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even flavonoids from aerial parts of Conyza blinii

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全 文 :[7 ]  Sano K, Sanada S, Ida Y, et al . Studies on the cons ti tuen ts of
the bark of Kalopana x p ictus Nakai [ J] . Ch em Ph arm Bull,
1991, 39( 4): 865-870.
[8 ]  Saw ada H, Miyakosh i M , Is od a S, et al . Saponin s f rom leav es
of Acanthopana x siebold ianus [ J ] . Phy toch emis t ry, 1993, 34
( 4): 1117-1121.
[9 ]  Dekanosidze G E, Dzhikiya O D, V ugalp ter M M, et al .
Tri terpene g lycosid es of Hedera colchica, s t ructu re of hed era-
colchisides E and F [ J] . Khim Pri r Soedin, 1984( 6): 747-750.
[ 10 ]  Skehan P, Storeng R, Scudiero D, et al . New colorimet ric
cytotoxicity as say for ant icancer-d rug s creening [ J] . J Na-
tional Cancer Ins ti tute, 1990, 82( 13): 1107-1112.
[ 11 ] 周德庆 .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 [M ]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86.
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苏艳芳 1 ,刘建生 2 ,果德安 1 ,李 菁 1 ,郭洪祝 1 ,郑俊华 1
( 1.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3;  2. 四川格雷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37)
摘 要: 目的 研究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反复分离 ,光谱方法测定其结构。结果 从金龙
胆草中分得 7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芦丁 (Ⅰ )、槲皮素 -3-O-葡萄糖苷 (Ⅱ )、圣草
素 (Ⅲ )、槲皮素-3, 4′-二甲醚 (Ⅳ )、槲皮素 (Ⅴ )、 5, 8-二羟基 -7, 3′, 4′-三甲氧基黄酮 (Ⅵ )和山柰酚 (Ⅶ )。 结论 化合
物Ⅰ ~ 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Ⅳ和Ⅶ 为首次从白酒草属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菊科 ;金龙胆草 ;黄酮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6 0496 02
Seven flavonoids from aerial parts of Conyza bl inii
SU Yan-fang1 , L IU Jian-sheng2 , GUO De-an1 , L I Jing1 , GUO Hong-zhu1 , ZHENG Jun-hua1
   ( 1. Co llege o f Pha rmacy , Beijing Univ er sity o 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ichuan GELEIEN Medici-
na l Science and Techno log y Development Co. L td. Ch engdu Sichuan 610037, China )
Key words: Compositae; Conyza blinii Lé v l. ; f lav onoids
  金龙胆草为菊科白酒草属植物苦蒿 Conyza
blinii Lé v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分布于我国西南地
区。系 70年代四川省发掘的民间草药 ,具有清热解
毒、消炎祛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用于慢性气管炎、胃
肠炎、肾炎、肝炎、痢疾、口腔炎、中耳炎、风火牙痛、
湿疹、痔疮、外伤出血、烫火伤及牲畜创伤。金龙胆草
及其制剂在《中国药典》 1977年版一部及《四川省药
品标准》中收载 [ 1]。我们前文报道了从金龙胆草中分
离得到二萜类化合物 conyzalactone、咖啡酸、木栓
醇等单体化合物 [ 2~ 4]。我们又对其中的黄酮类化合
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7个黄
酮类化合物 ,通过理化常数、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芦
丁 (Ⅰ )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Ⅱ ) ,圣草素 (Ⅲ ) ,槲
皮素 -3, 4′-二甲醚 (Ⅳ ) ,槲皮素 (Ⅴ ) , 5, 8-二羟基-7,
3′, 4′-三甲氧基黄酮 (Ⅵ ) ,山柰酚 (Ⅶ )。其中 ,化合
