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鹅不食草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全 文 :表 3 山东日照产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峰号 化学名称 峰号 化学名称
 1 环己酮 16 十九烷
2 3-环己烯-1-醇 17 十六酸甲酯
3 癸酸 18 二丁基邻苯二甲酸丁酯
4 5-戊基-1, 3-苯二醇 19 十六酸(棕榈酸)
5 十二烷酸 20 十六酸(棕榈酸)
6 十六烷 21 十六酸乙酯
7 十七烷 22 3-十二烯
8 三十六烷 23 9, 12-十八碳二烯酸
9 十四酸(肉豆蔻酸) 24 9, 12, 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
10 菲 25 9, 12-十八碳二烯酸
11 十八烷 26 9, 12, 15-十八碳三烯酸
12 二十五烷 27 亚油酸乙酯
13 6, 10, 14-三甲基-十五烷-2-酮 28 11, 14, 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
14 1-二十五烯 29 二十三烷
15 2-十七酮
表 4 山东平邑产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峰号 化学名称 峰号 化学名称
 1 环己酮 16 十八烷
2 癸酸 17 1-十六醇
3 丁酸 18 6, 10, 14-三甲基-十五烷-2-酮
4 十二烷酸 19 2-羟基苯甲酸己酯
5 十二烷 20 十七烷-2-酮
6 苯二甲酸 21 十九烷
7 2, 3-二甲基丁胺 22 十六酸甲酯
8 甲磺酸 23 十六酸(棕榈酸)
9 4-甲基-2, 7-辛二烯 24 十六酸乙酯
10 十七烷 25 9, 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
11 十四酸甲酯 26 9, 12, 15-十八碳三烯酸
12 二十五烷 27 植醇
13 十四酸(肉豆蔻酸) 28 9, 12-十八碳二烯酸
14 蒽 29 9, 12, 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
15 1-三十二醇 30 二十三烷( tr icosane)
表 5 南京产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峰号 化学名称 峰号 化学名称
 1 环己酮 13 2-甲基哌嗪
2 芳樟醇 14 橙花叔醇
3 己基环己烷 15 2-十三酮
4 -金合欢烯 16 5, 9, 13-十五烷三烯
5 毕澄茄油烯 17 十六酸甲酯
6 金合欢醇 18 苯甲酸丁酯
7 苯甲酸乙酯 19 十六酸(棕榈酸)
8 己二酸 20 锡各吉宁
9 1( 3H) -3-丁亚基异苯并呋喃酮 21 乙酰法呢(金合欢醇乙酸酯)
10 3, 7, 11-三甲基-十二烯-1-醇 22 3, 7, 11-三甲基-2, 6, 10-十二烷
11 十九烷 三烯-1-醇
12 3, 7, 11, 三甲基-2, 6, 10-十二烷 23 二十九烷
三烯-1-醇
材的质量与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 我
们要积极探求中药材质量和生境的相关性,寻找道
地药材的形成规律。
参考文献:
[ 1] 李昌爱,姚满生,郭宏滨 . 金银花产地和类型对其质量的影响
[ J] .中药材, 1993, 16( 5) : 5-6.
[2] 丁 济,李志和,龚秀珍 . 14 种金银花中异绿原酸、绿原酸的测
定比较[ J ] .中草药, 1981, 12( 1) 10-14.
[ 3] 吴无鎏,方洪钜 . 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J ] .化学学报,
1980, 38( 6) : 573-580.
[4] 吉 力,潘炯光,徐植灵 . 忍冬花挥发油的GC-M S分析[ J] .中
国中药杂志, 1990, 15( 11) : 40-42.
[5] 张 玲,彭广芳,于宗渊,等 . 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挥发油成分
比较研究[ J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4, 25( 3) : 184-187.
