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atus and advance in study on substance basis of Chinese compound prescription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全 文 :·中药现代化论坛·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赵建荣 ,李晓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北京  100034)
摘 要: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 ,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
清楚。 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 ,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
十分重要。 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
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活性成分 ;含药血清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11 0963 04
Status and advance in study on substance basis of Chinese compound prescription
ZHAO Jian-rong , LI Xiao-mei
( Renal Div ision of Depar tment of M edicine , First Hospita l and Institute of Nephro lo gy ,
Peking Univ ersity, Beijing 100034, China )
Abstract: Chinese compound priscriptions o f tradi tional herbs a re w idely used in the alter nativ e thera-
py fo r all kinds of diseases. It remains unclear how the compounds in dif ferent herbs interact each other
and which exacting mechanism can complain thei r effects. The components and pha rmacolo gical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herbs are no t due to the simple mix ture of sing le herb s. The substance basis
resea rch of combina tion herbs is one o f the impo rtant issue fo r understanding their pha rmaco logical mecha-
nism. Here the recent prog ress on the substance basis research o f combination Chinese t radi tional herbs is
review ed, including the combinative effects and quantity-ra tio relation study, herbs-serum study , chemical
compounds research,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applica tion fo re-
g round o f Chinese compound priscription.
Key words: Chinese compound prescription; activ e consti tuents; herb-serum
  祖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以辨证
施治为发展宗旨 ,以其天地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及阴
阳五行、脏腑气血、卫气阴血等辨证理论 ,促进了中
药方剂学的发展。几千年来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
实践中总结了完整的遣药组方理论 ,中药复方在多
种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
人类日益回归自然的今天 ,中药复方已成为人们研
究和开发的热点。
由于中药复方大多应用植物药为其药源 ,药物
成分复杂 ,药效和副作用受到药物产地、季节、炮制
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都受
到一定限制。随着现代医药学理论的不断进展 ,人们
一直试图探索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及其物质基础。
在以往的工作中 ,一方面 ,人们根据已知的中药复方
临床疗效试图深入了解其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分子
作用机制 ,期望发现其疗效作用的生物学环节 ;另一
方面 ,通过分析比较中药复方中单味中药或其中不
同成分的药理作用 ,试图找到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
然而 ,迄今为止上述两方面的研究均未出现重大突
破。其主要难点在于:复方剂型不稳定 ,成分复杂 ,缺
乏定性定量标准 ,药效重现性有时较差 ,研究结果难
以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确切作用机制及其配伍规
