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见有 内脏异常病变 。 小 鼠死亡率随用药量的
增加而增加 , 分别 为 20 % 、 40 % 、 90 % , 而 19
给予 6 4 . 8 9 9 / k g 黄蔑毛状根 、 9 7 . 9 2 9 / k g 野
生黄蔑和 90 · 23 9 / k g 栽培黄茂均未 出现毒
性反应 。 根据寇氏法计算得 19 给予黄茂毛状
根的 L D S。为 79 . 9 8 9 / k g 体重 , 95 %可信 限为
7 6
.
5 7 一 8 4 . 32 9 / k g 体 重 , 平 均 可 信 限 为
(8 0
.
35 士 3 . 8 7 5 ) g / k g 体重 。 由于野生黄茂
和 栽培黄蔑无 L D S。 , 故对黄茂 毛状根 、 野 生
和栽培黄蔑进行最大耐受倍数的测定 。 根据
1 9 9 5 版药典规定 [ 5〕 ,人常用量为 9一 3 0 9 / d ,
如以人体重 50 k g 计称 , 小 鼠 19 野生黄茂用
量相当于成人最大用量的 1 63 倍 , 小 鼠 ig 栽
培黄蔑相当于人用量的 15 0 倍 。 因为未有黄
蔑毛状根成人临床用量的报道 , 因此 , 我们假
设黄蔑毛状根与药典 ( 1 9 9 5 年 版 ) 规定 的黄
蔑药材用量相 当 , 即成人 9一 30 9 d/ , 取最大
量 30 9 , 如成人体 重 以 50 k g 计 , 则小 鼠 19
黄茂毛 状根的用量相 当于成 人最大用 量的
1 08 倍 。 急性毒性实验表明 , 黄蔑毛状根 、 野
生黄蔑和 山西黄茂均符合药典规定的毒性要
求 , 可安全药用 。
由于黄茂毛状根药效成分与干燥根相比
无明显 区别民 ’ 」 , 因此在药理作用方面 , 也有
相同的表现川 。 本研究 的结果更证实 3 种来
源的黄蔑均符合药典规定的毒性要求 , 说明
大规模培养的黄蔑毛状根可 以替代野生或栽
培黄蔑 , 为开发 中药材新 资源提供了一条新
途径 。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药材公 司编 著 . 中国常见中药材 . 北京 : 科学 出版
社 , 1 9 9 5 : 4 9 5
2 刘 涤 ,等 . 国外 医学一植物药分册 , 19 9 8 , 1 3 ( 6) : 2 45
3 郑志仁 ,等 . 植物 生理学 通讯 , 19 97 , 3 : 13 3
4 金若 敏 ,等 . 中药材 , 1 9 9 8 , 2 1 ( 1 ) : 2 6
5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 部药典委员 会编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 . 广州 : 广东科技 出版社 , 19 95 : 2 71
6 郑 志仁 ,等 . 生物 工程学 报 , 19 98 , l叮2) : 153
7 郑 志仁 ,等 . 药学学 报 , 1 9 9 8 , 3 3 ( 2 ) : 14 8
( 1 9 9 9
一
0 2
一
12 收稿 )
止咳平喘汤药效学研究
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 (金华 3 2 1 0 5 3)
浙 江尖峰药业有限公 司
浙 江中医学院
张文女
黄金龙
石 森林
摘 要 止咳平 喘汤 能对抗 乙酞 胆碱所致豚 鼠离体气管 平滑肌 收缩 , 延长豚 鼠引喘潜伏期 , 减少
构椽酸所致豚 鼠咳嗽次数 , 延 长氨水所致 的小 鼠咳嗽潜伏期 , 减 少咳嗽次数 。
关键词 止咳平喘 汤 药理实验 止 咳 平喘
止 咳平 喘汤主要 由炙麻黄 、 桂枝 、 浙 贝
母 、 桑白皮 、 紫苑 、 地龙 、 冬花等 10 味药组成 ,
具有宣肺平喘 、 止咳化痰之功效 。 临床使用疗
效确切 , 我们对其进行 了平喘 、 镇咳等实验研
究 。
1 材料
1
.
1 动物 : 豚 鼠 、 小 鼠均 由浙江中医学 院动
物实验 中心提供 。
1
.
