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丹参素研究进展



全 文 :丹参素研究进展
周茂金 1, 2 ,苏美英 3 ,刘昌孝1

( 1. 天津药物研究院 药代动力学研究室 ,天津  300193;  2. 沈阳药科大学 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16;  3.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
燥根 ,是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的比较深入的一种中草药。从 20
世纪 30年代起人们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即开始进行研究 ,已
阐明结构的成分近 50种。研究表明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主要
为丹参酮型的二萜类化合物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酚性芳香酸
类化合物 ,多含有苯丙烷结构 ,以及该类酸缩合形成的多酚
芳酸。 从丹参中分离得到的脂溶性成分主要有异丹参酮Ⅰ 、
异丹参酮Ⅱ A、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 A、左旋
二氢丹参酮Ⅰ 等 ,其中隐丹参酮的抑菌活性最强 ,且含量较
高 ,因此是总丹参酮中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从丹参中分离
得到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参素 (丹参酸甲 )、丹参酸乙、丹
参酸丙、原二茶醛、丹酚酸 A、丹酚酸 C和迷迭香酸等。 其中
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药效成分。本
文就丹参素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为丹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
依据。
1 丹参素的性质
  丹参素 ( dansh ensu)是 1980年从丹参中分离出的一种
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 ,又名 D(+ ) -β -( 3, 4-二羟基苯基 )乳
酸。白色长针状结晶 ,分子式为 C9H10O5 ,熔点 84℃~ 86℃ ,
在乙醇中测不出旋光度 , FeCl3反应呈黄绿色。 红外光谱
( KCl, cm-1 )显示 COO H ( 1 732, 2 750~ 2 550)和 O H
( 3 450~ 3 150)的存在。 核磁共振谱 ( CD3 )2 Coδ: 2. 86( 2H,
八重峰 ) , 4. 30( 1H,四重峰 ) ; 6. 60( 1H,双峰 , J= 7 Hz) , 6. 80
( 1H,单峰 ) ,分别显示典型的 ABX型 ( A r-CH2-CH-CO)和 3
个芳香质子的存在。 13C核磁共振δ143. 3表示两个羟基互为
邻位 ,其质谱裂解为典型的α开裂。
2 提取与分离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有多种提取方法 ,如传统水煎法、乙
醇回流法、动态湿浸法、超声波法和渗漉法等。以丹参素为指
标成分 ,用 HPLC测定总提取量 ,结果表明传统水煎法丹参
素总提取量最高 ,最佳提取条件为 12倍量水 ,煎煮两次 ,每
次 1. 5 h [1 ]。
目前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是水提醇
沉法 ,这也是目前制作丹参注射液及口服液的主要提取方
法。 凌海燕等 [2]用乙醚萃取丹参注射液 ,乙醚层浓缩析出原
儿茶醛 ;水层用饱和食盐水盐析 ,过滤盐析物 ,滤液放置得到
的白色沉淀物在水中重结晶得丹参素。
3 含量测定
  丹参素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
光度法、 HPLC法等。 HPLC法具有分析精度高、测量结果准
确、方法简便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是目前测定丹参素含量最
常用的方法之一。 代彩芹等 [3]报道 ,用反相 HPLC法 ,以甲
醇-0. 4%醋酸 ( 5∶ 95)作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81 nm。 结果
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71% , RSD为 0. 96%。 王杰民
等 [4 ]采用以甲醇和 0. 25%醋酸溶液分别为流动相 A和 B的
梯度洗脱技术 , YWGG18 H37色谱柱 , 280 nm检测波长以及对
羟基苯甲酸为内标。 结果线性关系良好 ,丹参素的回收率为
( 104. 0± 1. 7)%。戴忠等建立了反相 HPLC法测定丹参粉针
剂中丹参素及原儿茶醛的含量的方法 ,采用 YW GC18柱 ,以
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 ,水 -甲醇 -二甲基甲酰胺 -冰醋酸 ( 90∶
4∶ 4∶ 2)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81 nm ,测得丹参素的线性范
围为 1~ 4μg ( r= 0. 999 7) ,平均回收率为 99. 1% , RSD为
1. 5%。 李正国等 [5]采用 Nu-cleo sil-C18反相色谱柱 ,以水 -甲
醇 -冰醋酸 ( 94∶ 4∶ 0. 6)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78 nm,外标
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含量。
4 药理作用
4. 1 对心肌的作用:丹参素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
病程的作用 ,同时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张
力等报道丹参素为超氧阴离子 ( O÷2 )清除剂 ,从而推测其可
保护心肌线粒体免受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物的损伤。
苏晓华等 [6]研究表明 ,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线粒体 ADP/O ,
RCR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具有保护作用 ,提示丹参素为良好
的· OH清除剂 ,并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具有保护作用。
