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Ø综述Ø
常用中药浙贝母的研究进展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k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tsss|wl
摘要 从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生长发育机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生药与加工等方面对浙贝
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浙贝母 栽培 化学 药理
浙贝母 Φριτιλλαρια τηυνβεργ ιι ¬ªq是百合科贝母
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o其鳞茎具有化痰止咳等多
种功效∀本文从栽培!组培及化学等角度概述浙贝母的
研究进展∀
1 栽培
111 栽培技术 浙贝母栽培技术的研究始于xs年代o
栽培经验为}培育好种用鳞茎~适时播种o合理密植~多
施基肥o适时追肥及中耕除草等≈t ∀{s年代初o浙贝母
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o种用鳞茎采取异地集中过
夏~水旱轮作~因地制宜o适时播种o施足基肥o土壤消
毒等≈u ∀后来崔培章发现地膜覆盖有增产作用o并研究
了浙贝母的氮!钾吸收特点∀表明以中低氮 kz ∗
tt1x®ªÙ亩氮l与低钾kusx1x®ªÙ亩 u l配施效果较
好∀氮肥按出苗期!齐苗期和现蕾期v次施入o钾肥主要
在现蕾开花期施入较好≈vow ∀刘田才等也进行了塑料棚
栽培浙贝母的研究o发现出苗期提早o枯萎期延迟o主!
副杆生长旺盛o光合产物积累丰富o鳞茎产量提高≈x ∀
112 种子与繁殖 浙贝母种子收获后有胚后熟现象o
播前需处理o使胚后熟完成o播后才能萌发≈y ∀浙贝母
的种子还有休眠现象o研究发现{∗ tsε 的低温处理种
子w{天左右可以解除休眠≈z ∀种子的丙酮提取液o在
zut分光光度计上w|s±° 处比色o高活力种子的吸收度
值为s1uwt∗ s1uyzo低活力种子为s1tzt∗ s1t|uo无活
力种子为s1ssx∗ s1ssy≈{ ∀浙贝母栽培普遍采用无性
繁殖方式∀虽然有性繁殖系数比无性繁殖系数高t|倍
左右o但其生长周期长o成苗率低o栽培管理困难o故生
产上多不采用≈| ∀
113 引种驯化与一年两季栽培技术 李志亮等将浙
贝母引种到北京o通过促成栽培解决了因气候不适引
起的退化问题o且比露地栽培增产∀具体做法是|月初
下种ott月份搭塑料棚o第二年v月中下旬注意通风ow
月初拆除≈ts ∀还发现浙贝母鳞茎具有很长的夏季休眠
期o一定程度的低温处理是解除休眠的最佳手段∀在此
基础上进行了一年两季栽培技术的研究o发现该技术
比同期播的一年一季栽培技术缩短了生长年限o是行
之有效的快速繁殖方法≈tt ∀
114 病虫害及防治 浙贝母在大田过夏期间o病虫害
是造成其鳞茎腐烂受损的重要原因∀为害鳞茎的病虫
害有软腐病!干腐病!螨!蛴螬和金针虫等∀经鉴定o软
腐病的病原菌为软腐细菌 Ε ρω ινια χαροτοϖορα k²± ¶¨l
²¯ ¤¯±§~干腐病的病原菌为一种镰刀菌 Φυσαριυµ αϖε2
ναχευµ kƒµql ≥¤¦¦q~螨为葱螨 Ρ ηιζογ λψπηυσ εχηινατυσ
