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第 卷第 期 年 月 · ·
﹁刁」夕︸厂, , , , ,
, , , , ,
‘ 一
, 一 一 一
·“」 , 峨 , , 一
‘ 一 一
一 〕 , 一
, 一 〕, , , , ,
‘ 一 , 占
,
,
, , , , , 一 , 一 ,
, , 一 , , , ,
, , , ,
, , 一 ,
‘ 一
, 〔 〕
, , , £ ,
, 〕
, , 一
〔 〕 〔
动 药学学报 , , 一
仁 〕 仁 〕
幼 , , 一
·
」 , , , 。
」 , ,
一
〕 , ,
一 〔」 她 , ,
仁 〕 , , , 。
, 〔〕 了
阴 云 南师范大学学报 , ,
一
仁 〕 , , , 。
。 勿艺 ‘ 仁 〕刀 、 , ,
一
当归与 日本当归挥发油中化学组份的比较
杨连 菊 , 钟凤林 , 胡世林 , 吉 力 , 付桂 芳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北京
当归与 日本 当归均为伞形科 当归属植物 , 当归
为 的干燥根茎 , 日
本 当归 为 东 当 归 ’
的干燥根茎 。
国产当归有秦归 、 云归 、 川归之分 , 传统认为栽
培在甘肃眠县海拔 以上者质量最佳 , 称为
道地药材 。 如果生长在海拔低于 以下 , 质量
就难 以达到优质标准 , 这是 目前 当归次品较多的主
要原因 。 日本 当归主产于 日本 , 早在 世纪 年
代 , 此种就在中国吉林省延吉市引种成功 , 朝鲜族常
用 , 并称之为东当归 。 为便于区别与论述 , 本实验
称之为和 当归 , 因为是 日本原产药材 , 即不能混称当
归 , 也不宜用 东当归 , 应按 日本 民族 的俗称较 为妥
当 。 国产当归和 日本 当归 和 当归 分别被《中华人 民
共和 国药典 〕和《日本药局方 户 〕收载
。
值得特别提
出的是《日本药局方 》规定 和当归具有补血调经 、 活
血止痛 、 润肠通便的作用 , 与中国当归的功能主治相
一致 , 并且 与其他 中药一样 , 作为汉方制剂 中的原
料 , 制成制剂 , 销往本国及世界各地 , 这就是 目前洋
中药大量在我国市场上销售 , 导致 中药贸易逆差 的
主要原 因之一
。
但中 日两国所用的方剂相同 , 而配伍
的药材确是两种 同属不 同种 的药材 , 故有必要与 国
产当归进行研究比较 。
当归含有挥发油 、 阿魏酸 、棕桐酸等多种化学成
分川 。 其 中挥发油是有效成分之一 , 具有镇静大脑 、
兴奋和麻痹延髓中枢的作用 , 并可弛缓子宫肌肉 。 临
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 痛经等症圈 。 但 由于当归挥发
油含有较多的脂肪酸类成分 , 给分离鉴定带来较多
困难 , 在 以往 的报道 中所分离的成分不过 种 。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一计算机联用 的方法 ,
分别对秦当归 、 云当归 、 和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
析 比较 将所得质谱图与标准图对照共鉴定 个化
合物 。
实验部分
样品来源 所用生药样品分别采集或购 自的产
地见表 。 各样品经本所胡世林研究员鉴定 。
收稿 日期 一 一
一 中草药 第 卷第 期 年 月
挥发油的提取 上述样品经净选 , 自然干燥后 ,
置烘箱内 ℃烘 适度粉碎后 , 用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挥发油 所得挥发油放置冰箱内备用 , 其挥发油
得率见表 。
表 当归及 日本当归中挥发油得率
· ·
产 地 挥发油颜色 挥发油得率
甘肃峨县
云南丽江
日本东京
淡黄色
淡黄色
浅淡黄色
气 相 色 谱一质 谱一计 算 机 联 用 分 析 条 件
一 气相色谱仪
。
使用 一 石英毛细管色谱
柱 柱温 ℃一 ℃ 升温速
度 ℃ 进样 口温度 ℃ 柱前压 , 进
样量 拼 。 一 质谱仪分辨率 , 电离
方式 , 电子能量 , 离子源温度 ℃ , 加速
电压 , 扫描速度 。 数据处理系统 。
·
岛津 一 气相色谱仪 。 载气为氦气 , 体
积流量为 , 检测器 , 分流 比 , 进
样量及其他条件同上 。 所得实验结果见表 。
结果与讨论
表 当归及 日本当归的挥发油成分
企
峰号一肠朽伪貂科
化合物名称 化合物名称
正丁醛
正庚烷
己醛
丁酸
正壬烷
一旅烯
茨烯
柠檬烯
桧烯
件旅烯
对伞花烃
月桂烯
辛醇
一水芹烯
件顺式 一罗勒烯
件反式 一 罗勒烯
一松油烯
芳樟醇
, 一二 甲基苯乙酮
正 一 十一碳烷
别罗勒烯
一 , 一 二甲基苯卜乙烯酮
正 一戊基苯
一戊基 一 , 一环己二烯
松油烯 一 一 醇
, 一二甲苯 甲醛
乙酸冰片醋
壬酸
百里香酚
香荆芥酚
卜苯基 一 一戊酮
, , 一 三甲基苯甲醛
相对峰面积
秦当归 云 当归 和当归
一
。
︻乃︵了以
⋯
口八“乙庄山︺八月“
⋯
日门,
口 , 丫
相对峰面积
秦当归 云 当归 和 当归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山,占件八口﹄
⋯
口
几︵、八︺
庄
‘几八门︸,卫
⋯
,
艺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对伞花烃 一 一醇
辛酸
一松油醇
癸酸
甲基丁香酚
一 甲基 一 一癸酮
一 十一烷酮
反 一件金合欢烯
了一榄香烯
日一红没药烯
营蒲二烯
一 十二烷醇
一姜黄烯
昆蛇床烯
丁基苯酞
一十三碳烯
反 一 一亚丁基苯酞
一亚丁基苯酞
花侧柏烯
蛇床内醋
新蛇床内醋
斯 巴醇
反 一秦本内酉旨
薰本内醋
十四烷酸
十五烷酸