2 药物 : 止 咳平 喘 汤 (1 g 生 药 /m L , 自
制 ) ,澳化乙酞胆碱 ( A C h ,上海试剂三厂 ) 。 氨
.
A d d e r s s
:
Zh a n g w
e n n u , A o t u o k a n g P h a r m a e e u t ie a l G r o u p L td
.
C o
. ,
J in h u a张文女 女 , 3 岁 , 1 9 8 8 年毕 业于浙江工学院化工系分析化 学专业 , 工学士学位 , 医药工程师 , 执业药师 。 一直在制药企业从事新药 开发和质童技术管理
秀论文奖 1 次 , 已发表科技论文 5
, 先后开发国家级新药 10 余个 , 获国家级 Q C 小组成果奖二等 奖 1 次 , 三等奖 l 次 ,获 省优篇 。
《中草药 》 1 9 9 9 年第 3 0 卷第 6 期 . 4 4 5 -
茶碱 、 磷酸可待因 。
1
.
3 器材 : L M S一 ZB 型二道生理记录仪 (成
都仪器厂 ) 。
2 方法与结果
2
.
1 豚 鼠离体气 管实验 :豚 鼠 01 只 , 体重
3 5 0一 4 0 0 9 , 舍早各半 , 击头致 昏 , 迅速从颈
部腹面正中切开 ,从软骨下部剪取全部气管 ,
置 O : 饱和的克氏液中 ,切成宽 3 . 5 ~ 4 m m 、
长 4 c m 的螺旋状条 ,下端固定 于麦氏浴槽 ,
上端 与肌力 换能器相联 L M S 一 ZB 二道 生理
记录仪记录其收缩 幅度 , 麦氏管 内置 37 ℃克
氏液 ,通以 95 % O : 和 5% C O : ,负荷 1 9 ,静置
30 m in
, 按 累 加 给 药 法 加 人 A C h , 使 达 到
1 0一 “ 、 1 0一 5 、 1 0 一 4 、 1 0 一 “ m o l / L
, 加 药 间 隔 5
m in
, 记 录收缩幅度 , 冲洗换 液 , 使标本恢 复
原 水平 , 加人 止咳平喘 汤 , 使浴槽浓度 达到
5%
, 观 察 10 m in , 再 依次 加人 上述浓 度 的
A C h
,记录收缩 幅度 。 以 给药前基线水平为
零 , 1 0一 3 m o l / L A C h 的收缩 幅度 为 10 0% ,
计算标本的收缩百分率 , 结果见图 1 与表 1 。
性对照氨茶碱组 。 I 一 W组连续 P o 3 d ,分别
于每 日给药后 l h , V 组 i p 氨茶碱 0 . 1 2 5 9 /
I Om L 后 0 . s h 开始实验 ,实验时每次放人钟
罩 内的豚鼠为每组 1 只 , 实验方法同前 , 观察
并记录 s m in 内各组豚 鼠翻倒所 需时间 ,结
果见表 2 。
表 1 止咳平喘汤对 A C h 收缩支气管
的收缩抑制率 (% ,牙士 : )
ACh浓度(mo l/ L )
10一 ` 10一 5 10一 4
给药前 l ` . 0士2 . 4 30 . 5士3 . 6 80 . 0士 7, 5
给药后 一 4 . 2士1 . 2 ’ ` 3 . 5士1 . 3 “ 25 . 0士3 . 8
10 一 3
IDO
,
1士8 . 6
55
.
0士6 . 2二
n 一 1 0 , 与给药前 (用过 cA h ) 比较 : , , P < 0 . 01
表 2 止咳平喘汤对豚鼠引喘试验结果 ` 士 s)
给药 荆量
方式 ( g / kg )
s nu n 内引嘴潜伏期( s )
第 l 天 第 2天 第 3天
止咳平喘汤 OP
氮茶戮
蒸馏水
20 231
.
2士21 . 5 普 价 253 . 2士23 . 2 “ 份 276 . 5士35 . 6 份 份
10 205
.
3士17 . 8 甘 ` 236 . 1士19 . 8 姗 势 24 1, 4士32 8 仁 .
4
,
0 14 2
.
1士15 . 4 肠 告 151 . 3士20 . 5 甘 . 198 . 9士28 . 6二
0
.
25 30 0士0二 291 , 2士1 . 3 苍 . 294 . 5士1 . 7 “ .