律 ,尤其难以深入进行细胞与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
此外 ,众多研究已经证实 ,中药复方的疗效往往明显
·96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收稿日期: 2003-03-31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基金和中华医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赵建荣 ( 1970- ) ,女 ,内蒙古人 , 1997年获内蒙古医学院药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现攻读北京大学肾脏内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复方治疗肾脏病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Tel: ( 010) 66171122-2372
* 通讯作者  Tel: ( 010) 66171122-2388  E-mai l: renalbmu@ public. bta. net. cn
优于单味药物和单一成分。 如果脱离中医药理论的
指导 ,仅以寻找单味药中有效成分为着眼点去提取、
分离中药内化学纯的有效成分 ,则失去了中药复方
药物之间配伍及相互作用的特色和药理学意义。近
年来 ,中医药及现代医学工作者为解决上述问题进
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并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
现仅就有关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
中药复方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根据具体
病证运用辩证论治及方剂配伍原则而组成 ,贯穿着
中医思想特色。中药复方的组成往往是一个有层次
和结构的有机整体 ,其疗效是复方中各成分的综合
效果 ,其药物化学成分也不是单味药物化学成分的
简单相加。中药复方中的单体成分可以是强效的 ,也
可以是弱效的 ,既不能简单认为主要药味的主要成
分即为复方的有效成分 ,也不能机械地应用西药的
尺度来衡量中药单体成分的活性。两个以上中药组
方后 ,往往产生一种或几种原来单药所不具备的效
能 ,这正是中药复方治疗达到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
此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研究也应以对其不同化学
成分的组合、量比和相互作用研究为特色 ,尤其应注
重对综合效应的有效物质组群进行研究。
2 中药复方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的研究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中药复方是根据药物的升
降沉浮、归经及君臣佐使的配合 ,讲究各味中药间的
量比关系 ,最终达到组合效应。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
分析 ,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实际上即指药物化学成
分之间的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 物理效应是指药物
化学成分的电子之间互相影响 ,使药物化学分子的
极性和磁性发生变化 ,甚至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从
而诱导各种化学反应产生。此外 ,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还影响药物化学成分的物理性质 ,如溶解降低产生
沉淀、吸附作用使颜色发生改变、小分子溶入大分子
或排挤大分子与其他分子的作用等。目前 ,对中药复
方物理效应的研究还较少 ,但有限的研究仍提供了
一些有益的信息。例如 ,有人利用溶出度、红外光谱、
飞行时间质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生脉散及
麦冬、五味子、党参的单煎、合煎液中溶出各味组份
的变化和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
几个单方共煎可以产生协同溶出效应 ,亦可抑制某
些组份的溶出 ,还发现合煎液中有新物质生成 ;对单
煎、合煎液的溶出物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 ,
在合煎液中溶出物中有空泡结构存在 ,说明溶出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使它们形成复杂的聚集态结构 ,
而单煎液则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结构。这一方面证明
麦冬、党参、五味子的溶出物有分子间相互作用 ,另
一方面也意味着复方中的各味中药间的相互作用可
导致溶出物的增溶或减溶 [1 ]。 化学效应则主要是指
药物化学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新物质 ,新物
质的产生在药效中可能承担主要角色 ,这方面的研
究目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不能脱离对复方量比
关系的探讨。应用现代药理分析方法从中药复方量
比关系中找出规律 ,可使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更具
定量化、标准化的特征。
中药复方量比关系具有严格的原则性 ,又有极
大的灵活性。它受到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阴阳
学说以及证群变化的影响。如有学者采用反相高效
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芪与当归中阿魏
酸的煎出率 ,结果发现黄芪与当归的质量量比为
