子信号 o其 ⁄∞°× 实验表明 ƒx含有 v
个伯碳 ott个仲碳 otu个叔碳和t个季碳 ∀通过
tv≤2t ≤≥≠ o t 2t ≤≥≠ o
≤ 及 ∞≥≠ 谱图
#uvv#
第 u|卷第 w期
ussw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w
³µ¬¯oussw
分析 o对 uz个碳的化学位移值进行了归属k见表 tl ∀
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w 报道的异浙贝甲素完全一
致 o进一步证明 ƒx为异浙贝甲素 ∀
ƒy o白色颗粒状粉末 o k
µl¦°pt }v wss o
t sxz ot svskl ou |us ∗ u {{s ot wyu ∗ t wwu
k2≤v o2≤u2l ou zxsk反式喹喏里西啶l ∀其红外光
谱数据与文献≈x 报道的浙贝甲素k³¨¬°¬±¨ l相一致 ∀
与对照品 ³¨¬°¬±¨ 做薄层对照 o展开剂和显色剂同
上 o两者 ©值相同 o≤²2×≤ 分析斑点不分离 ∀证明
ƒy为浙贝甲素 ∀
ƒz o白色颗粒状结晶 o°³uyx ∗ uyz ε ∀ 2≥
测得分子式 ≤vv xx z o分子量 xzz qv|{ uk计算值
xzz qv|z {l ∀ k
µl¦°pt }v wss kl ou zzx ot tss
∗ t sss ∀ ƒ
2≥给出 xz{≈ n n oxzy≈ p n o
wtx≈ p ª¯¦ n ∀t2 }∆ s q||kv o¶o2t|l≤ts2≤v
移至较低场说明 ≤v 有酮基或 ≤y 有 Β2羟基 ~∆ s q{{
kv o§oϑ z qu ½ o2utl说明 ≤us2≤v为Α构型 ~∆
t qttkv o§oϑ z qu ½o2uzl说明 ≤ux2≤v 为 Β构
型 ~∆v qzykt o° oΩtru uw ½l为 ≤v的羟基同碳质
子 oΩtru uw ½说明 ≤v位羟基为 Β2构型 o与湖贝甲
素 2v相比略向低场移动 o是由于羟基形成了苷键
后的苷化位移引起的 ∀∆v q{skt o§oΩtru { ½l为
≤y的羟基同碳质子 oΩtru { ½说明 ≤y位羟基为 Β2
构型 ~∆w qwtkt o§oϑ z qu ½l为葡萄糖的端基质
子 oϑ z qu ½说明苷键为 Β2构型 ∀tv ≤2 谱图显
示有 vv个碳原子 o其 ⁄∞°×实验表明 ƒz含有 v个
伯碳 otu个仲碳 otz个叔碳 ot个季碳原子 ∀通过
tv≤2t ≤≥≠ ot 2t ≤≥≠ o
≤ 及 ∞≥≠ 谱图 o
ƒz tv≤的化学位移可全部归属k见表 tl ∀
以上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y 报道的湖
贝甲素苷≈«∏³¨ «¨ ±¬±²¶¬§¨ okusΣ ,uxΣlxΑotwΑotzΒ2¦¨2
√¤±¬±¨ 2yΒ2«¼§µ²¬¼2vΒ2 Ο2Β2 ∆2ª¯∏¦²¶¬§¨ 一致 ∀ ƒz 与
湖贝甲素苷对照品作混合熔点测定 o熔点不下降 o薄
层色谱对比分析 o©值相同 o斑点重叠 ∀
为了进一步证实 ƒz 的结构 o将其进行水解 ∀
取 ƒz ts °ªo溶于 x ° ¨中 o加 xs h u≥w溶
液 { °o在沸水浴上回流 w«o冷后碱化 o用氯仿萃取
苷元部分 o与湖贝甲素对照品做 ×≤ 分析 o两者 ©
值相同 ~氯仿萃取后的酸水解液经脱盐后 o纸色谱
k展开剂正丁醇2醋酸2水 wΒtΒx上层l检测与标准 ∆2
葡萄糖一致 ∀故 ƒz为湖贝甲素的 ≤v羟基与葡萄
糖结合成的苷 o即湖贝甲素苷 ∀
表 t ƒu ow ox oz的tv≤2 数据
² ƒu ƒw ƒx ƒz ² ƒu ƒw ƒx ƒz
t vz qx v| qv v{ qz ws qz t{ yt qz x| qt yt qz x| qv
u vs qy vt qv vt qv vs qw t| tu qy tx qz tw q| tx qu
v zt qs zt q| zt q| {s qs us vx qy v{ q{ zt qs vz q|
w vs qu vw qz vw q{ vu qt ut tx qx tw qz us qu tu q|
x x| qv w{ qs w{ qu ww qs uu yu qw yu qw zs qv ys qs
y uts q{ zv qu zu q{ zv q{ uv uw q{ uw q| t| qs ux qy
z wz qs v| qx v| qs ws qz uw vs qw vs qv u| qw vs qw
{ v| qw vy qy vx q{ vu qv ux u{ qv u{ qw uz qz u| qz
| xy qz xz qs xz qw x| qv uy yu qv yt qz yu qy yu q|