一 50 . 4士19 . 3 51 . 8士12 . 6 50 . 1土14 . 5
扣OP.I加
n ~ 10
, 与燕馏水组 比较 : ` ’ 尸 < 0 . 01
2
.
3 豚 鼠构椽酸引咳实验 : 豚 鼠 2 0 一 2 40
g
, 置 于 4 L 容 积 的倒 扣钟 罩 内 , 以 8 0 k P a
( 6 0 0 m m H g ) 的 压 力 通 过 玻 璃 喷 头 喷 人
1 7
.
5%拘椽 酸 , 喷雾 1 m in , 记录 5 m in 内豚
鼠的咳嗽次数进行预选 , 咳嗽次数少于 10 次
者弃除 , 筛选出 50 只合格 鼠 , 随机分成 5组 ,
分组同 2 . 2 。 连续给药 3 d ,第 3 日 I ~ N 组
给药后 l h , V 组给药后 0 . s h , 以拘椽酸引
咳 , 计算 5 m in 内的咳嗽次数 ,结果见表 3 。
裹 3 止咳平喘汤对膝暇咳吸的影 响 ` 十 s)
8064加。
ǎ冰à铸余冲书早幼娜
204
1 0浦 1 0 ) 10 4
A c h浓度 (mo 以 L )
1一 A C h Z
一
A C h + 止咳平喘汤
圈 1 咳喘汤对 A C h 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
影响 ( n = 1 0 )
组别
止咳平喘汤
2
.
2 豚鼠整体引喘实验 : 取体重 18 0一 2 0 0 9
的豚 鼠 , 每组 4 只 , 放人 4 L 的倒扣钟罩 内 ,
以 5 0 . 7 k P a 的气压喷射 0 . 1%组胺 一 2%氛化
乙酞胆碱混合液 n s , 以 1 2 0 m in 内豚 鼠翻
倒为合 格 , 共筛选 出 50 只合格 鼠 , 随机分成
5 组 , I 一 皿组为止 咳平 喘汤高 、 中 、 低剂量
组 ( 2 0 、 1 0 、 4 · 0 9 / k g ) , VI 为蒸馏水组 , v 为阳
.
4 4 6
.
氛茶孩
燕馏水
给药方式 剂量 ( g / k g ) 咳嗽次数 (5 m in 内 )
oP 2 0 6
.
5士 2 , 1 . 枯
p o 1 0 1 0
.
6士 3 . 7 二
P o 4
·
0 1 8
·
2士 4 · l
iP 0
.
2 5 4
.
7士 1 . 6二
P o 一 20 . 3士 3 . 9
n 一 1 0 ,与燕馏水组 比较 : “ 尸 < O , 01
.2 4 小 鼠氨水引 咳实验 : 取 18 一 2 9 小 鼠
40 只 , 舍早各半 , 随机分成 5 组 , 分组除 阳性
对照 sc 磷酸可待因外其余 同 2 . 2 , I ~ vI 组
19 给药 30 m in 后 , 用氨水刺激诱发 咳嗽 , 记
录各 鼠的咳嗽潜 伏期及 s m in 内的咳嗽次
裹 4 ’ 止咳平喘汤对小 鼠咳嗽的影响` 士s)
组别 给药 剂量方式 ( g /k g )
咳嗽潜伏期
( m i n )
止咳平喘汤 19 2 0
1 0
4 0
0
.
4 0
3
.
2士 0.6 .任
2
.
9 士 0.3 .份
2
.
3 士 0.4 苦
3
.
7 士 1 .1苍 苍
1
.
6 士 0.4
咳嗽次数
( 5 m in 内 )
2 5
.
3土 1 0.3 “ .
4 6
.
4士 2 0.7 .
7 9
.
8士 3 0.4
21
.
6士 5 .9 “ .
9 0
.
5士 2 1 .6
9 1
.