物Ⅰ ,Ⅱ ,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Ⅳ和Ⅶ 为
首次从白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与试剂
熔点用于 XT4A型双目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 ,温
度未校正 ,红外光谱用 Perkin-Elmer 983型红外光
谱仪测定 , KBr压片 , M S用 AEI-M S-50型质谱仪
测定 , NM R用 VXR300和 VXR500型核磁共振仪
测定 , TM S内标。常规提取分离用甲醇、氯仿、丙酮、
石油醚、乙酸乙酯等均为北京化工厂分析纯产品 ,薄
层层析用硅胶 G、柱层析用硅胶 H( 200~ 300目 )为
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层析用聚酰胺粉为江苏无锡
电化教具厂出品 ,聚酰胺薄膜为浙江台州四于生化
材料厂出品 , 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 10%硫酸乙醇
溶液为显色剂。
2 提取与分离
金龙胆草 20 kg用 95%酒精热回流提取 2次 ,
再用 60%酒精回流提取 1次。 95%酒精提取物与硅
胶拌样 ,晾干后经硅胶短柱层析 ,分别用石油醚、氯
仿、乙酸乙酯、甲醇洗脱 ,浓缩后得石油醚部分、氯仿
部分、乙酸乙酯部分、甲醇部分。氯仿部分经硅胶柱
层析 ,得到化合物Ⅵ ,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聚酰胺柱层析 ,得到化合物Ⅲ ,Ⅳ ,Ⅴ ,Ⅶ 。 60%酒精
提取物用正丁醇萃取 ,浓缩后得正丁醇部分 ,正丁醇
·49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6期
收稿日期: 2000-07-18作者简介:苏艳芳 ,女 , 29岁 , 2000年于北京大学药学院获得理学博士 ,现在日本东邦大学做博士后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0篇。
部分用丙酮超声提取 ,丙酮不溶部分与甲醇部分合
并 ,水溶部分过大孔树脂柱 , 30%乙醇洗脱部分经硅
胶柱层析 ,得到化合物Ⅰ ,Ⅱ 。
3 鉴定
化合物Ⅰ : 黄色针晶 (甲醇 ) , mp 175℃~ 176
℃ , Mo lish反应和 HCl-Mg粉反应阳性 , 1H, 13 CN-
M R数据与文献 [5 ]报道的芦丁的数据一致 ,故鉴定
化合物Ⅰ为芦丁。
化合物 Ⅱ : 黄色细 针状结晶 (甲 醇 ) , mp
170℃~ 171℃ , Mo lish 和 HCl-Mg 反应阳性 ,
1 HNM R( DM SO-d6 )δ: 6. 20( 1H, d, J= 1. 8 Hz, H-
6) , 6. 40( 1H, d, J= 1. 8 Hz, H-8) , 6. 84( 1H, d, J=
8. 7 Hz, H-5) , 7. 57( 1H, d, J= 2. 4 Hz, H-2) , 7. 59
( 1H, dd, J= 8. 7, 2. 4 Hz, H-6) , 5. 47( 1H, d, J= 6. 9
Hz, Glc H-1)。 13 CNMR( DM SO-d6 )δ: 156. 7( C-2) ,
133. 7( C-3) , 177. 7( C-4) , 161. 2( C-5) , 98. 9( C-6) ,
164. 2 ( C-7) , 93. 9 ( C-8) , 156. 7 ( C-9) , 104. 3 ( C-
10 ) , 121. 1 ( C-1′) , 115. 5 ( C-2′) , 144. 9 ( C-3′) ,
148. 5( C-4′) , 116. 4( C-5′) , 121. 9( C-6′) , 101. 2( C-
1″) , 74. 3( C-2″) , 76. 6( C-3″) , 70. 0( C-4″) , 77. 6( C-
5″) , 61. 1( C-6″) ,以上数据与文献 [5 ]报道的槲皮素 -
3-O-葡萄糖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Ⅲ :白色粉末 (氯仿 -甲醇 ) , mp 238℃~
239℃ ,分子式 C15 H12O6 , 5% AlCl3乙醇溶液喷雾 ,
聚酰胺薄层上呈黄色 , 365 nm紫外灯下观察呈蓝色
荧光 ,提示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 EIM S, 1 H,
13
CNMR数据与文献 [6 ]圣草素的数据一致 ,故鉴定
Ⅲ为圣草素。
化合物Ⅳ :淡黄色针晶 (丙酮 ) , mp 224℃~ 226
℃ (分解 )。 IR, EIM S, 1 , 13 CNMR数据与文献 [ 7]报道
的槲皮素 -3, 4′-二甲醚的数据一致 ,故确定Ⅳ为槲
皮素-3, 4′-二甲醚。
化合物Ⅴ :黄色针晶 (丙酮 ) , mp > 300℃ , HCl-
Mg粉反应阳性。 IR和 1HNM R数据与文献 [8 ]的槲皮
素的数据一致 ,且与槲皮素对照品在聚酰胺薄层上 3
种条件下共薄层 , Rf值一致 ,故确定Ⅴ为槲皮素。
化合物Ⅵ : 黄色不规则块状结晶 (丙酮 ) ,分子
式: C18 H16O7 , mp 223℃~ 225℃。 1HNMR( DM SO-
d6 )δ: 3. 88, 3. 86, 3. 76( each 3H, s, 3× OCH3 ) , 6. 64
( 1H, s, H-6) , 6. 97( 1H, s, H-3) , 7. 12( 1H, d, J= 8. 7
Hz, H-5′) , 7. 56 ( 1H, d, J= 2. 1 Hz, H-2′) , 7. 68
( 1H, dd, J= 2. 1, 8. 7 Hz, H-6′) , 10. 71( 1H, s, O H-
8) , 13. 05( 1H, s, O H-5)。 13 CNMR ( DM SO-d6 )δ:
163. 28 ( C-2) , 148. 97( C-3) , 182. 09( C-4) , 157. 19
( C-5) , 94. 25 ( C-6) , 152. 08 ( C-7) , 131. 30 ( C-8) ,
152. 65( C-9) , 104. 09( C-10) , 122. 90( C-1′) , 111. 67
( C-2′) , 152. 34 ( C-3′) , 148. 97 ( C-4′) , 109. 45 ( C-
5′) , 119. 92( C-6′)。以上数据与文献 [ 3, 6]报道的 5, 8-
二羟基-7, 3′, 4′-三甲氧基黄酮基本一致。
化合物Ⅶ : 黄色针晶 (丙酮 ) ,分子式: C15H10O6 ,
mp 272℃~ 273℃。1HNM R数据与山柰酚吻合 ,且
与山柰酚对照品在聚酰胺薄层上 3种条件下共薄
层 , Rf值一致 ,故确定Ⅶ 为山柰酚。
参考文献:
[1 ] 中国药典 [ S] .一部 , 1995.
[2 ] 徐丽萍 ,刘建生 ,敏 德 ,等 . 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Ⅱ )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9): 552-553.
[ 3 ]  Liping Xu, Dean Guo, Jiansheng Liu, et al . A new t rans-
clerodane di terpene lactone f rom Conyza bl ini i [ J] . Haterocy-
cles , 1999, 51( 3): 605-609.
[ 4 ] 徐丽萍 ,刘建生 ,敏 德 ,等 . 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5): 293-295.
[5 ]  Mark ham K R, Ternal B, Stanley R. Carbon-13 NM R s tud-
ies of f lav onoid s-Ⅲ naturally oaur ring f lavonoid glycosides and
theiv acylated d erivaties [ J ] . Tet rahedron, 1978, 34: 1389-
1397.
[ 6 ]  Markham K R, Ternal B. 13 CNM R of f lavonoids-Ⅲ .
Flav onoid s oth er th an flavone and f lavonol ag lycones [ J] .
Tet rah ed ron , 1976, 32: 2607-2612.
[ 7 ]  Harborne J B. Th e f lav onords: Advances in Research [M ] .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 1982.
[8 ] 丛浦珠 .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M ].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87.
[9 ] 于德泉 ,杨峻山 ,谢晶曦 ,编 . 分析化学手册第五分册 -核磁共
波谱分析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9.
   (上接第 483页 )
中借鉴国外天然药物发展模式、方法 ,可强化中药产
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为中药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提
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 陈建存 . 植物药物在美国发展概况 (Ⅰ ) [ J] .中国中医药信息
杂志 , 2000, 7( 4): 90.
[2 ] 张文康 . 欧洲联盟药品管理与中医药 [M ] .北京:国际文化出
版公司 , 1998.
[3 ] 杨金延 ,刘张林 .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及加入 W TO之后的形势
展望 [ A ] . 加入 WTO与 21世纪中医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 C] .北京: 2000, 11-14.
[ 4 ]  Hel liw el l K. Pharmacopoeial monographs for plant ex t racts
[ J] . Ph armeu ropa, 1999, 11( 4): 588.
[ 5 ]  Brand N, Gaedcke F, Kabelit z L, et al . Ph armacopoeial
monog raphs for plan t ext ract s [ J ] . Pharmeuropa, 2000, 12
( 2): 265-269.
[ 6 ] 霍海如 ,谭余庆 ,马 辰 ,等 . 美国植物药市场概述 [ J] . 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 , 1997, 4( 10): 39-43.
[7 ] 陈建存 .植物药物在美国发展概况 (Ⅱ ) [ J ]. 中国中医药信息
杂志 , 2000, 7( 5): 85.
[ 8 ] 强玉才 . 美天然草药补品市场规模扩增 [N ] .中国中医药报 ,
2000-03-01.
[ 9 ] 陈建存 . 植物药物在美国发展概况 [ J ]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 , 2000, 7( 7): 84.
·49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6期