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2期2005年2月·271·
对照品峰信号很低,与大多数药材有明显差异;而宁
夏甘草种植场栽培的样品(9、10号),松果菊苷量极
高,这可能与栽培场的药材干燥速度快,松果菊苷未
发生转化有关。产地相同的不同药材,如阿拉善左旗
张泰乡的样品(11~13号)也有较大差异,提示除产
地来源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肉苁蓉的质量。
3.3 肉苁蓉中含有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其中以松果
菊苷和洋丁香酚苷的量较高,并且为重要的活性成
分,以这2个化合物为对照品,可以很好地代表肉苁
蓉药理作用的化学物质基础,使药材的质量评价与其
药理作用能够彼此对应,提高了质量评价的针对性。
3.4 由指纹图谱可见各峰分离较好,实验中利用
DAD检测器采用归一化比较法对HPLC图中主要
色谱峰进行纯度检查,结果显示各主要峰纯度较好,
故本方法除了可以用于定性考察药材质量外,也可
用于多种单一成分的一次同时定量检测,使测定更
加简便快捷。
References!
[1]JiangsuNewMedicalCo lege.DictionaryofChineseMateria
Medica(中药大辞典)I-M-].Shanghai:ShanghaiPeople’
PublishingHouse,1975.
E23LeiL.SongzH.TuPF.Advancesinr earchof emical
coostituentsinplantsofCistancheHoffing.etLinkEJ3.Chin
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3,34(5):473—476.
I-3]TuPF,ChuSW,ZhangzG,eta1.Analysisofphe—
nylethanoidglycosidesofH rbaCistanchisbyRP—HPLC[J].
ActaPharmSin(药学学报),1997,32(4):294—300.
广藿香茎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
冯承浩1’2,吴鸿2。
(1.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广东韶关512005;2.华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42)
摘 要:目的 揭示广藿香茎的发育及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在其内的分布,为合理的取药、用药提供理论和实践上
的指导。方法石蜡切片法、半薄切片法、组织化学法。结果 在广藿香茎的原分生组织中,未观察到有挥发油分
布;在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结构形成早期,挥发油主要分布在茎表皮上着生的腺毛中;在茎的初生结构中,挥
发油主要分布在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中;在茎的次生结构中,挥发油则主要分布在残存的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中。结论
广藿香茎内的发挥油主要分布在茎的皮部,广藿香茎皮的厚薄可作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指标。
关键词:广藿香;茎;发育;挥发油;分布
中图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2—0271—04
Stemdevelopmentandssentialo ldistributionind fferent
developmentstagesofPogostemoncablin
FENGCheng—ha01”。WUHon92
(1·DepartmentofAgricuturalEngineering,YingdongCollegeofBioengineering,ShaoguanCollege,
Shaoguan512005,China;2.ResearchCenterofMedicinalPl ntDevelopment,CollegeofLife
Scienc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temdevelopmentandssentialo ldistributionind fferentd ve—
lopmentstagesofPogostemoncablina dtoprovideth oreticalinformationndpracticalguidanceforea—
sonableharvestanduseofthismedicinalpl nt.MethodsParaffinmethod,semi—thinsectioning,andhis—
tochemicalmethodwereused.ResultsEssentialoilwasnotfoundinthepromeristemof :inthepri—
marymeristemofstemandthearlystageofstem’Sprimarystructure,theessentialo lwasmainlydis—
tributedinglandularhai s;intheprimarystructureofstem,theessentialo lwasmainlydistributedin
cortexparenchymaceils;inthesecondaryst uctureOfstem,theessentialo lwasmainlydistributedinre—
mainingcortexparenchymacell.ConclusionT‘he ssentialo liSmainlydistributedinthestembark。SO
thethicknessofa tembarkcanbeusedasastandardofselectivebreedingindex.
