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扯根菜的研究进展



全 文 :饮片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减压温浸> 减压冷浸 > 加
压冷浸 > 传统浸润。 由此可见 ,减压温浸是最佳浸润软化
方法。
5 结语
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筛选出既节省时间、能源又符合传
统的质量标准 ,更好地保证药性及有效成分发挥其作用的炮
制工艺 ,为达到炮制科学化、合理化、操作现代化提出佐证 ,
同时对炮制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今后如何更
好地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摸索出更好的中药炮制方法 ,使药物
发挥最大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余南才 ,孙翠华 . 马钱子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及元素含量的研
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2): 85-87.
[2 ] 丁安伟 ,戎加红 . 小蓟炭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 J ]. 中草
药 , 1995, 26( 7): 351-353.
[ 3 ] 刘美丽 ,白 玫 ,白荣枝 ,等 . 地黄的炮制研究 [ J ] . 中草药 ,
1995, 26( 1): 13-14.
[ 4 ] 王静竹 ,闫汝南 ,关 莹 ,等 . HPLC法测定黄芪炮制品中黄
芪甲苷含量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2): 84-85.
扯根菜的研究进展
何述敏 ,李 敏 ,吴 众 ,倪 平 ,朱万林

(四川郎中药业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16)
  扯根菜俗名赶黄草 ,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史载于明代《救
荒本草》 ,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
方制剂十三册》附录。性平、味苦、微辛 ,为苗族民间草药。具
有清热、利湿、解毒 [1, 2 ]、活血、平肝、健脾等作用 ,广泛用于治
疗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
1 植物分布与栽培
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仅此一种。野生少量分布于我国
乌蒙山区的田间、水边 ,现大量种植于四川省石蔺县境内。扯
根菜历来为野生植物 ,近年来由四川郎中药业独家研究 ,逐
渐驯化变为家种。 本专利正在申请中。
2 化学成分
扯根菜的化学成分 [3]有没食子酸 ( gullic acid) ,槲皮素
( quercetin) ,槲皮素 -3-O-α-L -吡喃李糖苷 ( quercetin-3-O-α-
L-rhiamnoside)、乔松素 -7-β-O-D-吡喃葡萄糖苷 ( pinocem-
birn-7-O -β -D-g luco side)、 2-6二羟基苯乙酮 4-O-β -D-吡喃葡
萄糖 ( 2-6-dihydro xyacetophenon-4-O-β -D-g lucoside )、 β -谷
甾醇 (β-sito st ero l) 以及两个具有二氢黄酮骨架的化合物。
3 药理作用
扯根菜的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以扯根菜单味药为原料
提取而成的肝苏颗粒的药理作用。
3. 1 肝苏颗粒对 CCl4造成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肝苏颗粒
4. 4 g /kg对大鼠 CCl4肝损伤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 ,对
CCl4中毒小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 [4]就是通过
增加 PGE2的产生 ,抑制 INF-α的大量分泌 ,使肝细胞损伤
明显减轻。
3. 2 肝苏颗粒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肝苏颗粒 4. 4 g /kg
十二指肠给药后 30 min能非常明显增加胆汁的分泌量 ,且
作用强度大于阳性对照组去氧胆酸钠。
3. 3 肝苏颗粒浸膏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肝苏
颗粒浸膏粉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明显。 方法: 采用
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 ,用肝苏颗粒口服治疗 4周 ,停
药观察 1周 ,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 DHBVDN A, DHBs Ag
及血清转氨酶 ,肝组织 HE染色病理。 结果显示肝苏各剂量
组用药后能使血清中 DHBVDNA滴度总体水平显著降低
或极显著降低 (P < 0. 05或 P < 0. 01)。停药 1周后 ,小剂
量组血清 DHBV DNA有明显回升 ,而大剂量组病毒 DNA
无明显 “反跳” ,用药前后血清 DHBsAg的 A值 ( 490 mm )
的变化与 DNA滴度改变相似。说明该药在体内有抗病毒作
用 ,且抗病毒效果与药物剂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若要达到
较满意的抗病毒效果应大剂量长期服药。
4 临床应用
目前扯根菜的临床作用主要体现于以扯根菜单味药为
原料提取而成的肝苏颗粒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扯根菜在临
床上很少以单味药入汤药。
4. 1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赵洪涛等论述了以肝苏颗粒
为治疗组以乙肝宁冲剂为对照组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92例
的临床观察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78% ,明
显优于对照组 ,肝苏颗粒治疗组的 ALT和 BIL治疗前后对
比有明显改善作用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改善。 徐
德先等 [5]在常规西药护肝药物的基础上加服肝苏颗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结果显示:治疗组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有
明显改善作用 ,对肝功能 ( ALT、 AST、 TBILC)恢复有显著
作用。 肝苏颗粒对 HBeAg有一定的转阴作用 ,转阴率为
23. 4%。唐荣珍 [6 ]以肝苏颗粒为治疗组以甘利欣为对照组治
疗慢性乙型肝炎。 结果治疗组降转氨酶有效率为 87. 5% ~
90. 62% ,退黄有效率为 75% ,与对照组 90. 90% ~ 93. 95% ,
75. 75% 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 ,但治疗组缓解腹胀的有效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2年第 33卷第 6期      · 附 5·
收稿日期: 2001-11-01
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肝苏组有效率为 84% ,甘利欣组为
69. 56% ,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4. 2 治疗肝纤维化:张健等选用 HA、 HPCⅢ 作为临床诊断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 SIL项前后比
