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三七不同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全 文 :中草115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1175·
三七不同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覃洁萍1,张广征2,张替祷H,卫锡锦2,张炜¨,刘 雯p
(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药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贵重中
药材,其主要成分有人参皂苷Rg,、Rb。及三七皂苷
R,等多种皂苷类成分,另含止血活性成分三七氨酸
及少量黄酮类成分[1]。在民问及历代医方本草和炮
制专著中记载有多种三七的炮制方法,如油炸法、蒸
制法等。传统中医及民间对三七均有“生撵熟补”之
说,即认为生三七有止血祛瘀、消肿活血、镇痛之效,
而熟三七则有补气补血、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之
功乜~4]。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多种药效学实验模型
研究证实,用蒸制法炮制的三七饮片具有较好的补
血强身作用,并通过药效学实验筛选出了具有最佳
补血强身作用的三七炮制工艺条件为105℃高温、
高压蒸制1.5h。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炮制工
艺的三七炮制品中人参皂苷Rg,、Rb,及三七皂苷
R。3种皂苷类成分,并对不同炮制方法对三七皂苷
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不同三七炮制饮
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和f|缶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仪器与试药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在线真空脱
气机(G一1322A)、高压四元梯度泵(G一1311A)、标
准自动进样器(G一1313A)、智能化柱温箱(G一
1316A)、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G一1314A)、二极管
阵列紫外检测器、Agilent1100series色谱工作站。
Millipore超纯水系统;LGl6一w型离心沉淀机(dk
京医用离心机厂)。
三七产自广西靖西县,经南宁市药材站陆善旦
副主任药师鉴定,并按传统炮制方法进行炮制[4]。人
参皂苷Rg,对照品(批号0703—200221)、三七皂苷
R。对照品(批号110745—200312)及人参皂苷Rb。对
照品(批号110704—200216)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甲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及色谱适用性试验:色谱柱:日本岛
津Shim—PackCLC一0DS(150mm×6.0mm);柱
温:25℃;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
rain;进样量:20肚L;流动相为乙腈(A)一水(B),采用
梯度洗脱,0~70rain,A—B(19:81),70~80min,
A—B(36:64)。理论塔板数以人参皂苷Rg,峰计不
少于8000。色谱图见图1。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不同方法炮制的三七药
材样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6~1g,精密称定;精密
加入甲醇25mL,称定质量,置80℃水浴上回流2
h,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
离心,微孔滤膜(o.45肛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混合对照品储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
恒重的人参皂苷Rg,、Rb。和三七皂苷R。对照品
10.29、8.14、2.10mg置lomL量瓶中,加甲醇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储备溶液。
2.4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储备
液2、3、5、7、10、15、18、20弘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
样测定。以进样量(x)对蜂面积的积分值(y)进行线
性回归,结果三七皂苷R,在0.4203.15弘g与其
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一295.6x一5.077,r一0.9999;人参皂苷Rgl在
2.06~18.5P-g与其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
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一338.2X+9.393,r一
0。9995;人参皂苷Rb,在1.63~16.3lug与其峰面
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
260.6X+5.963,r一0.9996。
2.5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份105℃蒸1.5h的三七
炮制品(批号E20040321)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
次,每次20肛L,进样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人参
,和三七皂苷R。峰面积的RSD分别为
1.3%、1.7%和1.4%。
2.6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105℃蒸1.5h的三七
炮制品(批号E20040321)供试品溶液,在0、3、7、
收稿日期:2005—10-20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322024—4A)
作者简介:覃洁萍(1962一),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
Tel:(0771)2219877E—mail:chinaqip6380@yahoo.com.ell
*广西中医学院中药专业研究生
万方数据
·1176·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
。D