收稿日期:2004—06—02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F01032);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C20147)
作者简介:冯承浩(1973一),男,山东省泰安市人,韶关学院农业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学方面的研究。
Tel:(0751)8121376E~mail:fehenghao@163.eom
*通讯作者
万方数据
·272·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2期2005年2月
Keywords: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stem;development;essentialoil;distribution
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为
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以全草入药,是常用的芳香化
湿中药,有芳香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记载以其挥
发油供中药制剂之用,是著名成药藿香正气丸(水)
的君药。广藿香原产菲律宾,宋朝时引入我国[2],在
岭南一带引种成功,且普遍种植,故有南药之称,是
著名的十大南药之一[3]。在我国,广藿香多以营养繁
殖方式培养,所以其根系很不发达,但却有茂盛的地
上部分,尤其是有比较发达的茎,约占广藿香药材干
重的90%以上。研究表明,广藿香全草均含挥发
油H],因此,研究广藿香茎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
油在茎内的分布对于如何取药、用药及品种选育具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石蜡切片法:取茎尖及以下各节位的茎,同时
取不同季节,相同节位的茎,分割后于FAA中固
定,系列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横切或纵
切,切片厚度6~8ttm,用苏木精及番红、固绿染色,
LEICADMLB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1.2 薄切片法:取不同发育部位的茎,分割成1
mm3左右小块,迅速固定于0.2mol/L磷酸缓冲液
(pH7.0)配制的5%戊二醛中,在4℃固定4h,
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再用1%锇酸4℃条件下固
定,过夜后经去离子水冲洗,系列酒精脱水,LEICA
HISTORESIN树脂渗透、包埋,LEICARM2155机
切片,厚度2~3弘m。苏丹黑B染色,显示挥发油滴
分布[5],染色步骤参照文献方法[6],染色时间为1h,
LEICADMLB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2茎的发育
2.1茎的初生生长及初生结构的形成:在茎上,初
生生长表现为顶端分生组织下面体轴的伸长和加
粗。在顶端,节问非常短,所以叶原基和幼叶簇集在
一起。随后,在叶着生的区域(节)之间迅速伸长,
形成了节间。广藿香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
管组织及髓组成,其分化过程及特点如下:
从茎尖纵切面观察,茎的生长点近似圆锥形
(图1—1)。由原套和原体[7]两部分组成,原套位于生
长点的外围,由两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原体位于
原套所包围的中央部分,其组成细胞体积较小,液泡
化程度低,原生质浓厚,且排列紧密(图1—2)。原生
分生组织下面的衍生细胞在距顶端约100~150弘m
处分化出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
本分生组织(图1—1、3)。原表皮为最外面的一层细
胞,细胞排列紧密,液泡化程度较低;基本分生组织
包括位于原表皮内的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位于中央
的髓基本分生组织,其细胞体积较大,液泡化程度较
高。在两类基本分生组织之间有两条由细胞质浓厚
的长形细胞组成的细胞束,这些细胞在茎的横切面
上断续排列成近方形的环(图1—3),在4个棱角处
较其他部位发达。此后,这些细胞继续分化形成初生
维管组织。
随着广藿香茎初生结构的进一步发育,基本分
生组织逐渐分化为两大类,即髓薄壁组织细胞和皮
层薄壁组织细胞。皮层薄壁组织细胞随后又分化为
厚角组织细胞和薄壁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内分
布有大量的叶绿体,厚角组织细胞在4个棱角处尤
其发达(图1—4)。据茎端连续纵横切片观察,在生长
点下约300肛m处,最早的原生韧皮部筛管在个别
原形成层细胞的外缘分化出来,在约500~600pm
处,原生木质部导管分子才在原形成层束的内缘出
现,以后分别向外、向内分化出后生韧皮部和后生木
质部分子,而原形成层束的中央部分不再分化而保
持分生组织状态。当原生木质部分子已经成熟而后
生木质部仍在分化时,他们转化为束中形成层。至