ts v{ qu vx qx vx qw vy q| uz t{ qu t{ qu tz qu ty qs
tt u| q| vs q{ u| qx u| q{ tχ tsu qv
tu v| qt v| qv ws q| ws qx uχ zx qu
tv v| qx v| qt v| qt ws qu vχ z{ qu
tw ws q| wt qx wv qy wu qx wχ zt q{
tx uy qz u{ qy uw q{ u| qw xχ zz q|
ty tz qt tz qy us q{ t{ qx yχ yz q|
tz wy q| wt qt w{ q| wu qy
4 讨论
以湖北贝母为母本的杂交贝母中含有的以上 z
种碱性成分与湖北贝母有相同之处 o但杂交贝母是
否能代替湖北贝母入药还有待药理实验进一步证
实 ∀
≈参考文献
≈t 吴继洲 o濮全龙 q湖北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 q湖贝乙素 !湖贝
嗪的分离和鉴定及它们和湖贝甲素的相互转化 q中草药 ot|{y o
tzkvl }tst q
≈u 张建新 o劳爱娜 q浙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 q浙贝酮的分离和鉴
定 q药学学报 ot||u ouzkyl }wzu q
≈v 吴继洲 q湖北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q生物碱的研究 q中草药 o
t|{u otvk{l }v q
≈w 李清华 o吴宗好 q安徽贝母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q药学学
报 ot|{y outktsl }zyz q
≈x °¬±ª¨¨o ≠∏®¬¨ ¬·¤°∏µ¤o²«¤±¨ ®²q׫¨ ¶·µ∏¦·∏µ¤¯ ¨¯∏¦¬§¤·¬²± ²©
Φριτιλλαρια αλκαλοιδσ©µ²° Φριτιλλαρια εβειενσισ √¤µq πυρπυρεαqq Χηεµ
Πηαρµ Βυλλot|{{ ovykttl }wvty q
≈y 吴继洲 o濮全龙 q湖北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 q湖贝甲素甙的分
离和鉴定 q药学学报 ot|{x ouskxl }vzu q
#vvv#
第 u|卷第 w期
ussw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w
³µ¬¯oussw
Στυδιεσ ον τηε χηεµιχαλ χονστιτυεντσφροµ χυλβσ οφ
ηψβριδιζεδ Βυλβυσ Φριτιλλαριαε Υσσυριενσισ
¤±2¯¬o ≠²±ª2«∏¬o°÷∏2¦«∏o⁄ פ²o • ¬2½«²∏
( Σχηοολ οφ Πηαρµαχψ οφ Τονγϕι Μεδιχαλ Χολλεγε , Ηυαζηο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Ωυηαν , wvssvs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 ײ¶·∏§¼·«¨ ¦«¨ °¬¦¤¯ ¦²±¶·¬·∏¨±·¶²©«¼¥µ¬§¬½¨ §
∏¯¥∏¶ƒµ¬·¬¯¯¤µ¬¤¨ ¶¶∏µ¬¨±¶¬¶q Μετηοδ : ׫¨ ¦«¨ °¬¦¤¯ ¦²±2
¶·¬·∏¨±·¶º µ¨¨ ¬¶²¯¤·¨§¥¼ ¶¬¯¬¦¤¦²¯∏°± ¦«µ²°¤·²ªµ¤³«¼ ¤±§·«¨¬µ¶·µ∏¦·∏µ¨¶º µ¨¨ ¬§¨ ±·¬©¬¨§¥¼ ³«¼¶¬¦¤¯ ¤±§¦«¨ °¬¦¤¯ √¨ ¬¨§¨ ±¦¨¶¤±§¶³¨¦·µ¤¯
¤±¤¯¼¶¬¶k ot 2 otv ≤2 ou⁄2 o ≥l qΡεσυλτ : ≥¨ √ ±¨ ¦²°³²∏±§¶º µ¨¨ ²¥·¤¬±¨ §¤±§¬§¨±·¬©¬¨§¤¶kusΣ ouxΣlxΑotwΑotzΒ2¦¨2
√¤±¬±¨ 2yΒ2«¼§µ²¬¼2v2²±¨ k«∏³¨ «¨ ±¬µ¬±¨ oƒtl okusΣ ouxΣlxΑotwΑotzΒ2¦¨√¤±¬±¨ 2vΒ2«¼§µ²¬¼2y2²±¨ k«∏³¨ «¨ ±¬½¬±¨ oƒul okus Ρ ,uxΣlxΑo
twΑ2¦¨√¤±¬±¨ 2vΒousΒ2§¬«¼§µ²¬¼2y2²±¨ k³¨¬°¬±¬±¨ o √ µ¨·¬¦¬±²±¨ o ƒvl o kusΣ , uxΣlxΑotwΑotzΒ2¦¨√¤±¬±¨ 2vΒoyΒ2§¬«¼§µ²¬¼ k«∏³¨ «¨ ±¬±¨ o