¨ √¤±~ 蛴 螬 为 铜 绿 金 龟 子 Ανοµ αλα χορπυλεντα
²·¶¦«∏
2¯¶®¼~金针虫为沟金针虫 Πλεονοµ υσ χαναλιχυλατυσ ƒ ¤¯2
§¨ µ°¤±±≈tu ∀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田间试验发现vh
甲醛溶液和xsh 多菌灵tsss倍液浸种贝母及黑光灯诱
杀害虫对防治病虫害和增产有作用≈tv ∀赵培洁等从浙
贝母鳞茎中检测出两种镰刀菌 Φυσαριυµ αϖενανευµ
和 Φqσολανι∀前者带菌率为 ww1yh o后者带菌率为
|{1sh o带菌部位为鳞茎皮层∀用多菌灵浸种可降低鳞
茎的带菌率∀还发现贝母灰霉病是浙贝母的主要病害
之一o残留在田间的灰霉病菌核是次年病害发生的主
要侵染源∀贝母灰霉病菌 Βοτρψτισ ελλιπτιχα菌核在浸水
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为 wsε oyw小时~wxε ovu小时~
xxε ow小时~ysε ou小时∀而干燥条件下各温度处理
tu{小时后的菌核仍保持活性∀在贝母收获后的盛夏季
节o选择高温天气kv天以上连续晴天lo先将土壤浇灌
湿润o再用塑料薄膜覆盖o利用太阳能形成薄膜下面的
湿热小环境o使贝母灰霉病菌核失活o达到良好的防治
效果≈tw ∀
2 育种
211 生物学特性 汪建铭报道了浙贝母不同类型群
体内o植株主!副杆类型及比例和群体繁殖系数的计算
#vuv# 中国中药杂志 t||y年第ut卷第y期
方法∀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发现}不同品种在生育进程和
花粉特性等方面o因类型不同存在差异∀无论何种类
型o浙贝母自交结实率为零o具严格自交不亲和性≈tx ∀
212 花粉保存 浙贝母抗性较差o繁殖率低o不易稳
产高产o而且种内遗传资源比较贫乏∀为丰富栽培品种
的基因库o可用采交方法o将近缘属!种内种间的抗性
与优质基因导入浙贝母品种∀但许多贝母与浙贝母花
期不遇o保存花粉可为杂交育种创造条件∀实验表明os
∗ xε 保存ts天的花粉萌发率为yx1zh o而常温下保存
x天的花粉萌发率便下降到wv1zh ∀不同品种k普通!宽
轮!狭轮!簇轮!长花等l花粉的萌发率不同o狭轮品种
花粉的萌发率最高o簇轮最低∀盛花期采收的花粉萌发
率最高∀不同品种花粉混合在一起的萌发率高于单一
品种花粉的萌发率∀实验还表明用分步冷冻法保存开
花当天的花粉kush 含水量l活力较高kxy1wh lo超低
温保存后的花粉授粉后能有效结实≈ty ∀
213 杂交育种和新品种选育 杂交育种方面的工作
较少∀王志安等选用v个有代表性的农家品种}大叶k高
产o生长旺盛o繁殖率低o不抗病lo细叶k高产o生长旺
盛o繁殖率低o不抗病l和多籽k中等产量o繁殖率高o不
抗病l和v个近缘种}野生浙贝母kΦριτιλλαρια µ ονοποδ ι2
υµ • ¤±ªo生物碱含量高o抗病性强lo皖贝母kΦq αν2
ηυιενσισ ≥q≤ q ≤ «¨ ± ·¨≥qƒq≠ ¬±o生物碱含量高o生长旺
盛l和东贝母kΦq τηυνβεργ ιι ϖαρq¦«¨ ®¬¤±ª¨ ±¶¬¶ ¶¬¤²
·¨q≤ q ¶¬¤o繁殖率高o不抗病lo进行杂交o获得了品
种间及其与v个近缘种间的杂种 ƒ t∀ƒ t的种子和鳞茎有
休眠现象otsε 的低温! v和y2
对休眠的解除均
有促进作用o且tsε 的温度是加代比较合适的温度≈tz ∀
陈军胜等收集了|个浙贝母地方品种o从形态!抗病性!