此,形成广藿香茎的初生结构(图1—5)。
2.2次生结构的形成:次生生长是维管形成层的活
动在茎中增加了维管组织数量的结果(还包括木栓
形成层的发生和周皮的形成),开始于茎体轴已停止
伸长的部分。这种生长使体轴加粗,但不增长。
当维管束中后生木质部分子正在成熟时,原排
列不整齐的束中形成层切向伸长,且细胞进行平周
分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此时,与束中形成层相邻位置的射线薄壁细胞反分
化形成束问形成层,由于其细胞在形状、大小上与薄
壁细胞差别比较大,所以较易区分出来(图1—6)。束
间形成层细胞分裂产生大量导管、筛管和薄壁组织
细胞,次生木质部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远大于次生韧
皮部的。随着广藿香茎次生结构的发生,原先由初生
维管束断续排列形成的近方形维管组织变为连续
的、近圆形的维管组织(图1—7)。初生韧皮部被推向
外面,失去了输导作用,逐渐地发育成韧皮纤维,间
断地排列在次生韧皮部的外围(图1—7)。
2.3周皮的发生:周皮包括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2期2005年2月·273·
栓内层。
在广藿香次生生长将要完成时,在初生结构的
表皮下,厚角组织细胞反分化形成木栓形成层(图
】一8),木栓形成层向外分化形成木栓层,表皮逐渐被
撑裂、破损,向内分化形成栓内层。随后形成的周皮
是由最初形成的周皮下面的厚角组织细胞脱分化形
成,因此可见周皮下的厚角组织细胞层数逐渐减少
(图1—9)。厚角组织细胞脱分化完毕后,皮层薄壁组
织细胞也可脱分化形成木栓形成层。最初的木栓形
成层是沿着轴的周围平均发生,或者在某些区域发
生,后来由于分生组织活动向侧面伸展而成为连续
层。随后发生的周皮经常是成不连续的互相重叠层
(图1—9)。周皮发育到一定程度,可在其上面分化出
皮孔。
2.4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在广藿香的茎中,
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部位明显不同。在茎尖,表
面无腺毛分布,茎内各部位正处于分裂时期,光镜下
由于放大倍数和分辨率的限制,难以观察到挥发油
滴的分布(图1—1、2)。茎初生分生组织区和初生结
构形成早期,表皮上着生大量的腺毛(图1—3、4),其
头部细胞能被苏丹黑B染成浓黑色,茎内在光镜下 T。_原套cp_原体Pd_原表皮G。-基本分生组织Pb塬形
观察不到有挥发油滴的分布。茎初生结构形成直至 成层Gh一腺毛Cc一厚角组织Cm一形成层R一射线Prc一髓
次生结构发生初期,随着茎的加粗和表皮面积的增 翌譬,譬婴璺V。“-束间形成层细胞阼韧皮纤维P“-周皮
大,茎表皮上着生的表皮毛数量和组成发生明显的 1一广藿香茎尖纵切2一广藿香茎尖的原套-原体结构3~5一广
变化,盾状腺毛明显减少,非腺毛数量明显增加,因 藿香茎初生结构的形成过程3一广藿香茎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区
此,腺毛中挥发油的相对含量减少;皮层薄壁细胞中 4:广藿香茎初等结构形成早期5一f藿香茎的初生结构6:C零星分布着一些较大的挥发油滴(图·一10),在茎内茎嘉差套间誓言主篡甏霎逐:警慧淼8京篓薹蠹
形成层和部分韧皮薄壁细胞中分布着部分小的挥发 在广藿香茎的初生结构皮层薄壁细胞中的分布11一挥发油在
油滴(图1-11)。茎次生结构形成后,周皮以外部分广藿香茎的初生结构韧皮薄壁细胞中的分布12一挥发油在广
组织细胞死亡,残存或脱落,已没有挥发油分布,但 慧苎竺寥篆黧三,:享。献。d。nnG。倒。。。。。。出。。。
在残存的皮层薄壁细胞中却分布有大量的挥发油滴Pb-pr。。。mbiumGh一碍1。。dhal。Cc-c011。。chymaCm-cam一
(图1—12),至此阶段,挥发油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大。 bl“mR-raYPrc—PithraYparenchy“Vcm-veinca bium
3讨论=舞黧。。三:?三兰0i12黑咖⋯m嘶⋯。
挥发油为一种类脂性混合物,苏丹黑B能使脂 corpus3--5developmentofprima,y。truct。re.3-pri。ary
类化合物染成黑色[4],经这种染色剂处理后,光镜下 meristemsofstem4-earlystageofstemsprimarystructure
观察到的被染成黑色的圆形颗粒即为挥发油滴。笔 争:8ry8tru,ctu.reof..8钯:,争挈“砒10::?¨“n^。;mbl竺7-。
者曾试图利用广藿香茎的活体材料进行组化反应, perid。Hn10一di。t,ib。ti。。of。。。。。tial。ili。。。rte。par。。。hym。
但由于广藿香植物体中挥发油的相对含量较少,如 ofprimarystructure11一distributionofesse tialo linphloem
时间太短,反应不明显;时间稍长,挥发油滴则会随 9⋯arenchyma,of”““”tru,cture
1z’d“打ib吡”“ofe8”小”1
细胞液的运动而发生漂移。而且,苏丹类染色剂还可 图1广藿香茎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
使油滴聚合[7]。因此,活体材料染色很难准确定位挥 Fig.1Stemdevelopmentandssentialo ldistribution
