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水罗伞的化学成分(Ⅱ)



全 文 :f rom Stellera chamaejasm [ J] . Phytochemist ry , 1999 , 50:
677-680.
[ 7]  Feng B M , Pei Y H.Flavonoids from S tel lera chamaejasme
[ J] .Chin Tradi t Herb Drugs (中草药), 2001 , 32(1):14-
15.
[ 8]  Baba K , Taniguchi M , Cozow a M.Three bi flavonoids f rom
Wikstroemia sikokiana [ J] . Phytochemist ry , 1994 , 37(3):
879-883.
[ 9]  Taniguchi M , Fujiw ara A , Baba K. Three f lavonoids f rom
Daphne odora [ J] .Phytochemistry , 1997 , 43(1):183-188.
[ 10]  Baba K , Takeuchi K , Hamasaki F , et al.Chemical studies on
the consti tuents of the Thymelaeaceous plants Ⅰ.St ructu res of
tw o new flavans f rom Daphneodora Thunb.[ J] .Chem Pharm
B ull , 1986 , 34(2):595-602.
[ 11]  Niw a M , Tatematsu H , Liu G Q , et al.Isolation and st ruc-
tures of tw o new C-3/C-3″biflavanones , neochamaejasmin A and
neochamaejasmin B [ J] .Chem Lett , 1984 , 148(4):539-542.
[ 12]  Niwa M , Chen X F , Liu G Q , et a l.S t ructure of i sochamaejas-
min f rom S tel lera chamaejasme L.[ J] .Chem Lett , 1984 , 153
(9):1587-1590.
水罗伞的化学成分(Ⅱ)
戴向东1 ,杨东爱2 ,戴 斌2 ,丘翠嫦2
(1.广西药品检验所 ,广西 南宁 530021; 2.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广西 南宁 530001)
  为了寻找水罗伞的活性成分 ,我们从有益智作
用的氯仿溶出部分分离到多个结晶成分 ,已报道其
主要成分为水黄皮素(karanjin)[ 1] ,现又分离出 2 种
成分 ,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 3 ,3′-二
甲氧基呋喃 [ 4″, 5″, 8 , 7] 黄酮(3-methoxy-2-[ 3′-
methoxyphenyl ]-4H-furo [ 2 , 3-h ]-1-benzopyran-4-
one)(Ⅱ)和 5-甲氧基呋喃[ 4″, 5″-8 , 7] 黄酮(5-
methoxy-2-phenyl-4H-furo [ 2 , 3-h]-1-benzopyran-4-
one)(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1 仪器和材料
XT-4 双目体视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电子光学
设备厂 ,温度计未校正);IR谱为日立 270-3型红外
分光光度仪测定 , KRr 压片;UV 谱为 2401PC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测定;MS 谱为 Autospec-Ul-
tima ETOF 质谱-质谱联用仪 ,VGZAB-2F 高分辨质
谱仪测定;核磁共振谱为 INOVA-500 型高分辨核
磁共振谱仪(溶剂重氢氯仿)测定。柱色谱和薄层色
谱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出品。水罗伞采自
广西大新县 ,其原植物经笔者鉴定为豆科植物干花
豆 Fordia cauli f lora Hemsl.。
2 提取与分离
水罗伞粗粉 27 kg ,依次用 95%, 60%乙醇(相
当药材 10 倍量)渗漉 ,收集渗漉液浓缩得膏5 630
g ,悬浮于水中(相对密度 1.1 ~ 1.2),依次用石油醚
(60 ℃~ 90 ℃,A)、氯仿(B)、正丁醇(C)萃取 ,回收
溶剂后分别得到提取物A(498 g),B(172 g),C(274
g),D(3 425 g)。通过抗炎 、镇痛 、镇静及益智药效
学试验 ,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获得障碍有一定对抗
作用的提取物 B ,进行柱层分离。
取上述提出物 B 27 g ,用 100 ~ 200目硅胶拌和
均匀后低温干燥 ,研细后上硅胶柱(100 ~ 200 目 ,湿
法装柱),用氯仿 、氯仿-甲醇梯度洗脱 ,收集到 147
个组份 , TLC 检识 ,合并斑点相同组份 , 从 17 ~ 20
和 64 ~ 69组份 ,经反复柱层析和薄层分离制备 ,用
丙酮多次重结晶纯化 ,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和Ⅵ ,其纯
度达 98%以上(HPLC 法)。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Ⅱ和 Ⅵ 均为白色针状结晶 ,其紫外光谱
和红外光谱均显示分子中存在芳环(Ar)及α,β 不饱
和羰基(>C =O)和苯骈呋喃环吸收 。EI-MS ,
1HNMR及13CNMR谱确定其分子式分别为 C19H11
O5(Ⅱ)和 C18H12O4(Ⅵ),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22
(Ⅱ)和 292(Ⅵ),不饱和度均为 13 ,从而推测该两个
化合物具有 4环和 9个不饱和双键 ,其中应有一个
呋喃环 。13CNMR谱数据显示呋喃环应连接在 C-7 ,
C-8 ~ C-4″,C-5″位上。在1HNMR谱中 ,二者在呋喃
黄酮骨架 2″, 3″位的芳氢有一对偶合双峰(J =2
Hz);在 MS(m /z)谱中 ,均有黄酮类化合物 RDA裂
解的特征碎片离子峰 160和 132。
化合物Ⅱ的1HNMR谱中 ,显示分子中 14个 H
信号 ,其中有呋喃黄酮骨架 A 环 5 ,6位芳氢一对偶
合双峰(J =9 Hz), ,B环 5′位质子峰为三重峰(J =
·40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34 卷第 5 期 2003年 5月
收稿日期:2002-10-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及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匹配项目(39860082)作者简介:戴向东 ,男 , 1991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 ,获理学学士学位 ,同年分配至广西药检所从事药物分析工作 ,主管药师 ,现为中国药科大学在职硕士生。