生物碱含量和产量等几方面加以比较o筛选出了综合
性状较好的多籽品种~又从多籽品种中分离出us个自
然变异株系o经w年的优选和纯化o形成了t个性状稳定
的新品种梅园t号∀经鉴定该品种的生育特性!抗病和
产量性状等明显优于其他品种≈t{ ∀
214 多倍体育种 浙贝母可进行无性繁殖o对选出的
多倍体材料o可通过无性繁殖方法扩大群体o并能稳定
地将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o这有利于育成高产优质的
多倍体品种∀浙贝母是二倍体植物ku± uwlo王志安等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k野生浙贝母≅ 细叶浙贝
母品种lƒ t种子o发现用s1ush 的秋水仙碱处理湿种子
和干种子的加倍成功率最高o分别为 vv1yuh 和
ts1tzh ∀变异株具有典型的多倍体特性o生长旺盛o叶
片增厚o叶色深绿o气孔增大o根系肥大∀细胞学观察表
明o变异株的染色体数已加倍成u± w{≈t| ∀
3 组织培养
311 组织培养 浙贝母的组培始于t|zz年o这也是贝
母属最早的组织培养工作∀将幼叶!花梗!花被片和子
房分别培养o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 ≥ n
s1x∗ u°ªÙn 动力精t°ªÙ或椰乳txh 效果较好o形
成小鳞茎的培养基以 ≥n u°ªÙn
w∗ {°ªÙ
效果较好o由愈伤组织表面形成小鳞茎及根∀还发现
× 培养基k由培养基 × 中的无机盐和培养基 中的
有机成分结合的培养基l中o s1x°ªÙn 动力精
t°ªÙ椰乳txh o或 s1x°ªÙn 椰乳txh 时o接
种的子房可不经愈伤组织直接形成小鳞茎∀小鳞茎有
休眠现象ou∗ yε 低温下黑暗培养v∗ w周可解除其休
眠≈us ∀以鳞片和带芽鳞片为材料进行培养o在 ≥ 培养
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uow2⁄o激动素和 等o能诱
导出愈伤组织和小鳞茎∀还发现休眼状态的鳞茎的鳞
片培养时无分化现象∀以鳞片切块为材料o在 培养基
中加入一定浓度的u1w2⁄o 等u× o进行鳞茎的继代
培养和扩大培养o可使培养物超着再生鳞茎的方向生
长∀以 种 胚 为 材 料o在 ≥ n u1w2⁄t1s°ªÙn y2
s1x°ªÙ n 水 解 酪 蛋 白 vss°ªÙ 或 ≥ n
s1x°ªÙn y2
t1s°ªÙ培养基上分化和脱分化
后o可以形成小鳞茎和正常植株≈ut ∀
312 核型与染色体鉴定 浙贝母的核型为 ku±l
uw u° n u¶° n tu·n w¶·n w° k¶¤·l∀愈伤组织细胞的
核型有多样性o可分离出不同倍性的愈伤组织系o经组
培使之再生鳞茎和植株o从而选育出有应用价值的新
品种≈us ∀组培材料染色体显微鉴定的较佳制片方法和
步骤是}于tt时切取幼嫩根尖!芽尖或愈伤细胞团o水
洗v次后uxε 下用s1t|h 秋水仙碱处理y小时∀水洗后
用冰醋酸2|xh 乙醇ktÚ vl固定u小时o再先后以|xh 乙
醇! zsh 乙醇和蒸馏水各洗v次∀usε 下用wxh 醋酸2
t° ²¯Ù盐酸2th 硫酸ktssÚ tsÚ tl酸解vs∗ ws分钟o水
洗v次后用zsh 乙醇洗并保存于其中∀显微观察时用改
良的品红染色液染tx∗ us分钟o压片观察∀长期保存可
制成永久制片≈uu ∀
313 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 超低温保存愈伤组织
不仅能长期保存无性优良品系和纯系o还可以解决组
织和细胞继代培养中的变异问题∀培养vs∗ vx天的愈
伤组织较适于低温保存o较好的冷冻保护剂是tsh
甲基亚矾n xh 甘油∀较佳的冷冻程序是以t∗ xε Ù°¬±
的速度降温o以sε 降到p t{ε o停留t小时o再降到p
wsε o停留u小时o投入液氮中贮存∀解冻时以wsε 水浴
迅速化冻效果较好o解冻后愈伤组织暗培养时生长良
好o存活率高o能成功地得到增殖及再生植株≈uv ∀
#wuv# 中国中药杂志 t||y年第ut卷第y期
4 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较少ot|yy年冯成汉等发现浙贝母
鳞茎夏季有很长的休眠期ot∗ tvε 低温可以打破休