发油的分布情况。Witztum指出经戊二醛一锇酸固定 indifferentd velopmentstagesofP.cablin
的材料所保存的油滴最接近于生活细胞中的情 料,因此观察结果能够反映挥发油在茎不同发育阶
况‘引。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了戊二醛一锇酸双固定材 段分布的真实情况。
万方数据
·274·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2期2005年2月
广藿香茎的发育,类似于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
在不同发育阶段,挥发油的分布场所有所不同,这与
器官的生长发育节律和不同时期植株对挥发油的需
求有密切的关系。在茎的原生和初生分生组织阶段,
光镜下未观察到有挥发油分布。由于分生组织幼嫩,
易受病虫害侵袭,因此非腺毛和含有刺激性气味挥
发油的腺毛明显地具有保护幼嫩组织的作用[9]。在
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中,其组成细胞功能逐渐分化,
此间挥发油可能逐渐分解,为这些细胞的分化提供
所需的能量,同时为另一些代谢活动提供前体物质。
在皮层薄壁细胞中,依然有大量的挥发油。究其原
因,是因为这些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质体,而它们则正
是挥发油的主要合成场所。一部分挥发油分解,同时
又有新的挥发油合成,从而分解与合成形成一种动
态平衡关系。这样,皮层与周皮一起协同作用,对植
物体起到了化学和机械的双重保护作用。广藿香茎
的次生结构中,特别是在周皮发生后,木栓层以外部
分的营养和水分供应被隔断,表皮毛逐渐死亡,已无
挥发油分布。但在残存的皮层中,却有大量的挥发油
滴,残存的皮层薄壁细胞成了此阶段挥发油分布的
主要部位。
实验结果表明,在广藿香茎发育的各个时期,其
内的挥发油都主要分布在茎皮内。如前所述,广藿香
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其挥发油。因此,在选育和评定广
藿香的品种是否优良时,可以把广藿香茎皮的厚薄
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另外,考虑在以广藿香的茎枝入
药时,是否可以仅取广藿香茎枝的皮部(新鲜材料的
茎皮容易剥离)。这样即可大量节省药材运输、翻晒、
贮藏、炮制等工序的人力和物力,又不会造成有效成
分的流失、浪费。当然,这可能与传统饮片用药习惯
不相符,但笔者认为,如果进一步根据有效成分的使
用量来量化用药量,这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用药方
式。同时,也可为使用中药标准提取物提供量化方法
上的参考和帮助。
References:
[1]LuoJP,FengYF,GuoxL.Analysisofvolatileoilof
PogostemoncablinEJ].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
2001,32(4):299—302.
E23DuYM,ChenLZ,HuBR.Studydevelopmentofchemical
componentandpharmacologicactionfPogostemoncablin
[J].TraditCh nDrugResClinPharmacol(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1998,9(4):238~241.
[33HaoJD,XieZW.ContinuityandevelopmentofHuoxiang
medicinalbreed口].JChinMedMater(中药材),1994,17
(8):44—47.
E41FengCH,YaoH,WuH,eta1.Studiesonmaturestruc—
turesandistributionofactiveconstituentofPogostemonca—
blinEJI.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3,34(2):
174—176.
[s3JensenWA.BotanicalHistochemistry[M].SanFrancisco:
Freeman,1962.
[6]HuSY,xuLY.Acytoehemicaltechniqueford monstra—
tionoflipids,polysaccharidesndproteinbodiesinthick
resinsections[J].ActaBotSin(植物学报),1990,32(11):
841—846. .
[73SchmidtA.HistologischestudiedanphanerogamenVegeta—
tionspunkten[J].BotArch,1924,8:345—404.
[83WitztumA.ZamskiG.Methodsforobservationsonresin
dropletsinresinductcellsofPinushalepensisMill[J].
IsrealJBot,1969,18:55—59.
[93BlackRF.Thel aranatomyfAustralianmembersofthe
genusAtriplex.L.,AtriplexvesicariaH wardanA.num-
mulariaL ndl[J].AustJBot,1954,2:269—286.