5∶ 1时阿魏酸的煎出率最高 [2 ] ,并可促进脾虚小鼠
红系造血祖细胞增生 ,增加溶菌酶含量 ,使 MΥ活
性增加 , CIC水平下降 ;而其他剂量配伍的黄芪当归
对溶菌酶含量、 MΥ活性无显著影响。尽管现代药理
研究为量比关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可行
性 ,但由于多种药物组合而成的中药复方中量比关
系可能十分复杂 ,难以直接得出具有普遍规律的结
论 ,有关文献报道也极少。然而 ,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有可能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例如:中药复方治疗的
物质基础配伍规律 ,君臣佐使在复方中的含义以及
中药的归经与作用靶点的关系等。 因此 ,近年来 ,中
医药工作者开始寻求与数学工作者和生物信息学工
作者的跨学科结合研究 ,正在力图从研究方法中找
到新的突破口。
3 中药复方含药血清的研究
中药复方多数是通过口服起效的。 由于发挥药
效的直接化学成分与口服前复方化学成分相比很可
能有重大变化 ,因此 ,研究中药复方的体外药效学可
能为了解其确切的物质基础提供间接的、十分重要
的信息。 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已为探讨中药细
胞生物学效应提供了可能。在体外进行药效学实验
时 ,如果采用中药粗制剂直接加入离体反应体系中 ,
存在许多方法学上的问题 ,可能会因为药物的杂质
或理化特性复杂而影响细胞的培养环境 ,干扰实验
结果 ,致使试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为解决上述问
题 ,日本学者发现了血清药理学方法 ,即先给实验对
象服用中药 ,经适当时间后取血分离血清 ,用含药血
清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 ,分析复方成分变化的效应
·96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改变 ,可使复方配伍研究大大简化 ,并且可以减少试
验的干扰因素。这种方法作为药效试验方法得到了
广泛作用 ,但收集足够量含药血清 ,从中分离鉴定药
物化学成分 ,并非易事。已有学者分别用二维、三维
HPLC和液质联用仪等 ,定性定量分析了甘草芍药
(附子 )汤、川芎复方等服用后血中的甘草次酸、大黄
酸、阿魏酸等成分及其药动学 [3 ]。
要明确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 ,应该对血清
中所含复方化学成分进行进一步分析、鉴定 ,把得到
的化学成分与复方全方再次进行药效学比较 ,就有
可能揭示产生复方药效的化学成分。 考察该化学成
分 (可能是一种或多种 ,也可能是一类或多类 )与口
服前的复方化学成分之间的联系 ,就可能推断出中
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推断是否正确 ,可以通过药
效学实验进行反复检验与修正。目前 ,尽管还有许多
技术与理论问题尚待解决 ,但研究中药复方含药血
清的药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仍不失为对其药效
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
4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的总
和 ,各单味药经配伍产生化学成分的变化 ,各成分保
持适宜的浓度范围和比例而发挥作用。对复方化学
成分的研究有可能从本质上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
础 ,发掘中药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复方制剂过
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可为优化处方、制定科学
的制剂工艺、提高制剂质量提供依据。因此 ,化学成
分的研究在中药复方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认
为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内容主要应解决以下
两方面问题: 其一 ,复方配伍中是否有新成分产生 ,
是否由此而发挥疗效 ;其二 ,复方配伍中各成分含量
的变化规律 ,是否由于各成分的协同作用产生疗效。
目前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4. 1 系统分离法 [ 4]:即系统分离中药复方中各成
分 ,通过比较各药分煎液与合煎液的成分 ,确定是否
有新化合物产生 ,再以定量方法研究配伍前后各化
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从而找出各成分间的相互比例
和各自的浓度范围。
4. 2 三元论结构分析法 [ 5]:即首先将中药复方视为
一个整体 ,同单味药一样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 ,然后
按化合物极性大小将其分为大、中、小极性 3个部
位 ,每部位又分成酸性、碱性、中性 3类物质 ,并对每
类物质都设计常规提取、分离溶剂和薄层色谱的鉴
别方法 ,从而可系统快速地确定复方中所含化学成
分的种类。其中先水煎煮 ,滤液浓缩至体积比为 1∶
1或 1∶ 2后 ,分别用氯仿、醋酸乙酸、正丁醇萃取的
方法最适用于经典传统方剂有效部位的筛选。
4. 3 化合物群分离法 [ 6]:即将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
体 ,采用现代分离手段 ,将其分离为性质相似的化合
物群 (如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或多糖类 ) ,这些
化合物群分别代表了复方中所有药物含某类化合物
的总和 ,进一步采用现代分离方法提取有效部分、进
行指纹图谱定性、指标成分定量 ,并将有效部分与药
效学研究相结合 ,就可能确定化合物群的有效部分
中的化学成分。 有学者结合化学分离和药理方法对