1
。一
.Jl L
。. 1
60
3
E
。 一LL1
.. I
O 20 40 60 0
r,min
j
C
.川一L
1
L. 1
60
F ! j
l 。.j』 厶
L. J.
60
1一三七皂苷Rl2一人参皂苷Rgl3-人参皂苷Rbl
1一notoginsenosideRI 2-ginsenosideRgl3-ginsenosideRbl
图1 混合对照品(A)、三七生品(B)、油炸品(C)、黑豆汁蒸制7h炮制品(D)、常压蒸制4h炮制品(E)和105℃
高温高压蒸制1.5h的炮制品(F)的HPLC图谱
Fig.1HPLCChromatogramsofmixedreferencesubstance(A),rawP.notoginseng(B),deep—fry
processedP.notoginseng(C),P.notoginsengsteamedwithblackb anjuicefor7h(D),
P.notoginsengst amedfor4hundernormalpressure(E),andP.notoginseng
steamedfor1.5hat105℃underhightemperaturendhighpressure(F)
12、19、24h分别进样测定,结果人参皂苷Rg,、人参 苷R,、人参皂苷Rg。及Rb,3种皂苷类成分的质量
皂苷Rb,和三七皂苷R,峰面积的RSD分别为分数,结果见表1。
1.5%、2.2%和2.0%,表明供试品溶液常温下在24 表1样品测定结果(辟一3)
h可保持稳定。Table1 Resultsofsampledetermination(露一3)
2.7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105。C蒸1.5h的三七
炮制品(批号E20040321)6份,制备供试品溶液,测
定,结果三七皂苷R。、人参皂苷Rg。和人参皂苷Rb。
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22、15.53、17.90mg/g,
RSD分别为1.8%、1.5oA、2.3%。
2.8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三七
皂苷R。、人参皂苷Rg,及人参皂苷Rb。对照品
1.97、9.97、12.13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5mL,加
甲醇稀释至10mL,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备
用。精密称取已知三七皂苷R,、人参皂苷Rg。和人
参皂苷Rb。质量分数的三七炮制品(批号
E20040321)细粉适量,分别准确加入上述混合对照
品溶液2.5、3.0、3.5mL,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计
算回收率。结果得人参皂苷Rg,、人参皂苷Rb,和三
七皂苷R,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8.7%和
98.5%,RSD分别为2.4%、1.3%和2.6%(咒一9)。
2.9三七不同炮制品中主要皂苷类成分的测定:分
别取各种不同的三七炮制品样品粉末(过四号筛)适
量,精密称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供试品溶液
和稀释后的混合对照品溶液20肛L,注入高效液相
色谱仪,根据测得的相应峰面积计算样品中三七皂
2.10三七不同炮制品主要皂苷类成分的相对质量
分数对比:将以上各种不同三七炮制品中三七皂苷
R,、人参皂苷Rg。及Rb,3种皂苷类成分进行对比,
可见三七经炮制后各种皂苷类成分总体均有不同程
度降低,但其中人参皂苷Rg,及Rb,的量与三七皂
苷R,量相比,其相对质量分数却有不同程度提高;
对比相关药效学实验结果,可见三七经蒸制后补益
作用增加与炮制后人参皂苷Rg。及Rb。相对质量
分数的增加具有一定相关性,见表2。
3讨论
三七药材所含成分复杂,特别是其所含皂苷成
分结构相似,等度洗脱分离效果较差,故采用梯度洗
脱方式。经过多次实验摸索,确定采用乙腈一水系统,
梯度洗脱方式;在此色谱条件下,80rain内可使大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8期2006年8月·1177·
表2三七不同炮制品中主要皂苷类成分的
相对质■分数对比
Table2 Comparisonofrelativesaponinsindifferent
processedpro uctsofP.notoginseng
部分色谱峰得到基线分离,并且得到的色谱峰形较
好,结果较为稳定。
实验结果显示,经炮制后三七中主要皂苷类成
分三七皂苷R,、人参皂苷Rg。及Rb。的量均有不同
程度降低,但炮制后人参皂苷Rg。及Rb。相对质量
分数增加。其中高温高压蒸制(如105℃蒸制1.5h
及110℃蒸2h)或常压蒸制时间越长(如常压蒸制
8.5h),主要皂苷类成分的量降低越多;但用油炸或
黑豆汁蒸制的炮制法皂苷类成分的量降低相对较少。
将不同三七炮制品的HPLC图谱与未经炮制
的三七生品的HPLC图谱进行比较,可见油炸、黑
豆汁蒸制7h、常压蒸制4h的三七炮制品的HPLC
图谱多出了2个小峰;而105℃蒸制1.5h的三七
炮制品的HPLC图谱比三七生品的HPLC图谱多
出了3个小峰,其色谱图与其他炮制品的图谱相比
也有较大差别。这些成分的产生以及蒸制后皂苷类
成分的变化与药效学实验结果证实其具有最佳补血
强身作用,三七炮制条件及传统中医认为的三七“生
撵熟补”之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待进一步探讨。
References:
[1]LiuJH,WangX,CaiSQ,eta1.Analysisoftheconstituents
intheChinesedrugnotoginsengbyliquid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massspectrometry口].JChinPharmSci(中国
药学),2004,13(4):225—236.
[2]WuKY,ChenBE,ZhaoBT.PivotalTechnologyof
CultivatingCh eseMedicinalMaterials(中药材种养关键技
术丛书)[M].Nanjing:JiangsuSciencedTechnoLogy
PublishingHouse,2001.