4. 2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 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
板的聚集 ,并明显增加血小板膜的流动性 ,提示其对冠心病
有效。史举彤等 [7 ]报道 ,丹参素可提高红细胞的负电荷 ,使彼
此不易聚集 ;降低全血粘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 ,缴活纤溶酶系
统 ;增加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 ,减少红细胞的破坏。大剂量丹
参素可增加血管脆性 ,这可能与丹参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
促进纤维降解功能有关。
4. 3 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丹参素阻止钙离子内流 ,显
著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 E2 ( DGE2 )及血栓
丸 B2 ( TXB2 )。 能分别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泌 TNFα, IL-1,
IL-6及 IL-8。另据王文俊等 [8]报道 ,丹参素能显著抑制由内
毒素诱导的上述因子的大量分泌 (P < 0. 05) ,具有抗炎及增
强机体免疫作用。
· 附 2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rugs 第 34卷第 10期 2003年 10月        
收稿日期: 2002-11-13作者简介:周茂金 ( 1966— ) ,男 ,博士生 ,副主任药师 ,主要从事药物代谢及药动学研究工作。
4. 4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作用 :孙锡铭等 [9 ]报道 ,丹参
素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还具有抗脂质蛋白氧化作
用 ,因此具有保护血管屏障 ,防止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 王南等 [10]研究表明丹参素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氧
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 LDL )具有抑制作用。
5 药动学与药物代谢
5. 1 药动学: 洪馨等 [11 ]采用 HPLC测定了血清中丹参素的
浓度 ,检测波长为 279 nm ,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 ,丹参素的
血药浓度在 0. 5~ 16 mg /mL 内线性关系良好 ( r2 =
0. 998 8) ,方法回收率为 93. 1~ 101. 7%。丹参素在大鼠体内
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说明丹参素在体内主要以消
除为主 ,属慢消除过程 ,由于药物吸收进入血流后分布到组
织或消除到体外 ,如果消除速度较慢 ,故药物在体内的作用
时间较长。 赵福芹等 [12 ]利用 HPLC对丹参中药制剂中的丹
参素在家兔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含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丹参素在家兔肾、肝、肺、心、脑、脾组织中均有分布。 高华
等 [13]取家兔 5只 ,按 5 mg /kg快速耳缘 iv益脉灵 ,分别于不
同时间采血 ,测定血浆浓度。 丹参素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
单室模型。 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A为 0. 025μg /mL、 K为 0.
058 min-1 , T1 /2为 12. 03 min。通过本实验可知 ,丹参素在体内
代谢较快 , 240 min后已测不到丹参素。
5. 2 药物代谢: 王宁生等 [14]报道 ,健康志愿者口服复方丹
参滴丸后 ,采用 LC-M S联用技术 ,与健康志愿者空白血清
及已知的丹参水溶性相关成分对照 ,研究了丹参水溶性相关
成分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 ,在 (+ /- ) ESI-M S
全扫描一级质谱条件下 ,测得血清中一些相关成分的准分子
离子峰 ,其中 m /z 197, 137, 493, 167分别与对照品丹参
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A和香草酸的质荷比相符。 m /z 277,
313有可能为丹参素的硫酸结合物及原儿茶醛葡萄糖醛酸
结合物。
6 结语
  丹参素作为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 ,具有抑
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张冠脉、改善心脏功能、抗动脉粥样
硬化、抗氧化损伤和降血脂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病的
治疗 ,具有疗效高、作用迅速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提取分
离、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 ,
但其药物代谢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根据其化学结构可知 ,
丹参素结构中含有醇羟基和酚羟基 ,绝对构型为 D型 ,丹参
素在体内是否发生构型转化 (D→ L型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
究。 根据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一般规律 ,醇羟基和酚羟基均可
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 ,这些结合物仅用一级质谱分析是
不够的 ,必须用多级质谱 ( MSn )和核磁共振技术 ( NM R)进
一步确认。
References:
[1 ]  Ling H Y, Lu X Z, Zhao Y L, et al . Th e surv ey on th e re-
search of w ater-soluble components of Salvia mi lt ior rhiza
Bung e [ J] . N at P rod Res Dev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1999, 11( 1): 75-81.