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的泻下作用物
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药理研究结果显示:三方均明
显增加小鼠大肠湿重 ,其泻下作用强度与所含大黄
成正比 ,小承气汤效价最高 ;其拆方研究表明 ,影响
泻下作用的最显著因素为大黄 ,次显著因素为枳实。
3方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 小承气汤中蒽醌含量
最高。表明三方均具有明显泻下作用 ,其效价差异的
物质基础与方中所含大黄及其煎出的结合蒽醌含量
有关。
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必须与药效学研究
相结合 ,才有可能真正阐明其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 ,许多学者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如严氏等以氯
仿诱发小鼠室颤为指标对生脉散合煎液不同部位进
行筛选 ,选择用水饱和的正丁醇直接萃取煎液 ,将其
分为正丁醇部位和水溶部位 ,进一步以抗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和抗休克 3项指标研究并比较该两部位
对血管的作用 ,确定了正丁醇部位为生脉散的有效
部位。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人们对中药复方的药理药
效已进行诸多研究 ,但对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仍十
分缺乏。 这一方面有待于对植物药物化学分离方法
的不断改进 ,另一方面则主要有赖于临床医学工作
者与中药化学研究者的全面合作。
5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在中药复方整体的定性 (即全部化学成分 )、定
量 (即复方间量比关系 )知之甚少的情况下 ,中药复
方的化学成分分析是一项难度极大、极富挑战的任
务。 多年来 ,中医药学者不懈努力 ,建立了众多中药
复方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以往的研究中 ,应用最多的主要是普通分析化学
方法。例如 ,采用薄层扫描和紫外吸收光谱法比较左
金丸及吴萸圆方中黄连主要成分小檗碱的浓度 ,发现
水煎液中小檗碱溶出率降低 ,反映了传统用两药配伍
多采用丸剂的合理性 ;采用络合滴定法考察清热泻火
方剂中生石膏与甘草配伍对钙盐煎出率的影响 ,结果
·96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发现二者配伍可使硫酸钙煎出率降低;以单扫描伏安
法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从分子结构和化学平衡角度
研究复方枳术丸组方 ,发现了剂量、工艺等因素对有
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比例
白芍与生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芍药苷、甘草酸的含
量 ,结果发现与单味白芍水煎液相比 ,白芍与生甘草
以 3∶ 1, 2∶ 1比例配伍 ,芍药苷含量基本无变化 ,比
例为 1∶ 1时 ,芍药苷含量下降 [7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
药复方的体内作用过程对其疗效物质基础的影响 ,还
有部分学者将体外分析方法与体内实验研究相结合 ,
如孙静芸等用体外模拟实验研究的方法先探讨麻杏
石甘汤剂、散剂及同剂型的单味药在人工胃液、胃 -肠
液中的成分 ,同时给兔灌胃进行对照实验 ,以石油醚、
氯仿、醋酸乙酯对胃、胃 -肠容物进行提取分离 ,对其
主要成分溶出度含量变化规律及 4种溶剂分步提取
的化学成分、 pH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各部位提取
物的总体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对
照组一致 ,证实了体外模拟法在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
究中的可行性。
随着分析化学技术与仪器的不断进步 ,中药复
方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也日新月异 ,近年来已从单
模式单柱子的分析方法过渡到智能多模多柱系统
( IMMCC)以及色谱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目前对于
中药复方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应用最为广泛 ,这是
因为 HPLC包括多种分离模式 ,具有柱效高、重复
性好、便于与其他结构测定仪器和计算机联用、自动
化操作及智能优化等特点。 对于中药中易挥发的化
合物 ,目前优先选择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的气
相色谱进行分析 ;而对于其他大分子的分析还可选
用毛细管电泳的分析方法。作为 HPLC技术的补充
和发展 ,对于中药复方中大量未知组份的定性通常
需借助于联合技术 ,包括液相色谱和质谱 ( LC-M S)
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 LC-M S-M S)联用、毛细
管电泳 -质谱 ( CE-M S)联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 S)联用、气相色谱 -荧光分光光度 ( GC-FT IR)联
用和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 LC-UV )联用等。
有学者以当归补血汤为例 ,液相色谱统一方法为其
突破口 ,提出了对中药复方进行从非水反相 (异丙
醇、甲醇 )到纯水反相进行系统分离摸索 ,并对黄芪
中 66个化学成分、当归中 78个化学成分和当归补
血汤中 71个化学成分进行了液相色谱 a, c指数和
