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化学#
山楂核化学成分研究
王雪松 车庆明 李艳梅 何云庆
k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室 北京 tsss{vl
摘要 目的 }研究山楂核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和 ≥ ³¨«¤§¨ ¬ 2us柱对山楂核醇提物
的水溶性部分进行分离 o用t otv≤2 鉴定化学结构 ∀结果 }分得 w个化合物 o分别为原儿茶酸 o没食
子酸 o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 ∀结论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关键词 山楂 原儿茶酸 没食子酸 儿茶酚 对羟基苯甲酸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Χραταεγυσ πιν2
νατιφιδα
ª¨ q√¤µq µ αϕορ q∞q
µq!山楂 Χ.
πιννατιφιδα
ª¨ q或野山楂 Χ. χυνεατα ≥¬¨¥q ·¨
∏¦¦q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要功能为消食健胃 o
行气散瘀 o用于肉食积滞 o胃脘胀满 o泻痢腹痛 o
瘀血经闭 o产后瘀阻 o心腹刺痛 o疝气瘀痛 o高血
脂症等≈t ∀山楂的种子称山楂核 o民间用于治
疗食积 !疝气 !难产等≈u o文献报道有调节血脂
作用≈v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山楂核被当作废物
处理 o为了比较山楂核与山楂果是否有相似的
药理作用 o开发利用药用资源 o我们对山里红种
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通过反复大孔树脂
和 ≥ ³¨«¤§¨ ¬ 2us柱层析 o从山楂核乙醇提取
物的水溶性部分中分离出 w个结晶k ´ ∗ ·l o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o鉴定为原儿茶酸
k ´l !没食子酸k µl !儿茶酚k ¶l和对羟基苯甲
酸k ·l ∀ w 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
得 ∀
1 仪器 !试剂与材料
÷2w型显微熔点测定仪k未校正l o xss
µ∏®¨ µ核磁共振仪k× ≥ 为内标l o∂ usuxv
质谱仪 ∀大孔树脂 ⁄2tst为天津骨胶厂产品 o
≥ ³¨«§¨ ¬ 2us为 °«¤µ°¤¦¬¤产品 o薄层层析用
硅胶 ƒ2uxw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
山楂核采自河北省兴隆县 o经何云庆教授
鉴定为 Χ. πιννατιφιδα
ª¨ q√¤µqµ αϕορ q∞q
µq的种子 ∀
2 提取与分离
山楂核 ys®ªo|s h 乙醇冷浸 t 周 o合并提
取液 o减压浓缩 o乙醇浸膏加适量水搅匀 o过滤 o
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 ∀水溶性部分浓
缩 o经 ⁄2tst大孔树脂柱层析 o以水和梯度乙醇
洗脱 o水洗脱部分经反复大孔树脂柱层析和
≥ ³¨«¤§¨ ¬ 2us柱层析 o从水洗脱部分中得到
结晶 ´ ∗ · ∀
3 结构鉴定
晶 ´ 白色方晶 o°³t|| ∗ uss ε o分子式
≤z y w o∞2 ≥ °r½k h l }txw k n oz{l otvz
ktssl ots{ku|l ∀t k≤⁄v⁄l∆}y q{tk§o
t o { qx ½ ox2 l oz qwwk§§ot o u qs o
{ qx½oy2l oz qwyk§ot o u qs½ou2l ∀
tv ≤ k≤⁄v⁄l∆}tzs qwk≤ l otxt qv
k≤2wl otwx q{k≤2vl otuv q|k≤2yl otuu q|k≤2tl o
ttz qyk≤2ul ottx qzk≤2xl ∀上述数据与文献报
道的原儿茶酸一致≈w ox ∀
晶 µ 白色针晶 o°³uvy ∗ uws ε o分子式
≤z y x ot k≤⁄v⁄l∆}z qsxk¶ou ou oy2
l ∀tv≤ k≤⁄v⁄l∆}tzs qwk≤ l otwy qv
k≤2v oxl otv| qxk≤2wl otuu qsk≤2tl otts qvk≤2u o
yl ∀上述数据与文献报道的没食子酸一
致≈y oz ∀
晶 ¶ 白色针晶 o °³ tsx ε o分子式
≤y y u ot k≤⁄v⁄l∆}y qzskw ov ow ox o
#|vz#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tu期
y2 ou
u·¼³¨ l ∀tv ≤ k≤⁄v⁄l∆}twy quk≤2
t oul otus q|k≤2w oxl otty qwk≤2v oyl ∀上述数据
与文献报道的儿茶酚一致≈{ o| ∀