眠o促进发根抽茎∀并测定了浙贝母生长发育过程中过
氧化氢酶活性及总生物碱等的含量变化≈uw ∀近些年高
文远等的研究发现o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o处理ws天前
后o鳞片和芽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活性与电泳图谱
有变化≈ux ∀鳞片上维管束丰富o衰退时鳞片近轴面表皮
附近的细胞首先解体o形成一条细胞破碎带o然后内部
细胞中的物质降解o细胞解体∀电镜观察发现囊泡在物
质降解和胞间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o共质体和质
外体均参与了物质的运输≈uy ∀
5 化学成分
浙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t|uv年o我国贝母属
化学成分的研究也是这时开始的∀当时袁淑范等从浙
贝母中提到一种白色针晶o熔点uy{ε ∀发现它与 ƒµ¤2
ª± µ¨自德国产的 Φριτιλλαρια ιµ π εριαλι󬱱q中得到的
帝贝灵k¬° ³¨ µ¬¤¯¬± l¨ vx ys w不同o后经纯化证明为
t种生物碱≈uz ∀此后化学工作者又分出了几种生物碱∀
朱子清等自t|vu年开始研究贝母碱的骨架o通过us多
年的工作o了贝母碱和藜芦碱的关系o确定了贝母碱的
骨架≈u{ ∀到ys年代末o从浙贝母中共分得ts来种生物
碱o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o仅确定了贝 母 甲 素
k³¨ ¬°¬± l¨!贝母乙素k³¨ ¬°¬±¬± l¨和贝母辛k³¨ ¬°¬¶¶¬± l¨
等的结构∀zs年代国内外学者对贝母属其他植物的生
物碱进行了许多研究o但在浙贝母上却没有什么新发
现∀{s年代从浙贝母中又分出 ¬¶²³¨ ¬°¬±¬± o¨贝母乙素
的两个异构体和贝母甲素!乙素的氮氧化物o以及有
∃ xkyl结构的西藜芦碱类生物碱∀这些生物碱的 ⁄Ù∞ 和
∞Ùƒ 环均为反式∀另外o还分离出v种茄碱类生物碱≈u| ∀
|s年代又从浙贝母中分离出t种新生物碱) ) 浙贝宁
k½«¨ ¥¬±¬± l¨o经鉴定为浙贝甲素uz2≤ v的差向异构体∀
还分离出了浙贝素 k½«¥¨ ¬µ¨¶¬±²¯ l!丁香脂素 k¶¼2
µ¬±ª¤µ¨¶¬±²¯ louox2二甲基苯酯 kuox2§¬° ·¨«²¬¼2tow2
¥¨ ±½²´ ±¬°²± l¨和 Β2谷甾醇等≈vs ∀
6 药理作用
浙贝母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较早o对贝母甲素
和贝母乙素的研究较多∀二者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
的松驰作用o贝母甲素的作用类似阿托品o贝母乙素能
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用贝母甲素和乙素v°ªÙ®ª腹
腔注射o对小鼠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vt ∀浙贝母碱对家
兔和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o贝母甲素能使麻醉犬唾液
分泌暂时停止o使家兔离体小肠收缩加强o给犬!猫和
家兔滴眼o可使其瞳孔扩大o并使对光反应消失∀贝母
甲素大剂量可使犬!猫及兔血压降低o呼吸抑制o小剂
量可使家兔血压轻微上升≈vu ∀以tÚ xsss∗ tÚ tssss浓度
的贝母甲素和乙素蛙心灌流o可使心率减慢o并产生房
室完全阻断∀以ts°ªÙ®ª剂量给麻醉猫静脉注射有降
压作用o贝母甲素的葡萄糖甙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vv ∀
贝母甲素和乙素对小鼠静脉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
|°ªÙ®ªo家兔为ts∗ tu°ªÙ®ªo猫为{∗ ts°ªÙ®ª∀中毒
症状为呼吸抑制o瞳孔散大o震颤及惊厥等o致死原因
为呼吸衰竭o也可能与形成变性血红蛋白有关∀豚鼠实