康定冬虫夏草与人工虫草的RAPD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于超1,何俊琳2,曾 纬1,邓斌2
(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2.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46)
摘要:目的 用RAPD方法对康定虫夏、人工虫草及虫草发酵菌丝体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为不同虫草的品质
和药效差异提供分子依据。方法从6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个引物,以这7个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得到其
指纹图谱。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两个样本拥有完全相同的RAPD标记,康定冬虫夏草和人工虫草具有较高的遗传
多态性,而与虫草发酵菌丝体相比差异较大。结论来自不同产地冬虫夏草群体均表现出其独特的RAPD标记,
其差异可能系虫体的不同所致。随机扩增的DNA片段的差异是否预示其药效的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冬虫夏草;RAPD;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2—0274—04
收稿日期:2004—04—24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资助项目(6962)
作者筒介:于超(1963一),男,山东人,副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中药化学、中药物质基础和中药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方向为药物分
析化学和新药开发。Tel:(023)62466269E—mail:yuchaom@163.corn
万方数据
广藿香茎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
作者: 冯承浩, 吴鸿, FENG Cheng-hao, WU Hong
作者单位: 冯承浩,FENG Cheng-hao(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广东,韶关,512005;华南
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吴鸿,WU Hong(华南农业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2)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9条)
1.Luo J P;Feng Y F;Guo X L;中草药 Analysis of volatile oil of Pogostemon cablin[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1(04)
2.Du Y M;Chen L Z;Hu B R Study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component and pharmacologic action of
Pogostemon cablin 1998(04)
3.Hao J D;Xie Z W Continuity and development of Huoxiang medicinal breed 1994(08)
4.FengC H;Yao H;Wu H;etal Studies on mature structures and distribution of active constituent of
Pogostemon cablin[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3(02)
5.Jensen W A Botanical Histochemistry 1962
6.Hu S Y;Xu L Y A cytochemical technique for demonstration of lipids,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
bodies in thick resin sections 1990(11)
7.Schmidt A Histologische studied an phanerogamen Vegetationspunkten 1924
8.Witztum A;Zamski G Methods for observations on resin droplets in resin duct cells of Pinus
halepensis Mill 1969
9.Black R F The leaf anatomy of Australian members of the genus Atriplex.L.,Atriplex vesicaria
Heward and A.nummularia Lindl[外文期刊] 195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冯承浩.吴鸿 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期刊论文]-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2)
2. 刘卓妍.徐活.张进.朱小华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中广藿香醇含量[期刊论文]-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21(11)
3. 刘爱如.于宗渊.吕丽莉.隋在云.LIU Ai-ru.YU Zong-yuan.LU Li-li.SUI Zai-yun 广藿香挥发油对青蒿酯钠抗
伯氏疟原虫的增效作用和对抗青蒿酯钠伯氏疟原虫的逆转抗性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0,18(2)
4. 曹柳英.李劲平.梁瑞燕.王培训.周联.CAO Liuying.LI Jingping.LIANG Ruiyan.WANG Peixun.ZHOU Lian 不同
产地广藿香的RAPD分析[期刊论文]-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3)
5. 罗集鹏.郭晓玲.冯毅凡 不同采收期海南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分析[期刊论文]-中药材2002,25(1)
6. 黄月纯.魏刚.HUANG Yue-chun.WEI Gang 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藿香中百秋里醇的含量[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4)
7. 冯承浩.FENG Cheng-hao 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及挥发油的分布研究[期刊论文]-韶关学院学报2008,29(9)
8. 何建雄.魏刚.黄月纯.尹雪 广藿香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的应用及其GC验证[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8,33(3)
9. 杨念.曾宋君.吴坤林.陈之林.段俊.YANG Nian.ZENG Song-jun.WU Kun-lin.CHEN Zhi-lin.DUAN Jun 广藿香愈
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期刊论文]-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
10. 张英.陈瑶.张金超.杨梦甦.曹晖.肖培根.ZHANG Ying.CHEN Yao.ZHANG Jin-chao.YANG Meng-su.CAO Hui.
XIAO Pei-gen 广藿香ITS基因型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药学学报2007,42(1)
引证文献(2条)
1.冯承浩 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及挥发油的分布研究[期刊论文]-韶关学院学报 2008(9)
2.冯承浩.隋春花.吴鸿 广藿香挥发油的合成场所及储存部位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7(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204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