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雪松精油的抗炎机制



全 文 :·信息与文摘·
雪松精油的抗炎机制
  松科植物雪松 Cedrus deodara ( Roxb)是一种生长在喜
马拉雅地区山坡上的美观常青树。古代印度传统医药认为其
木油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但缺乏科学依据。 作者等前曾
用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足肿模型测得其有抑制组胺、 5-羟色
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介质的作用。 木材经水蒸气蒸馏所
得精油主要含苯并环庚烷类倍半萜。
为进一步了解此精油的作用机制 ,作者等又用能抑制肥
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化合物 48 /80 [N -甲基 -(对甲氧基丙胺 )
和甲醛的复合物 ]和使膜不稳定而促发炎症的制霉菌素
( ny sta tin)造成的大鼠足肿模型 ,以及对红细胞的溶血情况
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雪松精油能抑制化合物 48 /80导致
的足肿 ,说明其能使肥大细胞处于稳定状态。 其对制霉菌素
所引起的足肿也同样有抑制作用 ,说明其能使溶菌霉膜稳
定。 又测得雪松精油能抑制红细胞在低渗和受热下的溶血。
由此推断 ,雪松精油的消炎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膜稳定作用。
(史玉俊 摘译 )
[Shind e U A, et al . Fi to terapia, 1999, 70: 251]
植物 Vismia cayennensis中
连有异戊烯基的二苯甲酮类新化合物:
Vismiaphenones D~ G
藤黄科 (Guttif erae )植物被认为是具有 HIV抑制活性的
天然产物的重要资源 ,曾从该科胡桐属 Calophy llum的 C.
langiferum va r. austrocoriaceum 中分离得到 (+ ) -calano lide
A (Ⅰ ) ,它是一个有专属性的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现在
正进行Ⅰ 期临床试验。 另一新的 cambogino l类异戊烯化二
苯甲酮抗 HIV 物—— guttifer ones 则可从该科藤黄属
Garcinia或其它植物中获得。
作者对该科植物 Vismia cayennesis ( Jacq) Pers进行研
究 ,以期发现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干燥植物叶 872 g
按照文献方法提取 ,得到 77. 6 g提取物。 取其中 10 g溶于
水 ,分别用 h exane, MeO tBu, EtOAc萃取 , MeO tBu萃取物
再进行 Sephadex LH-20柱层析 , CH2Cl2-MeOH ( 1∶ 1)洗
脱 ,发现第 2流分具有活性。将该流分通过 HPLC纯化 ,得到
4个新化合物 v ismiaph enones D~ G (Ⅶ ~ Ⅹ ) ,结构式均为
连有异戊烯基的二苯甲酮类物质。
图 1  vismiaphenones D (Ⅶ )
的结构
作者对这 4个新化合
物进行了初步的抗 HIV活
性筛选 ,发现只有Ⅶ (图 1)
显示活性 ( EC50约为 11
mg /mL )。 与 guttifer ones
一样 ,Ⅶ 并不表现细胞保护
作用 ,对 CEM-SS宿主细
胞反而具有细胞毒作用。
(常海涛 摘译 史玉俊 校 )
[ Richard W F, et al . J Nat Prod , 1999, 62( 1): 67 ]
   (上接第 231页 )
可能与其抑制 TN F的产生和活性有关。
6 降血脂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 athero sclero sis)是心、脑血管病
的重要病理基础 ,血浆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临床试验证明 ,血浆甘
油三酯 (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C)水平
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 HDL-C)水平下降 ,都
会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 ,与此相反 ,降低血浆 TC
和 LDL-C水平或升高 HDL-C水平 ,可延缓动脉粥
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极低密度
脂蛋白 ( V LDL)和 TC可能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
但是它们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也有明显联系 ,所以 ,
调整和控制血脂水平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
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水飞蓟素体外实验具有抑
制 3-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 A的作用。 Krecman
等人 [25 ]研究水飞蓟素对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引起血
胆固醇过多症的抑制并以丙丁酚作对照药。其结果
表明:水飞蓟素和丙丁酚对总胆固醇和 V LDL-C和
LDL-C及亚型 HDLa和 HDLb都有显著升高作用 ,
但丙丁酚只有降低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M uriel P, et al . J Appl Toxicol, 1990, 10: 225, 281
2  Raven M, et al . Arzneim Fo rs ch , 1971, 21: 211
3  Vogel G, et al . Toxicol Appl Pharmacol , 1984, 73: 355
4  Let teron P, et al . Bioch em Pharmaol, 1990, 39: 2027
5  Carlos P, et al . Radical s Drug Dev Res, 1993, 29: 73
6  Philippe L, et al . Bioch em Ph armacol, 1990, 39: 2027
7  Valenguela A, et al . Exp erientia, 1986, 42: 139
8  Bindoli A, et al . Bioch em Pharmacol, 1977, 26: 2405
9  Valenguela A, et al . Bioch em Ph armacol, 1985, 34: 2209
10 芮耀诚 ,等 .中国药理学报 , 1990, 11: 418
11  An tonello P, et al . Gas t roenterolog y, 1985, 109: 1941
12  Dgle C, et al . Eut J Pharmacol, 1985, 2: 285
13  Alarcon L, et al . J Pharm Phamacol, 1992, 44: 929
14  Fiebrich F, et al . Experientia, 1979, 35: 1548, 1550
15  Pueria D, et al . J Pharm Pharmacol, 1996, 48: 968
16 林爱友 ,等 .中国药理学报 , 1989, 10: 414
17  Videla L, et a l. Li fe Sci, 1982, 31: 2395
18  Valenguela A, et al . Planta Med, 1989, 55: 420
19  Ralando C, et al . Planta Med, 1989, 55: 417
20  Ahmad N, et al . Biochem. Bioph ys Res commun , 1998, 247:
294
21  Zi A, et al . Cancer Res, 1998, 58: 1920
22  Zi D, et al . Clin Cancer Res, 1998, 19: 1055
23  Zi X, et al . Biochem Bioph ys Res Commun , 1997, 239: 334
24 张俊年 ,等 .药学学报 , 1996, 31: 577
25  Krecman. et al . Planta Med, 1998, 64: 138
( 1999-08-11收稿 )
·2附·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