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试验初步研究



全 文 :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试验初步研究△
辽宁省中医研究院 (沈阳 110034)  张会宗  李成森
摘 要 首次报道了祛斑止痒膏 ( QO )中蛇床子素、补骨脂素以及血竭的部分成分能透过 NIH系小鼠离体皮
肤。并以测定含氮酮及不含氮酮透皮吸收液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方法 ,考察了氮酮对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的影
响。结果表明 ,氮酮能有效促进蛇床子素的透皮吸收 ,累积透过量提高为 2. 38倍。
关键词 祛斑止痒膏 透皮吸收 氮酮 蛇床子素 补骨脂素 血竭
  透皮给药系统 ( T ransdermal Drug Deliv ery ,
TDD)是药剂学中一个新兴的领域 ,自 1981年首创
东莨菪碱透皮吸收贴剂以来国外市场相继有近 10
个产品上市 [1 ]。因其具有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及避
免胃肠道破坏 ,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优点 ,近年
来在国外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国内 TDD技术在品
种开发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 ,而在中药研究领域更
是如此。 祛斑止痒膏为妇科外用膏剂 ,主药由淫羊
藿、蛇床子、补骨脂等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祛风、燥湿
杀虫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妇科外阴营养不良、
外阴瘙痒等病证。 为了考察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情
况及氮酮对透皮吸收的影响 ,我们以祛斑止痒膏中
蛇床子素、补骨脂素及血竭药材作为定量、定性考察
指标进行了透皮吸收试验。
1 仪器、药品及试药
UV-260型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模拟 Ke-
sha ry-chien改进型 f ranz扩散池 (自制 ) ,超级恒温
水浴 (辽阳市恒温仪器厂 ) , GSP型磁力搅拌器 (江
苏泰县姜埝无线电厂 ) ,定量毛细管 (美国 Drum-
mond scico U SA) ;蛇床子素、补骨脂素、血竭对照
药材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氮酮 (山东
省龙口市日化助剂厂 ) ,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 ;
3%氮酮祛斑止痒膏及不含氮酮祛斑止痒膏由辽宁
省中医研究院药剂室提供 , 1 g生药 /g;所用试剂均
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蛇床子素 10 mg ,
于 5 m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
匀备用 ( 2 mg /mL)。 用定量毛细管精密吸取 0. 0,
10, 20, 30, 40, 50μL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以
苯 -乙酸乙酯 ( 30∶ 3)展开 ,展距 11 cm ,于 365 nm
荧光灯下刮取斑点 ,另刮取同位置、等面积硅胶 G
为空白对照于试管中 ,分别加 5 m L甲醇 ,振摇 ,离
心取上清液于 ( 320± 1) nm处测定吸收度 ,绘制 C-
A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 C= 66. 364A+ 0. 099 6,回
归系数 r= 0. 999 1,于 0~ 20μg /mL范围内 C-A呈
良好线性关系。
2. 2  N IH系小鼠离体透皮吸收实验
2. 2. 1 透皮吸收实验装置:透皮吸收扩散装置模拟
Kenhary-chien改进型 f ranz扩散池 ,由上下两筒状
玻璃筒对合而成 ,夹于玻璃筒间的皮肤将其分成上
下两室 ,上室为供药室 ,下室为接受室。 在接受室的
中部和顶部侧面分别装有一个取液管和排气管 ,取
样管供取样及补充接受液用 ,排气管用于排除气泡。
供药室及接受室直径均为 2. 0 cm ,透皮面积为 2. 25
cm
2
,试验中通过电磁搅拌保持接受室内流体动态
环境 ,转速为 100 r /min,试验温度为 ( 37± 1)℃ ,试
验过程进行了 32 h。
2. 2. 2 透皮吸收实验: 将经 BaS脱毛 N IH系小鼠
2只 ( 20~ 22 g )处死 ,取背部皮肤 ,尽量除去皮下组
织 ,将皮肤固定于供药室与接受室之间 ,真皮一侧与
接受液 ( 0. 9%生理盐水 )接触 ,排净气泡 ,取祛斑止
痒膏 2 g (含 3%氮酮和不含氮酮各 1份 )均匀涂布
于供药室皮肤上成 1. 5 cm× 1. 5 cm圆形 ,在接受室
内注入 30 mL接受液使其恰与皮肤内层接触 ,保持
( 37± 1) ℃恒温水浴及恒定转速 ( 100 r /min) ,在设
定时间内每次取样 2 mL,置具塞试管中备用 ,用
0. 9%生理盐水补足体积 ,排除皮下气泡进行透皮吸
收试验。
2. 2. 3 透皮吸收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 [ 3 ]:将每
次吸取的 2 mL透皮吸收液浓缩近干 ,用少许甲醇
溶解 ,定量转移至 1 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 ,摇
匀 ,备用。精密吸取 30μL样品液于同一硅胶 G薄
层板上点样 ,以苯-乙酸乙酯 ( 30∶ 3)上行展开 ,展距
·4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期
Address: Zh ang Huizong, Liaoning Academy of Tradi 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Sh enyang△辽宁省科委资助课题
11 cm ,自然晾干 ,于 365 nm荧光灯下检视 ,分别刮
取对应位置蛇床子素斑点或同位置、等面积的空白
硅胶 G于试管中 ,加 6 mL甲醇振摇 2 min,离心 ,取
上清液于 ( 320± 5) nm处测定吸收度 ,结果代入回
归方程计算蛇床子素含量。因接受池连续取样 ,并每
次加入空白接受液 ,测得值较真实值小 ,故按下式进
行校正:
Cr=
1
V
∑i= n- 1
i= 1
Cn- 1
式中:  Cr为校正浓度 ; Cn为测定浓度 ; V为接受池内
溶液体积
结果见表 1及图 1。
表 1 蛇床子素的累积透过量 (× 102μg /30 mL, x-± s )
软膏 不同时间 ( h)累积透过量
0. 5 1 2 8 14 20 26 32
Ⅰ 1. 218± 0. 093 2. 856± 0. 103 3. 262± 0. 112 3. 593± 0. 089 3. 912± 0. 121 4. 903± 0. 118 5. 172± 0. 128 5. 185± 0. 093
Ⅱ 2. 014± 0. 078 5. 427± 0. 131 7. 764± 0. 170 8. 562± 0. 134 9. 960± 0. 102 11. 703± 0. 432 12. 144± 0. 240 12. 342± 0. 095
   n= 5 Ⅰ -含 3%氮酮祛斑止痒膏 Ⅱ -不含氮酮祛斑止痒膏
△ -含 3%氮酮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液