[ 2]  Dai C Q, Yuan J. Determination of Dansh en su in com pound
Dansh en inject ion by HPLC [ J] . Pharm J Ch in PL A (解放
军药学学报 ) , 2000, 16( 5): 277-288.
[3 ]  Wang J M, He HM , Zhu Y B, et al . Determinat ion of Dan-
sh ensu and p rotocate ch uald eh yd e in Salvia mi lt ior rhiza
Bung e by RP-HPLC [J ]. Acta Acad Med Shanghai (上海医
科大学学报 ) , 1991, 18( 1): 27-31.
[ 4]  Chen Z Q, Zhong K J. Determination of Dansh ensu in Wei-
ning Chongji by HPLC [ J]. Chin J Mod Appl Pharm (中国
现代应用药学 ) , 1999, 16(1): 52-53.
[ 5 ]  Su X H, Liang D Q, Wang X M, et al . The ef fect of Dan-
shensu ( DS-182) of th e inju ry of oxygen f ree radicals in my-
ocardial mi tochond ria f rom rat myocardium [ J ]. Ch in J Path
Oph ysiol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 1992, 8( 2): 122-124.
[6 ]  Shi J T, Yang W H, Ch ang C Q, et al . Effect s of Salvia
mil t ior rhiza on blood cell du ring bypass [ J] . Acta Acad Med
Shandong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 , 1991, 29( 3): 237-239.
[7 ]  Zhang L X, Wang M , Qian Y, et al . Ph armacological reg u-
lation of PGE2 and TXB2 product by rat peri ton eal
macroph ayes [ J] . Pharmacol Cl in Chin Ma ter Med (中药药
理与临床 ) , 1990, 6( 4): 31-34.
[8 ]  Wang W J, Wu X Z, Yao Z, et al . Th e inf luence of emodin
and Dansh ensu on mon ocyte s s ecretion of inf lammato ry cy-
tokines [ J] . Ch in J Immunol (中国免疫学杂志 ) , 1995, 11
( 6): 370-372.
[9 ]  Sun X M, Cai H J, Song S Y, et al . Studies on new pharma-
cological action of an ext ract f rom Dansh en [ J] . Chin Tradi t
Herb Drugs (中草药 ) , 1991, 22( 1): 20-23.
[ 10] Wang N, Cai H J, Zh u Y, et al . Inhibiti on of bovin e smooth
m uscle cell-mediat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 by
Salvia mil tiorrh iza [ J] . Acta Acad Med Nanj ing (南京医科
大学学报 ) , 1994, 14( 4): 529-531.
[11 ]  Hong X, Mi S Q, Wang N S. S tudy on pharmacokinetics of
Danshensu in Compound Dan shen Diw an [ J ]. Tradi t Chin
Drug Res Cl in Pharmacol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 2000, 11
( 5): 286-288.
[12 ]  Zhao F Q, Wang A L, Wang L. Th e dist ribu tion of Dan-
sh ensu in rabbit [ J ]. Chin Pharm J (中国药学杂志 ) , 1994,
29( 5): 291-293.
[ 13 ]  Gao H, Liu C Y, Lin Y. Study on ph armacokinetics of Yi-
mailing injection in rabbi t [ J] . Chin J Trad it Med Sci Tech-
nol (中国中医药科技 ) , 1995, 2( 3): 28-29.
[14 ]  Wang N S, Mi S Q, Hong X,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serum
Danshen componen ts in Compound Danshen Diwan by LC /
M S [ J ]. Tradit Chin Drug Res Clin Pharmacol (中药新药与
临床药理 ) , 2000, 11( 3): 141-14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0期 2003年 10月      · 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