十六烷酸甲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酉旨
十六烷酸
亚油 酸甲醋
齐墩果酸甲酉旨
亚油酸
峰号一巧服执
从国产秦当归
、 云 当归及 日本和 当归 个样品
中分离鉴定 种化合物 , 基本搞清 了各挥发油中的
化学组成 。 表明各样品主要成分均为奠本 内醋 、 一亚
甲基苯酞 、 丁基苯酞 , 分别 占挥发油总量的 、
、 , 。 如果 以 种成分含量作为当归质量
标准 , 结果显示秦当归优于云 当归更优于和当归 。有
种 成分为 个 样 品共 同含有 , 说 明个体 间差 异
较大 。
秦当归与 云 当归均生长在海拔约 。。。 的
山坡 , 是生产优质当归的最佳环境 。 两者不仅含有相
近的化合物 , 而主成分奠本内醋 、 一亚丁基苯酞的含
量也基本相同 , 分别为 、 和 、
中草药 第 卷第 期 年 月 · ·
。实验结果揭示药材产地不同 、 生态环境变迁
对植物体内的积累代谢及化合物形成与转化都会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 。 笔者认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崛县当
归做为道地药材是有物质基础的 。
日本 当归与国产当归为同属不同种植物 , 但临
床上当作一药用 , 和 当归不仅挥发油得率与 国产当
归相差悬殊 , 油 中的主成分革本 内醋明显低于 国产
当归约 。 特别提出的是和 当归含有较多国产 当
归所不含 的蛇床内醋和新蛇床内醋 , 可能与 日本 的
土壤和气候有关 , 也表明用挥发油组份分析 的指标
可以为当归与 日本当归的鉴别提供重要参数 。
国产当归与 日本当归是两种不同的药材 , 实验
结果表明两者在成分 、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异 。 中国学
者 曾对 当归与和 当归进行药理学研究 , 两者 的水煎
剂对 大 鼠离体子宫平滑肌 的作用上存在 明显 的差
异 , 当归的水煎剂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 和当归则 以
兴奋作用为主川 。 也充分证明国产当归与 日本 当归
有区别 , 不能混用 , 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 。 对 日本当
归及其制剂销售至 中国市场 , 导致 中药贸易逆差暂
且不论 , 就 中医临床用药 的疗效与安全能否保证本
身就值得商榷 。
致谢 一 测 定及质语图鉴定工作得到本所
仪器分析 室潘炯光 、徐植灵研究员的帮助 。
〕 , , , 尸助 , 人。
一 中国道地药材论丛 〔 」
·
,
〕 中国药典 〔 〕
〕 了 尸人 日本药局方 〕
,
〕 , , , 。 。
〕 无
材口 几 论 中国中药杂志 , ,
〕 , , , 。 一
〕 几爪 中药材 , ,
〔 〕
·
〔」 二 以
新医学杂志 ,
仁 〕 , , , 刁衣视
〕
屹汉 中药药理与临床 , ,
桑黄化学成分研究
莫顺 燕 , 杨 永春 , 石 建功
‘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 北京
火木层孔菌
又名桑黄 , 属于木层孔菌属 针层孔属 真菌 。 该
真菌寄生于杨 、 桦 、 栋树等树干上 , 在我国东北 、 华北 、
西北及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 。 作为药用真菌的一种 , 桑
黄在我国传统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血淋 、脐腹涩痛
、
脱
肛泻血不止 、妇人劳损及凛痈溃烂等症 。 有关桑黄成
分的前期研究表明该真菌中含有黑色素 〕、
街体和菇类成分 , 包括麦角街醇 、 芳樟醇和三菇酸 , 以
及脂肪酸类 、 落叶松覃酸和芳香酸等 。 本实验对桑黄
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醋萃取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
化学成分研究 , 从中分离得到 个化合物 , 并通过 、
、 、 和 方法鉴定了结构 , 分别为 一 ,
一二轻苯基 一 , 一 己二烯一 一酮 、 一 , 一二轻苯
基 一 一 丁烯一 一酮 、原儿茶醛 皿 、 丁香酸
、 原
儿茶酸 、 咖啡酸 、 异麦角街酮 和阿魏酸
二十八醇醋 珊 。 除化合物皿 外 , 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
从针层孔属真菌中发现
。
仪器与材料
显微熔点测定仪 温度未校正
型傅里 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核磁共振仪 ,
一 质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
公 司 制 备 柱 ,
, 拼 , 型检测器
凝胶 公 司生产 柱色谱硅胶
目 和薄层层色谱硅胶 ”、 型 青 岛海洋
化工厂生产 。
桑黄 尸 心 采 自辽 宁丹东 , 由中国医学
收稿 日期 一 一
基金项 目 国家“ , 计划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莫顺燕 一 , 女 , 硕士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级硕士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天然产物化学 。
, 通讯作者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