验也表明o贝母甲素和乙素有明显的镇咳镇静作用≈vw ∀
7 生药与加工
潘恒勤等从植株形态!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等方
面对浙贝母 Φqτηυνβεργ ιι!苏贝母 Φqτηυνβεργ ιι和东贝
母 Φqτηυνβεργ ιι ϖαρ χηεκιανγ ενσισ进行了比较≈vx ∀浙贝
母传统的加工方法o是鳞茎起土后立即去皮挖蕊o拌石
灰干燥∀改革后的加工方法是不去皮挖蕊o直接切片干
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加工的贝母比传统方法的生物
碱含量高达t倍以上∀此外o浙贝母的各个部分均含生
物碱o花茎梢中的含量大大高于鳞片o因此建议利用其
花制成流浸膏o用于镇咳≈vy ∀
综上所述o浙贝母的研究已遍及多学科o今后各学
科间应加强合作o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长发育的机理o
使栽培技术更加完善∀系统收集!保存和整理种质资
源o为新品种的选育打好基础∀将组织培养技术和大田
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培育优质新品种∀化学工作要和栽
培等工作相结合o进行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对化学成
分的研究不应只注重于生物碱o应扩展到对其他小分
子和大分子成分k如多糖等l进行研究∀药理工作对贝
母甲素和乙素做得较多o今后对其它生物碱或其他成
分应加强研究∀
8 参考文献
t 刘为纯1中药通报 t|xy~ukulÚ x{
u 徐鸿来1中药材科技 t|{v~kxlÚ {
v 崔培章1中草药 t|{z~t{ktulÚ vt
w 崔培章1中药材 t|{|~tuktvlÚ w
x 刘田才等1中草药 t|{|~uskwlÚ ty
y 崔培章1中草药 t||w~uxkvlÚ z
z 李志亮等1中草药 t|{x~tyktlÚ tz
{ 苏新1中国中药杂志 t||t~tyktlÚ t|
| 郑成1浙江药学 t|{y~vktlÚ ts
ts 李志亮1医学研究通报 t||t~kylÚ z
tt 李志亮等1中草药 t||x~uyktlÚ vt
k下转第vu{页l
#xuv# 中国中药杂志 t||y年第ut卷第y期
攀茎钩藤 Υqσχανδ ενσ, , , , , , , , , ,
|1叶革质o背面被紧贴长粗毛~萼长y∗ {°° ,
毛钩藤 Υqηιρσυτα, , , , , , , , , , , ,
{1叶纸质o上面被明显的短粗偃毛o背面紧贴的长柔
毛~萼长w∗ x°° o裂片薄被短柔毛 , , , , , ,
王氏钩藤 Υqωανγ ιι, , , , , , , , , , , ,
w1萼裂片窄卵形极短o长不过t°°
ts1叶背被毛∀花序柄长u1x∗ v¦° , , , , , , , ,
东京钩藤 Υqτονκινενσισ, , , , , , , , , , ,
ts1叶背除脉腋有毛外秃净
tt1萼裂片长约t°° ~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内
tu1萼裂片长t°° ~叶背干时黑棕色~托叶裂片狭
三角形~头状花序大o直径v1x¦° , , , , ,
类钩藤 Υqρηψνχηοπηψλλοιδ εσ, , , , , , ,
tu1萼裂片长不及t°° ~叶背干时砖红色而稍带粉
白~托叶裂片线状锥形~头状花序小o直径
t1{∗ u1x¦° 钩藤 Υqρηψνχηοπψλλα, , , , ,
tt1萼裂片极短o常圆形~头状花序腋生或生于枝顶
的总状花序式排列
tv1叶背稍粉白色~花冠裂片外面密被绢毛 , ,
白钩藤k无柄果钩藤lΥqσεσσιλιφρυχτυσ, , ,
tv1叶背非粉白色~花冠裂片秃净或芽时有睫毛
平滑钩藤 Υqλεαϖιγ ατα, , , , , , ,
3 小结与讨论
311 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及近期的调查o中药钩
藤来源于茜草科钩藤属多种植物o以钩藤!大叶
钩藤!华钩藤为主∀主产于我国北纬vwβ以南诸
地区∀
312 中国钩藤属植物共tw种o目前中药钩藤应