紫外光谱的测定。 通过此项研究发展了复杂样品的
智能优化和峰识别的方法及软件 ,确定了黄芪分离
的多阶梯多二元流动相梯度条件 ,通过中药复方与
其单味药所有化学成分的比较发现: 黄芪与当归有
很多共同的化学成分 ,但含量不一样 ;将当归补血汤
与黄芪和当归对比发现: 当归补血汤配伍后没有主
要化学成分的产生或消失 ,但有含量上的变化 [8 ]。
最近 ,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也为中药
复方物质基础的分析方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基
因芯片技术、基因组与蛋白组分析相关技术的建立 ,
中药复方多组份、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特点必将与相
应的基因、蛋白表达联系起来 ,人们通过比较药物治
疗前后其各自不同的差异表达谱 ,可确定不同配伍
组方对应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靶点 ;根据表达的器官
特异性及表达水平、中药复方的君臣佐使理论及用
药剂量的关联性、不同配伍组方对应基因及蛋白靶
点的相互作用 ,可分析复方中各组成、各单味药之间
的密切关系 ,从而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
配伍规律。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差异蛋白质表达技
术、多维色谱差异显示技术、智能多模式式多柱色谱
表达技术、激光共振电离光谱结合色谱技术等分析
方法从不同角度去研究中药复方药物组份的“黑箱”
和方剂体内效应的“黑箱”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
析有效复方的定性、定量特征及其与机体相应酶、受
体、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关系 ,将有可能发现治
疗特定疾病的中药复方有效物质 ,推动中药新药的
开发。
6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应用前景
中药复方的研究方向在于向微观深入和向宏观
扩展的统一。中药复方由于历史的渊源 ,对复方的研
究始终没有建立起以物理、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统
计学、临床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
的系列工程。中药有效单体与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
相似 ,尽管它们在药物结构、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
药效作用原理等方面十分清楚 ,但作用相对单一 ,在
治疗慢性疾病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着药效的单一性与
疾病慢性化的多因素、多环节发病机制相悖的明显
不足 [9 ] ,而中药复方因其组方的多成分、代谢的多途
径及作用的多靶点可弥补这一不足。例如 ,根据临床
实践经验在中医古方当归补血汤基础上改良制成的
黄芪当归合剂 ( A& A) ,根据中医理论具有益气养血
活血之功效。现代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的系列研究表
明 , A& A对慢性肾炎具有全身和肾脏局部不同途径
的治疗作用 [10 ]。研究结果为中药复方黄芪当归合剂
的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
证据。因此 ,进一步应用新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结合
(下转第 1010页 )
·96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淫羊藿苷的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100. 56% ,
RSD为 0. 30% (n= 5)。
2. 9 样品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
溶液各 10μL。 按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淫羊藿苷的
含量 ,结果见表 1。
表 1 益尔力口服液中淫羊藿苷含量测定结果 (n= 2)
Table 1  Content of icariin in Yierli Oral Solution (n= 2)
批号 淫羊藿苷 / ( mg· mL- 1) 批号 淫羊藿苷 / ( mg· mL- 1 )
990119 1. 34 000221 0. 57
990120 1. 41 000223 0. 52
990121 1. 30 000225 0. 58
991021 1. 28 000227 0. 54
000217 0. 54 000219 0. 54
3 讨论
3. 1 检测波长的选择:取淫羊藿苷对照品适量 ,加
甲醇溶解并稀释成 30μg /m L的溶液 ,于 200~ 450
nm波长扫描 ,在 206, 224, ( 269± 1) nm波长处有
最大吸收 ,在 270 nm处的 E最大。 以 270 nm作为
检测波长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时 ,其他组分对淫
羊藿苷的测定无干扰 ,故确定 270 nm为检测波长。
3. 2 流动相的选择: 曾试用甲醇 -水、甲醇 -0. 1
mo l /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 -0. 4%磷酸溶液、水-
甲醇 -0. 1 mol /L磷酸二氢钠溶液不同比例流动相 ,
结果以乙腈-甲醇-0. 1 mo l /L磷酸二氢钠溶液 ( 6∶
55∶ 50)为流动相效果最好。
3. 3 益尔力口服液组份较多 ,为减少其他组份的干
扰 ,预处理样品曾试用大孔树脂法、正丁醇提取法和
甲醇沉淀法。经比较 ,甲醇既能溶解淫羊藿苷 ,又能
将脂肪、蛋白质、糖等成分沉淀 ,并可除去大部分杂