数 , 结果见表 4 。
3 讨论
中医对哮喘兼外感者采取 “ 急则治其标 、
缓则治其本 ” ,标本同治的原则而达到治疗 目
的 ; 而西医 以平喘药 (氨茶碱等 )治疗 ,虽暂时
能明显控制临床症状 ,但难以治愈 。 止咳平喘
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明显疗效 。 研究表明该方
有较强的平喘止咳效果 。 因此认为此方具较
好的开发价值 , 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可待 因组 sc
燕馏水 组 19
n 一 8 , 与蒸馏水组 比较 : ` 尸 < 0 . 0 5 “ ’ P < 0 . 01
( 1 9 9 5
一
2 2
一
1 1 收稿 )
侧耳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人 民解 放军 2 52 医院 (保定 0 7 1。。0) 付连 江 . 沈会生 冯 占秋 冯像平
侧耳 尸 la “ or ut : os t er at u , 是 当前 国内 广泛栽培
的食用菌之一 , 我们将侧耳的水浸膏制成片剂 (暂名
侧耳 片 )治 疗高血脂症 98 例 , 并 与安妥明进 行对 比
观察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诊断标准 : 在正 常饮食情况 下 , 测 血 清总胆 固
醉 ( T C ) ) 6 . 0 m m o l / L , 甘 油 三 醋 ( T G ) ) 1 . 7 0
m m o l /L
, 高密度脂蛋 白 ( H D L 一 C ) ( 1 . 0 4 m m o l / L 者
即可 确诊 为高脂血症 。
1
.
2 病例选择 :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 准均可纳人研究
病例 。 但年龄在 40 岁 以下者 , 患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
减退 、 ’肾病综合症 、 急慢性肝胆 疾病所致的高脂 血症
排除在外 。 研究病例 98 例 , 随机分为两组 。 治疗组 50
例 ,男 4 4 例 , 女 6 例 , 平均年 龄 61 . 40 岁 ;对 照组 4 8
例 ,男 4 3 例 , 女 5 例 , 平均年龄 62 . 8 9 岁 。
1
.
3 方 法 : 全 部 病例 在 给药前 、 后 分别测 定 T C 、
T G
、
H D L
一
C
。 治疗组 口 服侧耳片 4 片 (每片相当于干
燥侧耳 0 . 75 9 ) ,每 日 3 次 ; 对照组 口 服 安妥 明 0 . 25
g
,每 日 3 次 , 两组均 连续服用 45 d , 在观察期间停用
其它降脂药物 。
1
.
4 疗效 判定标准 :治疗 后血脂检测 达到 以下 任一
项者 : ① T C 下降 ) 2 0 % , T G 妻下 降 4 0% , H D L 一C 上
升 ) 0 . 2 6 m m o l /L 为 显效 ; ② T C 下 降 1 0% ~ 2 0% ,
T G 下 降 2 0% ~ 4 0 % , H D L 一 C 上升 ) 0 . 1 0 4 m m o l /L
为有效 。 服药后血脂检测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
1
.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丫 检验 。
2 治疗结果
2
.
1 两组治疗后 疗效 比较 : 见表 1 。
2
.
2 两组治疗前 、 后血脂变化情 况 :见表 2 。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
治疗组 5 0 2 9 1 7 4 8 8 . 0 .
对照组 4 8 8 2 3 1 7 6 4 . 5 8
与对照组比较 : ` 尸 < 0 . 01
表 2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 ` 士 , , m m o l / L )
组别 血脂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C 5 0 6
.
8 9士 0 . 2 1 5 . 1 6士 0 . 2 4 · △△
治疗组 T G 5 0 3 . 0 5士 0 . 3 7 2 . 4 4士 0 . 2 3△
H D L
一
C 5 0 1
.
1 0士 0 . 4 6 1 . 4 4士 0 . 4 1 , △
T C 4 8 6
.
8 2士 0 . 2 5 6 . 0 1士 0 . 2 7 △
对照组 T G 4 8 3 . 0 9士 0 . 4 1 2 . 6 6士 0 . 5 1△
HD L
一
C 4 8 1
.
0 9士 0 3 2 1 . 0 3士 0 . 3 4
与对照组相应项 比较 : ` 尸 < 0 . 05
与 自身治疗前 比较 : △尸 < 。 . 05 △ △尸 < 。 . 01
由表 2 可 见 ,两组患者治疗 前 、 后 的血清 T C 、
T G 均 有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相 比 尸 < 0 . 05 。 H D L一C
治疗组明显升 高 ,与治疗前相 比 尸 < 0 . 05 , 而对照组
付连江 男 , 1 9 7 9 年毕业于北 京中医 学院中药专业 。 现为副主任药师 。 主要从事中草药临床治疗效果及中药制剂研究 ,先后在 国内专业刊物发表论文 10 余篇 .
《中草药 》 1 9 9 9 年第 3 0 卷第 6 期 一 4 4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