用o除台湾t种情况不详o其他种几乎都有药用
记载∀其中以药典所收x种钩藤质量最理想o另
外攀茎钩藤!王氏钩藤!披针叶钩藤也应注意开
发∀
钩藤属植物分类争议o关系到中药钩藤的
用药质量o因此对种的确定是必要的∀根据我们
的工作认为侯宽昭发表的新种类钩藤应是成立
的o云南钩藤亦可成立o但同意王氏钩藤与攀茎
钩藤无质的区别o不能独立为种∀膜叶钩藤则有
待研究∀
4 参考文献
t 侯宽昭1药学学报 t|xy~wktlÚ z
u 李时珍1本草纲目1校点本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ot|{xÚ
tvt|
v 吴其浚1植物名实图考1卷二十二q商务印书馆ot|xzÚ xxz
w 唐慎微1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1卷十四q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影印ot|xzÚ vxz
x 寇宗 1本草衍义1卷十五1商务印书馆ot|xzÚ {z
y 夏光成1植物分类学报 t|{u~uskvlÚ vt|
z 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1甘肃中草药手册1兰州}甘肃人
民出版社ot|zsÚ vwx
{ 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商业局1陕西中草药1北京}科学
出版社ot|ztÚ x|s
| 谢宗万1中药材品种论述1第二版1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o
t|ztÚ x|s
ts 仲耘1中草药 t||v~uwk|lÚ wyu
tt 刘新民1中医药研究 t||t~kulÚ xt
tu ²º 1≥∏±¼¤·¶¨°¬¤ t|wy~ykvlÚ w
tv ¬§¶§¤¯ ≤ ∞q
∏¯° ¤¨ t|z{~uwktlÚ y{
t||x) sx) tz收稿
k上接第vux页l
tu 鲍迪富1中草药通讯 t|z{~|k|lÚ v{
tv 李志亮等1中草药 t||x~uykulÚ yt
tw 赵培洁1中药材 t||s~tvktulÚ {
tx 汪建铭1中草药 t||v~uwkulÚ |x
ty 王万里等1中药材科技 t|{v~kylÚ y
tz 王志安1中国中药杂志 t||t~tykzlÚ v||
t{ 陈军胜等1中药材 t||v~tyk{lÚ |
t| 王志安等1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t||t~tzktlÚ {|
us 孙敬三等1植物学报 t|zz~t|kulÚ tyt
ut 苏新等1植物生理学通讯 t||s~kxlÚ t|
uu 高山林等1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t||s~utkylÚ vwx
uv 苏新1现代应用药学 t||s~zkwlÚ t{
uw 冯成汉等1植物生理学通讯 t|yy~kvlÚ vz
ux 高文远等1植物学报 t||w~vyk增刊lÚ utx
uy 高文远等1广西植物 t||w~twktlÚ yx
uz 袁淑范1民国医学杂志 t|uv~tkxlÚ tu
u{ 朱子清1复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t|xx~ktlÚ ||
u| 徐东铭1国外医学Ø中医中药分册 t|{t~yÚ t
vs 张建兴等1药学学报 t||t~uykvlÚ uvt
vt 张昌绍等1中华医学杂志 t|w|~vxÚ vxv
vu 张耀德1中华医学 t|vy~uukulÚ tvs
vv 菊地建三1日本药理学杂志 t|yt~xzÚ w|
vw 钱伯初等1药学学报 t|{x~uskwlÚ vsy
vx 潘恒勤1中国中药杂志 t||s~txktlÚ tu
vy 浙江省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生药室1浙江中医药
t|zz~vkulÚ vt
t||x) sz) t{收稿
#{uv# 中国中药杂志 t||y年第ut卷第y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