较下降明显 , CD4 /CD8比值治疗后上升。 两组对比 P <
0. 05,而对照组无差异 (P> 0. 05)。 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 ,Ⅲ型胶原治疗后有差异。 故认为扯根菜在改善肝
功能、调节免疫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作用。
4. 3 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目前 ,结核病的发病率有
所上升。 联合用药是抗结核治疗的主要原则 ,常用的抗结核
病药物以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的损害最常见。 因此抗结
核治疗过程中常因药物性肝炎而中断。解郑良等观察了病人
在强化期给予肝苏颗粒口服。 结果无一例出现肝功能异常。
表明肝苏颗粒在结核强化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5 展望
目前 ,对扯根菜的研究较少 ,且深度远远不够。 因此 ,应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 ,制定扯根菜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GAP)
和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 SO P) ,为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
原料 ,为扯根菜产品挤身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理论和物质基
础。 随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 ,扯根菜药用保健品的
开发研制也日益受到重视。由扯根菜开发研制出的保健食品
“醒神胶囊”也全面上市 ,其醒酒护肝作用已得到公认。 目前
郎中药业正积极与德国爱尔兰根大学合作 ,对扯根菜的化学
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力
争使扯根菜的制剂能早日进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 . 下册 . 北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1.
[2 ] 四川中药志协作编写组 . 四川中药志 [ M ] .第一卷 . 四川:四
川人民出版社 , 1980.
[ 3 ] 陈光英 ,袁 艺 ,艾克蕙 ,等 . 新药肝苏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
成药 , 1998, 20 ( 11): 40-42.
[ 4] 王海燕 ,胡 涛 ,高美华 ,等 . INF-α、 PGE2在急性肝损伤中的
作用及肝苏冲剂的保肝作用 [ J]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1999, 9
( 8): 10.
[ 5 ] 徐德先 .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28例的疗效观察 [ J ].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 2000, 31 ( 12) . 4926.
[6 ] 唐荣珍 .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J ]. 中西医结
合肝病杂志 , 2001, 11 ( 3): 225-226.
《新编中药志》评介
桑国卫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 ,北京  100050)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研究员主编的《新编中药志》 ,
总观其内容可谓“浩若瀚海” ,资料的收集、分析、撰写均强调
和突出了一个“新”字。 本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均强 ,它是对
国内外现代中药研究成果的汇总与总结 ,是集国内外研究成
果的一部高水平佳作 ,是一代药学工作者在整理发扬中药宝
贵遗产 ,推动中药现代化以及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面 ,
对我们国家的一大贡献。
众所周知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药典即 1953年版《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 531种药品几乎没有中药。 肖培
根院士等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志》中收载的 500多种常用中
药材曾成为 1963年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主要
参考书 ,尤其是书中药材的基源、产地、药材特征等是其收录
的主要依据。同样 20世纪 80年代出版的第二版《中药志》也
为 1977年版、 1985年版和 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的编写与提高工作做出了贡献。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国际范围内中医药日益受到
重视 ,国内外都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正致力于中药学的研究。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特别是我国加入了 W TO后 ,中医药走
向世界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反映我国中药学研
究现代水平的《新编中药志》的出版 ,顺应了现实的需要 ,赶
上了时代前进和近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 ,很及
时 ,很必要。 这次重新编写修订而成的《新编中药志》 ,资料
全、文献新 ,收藏的内容包括历史、原植物、采制、药材及产
销、化学成分、药材鉴别、性味功效、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和
附注等 9项。每个品种参考文献多数查阅到 2000年 ,个别甚
至包括了 2001年的资料。 药材鉴别项突出增加了理化鉴别
和 T LC鉴别。包括图谱、 TLC条件及文献 ,尤其收入了大量
HPLC及气相色谱分析的最新研究结果 ,可望对于实际鉴别
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未收载的常用
中药或地区习惯用药、同名异物、异名同物、个别地区误用的
品种和伪品等 ,也依据其重要性与常用程度 ,分别对其植物
形态、药材鉴别特点、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作用等分别作了
详尽介绍。
《新编中药志》保持了与 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一部的一致性 ,收藏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对药典的注解 ,它
也可作为 2005年版药典编写的重要参考书 ,更是进行中药
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参考书。 这部由肖培根院士主编的
《新编中药志》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亦必将
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此衷心祝贺肖培根院士和全体作者
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同时亦感谢作者们通过辛勤劳动对我国
中药现代化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 附 6·       中草药  Ch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