□ -不含氮酮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液
   图 1 透皮吸收液中蛇床子素累
积透过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2. 3 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液的定性鉴别
2. 3. 1 样品液的制备:取含氮酮的祛斑止痒膏 1 g ,
加 20 mL氯仿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1 h,合并提取
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约 10 mL备用 ( A1 ) ;残渣用 5
m L水饱和正丁醇溶液溶解 ,滤过 ,滤液浓缩至约 2
m L备用 ( B1 ) ;将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液 10 mL( 32
h液 )浓缩近干 ,同上述方法加氯仿回流及水饱和正
丁醇溶液萃取得供试品溶液 ( A2 , B2 )备用。
2. 3. 2 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液的定性鉴别:吸收上
述氯仿萃取液 ( A1 , A2 )少许 ,分别点于同一 10 cm×
20 cm硅胶 G板上 ,点少许蛇床子素、补骨脂素及血
竭药材作对照 ,经苯-乙酸乙酯 ( 30∶ 3)为展开系统 ,
上行展开 ,展距 15 cm。取出自然晾干 ,于 365 nm紫
外灯下观察荧光。吸取上述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液
( B1 , B2 )少许 ,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点样 ,以醋酸
乙酯 -丁酮 -甲酸 -水 ( 10∶ 1∶ 1∶ 1)为展开剂上行展
开 ,于 365 nm荧光下观察 ,结果见图 2。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祛斑止痒膏中蛇床子素、补骨脂
A-氯仿提取  B-水饱和正丁醇提取
1-祛斑止痒膏供试品液  2-祛斑止痒膏透皮吸收液
3-蛇床子素  4-补骨脂素  5-血竭对照药材
a-砖红色  b-紫色荧光  c-淡黄色  d-蓝色荧光 
e-淡紫色荧光  f-紫色  g-淡红褐色  h-亮蓝紫色
荧光  i-黄色荧光  j-蓝紫色荧光  k-淡黄色荧光
图 2 祛斑止痒膏薄层色谱图
素及血竭药材部分成分能透过 N IH系小鼠离体皮
肤。 且脂溶性成分较水溶性成分透过性好。 通过
TCL-荧光色谱观察发现 ,透皮吸收液较原供试品液
缺少一个荧光斑点 ,说明并非所有药物成分均能透
过小鼠离体皮肤 ,其为何种成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蛇床子素累积透过量对时间曲线表明 ,透
皮吸收 32 h累积透过量基本达到峰值 ,为临床给药
时间提供参考数据 ;并证实氮酮能起到透皮吸收促
进剂作用 , 32 h蛇床子素的累积透过量含 3%氮酮
为不含氮酮的 2. 38倍。
蛇床子素含量测定过程中发现蛇床子素于 320
nm处吸收峰出现短移 ,是否受到分子缔合、官能团
取代、 pH值等因素影响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蛇
·43·中草药  Ch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期
床子素的定性、定量过程中 ,参考了有关文献 [2, 3 ] ,并
对文献的展开系统进行了调整 ,认为本实验所选用
的苯 -乙酸乙酯 ( 30∶ 3)展开系统 ,重现性及分离效
果均较好。
参 考 文 献
1 郑俊民 . 经皮给药新剂型 (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
1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5: 276
3 程大敦 ,等 .中国药学杂志 , 1990, 25( 3): 164
( 1999-08-30收稿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 1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武进市人民医院内科 ( 2130003)  徐象明
  消心痛已广泛用于冠心痛治疗 ,但长期服用易
产生耐药性 ,加大剂量其副作用亦随之增多 ,病人难
以耐受。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办法能克服消心痛的耐
药性 ,为了选择更合适长期服用的药物 ,我们将复方
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了对
比研究 ,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 WHO关于稳定型心绞痛
诊断标准 ,具有至少 3个月典型劳累型心绞痛病史 ,
心绞痛发作每周≥ 5次 ,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
油可缓解症状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的 300例患者 ,
其中男 220例、女 80例 ,年龄 48~ 80岁 ,平均 59. 2
岁 ,病程 1~ 4. 5年 ,其中陈旧性心梗 52例 ,合并高
血压病 48例 ,合并高脂血症 40例 ,合并糖尿病 38
例。
1. 2 观察方法:将 300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
治疗组 160例、对照组 140例。治疗前两周停服其他
抗心绞痛药 ,高脂血症者停用降脂药。治疗组复方丹
参滴丸 (由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 ,每
次 10粒 ,每日 3次 ;对照组消心痛 ,每次 10 mg ,每
日 3次。疗程均为 8周。全部患者于治疗前、治疗 1
个月以及疗程结束后 ,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
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服药期间每周记录心绞痛
发作次数 ,检测血压、心率、记录副作用。
1. 3 疗效判断标准:
1. 3. 1 心绞痛症状:疗程结束后 ,心绞痛完全消失
或减少发作次数超过治疗前 90%以上者为显效。减
少次数超过治疗前 50%以上 ,但未达到 90%者为有
效。心绞痛症状无减少或减少次数不足治疗前总数
的 50%者为无效。
1. 3. 2 心电图改善:①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
常”或达到正常。 ②有效: S-T段降低 ,治疗后回升
0. 05 mV以上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在主要导联倒
置 T波变浅 (达 25%以上 )或 T波由平坦变直立、
房室或房内传导阻滞改善者。③无效:心电图基本与
治疗前相同。④加重: S-T段较治疗前降低 0. 05 mV
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 T波加深 (达 25%以上 )或直
立 T波平坦 ,平坦 T波变倒置 ,出现异位心律、房室
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2 结果
2. 1 心绞痛症状的疗效:见表 1。
表 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组 别 显
(n )