[3]TianHY,QuXY,XiongPH.TheExperienceIntegrated
,DrProcessofChineSeEthicalHerb(中国民族药炮制集成)
[M].Beijing:ChineseAncientBooksPublishingHouse,
2000.
r4]YeDJ.ChineseMateriaMedicaProcessing(中药炮制学)
[M].Shanghai:ShanghaiScientificandTechnicalPublishers,
1 996.
正交设计优选罗布麻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杨志芳1’3,王维娜2,杨坤3,吴琳琳2,杨新波4,黄正明3+
(1.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850;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850;3.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
药学部,北京100039;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3)
罗布麻ApocynumvenetumL.为夹竹桃科植
物,又名红麻,是生长在盐碱沙荒地区的野生植物。
我国罗布麻的资源非常丰富,用罗布麻叶作茶饮及
药用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药典>>2005年版也有记
载:“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
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现代药理
学研究认为其可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感冒、气管
炎,对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为延年益
寿,养生之药口]。罗布麻叶中主要含有金丝桃苷、异
槲皮素、槲皮素一3—0一槐糖苷、芸香苷、槲皮素等黄酮
类成分[2],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本实
验进行了罗布麻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1仪器与试药
罗布麻叶购于北京绿野药业公司,经安徽天科
药物研究所王先荣教授鉴定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
叶A.venternL.的干燥叶,粉碎,备用。芦丁对照品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080—9705)。
试剂均为分析纯。
FA一20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UV一
340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752型紫外
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2方法与结果
2.1 因素及水平考察:根据罗布麻总黄酮的理化性
质,选择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乙醇
收稿日期:2005—12—08
作者简介:杨志芳(198l一),女,山西朔州怀仁县人,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及新药研发。
E—mail:yangzf710@126.com
*通讯作者黄正明Tel:(010)66933233E—mail:Huang—zhengming@sohu.tom
万方数据
三七不同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作者: 覃洁萍, 张广征, 张赟赟, 卫锡锦, 张炜, 刘雯
作者单位: 覃洁萍,张赟赟,张炜,刘雯(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张广征,卫锡锦(广西药物
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6,37(8)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4条)
1.Liu J H;Wang X;Cai S Q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ents in the Chinese drug notoginseng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y[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4(04)
2.Wu K Y;Chen B E;Zhao B T 中药材种养关键技术丛书 2001
3.钱中文 新理性精神文学论 2000
4.章毓晋 图像工程图像处理和分析 199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盖雪.刘波.Ge Xue.Liu Bo 熟三七炮制方法的改进[期刊论文]-齐鲁药事2005,24(5)
2. 柯金虎.孙玉琴.陈中坚.王朝梁.崔秀明 蒸制法炮制熟三七粉对皂苷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3,14(8)
3. 周家明.崔秀明.吴晶.李贵兵 三七颗粒饮片中总皂甙的含量测定[期刊论文]-人参研究2003,15(3)
4. 黄启程 中药炮制简述和真伪鉴别[期刊论文]-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14(1)
5. 林青.黄琳.肖晓丽.李楚源.王德勤.LIN Qing.HUANG Lin.XIAO Xiao-li.LI Chu-yuan.WANG De-qin 三七粉碎度
对复方丹参片皂苷类有效成分体外溶出的影响[期刊论文]-中成药2007,29(5)
6. 毛春芹.陆兔林.叶定江 HPLC法测定三七不同饮片中人参皂苷Rg1含量[期刊论文]-中成药2002,24(12)
7. 覃洁萍.张广征.张赟赟.卫锡锦.叶勇.冯旭 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用于蒸制熟三七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期刊论文]-中成药2006,28(10)
8. 王先友.杨浩.刘蕾.WANG Xian-you.YANG Hao.LIU Lei 生、熟三七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29(4)
9. 熊术道.尹丽慧.李景荣.韩义香.章圣辉.吴建波.李冠武.温博贵.XIONG Shu-Dao.YIN Li-Hui.LI Jing-Rong.
HAN Yi-Xiang.ZHANG Sheng-Hui.WU Jian-Bo.LI Guan-Wu.WEN Bo-Gui 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对Bcl-2、
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
10. 周家明.崔秀明.向昌万.刁勇 三七颗粒饮片提取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z1)

引证文献(2条)
1.鹿丽丽.萧伟.徐连明.徐忠坤.殷洪梅 不同粒径三七粉物理性质及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
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2)
2.杨星辰.俞培忠.许麦成.张伟 常用中药材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变化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南药学
2009(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6080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