鹅不食草挥发油成分的 GC-MS分析
刘 杰1, 侯惠鸣2 ,屠万倩1
( 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4;  2. 河南省药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53)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 Centip eda
minima ( L . ) A . Br . et Ascher. 的干燥全草。具有
通鼻窍,止咳的功能,用于风寒头痛, 咳痰多,鼻塞流
涕等症[ 1]。鹅不食草中有甾醇类、愈创木内酯类、单
萜、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等。其
中挥发油成分包括庚醇-2、苯甲醇、顺式乙酸菊烯酯
等[ 2]。而国内早期对鹅不食草挥发油的研究仅报道
其中有棕榈酸(占 56% ) , -及 -蒎烯等 [ 3]。本文采用
GC-M S 联用技术,分析商品鹅不食草药材的挥发油
成分,结果发现与文献报道的鹅不食草的挥发油成
分有较大不同。
1 仪器与材料
日本岛津 GC17A -QP50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仪, CBP5石英毛细管柱( 25 m×0. 25 mm) ,鹅不食
草药材购自河南省药材公司, 经张留记副研究员鉴
定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 C. minima ( L. ) A. Br . et
Aschers.。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附录方法提取挥发油,得油率为 0. 1%。挥发油以氯
·78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 年第 33卷第 9期
 收稿日期: 2001-08-23作者简介:刘 杰( 1963-) ,男,副研究员,从事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制剂研究。T el: ( 0371) 6331718
仿为溶剂稀释 5倍,作为供试溶液。
2 方法与结果
2. 1 气相色谱条件:载气为氦( He) ,分流比 23∶1,
柱前压 97 kPa, 流速 28 mL/ min,进样口温度 260
℃,接口温度 280 ℃, 供试溶液进样量 1 L,程序升
温: 60 ℃( 1 min) 5℃/ min 200 ℃( 1 m in)
2. 2 质谱条件: 电离方式 EI,电离能量 70 eV, 倍增
电压1. 5 kV ,扫描质量范围 30~450 m / z, 扫描间隔
0. 5 s,扫描速度1 000 amu/ s。
3 结果与讨论
从总离子流图可见,分离得到49 个色谱峰, 归一
化法测得各峰的相对含量。利用Class-5000色谱软件
及NIST 质谱谱库进行检索,并结合图谱解析,对其中
44 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鉴定,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包
括桉油精( eucalyptol )、樟脑( campho r)、马鞭草烯醇
( verbenol )、反式乙酸菊稀酯( t rans-chry santhenyl
acetate)、香芹酚( carvacrol )、1, 2, 3, 6-四甲基双环
[2, 2, 2] -2, 5-环辛二烯( bicyclo2, 2, 2-octa-2, 5-di-
ene, 1, 2, 3, 6-tet ramethyl-)、异 石 竹 烯 ( iso-
caryophyllene )、石竹烯( caryophyllene)、香柠檬醇
( ber gamiol)、6, 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 3, 1, 1]庚烷
( bicycol 3, 1, 1 heptane, 6, 6-dimethyl-2-methy-
lene-)、里那醇乙酸酯( l inalool acetate)。其中以反式
乙酸菊稀酯的含量为最高, 达59. 06%。结果见表 1。
表 1 鹅不食草挥发油成分的 GC-MS分析结果
峰序号 化 合 物 相对含量(% ) 峰序号 化 合 物 相对含量( % )
  1 莰烯    0. 08 24 顺- 牛儿丙酮 0. 40
2 -蒎烯 0. 11 26 异长叶烯 0. 89
3 诺品烯 0. 24 28 烯 0. 27
4 4-异丙基甲苯 0. 11 29 荜澄茄烯 0. 43
5 -苎烯 0. 27 30 1, 2, 3, 6-四甲基双环[ 2, 2, 2] -2, 5-辛二烯 1. 45
6 桉油精 1. 53 33 -布藜烯 0. 71
7 -萜品烯 0. 13 34 异石竹烯 2. 38
8 -里哪醇 0. 91 35 -香柠檬烯 0. 16
9 壬醇 0. 11 36 表--檀香萜 0. 68
10 1-甲基-4-异丙基-2-环己烯醇 0. 11 37 -石竹烯 0. 73
12 樟脑 1. 75 38 -檀香萜 0. 25
13 3, 7-二甲基-1, 6-辛二烯-3-醇 0. 27 39 石竹烯 5. 19
14 1, 4-二甲基-5-异丙基环戊烯 0. 22 40 香柠檬醇 1. 87
15 马鞭草烯醇 2. 76 41 -雪松烯 0. 21
16 月桂烯 0. 32 42 1-甲基-4-[ 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 -环己烯 0. 32
17 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醇 0. 78 43 -荜澄茄油烯 0. 11
18 -萜品醇 0. 80 44 6, 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 3, 1, 1]庚烷 4. 41
19 4-甲基-2-丙烯基苯酚 0. 38 45 里那醇乙酸酯 2. 20
20 顺-香叶醇 0. 42 46 1-甲基-2, 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 0. 22
21 反-乙酸菊烯酯 59. 06 47 烯醇 0. 56
22 邻异丙基苯酚 0. 44 48 红没药醇 0. 22
23 香芹酚 4. 22 49 4-甲基-1-异丙基双环[ 3, 1, 0]环己烷-3-醇 0. 21
  本文结果与文献[ 2]所记载的差别可能主要是由
于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而造成。而文献 [ 3]所记载的
鹅不食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棕榈酸,在本研究中未
发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S ] . 2000年版 . 一部 .
[2] 郑虎占,董泽宏,佘 靖 . 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第六卷) [ M ] .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 中药志(第四册)
[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中草药》杂志被确认为允许刊载处方药广告的第一批医药专业媒体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通知,《中草药》杂志作为第
一批医药专业媒体,允许发布“粉针剂、大输液类和已经正式发文明确, 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
购买和使用的品种以及抗生素类的处方药”的广告。
《中 草 药》杂 志 欢 迎 制 药 企 业 来 函 来 电 刊 登 广 告!
电话: ( 022) 27474913 23006821  传真: 23006821  联系人:陈常青
·78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 年第 33卷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