质 ,其操作简单 ,既保护了色谱柱 ,又可得到较好的
色谱图 ,故采用甲醇沉淀法。
3. 4 测定 10批药材样品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结合
药材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受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情况
等影响 ,样品中的淫羊藿苷含量为 0. 20%~ 3. 0% ,
差异较大 ,规定益尔力口服液中淫羊藿苷不得低于
0. 40 mg /m L。
   (上接第 966页 )
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发现中药复方有效物质 ,在防
治疾病慢性化中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也
将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7 结语
综上所述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已从传统的
思路和方法中走出 ,开始利用多种新兴方法和技术 ,
将中药复方多组份、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与基
因、蛋白表达关联起来进行超高通量筛选 ,将有可能
为临床提供目标更加特异、治疗效果更佳、副作用更
少的新型药物。高质量的研究将有赖于中西医、医学
与药学、临床与基础等多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协作。通
过这些研究 ,不仅可以丰富现代医学对疾病发病机
制中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认识 ,而且将进一步深
化对传统中医辨证治疗理论的理解 ,进一步使中医
药学理论的丰富内涵在实践中宏扬光大。
References:
[1 ]  Tao D L, Huang B G, Xu Y Z, et al . Th e interact ion of di f-
feren t f ractions f rom Sh engmaisan [ J] . Prog N at Sci (自然
科学进展 ) , 2002, 12( 5): 473-478.
[2 ]  Jin F, Sun X Y. Th e s tudy of ratio of compatiblenes s for
Dangguib uxue Decoction [ J ]. Ch in J E xp Trad it Med Form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 1995, 1( 1): 33-37.
[3 ]  Zhang Q H, Chen K J. Th e ass essment of application for
s erum pharmacology in Chinese herbs and pres crip tion [ J].
Ch in J Integrated Tra dit Chin West Med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 ) , 1996, 16( 3): 131-133.
[4 ]  Liu J L. Studies of chemical cons ti tuen ts and activ e ex t racts
in Chines e pres crip tion [ J]. Ch in Trad it Pa t Med (中成药 ) ,
1992, 14( 10): 49-50.
[5 ]  Yu Y G. The cubical s tructure of Chines e herbs th eory and
h erbal learning sys tem [ J] . China J Chin Mater Med (中国
中药杂志 ) , 1989, 14( 9): 48-50.
[6 ]  Luo G A, Wang Y M. The s tud y of meth od ology and theory
for the active ex tract of Chines e pres crip tion [J ]. Ch in Trad i
Pat Med (中成药 ) , 1997, 19( 8): 44-45.
[7 ]  Wang J R, M a C Y, Yan Y Q, et al . Ch emical changes of
compatibili t y of whi te peony root and liquorice [ J] . Lishizhen
Med Mater Med Res (时珍国医国药 ) , 2000, 11 ( 2 ): 102-
103.
[8 ]  Xiao H B, Liang X M , Lu P Z, et al . New analysi s methodo-
log yand application for Chinese prescript ion [ J] . Ch in S ci
Bul l (科学通报 ) , 1999, 44( 6): 588-596.
[9 ]  Ceng L Y, Ceng Y S. The ph arm acology s tudy and d evelop-
ment clue on Chines e prescription [J ]. Chin J Inf Tradi t
Ch in Med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 1997, 4(6): 10-11.
[10 ]  Wang H Y, Li J Z, Pan J S, et al . The ef fect of Astra gal i
and Angel ica on neph ri tic s yndrome and i ts m ech anisms of
act ion [ J] . J Pekin g Univ- Heal th S ci (北京大学学报· 医
学版 ) , 2002, 34( 5) ; 542-552.
·101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