晶· 白色针晶 o°³uty ∗ ut{ ε o分子式
≤z y v ot k≤⁄v ⁄l∆}y q{tk§ou o
{ qx½ou oy2l oz q{zk§ou o { qx½ov ox2
l ∀tv≤ k≤⁄v⁄l∆}tzs qwk≤ l otyv qu
k≤2wl otvu q|k≤2u oyl otuu q|k≤2tl otty qsk≤2v o
xl ∀上述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对羟基苯甲酸一
致≈ts ott ∀
4 参考文献
t 中国药典 q一部 qt|{x qut
u 江苏新医学院 1 中药大辞典 q上册 q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 ot|zz qt||
v 褚衍芳 o黄文兴 1 山楂核及其有效成分对实验性动脉粥样
硬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1 中药药理与临床 ot|{{ owkul }uu
w ≥¤§·¯¨µ ¤¥q≥¤§·¯¨µ≥·¤±§¤µ§ ≤¤µ¥²±2tv ≥³¨ ¦·µ¤q
°«¬¯¤§¨ ³¯«¬¤}≥¤§·¯¨µ ¤¥±¦ot|z{ qxut|
x ≥¤§·¯¨µ ¤¥q≥¤§·¯¨µ≥·¤±§¤µ§ ≥³¨ ¦·µ¤q°«¬¯¤§¨ ³¯«¬¤}
≥¤§·¯¨µ ¤¥±¦ot|zw qt|yus
y ≥¤§·¯¨µ ¤¥q≥¤§·¯¨µ≥·¤±§¤µ§ ≤¤µ¥²±2tv ≥³¨ ¦·µ¤q
°«¬¯¤§¨ ³¯«¬¤}≥¤§·¯¨µ ¤¥±¦ot|z{ qyuw{
z ≥¤§·¯¨µ ¤¥q≥¤§·¯¨µ≥·¤±§¤µ§ ≥³¨ ¦·µ¤q°«¬¯¤§¨ ³¯«¬¤}
≥¤§·¯¨µ ¤¥±¦ot|zt qtsuu|
{ ≥¤§·¯¨µ ¤¥q≥¤§·¯¨µ≥·¤±§¤µ§ ≤¤µ¥²±2tv ≥³¨ ¦·µ¤
°«¬¯¤§¨ ³¯«¬¤}≥¤§·¯¨µ ¤¥±¦ot|zy qyw
| ≥¤§·¯¨µ ¤¥q≥¤§·¯¨µ≥·¤±§¤µ§ ≥° ¦¨·µ¤q°«¬¯¤§¨ ³¯«¬¤}
≥¤§·¯¨µ ¤¥±¦ot|zv qtzsvw
ts ≥¤§·¯¨µ ¤¥q≥¤§·¯¨µ≥·¤±§¤µ§ ≤¤µ¥²±2tv ≥³¨ ¦·µ¤q
°«¬¯¤§¨ ³¯«¬¤}≥¤§·¯¨µ ¤¥±¦ot|z| qywzs
tt ≥¤§·¯¨µ ¤¥q≥¤§·¯¨µ≥·¤±§¤µ§ ≥³¨ ¦·µ¤q°«¬¯¤§¨ ³¯«¬¤}
≥¤§·¯¨µ ¤¥±¦ot|zs qvtys
t|||2st2ty收稿
白土苓挥发性成分的 ≤2 ≥分析
张思巨 潘炯光 吉力 刘丽
k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tsszssl
摘要 目的 }从白土苓短柱肖菝契kl和华肖菝契k
l的干燥块茎中提取挥发性成分 o并对其进行
定性 !定量分析 ∀方法 }用气相色谱2质谱联用法进行定性分析 o气相色谱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
果 }从 中鉴定了 ws个化合物 o从
中鉴定了 wz个化合物 o鉴定率分别为 zw q{x h和 {t quy h o主成分
为十六烷酸 ∀结论 }白土苓 o
两种药材的挥发性成分大致相同 o含量略有差异 ∀
关键词 白土苓 短柱肖菝契 华肖菝契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2质谱联用
白土苓为四川省卫生厅收载的地方标准药
材 o原植物为百合科肖菝契属植物短柱肖菝契
kl及华肖菝契k
l o具有清热除湿 o解毒之功
能 ∀临床用于治疗杨梅毒疱 o筋骨挛痛 o瘰疬痈
肿 o钩端螺旋体病 ∀白土苓民间习称土茯苓或
白土苓 o与5中国药典6收载的土茯苓不仅药名
相近 o且历代本草常以同药名土茯苓记载 ∀ 5本
草纲目6≈t 谓/土茯苓有赤白两种 o入药用白者
良0 ∀所称白者为白土苓 o赤者为土茯苓 ∀近年
来四川 !广西等主产区及其它省市的中药市场
中屡屡出现土茯苓药材多种原植物混乱情
况≈u o在药房 !药店供应的饮片更易混乱掺杂 o
真伪难辨 o这对临床疗效会产生一定影响 ∀要
解决上述问题 o最根本的应搞清其物质基础 o即
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o有望从中找到专属性
成分作为定性鉴别 ∀近年来土茯苓的化学研究
工作有些报道≈v ∗ x o而白土苓尚属空白 o我们从
白土苓中分得胡萝卜甙 o用 ≤ 分析鉴定了华
肖菝契单糖部分中含有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 ∀
本文报道白土苓挥发性成分的 ≤2 ≥ 分析 o
通过计算机检索 !与标准图谱≈y oz 对照鉴定化
合物 o用气相色谱法确定了各化合物的相对含
量 ∀实验结果见表 t ∀
1 实验部分
1 q1 仪器与实验材料
岛津 ≤2z气相色谱仪 o≤«µ²°¤·²³¤¦≤2
#swz#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tu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