(% )

(n )

(% )

(n )

(% )
总有效率
(n ) (% )
复方丹参滴丸 111 69. 4 37 23. 1 12 7. 6 148 92. 5
消心痛 71 51. 0 53 38. 1 14 10. 0 124 89. 1
  从表 1可以看出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
( P> 0. 05) ,但治疗组显效率达 69. 4% ,对照组为
51. 0% ,两组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表明复方丹参
滴丸优于消心痛。
2. 2 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 2。
表 2 两组心电图疗效分析
 组 别 例数 显
(n )

(% )

(n )

(% )

(n )

(% )
总有效率
(% )
复方丹参滴丸 160 32 20. 0 68 42. 5 60 37. 5 62. 5
消心痛 140 16 11. 42 40 28. 57 84 60 39. 99
  从表 2可以看出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达
20% ,总有效率 62. 5% 。对照组显效率 11. 42% ,总
有效率 39. 99% ,组间经统计学处理 P < 0. 05,有明
显差异 ,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在改善心肌缺血性心电
图方面优于消心痛。 两组在治疗中及疗程结束后心
电图 S-T段及 T波均未发现有加重病例 ,亦未发现
出现异位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2. 3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复方丹参滴丸组无 1例出
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仅 2例原有慢性胃炎患者服药
1周后有胃部不适 ,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消心痛组 38
(下转第 72页 )
·4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