ƒwl okus Ρ , uxΣl xΑotwΑ2¦¨√¤±¬±¨ 2vΒoyΒousΒ2·µ¬«¼§µ²¬¼ k¬¶²√ µ¨·¬¦¬±¨ o ƒxl o kus Ρ , uxΣl xΑotwΑ2¦¨√¤±¬±¨ 2vΒoyΑousΒ2·µ¬«¼§µ²¬¼
k³¨¬°¬±¨ o√ µ¨·¬¦¬±¨ oƒyl okus Σ ,uxΣlxΑotwΑotzΒ2¦¨√¤±¬±¨ 2yΒ2«¼§µ²¬¼2vΒ2 Ο2Β2 ∆2ª¯∏¦²¶¬§¨ k«∏³¨ «¨ ±¬±²¶¬§¨ o ƒzl q Χονχλυσιον : ≤²°2
³²∏±§¶ƒt2z º µ¨¨ ¬¶²¯¤·¨§©µ²° «¼¥µ¬§¬½¨ §
∏¯¥∏¶ƒµ¬·¬¯¯¤µ¬¤¨ ¶¶∏µ¬¨±¶¬¶©²µ·«¨ ©¬µ¶··¬°¨q
[ Κεψ ωορδσ] «¼¥µ¬§¬½¨ §
∏¯¥∏¶ƒµ¬·¬¯¯¤µ¬¤¨ ¶¶∏µ¬¨±¶¬¶~¤¯®¤¯²¬§¶~¶·µ∏¦·∏µ¤¯ ¨¯∏¦¬§¤·¬±
≈责任编辑 李 禾
用色谱和 ∞≥2≥方法考察四物汤
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
梁乾德t o马百平t o李卫华u o张 村t o王红霞u o张首国t o魏开华u o王升启t 3
kt q军事医学科学院 放射医学研究所 o北京 tss{xs ~
u q军事医学科学院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o北京 tss{xsl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四物汤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 o制备 v种不同极性的四物汤提取部位k≤t o≤u o≤vl o对这
v种部位的化学成分特点进行考察 ∀方法 }综合运用高效薄层色谱k°×≤l !高效液相色谱k°≤l !电喷雾离子化
质谱k∞≥2≥lv种方法对四物汤的 ≤t o≤u o≤v部位及四味单药相应部位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四物汤部位 ≤t中
含有种类丰富的成分 o包括阿魏酸 !芍药苷等 o并且应含有藁本内酯 o而糖类物质极少 ~≤u的成分以芍药苷 !单糖 !二
糖为主 ~≤v的成分以单糖和二糖为主 ∀结论 }综合运用色谱和直接输注 ∞≥2≥ o可以获得关于方剂提取部位组成
的丰富信息 ∀不同方法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o相互印证 o使所获得的信息比单一方法更全面更确切 ∀本研究的结
果对于探讨四物汤补血物质基础具有参考意义 ∀
≈关键词 四物汤 ~成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中图分类号 u{w qt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wlsw2svvw2sy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关键问题
之一≈t ou ∀为了探讨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 o了解其提
≈收稿日期 ussv2sz2u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vsuztytz ovsszs|tvl ~军
队/十五0重点项目kstst|l ~北京市 / 二四八0重大创新工程项目
kstsutsuusttvl
≈通讯作者 3王升启 oר¯kƒ¤¬l }kstslyy|vuutt o ∞2°¤¬¯}¶´ º¤±ª
±¬¦q¥°¬q¤¦q¦±
取部位的化学组成是十分必要的 ∀四物汤是补血经
典方剂 o多项现代研究显示其具有促进机体造血功
能的作用≈v ∀为了研究四物汤补血作用的物质基
础 o本实验制备了其不同极性的提取部位 o一方面用
药理学方法考察各部位的活性强弱 o另一方面用化
学方法考察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特点 o从中探讨四物
汤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 ∀方剂的提取部位是化学组
成复杂的多组分混合体系 o对其进行分析往往需要
#wvv#
第 u|卷第 w期
ussw年 w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w
³µ¬¯ou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