8.5 Hz),4′位质子峰为四重峰(J =8 ,3 ,1 Hz), 2′, 6′
质子峰为多重峰。另有 2 个处于高场的单峰
(δ3.91 ,3.94)为 3 , 3′取代位上甲氧基的氢质子信
号。
化合物 Ⅵ 的1HNMR谱中 ,显示分子中 12 个 H
的信号 ,其中有呋喃黄酮骨架 3 , 6 位芳氢的一对单
峰(δ6.78 ,6.98),B 环 2′,6′位和 3′,4′, 5′位的质子
峰为 2 个多重峰(δ7.90 ~ 7.92和δ7.51 ~ 7.54),另
有一个处于高场的单峰(δ4.02)为 A 环 5位取代的
甲氧基(-OCH 3)的氢质子信号 。
根据上述光谱分析 ,化合物Ⅱ , Ⅵ确定为呋喃黄
酮衍生物。化合物 Ⅱ为 3 , 3′-二甲氧基呋喃[ 4″, 5″-
8 ,7]黄酮 ,与文献[ 2]报道的1HNMR , 13CNMR谱数
据一致 。化合物 Ⅵ 为 5-甲氧基呋喃[ 4″, 5″-8 , 7] 黄
酮 ,与文献[ 3 ,4] 报道的 1HNMR , 13CNMR谱数据一
致 。
致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及
代谢产物分析中心测定 MS , NMR 光谱;本所陈少
峰参加部分实验工作 ,一并致谢 。
References:
[ 1]  Dai B, Qin C C , Dai X D , et al.Chenmical com ponents of
S huiluosan (Fordia canli f lora) Ⅰ [ J] . Chin Tradit Herb
Drugs(中草药), 2003 , 34(1):21-22.
[ 2]  Shao W Y , Zhu Y F , Guan S Y , et al.S 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il let tia pachycarpa [ J] .Nat Prod Res Dev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 13(1):1-4.
[ 3]  Talapat ra S K , M aillik A K , Talapat ra B.Carbon-13 NM R
spectra of angular and linear furanof lavones [ J] .J Indian Chem
Soc , 1982 , 8:534-535.
[ 4]  Lu J H , Ceng J X , Kuang Z T , et al.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il let tia pachycarpa Ⅱ [ J] .Chin Tradi t Herb
Drugs(中草药), 1999 , 30(10):721-723.
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友胜1 , 2 ,杨伟丽2 ,崔 春1
(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2.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128)
  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W.T.
Wang 系葡萄科蛇葡萄属中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 ,
为粤蛇葡萄的变种 A.cantoniesis (H.et A.)Pl.
var.grossedentata Hand-Mazz.[ 1] 。主要分布于广
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等省
区[ 1] 。其味甘 、淡 、性凉 ,具清热解毒 、祛风湿 、强筋
骨等功效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 、咽喉肿痛 、黄疸型肝
炎 、疱疔等症 , 已有数百年应用历史[ 2] 。前人已从
该植物体中分离了二氢杨梅素(ampelopsin/dihy-
dromy ricetin)、 杨 梅 素 (myricetin)、 槲 皮 素
(quercetin)、棕榈酸 、龙涎香醇(ambrein)、β-谷甾醇
(β-sitosterol)、大黄素(archin)、没食子酸甲酯(gal-
licin)、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 in-5-O-β-
D-glucoside)、花旗松素(taxifolin)、洋芹苷(apiin)等
11 个化合物[ 3 , 4] ,本文报道首次从中分离的其它 4
种化学成分。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显齿蛇葡萄植物春 、夏幼嫩茎叶混
合样(1999年和 2000年 ,湖南张家界)。
1.2 主要仪器:AC200P 超导 、INMGX-400和 Ac-
80型核磁共振仪(均为瑞士 Brucker 公司);MAT-
711 型 质谱仪;LC-MS (液相色 谱质谱 联用 ,
API3000 , Perkin-Elmer);Spectrum 2000 型傅里叶
变换红外光谱;UV-265FM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
本岛津)。
1.3 主要试剂:柱层析硅胶 、薄层层析硅胶 G 、薄层
层析硅胶 GF254-CMC-Na、聚酰胺 、葡聚糖凝胶 、显
色剂:1%AlCl3/EtOH 、3%FeCl3/EtOH 、1%FeCl3/
1%K3[ Fe(CN)6](1∶1)。
2 提取与分离
取样品 500 g ,用丙酮-水(1∶1)溶剂回流 2 次 ,
合并回流提取液 ,回收丙酮 ,提取液用无水乙醚 、乙
酸乙酯 、正丁醇依次萃取 。乙酸乙酯浸膏经聚酰胺
(30 ~ 60 目)乙醇梯度洗脱 ,30%乙醇洗脱液用甲醇
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Ⅰ 。水相部分上葡糖凝胶 ,用
水-乙醇梯度洗脱 ,水洗液得化合物 Ⅱ;20%乙醇洗
脱液得化合物Ⅲ;50%乙醇洗脱液得化合物Ⅳ。
3 鉴定
化合物 Ⅰ:黄色针状结晶 ,Mg-HCl呈紫红色反
应 。IR , 1HNMR , 13CNMR数据均与 3 , 5 , 7 , 3′, 4′-
·40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34 卷第 5 期 2003年 5月
收稿日期:2002-07-24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0203128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0842)作者简介:张友胜(1965-),男 ,博士 ,副研究员 ,主攻天然植物研究与开发。 E-mail:youshengzh ng@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